第一篇: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一课时
必修5 第四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第四单元
单元规划
本单元是科普作品单元,鉴赏分析这些自然科学小论文。教学的重点是在理清作者的思路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掌握文章中作者给读者的某个领域的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科学研究方法,并对读者产生情感的熏陶,弘扬科学精神。另外,品味文章科学性同文学性兼有的语言,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
科学小论文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内容,以阐述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情并茂的小品文。这种小论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科学与文学的双重产物。因此,它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文学性。文章生动、准确、实用,而没有文学作品的铺陈与渲染,寓科学性于趣味之中。它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逐渐展开说明,反映事物本身的条理及各部分的联系,按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的特征和功能,文字准确无误,通俗易懂。
本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科学的文章。内容包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生物社会同人类社会的关联,借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生物和人类都有数觉,而人类拥有了灵巧的手指,人类能够计数;还有大胆地对宇宙未来的预测,畅谈科技的前景未来,四篇课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向学生展示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人们生活领域的作用。奇妙的自然科学世界,读来让人兴奋,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但我们在阅读时,明显感受到四篇课文都带有作者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要么阐述建筑的独有特征;要么探索生物和人类世界;要么就数觉展开探索,要么用严肃的科学态度来探索或欣赏奇妙的科学现象,总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让我们在得到了知识的同时,更加惊叹于文章作者对科学研究的崇高品质和个人人格魅力。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善于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旁征博引,巧用比喻与拟人,在说理叙事之中又穿插抒情与议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文章内容虽然涉及到一些较深和新兴的科学领域,但是文章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从生活中摄取事例,结合身边的现象说起,把深奥的自然科学说得简单化、通俗化,从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自然科学的世界。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会存在太大的语言障碍。因此,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所谈到的相关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作者提高的科学观点,这是比较容易的。这样,在知道自然科学术语的前提下,学会理解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学会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所在;其次,学会用本单元语言的幽默诙谐、易懂通俗来写作科学小品文成为了教学的难点;最后,掌握科学小品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抓住说明语言的特点,都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共有目标。
本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组成。共安排了7个课时,具体如下:《中国建筑的特征》2个课时;《作为生物的社会》1个课时,《指印》2个课时;《宇宙的未来》2个课时。在课堂教学上,采用讲读和自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分析,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另外,了解文章语言的幽默诙谐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讲授和指导阅读各篇课文的时候,要各有侧重点。中国建筑的特征
从容说课
第四单元是自然科学小论文,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然科学小论文就起到一个很重要的解说作用,它有助于人们了解科学,关注科学。
在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的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注意文章写作的目的,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可能有的文章会偏重于观点的阐述;有的则偏重于对成果的总结;还有的可能是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仅仅用来宣传科学知识。写作的目的决定了作品的说明深度,这与我们的学习理解密切相关。在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必要注意写作的顺序,一般说来,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对我们正确把握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学习就要注重对中国建筑九大特征叙述顺序的把握,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中国建筑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的另一特色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手法,这是不同于一般科学小论文的地方,准确把握文章中出现的比喻修辞,理解比喻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是本文学习的另一重要任务。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建筑学开创者梁思成的作品,由于文章篇幅比较长,又加上所谈的内容是涉及我国古典建筑学中的有关专业知识,所以在本文的教授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通过网络或者是投影,给学生直观的视觉阐述,再结合具体的文字来加强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学习应该以读为前提,要放手让学生自读,又将读转而为思,通过读来转变成实际的活动、研究过程。在学习内容上以整体理解为主,不要求面面俱到。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重点,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结合整个专题活动,通过专题材料整理收集,认真思考,尝试小论文的写作。
教学重点1.通过专题收集的资料,映照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思想内容;
2.掌握作者写作中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参与专题研究,并触发学生对课文中情感特色的理解;
2.领会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学习散文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1.视频片段。
2.PPT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章中重要的字词,能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3.了解并掌握科学小论文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有关建筑的知识,能够通过网络等渠道占有相关信息;
2.培养学生专题研究的能力,有条理地进行有用信息的整理和筛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建筑学的成就,体会作者对建筑学怀有的自豪感;
2.通过专题研究唤起学生热爱祖国优美建筑的激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从因特网下载有关方面的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准备视频片段(可以从网络下载,也可以购买VCD),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导入新课
(有条件的播放建筑物视频片段)今天,我们要在一位著名的建筑学专家的带领下,来了解在我们面前的这些优美的建筑。或许,在我们看来它们只是优美,而在专家的笔下,它们更具有魅力。我们一起来看看梁思成是如何说的„„
推进新课
学生迅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一些音乐,声音调小点,作为阅读的背景音乐。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二)教师介绍作者资料。
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1915~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交流阅读感受,检查整体感知的情况。
1.问题引路
师 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最最特殊的是什么?
