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16:4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进一步加快我市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果,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深入市直部门、区县和部分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成就与做法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工作来抓,积极推进区域、产业、体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1.空间布局特色凸显,区域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城市功能分区的战略性整合,科学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使得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以“金

廊”、“银带”为基本骨架,以太原街、中街为支撑点的服务业快速发展;东部汽车产业加速聚集、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明显;西部建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基地;南部成为高新技术和航空产业的制高点;北部形成农产品深加工、手机生产基地以及生态经济带。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确立,使地区和城乡的发展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促进了空间优势加速向发展优势转化,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县域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2012年四个郊区和一市三县经济总量继续壮大,占全市的45%,对GDP的贡献率为48.8%,一市三县的增速优势更加明显,主要指标增幅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2008-2012年的五年间,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消费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减弱。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了5个千亿产业集群,宝马汽车产业新城加快建设,未来产值将达3000亿元,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新型产业体系不

断完善,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远大集团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幕墙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现代建筑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为全市支柱产业;以眼科保健治疗和生物制药为主体的泗水科技城快速发展,以蒲河为依托的生态经济加快推进,蒲河生态廊道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产业结构趋于协调并向优化提升方向发展,2007—2012年第二产业平均增速1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5%以上。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12年工业增加值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3%,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一批企业进入世界级企业集团行列,1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我市机床跃升为全世界同行业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4%,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46.5%,我市成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3.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

强。国有经济调整取得突破进展,470户国企完成改制,5户上市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大型骨干国有企业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全市国有资产达到4680亿元,比2007年初增长1.8倍,年利润总额52亿元,增长73倍。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稳步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非公经济优势更加明显,由2007年的68.8%提高到74.1%。非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市的87.5%,涌现出远大集团、特变电工、禾丰牧业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非公骨干企业,年产值超百亿企业达到2户,先锋、东达自动化、天九等民营软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百强。非公经济成为投资和消费主体,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由2007年71.0%和87.7%提高到2012年的73.8%和91.3%。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能够取得如此明显成效,关键就在于始终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战略重点,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整中促发展,既重视

数量的变化,又寻求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既遵循经济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又紧扣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特殊问题,抓住了战略性环节和根本性因素,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经济结构调整之路。

1.思路清。始终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统一、统筹兼顾和突破重点相结合,把我市放在全国乃至全球大的发展格局去谋划,围绕实现“三大目标”,深入推进“五大任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空间布局、清晰定位各重点空间的产业和功能为载体,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坚持“以增量推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为主线,突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和全局性。

2.规划好。始终将科学规划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前提,作出“三区”合署办公、全面开发建设大浑南的重大决策,先后两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延续几十年的老行政区划中地域交叉、发展失衡等矛盾和问题。高水平编制了全域科学发展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合理,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促进了产业、项

目以及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的加速集聚。

3.举措新。坚持由市领导牵头的重点工作推进组,包区县制度,强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存量做强”、“增量调优”的基本要求,一手抓存量促升级,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从单纯依赖规模扩张向追求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转变。一手抓增量促调整,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引导资金投向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领域。通过抓存量和扩增量并举,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向又大又强转变,经济增长向又好又快转变。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

作为老工业基地,由于基础条件等历史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难度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尽管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效,但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1.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发展

相对较慢,2012年第三产业增速为8.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中居末位。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三、二、一”变成2012年的“二、三、一”,第三产业比重由47.3%降至44%。2012年,广州、杭州、成都第三产业比重为63.6%、50.2%、49.1%,与这些城市相比,我市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与建设中心城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2.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2011年我市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6%,与北京、上海、深圳的5.83%,2.9%,3.66%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企业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抗风险能力较弱,一些工业企业面临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困难,作为工业支柱的装备制造业,整体工艺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还没有成为引领我市工业高端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非公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企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稳定和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发展后劲不足。

3.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同质竞争现象仍然存在。

近年来,我市“一市三县”增长速度较快,相比而言,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占比下降明显,一些地区增长缓慢,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间增速差距较大。各发展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趋同现象,比如在信息、航空产业方面,不同区域规划了相同的园区,产业规划执行不严,必然在项目引进方面造成内耗。支柱产业与其他副省级城市重叠较多,区域产业同构增加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难度。

4.消费水平还相对偏低,投资拉动能力开始减弱。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是2006年的4.4倍,年均增长28.8%,投资率为85%,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值25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七位,年均增长速度比投资慢11个百分点,消费率为42%,居第七位,仅比副省级城市平均值高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消费率明显低于投资率,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导特征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偏弱。同时,我市投资产出效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30元下降到2012年的1.17元,投资产出效率递减已经显现。

