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5000字心得(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8:3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史5000字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史5000字心得》。

第一篇:建筑史5000字心得

关于建筑史的感想

环艺11305莫现玲

(1)SOM事务所与上海金茂大厦

一个多世纪以来,SOM一直是高层建筑的拥护者。据说世界上每五座摩天楼中,就会有一座是SOM事务的工程师们所设计的。成功建造了芝加哥西尔斯和汉考克大厦等同时期诸多著名办公建筑之后,SOM获得了多项普立兹奖的殊荣,从此事务所在建筑界声名远播。世纪之交,中国的城市建筑也陡然增高。这时的上海,已经是中国的门户城市和最重要的经贸中心。而此时的中国,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层建筑。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建设金茂大厦的计划成形了。

金茂大厦一共有88层,高420.5米,单体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世界高新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芝加哥,建筑师们完成了金茂大厦外观和结构的设计。他们将“8”这样的特殊形式,巧妙地运用到结构和建筑外观的设计上。同时SOM的建筑师们也从中国古代宝塔中获得了灵感,金茂大厦的设计,借用了宝塔层层叠叠的形式和向空中逐渐收缩的特征。大厦的外墙由层叠的不锈钢管组成。

金茂大厦1-2层为门厅大堂;3-50层是层高4米,净高2.7米的大空间无柱办公区;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豪华五星级酒店--金茂君悦大酒店,特别是高152米,直径27米的酒店中庭,28道环廊在霓红灯的照射下光彩迷人,仿佛置身在时空隧道;设在88层的观光大厅,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另外还有一个与大厦相连的裙房,是为商务办公服务的配套设施、名品区和娱乐场所。

金茂大厦集中体现了当代建筑科技的最高水准。大厦选用最先进的玻璃幕墙,对幕墙框架作了鳞化处理,基本消除了光污染;大厦的消防安全和生命保障系统实现创新思路,改他救模式为自救模式;大厦电梯特有的候梯不超过35秒、直达办公楼层、空中对接功能等是最优秀的垂直运输系统;大厦的智能化系统,统管所有功能和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接通到每张办公桌和每间客房。大厦所有功能设备都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不仅如此,金茂大厦当时在建造时,建筑师们就已经考虑到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抗震抗强风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开始,SOM在设计时就有既要建出一个抗风抗震好,又可以减少材料的运用的设计理念。最后,他们还是找到了一个很好地解决办法,将桁架结构运用到了金茂大厦的复杂的内部中,它不会让大楼在施工中产生过大的应力,能够让各部分相互滑动。通过这些可以活动的铰接点,大楼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被分散了出去。这样一来即使不使用传统的减少高层建筑的摇摆问题的方法——安装阻尼器,也可以达到建筑师的预期效果。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却从根本上解决了金茂大厦抗风抗震的难题,所以基本上金茂大厦能抵抗12级别的风力。

(2)路易斯.康

在课堂上,我看了路易斯.康的纪录片之后对他有了一个认识。路易斯.康早期的建筑探索是从研究古罗马的遗迹和构图方式,他喜欢古典的形式次序,崇尚自然人性的升华。后来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结构创新和光的创造上。着体现在路易斯康建筑上的缝隙空间上了。而在平面构图上,他应该说是比较能灵活的运用几何的衔接了。路易斯康的建筑成功,是因为他把建筑空间引入了人的生活当中,他认为建筑是一切人性行为的结果。人性是简单而又具有次序的,是他把建筑空间同人性联系到了一起,如集会论和服务空间,就是把建筑空间“简单

