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8:5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

随着我国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作为劳动就业总体中的特殊部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就业为主向多样化发展,促进就业手段从单纯依靠政策向法律、行政、经济、道义、教育等手段多元化发展,就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市经过多年的改革,残疾人就业形成了集中就业(主要是福利企业

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及个体就业并存的就业形式。

一、我市残疾人就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我市现有残疾人3万余人,经市残联鉴定登记持证残疾人1114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3%,其中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范围内的持证残疾人7575人,占68%,已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有4782人,占63.13%,其中43家福利企业安置1935人,1012家企事业单位分散安置2847人。办厂、开店、从事家庭加工业的有867人,占11.45%,其余残疾人有的在家务农,从事种养殖业,还有的迫于生计不规范经营或成为无业人员,这些残疾人除了依靠家庭、亲戚供养外,大多数依靠政府、社会各界的救助。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

二、目前我市残疾人就业存在困境

1、社会就业形势竞争处于劣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市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问题难以解决,残疾人由于受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健全人尚未解决吃饭问题,更何况残疾人呢?致使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缴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3、就业要求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企业来说,同站一个平台,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就成了遗忘群体。

4、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也是残疾人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家庭、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年龄较大的残疾人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有的残疾人眼高手低,能从事的工作不愿做,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影响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

三、推进残疾人就业若干对策和方向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改变残疾人就业难的现状首先得先转变认识,要通过广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做好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市残联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现代信息网络,闹市区的固定电子宣传屏幕、宣传横幅,广泛宣传残疾人就业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专门编制了残疾人工作《政策汇编》读本,通过残疾人“十佳自强模范”巡回演讲、“残疾人在我心中”征文、残疾人事业公益广告作品征集、“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法律咨询、“爱心·助残·和谐”专场文艺等多种形式,宣传残疾人事业,让全社会都了解残疾人劳动就业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推进的必要性。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部门单位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和用人单位的理解,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的氛围,并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按比例就业工作规定了各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自1995年浙江省政府颁布《关于推行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的通知》(浙政发〔1995〕175号)以来,我市全面推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深入,我们始终坚持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的,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手段,向那些未达比例单位积极推荐残疾人就业。对一些单位录用残疾人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要求单位予以补办;对有些单位长期让残疾职工待岗居休或同工不同酬等现象及时指出给予纠正,切实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近5年来,我市新安置分散就业954名,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7%以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已成为我市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我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平湖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更扎实的政策依据,为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铺平了道路。

3、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竟争力。第一,开展教育培训。教育是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因此,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

第二篇: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解决残疾人生活的根本出路就是实现劳动就业,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在整个社会大家庭中,实现平等、参与、共享。残疾人就业难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该如何着手解决呢?

一、从求职者来看。

1、残疾人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对于选择职业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残疾人就业必须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选择职业和单位时,要实事求是,扬长避短,既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爱好,也要考虑到客观的可能和社会的需要。

二、从用人单位来看。

1、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残疾人的偏见,关心、帮助残疾人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要共同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

2、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尽可能安排适合残疾人自身特点的岗位。在残疾人的工资、福利待遇上要与健全人一视同仁。

三、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来看。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残疾人用工需求调查。在做好残疾人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的基础上,还要主动调查掌握整个辖区残疾人的就业愿望和求职需求。调查掌握好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和用工需求,了解残疾人安置后的工作情况。

2、建立残疾人求职信息库和残疾人招聘信息库。一方面要及时输入残疾人的求职信息和社会各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招聘信息。另一方面要及时把信息传递出去,使信息资源实现快捷、合理的搭配。再一方面要运用信息,及时对残疾人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指导残疾人就业工作。

