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发改委调研我市经济形势并衔接年度计划
省发改委调研我市2011年经济运行形势
并衔接2012年年度计划
11月29日至12月1日,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郑玉生带领省发改委工作组调研我市经济形势并衔接2012年年度工作计划。副市长黄继宗陪同。
工作组先后深入环县甜水堡矿区2号矿井、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现场、雷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庆阳石化300万吨搬迁改造集中加工区、陇东油田生产指挥部、“气化庆阳”工程后官寨门站、市优抚医院、西峰工业集中区等地,采取现场调研、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查看了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30日下午,副市长黄继宗主持召开汇报会。市发改委王尧主任向省发改委工作组汇报了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2年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请求省上解决的关乎我市经济发展的9方面问题。郑玉生对我市2011年经济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要紧盯老区发展地位和发展方向,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争取主导产业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围绕庆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省发改委将一如既往的关心庆阳经济发展并给予大力支持帮助。
第二篇:迎接省发改委一季度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调研督导方案
聊城市2015年一季度投资运行情况
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4月10日)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2015年的经济工作对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发展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门红”,为聊城三年跨越超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今年以来全市投资运行情况
1、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稳中趋缓。一季度,受季节、节日特别是经济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市场需求不足及房地产市场下滑等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90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一产预计完成投资0.6亿元,增长-18.0%;二产预计完成投资118.7亿元;增长14.4%,三产完成70.7亿元,增长17.8%。
2、金融对经济支持明显。截止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29.12亿元,比年初增加54.9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2.56亿元,占全部新增额的77.5%。间接融资保持稳定增长。截止3月末,全市共有8家企业签订上市 协议,17家企业签订新三板挂牌协议,5家企业签订区域挂牌协议。
3、城乡建设投入迅猛增长,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今年是我市“双百大城市”三年攻坚战第三战役,城乡建设呈现出市城区率先发展、县城迅速跟进、示范镇建设迅速突破的良好态势,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大。特别是市城区“五环聊城”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聊茌东大三角、济聊一级公路、徒骇河绿化景观等20大城建项目,已开工14个,城市排水、道路、桥梁、湖河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一季度,预计全市城乡投入完成63.9亿元,增长39.2%。
4、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民生、招商引资推进等六个领域,每个领域筛选100个项目,确定了市级重点项目“六百工程”,总投资7300亿元,计划投资2300亿元。其中,100个工业项目总投资2563.3亿元,计划投资811.2亿元;100个农业项目总投资553.1亿元,计划投资202.1亿元;100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1092.7亿元,计划投资326.6亿元;100个城建项目总投资1148.7亿元,计划投资374.4亿元;100个民生项目总投资429.1亿元,计划投资195.7亿元;100个招商引资推进项目总投资1513.1亿元,计划投资390亿元。初步统计,“六百工程”重点项目一季度预计完成投资98亿元,占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的51.5%左右。
5、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服务业预计完成投资70.7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市投资2.8个百分点,高于二产投资增速3.4个百分点。全市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092.7亿元,计划投资326.6亿元。其中:总投资超过50亿的项目6个,10亿-50亿项目18个,已开工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未开工项目正在加紧完善项目手续。一季度服务业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5亿元。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投资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工业投资方面: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出口增速变化不大,产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经营困难,投资意愿偏弱;同时,国内经济进行阶段性调整,内需依然乏力,原有的汽车、家电等消费热点趋于饱和,新的消费热点不多,投资增长的市场约束进一步增强。二是房地产方面:一季度,房地产开发预计完成投资33亿元,月均完成投资11亿元,与2014年第四季度的月均22.22亿元相比,降速明显,降幅约为64.22%。房地产新开工面积87.62万㎡,同比下降46.44%。月均新开工面积43.81万㎡,与2014年第四季度的月均59.52万㎡相比,降幅约为26.39%。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建工程资金缺口大;资金筹集渠道不畅通;部分项目受征地拆迁工作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缓慢。
2、要素制约比较突出。一是生产经营困难,投资能力降低。我市相当一部分传统行业受当前市场低迷影响,产品销售减缓,应收账款和库存占用增加,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压力加大,适时收缩了投资规模或拉长了投资周期,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工业品价格持续下滑。从重点调度的20家工业企业看,一季度,工业品价格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化工产品中,尿素下降了4%,己内酰胺下降了5.3%,烧碱下降了47%,复合肥下降了71%。有色金属产品中,电解铝下降6.7%,铜下降17%,阴极铜价格下降9.6%,镀锌板下降10%,彩涂板下降10%。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断加剧。银行金融风险预期上升,金融机构审贷条件有所提高,放贷更趋谨慎。建设资金趋紧,将对后期项目进度产生一定影响。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00余户企业存在资金缺口,缺口总额达85亿元左右。四是企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招工难用工贵问题依然突出,据一些小企业反映,企业用工成本普遍上升10%以上。