化”的结果。路易斯康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抛弃了追求玻璃盒子的潮流,走向历史感和宗教感的建筑。他的建筑理念未现代建筑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路易斯康在建筑艺术风格上,构图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却最具有表达力的几何体——正方、矩形、圆形、规则三角形等为主,具有现代和古典共有的特征,就其建筑而言应该归属于现代主义!他的建筑虽然一般不用传统的装饰符号,空间组合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经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在主从关系、大小、形体、明暗等方面都展现了许多古典传统的特征。所以他的作品体量浑厚,沉重,凭借着现代的材料,和材料的质感和人工肌理的展现,使他的建筑有一种从总体到统一的雄深感。康的设计简洁,具有浓厚的柏拉图意味,他所设计的建筑有相当明显的特征,譬如:强大有力的结构、厚实的窗体等,这使他成为二战后出现的、颇有争议的建筑师。由于深受国际风格的影响,他的建筑将 Beaux 复合结构和个人的审美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成一体的风格。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艾哈曼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组合,对光的充分利用,透视感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纯朴之感,从他的作品中我可以感受到宁静,深沉的东西。

一般做出来的建筑,都只是参考某种建筑的范式,而很少去寻回空间的本质,再加点自己个人的创意,就算完成,而且有时候,这种创意可能完全偏离了这种本质。因此,做出的建筑,相比康,就缺乏了真实的触动。其实通过康的这种方式,你也可以用它去思考语言的本质。在人类使用语言之前,已经拥有了表达的能力,但没有文字,因为在一个小群体内,用文字交流可能比较多余。而随着人类从游牧演变为农业定居后,伴随着人类的各种交易活动产生,语言文字开始被发明出来,并广为利用。而康所说的学校空间,就是在他形容的那种情境下产生的,这种情境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某种微妙的关系。

(3)贝律铭

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的魅力不应该被现代社会的发展所掩埋。贝律铭在设计香山饭店前就准确地把握住了当时中国主流社会的普遍心态:“我们中国也应该想办法创造一种建筑有自己的特点,香山饭店也就是像借这个题目,看看丰富的中国建筑传统是否有值得保留的地方,看看从历史上、生活上、文化水准上如何在建筑上反映出来。”但是中国的建筑不能重返旧式的做法,庙宇和宫殿的时代不仅在进京上使建筑师们可望不可及,而且在思想上不能为建筑师们所接受。

香山饭店建筑面积三万五千平方米,饭店中心面积为七百八十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的形式。饭店内有285套多种类型的客房,客房内实现宽带上网,500个床位,房间宽敞明亮,设施完备。饭店内还有中,西餐厅,宴会厅,咖啡吧,商场,商务中心。康乐中心有保龄球,沙狐球,游泳池,桑拿浴,保健按摩,美容美发,台球,棋牌,器械健身以及卡拉OK歌舞厅等。

香山饭店是贝律铭回到中国后为中国设计的第一件作品,为了报效祖国,报答生育了他的那种文化,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建筑师们找到新方式,一种新式建筑语言的追求,于是贝律铭开始了新的探索。他认为香山饭店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比如中国园林建筑和居民中院落与室内空间不可分割的相互渗透,园林建筑中观赏路线的布置使人感觉到从幽静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强烈对比,这些优秀的建筑手法,都应该继承下来。旧式建筑中的飞翘屋檐、屏风、窗户、还有流水,这种建筑语言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为普通人设计的建筑风格重现生机。香山饭店简朴却不失优雅,这是它给我的感觉,它是中国建筑艺术浓缩的精华,句不是过去的遗迹,而是告知未来的力量。而后贝律铭