3、构建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和残疾人就业信息传播网络。(1)要加强街道、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联系,了解掌握本辖区残疾人的求职情况、失业情况和就业情况。(2)要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做到能及时、主动传递残疾人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4、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加强就业观教育。(1)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已经是目前实现残疾人就业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要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开展敬岗爱业教育。(2)以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作为残疾人职业培训的基础,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5、抓好残疾人职业介绍工作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结合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工作)。(1)做好残疾人职业介绍工作,关键是要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来登记的,本身就有困难,因此要具备奉献精神,同时还要干一行,学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岗位上的行家能手。(2)加大对残保金的征收力度是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必要措施。严格按政策的规定、程序办理,把好残保金的减免、抵扣手续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扩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覆盖面。(3)强化社会关心残疾人就业意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残疾人生活和就业的现状,依法按比例分散安置就业是社会各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

第三篇: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农村“三大合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创新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基层“管理民主”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我市探索以“合作”为核心的农村经营新机制,正逐步成为农民创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最近,我们对推进“三大合作”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的重要意义

发展“三大合作”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原有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体制机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调研中感到,大力发展“三大合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通过组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户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按民主管理的模式和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能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效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民主管理。二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农民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重要原因。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问题,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培育了市场竞争主体,使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让农民获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石庄镇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南通光远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642户农民种植蔬菜1500亩,2006年实现销售额264万元,盈余返还社员7.6万元,户均118元。三是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实行农村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进一步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资金、劳动力等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有利于集体经济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二、我市农村“三大合作”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我市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形式多种多样,成效较为明显。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妥推进。至2007年9月底,全市已建206个,其中达到“四有”标准有32家,拥有社熁帷≡保常37万人,带动农户14.95万人。2006年销售农产品21亿元,拥有注册商标19个,经营服务总收入4.46亿元,盈余3373万元。市草莓协会列入全国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之一,市高明蚕业协会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四有”农民示范合作经济组织,市利农优质生猪产业合作社等15家被命名为南通市“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推进。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动,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至2007年9月底,全市已组建108家,涉及土地面积3.9万亩,新增获得各类土地流转收益的农户2.69万户。三是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突破。至2007年9月底,全市累计组建34家,量化集体经营性纯资产1.19亿元,持股农民总数达26501人。

三、推进我市农村“三大合作”的思考

农村“三大合作”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基层在推进农村“三大合作”中创造的好做法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1.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领导重视、统一认识。要切实加强对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研究规划、制定方案,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责任明确,有组织推进机构,有推进激励措施,有明显工作成效,有成功的典型经验,从而形成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组织领导保证。要采取强化领导、业务培训、参观学习、典型示范、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把农村“三大合作”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在确保“三大合作”快发展的同时,更要特别重视“三大合作”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2.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三大合作”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维护、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集中最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对改革中有一些重要问题和关键环节,要过细分析,慎重研究,精心准备。组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要把“资产清理”和“人员界定”作为做好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的基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确保村民利益。选举的股东代表要具备一定的素质,真正体现代表性、群众性。

3.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因地制宜、高效突破。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以创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强势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等,提高农民合作化程度,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基础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村组,土地整合后综合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村组,群众基础好、干部威信高、有能人会经营的村组作为优先组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的对象。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应摆脱以收入评判是否改革的标准,着力对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进行改革。总的要求是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暂不够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创新举措,加快推进,确保在解决“自发成立少、行政推动多;规模相对小、带动能力弱;合作层次少、联结不紧密;经营资金少、发展缺后劲”等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4.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依法办事、规范操作。推进“三大合作”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要规范各类操作文本,制定“三大合作”的工作流程、股份合作社章程、股权证、土地流转协议样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程序等。要重点把握群众自愿、民主协商、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制订章程、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按照改革的基本程序,把握政策,规范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加强业务培训,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对各镇(区)实施方案认真把关,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指导具体业务操作。

5.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创优环境,提升服务。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市委农工办要强化政策宣传、业务指导、规范运作;财

政、农林、农发、发改委、规划、国土、水务、农机、金融、税务等部门要从政策、科技、资金、税收减免上,帮助扶持农村“三大合作”发展;工商部门要为农村“三大合作”社登记提供便捷服务;法制办、信访、调处中心等部门要积极参与化解改革过程中矛盾,提供保障服务。