三、几点建议

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优化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力。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和升级。工业与服务业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根据国际经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为此,要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高位增长,为第三产业提供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加速东北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实行主辅分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互

动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要加快经济发展的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构建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确保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加强研发活动的资金投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发挥在沈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全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重点项目,提升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创新能力。

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添拉动增长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继续巩固提升汽车及零部

件、现代建筑、农产品深加工、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优势产业,与此同时,要站在我市经济区、东北乃至更大范围内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开发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引入培植一批投资主体,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4.加快城镇化步伐,释放扩大内需的潜力。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手段。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城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核心就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步伐。推进县域地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鼓励特色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及省市重点镇、中心镇建设,推进蒲河沿线乡镇及近郊区城镇化,强化国家和省

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提高县城建设水平。引导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提高城市化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提高对县域的支持力度,新增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县域,重大工业项目向县域倾斜,促进城区产业优化升级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5.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利益格局的根本途径。要抓住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难得机遇,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在形成产业创新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协同推进投融资管理、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土地科学合理利用等方面改革创新。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扶持重点企业上市,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市、区、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机制,设立创投基金、环保产业基金和装备制造业

基金,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控股法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投资基金等机构,发挥好金融在结构调整中的杠杆作用。

第二篇:关于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开封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乔博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0)

内容提要: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一、引子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最近,我对开封市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二)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在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通许县畜牧业的发展比较快。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很快使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三、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而且还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现在,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

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四)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六)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三)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四)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开封市的劳务培训只能解决初级技能问题,不能解决高技能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基本的文化素质问题。所以不能脱离农村的基础教育来单独搞培训,要有长期规划,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对教育进行改革,切实改变农村 “应试教育”体制,在初高中阶段就在学生课程中加入劳动技能选修课,要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劳动技能班,培养千千万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农民,以适应各行业不断发展的用工需求。

作者简介:乔博,男(1966—),杞县人,开封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电话:0378—22587655,***

第三篇:关于我市推进名牌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名牌是著名商标、知名产品、知名企业三位一体的有机组合,不仅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准、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涵,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的象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加快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近日,我室会同市质监局对全市推进名牌战

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推进名牌战略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安徽省质量振兴计划》,坚持政府推动和骨干企业带动,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进计划,积极营造品牌兴市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突出扶优扶强,重点在化工、机械、电子、医药、纺织(丝绸、服装)、轻工、建材等产业及地方特色产品中培育发展名牌产品,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大大提升了黄山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产业规模、素质不断提高,产业品牌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40295户,内资企业4268户,外资企业101户,私营企业3957户。全市拥有各类注册商标800件,其中:农副产品商标200余件(茶叶占119件),旅游服务商标32件(宾旅馆商标17件,旅游景点商标8件,天津方舟集团注册“老街”旅游服务商标7件)。在这些商标中,获市著名商标41件,省著名商标2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零的突破。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已申请注册被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祁门红茶证明商标今年有望申报成功。

2005年底,全市共有18家企业的19个产品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徽州区8个、屯溪区4个、黄山区2个、歙县2个、休宁县2个、祁门县1个)。黄山毛峰茶、太平猴魁茶、黄山贡菊花3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省12个),全市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33家。2006年9月,我市又有4个产品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名牌产品覆盖机械、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体现了黄山地域特色、经济特色和黄山工业制造水平,对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品牌建设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从2001年开始启动全市“质量兴市”工作,祁门县、黄山区、歙县先后被列为全省“质量兴市”试点区县。通过加强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做好“贯标”、“采标”工作,加快计量检测体系、保证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工作,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体系认证。据统计,全市有100多家企业(大多是工业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黄山风景区等单位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57家企业共15类64种产品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31家食品生产企业133种产品取得qs证书;13家企业18个产品获得“3c”认证证书。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5%以上,重点骨干企业80%以上采用国际或国内先进标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全市有市级质检机构1家(市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所),省级茶叶质检中心正在筹建。

(三)品牌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不断加强。一是强化了组织体系和政策体系建设。成立了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名牌战略领导小组,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安徽省质量奖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黄山市实施〈安徽省质量振兴计划〉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创建名牌产品工作的实施意见》、《黄山市质量奖管理办法》。二是强化了品牌激励和保障机制建设。制定完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质量目标、质量责任和质量奖惩机制。建立名牌产品培育库制度,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培育工作。对重质量、创品牌、守信用企业在技改、贴息、税收、信贷、用地、能源等方面重点给予倾斜。市政府建立了质量兴市专项资金和奖惩制度,对获中国名牌产品、安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给予通报表扬,分别奖励10万元和2万元;政府采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名牌产品;名牌产品自动列入各部门打假保优重点范围,享受优先宣传和重点保护,优先安排参加各种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质监、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调动企业创建品牌、发展品牌的积极性。新闻部门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信用意识。

