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8:2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康复是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补偿、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使其回归社会,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主要成效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4239人(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6.36%。其中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为6091人,占总人口的1.6%。有残疾人家庭583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77%。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3331人,占54.7%;听力残疾511人,占8.4%;言语残疾269人,占4.4%;精神残疾552人,占9.0%;智力残疾657人,占10.8%;视力残疾771人,占12.7%。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嘉善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早在1997 年,我县就成立了嘉善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2002年,全县162个行政村、26个社区、27个残疾人相对集中(20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完成了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后又相继建立了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残人亲友会、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五个专门协会。2004年县政府善政办[2004]40号文件,转发了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各镇相继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残联、卫生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镇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逐步推进社区(村)康复站点建设,目前已建11个康复示范站。县、镇、村三级组织服务网络的日益健全,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2、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局良好。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残疾人家庭。确定杨庙镇为社区康复工作试点乡镇,向该镇赠送了康复器材,进行了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开展了康复需求调查,分别于2006年、2007年开展了两次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分布、残疾类型、家庭情况、康复服务需求、康复目标等情况,并全部建立了康复档案。

3、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 “助听”、“助盲”、“助行”等康复重点工程,使众多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14例;语训聋儿26名;系统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48名、智残儿童42名、脑瘫儿童14名、肢残成人72名;装配假肢和矫形器95例;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750件,免费赠送轮椅90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4、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日趋完善。出台了《嘉善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的规定》。从2003年起,县残联出资为全县特困残疾人支付城乡合作医疗参保金,增强他们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出台《嘉善县特困精神病患者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善政办[2003]39号),2007年善政办[2007]6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截止2007年6月,全县共有146人次精神病患者享受了此项优惠,县一级分级负担费用近58万元。今年,我县又出台了贫困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门诊补助政策,已补助贫困精神病患者148人。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县残联补助500元,县一院、县中医院补助500元;对残疾人装配假肢、聋儿语训、购买助听器等实行补助。残疾人有轮椅需求的,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就予以赠送。

5、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加大。这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特定时机,通过上街设摊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康复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增强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表现在:

1、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匮乏。受人力、财力、场地、技术等资源限制,社区康复只能完成残疾筛查、诊断,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基本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残疾预防以及转介服务等工作。同时,社区康复员

一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医生,对于一些中、重度身体功能障碍者或者一些对康复技术要求较高的人士,必须通过转介服务送到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此外,社区康复人员也需要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康复理念的灌输,康复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县县级医院中仅有第一人民医院设有康复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立项;位于惠民镇的县精

神病康复中心(精神病医院),由于床位和医疗用房条件限制,每年能安排的住院人次仅约100人次,不能满足全县精神病人住院的需求,仍有许多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不能收住入院而预约在外,急候入院,精神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全县镇级康复指导员都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兼任,不是学康复专业出身,康复知识贫乏,起不到指导村级康复员的作用;而村级康复员一部分由村残协分管领导或妇女主任担任,一部分由村卫生室医生担任,相对康复的专业化要求来说,这支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康复工作队伍不稳定。康复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培养一个懂业务、懂政策、能实操的康复工作人员需要长期的积累。但目前,我县康复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够,部分新到岗人员培训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3、康复对象的康复积极性总体还不够高。在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残疾人及家属对康复缺少认识,不了解康复,不知道通过康复可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也有的残疾人有康复方面需求,但因种种原因,如费用,精力投放等问题,对康复畏而却步,表现不积极、愿望不强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还未真正到位。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很早,残联工作开始之初,就有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应该说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着比较好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超前论,认为目前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没有更多的财力、精力去进行医疗康复,现在强调康复为时尚早;二是产出论,认为康复投入大,而真正参与的残疾人并不多,总体上效果不理想;三是简单论,认为康复就是装装假肢、送个轮椅、配配助听器什么的。认识上的这些偏差,导致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康复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康复机构的建设、运行,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为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救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县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多年来变化不大,从2000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6万元,其余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社会资金筹集缺乏顺畅渠道和有效手段。

