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治区文明村经验交流材料
我县最富裕的自然村——××镇凉水井村以“四新创建”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该村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自治区文明村”。
一是创建“新组织”。为了加强对村务及村民自建休闲山庄——清泉度假村的管理,在自然村成立了党支部,选出了支部书记。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选出村长等村领导班子成员,还制定了各种议事制度,如度假村的重大事项的决策要经过党支部、村领导班子以及度假村领导班子的集体讨论,表决通过后才能付诸实施,这些都有力地加强了村务及度假村的经营管理。由于管理方法科学有效,目前度假村发展势头良好,效益喜人。
二是创立“新基金”。凉水井村按一定比例从清泉度假村每年的收益中支出一定资金组建一个公益基金,用于救助村里的困难户、维护园林绿化网、卫生保洁以及开展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公益基金为凉水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供了物资保障。
三是培育“新农民”。围绕培育新型农民这一目标,凉水井村党支部及村领导班子注重对村民的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定期组织各类农技、法律、创业、旅游服务等知识培训,还通过多方筹资新建了文化室、篮球场,并添置了一大批文体设施,组建了业余乐队和文艺队,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目前,一支有文化、懂市场、守法律、积极奋进的新型农民队伍正逐渐成长起来,他们的典型经验还被广西电视台《八桂新农村》栏目拍摄成专题片进行宣传报道。
四是共建“新农村”。凉水井村地处丘陵地带,田少山地多。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金桔等水果种植。目前全村共有果园348亩,其中金桔267亩,人均拥有果园近2亩。另外,该村大理石储藏丰富,全村从事大理石开采加工的有39户,仅大理石开采每年给全村带来的收入达15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富而思进,凉水井人没有满足,他们由党员带头,村民一起投资,共建了一个休闲度假村——清泉度假村。目前,该度假村已经创收并给村民分红。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富裕的、生态的、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正逐步建成,目前他们又有了新目标——争创“全国文明村’!
第二篇:文明村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
巩固精神文明成果
——市级、州级文明村**第六居民组经验交流材料
自市级、州级文明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第六居民组在州、市、农场各级文明办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奉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市级、州级文明村创建考评体系标准,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动文明村创建工作上新台阶。
一、调动三方力量
一是党员干部带头。在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中,**六组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组长、支部书记、女工组长等带头拆除影响队容队貌的建筑,并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为快速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召开支部大会和职工大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有序安排文明村创建工作,使创建工作忙而不乱,有序推进,从准备市级文明村创建开始,天天有进展,月月有变化。
二是群众勇跃跟上。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体职工群众勇跃参与到文明村创建大潮中,主动影响队容队貌的建筑,清理垃圾,打扫房前屋后卫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连妇女小孩都参与,有的从外地特地回来拆杂屋,涌现了许多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形成了“人人比干劲、家家比创建、户户比争先”喜人局面。
三是农场党委全力支持。农场党委从一开始就始终把握创建的大势,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创建。农场组成了由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海明为组长的文明村创建领导小组,抽调农场机关、生产队干部组成具体指导组负责**六组的创建工作。同时,农场党委还将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等项目都安排到**六组,使队组的基础硬件设施得到了加强和提升,达到了市级、州级文明村考核标准。
二、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与调动群众自创精神相结合。随着茶园家庭承包后职工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相应地提高,改善队容队貌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六组职工群众对此感受很深。**六组有138户承包户,共有423人,他们迫切想建设自己的家园,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道路改造、队规民约都是村民自发开展的,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二是与发展产业相结合。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脉搏,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良好途径。**六组在农场党委的支持帮助下,大力在茶园内套种澳洲坚果、樱桃等经济作物,目前澳洲坚果已经开始挂果;队组干部大力示范带头发展养殖业,养猪、养鸡、养牛在**六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六组以文明村创建为契机,立足产业兴队,以创业促富民,以精神文明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与倡导文明新风相结合。**六组在创建中,注重硬件建
设,更注重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结合。倡导“尊老爱幼、移风移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风气,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捐资助学、捐资助困、义务帮助平困职工等活动多次开展,新建群众活动舞台,修缮篮球场、购置体育器材、队组交通要道和办公楼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村创建专题宣传,构筑文明新农村精神文明阵地,使文明新村、文明新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三、凸显三个成效
**第六居民组经过两届市级、州级文明村创建工作的开展,使整个居民组在职工群众精神面貌、队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主自治管理等方面亮点纷呈。
一是干部职工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没有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之前,**六组干部职工群众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外,文化娱乐活动缺乏,职工群众之间交流少,邻里互助淡漠等现象时有出现。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增强了党支部的团结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创建文明村的宣传动员、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好人好事评选、参加道德讲堂、队容队貌整治、参与队组党务政务公开等环节的工作,特别是在顺利通过第十六批市级、州级文明村考核后,重新申报第十八批州级文明村的过程当中,群众更加积极,热情空前高涨,职工群众所散发出的精神面貌也成为居民组的一大亮点。
二是队组基础设施“脱胎换骨”。在没有开展文明村创建之前,**六组对内道路破烂不堪,私搭乱建严重,没有篮球场等文体场所,“脏、乱、差”情况严重。开展文明村创建后,农场加大了**六组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筹措项目和资金支持**六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群众文化舞台、篮球场,新建了一栋二层的办公楼,队内道路上安装了21盏太阳能路灯,向上级单位争取到资金为10户职工修建了沼气池,为10户职工申请了贷免扶补和党员红色贷款。同时,职工群众也树立了大局意识,按照队规队约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参与队务管理的同时积极维护本队开展创建的工作成果,极大的改善了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创建工作也得到了职工群众的广泛支持。
三是民主自治管理彰显主人翁精神。在文明村未开展创建之前,对内党务政务仅仅限于队组干部“光杆司令”唱“独角戏”,群众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管理范围广,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开展文明村创建后,队组制订了队规队约实行民主自治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队组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建设,参与文明村创建、生态茶园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综治网格化建设等等方面的工作,也使**六组在以上几项工作在推进上成为全场的示范点。同时,通过调动发挥职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式,也使队组在组织开展义务劳动、邻里互助、道德建设等方面难度有所减少,“一呼百应”现已成为居民组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真实写照。