又设计了苏州园林博物馆,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旁边的忠王府古建筑加在一起,总建筑面积为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为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而新馆建筑面积为19000平方米,为了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这个作品的建筑风格继续了香山饭店的建筑风格,只是更加成熟,更加内涵,时间的重要性是对贝律铭产生的最大影响。的确,艺术作品的创作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不论是建筑,还是艺术作品,其真正价值,最终都只能交给时间去作评判。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为90多万平方米,新增机位99个;新建了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也能够顺利起降。从鸟巢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直线距离约为2.4公里,而3号航站楼中T3A到T3B的距离,便已达到约3公里,可见其体量有多大。而首都机场原有2号航站楼的设计图纸大约有5000多张,而3号航站楼的设计图纸总共有近10万张,足以堆满一座库房,两者相差20倍。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方案设计。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3号航站楼是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T3航站楼夜景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设计师在设计T3航站楼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外型上融入了中国的元素,在内部景观中也可以得到体现,并且在航站楼的设计中考虑到了各种问题,并将其加以改进,更人性化了。例如,在天花板上有方向标,不会让人找不到方向;国际航班登机只需耗时40分钟;停车场可免费为客人寻车,等等。在室外的景观设计上,从进场高速两侧到3号航站楼前,覆盖植被总面积达70万平方米,相当于GTC整体建筑面积的两倍多,并且采用多品种的植被和地面标高的错落,营造出空间的立体层次。三号航站楼外有两湖一河。景观湖分为东湖A,东湖B和西湖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蓄水量约50万立方米。该景观湖系统是保障汛期机场机坪雨水顺利排出和周边管线雨水的管线畅通的重要调蓄工具。这个系统以景观湖为核心,利用湖体作为积蓄利用的中心,整个系统主要由雨水收集、中水处理回用、湖水水质保障等子系统组成。对于雨水利用工程,主要功能是进行雨水生态收集、净化,截流截污和调蓄。

我觉得,现在的设计已经不能只在外观设计上运用到当地的文化,还必须继续深入,并且在保护环境和循环再生利用,以及降低能耗上有所涉及。在这一点上,T3航站楼的设计是做的不错的。T3航站楼

(5)国家体育场鸟巢

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裂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

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国家体育场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作为屋盖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桁架柱最大断面达25m×20m,高度达67m,单榀最重达500吨。而主桁架高度12m,双榀贯通最大跨度145.577+112.788m,不贯通桁架最大跨度102.391m,桁架柱与主桁架体型大、单体重量重。因为鸟巢式由箱型断面杆件构成,所以就会出现节点复杂,焊接量大的问题,而且焊接难度高,多为仰焊。

在鸟巢的建造过程中,为降低组装难度,桁架柱将采用卧拼法,主桁架将采用平拼法,故拼装结束后、吊装前必须进行翻身工作。但由于构件体型大,重量重,翻身时吊点的设置和吊耳的选择难度较大,特别是桁架柱的翻身,吊耳在翻身和吊装时的受力有所变化,要考虑三向受力。同时,翻身过程中的稳定性难控制。由于桁架柱和主桁架的分段口均为箱型断面,分段吊装时存在多个管口对接的问题,对于箱型断面,要保证多个管口的对口精度,难度大。起吊时,必须调整好分段构件的角度和方位,而对于体型大、重量重的构件,角度调节困难,吊装难度大。由于分段吊装法,分段吊装时,高空构件的风载较大,在分段未连成整体或结构未形成整体之前,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桁架柱的上段和分段主桁架的稳定性较差,必须采用首尾相接、分块吊装的吊装顺序和侧向稳定措施,如拉锚、缆风绳等,故高空构建的稳定难度打是建造过程中的又一难点。

还有安装精度的控制这个问题。施工过程中结构本身因自重和温度变化均会产生变形,而且支撑胎架在荷载作用下也会产生变形,加之,结构形体复杂,位置和方向性均极强,安装精度受现场环境、温度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安装精度极难控制,施工难度大。施工时必须提前考虑好如何对安装误差进行调整和消除,如何进行测量和监控,使变形在受控状态下完成,以保证整体造型和施工质量。