3、康复宣传不够深入。尽管在宣传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说,宣传的面还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缺少生动感人的残疾人康复典型事例,说服力不够强,面对面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教育也没有完全做到位。

三、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上级有明确要求,县里也有文件规定。结合前几年的实践,在今后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以期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1、增强一种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指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我县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我县实际来看,我县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基础。通过康复,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恢复和补偿功能,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县持证残疾人康复需求比例已达到71.7%。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模式,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益。

2、抓好二个重点(1)全面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夯实残疾人康复工作基础。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依托。一是要认真开展摸查本地社区康复资源和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搞好康复需求调查,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要做好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调、整合,真正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卫生服务网络、技术队伍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体技术和载体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亲友培训、训练指导、用品用具选用咨询转介等服务。三是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发挥好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亲属以及各类社区工作者、义工的作用,配备好社区康复员。四是要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根据区域面积和残疾人数量状况,逐步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力争做到“七有”,即有训练和办公场所,有康复训练器材、有专(兼)职医生、有工作制度和服务内容、有规范的档案和表卡、有宣传普及读物、有训练记录等。(2)继续实施重点康复工程。重点康复工程是加速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年的实践证明,重点康复工程,声势大,影响面广,成效明显。要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助听”、“助行”等一批康复重点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让残疾人获得功能恢复或补偿。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矫治手术,巩固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建设成果,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开展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加强残疾人辅助用具的供应服务工作。

3、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残疾预防。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体系,避免常见、重大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残疾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利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积极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二是要注重宣传教育。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知识。同时,要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传授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宣传工作,努力预防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环境。三是要注重形成合力。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化工作,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统筹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财政、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4、落实四大保障。(1)组织机构保障。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和愿望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要保持残疾人康复工作更好的发展,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中的主导作用。建议县、镇两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联系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和督促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各成员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善政办[2004]40号《转发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建立健全康复组织服务网络和技术指导网络,整合全县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镇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站,方便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重视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依托县内各医院的技术力量,逐步设置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专项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坚持机构康复带动和指导社区康复。当前,尤其要抓好嘉善县精神病康复指导中心(精神病医院)的迁建工作,尽早解决我县急性精神病患者住院难问题。要以县级医院康复科为龙头,成立康复指导技术组,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运用。(2)康复经费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议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工作的需要提供经费保障,切实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同时,要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社会募集,开通专项捐助,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事业,为康复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3)康复人员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技术性、专业性都较强,必须要依托卫生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懂康复、会管理、具有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康复员队伍。各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指定专人任康复医生,明确其康复工作任务,并纳入考核。县残联要结合社区康复站的布点建设,认真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配工作,实行“一员双岗”,由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康复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训练指导、知识普及、转介等康复服务工作。要加大对康复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康复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和服务水平及工作能力。要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业务内容,增强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4)政策制度保障。要结合康复工作实际,逐步建立标准、形成规范,订立制度。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残疾预防、发现、治疗、康复、保障、救助的工作机制,做到管住儿童,控制成人,康复老人,努力实现康复工作全覆盖。一是要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二是要研究制定有关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合办康复服务机构,提升全县康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对贫困残疾人接受白内障手术、精神残疾康复、智力残疾技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听力言语训练、助听器或助视器验配、假肢矫形器装配以及辅助用具配用等服务,给予费用减免或补助。资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县、镇两级政府负担。四是要加大扶贫力度,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参与社会,摆脱贫困。五是要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服务体系,加强平时指导督查,对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站)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罚。

第二篇: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康复是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补偿、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使其回归社会,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主要成效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4XXX人(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XX.X%。其中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为6XXX人,占总人口的XX.X%。有残疾人家庭5XXX户,占全县总户数的XX.X%。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3XXX人,占XX.X%;听力残疾XXX人,占XX.X%;言语残疾XXX人,占XX.X%;精神残疾XXX人,占XX.X%;智力残疾XXX人,占XX.X%;视力残疾XXX人,占XX.X%。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嘉善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早在1997

