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自治区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严格执法铸蓝盾
岗位建功创一流
——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沙区环保局简介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首先我代表沙区环保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各位同行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根据自治区环保局的有关安排,我在此将我们沙区环保局在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同仁做如下交流。
沙区环保局成立于1995年,是全市最早成立的县级环保机构的单位,下设环境监察大队,现有干部职工42人,其中党员19人,是一支年轻干部居多、素质较高、富有进取精神的队伍。作为一个年轻的集体,多年来在自治区环保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及全局同志的积极努力下,沙区环保局全体干部励精图志、敢于拼搏、奋发向上,连年创造佳债,先后获得九五、十五期间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生态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自治区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荣誉,成为本地区环保系统的一面旗帜。
目前,根据我区环境管理职能和区域特点,我局下设办公室、计划财务室、项目审批监察室和环境监察大队,监察大队又下设大队办公室、稽查队、法规综合室及五个监察中队,各科室在实际工作中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最大的工作效益。
创新载体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将环保局这支队伍打造成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是我局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在此方面,我局也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班子建设上,我局成立了由局领导班子和副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共7人组成的局务会,制定执行了重大事项局务会讨论表决制度,对涉及人财物以及工作重点、目标等各项问题,都坚持由局务会讨论决策,有效的监督了权力的运行。制度执行以来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肯定,局务会在干部职工中树立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印象。
——在队伍建设上,我局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设立了局办公室、项目审批监察室两个“党员模范岗”,并向全局干部发出“群众监督党员、党员监督党员”的号召,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对全局任何一名干部、党员、领导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在党员大会和全局会议上提出。
——在干部素质培养上,我局每年4月固定进行全局干部业务考试,并开设了每周五的执法心得论坛,相互交流执法心得和经验,利用各种机会把业务骨干、年轻干部送到内地和疆内学习培训,仅2008年就达到31人次;鼓励干部业余时间读取学历,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培养,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在队伍管理上,我局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每年,我局都在西山武警中队开展三天严格的军事训练,军训和日常工作的半军事化管理,给我们的队伍带来的是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和果敢服从的工作意识。这也正是我局多年来一直坚持军事训练,从严管理干部的原因所在。
——在干部选拔上,我们在全局实行了竞争上岗,建立了“能上能下,能力为先”的用人机制,每年年初,我们都坚持对全局中层干部岗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通过业务考核、竞岗演讲、答辩,层层过关,促使有才能的同志脱颖而出,走上负责人岗位,在工作中实践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竞争上岗也成为全局干部展现自我能力,担当责任的最佳时机。
——积极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沙依巴克区环保局年轻干部多,女干部比例高,针对队伍特点,我们在全局干部中开展了“巾帼文明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通
过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我局被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和自治区级巾帼文明示范岗,队伍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迅速提升。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的采集,更好地为上级领导提供环境决策信息服务,2006年底我局成立了总工办,主要负责各类环境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及综合利用,并先后创办《调研论文》《环保内参》内部刊物和对外发布的《晨曦》刊物,目前总工办已出版《环保内参》35期、《晨曦》44期,针对餐饮业污染治理、环境信访、大气污染治理撰写《调研论文》5篇,通过上报区委、政府相关领导,促使环保政策、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关决策层,从而为提高对环保工作重视程度、协调当前环保工作中配合机制、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充分有效地利用时机,开展各项党、团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团员先后开展了“读书月”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徒步生态环保考察、素质拓展、扶贫帮困和军民共建等多项主题实践活动,并先后成立了男子篮球队、女子健美操队和女子篮球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载体,提高了党支部的组织凝聚力和队伍的整体向心力。
严格执法以服务树立行业新风
确立民本理念,强化文明执法意识,是我局开展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年来,我局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塑造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加强行风建设,推动政务公开。我局健全了一整套监督制约管理机制,在全区率先推出了“首问责任制”和“社会承诺制”,对外设置政务公开栏,实行“一挂三有四公开七上墙”,特别是对社会公开这部分,我们不仅公示上墙、聘请义务监督员,而且向社会发放监察人员外出执行纪律情况调查表、规定服务时限、进行明查暗访,使义务行风评议员和广大群众能依照公开内容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监督批评。
——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2005年起,我局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业务骨干成立了法规综合室,通过对各类环境行政案件的流程监控、环境违法案件的审核、立案、结案和卷宗整理,行政处罚文书的填具管理及法院
强制执行等工作,切实提高了案卷质量和干部执法水平,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去年开展中队独立办案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局又在所有执法中队推行了独立办案,建立了局域网,为各监察中队配备了电脑等硬件设备,现各中队全部采用电脑独立办案,各监察中队的执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制定完善环境信访工作制度及工作程序的同时,率先在全区制定提出了“信访回访制”,切实解决了信访工作中存在的“解而不决”、重复投诉的情况,几年间,沙区环保局每年接待信访量达千余件,处理率达100%,群众满意率也逐年提高,树立了良好的执法服务形象。
创优争先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受地理环境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比较严重,这就决定了我们环保工作的重点就是大气污染治理。几年来,为切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进程,我区采取了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能力;推广清洁能源,提高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强制拆并分散燃煤锅炉,发展集中供热;加快推进荒山绿化和城区绿地建设等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在小锅炉拆并工作上,2001年以来,我区已累计开辟小锅炉集中区域13个,拆并私人小锅炉2515台,为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在锅炉拆并工作中,我们从零作起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完整有效、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先进经验也在乌鲁木齐市全市进行了推广。
冬季采暖锅炉烟尘的超标排放是造成煤烟型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加强锅炉运行和消烟除尘管理,管严管死锅炉的超标排放,我局连续多年开展供热企业污染专项治理零点行动,对区域内各大小锅炉房实行了24小时地毯式的检查。同时,采取取缔原煤销售点、严厉打击原煤销售行为等措施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如何实现对污染源科学有效的管理上,我局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借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契机,我区立足区域实际,从机构建
设、普查员选聘培训、普查经费落实、加强宣传等方面入手开展污染源普查,全面完成了我区5668户生活源、502家工业源、47家农业源及4家集中污染处理设施的登记及数据录入工作,并建立了我区普查数据处理和档案管理中心,与此同时,我局重点做好了普查数据的后期开发利用工作,将普查数据利用到环境统计、现场监察、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建立了沙区污染源动态信息库和1562家重点污染源Google(谷歌)网络监察平台,并在全市环保系统率先开展了污染源环境星级管理,对污染点源进行环境星级评定挂牌,从而实现了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提档升级。
环保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石,近几年来,我局在环保宣传教育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2005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组织下,我局联合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委、教育局、科技局及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绿色之韵、和谐沙区”沙依巴克区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周活动,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宣传,宣传周活动的持续开展,改变了环保局单打独斗范围窄、影响小的局面,使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环保宣传工作拓展到了基层,同时也树立了沙依巴克区环保宣传周的品牌形象,促使宣传周活动参与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各位领导、同行们,以上是我们在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再次请各位领导多给予我们批评指导,我们会虚心向其他同行求教,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由全国农业产业化部际联席会议九部门共同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认真总结交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