二、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名牌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与兄弟地市和周边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市名牌产品数量少(仅达到全省各地市平均水平),而且在争创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在全省处下

游水平,这与黄山市的知名度很不相符。

一是企业创建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的意识不强。有些企业认为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有没有品牌无所谓,缺乏创牌意识;有些企业把品牌仅仅看作是一个产品的外在形象,只注重产品包装和广告推广,而忽视了品牌的内在建设;有些企业虽然能积极创牌,但是往往把名牌称号、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当作荣誉,没有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有效运作;有些企业生产发展了,品牌做大了,却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商标被人抢注现象严重。全市商标注册总数800件左右,占全省全省商标注册总数3万多件的2%不到,大约平均10户各类企业或50户个体工商户才拥有一件商标。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全省有5件,我市为零。全省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我市为零。全省有安徽省著名商标492件,我市目前仅有25件。另外,外省市用我市著名景点注册各类商标已高达460多件(省内注册60多件,省外注册400多件),黄山本地注册仅30多件。

二是名牌数量少、结构单一,品牌竞争力不高。从横向比较来看,在国内:自2001年开评中国名牌产品以来,全国共评出461家企业生产的501个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底,广东省有中国名牌产品163个,居全国首位;在华东地区,浙江有中国名牌产品140个,山东118个,江苏99个,福建60个,上海48个,江西10个,我省9个(今年内有望达到19个)。目前宣城、池州、安庆、铜陵等周边地市在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方面均实现了突破,而我市空白。在省内:全省共有367家企业、448个产品获得安徽名牌产品。安庆市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安徽名牌产品40个;铜陵市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37个安徽名牌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巢湖市有安徽名牌产品42个;芜湖市有国家免检产品3个,安徽名牌产品24个;池州市有安徽名牌产品15个。如与浙江省相关地市比较,差距则更大。2005年,在浙江省140个中国名牌产品中:绍兴26个、温州25个、宁波33个,台州8个;在355个国家免检产品中:温州82个、绍兴48个,台州31个;在55个中国驰名商标中:绍兴10个、温州9个,台州6个;在1039个浙江名牌产品中:宁波149个、温州127个、绍兴160个,台州96个。

从纵向比较来看,名牌新产品企业在企业总数中所占比重低,获安徽名牌产品的企业仅1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10%。从名牌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情况来看,名牌产品结构单一。我市名牌产品主要在机械、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而农业、服务业名牌所占的比重很低。从名牌产品产生的效益看,品牌经济总量不大,名优产品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不高,品牌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例如2005年,铜陵市名牌产品销售总收入176.7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7.6%;利税总额达到14.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50.6%。而我市名牌产品企业工业总产值仅19.44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4.45亿元的26.1%;利税总额2.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6.07亿元的33.1%。

三是品牌综合培育机制不健全。缺乏品牌培育长远发展规划,品牌全面发展目标和具体培育对象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综合性的培育措施,部门间质量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不健全,产品标准、质量、认证、商标注册、商号保护、检验检测等创建品牌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另外,我市目前尚未建立名牌发展基金,获安徽名牌产品的企业现在只能由同级政府兑现奖励政策,且2万元奖励标准远低于周边城市,且由于各区县财政状况不同,有时还难以兑现。而福建、广东、浙江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普遍在100万元以上,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的奖励在10万元以上。我省合肥市、芜湖市对中国名牌的奖励是50万元,宣城市对中国名牌的奖励是20万元,池州市对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或国家出口名牌的奖励是20万元,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奖励是10万元。

三、下一步推进名牌战略工作的目标和对策建议

主要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开展“黄山市级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品牌兴市”,通过3—5年的努力,推动品牌建设的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机制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我市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重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使全市质量管理和品牌工作达到或接近省内先进水平,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主要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达到全省同行质量平均水平,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基本达到全国同行业质量先进水平,在主导产业、支柱行业中创建一批居行业前列、有较强竞争力和生产规模的省级名牌和中国名牌产品。