年,我县就成立了嘉善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20xx年,全县XXX个行政村、XXX个社区、XXX个残疾人相对集中(XXX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完成了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后又相继建立了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残人亲友会、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五个专门协会。20xx年县政府善政办[20xx]40号文件,转发了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xx年,各镇相继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残联、卫生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镇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逐步推进社区(村)康复站点建设,目前已建XXX个康复示范站。县、镇、村三级组织服务网络的日益健全,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2、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局良好。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残疾人家庭。确定杨庙镇为社区康复工作试点乡镇,向该镇赠送了康复器材,进行了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开展了康复需求调查,分别于20xx年、20xx年开展了两次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分布、残疾类型、家庭情况、康复服务需求、康复目标等情况,并全部建立了康复档案。

3、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

“助听”、“助盲”、“助行”等康复重点工程,使众多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14例;语训聋儿XXX名;系统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XXX名、智残儿童XXX名、脑瘫儿童XXX名、肢残成人XXX名;装配假肢和矫形器95例;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750件,免费赠送轮椅90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4、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日趋完善。出台了《嘉善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的规定》。从20xx年起,县残联出资为全县特困残疾人支付城乡合作医疗参保金,增强他们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出台《嘉善县特困精神病患者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善政办[20xx]39号),20xx年善政办[20xx]6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截止20xx年6月,全县共有XXX人次精神病患者享受了此项优惠,县一级分级负担费用近XXX万元。今年,我县又出台了贫困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门诊补助政策,已补助贫困精神病患者XXX人。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县残联补助XX元,县一院、县中医院补助XX元;对残疾人装配假肢、聋儿语训、购买助听器等实行补助。残疾人有轮椅需求的,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就予以赠送。

5、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加大。这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特定时机,通过上街设摊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康复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增强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表现在:

1、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匮乏。受人力、财力、场地、技术等资源限制,社区康复只能完成残疾筛查、诊断,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基本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残疾预防以及转介服务等工作。同时,社区康复员

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

一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医生,对于一些中、重度身体功能障碍者或者一些对康复技术要求较高的人士,必须通过转介服务送到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此外,社区康复人员也需要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康复理念的灌输,康复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县县级医院中仅有第一人民医院设有康复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立项;位于惠民镇的县精神病康复中心(精神病医院),由于床位和医疗用房条件限制,每年能安排的住院人次仅约XXX人次,不能满足全县精神病人住院的需求,仍有许多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不能收住入院而预约在外,急候入院,精神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全县镇级康复指导员都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兼任,不是学康复专业出身,康复知识贫乏,起不到指导村级康复员的作用;而村级康复员一部分由村残协分管领导或妇女主任担任,一部分由村卫生室医生担任,相对康复的专业化要求来说,这支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康复工作队伍不稳定。康复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培养一个懂业务、懂政策、能实操的康复工作人员需要长期的积累。但目前,我县康复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够,部分新到岗人员培训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3、康复对象的康复积极性总体还不够高。在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残疾人及家属对康复缺少认识,不了解康复,不知道通过康复可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也有的残疾人有康复方面需求,但因种种原因,如费用,精力投放等问题,对康复畏而却步,表现不积极、愿望不强烈。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还未真正到位。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很早,残联工作开始之初,就有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应该说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着比较好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超前论,认为目前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没有更多的财力、精力去进行医疗康复,现在强调康复为时尚早;二是产出论,认为康复投入大,而真正参与的残疾人并不多,总体上效果不理想;三是简单论,认为康复就是装装假肢、送个轮椅、配配助听器什么的。认识上的这些偏差,导致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康复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康复机构的建设、运行,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为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救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县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多年来变化不大,从20xx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6万元,其余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社会资金筹集缺乏顺畅渠道和有效手段。