验,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产业化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决定,江总书记和朱总理的多次重要讲话,都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温家宝副总理去年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年以来又几次作出重要批示,对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及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指示精神,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贯彻落实。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山东省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并亲临会议指导,这是对开好会议和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有力支持。
下面,我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大意义的认识
跨入新世纪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困难等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的基础地位就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就会逆转,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落实。为此,必须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从国际看,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直接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在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按照农业规则调整国内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和农村经济运行机制。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关键是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找到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形式和路子。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力量。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和成败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具备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来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广大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哪里的产业化经营搞得好,哪里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就主动,就能够真正做到调得动、调得准、调得深、调出成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情况下,农业一般意义上的增产并不能使农民增收,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个突出矛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延长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还可以把农业后续车间的利润返还到第一车间,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还可以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各地的情况都证明,凡是产业化经营搞得好的地方,那里的农民收入就会有明显的增加。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当今的国际农业竞争已经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按照国际规则,把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引入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创出自己的品牌;有利于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全面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基本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农村改革确立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制度基础,必须长期坚持不变。随着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农户仅仅有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已经不够了,必然要求有跨社区的各类市场主体和组织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以公司农户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了原有社区的局限,丰富了为农户服务的内容,扩大了服务的领域,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
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与合作的新形式,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补充、丰富和完善,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农业基本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决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既不能盲目追求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也不能走政府高额补贴农业的路子,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可以在不改变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为提高农业的整体规模效益开辟新的道路,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和科学管理提供适宜的组织载体,有效地解决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各地的实践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代表了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努力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认真总结和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在制定扶持政策,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完善经营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各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年底,全国的个县(区、市)有产业化经营组织万个。到年底,多个县(区、市)有产业化经营组织万个。平均每个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固定资产规模增长%,销售收入增长%。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区域布局呈现新的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特色农业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年西部地区产业化组织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比年提高了近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部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中,东部地区占。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中,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比重显著上升,年,两者之和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的农户数量增加,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年,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带动农户多万户,占全国农村总户数的%,平均每户增收元。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正是通过实践,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代表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才从局部地区的探索走向全国,成为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趋势,从来自基层和农民的创造性实践,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认真总结各地的成功经验,使我们的认识不断从感性认识得到理性升华,再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减少实践上的盲目性,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近年来,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看,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五条:
第一,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地创办和壮大龙头企业
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我国产业化经营还处在初期阶段,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创办和壮大龙头企业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山东等地的成功经验表明,创办和培育龙头企业,必须坚持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坚持不分地区、行业和所有制限制,谁有能力谁牵头;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像我们在这里开会的潍坊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培育了一批各种类型的外向型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几年来开发、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多项,有多种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近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亿多美元,初步形成了外向型农业的格局。江苏、浙江等省注意引导龙头企业对现有加工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避免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有些地方还创造了批发市场、经纪人等流通组织创办龙头企业的经验。