到2010年,全市50%以上的规模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等质量体系认证,80%以上的工业企业配备必要的计量检测设备,建成1个省级质检中心。80%的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力争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以上,国家免检产品1个以上,省名牌产品30个以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以上,黄山市知名品牌200个。使我市名牌产品的总数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名牌产品的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和名牌效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工业品牌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0%以上。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壮大企业规模和提升产业素质为根本,不断夯实“品牌兴市”的产业基础。立足黄山的现实基础,不断挖掘我市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块状经济的优势和基础,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和提升制造业品牌。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高端切入、迎接辐射”的原则,大力发展以市新城区为龙头,区县工业园区为支撑的园区工业体系,打造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平台。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独特的资源优势,紧邻长三角的区位条件,围绕旅游商品、山区资源和高新技术开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壮大新型包装材料、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提高工业聚集度。培育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光源及电源、旅游商品加工五大成长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辐射扩散效应,加快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0户,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0户,超10亿元企业达到2户。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围绕建设山区生态、高效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茶业、竹木业、蚕桑业、果蔬业、药业和养殖业六大主导产业,打造茶叶、木竹制品、茧丝绸三大行业品牌,建设有机茶、食用菌、茶油、竹笋、山核桃、枇杷等绿色食品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三是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品牌。积极推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引进先进服务业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产品,提高竞争能力。重点在旅游、金融、房地产、餐饮、教育、现代物流、文化娱乐等领域争创服务品牌。四是围绕提升块状经济水平,切实加强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引领块状经济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共同协作,以区域整体力量打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市场服务商标等,联合注册创建区域性的集体品牌,重点打造若干个国字号基地。五是围绕提高产品档次,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品。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推动企业采取国际先进标准,进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体系和行业认证,推进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延伸。六是围绕提高专业市场的层次和品牌效应,努力塑造专业市场品牌。引导专业市场进行服务商标的注册、管理和保护,提高市场的品牌信誉度,实现商品品牌和市场品牌互促共进。

(二)以“质量兴市”工程为抓手,不断夯实“品牌兴市”的工作基础。进一步重视品牌的基础性工作,为成功品牌的创立、成长、成熟、延伸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重视研究与黄山产业密切相关的重要技术标准,推动高新技术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信息标准化、现代物流标准化等同步发展,全面提升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标准化水平。努力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旅游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争取年底前完成食用菌、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贡菊等具有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特征的农产品的种植、贮运、加工、保鲜工艺标准和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以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富裕、社会和谐、国际知名的现代旅游城市为目标,以黄山旅游地方标准的制定为突破口,制定完善旅游、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服务质量地方标准。二是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引导各类企业积极申请国内外各类先进认证,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积极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深入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降废减损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加强计量、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大资金、设备和人才的投入,集中力量办好省级和市级质检中心,加快推进新城区检测中心建设步伐,确保2006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三)以实施名牌战略为途径,不断丰富“品牌兴市”的载体。要以积极组织开展“黄山市级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抓手,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一是抓好规划编制,明确培育目标。建议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创新机制、开放集成,多方联动、协调配合”的思路,科学编制《黄山市实施品牌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分名牌培育发展计划,对全市品牌建设进行科学指导,宏观管理。各地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分别编制子规划。二是创新方法,不断拓宽品牌培育的路径。一要“做大做强”,对我市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资产进行扩张和延伸,促进规模企业早出品牌、多出品牌。二要“外联内合”,一方面,通过贴牌生产等方式,加强同国内、国际一流企业的合作,直接学习他们在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产业优势,鼓励同行业或同产业链企业联合,“抱团”创品牌。三要“整合集聚”,发挥我市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产业园区的整合和提升,促进企业空间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创建区域产业品牌。四要“梯度开发”,使我市的品牌产品形成合理的梯度结构,做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三是精心组织开展“黄山市级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基于我市目前经济总量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申报安徽名牌、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受到不少限制,建议把一批骨干企业的特色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服务类产品纳入“黄山市知名品牌”评价范围,先行打造一批市级知名品牌,进而积极扶持、培育,做大做强,为下一步争取实现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零”的突破打下基础。

(四)以增强自主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品牌兴市”的实力和活力。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优势是企业强化品牌建设的底气和实力所在。一是激发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黄字〔2006〕26号)和“工业20条”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瞄准国内外先进产品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攻关活动,开发各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层次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努力增强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力,争取在各个优势产业都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二是努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继续抓好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质检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为品牌建设和块状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努力使黄山成为创新的“洼地”,推动“黄山制造”向“黄山创造”跨越。三是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实施。切实完成重点领域技术研究开发和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两方面任务,优先发展21个重点产业、行业的技术和产品,启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车用仪表及电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经济示范和旅游业信息化等5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抓好创新主体推进工程、创新成果推广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4个工程建设,支撑率先崛起。