3、受政策影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困难。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也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完整制度框架基本建成,受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平台的影响,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出现明显下滑。今年地方政府债务将进入集中还款期,对下一步继续 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进而拉动投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经济运行走势预测
1、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委、市政府确定了重点项目“六百工程”,并以两办文件印发全市,成为全市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确立了市级领导帮包制、市政府分管市长分工负责制、互学互评推进机制、定期调度督导机制、要素保障推进机制、考核评比奖惩机制等六大工作机制,着力加快推进。对38个重大项目实行市级领导“一对一”帮包,每个行业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定期进行观摩推进。预计全年重点项目可完成投资2000亿元,全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120亿元,增长16%。
2、房地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5年因全国经济下行,房地产活跃程度将有所降低,加之我市库存高位和资金紧张问题突出,市场存在一定下行风险。预计2015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新开工面积将会有所下降,商品房供应将持续增加,达到1100万㎡,商品房库存将处于历史高位,2015年底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将会达到800万㎡左右;资本市场低迷的状况将会持续,特别是经营单一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房价下调压力和成本制约并存,预计我市房地产销售价格将会适度调整,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部分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进度将会放缓。
3、金融支持将持续提升。2015年,货币政策仍需要在稳增长、防风险和去杠杆之间取得平衡。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健偏 松。2015年上半年不排除小幅降息的可能,但考虑到目前贷款基准利率已属历史偏低,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不大;且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在信贷供需偏紧格局下降息对降低新增贷款利率效果有限;加之境内外利差缩小可能推动资本流出,类似2008年下半年那种短期内频繁降息、走所谓下降通道的操作不大可能出现。就我市而言,去年新增贷款267亿元,增幅全省第四,已达历史同期最高,今年在信贷供需整体偏紧的情况下,增幅超越去年难度较大。从另一方面看,银行表内外非信贷资产配置将更为灵活,各类直接融资活跃度也将持续提升,在改革和政策的影响下,资本市场有关效应将得到增强,上市股权融资成本也将持续、明显下降,企业股权融资将进一步发展。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1、毫不放松地抓好优质高效投入。一是全力实施重点项目“六百工程”。实行市级领导帮包制、市政府分管市长分工负责制、互学互评推进机制、定期调度督导机制、要素保障推进机制、考核评比奖惩机制等六大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达效。二是积极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德商高速公路、青兰高速、莘县至南乐高速建设;争取聊泰铁路项目、聊城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京九高铁、郑济客专、聊城至德州至黄骅铁路、德州至郓城高速公路、徒骇河通航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大政银企沟通合作力度,努力扩大信贷 规模,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到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及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和挂牌交易。全力抓好兴业银行、海通证券、恒泰证券等金融机构落地工作。制定完善风险防控预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建立完善“土地跟着项目走”的有效机制,统筹安排用地计划指标,重点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的用地,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等建设用地。
2、毫不放松地抓好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实施好100个城建重点项目。一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城镇道路、完善环城交通体系、新建污水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抓好湿地公园工作,改造国省干线公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二是推进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小城镇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三是突出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根据项目回迁期限,逐项制订完善建设计划,回迁安置房配套设施、公共设施建设,要与工程建设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供电、供暖、燃气、供水等工程要及时交付专营单位,达到配套齐全,切实维护拆迁群众的根本利益。
3、毫不放松地抓好运行分析和项目监管。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的监控和预测预警,对投资运行中的新情况、新 问题进行跟踪调度分析,及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准确把握投资态势,提前预判,拿出措施。坚持做好项目中央、省预算内项目月调度制度,月初调度,月中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对目前尚未开工的,督促项目单位落实条件,尽快开工,早日形成实物工程量;对资金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责成项目单位严格执行财务规定,实行专账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对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的,严格“四制”标准,规范操作程序。
4、毫不放松地抓好项目储备。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全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谋划储备,抓紧研究“十三五”期间具备开工条件、拉动力大的重大工程,做好项目储备、有序推进实施,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补充一批”的良性循环。