第二,高度重视市场开拓,为农业发展赢得新的空间
市场制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在市场制约条件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开拓市场,创造新的需求。各地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市场调研,把握新的消费趋势;不断完善市场营销方式,在创名牌、建网络、发展连锁经营、完善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并且把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环境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如河南莲花味精集团在开发市场时,采取先开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超前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开发,由于准备工作充分,该集团生产的等级面粉、牛肉、牛奶等,一经投产就赢得了市场。内蒙古伊利集团注重绿色食品开发,先后推出多个绿色食品品牌,有效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乳制品的销售量明显上升。一些省区市还根据物流方向,协商解决了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了农产品产销衔接。
第三,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是实现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实质上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转换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是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的过程。各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愈来愈重视,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强化检测检验措施。吉林德大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药物残留检测设备,对养鸡户用药和饲料添加剂进行严格检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天津的王朝葡萄酿酒公司实行质量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制定了企业标准,定期在国内外开展人员培训,保证原料环节实现良种良法和无病毒化,加工发酵环节实现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成品质量合格率基本达到%。云南西双版纳百果洲天然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按有机食品标准建设生产基地,规范生产和加工过程,其产品已经获得欧盟有机食品种植基地、加工和国际贸易三项认证,不但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而且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也比同类产品高出%。
第四,因地制宜,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
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保障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各地在这方面提供的经验是,因地制宜,允许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方式存在;针对实际问题,帮助规范利益联结机制;因势利导,引导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向紧密型方向发展。许多省在有关政策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只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不管什么形式,都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湖北龙发股份公司在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时,根据农户养殖规模的大小、与公司距离的远近等因素建立了合同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三种利益联结关系。北京市在推进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组织在帮助农民同企业进行商业谈判、协调企业与农户的日常纠纷和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物资的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各地围绕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规范订单形式、完善订单合同内容、引导建立风险基金以及提供法律服务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五,把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农户和企业当主角。同时,产业化经营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服务,需要政府为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何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各地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主要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金融等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改善投资环境;主动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全会专门作出关于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决定。陕西、四川等个省区市就发展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了文件。年,全国省级财政扶持产业化经营的资金达到亿多元,今年增加到亿元。为了提供优质服务,一些地方改变过去按部门管理的办法,对产业化经营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个办公地点、一套政策措施的管理方式,改善了对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服务。安徽省组织省农行和家省级龙头企业举行银企座谈会,省农行选择了五家龙头企业进行公开授信,而授不授信、授信额度多少,由农行自主决定,政府不加干预。
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十分宝贵,希望大家在会议期间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广泛的交流。在认真总结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和开阔思路,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三、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任重而道远。龙头企业的实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益联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政府扶持和引导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进而不断增强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五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实现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使产业化组织的产品质量、效益和加工增值能力有一个大提高;产业化组织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按照比较优势形成的农业产业带初具规模;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体制趋于完善,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产业化经营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动力,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牢牢抓住这四个关键环节,就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一)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十五期间,在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同时,要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现有家的基础上,发展到家。培育龙头企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住机遇,促进龙头企业有更大的发展。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和粮棉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龙头企业上水平,并积极推进粮棉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化进程。
二是龙头企业要进一步明确经营方针。龙头企业要立足农业求发展,把农业开发的文章做足做好。要在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多下功夫,防止盲目地多角经营、上项目、铺摊子。鼓励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行业的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兼并、联合、联营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发展龙头企业,企业家至关重要。龙头企业的经营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严于律己,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正确处理与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的关系,为企业家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善管理、办事公平、作风正派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四是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龙头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搞活经营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名牌战略,用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五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龙头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商企业,它与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肩负着带动农户和农业生产基地的重任。龙头企业的兴衰,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扶持农民。不管什么所有制和哪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只要与农民有比较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能够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使农民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就应该一视同仁地给予扶持。当前要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继续抓好农业部等八个部门制定的关于扶持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政策的落实;二是按照规则的要求,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探索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十五期间,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的面,要争取平均每年提高个百分点。