第二篇:建筑史心得Word 文档

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感受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了解那个时代的建筑,必须要去弄明白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科技的发展状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中国文化一样,连续相继并产生反应这种文化的建筑艺术。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了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任何建筑,反映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立体的反映出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古代帝王与宫殿的恢宏精致凸显了皇权的威严与伦理的咄咄逼人;陵墓与坛庙的庄严肃穆昭示着古人对“慎终追远”的重视;叠山理水的山庄、园林,把山、水、石、树融汇一体,又是中国文化追求适意自然与诗意自然的表;中国古代建筑不张扬的个性,而以建筑群体的和谐为至境,也是中国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绝佳体现。

人类的文明是以人们学会使用工具为起点的,从此之后,人们学会发明使用各种工具,各种技术,并且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不能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所以使用工具制造供人们进食,休息,并且能够遮风挡雨的场所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建筑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世界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各种偶然或必然的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几乎全然不相同的技术,文化。归结起来,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中国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三大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之一。

中国古建筑在其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可以说,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我查阅资料查了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如下: 1守成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和古代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发展的,有着极久的历史,极稳定的系统。而西方建筑变幻不断,风格各异,与中国建筑风格成鲜明的对比。“祖宗之法不可变”,是中国古人行为的准则。尊重祖宗,恪守祖制的思想。所以后人对先人的建筑不会做多的改动,所以从古代到现代,台基,柱子造型依然如故,即使到了现在很多建筑也没有石代木,这体现出人们对木材的深情以及对传统的严格恪守。

2、协调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传统建筑既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徜徉,你又不仅流连在精美的楼台殿阁、亭榭廊阙中,还在与古人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他不动声色地告诉你:几千年来,帝王权贵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无上权威,富商大贾是如何追求自己的逸乐奢侈,布衣隐士又是怎样装饰自己的精深家园,平民百姓又是怎样营造自己的斗室蜗居……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又使得中国建筑异彩纷呈,别具特色。藏族建筑粗狂豪放,傣族建筑玲珑纤巧,侗族建筑古拙质朴,苗家的吊脚楼别具风情,等等,都各有千秋,而又不同程度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即使是汉族建筑,南北东西又风韵独具。北京四合院像中规中矩的士子,温文尔雅;山西的晋商大院,敦厚拘谨;江南水乡宛如处子,清新秀丽;天井式民居白墙青瓦,明朗而素雅;聚族而居的各家圆楼,亲切祥和。多元一体的文化,造就了和而不同的建筑,如繁星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建筑的灿烂银河,使中国建筑以独特的风姿独立于世界之林。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又被称为世界奇观的万里长城,有造福后世的京杭大运河,有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有巍峨壮丽、气魄非凡的古都西安,有富丽堂皇的紫禁城,有代表天受神权的天坛,有千军万马之势的秦始皇兵马俑,有秀丽婉约的江南园林,有亲切祥和的四合院…….他们不但代表了中国的古老建筑文化,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学,是古代社会的全面载体。

大楼让人抬头看着很是压抑,我问学建筑的同学,为什么要把建筑设计成这样。他回答道为了更大的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我默然。现代城市中的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高高的树起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生活其间忙碌的人们也许已经习惯这样的建筑,并且更多的人把建筑的高大宏伟作为财富的象征。

在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国南北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北方多为砖石结构,南方多为木结构;北方多为平屋顶,南方多为斜屋顶。这是中学教科书上内容,笼统而概括,并不见得详实。而这段时间,通过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瑰丽华美的建筑有着深深地文化内涵,让我感受了一次不同建筑和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那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怎样用现代的材料去表现中国的建筑文化呢?

现在建筑界的大师们对中国建筑文化有很多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的一些西方建筑上面强加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上去很可笑。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济南洪楼周围的一些建筑群,都是在现代的一些建筑的边上加一些中国建筑的屋檐之类的。也许建筑的设计者是想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但是那样一做后不是协调了,而是别扭了。所谓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同了就没有协调可言了。一些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感觉不够时尚气派。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要求,而且给人类精神提供丰富的空间感受。文化,也就是要“人化”,每一种文化都是靠人的活动和思想来支撑的。

中国的建筑不仅有外观的瑰丽华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内涵。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庭院,还是巍巍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长河落日的雄关,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

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映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很好途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学好中国古建筑史的必要条件。建筑与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中华历史的伟大篇章!