(五)以加大质量监督和品牌保护为手段,努力营造“品牌兴市”的良好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力度。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商标、专利、商号等知识产权的保护,重点打击假冒、侵权知名品牌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对重点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继续完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活动,加快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信用监督、失信惩戒制度。开展质量守信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质量白皮书定期发布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成立商标、商号保护自律组织,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保护体系。

(六)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品牌兴市”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进品牌兴市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庞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议在全市开展“品牌兴市”活动。一要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黄山市品牌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实施品牌战略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可同市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品牌建设的规划编制实施、综合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区县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及时制订实施方案。二要加强服务,完善政策。全面总结现有扶持品牌发展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经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深化实施名牌战略的政策意见。质监、工商等部门要强化自身职能,进一步优化服务,做好品牌的培育、辅导、认定和申报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品牌培育的扶持和奖励政策,建立市、县(区)两级品牌培育专项基金,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三要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职能,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协调沟通,尽心尽职为品牌培育“铺路搭桥”。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品牌兴市”活动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品牌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支持和参与“品牌兴市”活动,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社会互动”的品牌建设格局,为加快建设现代经济强市和旅游大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实现“三最”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关于我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我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在物质资源消耗过程中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如何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把晋城建成“山西省循环经济模范市”的要求,是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亟待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近段时间,我们对全市如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一、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有效形成了以“四梁八柱”为主要特色的产业结构,极大地推动了全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在全省确定的十二项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中,我市的单位GDP能耗为

2.23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6.46%,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86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9.35%。这两大能耗指标连续两年保质全省最低。2007年,我市能耗降幅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二。

1、初步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领导工作机制。市长与各县(市、区)长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曾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印发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及奖惩办法的通知》。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机构,成立了节能监测办公室,对各县(市、区)和高耗能企业建立了GDP能耗公报制度,重点对全市50户能耗企业实施监控和纳入能量考核。泽州县、高平市编制完成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再生资源,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工程。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煤层气、沼气、化工尾气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积极组织实施了十大节能工程,仅此一项,年可节约标准煤250多万吨,相当于再建了10座中型煤矿。一是煤层气开发工程。我市在煤层气开发利用上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在国内首先实现了煤层气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开发利用。目前全市已建成1500多口煤层气井。煤层气发电厂达到21座,总装机容量达18.095万千瓦。寺河煤矿建设的全球最大的12万千瓦煤层气电厂,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完成了5个新型发电项目的审查和上报,新批准煤层气发电装机约8万千瓦。北京蓝清创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建设阳城屯城矿区矿井废气环境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于10月16日正式奠基新建。目前,煤层气在晋城已广泛运用于发电、工商业和民用。煤层管道气源于10月份在市区实现了对接,全市煤层气用户累计达到8万多户。市区所有公交车、出租车和部分私家车都用上了清洁能源,常年运行的128台燃煤锅炉中,有8家改用空气热源和太阳能,有6家改用煤层气,至明年元月20日前,将有70家完成煤改气工程。金驹煤矸石电厂年前可完成煤改气项目。我市现有300多辆大型煤层气罐车往省内的太原、长治、临汾,河南的郑州、洛阳等地运送新型高效洁净的煤层气,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化工尾气回收工程。天泽永丰煤化工公司率先在全省合成氨生产中实现了“两煤变一煤”蒸汽自给的节能生产。该厂运用巨大的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成功的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原先废弃的二氧化碳、氮气的高温余热充分利用起来,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蒸汽的循环

利用。仅此一项,一年就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52吨,减少烟尘52吨。三是冶金行业尾气余热发电等工程。近年来,在全市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高炉喷煤、煤气回收、区域热电联产、余热发电、集中供热、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铁水输送的短流程工艺等节能项目,已在全市兴高能源、沁泽焦化、春晨兴汇、福盛钢铁、三甲炼焦等大中型企业分别推广运用,收到了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兴高能源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被国家农业部、世界银行全球环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四家机构联合授予“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示范企业”的炼焦企业。四是粉煤灰矿渣综合利用工程。通过实施资源集约化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开发利用,我市发展了以煤矸石、粉煤灰、高炉炉渣等废弃物为原料的各种墙体砖和高标号水泥等新型建材企业40多家,年产20多亿块新型墙体砖,100多万吨高标号水泥。目前,阳城润城镇准备投资1亿多元利用阳电排出的粉煤灰年产五万吨纸浆项目。五是积极打造循环经济圈和产业链。目前,我市按照“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形成了“煤——化肥——电力——汽油”、“焦炭——煤气——电力焦炉”、“煤矸石——电(气)——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煤矸石——热电——建材、煤化工尾气利用”和“煤层气——发电(民用—工业用—汽车用—商业用)”等五大循环经济圈。与此同时,也初步形成了煤炭深加工、变输煤为输电输肥输油、焦炉和高炉煤气、煤矸石和煤层气、冶炼——铸造——机加工——装备制造业、煤——新型化工系列产品、煤——电——建材、循环农业等十大产业链。这些循环经济圈和产业链的形成,标志着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六是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为民办实事工程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并狠抓落实,在全市广大农村广泛开展了沼气、秸秆气“户户通”工程,截止2007年底,全市建成和在建沼气、秸秆气用户10.1万户,市县两级政府补贴资金累计达一亿多元。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22万吨燃煤。随着沼气、秸秆气的广泛运用,在全市广大农村初步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种植——养殖——沼气——种植——养殖、养殖——沼气——发电、种植——养蚕——沼气——种桑、种植——秸秆气化——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生产链。