5、毫不放松地抓好多层次投融资体系。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重点投向社会民生、农林水利、重点区域等领域;改革专项资金分配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与金融资本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谨慎稳健推进地方适度发行政府债券融资,拓宽政府投资资金来源。二是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加强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银行机构改善融资服务,通过产品创 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化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绿色食品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利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为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工程提供有力地支持。三是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促进私募市场发展,引导推动各类产业基金投资,支持创业创新和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建设;开拓债券市场空间,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满足社会对不同权益性质资金的需求。
6、毫不放松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一是做好简政放权工作。尽快出台核准备案管理办法,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行为,按照国务院“五个一律”的要求,规范前置审批设置,优化工作流程,推进跨部门并联审批制度,切实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纵深推进,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二是规范投资管理。继续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完善协同监管,研究提出意见措施,明确部门职责联动,加强投资项目组信心系统建设,加快项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实现便利、高效服务和有效管理,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制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相关意见,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用事业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适时推出一批是示范项目,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为投资的后续增长提供稳定支撑。
第三篇:省发改委调研(定)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孟州市委 孟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 日)
孟州市是唐宋八大家韩愈的故里,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中原经济区腹地,面积541.6平方公里,人口38万,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少、区位优势不明显、地上地下无资源的县级市。针对这一市情,我们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统筹兼顾,务实创新,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功走出了一条非资源县市加快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5亿元。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市”等国家、省级荣誉200多项。
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总体要求,将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环境立市”战略,用硬手腕打造软环境,把软环境打造成硬资源,“孟州环境”成为金字招牌,成功跻身“中国中小城市区域带动能力百强”,并蝉联六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生产要素的大聚集、主导产业的大提升,为孟州“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积蓄了势能。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坚持争创全省一流,打造集聚发展平台。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集聚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加大扶持指导力度,强力打造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结合《孟州市城市新区概念性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的现状,聘请了江苏省规划设计院,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进行适度调整,规划面积由11.7平方公里调整为35.6平方公里,集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加大投入完善配套。通过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吸引外资、投融资平台融资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21.5亿元,在实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五通的基础上,突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总投资6.5亿元的铁路专用线、5.5亿元的“六纵四横”道路、2亿元的中陕物流园、1.5亿元的污水处理等建设工程,集聚区吸纳集聚和孵
总投资5亿元的嘉陵工业园项目快速推进,实现了由气缸套、轴瓦生产向活塞、活塞环、三轮摩托车及配件等生产延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化工产业,以扩大规模为重点,重点发展以核黄素为中心,多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为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年产5000吨核黄素项目已顺利投产,L—乳酸和正丁醇项目中试已经结束,阿斯巴甜项目基本竣工,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皮草加工产业,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终端为目标,重点发展制鞋、制衣、箱包等羊剪绒产品,以终端皮毛制品集群化带动产业发展。目前,总投资12亿元的高档服装革项目已建成生产,总投资10.6亿元的德克斯高档制鞋正在加快推进,主导产品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制鞋、服装等终端加工的“全覆盖”。新材料产业,面向高端需求,加速壮大纳米碳化钨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工具制品产业,积极引进发展再制造业、节能环保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目前,总投资14.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快速推进,大地合金公司一期项目已全部建成试生产,与富士康公司的合作项目已经敲定,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际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力实施“大招商”战略,加快培育外向型产业,开放型经济带动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孟州模式”。健全机制重保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俄罗斯、欧洲、北美等市场;大地合金主导产品多晶金刚石占据国内市场的60%、国际市场的40%。2006年至2010年,我市连续5年被评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进出口总额、人均创汇、经济外向度”三项指标均居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首位。今年元至8月,全市外贸出口2.69亿美元,提前4个月完成了目标任务。