第三篇:建筑史的读书心得

欧洲建筑史读书心得体会

早在14世纪,意大利就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萌芽,加上科学技术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及中世纪晚期市民文化的发展,意大利这个不怎么受到宗教控制的国家率先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也带来了建筑方面对的巨大变革,其中就属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成就最高,其他国家的建筑师都纷纷来到意大利观摩学习。

文艺复兴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思想,对个人的发展也更为重视,但当时还是处在教会控制的中世纪,资本主义作为一支新生力量要相同老牌的宗教力量对垒必须要找一个很强大的靠山、很权威的武器,这就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思想文化,要复兴的就是这些古典的理论。文艺复兴建筑分为早期及盛期。早期的文艺复兴的建筑不仅仅忠实地复兴了古典建筑,还引进了拜占庭建筑的技术和样式,这两种建筑样式的结合影响了整个欧洲。著名的建筑大师伯鲁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完成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标志。为了设计穹顶他在罗马潜心学习古代的建筑技术。时隔20年之后才接受了这个当时人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减轻穹顶的侧推力,伯鲁乃列斯基把穹顶做成矢形,大概是双圆心的,还采用了骨架劵,穹顶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可供行人通过。不过这个穹顶借助古罗马元素较少,更多接住了哥特建筑甚至是阿拉伯建筑的经验。我们也可以看到文艺复兴之后,哥特建筑被大多数人嫌弃并弃之不用,但它并不是完全地华而不实、无可借鉴,毕竟这是市民们自己建起来体现自己智慧的结晶,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能因为它出生在中世纪而把它同整个时代一起丢弃了。伯鲁乃列斯基参与设计(但是临时换人了)的育婴院是公共建筑,当时城市发展,对人也更加重视,所以公共建筑也大量发展起来。育婴院也是典型的文艺复兴建筑,是一间四合院,只有两层。里面有很多古典元素,底楼的连拱显然是受了古罗马的影响。它二楼的窗子小而整齐,窗子上面装饰的三角形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常见元素,它的两个楼层之间用横线隔开这也是古典的元素。它的廊子结构是拜占庭式,逐间用穹顶覆盖,下面用拱帆承接。因为完成这项工程不是从头到尾一个人,所以设计的风格也不太一致,按伯鲁乃列斯基的想法,是要在二楼做一些与底楼两端的科林斯壁柱相匹配的壁柱,但是后来也没有加上,但是这建筑现在也成了永恒。

意大利这个地方虽然没有被宗教严格控制,但是在15世纪30年代,不太强势的资本主义的萌芽还是被掐弱了,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独裁,独裁者是银行家出身的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开始逐间被歪曲了,开始又走向贵族,甚至最后又投入了教廷的怀抱。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却离人越来越远了,这也是一大弊病。这个时期建筑的精华之一美第奇府邸建得相当豪华。它也是一间四合院,3层,临街建造,不再像中世纪那样过于防范。这座府邸的正立面是个正方形,符合古典主义的审美要求,层与层之间间距使用横线隔开,而且它一层比一层做得精致,底层是粗糙的大石块,很是沧桑,二层的石块虽然精致很多但是石块之间还是有砌缝,三楼更精致,连缝也不留一个,这种处理就把建筑物的重量压在下层,看起来更具威严感。

盛期的文艺复兴建筑典型代表是罗马的坦比哀多(Tempietto),它的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和鼓座外加一圈16根陶立克柱式围成的围廊,使得建筑很有层次,从上到下一气呵成,虽然小但是其实也是十分刚劲雄健,它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处处可见其复制品,大多都是耸立在大型建筑物的中间充当主导,成为整个城市的轮廓线。到了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经济体制衰退了,大批封建势力闹复辟,宗教也开始开展了反宗教改革的活动,文艺复兴的建筑终于也衰退了,退回了教廷的怀抱,并且可是进行学院教育,教出一批死板守旧的学生。