3、康复宣传不够深入。尽管在宣传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说,宣传的面还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缺少生动感人的残疾人康复典型事例,说服力不够强,面对面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教育也没有完全做到位。

三、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上级有明确要求,县里也有文件规定。结合前几年的实践,在今后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以期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1、增强一种认识

党的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指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党的十*大精神,为我县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我县实际来看,我县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基础。通过康复,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恢复和补偿功能,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县持证残疾人康复需求比例已达到XX.X%。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模式,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益。

2、抓好二个重点

(1)全面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夯实残疾人康复工作基础。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依托。一是要认真开展摸查本地社区康复资源和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搞好康复需求调查,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要做好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调、整合,真正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卫生服务网络、技术队伍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体技术和载体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亲友培训、训练指导、用品用具选用咨询转介等服务。三是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发挥好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亲属以及各类社区工作者、义工的作用,配备好社区康复员。四是要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根据区域面积和残疾人数量状况,逐步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力争做到“七有”,即有训练和办公场所,有康复训练器材、有专(兼)职医生、有工作制度和服务内容、有规范的档案和表卡、有宣传普及读物、有训练记录等。

(2)继续实施重点康复工程。重点康复工程是加速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年的实践证明,重点康复工程,声势大,影响面广,成效明显。要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助听”、“助行”等一批康复重点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让残疾人获得功能恢复或补偿。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矫治手术,巩固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建设成果,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开展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加强残疾人辅助用具的供应服务工作。

3、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残疾预防。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体系,避免常见、重大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残疾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利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积极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

二是要注重宣传教育。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知识。同时,要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传授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宣传工作,努力预防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环境。

三是要注重形成合力。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化工作,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统筹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财政、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4、落实四大保障。

(1)组织机构保障。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和愿望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要保持残疾人康复工作更好的发展,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中的主导作用。建议县、镇两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联系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和督促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各成员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善政办[20xx]40号《转发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建立健全康复组织服务网络和技术指导网络,整合全县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镇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站,方便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重视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依托县内各医院的技术力量,逐步设置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专项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坚持机构康复带动和指导社区康复。当前,尤其要抓好嘉善县精神病康复指导中心(精神病医院)的迁建工作,尽早解决我县急性精神病患者住院难问题。要以县级医院康复科为龙头,成立康复指导技术组,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运用。

(2)康复经费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议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工作的需要提供经费保障,切实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同时,要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社会募集,开通专项捐助,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事业,为康复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康复人员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技术性、专业性都较强,必须要依托卫生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懂康复、会管理、具有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康复员队伍。各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指定专人任康复医生,明确其康复工作任务,并纳入考核。县残联要结合社区康复站的布点建设,认真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配工作,实行“一员双岗”,由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康复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训练指导、知识普及、转介等康复服务工作。要加大对康复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康复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和服务水平及工作能力。要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业务内容,增强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

(4)政策制度保障。要结合康复工作实际,逐步建立标准、形成规范,订立制度。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残疾预防、发现、治疗、康复、保障、救助的工作机制,做到管住儿童,控制成人,康复老人,努力实现康复工作全覆盖。一是要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二是要研究制定有关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合办康复服务机构,提升全县康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对贫困残疾人接受白内障手术、精神残疾康复、智力残疾技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听力言语训练、助听器或助视器验配、假肢矫形器装配以及辅助用具配用等服务,给予费用减免或补助。资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县、镇两级政府负担。四是要加大扶贫力度,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参与社会,摆脱贫困。五是要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服务体系,加强平时指导督查,对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站)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罚。

第三篇:浅谈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浅谈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浅谈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康复工作是残联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凡是残疾人,都存在康复问题。康复是一个残疾人由自理过渡到自立的前提。改善残疾人的康复问题,就可以让更多的残疾人容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共享两个文明。我区目前共有XX.X万残疾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需要不同程度的康复。为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正努力探索着一条有秀洲特色的不断前进的道路。