第三篇:大兆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大兆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近两年来,大兆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不断地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文明村创建活动达到了“组织领导坚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村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道德风尚良好、文化教育事业繁荣、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的创建目标。2006年入选“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被自治区评为“农村党员大培训十佳村”荣誉称号。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村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道德责任感、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据此,大兆村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本村村民的思想素质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村民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护环境,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今的大兆村村风正、民风好,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为 1
推进四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大兆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订阅相关报刊、书籍,组织学习并写出心得,把建设大兆村的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村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乡村山歌比赛、舞狮队表演、庙会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大兆村出台了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参与迷信活动、不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大兆村领导班子成员以签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主流已经形成。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村建设的实践中,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
不松懈。要求班子成员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管好家。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统一规划、搞好村容村貌、树文明村新形象近年来,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完成村内道路的规划建设,村内路成网、户户相通。并进行了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美化生活环境,改变村内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与此同时,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修建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不定期聘请文化站辅导员进行文化活动辅导,成业了业余舞蹈秧歌文艺队、舞狮队。家家户户装上了闭路电视,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
第四篇:石墨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石墨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石墨村位于中渡镇东北方向1公里处,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共辖14个自然屯,26个村民小组,1044户人家,总人口4267人,有耕地面积5432亩,其中水田4900亩,旱地532亩,经济作物以蔬菜和水果为主,且上规模,形成品牌,冰塘沙田柚享誉各地,面积达750亩。近年来,石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抓班子建设,清正廉洁,为民服务。村级两委领导班子健全,制定了工作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建立文明创建机制,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为指导,经常性组织党员群众读书看报,学习新知识,着力从解决本村村民的思想素质入手,激励村民爱家乡、护环境,发展集体经济。
三、创建活动扎实深入。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委办公楼、村屯主要道路和水渠等基础设施,各项设施齐全,开展活动正常。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90%以上的农户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级农户”、“遵纪守法光荣户”等评选活动。
四、抓社会风气建设、推崇新观念。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每年大兆村人口出生率、环扎节育率达上级要求,顺利地通过自治区的抽查、检查。
五、科教文体活动繁荣。节假日经常性地组织青年、妇女参加镇团委、妇联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多次开展舞狮活动、庙会等一些各具特色的活动。修建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不定期聘请文化站辅导员进行文化活动辅导,成业了业余舞蹈秧歌文艺队、舞狮队。大部分农户装上了闭路电视。为文明创建搭建活动舞台,近年来,村两委在上级各级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建立了农家书屋,让他们通过看书提高文化修养;在村委开办党员远程教育收看室,经常组织党员收看农业科技知识方面的节目。
六、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完成村内道路的规划建设,进行改水改厕,建沼气池,改变村内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七、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粮食生产,发展蔬菜、甘蔗生产;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90%以上,农村医疗有保障。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
第五篇:石墨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石墨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石墨村位于中渡镇东北方向1公里处,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共辖14个自然屯,26个村民小组,1044户人家,总人口4267人,有耕地面积5432亩,其中水田4900亩,旱地532亩,经济作物以蔬菜和水果为主,且上规模,形成品牌,冰塘沙田柚享誉各地,面积达750亩。近年来,石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抓班子建设,清正廉洁,为民服务。村级两委领导班子健全,制定了工作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建立文明创建机制,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为指导,经常性组织党员群众读书看报,学习新知识,着力从解决本村村民的思想素质入手,激励村民爱家乡、护环境,发展集体经济。
三、创建活动扎实深入。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委办公楼、村屯主要道路和水渠等基础设施,各项设施齐全,开展活动正常。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90%以上的农户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级农户”、“遵纪守法光荣户”等评选活动。
四、抓社会风气建设、推崇新观念。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每年大兆村人口出生率、环扎节育率达上级要求,顺利地通过自治区的抽查、检查。
五、科教文体活动繁荣。节假日经常性地组织青年、妇女参加镇团委、妇联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多次开展舞狮活动、庙会等一些各具特色的活动。修建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不定期聘请文化站辅导员进
行文化活动辅导,成业了业余舞蹈秧歌文艺队、舞狮队。大部分农户装上了闭路电视。为文明创建搭建活动舞台,近年来,村两委在上级各级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建立了农家书屋,让他们通过看书提高文化修养;在村委开办党员远程教育收看室,经常组织党员收看农业科技知识方面的节目。
六、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完成村内道路的规划建设,进行改水改厕,建沼气池,改变村内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七、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粮食生产,发展蔬菜、甘蔗生产;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90%以上,农村医疗有保障。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