3、大力提升科技水平,淘汰落后产能。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市重点在钢铁、煤炭、水泥、电力等行业进行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一方面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采取“五停”(停水、停电、停原料、停贷、停运)等强制性措施。2007年,全市共拆除1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347座,炸毁烟囱502根;淘汰钢铁产能70万吨;淘汰水泥产能84.9万吨;淘汰关闭小火电机组3台,总计1.8万千瓦;关闭电石企业2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8.2万吨。对市区及周边14户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的工业企业实施了搬迁、关停或改造。另一方面对煤炭行业实行了关小改中建大的整合机制。今年,全市又关闭了126个煤矿。同时,全面推广了节水技术改造。全市投资3亿元,相继建成了市区、高平、晋煤集团3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巴公工业废气处理厂。天泽、大化等化工企业建设了中水处理池,打造企业冷却水闭合循环系统,基本做到了不外排。沁泽焦化等公司使洗煤水达到一级闭路循环,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阳电、兴高能源等企业都实行了废水循环使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规划滞后。国务院2005年就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并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确定了两批全国试点单位,山西省也确立了30个试点单位,并确定我市5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截止目前,市和4个县区还未编制完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规划。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还不够大。晋城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偏重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不仅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如不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影响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三是体制机制管理不到位。据调查,全市发展循环经济仅处于起步阶段。从企业来讲,主要表现在各行其是、自行发展,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统一体。

从管理层来讲,由于部门职能所限,存在着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从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全局来分析,目前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尚处在“减量化”即节能减排阶段,距离“再利用、资源化”还有较大的差距。四是科技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短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和科技人才作支撑,由于我市地处内陆省份,位于偏僻的太行山区,在引进高科技人才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不及时解决人才引进和技术问题,将很难实现循环经济模范市的目标。五是发展循环经济立项难。阳城县早在“十五”期间就提出利用煤矸石建设2×13.5万千瓦热电联供电厂,至今项目还没有批下来。市区在金村境内规划建设的热电联供电厂,也已有五年之久,至今也未建成。

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按照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裕、生态良好、和谐稳定的新兴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以理论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努力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使用较少的能源和原料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提高资源生产率,推动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促进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多次回收利用和多级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走节约型发展之路。

2、坚持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原则。要紧紧依托科学技术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3、坚持强化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的原则。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积极调动公众参与和民间团体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广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和多主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新局面。

4、坚持规划先行与重点突破的原则。要依据各县(市、区)的不同情况,搞好规划编制工作。把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经济活动,统筹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局上来。要实行由点到面、典型引路、全面推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从而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5、坚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企业是主体的原则。实现传统的线性经济向闭流动经济的转变,链接技术是关键,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要把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基层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对各类循环经济模式的设计、链接技术的选择和创新,合力攻关,取得新突破,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6、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原则。各级政府要率先创新发展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科研开发活动,积极主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思路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思路是:“实现一个目标”,即:建设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循环经济模范市;“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即:转型发展环节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回收与多级资源化环节;“构建三个核心体系”,即: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现代绿色宜居城市和特色城镇化建设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拉长四个产业链条”,即:煤化工产业链、新型材料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生态旅游产业链和绿色商贸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产业链;“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即:化工行业尾气回收利用、高炉喷煤、煤气回收、区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电机系统节能、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工程。

三、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科学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与措施。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要把建设循环经济模范市列入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抓落实。一是科学规划。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二是试点先行。各级各部门要规划设立市级和县(市)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率先做好典型引导工作。三是要建章立制。要积极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体系,坚持将企业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的循环,产业之间的循环、区域之间的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解决资源节约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大循环。