文艺复兴的光辉影响后世很深,主要就在它的思想,突出人的作用,不得不说文艺复兴建筑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过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在过去造出那么多宏伟得不可思议的建筑的人往往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实是奴隶们后来又是工匠们的血和汗筑成的。文艺复兴时出现了新的知识分子的建筑师,他们往往都是一些对古典建筑研究得很透彻的学者,还多才多艺,他们一旦把理论联系成实际,其结果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美第奇府邸的建筑师是贵族出身的建筑师,他在建筑当中也融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体现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当时设计建筑的建筑是当中也有我们很熟悉的“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的建筑设计也很有自己的风格。米开朗琪罗的主要工作是雕刻,它的雕刻作品也是很刚劲雄健,即使是作品中的女性,也是在男性的体型上加上了女性的特征,所以他刀下的女性也那么的“阳刚”,他把建筑也当成了雕刻,喜欢利用体积和光影对比,让建筑挺拔起来,也喜欢用深深的壁龛、宏伟的巨柱式、圆雕等做装饰,强调建筑的体积感,他的建筑也是不按结构逻辑走,有种不安的激情在里面。拉斐尔的建筑风格像他的“圣母像”带给人的感觉一样,是恬静安详的,体积起伏很小,爱用薄壁柱,外墙抹灰等等都是比较细腻纤柔,典型的是佛罗伦萨的潘道非尼府邸(Palazzo Pandolfini),一二楼之间除了用檐部还用了女儿墙做分隔,两部分主次处理得很好,加上灰墙角及大门用了重块石,使得整个建筑更安稳。

洛可可的风格只是维持了很短的一个时期,它只是绝对君权统治瓦解之前的回光返照,它的甜腻风格不适合资产阶级革命的主题,但是它在兴盛时期确确实实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也好、法国的古典主义也罢,建筑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建筑的发展也不是凭空的,它都是在前代建筑的基础上创新的,那不但是对建筑的继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第四篇:建筑史

一、名词解释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干栏 :“上层住人、下层圈畜的房屋,史书上称为“干栏”。姜寨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北,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姜寨遗址上。

天井 :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不同于院子。

廊院 :是指用各种道廊、走廊联成的院落。

槐衙: 槐树排列成行。

郭 :在较大的有城墙城市中,以城墙分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其中核心的部分为内城,外围的部分为郭。

都料 :汉唐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作“都料”,马面: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或“马面”。

沟董 :清代北京沟渠疏浚由董姓包商世袭承揽,称为‘沟董’。方城明楼 :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黄肠题凑: 指西汉帝王陵寝椁 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三坊一照壁:每坊皆三间二层,正房一坊朝南,面对北面照壁,东西两坊为两厢。

阿以旺:新疆民居以“阿以旺”为中心,居所内用房围绕“阿以旺”布置,到顶部提高“阿以旺”屋面,侧面加天窗围护而成。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僭(jian)越 :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木椁 :古代墓葬构造形式之一。商代已有,战国和西汉流行。在土坑内用木材构成长方形或方形的停室,将棺放置其中。

舍宅为寺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大盛。因为高官、王府有钱,住宅建设得相当豪华,把自己的家宅送给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寺”的形式。

营造法式 :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样式雷 :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里坊制 : 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陵邑:古代帝王陵墓旁专门为守陵人设立的聚落。在某些时代,这类聚落可发展为小城市。

木妖 :唐代统治阶级的这种腐化,还表现在他们大兴土木之上。“大臣将帅竞治府第,各尽其力而后止”,“时人谓之木妖”,所谓“物反常为妖”。当时人们把这种大兴土木的行为比作害人的妖怪,可见它的严重。