一要继续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适时引导向紧密型发展。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能采取归大堆、大呼隆的办法,而要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因发展阶段和产业的特点而不同,应允许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方式的多样化。无论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切不可强加干预。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合同加服务、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形式,都要注意总结经验,引导其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有条件的,提倡发展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方式。
二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不仅是促进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的有力支撑,而且是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性合作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
三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有效形式。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以及龙头带动作用。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章程和规章条例,明确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四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要继续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要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十五期间,要在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进一步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使科技进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
一是龙头企业要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或自办研发机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龙头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步伐,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
二是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继续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农业科研结构和大专院校,要面向生产实践的主战场,进一步明确科技攻关重点,优先研究开发一批关键技术,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要积极参与和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农业科研机构,逐步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成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是切实抓好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有关的专业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加强对生产基地农民的培训。在继续加强农业技术特别是成套农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四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要多渠道增加对重大农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投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国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我国已进入总体解决温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且也是扩大出口和完善进口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认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意义,下大力气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切实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消灭无标生产,创造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加快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当前重点是制定国家或行业的农产品质量分级和专业标准,农药、兽药、鱼药残留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卫生安全标准,农产品包装、储运、标识标准。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有条件的要积极实行国际标准,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各地质检中心建设,配置专用设备,培训检验人员,严格检验制度,加强抽检力度,首先从生产环节做起,实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监控。龙头企业要主动把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重点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要尽快推行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制度,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
三要加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行为。同时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质量监测、许可和认证工作,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要政府引导,增加投入。国家设置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规定疫病区、出口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要更多的向产业化经营组织倾斜,吸引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和项目建设。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的投入。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既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工作抓手。抓好这四个关键环节,产业化经营就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就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四、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服务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对加强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对于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做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基本政策,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部门合作,努力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引导和服务水平。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农户和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为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把保护和调动农户及企业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手让农民群众和龙头企业去实践、去创造,这是产业化经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群众基础,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政策和扶持措施,为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从农户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及时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服务。要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和企业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坚决纠正和防止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各类农村投资项目的安排、技术引进和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等,要与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加大对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