一、现状

我区现有残疾人22XXX名,其中有康复需求的5XXX名。近二年,全区为各类残疾人进行康复服务共3000余名,其中训练效果明显的20xx年有XXX名,20xx年有XXX名,合计XXX人。如王江泾田乐村的史建华、油车港上睦村的金雯、王店三建村的潘丹凤等残疾人在康复训练中逐步恢复功能,重新融入社会,实现一人康复、全家幸福。又如王江泾洪典村的莫城玲,6岁,患先天性脑瘫。康复医生指导其家人训练孩子上下楼梯,训练她的转身能力、语言能力,更鼓励其他孩子与她嬉戏、玩球,从而训练她的肢体功能。在长期不断地训练后,莫城玲目前已能和同龄孩子进行交流、玩游戏,能扶梯上下6—8个台阶,搬椅子行走4—5步。油车港百花庄的沈雪婷,12岁,也是一名脑瘫痪患儿。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指导和训练,在家每天坚持配合训练,目前已能独立行走,能把一句话讲完整,较前明显提高。这些成功的例子,为我们每一个康复工作者提供了无比的动力,也为未康复人群带来了无穷的希望。这些人因残疾部位不同、残疾程度不同,所需要的康复措施、康复需求各有不同。所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二、主要措施

1、着力打造“十五分钟康复圈”

20xx年以来,我区已建立和健全了XXX个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指导站,覆盖率达到XX%。根据各康复中心、指导站的布局和服务能力,20xx年初,我区提出了创建“十五分钟康复圈”,以社区为中心,按照社区指导站到残疾人家庭或者残疾人到社区康复站为半径,让至少XX%以上的残疾人在15分钟内能够就近、就地、就便得到康复服务。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康复,普及康复服务,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增强康复服务能力。

2、努力推广“签约医生”

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全面启动残疾人康复签约服务,康复指导员与残疾人签定了服务协议。全区XXX名康复指导员与800余名可康复的残疾人签定了服务协议,由签约医生长期为残疾人进行跟踪服务。区残联还专门印制了康复记录手册,全程记录残疾人康复情况,每个签约残疾人人手一册,每次服务后由康复指导员填写服务内容,康复进展情况则由残疾人或家属签字认可。

3、社区康复与家庭康复有效结合在社区康复的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康复器具进家庭”的新举措。社区康复与家庭康复有效结合,使用简便廉效的康复技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一些康复器具进行训练,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更多的方便,效果很好。残疾人家属的康复意识也不断提高,不仅从感情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和理解,而且积极配合和参与康复指导员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实施康复训练计划、掌握训练技能,让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中进行长期的康复。

4、残疾人康复环境日渐成熟

在各级残联、卫生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基础上,依托各社区康复指导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器材配置、人员配备、资金到位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了有地点、有指导、有人员、有经验的良好的康复环境。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为康复环境的优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是康复器具的配备偏少,使用率不高。各康复指导站的每年配置的康复器具,配备量不足,无法满足各类残疾人康复使用。由于各方面原因,残疾人到社区康复指导站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效果。

二是康复指导员“身兼多职”。现在我区的康复指导员由于是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兼职,这些医生每天要做好卫生服务站日常性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是个别残疾人对自身康复保护意识淡薄,主动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有些残疾人员不仅不重视自身的康复质量、康复保护,甚至有时社区组织、动员其参加康复活动也不去。

四是康复对象的补充上要有所提高。在选择可康复对象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我们要在可康复对象和服务对象中,根据开展服务的情况,填写康复服务档案。特别是要及时补充脑血管致偏瘫、外伤致偏瘫及新生残疾儿入册登记。

五是宣传力度仍需加强。残疾人是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对残疾人的康复和关怀是社会的责任,特别对康复比较困难的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救助。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工作刻不容缓,尤其是对康复典型的宣传,更能增加了未康复人群的信心,对他们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几点建议