第四篇: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康复是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补偿、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使其回归社会,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主要成效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4239人(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6.36%。其中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为6091人,占总人口的1.6%。有残疾人家庭583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77%。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3331人,占54.7%;听力残疾511人,占8.4%;言语残疾269人,占4.4%;精神残疾552人,占9.0%;智力残疾657人,占10.8%;视力残疾771人,占12.7%。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嘉善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早在1997 年,我县就成立了嘉善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2002年,全县162个行政村、26个社区、27个残疾人相对集中(20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完成了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后又相继建立了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残人亲友会、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五个专门协会。2004年县政府善政办[2004]40号文件,转发了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各镇相继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残联、卫生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镇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逐步推进社区(村)康复站点建设,目前已建11个康复示范站。县、镇、村三级组织服务网络的日益健全,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2、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局良好。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残疾人家庭。确定杨庙镇为社区康复工作试点乡镇,向该镇赠送了康复器材,进行了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开展了康复需求调查,分别于2006年、2007年开展了两次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分布、残疾类型、家庭情况、康复服务需求、康复目标等情况,并全部建立了康复档案。

3、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 “助听”、“助盲”、“助行”等康复重点工程,使众多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14例;语训聋儿26名;系统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48名、智残儿童42名、脑瘫儿童14名、肢残成人72名;装配假肢和矫形器95例;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750件,免费赠送轮椅90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4、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日趋完善。出台了《嘉善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的规定》。从2003年起,县残联出资为全县特困残疾人支付城乡合作医疗参保金,增强他们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出台《嘉善县特困精神病患者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善政办[2003]39号),2007年善政办[2007]6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截止2007年6月,全县共有146人次精神病患者享受了此项优惠,县一级分级负担费用近58万元。今年,我县又出台了贫困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门诊补助政策,已补助贫困精神病患者148人。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县残联补助500元,县一院、县中医院补助500元;对残疾人装配假肢、聋儿语训、购买助听器等实行补助。残疾人有轮椅需求的,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就予以赠送。

5、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加大。这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特定时机,通过上街设摊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康复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增强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表现在:

1、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匮乏。受人力、财力、场地、技术等资源限制,社区康复只能完成残疾筛查、诊断,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基本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残疾预防以及转介服务等工作。同时,社区康复员

一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医生,对于一些中、重度身体功能障碍者或者一些对康复技术要求较高的人士,必须通过转介服务送到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此外,社区康复人员也需要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康复理念的灌输,康复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县县级医院中仅有第一人民医院设有康复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立项;位于惠民镇的县精

神病康复中心(精神病医院),由于床位和医疗用房条件限制,每年能安排的住院人次仅约100人次,不能满足全县精神病人住院的需求,仍有许多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不能收住入院而预约在外,急候入院,精神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全县镇级康复指导员都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兼任,不是学康复专业出身,康复知识贫乏,起不到指导村级康复员的作用;而村级康复员一部分由村残协分管领导或妇女主任担任,一部分由村卫生室医生担任,相对康复的专业化要求来说,这支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康复工作队伍不稳定。康复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培养一个懂业务、懂政策、能实操的康复工作人员需要长期的积累。但目前,我县康复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够,部分新到岗人员培训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3、康复对象的康复积极性总体还不够高。在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残疾人及家属对康复缺少认识,不了解康复,不知道通过康复可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也有的残疾人有康复方面需求,但因种种原因,如费用,精力投放等问题,对康复畏而却步,表现不积极、愿望不强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还未真正到位。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很早,残联工作开始之初,就有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应该说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着比较好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超前论,认为目前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没有更多的财力、精力去进行医疗康复,现在强调康复为时尚早;二是产出论,认为康复投入大,而真正参与的残疾人并不多,总体上效果不理想;三是简单论,认为康复就是装装假肢、送个轮椅、配配助听器什么的。认识上的这些偏差,导致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康复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康复机构的建设、运行,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为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救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县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多年来变化不大,从2000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6万元,其余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社会资金筹集缺乏顺畅渠道和有效手段。

3、康复宣传不够深入。尽管在宣传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说,宣传的面还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缺少生动感人的残疾人康复典型事例,说服力不够强,面对面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教育也没有完全做到位。