第二,明确基本政策,尊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尤其要尊重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产业化经营中,农户和龙头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既要承担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也有获得相应收益的权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充分尊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意愿,尊重他们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生产什么、多少生产、怎么生产,都要由农户和企业去自主决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方式的选择,也必须尊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意愿。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提供帮助,但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违背农户和企业的意愿搞行政命令、瞎指挥。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尤其要尊重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侵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农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不能把农民的土地重新收归集体再进行转包。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和保证农村发展的制度基础。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传统农业,也能适应现代农业,必须长期坚持。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要坚持条件、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正确引导,加强管理,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第三,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帮助农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有关部门和各级干部,要带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到农户和龙头企业中去,与农民和企业家促膝谈心,交朋友,有针对性的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要注意发现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加以推广;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要急农户和企业之所急,尽可能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把中央的政策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四,加强部门合作,形成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合力
扶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我们国务院九部门建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席会议制度,是一个很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各部门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继续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从实际出发,支持和扶持产业化发展。农业部门要多做一些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产业化经营的进展情况,共同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同志们,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进入全面提高水平的新阶段,实现新的发展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跃上新台阶,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篇:在全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XXX同志在全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6年8月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XX市首次召开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今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陆振华同志专门抽出时间到会看望大家,并将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让我们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陆书记的到来。除上午的参会同志外,出席今天下午会议的还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团团长刘大桥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部长到会指导。
按照会议的安排,今天上午五粮液集团公司、移动公司、天原股份公司、丝丽雅集团公司、芙蓉集团公司等5个单位就企业文化建设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XX学院副教授郭五林同志给大家作了一堂精彩的企业文化专题讲座。今天下午,与会同志先后深入到移动XX分公司和五粮液集团公司,现场参观学习这两户企业抓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收获很大,效果很好,有很多亮点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借鉴。
(…………议程略)
下面,我讲四点贯彻意见。
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上来
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市属国有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要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从企业的行业、领域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考虑,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积极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二、以培育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为核心,努力建立完善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
各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总结、提炼和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并被本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努力构筑企业活的灵魂,使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要围绕生产经营抓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本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并不断注入新的理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宗旨、管理理念、营销理念以及人才观、质量观、市场观、竞争观等,努力建立完善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使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管理有效融合,推动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通过抓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符合企业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要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广大员工工作的动力和自觉行为,使企业管理步入决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良性轨道。
四、树立文化力也是生产力的意识,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各企业要树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是对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投入,也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的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上,要总体规划,作出预算,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落实到位。不仅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而且要培养专门的人才队伍;不仅要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而且要加大硬件建设的力度,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同志们,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内在体现。大家一定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陆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我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以文化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建设“活力XX、魅力XX、和谐XX”作出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以文化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全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 XXX06年8月2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是我市首次召开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工作会议。今天,各国有企业主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负责同志汇聚在十里酒城五粮液,共同研讨交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必将对我市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次会议采取了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开得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实质,并结合各自实际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和带动下,企业管理正在进行一场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过渡的革命性变化,文化已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成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一定程度上讲,无论是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还是企业员工精神状态,都是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精神发动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昧的企业,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能参与全面而持久的全球竞争的企业。为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发动机。对一个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企业来说,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抓生产,也不是抓市场,而是培育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支撑和理论支柱。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有利于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保持企业内部高度和谐,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真实反映广大职工的内心意愿和企盼,使企业和个人的价值追求保持一致,突出企业的文化特色和风格,这样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企业、发展企业、振兴企业。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在企业的重要体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既要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者,也要做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代表者。