党的十*大、十*大把“发展残疾人事业”写进报告,这一再表明,发展残疾人事业已被纳

浅谈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第2页

入了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大局,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1、要进一步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健全组织管理,调整充实技术指导和训练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核心、康复指导站为补充、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康复网络,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

2、要强化对社区康复中心、指导站的管理,使之充分发挥康复服务功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康复服务常规化、制度化。要强化管理、组织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和康复训练质量。

3、要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康复氛围。以健康课堂、社区健康教育、发放康复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康复、残疾预防等的有关知识和信息。

第四篇:浅谈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康复工作是残联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凡是残疾人,都存在康复问题。康复是一个残疾人由自理过渡到自立的前提。改善残疾人的康复问题,就可以让更多的残疾人容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共享两个文明。我区目前共有2.21万残疾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需要不同程度的康复。为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正努力探索着一条有秀洲特色的不断前进的道路。

一、现状 我区现有残疾人22100名,其中有康复需求的5600名。近二年,全区为各类残疾人进行康复服务共3000余名,其中训练效果明显的2006年有29名,2007年有64名,合计93人。如王江泾田乐村的史建华、油车港上睦村的金雯、王店三建村的潘丹凤等残疾人在康复训练中逐步恢复功能,重新融入社会,实现一人康复、全家幸福。又如王江泾洪典村的莫城玲,6岁,患先天性脑瘫。康复医生指导其家人训练孩子上下楼梯,训练她的转身能力、语言能力,更鼓励其他孩子与她嬉戏、玩球,从而训练她的肢体功能。在长期不断地训练后,莫城玲目前已能和同龄孩子进行交流、玩游戏,能扶梯上下6—8个台阶,搬椅子行走4—5步。油车港百花庄的沈雪婷,12岁,也是一名脑瘫痪患儿。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指导和训练,在家每天坚持配合训练,目前已能独立行走,能把一句话讲完整,较前明显提高。这些成功的例子,为我们每一个康复工作者提供了无比的动力,也为未康复人群带来了无穷的希望。这些人因残疾部位不同、残疾程度不同,所需要的康复措施、康复需求各有不同。所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二、主要措施

1、着力打造“十五分钟康复圈” 2004年以来,我区已建立和健全了74个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指导站,覆盖率达到100%。根据各康复中心、指导站的布局和服务能力,2005年初,我区提出了创建“十五分钟康复圈”,以社区为中心,按照社区指导站到残疾人家庭或者残疾人到社区康复站为半径,让至少80%以上的残疾人在15分钟内能够就近、就地、就便得到康复服务。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康复,普及康复服务,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增强康复服务能力。

2、努力推广“签约医生”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全面启动残疾人康复签约服务,康复指导员与残疾人签定了服务协议。全区150名康复指导员与800余名可康复的残疾人签定了服务协议,由签约医生长期为残疾人进行跟踪服务。区残联还专门印制了康复记录手册,全程记录残疾人康复情况,每个签约残疾人人手一册,每次服务后由康复指导员填写服务内容,康复进展情况则由残疾人或家属签字认可。

3、社区康复与家庭康复有效结合 在社区康复的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康复器具进家庭”的新举措。社区康复与家庭康复有效结合,使用简便廉效的康复技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一些康复器具进行训练,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更多的方便,效果很好。残疾人家属的康复意识也不断提高,不仅从感情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和理解,而且积极配合和参与康复指导员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实施康复训练计划、掌握训练技能,让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中进行长期的康复。