三、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上级有明确要求,县里也有文件规定。结合前几年的实践,在今后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以期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1、增强一种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指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我县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我县实际来看,我县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基础。通过康复,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恢复和补偿功能,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县持证残疾人康复需求比例已达到71.7%。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模式,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益。

2、抓好二个重点(1)全面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夯实残疾人康复工作基础。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依托。一是要认真开展摸查本地社区康复资源和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搞好康复需求调查,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要做好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调、整合,真正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卫生服务网络、技术队伍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体技术和载体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亲友培训、训练指导、用品用具选用咨询转介等服务。三是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发挥好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亲属以及各类社区工作者、义工的作用,配备好社区康复员。四是要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根据区域面积和残疾人数量状况,逐步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力争做到“七有”,即有训练和办公场所,有康复训练器材、有专(兼)职医生、有工作制度和服务内容、有规范的档案和表卡、有宣传普及读物、有训练记录等。(2)继续实施重点康复工程。重点康复工程是加速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年的实践证明,重点康复工程,声势大,影响面广,成效明显。要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助听”、“助行”等一批康复重点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让残疾人获得功能恢复或补偿。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矫治手术,巩固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建设成果,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开展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加强残疾人辅助用具的供应服务工作。

3、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残疾预防。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体系,避免常见、重大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残疾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利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积极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二是要注重宣传教育。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知识。同时,要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传授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宣传工作,努力预防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环境。三是要注重形成合力。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化工作,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统筹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财政、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4、落实四大保障。(1)组织机构保障。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和愿望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要保持残疾人康复工作更好的发展,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中的主导作用。建议县、镇两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联系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和督促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各成员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善政办[2004]40号《转发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建立健全康复组织服务网络和技术指导网络,整合全县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镇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站,方便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重视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依托县内各医院的技术力量,逐步设置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专项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坚持机构康复带动和指导社区康复。当前,尤其要抓好嘉善县精神病康复指导中心(精神病医院)的迁建工作,尽早解决我县急性精神病患者住院难问题。要以县级医院康复科为龙头,成立康复指导技术组,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运用。(2)康复经费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议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工作的需要提供经费保障,切实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同时,要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社会募集,开通专项捐助,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事业,为康复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3)康复人员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技术性、专业性都较强,必须要依托卫生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懂康复、会管理、具有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康复员队伍。各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指定专人任康复医生,明确其康复工作任务,并纳入考核。县残联要结合社区康复站的布点建设,认真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配工作,实行“一员双岗”,由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康复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训练指导、知识普及、转介等康复服务工作。要加大对康复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康复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和服务水平及工作能力。要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业务内容,增强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4)政策制度保障。要结合康复工作实际,逐步建立标准、形成规范,订立制度。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残疾预防、发现、治疗、康复、保障、救助的工作机制,做到管住儿童,控制成人,康复老人,努力实现康复工作全覆盖。一是要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二是要研究制定有关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合办康复服务机构,提升全县康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对贫困残疾人接受白内障手术、精神残疾康复、智力残疾技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听力言语训练、助听器或助视器验配、假肢矫形器装配以及辅助用具配用等服务,给予费用减免或补助。资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县、镇两级政府负担。四是要加大扶贫力度,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参与社会,摆脱贫困。五是要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服务体系,加强平时指导督查,对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站)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罚。

第五篇: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康复是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补偿、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使其回归社会,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主要成效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4XXX人(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XX.X%。其中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为6XXX人,占总人口的XX.X%。有残疾人家庭5XXX户,占全县总户数的XX.X%。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3XXX人,占XX.X%;听力残疾XXX人,占XX.X%;言语残疾XXX人,占XX.X%;精神残疾XXX人,占XX.X%;智力残疾XXX人,占XX.X%;视力残疾XXX人,占XX.X%。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嘉善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早在1997