只有建设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反映企业职工的利益和要求,才能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沙因说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知名的权威评估机构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实践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提升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决定因素。谁拥有和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占据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先机。“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这句话生动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指明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尔、联想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在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领导必定是一个没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一个不懂得怎样去抓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战术动作,而是一个战略选择。
再次,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的粘合剂。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职工队伍的和谐与稳定,实践证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育职工、凝聚人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又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国企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的形势变幻莫测,职工群众的思想千变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系,具有深厚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桥梁作用、媒介作用、渗透作用和粘合作用,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企业文化鲜活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企业党组织和职工群众更好地连接起来,就会不断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和领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产经营、贴近企业职工。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使职工在心态上、精神上、思想上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服务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持企业职工队伍的和谐与稳定,从而支持、鼓励、拥护和促进企业的改革创新。
第四,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助推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虽不是管理方法,但它是形成管理方法的重要理念。一个企业要长久繁荣、不断发展,必须以高起点、高层次的企业文化为依托,把以制度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方式转变到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方式上来。目前,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些落后于时代的企业文化还阻碍和影响着企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等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的改革需要文化来促进,企业经营需要文化来推动,市场战略需要文化来开发,企业形象需要文化来塑造,企业竞争力需要文化来提升。面对这一历史性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依靠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培育和灌输,大力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有企业发展规律的先进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能够极大地激发、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凝聚职工思想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潜移默化于员工的思想行为之中,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无形的、强大的动力。只有培育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加快企业摒弃经验管理、完善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历史进程。这是国企改革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实现企业管理升级的现实需要。
二、看到成绩,正视不足
总体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大体经历了艰难探索、力量壮大、自成体系三个发展阶段,总体水平可以说是有高有低、有好有差。我们要肯定、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理性看待存在的不足,并切实改进。
(一)全市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发展情况
我市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不是市场主体,虽然也存在企业文化,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文化、地缘文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市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逐渐兴起。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特别是五粮液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枝独秀,以其打造视觉识别系统为主要内容的表层文化,在全国都比较有影响力,无形资产已达338亿元。天原、丝丽雅等也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相比之下,大部分市属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高,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较弱,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初创阶段,整体水平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全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独具特色
一是坚持抓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愿景的有机结合。部分国有企业不断强化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不懈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整体经营发展战略、愿景使命紧密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为源动力,以文化力促生产力,建设现代企业。如移动公司提出的“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五粮液提出的“商场如战场”、“永远跑在时间前面”、“强鱼吃弱鱼”,天原提出的“跳出天原看天原、站在未来看天原”、“走精细创新经营之路,创中国优势氯碱企业”,丝丽雅提出的“以智图强、变革有为”、“再创丝丽雅科技的第二个春天”,金川的“做信息产业基石、塑金川品牌形象”等企业文化理念都非常契合本企业发展战略、愿景使命。
二是坚持抓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一些企业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来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使先进理念通过文化这个平台,实现了向管理实践的渗透,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激发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五粮液不仅从观念上引导员工思想,而且从具体的制度上规范员工的言行,将“软”、“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了50多项保障制度,保证了企业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丝丽雅提倡“人治”和“仁治”文化,把自身的文化诉求贯穿到整个生产、开发、营销、售后服务过程中,从而在管理深化的过程中推动了丝丽雅文化不断形成、丰富、完善。天原推行独创的“精细创新经营管理”文化,以主动创新代替因循守旧,以精细管理代替粗放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芙蓉集团突出以安全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把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思想教育活动升华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坚持抓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更贴近生产经营管理,更容易为各层次员工所认同和接受,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向灌输的僵化模式,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的有效途径。如五粮液把美化环境与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思想教育有机融为一体,实施不受固定模式和时间、地点限制的“无意识教育”方法,不仅使职工思想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企业文化的张力,解决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天原、XX纸业实施的“灵魂工程”,主要任务就是思想观念与文化重塑,将落脚点放在创建符合时代特色、市场要求的“人本、理性、创新、激情”为特征的公司个性化平民创业激情文化上,不断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文化氛围,不断重塑和改造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标准。丝丽雅在“创新才能更美”企业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公司各基层单位也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创新出了富有特色的制造部文化、工段文化、班组文化和岗位文化,形成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持续创新的文化氛围,带动了思想创新和观念创新,推动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去年,我市国有企业以先教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与党同心,与职工群众贴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我为企业献一技(策)、我为职工办一件实事、我为客户提供一项方便、党员一帮一”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四个一”等主题教育,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