4、残疾人康复环境日渐成熟 在各级残联、卫生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基础上,依托各社区康复指导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器材配置、人员配备、资金到位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了有地点、有指导、有人员、有经验的良好的康复环境。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为康复环境的优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是康复器具的配备偏少,使用率不高。各康复指导站的每年配置的康复器具,配备量不足,无法满足各类残疾人康复使用。由于各方面原因,残疾人到社区康复指导站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效果。二是康复指导员“身兼多职”。现在我区的康复指导员由于是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兼职,这些医生每天要做好卫生服务站日常性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残疾人康复工作。三是个别残疾人对自身康复保护意识淡薄,主动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有些残疾人员不仅不重视自身的康复质量、康复保护,甚至有时社区组织、动员其参加康复活动也不去。四是康复对象的补充上要有所提高。在选择可康复对象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我们要在可康复对象和服务对象中,根据开展服务的情况,填写康复服务档案。特别是要及时补充脑血管致偏瘫、外伤致偏瘫及新生残疾儿入册登记。五是宣传力度仍需加强。残疾人是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对残疾人的康复和关怀是社会的责任,特别对康复比较困难的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救助。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工作刻不容缓,尤其是对康复典型的宣传,更能增加了未康复人群的信心,对他们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把“发展残疾人事业”写进报告,这一再表明,发展残疾人事业已被纳

入了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大局,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1、要进一步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健全组织管理,调整充实技术指导和训练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核心、康复指导站为补充、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康复网络,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

2、要强化对社区康复中心、指导站的管理,使之充分发挥康复服务功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康复服务常规化、制度化。要强化管理、组织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和康复训练质量。

3、要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康复氛围。以健康课堂、社区健康教育、发放康复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康复、残疾预防等的有关知识和信息。

第五篇: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20xx年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20xx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认真抓好社区康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四个重点;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十X五”各项康复工作任务;制定“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推动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一、全面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㈠严格按照省下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配套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好每个康复项目。

㈡指导和督促我市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定点机构,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

㈢实行精细化管理。依托“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对“工程”实施实时、高效精细化、销账式管理。

㈣抓质量控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抢救性”,可抢救性的内在要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残疾的可逆性,二是康复的最佳时期,三是康复效果好。这就要求在康复对象上,要选择低龄的,最具康复潜力的,家庭配合的;在医疗康复机构上要选择优质价廉的、积极高负责的;在康复质量上,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都要达到优良以上;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完成后,要追踪问效、定期回访,真正把事办好,办成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残疾人及亲友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加快残疾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㈠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投入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力度。一是选拔基层有实际经验康复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二是积极组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着重培养0—6岁实用性康复技术人才。三是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残联下达的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㈡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对已被省残联确定的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机构,要在人才培养、康复设备、训练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三、迎接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检查验收

20xx年是创建国家社区示范区验收年,阳新县作为创建全国社区示范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做好迎检工作。

四、确保全面完成“十X五”康复工作任务,各县(市)区残联要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攻克任务完成有困难的康复项目,确保全面完成省和市级下达的各项康复工作任务。

㈠做好终期检查、自查工作。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十X五”规划和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对贫困精神病患者救助、聋人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假肢安装等项目的要求,完善受益对象的数据库和档案资料清理归档,在各地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由市康复办择期进行抽查。

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实施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

㈢在各康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典型事迹和康复成果资料,为将要进行的“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表彰做准备。

五、谋划好“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

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调研,为“十X五”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康复工作计划。

下载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残疾人康复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多学科、多领域,涉及法律法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工作规范、科技研发等多个层次,卫生、人口计生、民政、教育、劳动与人力......

    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2011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认真抓好社区康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四个重点;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残疾人康复

    残疾人康复 一、概念:由于躯体功能或精神心理的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的生活和工作的人。因病致残称病残。因伤致残称伤残残。残疾人应当得到社会的理解、尊重、关心和......

    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20**年**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共为XXX名0—6岁残疾儿童及XXX名7—14岁脑瘫、孤独症儿童提供免费抢......

    对农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思考对农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残联在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

    对农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残联在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康复事业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是残疾人就学、就业、脱贫、全面参与社......

    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

    随着我国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作为劳动就业总体中的特殊部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就业为主......

    十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自查报告

    十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自查报告十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自查报告--声明:文秘114网(http://www.91wenmi.com)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