减柱造: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

蒯祥 :蒯祥,明代吴县香山(今属胥口)人。出身木 匠世家。参加北京宫殿的设计和建筑正统年间(1436~1449)负责重建皇宫三大殿及文武诸司。累官至工部左侍郎,食从一品俸。

沙堤 :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方上 :代陵墓中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三朝五门:天子及诸侯皆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

圜丘:在天坛南部,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五音姓利:就是把人的姓氏分成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再将五音分别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对应,这样即可在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最佳埋葬方位与时日。阙 :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或墓道外的石牌坊。

鸱吻: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

藻井:宫殿或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一般成圆形、正方形或多边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或彩画。

东西堂:汉代的前殿进行大朝会,以东西厢作为日常视事之所。以主殿太极殿为大朝会之用,两侧建东西堂,处理日常政务。宇文恺 :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

石象生:石象生又称石翁仲,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仪物之一,为石雕人物、动物成对立于神道两侧。

密檐塔 :砖塔外形把楼阁的底层尺寸加大升高,而将以上各层的高度缩小,使各层屋檐呈密叠状,使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三个部分,因而称为“密檐式”砖塔。

嫩戗发戗 :嫰戗发戗指子角梁将屋脚翘起,此做法可使屋角翘起的高,多用于攒尖顶亭子等。

园冶 :古代造园专著,明代计成著。

副阶周匝:在建筑的主体(塔身、殿身包围一圈外廊)之外围加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最早在商建筑中已经出现,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坞壁: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

卷杀:即将柱、梁、枋、斗拱、椽子等构件的端部砍削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使构件外形显得丰满柔和。

叉手 :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明袱: 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袱,与草袱相对。

草袱:是在平棊(天花板)以上,未经艺术加工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

墀头:硬山式建筑的一个组件。位置在山墙与房檐瓦交接的地方,用以支撑前后出檐。

象眼 :就是台阶侧面的三角形部分。华拱:斗拱的翘。

须弥坐: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

飞椽 :附在檐椽挑出端以增加檐出的椽,其尾部呈扁契子形,挑出的头部截面为方形,口语称为飞头。宋代称飞子

童柱 :放在横梁上,下端不着地,而上端的功能和位置与檐柱金柱相同的柱子叫童柱。

当心间 :面阔正中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

经幢: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

阁道:又称复道。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鸳鸯厅:就是大屋顶下俩小屋顶形成一栋建筑,内部空间却一分为二。

天花 :亦称顶棚。建筑物内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的构件,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礓嚓 :为增加坡道、斜道的磨擦力,指在坡道、斜道上用砖石露挂侧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成锯齿形的面层,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例如车库出入口的坡道面层。

步 :两个檩之间的水平距离。

都柱: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有的厅堂平面中仅设一颗柱子的做法。

大木作:我国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

御路:皇帝乘轿登台基时的专用“御道”。

金箱斗底槽 :金厢斗底槽在殿身内部使用一圈柱列与斗拱,从空间的使用性质说是使建筑内部空间形成内外两部分,形成回字形的槽形空间。

金刚宝座塔 :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

平坐 :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彻上明造: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如天花不做装饰,更不用藻井,而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

举架 :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

首都计划: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编制的最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

营造学社 :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创建于1929年北京,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

叠涩:叠涩是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茅茨土阶 :茅茨就是只用茅草做的屋顶,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用木材建造房屋的时候就用茅草堆砌成屋顶。土阶就是把素土夯实了,形成高高的方方的高台,然后把建筑建造在上面。

赑屃:赑屃,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山节藻棁——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五彩遍装——宋代以青绿红为主色的五彩的木构建筑彩画。

二、简答

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的主要类型

简述中国古代斗拱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简述“里坊制”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简述“拙政园”的基本特点。简述齐康的主要作品。战国《考工记》记载的关于都城布局原文及其含义是什么?