年,我县就成立了嘉善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20xx年,全县XXX个行政村、XXX个社区、XXX个残疾人相对集中(XXX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完成了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后又相继建立了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残人亲友会、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五个专门协会。20xx年县政府善政办[20xx]40号文件,转发了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xx年,各镇相继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残联、卫生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镇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逐步推进社区(村)康复站点建设,目前已建XXX个康复示范站。县、镇、村三级组织服务网络的日益健全,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2、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局良好。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残疾人家庭。确定杨庙镇为社区康复工作试点乡镇,向该镇赠送了康复器材,进行了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开展了康复需求调查,分别于20xx年、20xx年开展了两次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分布、残疾类型、家庭情况、康复服务需求、康复目标等情况,并全部建立了康复档案。

3、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

“助听”、“助盲”、“助行”等康复重点工程,使众多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14例;语训聋儿XXX名;系统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XXX名、智残儿童XXX名、脑瘫儿童XXX名、肢残成人XXX名;装配假肢和矫形器95例;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750件,免费赠送轮椅90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4、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日趋完善。出台了《嘉善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的规定》。从20xx年起,县残联出资为全县特困残疾人支付城乡合作医疗参保金,增强他们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出台《嘉善县特困精神病患者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善政办[20xx]39号),20xx年善政办[20xx]6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截止20xx年6月,全县共有XXX人次精神病患者享受了此项优惠,县一级分级负担费用近XXX万元。今年,我县又出台了贫困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门诊补助政策,已补助贫困精神病患者XXX人。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县残联补助XX元,县一院、县中医院补助XX元;对残疾人装配假肢、聋儿语训、购买助听器等实行补助。残疾人有轮椅需求的,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就予以赠送。

5、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加大。这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特定时机,通过上街设摊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康复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增强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表现在:

1、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匮乏。受人力、财力、场地、技术等资源限制,社区康复只能完成残疾筛查、诊断,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基本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残疾预防以及转介服务等工作。同时,社区康复员

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

一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医生,对于一些中、重度身体功能障碍者或者一些对康复技术要求较高的人士,必须通过转介服务送到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此外,社区康复人员也需要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康复理念的灌输,康复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县县级医院中仅有第一人民医院设有康复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立项;位于惠民镇的县精神病康复中心(精神病医院),由于床位和医疗用房条件限制,每年能安排的住院人次仅约XXX人次,不能满足全县精神病人住院的需求,仍有许多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不能收住入院而预约在外,急候入院,精神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全县镇级康复指导员都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兼任,不是学康复专业出身,康复知识贫乏,起不到指导村级康复员的作用;而村级康复员一部分由村残协分管领导或妇女主任担任,一部分由村卫生室医生担任,相对康复的专业化要求来说,这支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康复工作队伍不稳定。康复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培养一个懂业务、懂政策、能实操的康复工作人员需要长期的积累。但目前,我县康复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够,部分新到岗人员培训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3、康复对象的康复积极性总体还不够高。在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残疾人及家属对康复缺少认识,不了解康复,不知道通过康复可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也有的残疾人有康复方面需求,但因种种原因,如费用,精力投放等问题,对康复畏而却步,表现不积极、愿望不强烈。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还未真正到位。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很早,残联工作开始之初,就有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应该说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着比较好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超前论,认为目前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没有更多的财力、精力去进行医疗康复,现在强调康复为时尚早;二是产出论,认为康复投入大,而真正参与的残疾人并不多,总体上效果不理想;三是简单论,认为康复就是装装假肢、送个轮椅、配配助听器什么的。认识上的这些偏差,导致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康复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康复机构的建设、运行,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为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救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县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多年来变化不大,从20xx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6万元,其余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社会资金筹集缺乏顺畅渠道和有效手段。

3、康复宣传不够深入。尽管在宣传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说,宣传的面还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缺少生动感人的残疾人康复典型事例,说服力不够强,面对面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教育也没有完全做到位。

三、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上级有明确要求,县里也有文件规定。结合前几年的实践,在今后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以期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1、增强一种认识

党的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指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党的十*大精神,为我县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我县实际来看,我县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基础。通过康复,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恢复和补偿功能,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县持证残疾人康复需求比例已达到XX.X%。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模式,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益。

