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下乡活动
东辽县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在建安中学举行
10月10日上午,东辽县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在建安中学举行。建安中学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内容以课堂示范为主线。首先,邵庆峰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数学课《圆》,随后胡景云老师和赵春平老师分别向大家展示了英语课,最后康春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语文课《三代》。授课老师精巧的课堂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亲切的教态和流畅的课堂节奏给前来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双方老师就示范课的教学理念、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方式、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互动交流,整个教研气氛十分融洽,收获颇丰。
此次活动针对性强,不仅帮助教师解决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也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有效地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真正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篇:送教下乡活动)
龙市镇中心校“送教下乡(结对子)”活动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合作,城乡教育和谐均衡发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2012年11月28日,龙市镇中心校“送教下乡(结对子)”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由云龙小学房秀兰老师承担四年级语文教学,龙市中心校周开玲老师承担三年级数学教学,福庆小学刘凡煜老师承担二年级音乐教学。三节优质课充分展示了三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风采,展现了课程改革的累累硕果,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下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所赋予课堂的新的活力。
此次研讨会由中心校薛晓幸主任主持,各校老师对三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激励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教师个人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最后向元彬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性的发言,高度评价了这次活动的意义。
龙市中心校
曾艳 2012.11.28
第三篇:送教下乡活动方案
送教下乡活动方案
各乡镇和学校要把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作为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安排专人负责送教下乡活动的组织管理,确保送教活动收到实效。
1、切实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精心准备,保证质量。送教下乡,是骨干教师展示风采,传送经验,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径,参加送教下乡的骨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优质服务。骨干教师参加送教下乡活动情况记入骨干教师培养档案,记入教师农村支教档案。送教单位要积极为送教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方便,保证送教质量。
2、明确送教任务。对前来我校送教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讲课、说课,同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评课、研讨,此活动每学年期不得少于两次,每次不得少于两科。认真组织,确保效果。各乡镇和学校要按照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组织相关学科教师按时参加培训活动,安排好本校学生(不允许停课),积极完成培训任务,并做好返校后的成果运用。
3、实施新课程,宣传新课改,为我校农村教学走进新课程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
4、送教的同时,就地趁势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新课程大家谈活动,营造研讨氛围,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锻造青年教师。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研讨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让上课者与听课者都能受益,共同提高;
6、通过城乡教师实行零距离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强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校老师团结一体,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
7、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通过示范课、专题点评、互动点评,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搞好总结,推广经验。活动结束,培训部要及时跟踪调研,收集参训教师的意见,确保培训效果;各乡镇和学校要结合送教下乡活动,联系本地实际,认真开展训后跟踪培训,发现典型,并做好总结,以便及时推广经验。
8、送教教师要做好材料的整理,上交一份文本材料。
第四篇:送教下乡活动学习心得
送课下乡心得体会
苏木乡靛池学校
程威
今天有幸和许多老师坐在一起,聆听王芳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感慨颇多。
王芳老师是市教学标兵,她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标如何创新性实施,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听了王老师的分享,使我认识到只有认真研读掌握课程标准,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科学实施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目标。短暂的休息后,王老师又上了一堂观摩课《去年的树》,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感情自然代入,得出了“珍惜友情,信守诺言”的中心。她的课堂,对学生是不吝啬表扬的,也许是坐姿也许是声音或者学习态度方面,学生们都是自信满满。教育就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一堂课关注一两个学生甚至一个学生,让他感觉到你的重视,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会有存在感。一堂课花在学生身上五六分钟,也许会影响他五六十年。
我们都知道,语文的教学重在写字,阅读与写作,平时的教学中,我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但忽视孩子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而王芳老师却能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引导孩子一遍遍地读,由开始的生疏,到最后的声情并茂!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文无需老师过多的解剖分析,孩子自己都能有所感悟。
短短的一上午,王芳老师这位一直在教育一线的教育专家,给我们带来了针对性、实用性都很强的专题培训,金秋时节,是播种的时节也是收获的季节。相信通过这次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当堂点评等系列教学活动的“播种”,我们会收获杞县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硕果”。
第五篇: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11月12日参加了国培计划---灵璧县送教下乡活动,听了于素珍老师一节观摩课和张晓君老师的一节示范课啊11,感受颇深: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听两位老师的课时,感觉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充分体现吧。这些课通常教学有这样二个层次:初步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深入课文自读感悟。例如,在学生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文,遇到数字圈起来;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让学生想;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3、处理把握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
4、评价语言
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杨的老师老师运用“你最聪明“来鼓励学生;”你真聪明“、“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