(四)坚持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强力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政策激励、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产业集聚、创新环境优化等科技“五创”战略,加速了优势创新资源向孟州集聚,迅速提升了孟州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孟州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资源共享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集聚区内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工程技术中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4625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2.7%。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设立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科技发明等活动,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中原内配的分体式活塞、欧V发动机气缸套、金刚石自支撑厚膜、高纯度聚葡萄糖等一批新产品达到并超过国际先进技
聚区实施的12项重点工程中,采用BOT、BT模式建设的就达到8项。努力向上争资,积极争取“百亿城乡筹资计划”项目,成功被确定为首批A类县市,申请贷款近5亿元。推动上市募资,将大地合金、中原活塞、广济药业、奥森板材、金玉米、革乐美等6家重点企业列为上市后备企业,积极联系中介组织深入企业,搭建对话平台,推动企业上市。保障环境容量。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两高一资”项目,投资额度再大,一概谢绝。加强已有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污染进行深度治理,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建成了总投资6000万元的排水渠整治工程,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5亿元的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把企业达标排放的水二次处理,变成生态用水,进行循环使用,为集聚区科学发展提供了环境容量空间。保障运作机制。成立了正县级规格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并明确一名市委常委协助工作。管委会办公室下设综合科、商务科、规划建设科、企业服务科、财务科、投资开发公司等6个内设机构,建立了“工作责任目标、工作落实台帐、重点工作领导分包、解决问题联席会议、工作推进督查评比、工作成效严格奖惩”环环相扣的六大推进机制,避免了工作棚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突出问题及深层次矛盾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孟州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
意见,数易其稿,新区规划方案已初步敲定,但是由于土地指标难以审批,新区规划无法付诸实施,影响了产城互动工作的推进。
四是环保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能源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工程以及污水管网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同时,根据《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和再制造产业,并以此为依托,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成为国家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果省政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将会对我市再制造产业的成长壮大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较大。目前,孟州产业集聚区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如“六纵四横”路网、综合服务大楼、供水工程、公租房等,此外,随着集聚区从业人口的迅速增加,集聚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尽快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集聚区内及周边共计12个村庄也要在近1——2年内进行搬迁。保证这些工程顺利推进,需要大量资金。我们虽然设法采取多种方式多方进行融资,但资金压力依然很大。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对需要调整完善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重新
第四篇:省物价局调研我市“三项建设”
省物价局调研我市“三项建设” 清远信息港讯:19日,省物价局局长孙庆奇,党组成员、巡视员林林,以及副局长钟明、杨骁婷率队来到我市调研“三项建设”工作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孙庆奇认为我市“三项建设”工作扎实,平价商店真正做到平价,要求我市继续依托供销社和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做好平价商店建设,尽快覆盖到社区,让群众就地就近买到平价菜。
“三项建设”即蔬菜大棚、平价商店以及冷藏设施建设。当天,孙庆奇一行先后到佛冈和清城区平价商店调研,了解粮油、蔬菜等种类、价格、货源和销售情况。当得知我市平价商店所售蔬菜价格总体低于市场价格的15%,粮食价格总体低于市场价格不少于5%时,孙庆奇对我市平价商店建设表示非常满意。他说,清远平价商店建设在全省起步较早,紧紧依托供销系统和国有粮店建设平价商店,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平价商店管理规范,受到群众的欢迎,今后,清远在建设平价商店上要继续抓数量、抓规范和抓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争取尽快覆盖到社区。
座谈会上,副市长许国介绍了我市开展稳定物价“三项建设”的情况。他表示,我市将抓紧推进稳定物价“三项建设”,平抑“菜篮子”价格水平,稳定农副产品市场供应。今年省下达我市建设平价商店任务为50家,目前已正式挂牌14家,在建21家。许国表示,力争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本文转载于:清远信息港http:///
第五篇:省发改委、农业厅到古田现代农业示范区调研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处林爱武副调研员、省农业厅海峡办郑钱华副主任一行,在龙岩市和上杭县发改局、农业局领导陪同下,来到我县古田现代农业示范区调研。在古田台商花卉创业园,林爱武副调研员、郑钱华副主任一行向台商王永森等详细了解在古田种植大花蕙兰等花卉种植技术、销售情况。台商王永森详细介绍了古田创业发展情况,表示在古田创业发展10多年,已基本掌握了古田的气候、适宜古田种植的大花蕙兰品种,种植技术、产品销路已不成问题,对今后如何做强做大,认为只有实力雄厚的老板合作支持,才能充分利用古田气候优势,加快古田现代农业示范区大花蕙兰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林爱武副调研员、郑钱华副主任一行还到鲜花基地、农家乐调研。(县委报道组 邓招福 县农业局 钟卫胜 报道)上杭网 YS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