2、抓好二个重点

(1)全面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夯实残疾人康复工作基础。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依托。一是要认真开展摸查本地社区康复资源和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搞好康复需求调查,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要做好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调、整合,真正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卫生服务网络、技术队伍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体技术和载体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亲友培训、训练指导、用品用具选用咨询转介等服务。三是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发挥好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亲属以及各类社区工作者、义工的作用,配备好社区康复员。四是要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根据区域面积和残疾人数量状况,逐步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力争做到“七有”,即有训练和办公场所,有康复训练器材、有专(兼)职医生、有工作制度和服务内容、有规范的档案和表卡、有宣传普及读物、有训练记录等。

(2)继续实施重点康复工程。重点康复工程是加速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年的实践证明,重点康复工程,声势大,影响面广,成效明显。要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助听”、“助行”等一批康复重点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让残疾人获得功能恢复或补偿。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矫治手术,巩固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建设成果,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开展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加强残疾人辅助用具的供应服务工作。

3、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残疾预防。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体系,避免常见、重大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残疾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利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积极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

二是要注重宣传教育。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知识。同时,要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传授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宣传工作,努力预防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环境。

三是要注重形成合力。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化工作,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统筹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财政、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4、落实四大保障。

(1)组织机构保障。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和愿望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要保持残疾人康复工作更好的发展,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中的主导作用。建议县、镇两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联系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和督促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各成员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善政办[20xx]40号《转发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建立健全康复组织服务网络和技术指导网络,整合全县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镇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站,方便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重视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依托县内各医院的技术力量,逐步设置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专项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坚持机构康复带动和指导社区康复。当前,尤其要抓好嘉善县精神病康复指导中心(精神病医院)的迁建工作,尽早解决我县急性精神病患者住院难问题。要以县级医院康复科为龙头,成立康复指导技术组,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运用。

(2)康复经费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议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工作的需要提供经费保障,切实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同时,要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社会募集,开通专项捐助,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事业,为康复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康复人员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技术性、专业性都较强,必须要依托卫生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懂康复、会管理、具有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康复员队伍。各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指定专人任康复医生,明确其康复工作任务,并纳入考核。县残联要结合社区康复站的布点建设,认真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配工作,实行“一员双岗”,由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康复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训练指导、知识普及、转介等康复服务工作。要加大对康复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康复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和服务水平及工作能力。要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业务内容,增强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

(4)政策制度保障。要结合康复工作实际,逐步建立标准、形成规范,订立制度。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残疾预防、发现、治疗、康复、保障、救助的工作机制,做到管住儿童,控制成人,康复老人,努力实现康复工作全覆盖。一是要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二是要研究制定有关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合办康复服务机构,提升全县康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对贫困残疾人接受白内障手术、精神残疾康复、智力残疾技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听力言语训练、助听器或助视器验配、假肢矫形器装配以及辅助用具配用等服务,给予费用减免或补助。资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县、镇两级政府负担。四是要加大扶贫力度,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参与社会,摆脱贫困。五是要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服务体系,加强平时指导督查,对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站)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罚。

下载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情 况 通 报第78期 2008年8月13日我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按照国家统筹城乡就业总体部署,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全力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积极开展......

    我市推进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我市推进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2月,市交通运输局在南通市率先成立了如皋市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全面开始履行乡镇辖区内运输、公路、港口、航道、内河交通......

    我市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与思考

    我市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与思考近几年我市出现的矛盾纠纷中,以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环境污染等矛盾最难调解,也最容易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为......

    关于某镇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某镇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乌镇镇残联在日常残疾人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总结情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多角度地透视了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目前大多数农村残......

    关于某镇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乌镇镇残联在日常残疾人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总结情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多角度地透视了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目前大多数农村残疾人生活的真实情况。这些情况有利于我们......

    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建......

    如何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漳州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介绍“十五”以来,漳州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紧紧围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个主题,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讲求实效,打好基础,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积......

    推进社区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社区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月力叶提·艾尔肯随着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发展,社区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探索社区志愿者工作机制,丰富社区志愿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