四是坚持抓企业文化建设与整合企业形象标识有机结合。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形象力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企业注重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企业形象和规范员工行为,确立了企业标准色,设计了本企业的标识图案,赋予其文化内涵,并对构成企业标识的企业建筑、购物环境、企业广告、员工形象等元素进行系统的整合贯通,建立健全形象文化的支撑体系,以形象凝聚人心、提升影响、促进发展。如五粮液的车轮状企业标识、统一设计的专卖店、奋进塔、鹰身人面像等建筑形象,丝丽雅的“美丽、魅力、快乐”女神形象,天原的“人”字形企业形象标识等,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各自行业中影响较大。
(三)全市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
一是XX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市上下形成了培育和争创名牌的良好氛围,引发了广泛的名牌效应,增强了全社会的名牌意识、质量意识和打造名牌的信心,对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和规模经济发展道路起到了积极作用。在XX工业经济连续九年效益增长全省第一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工业强市”战略,制定了打造“活力XX、魅力XX、和谐XX”的发展目标。我市各国有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经营战略与全市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推动XX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知名国企扩大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了XX“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知名度。企业品牌成为城市的名片,提高了XX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了整个城市的魅力指数。
二是对全市经济的支撑拉动作用日益显著。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名牌企业作为我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集中代表,近几年实现了持续稳健发展。2005年,市国资委首批监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7.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1.22%,实现工业增加值85.46亿元,占比61.2%,利润28.24亿元,占比78.44%,实现税金26.7亿元,占比95.6%。今年1—5月,实现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分别为119.6亿元、48.73亿元、18.52亿元,同比增长22.8%、33.02%、7.46%,取得了开门红,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对全市工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三是国有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张。我市国有名牌大企业集团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支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多元化发展,搞好品牌运营和资本运营,规模、实力不断扩张。五粮液集团以五粮液系列酒生产为主业,目前已形成为涵盖现代制造业、制药业、工业包装业、果酒、商贸、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多元化现代公司制企业集团,生产规模、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2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公司资产总额达192.54亿元,相当于1984年的805个五粮液酒厂。天原自1998年以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公司氯碱、纸业两大主业向两头发展,走精细化基础上的规模化道路,目前已成功创建了国内氯碱行业烧碱和聚氯乙烯生产最完整的集能源、热电、电石、化工、建材为一体的环保型循环经济模式,公司利润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同行第1位,连续六年保持40%以上平均增速,六年再创六个天原。丝丽雅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构建了集粘纤、房地产开发、棉浆粕、绣花线、热电,以及资本运作为一体的产业群,2005年的资产总值比1997年增长13倍。这些知名国企目前都已形成多元化发展态势,在各自行业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四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我市大企业集团在逐步完善自身企业文化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开拓市场,积极培育自己的国际市场,努力争创世界知名品牌。五粮液集团在产品对外出口方面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以五粮液为主体的系列酒远销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非洲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实现出口创汇13588万美元。丝丽雅人用自己的“智慧文化和科技创新”成功实践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司产品出口始终保持行业第一,出口量占全国同行业总量的34%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7%以上,产品远销美、欧、韩、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天原走精细化管理道路,以产品质量取胜,pVC、三聚磷酸钠、烧碱等主要产品出口东南亚和中东地区,2005年实现2000万美元的出口额。
五是不断激发出职工振兴企业的激情。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市国有企业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为核心,培育出了“创新、开拓、竞争、拼搏、奋进”的“五粮液精神”、“人本、理性、创新、激情”的“天原精神”、“创新才能更美”的“丝丽雅精神”、“艰苦奋进,奉献光热”的“芙蓉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金川精神”等先进的企业精神。这是我们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和传统特色。这些精神激发了广大职工振兴企业、建设家乡的激情,体现了国有企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风貌,不仅为我市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且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我市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市属国有企业除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少数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较好外,大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高,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较弱,企业文化建设不成体系。二是部分企业主要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对企业文化建设支持力度不够,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弱化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三是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过多而且不稳定,缺乏系统性,没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不明确。四是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概念理解不深,把握不全,员工参与度较低,认同度不高。五是部分企业的品牌意识淡漠,企业品牌文化发展缓慢。六是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制度管理阶段,没有理念管理、文化管理的意识。七是企业文化建设机构不健全,队伍素质不高,经费投入不足。
以上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国有企业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增添措施,大力推进
认清当前形势,结合我市实际,必须明确指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与国际管理规则接轨的必然选择。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在统筹规划、加强引导、营造氛围、健全组织上下工夫,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1、注重统筹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确定的目标作指引,否则就会陷入盲目、混乱的局面。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整合文化资源,重塑我市企业文化的整体形象。要研究制定我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今后我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思路和具体推进措施。各企业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超前谋划,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总体目标,科学制定规划,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现状、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和自己的发展战略等已知情况来进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努力构建优秀企业文化,以文化力促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既要有总体性的,也要有阶段性的,这样在实施时就会稳步推进,层层深入,目标明确。通过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进而促进市民素质的提高,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提升XX的城市形象。