2、为把循环经济打造成强势经济,必须在项目建设上做文章。一是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区。煤层气是我市近年培育和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各级各部门要下大力积极扶持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引导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的广泛运用。与此同时,要巩固和发展我市已经形成的“十大”节能工程,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应将减量化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保障。为此,积极培育清洁生产企业,引导企业加强原料替代,降低GDP能耗,强化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三是大力培植和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市区每年产生大量的垃圾。市环保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尽快推进市区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工作。四是要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绿色商贸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生态服务业转型。五是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努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政策法规体系。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的行为,通过严格执法来推动和保障循环经济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应根据我市的实际,建立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有关规定,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对高耗能企业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产业、示范产品等投资配套、开发补助和贷款贴息。各级财政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循环经济专项基金。三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市、县两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选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坚持把好上项目的关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要求的投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审批。四是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机制。从技术层面上讲,需要构建以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从人才层面上讲,当前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人才普遍匮乏,因此,必须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建立循环经济认证制度,并要鼓励和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五是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奖励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要重点奖励循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通过设立奖励机制,促进全市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六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真实而充分的信息来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平台。市县两级都要建立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并实行网络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加快推进。

4、坚持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落实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一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到“绿色”工程中。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紧密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坚持以建设绿色晋城为目标,打响生态宜居城市明片,重点推进通道绿化、城市绿化、村镇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有关职能部门要抓紧完成高等级公路沿线、白马寺山和城市周围可视荒山绿化任务,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直通口、出入口和城市出入口绿化标准。二是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到“蓝天工程”中。随着煤层管道气源输入市区的实现,有关部门要对市区内餐饮业强制实行燃气等清洁能源。新更换的城市公交车、出租车都必须使用清洁的煤层气,并要积极引导公用小轿车和私家车改用煤层气。宾馆饭店、洗浴业常年运营的燃煤锅炉一律实施煤改气改造。市区重点区域禁止燃煤,积极扩大集中供气和集中供热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区的空气质量。三是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到“碧水工程”中。沁河和丹河是我市的母亲河,在流域内新上或正在新上的项目,必须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制,保证流域不受污染。建成的市区、巴公工业园区以及高平等地的污水处理厂,尽快做到中水回收利用。沁水、陵川县城北留等工业园区以及重点发展乡镇应及早规划筹建污水处理厂。丹河、市区东河等河流要尽快完成治理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市环境治理水平、生态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真正使晋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牵头单位: 市委政研室 李兴文(课题负责人)、赵积伦(执笔人)

参加单位: 市经济委员会 张丽清

阳城县委政研室 刘书远

第五篇:关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

——关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吴仕华

今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晋城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步伐,创新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晋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显著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谋求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实现了由煤炭大市到旅游强市的历史性跨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积极探索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旅游强市转型发展的路子,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连续两年开展了“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活动,先后举办了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中国古堡旅游节、太行风光旅游节、旅游戏曲文化节、白马禅寺祈福节、历山舜王坪舜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提升晋城旅游的知名度,全力打造“中西部旅游强市”,使晋城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迈进。我市还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等荣誉称号。

实现了由单一煤电行业到多元产业转型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在积极发展煤炭、化工、电力、冶铸等产业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多元产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市的产业格局中,已看不到以往“煤思维”的影子,全市“一煤独大”的格局开始打破,以煤炭、化工、电力、冶炼“四大基地”和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铸、建材、煤层气、高新技术、旅游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区和美国乐百利特科技公司环保节能项目落户晋城,阳城的建瓷工业,高平的雨润新胜肉类、厦普赛尔浓缩果汁、绿洲大麻、佶利尔和红萍服饰等企业,正在特色精品上做文章,初步实现了由单一煤炭产业向多元支柱产业的转变。

实现了由粗放型发展到生态型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市坚持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行共兴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创新型、环保型产业,先后关停了245家小煤矿、60多家小化工厂和700多家小冶炼厂,关停了晋城钢铁厂、城区西上庄煤矸石砖厂和抗磨材料厂等市区的污染大户;大力实施生态战略,森林覆盖率达35.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全市煤层气、沼气和秸秆气居民用户达到26.7万户,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52天;环保工作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华宝钢城镇环境优秀奖,东南出入口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实现了由偏重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针对以往民生欠账较多的实际,我们牢固

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改善民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观念,以扩大内需确保增长,以确保增长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基础地位更加巩固,高等教育取得新突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科教兴市成为全社会共识,我市已连续8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村的低保水平提高到1145元,居全省第一,城市低保水平提高到2940元,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80%;社会就业不断扩大,城市零就业家庭全部得到就业援助,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实现了由短期性发展到长效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还大胆探索不同功能区资源配置机制、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补偿机制、干部绩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晋城争先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比如,针对发展转型的需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完善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机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重新修编确定了“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一批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要镇、历史名镇和园林新镇,为晋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主要做法