简述斗拱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简述中国木构建筑屋顶形式的类型。简述清式彩画的主要类型和适用范围。简述《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

简述什么是大木大式。

简述中国古代都城的一般制度。

简述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手法。简述中国古塔的几个基本类型。简述中国明清佛寺基本制度。简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成就。

三、作图题

副阶周匝平面

应县木塔立面

七架前后廊立面

金箱斗底槽平面

北京妙应寺白塔立面

北京四合院平面

第五篇:建筑史心得体会

西方建筑史心得体会

建筑历史是人们只是与了解建筑与建筑学最有效的知识途径。古人有云,欲知其人、观其行、察其言;虽然这些言行事发生于彼时彼地的往事,胆它们对说明该人的本质还是十分有效的。

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再到中世纪席卷欧洲的哥特式,再到后来的巴洛克和罗可可风格,均以砖石承重结构呈现出严谨的单体建筑风格,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加以强化,以高耸向上的动势突显出西方文化深刻的内涵,从而渲染出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各自所特有的时代风格。这与东方风格的建筑有着本质的差异,东方建筑绝大多数是以木构架为主,另带有复杂多变的屋顶形式,以院落组合为主,虚实相接,从而形成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东方特色。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居,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这是《黄帝宅经》对建筑对人们日常生活重要性的经典论述。时至今日,建筑作为人类生活起居之场所,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这或许是因为建筑的情结是相似的,是一种天地与人间万物的感应。为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去感悟建筑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去审视和研习东西方优秀建筑遗产,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观的做指引,融会贯通地继承和发展当代建筑水平,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和谐、更有序的发展。

通过对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学习,大致可以把近现代史的内容划分为:

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期间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活动成为我们现在对建筑历史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参照,胆由于时空的变迁,过去的经验不一定能解决今日的问题;不过出于各种矛盾之中的思想活动、思想方式与价值取向却是值得研讨的,我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建筑奔来就是人为之物,这种分析和批判的历史哲学无论对学习或者今后的研究中都很有裨益。

最后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建筑历史精华体现在今日的时空中。

下载建筑史5000字心得(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史5000字心得(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史心得体会

    西方建筑史心得体会 建筑是人类最早的栖居之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相互交流的场所,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实用生活设施,更是交流思想意念的重要地方。建筑具有时代深层次的......

    建筑史学习心得

    建筑史学习心得 本学期选修了建筑史这门通识课,由于自己是土建学院的,觉得这门课程很有必要。老师讲了很多关于建筑的历史,也讲了很多建筑艺术,对土建的孩子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

    外国建筑史

    /1.居住建筑最初为巢居和天然穴居。竖穴居就是从地面上向下挖一定深度形成室内空间,而后于其上覆盖树枝和芦苇、茅草或兽皮。 0.西亚最常用的建材是土。西亚地区包括安那托利......

    建筑史读后感

    读《地球的胸花》有感 ——108处奇景聚集北纬30度 这学期老师为了让我们多看书,布置了“读后感”的作业,我花了3天的时间简单的浏览了一遍这本《地球的胸花》,让我对人类文明以......

    建筑史论文[五篇材料]

    湘西吊脚楼 内容摘要: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都民居建筑受到损坏,即使有些受到保护,其功能已不再是当时的原始功能,他所存在的价值意义也有所变化。国内对传统民居保护的研......

    建筑史问答题答案

    一、举例说明古埃及金字塔的演变及特征: (1)、台形长方形的陵墓,玛斯塔巴:源于贵族的住宅。 (2)、早期堆土陵墓。美乃特陵墓:刻意复制当时的宫殿。乃伯特卡陵墓:祭祀厅下用砖砌了九层......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外国建筑史必背 古代部分: 一〉 古埃及 1、方尖碑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

    《中外建筑史》说课稿

    《中外建筑史》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要进行说课的课程是《中外建筑史》,中的“中国古代宫殿”章节,我将通过一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