2、加强分类指导。市国资委要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以点带面,注重实效。由于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因此要注重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一是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类指导。对于五粮液等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好、企业文化基本稳定成型的企业,要着重指导其本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通过3—5年的时间,建立起以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追求等为主要内容,以渗透到企业员工心灵中的精神动力为核心的深层企业文化,努力打造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企业文化。对于天原、丝丽雅等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较好、企业文化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企业,要着重指导其改进健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抓好企业文化的提炼、升华,通过3—5年的时间,建立起以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中间层企业文化,努力构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企业文化。对于大多数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一般的企业,要力促其提高认识,形成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积极引入企业识别系统,强化企业的品牌形象推广,通过2—3年的时间,建立起以企业形象、产品形象、企业家形象与员工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表层企业文化。二是要按照企业的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对于生产型企业,要着重指导其突出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建设以企业产品、生产环境、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以员工为客体的企业“生产型”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和推动作用。生产型企业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的认同,推动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共同实现,从而以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对于服务型企业,要着重指导其突出以优质服务为中心,建设以服务内容、营销方式、道德风尚、行为礼仪为主要内容,以顾客为客体的企业“服务型”文化。通过抓“服务型”文化建设,充分体现服务型企业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特点,令顾客在“反客为主”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最优质的服务,获得最充分的满意度。
3、营造舆论氛围。一是引导各企业加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文化,通过大兴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企业。要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深化提升企业文化的新目标、新追求、新途径。要尽快引入学习型企业文化提倡的学习力、快乐工作、创新力、反思、共享、速度等六大理念,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管理理念,重新审视修订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在提升职工素质、转变职工观念、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二是要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大力构建快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展示平台。以企业信息网、政府公众信息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为依托,借助媒体优势,及时展示XX市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态势、发布动态信息、介绍先进企业做法和经验,加强互动交流。此外,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经验交流,推动我市的企业文化建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上更上一个台阶。三是要组织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发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既要体现在提炼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活动的过程中,更要渗透于员工的岗位责任和本职工作,引导广大员工从“被动”到“自觉”,以实际行动共创优秀企业文化。
4、健全组织体系。一是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各企业党委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总体目标之中。企业各级党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领导,共同担负起建设企业文化的重任,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规划、定位、指导和协调。二是要健全组织体系,加强企业文化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有一支过硬的企业文化工作队伍,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发展的两个“轮子”。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无论设在哪个部门,都应当明确专门人员来具体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原则上大型企业要有2-3人,中小型企业要有1-2人专抓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通过组建企业文化论坛、企业文化研究会等业余机构,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研究。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并通过引进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我市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各企业党委要关心企业文化建设队伍的成长,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确保建设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三是要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各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从而多渠道、多举措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大力推进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建设,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改进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四是要努力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力度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各企业要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形成党委全面负责、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市国资委不仅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党建工作来抓,而且要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纳入年底对国有企业的党建目标考核内容。各企业要研究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与生产经营、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我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国有企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筹协调、积极探索,为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实现国有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活力XX、魅力XX、和谐XX”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弘扬xx公司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共同研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刚才,五个基层单位针对各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以及经验方法进行了发言:xx狠抓现场、搞好环境,xx的细节与过程控制,xx的文体活动战略,xx的学习型组织和xx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每个单位都充分结合了自身特点,突出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工作特色,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增添了许多亮点,同时也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公司各单位学习的典范。
企业文化建设是公司快速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公司全体员工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自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来,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xx式和xx等活动,都充分展示了公司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企业风采,对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公司整体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对公司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公司快速发展的目标,以技术引进工作为重点,全力配合公司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更新观念和创新思维教育,不断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深入到各项工作的细节之中,切实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结合各项具体工作,全面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公司全体员工要将“xx”的企业精神深入到具体工作中去,为进一步扩大企业知名度,确立企业价值观、规范企业行为创造良好条件,逐步打造出具有xx特色的企业品牌。
三、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体竞赛活动,全力动员广大公司员工积极投身于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全力将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全力美化公司环境,提高员工生活质量
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和谐xx为目标,进一步做好厂区绿化和社区改造工作,全面建设园林式厂区和花园式生活区格局,为公司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公司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公司全体员工应当以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坚韧的干劲,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全力深入,将“xx”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提供文化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共同迎接xx公司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