生有很多的专用名词,读过一遍还是看不懂。
生谈的好像都是建筑中的东西,我记不住,但是确实是出现了很多的专业名词。明确:的确,这是一篇小论文,其中夹杂着大量的建筑学专用名词,这些专业化的词汇可能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除了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进行解说外,书上的注释、老师通过电脑展示的图片都将有助于你的阅读和学习。
师 文章主要谈的内容是什么?
生主要谈的是关于中国建筑的事情。
生是有关中国建筑的特点,作者主要归纳了九点。
生好像在后面还谈了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明确:从本文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立足于谈中国建筑的特点的,文章中也很明确地为大家提供了九个特点的内容。当然,作者不仅仅局限在这九个特点,还把中国建筑的基本特点放到大的背景中去,为我们提出了一种通俗的阅读语言:建筑也是有“文法”和“词汇”的。
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 作者主要是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一些建筑学的常识。
生为了给后面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人以一些指导。
明确:论文首先是正本清源,发表个人观点的。本文通过总结不仅指出了我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更为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2.请学生再次浏览文章,尝试归纳分层、理清思路。
合作探究
四个学生为一组,仔细阅读文章,讨论文章的层次和对文章涉及的几个基本特征加以归纳。
(一)关于文章的层次。
文章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文章开始到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第九点结束。本部分着重讨论中国建筑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部分:从“这一切特点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到文章结尾。本部分主要谈建筑的“文法”和“词汇”问题,并将中国的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放到一起,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二)中国建筑体系的九大特点的归纳(学生自主完成)。
1.个别建筑物: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的屋檐。
2.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3.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4.斗拱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5.有举折、举架。
6.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7.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并用彩绘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
8.所有构建交接部分都大半露出,使之成为建筑物的装饰部分。
9.建筑材料:除木头外,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教师总结:这些特点,基本可以归纳成三点:木结构、平面组群布局和建筑装饰。整体导读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
文章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述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学家,梁思成学汇古今,融贯中西,一生留下众多的学术著作,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建筑史、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等学术领域,而且广泛涉及到建筑美学领域。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带有中国建筑师的典型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
立基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
以“体形环境”为内核,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
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
以辩证统一观念为特征的系统美学思想。
梁思成上述思想,在这篇文质柔美的小论文中,有着确凿的彰显。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业布置
再次阅读文章,思考文后“研讨与练习”
一、二题。
第二篇: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电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建筑图片)观察图片,选择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谈一谈为何这样选择,通过图片对比,说说中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最好用所学的成语描述。
明确:从颜色上,中国建筑以鲜艳的红、绿、黄 为主色调,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其他。(成语:如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过渡)先了解我们的作者梁思成
二、简介作者:(展示图片)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过渡语)建筑专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解题:中国建筑——研究对象;特征(主关键词)——研究方向 2.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快速扫描课文,“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九点”,(分组合作:
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
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第二部分:中国建筑九个基本特征 一: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投影:人民大会堂图片)
二:在平面布置上,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空间”。(插图为典型四合院的平面图及实物图)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三: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投影:“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插图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立体图)
四:“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投影:“斗拱的组成”图,武汉归元寺的斗拱图)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投影:举架图例及斜面屋顶)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投影:武汉归元寺“华武玄门”的屋顶)七: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投影:朱红与彩绘建筑图片)八:建筑构件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投影:“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图片。)
九:在建筑材料上,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投影: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投影: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投影,写作顺序)
(过渡)展示韩国仁政殿的图片,提问:通过学习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这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
明确:学生很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建筑。其实这是韩国的建筑。为什么韩国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会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好,我们来看第一二自然段。看中国建筑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找关键词:“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表时间的词“公元前15世纪”“3500年来”讲的是历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浏览文章 “14——20”自然段,点击关键词。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3.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投影:结构提纲)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展示:文章框架结构示意图)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投影)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投影、图片)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如果梁思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大家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命运?
第三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惟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惟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布置作业
第四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其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
图片欣赏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错批一人(马寅初),多生几亿;错批一人(梁思成),少了名城。”
三、分析课文
(一)默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段前标上序号)第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第3-13段: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第14-19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第20段: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二)探究九大“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
1、个体建筑构成
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作诠释)
2、群体建筑构成
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 打比方)
3、结构方法
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4、斗拱
出示斗拱图片。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列图表 举例子 摹状貌 下定义)
5、举折、举架
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下定义 摹状貌)
6、屋顶的装饰作用
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 引用)
7、颜色的选择——朱红
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 作比较)
8、部件的装饰作用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
9、建筑材料的装饰
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
(三)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中 个别建筑构成 整
国 结构 群体建筑构成 体 总体特征 建 主 木材结构
筑 特征 斗拱 的 举折和举架 基 屋顶的装饰作用 结构方法 本 装饰 颜色的选择—朱红
特 次 特征 部件的装饰作用 局
征 材料的装饰作用 部 外观装饰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举例说明。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
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
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
这是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所谓类比,即是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5、理解 “文法” “词汇” “可译性”(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建筑的特点: A.规则性;B.独创性;C.情感性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题与本课的拓展练习。
2、观察民居并记录各建筑构件的名称。
第五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
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