晋城市立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在重点领域求突破,不断取得新成效。

以思想大解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是倚重于煤铁资源,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的压力、生态环境的压力、社会就业艰难的压力和过度依赖煤炭、创新和创造劳动力不足的严峻形势,坚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大转型。一是围绕转型发展,通过开展三级干部大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唯煤是图、以煤为重”的传统黑色思维,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二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传统思想束缚,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三是围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确立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努力促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四是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破除“重物轻人”思想,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以政策服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在加快经济发展转变中,我市充分利用“政策”和“服务”功能从总体上加强引导。按照全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时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2个政策性文件,特别是工业转型30条意见,为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扶持上,先后开工建设了40多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和7个煤化工工业园区。市财政设立了地方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科技研发资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切块资金、城镇化发展资金积极财政政策配套资金等。在政策引导的同时,为确保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市还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委常委分别挂帅的各具体工作推进组,涵盖了推进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构建了压力层层传递、职责明确到位、组织保障有力的推进体系和服务网络。

以强化项目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的关键。按照“建设一批、核准一批、激活一批、支持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我市着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造条件对接中央和省投资项目,全力谋划和落实项目,扩大各领域投资;

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和协调服务力度,先后有台湾富士康、香港恒基兆业、豪德、国投、华融、鲁能、雨润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晋城,与中海油、中石化、中联等一批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组团参加中博会、煤博会、文博会,累计签约90个项目,拟引资金近170亿元;同时,还积极争取调产项目、资源型城市转型项目、改善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项目和“两区”开发项目,建立不低于3亿元的各项政策性扶持基金和配套资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这些措施,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保证,也为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了信心。

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在经济发展转变的实践中,我市十分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使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现代制造业不断扩大。二是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投放市场。三是把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多出优质产品、新产品和精密产品,提高晋城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31个,省著名商标73个。据统计,我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8%,连续8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以典型示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先进典型的培树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先进典型的培树,培树先进企业,如: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大胆创新,勇于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兴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潜心研究的“无烟煤大比例配煤炼焦新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彻底改变了“无烟煤不能炼焦”的行业定论,为我市无烟粉煤找到了一条深加工和转化增值的新渠道。培树先进县,如泽州县“四产八业引领、一矿一业带动、全民创业助推、抓大扶优加速、构筑平台保障”的经验,在全市得到了全面推广。培树先进乡镇,如泽州县巴公镇,积极推动传统煤铁重镇向现代化新型城镇转变;高平市马村镇,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沁水县嘉峰镇,积极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大量外来企业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培树先进村,如皇城村、庄头村、大车渠村依靠煤炭资源转型,司徒村以国有大企业产业转型,岳庄村全民创业转型,洞头村依托城市求发展。这些不同类别的转型发展典型,不仅在全市转型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验启示

晋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成功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科学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大转变推动大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晋城的经验表明,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科学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尤其要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同时,还要牢牢扭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两个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

高能耗、高物耗的行业增长偏快,是造成单位GDP能耗高、环境压力大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从我市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即4.2:63.3:32.5的特征来看,经济主体是仍然是第二产业,工业的“重型化”特征仍然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尚不发达,存在“短腿“现象。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精心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功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我市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以煤化工行业为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呈现出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模式,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既节约了资源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有益的探索说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缓和资源约束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也必将成为晋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统筹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上下联动抓整改,解决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晋城的实践证明,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民生指数与经济增长挂钩、民生水平与发展同步,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的同时,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看到科学发展的成果,得到科学发展的实惠,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创新体制和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体制不顺、机制不灵,经济发展就缺少动力和活力,运行就缺乏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晋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制度创新。晋城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特别是从承接产业转移、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目标管理考核等方面,着力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些成功的做法,为我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晋城未来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作者系中共晋城市委讲师团团长)

下载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思考

    优化环境 健全机制 促进科技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关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思考 农工党永州市委 (2011年11月)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市有未成年人5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

    关于我市妇女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妇女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崔玲玲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安排,我深入县(市、区),进村入企,走访女企业家、妇女干部、各民主党派妇女代表、巾帼创......

    关于发展我市慈善事业的调查与思考

    发展我市慈善事业的调查与思考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它在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

    关于我市失地农民安置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失地农民安置情况的调查与思考XX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XXX失地农民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出现的新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的生......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市有未成年人5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调查与思考5则范文

    xx市xx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调查与思考xx镇地处四川省三县交界处,位于富顺县城之东,距xx县城36公里,富泸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29.35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全......

    0 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建设管理

    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建设管理(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