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人这个字”写作指导与点评
“人”这个字
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历代的权贵们/装点门面/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他们花一辈子功夫/把“功名利禄 ”几个字/练得龙飞凤舞/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请根据你读诗的联想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注意:
1、联想和感受要与诗歌的寓意相关。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作文解析
【诗歌分析】这是诗人张志民的一首小诗,诗的寓意并不难解读:表面上写的是书法,历代有许多的权贵,喜欢舞文弄墨来装点门面,他们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很好,甚至不惜花上一生的时间,可偏偏是最简单的“人”字,却总也写不好,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深层含义是:讽刺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比如名利、权势、风光,或者所谓的“面子”,却忽略了对人的内在的追求,包括灵魂、尊严、精神和人格。失去了内在的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的、向上的道德追求,不会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立意参考】诗歌的关键词包括:“权贵”“门面”“一辈子功夫”“功名利禄”“最简单”“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抓住这些关键词,理解了诗歌的寓意,就不难产生一些立意的角度,如:
①人不能只注重门面和表面的风光,片面追求名利、权势、地位等;
②人应该注重自己内在修为的提高,如重视灵魂和尊严,塑造精神和人格。
这两种立意都只关注到一方面的内容,比较一般,思维较有深度的考生应该要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将两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来立意,如:
①外在和本质(外在指门面、名利、风光等;内在指精神、人格),适当的外在追求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层面和人格塑造。
②从书法讲到做人处事,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有含量,最难做好,沉迷于外在的风光就容易迷失掉最本质的内涵。
除了以上立意,学生如有其他看法,能根据诗歌自圆其说,评卷老师可酌情考虑。
【范文】站成一座山
我常常想,做人,应站成怎样的姿态?
站成海洋,纵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却容易沉浮宦海不可自拔;站成大树,百丈高后也有雷劈电击拦腰折断的危险,终不能屹立不倒;站成繁花,灿烂喧闹的姹紫嫣红过后,依旧是一片落红满地,遍地狼藉;站成清风抑或明月,虽说超脱,却失去了沉稳;站成高原抑或平地,虽说牢固,却平淡而无奇。站成什么样,才是最显挺立,让人终生无悔?
仿佛是跨越时空般从远古的苍穹里飘来一声低沉的回音:“大写的人生当如山!” 山,是大地的脊梁,是高空的根基。山从未言语也无须言语,山的姿态便昭示出它的魂灵。山始终以一种原始的形态启迪并俯视着芸芸众生。像山一样活着的人,会是一个最无悔的人?
是的,站成一座山,就忘记了大起大落的欲海沉浮。站成一座山,会断却尔虞我诈、朋比为奸的空虚,会拂去唯利是图、攀附权贵的漂流。站成一座山,就铭记了“头可断,血可流,士节不可屈”的无畏无惧,就恪守了质朴无华的为人准则,就在黄土和岩砾之间坚忍地支撑着让人敬仰的为人尊严。记得巴金老先生曾说:“做人要做一个战士,做一个至死也不放下枪的战士。”巴老的坚毅诠释了山的风骨,一种风吹雨打依然前行的果敢,巴老确乎有
着一颗“中国的良心”。还有陈省身教授,他留给后人的遗言只是“我要走了,天堂里,也一定有数学之美”。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庆幸数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的数学大师,终其一生始终以朴实无华的原始风貌,站成一座淡泊于功名利禄的大山。
人的一生,就是在用各自的生命写那一个“人”字。有的字迹模糊黑白不分,有的歪歪扭扭毫无主干。但有一些大写的“人”字,就只是直直地立着,笔力遒劲浑厚饱满,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正因为站成了一座山,才有了王国维为文化而殒身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才有了谭嗣同 血溅菜市口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才有了鲁迅东渡日本探求救国真理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因为站成了一座山,便刚正不阿,便正气冲霄,便淡定从容,便无怨无悔。
站成一座山,这就是真正大写的人生。
书法中的“山”字的中央是个“人”字,人只有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才能无怨无悔地笑看世界,才能在人生的尽头自豪地说:“我的人生虽没有浓墨重彩,可我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在这世上我能挺直腰杆,站成够直。”
【点评】习作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诗歌意旨,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做人,就该站成一座山”,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诠释了诗歌题旨。在写作上,借用对比,两相对照,主旨更显鲜明。习作思路清晰,例证丰富,结构整齐,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文佳作。
第二篇: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点评 文档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评析
一、写作指导
什么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意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如以下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五)、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如下面一则材料: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
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
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七)、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二、优秀范文及点评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较重要。”“为什么?”“因为月亮是在夜晚发光,那是我们最需要光亮的时候,而白天已经够亮了,太阳却在那时候照耀。”
由太阳和月亮谁重要所想到的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常怀感恩之心,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无愧于心,潇洒坦然!
——题记
读了上则短文,你或许会笑这位老先生的糊涂,但你不觉得很多人也是这样吗?每天照顾你的人,你从不觉得有什么,若是陌生人偶尔帮助你,你就认为他人好;你的父母家人一直为你付出,你总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还嫌烦;一旦外人为你做出了类似行为,你就会分外感激。这不是跟“感激月亮,否定太阳”一样糊涂吗?
有个女孩跟妈妈大吵了一架,气得夺门而出,决定再也不要回到这个讨厌的家了!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闲逛,肚子饿的咕噜咕噜叫,但偏偏又没带钱出来,可又拉不下脸回家吃饭。一直到了晚上,她来到一家面摊旁,闻到了阵阵香味。她真是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没钱,只能不住的吞口水。
忽然,面摊老板亲切的问:“小姑娘,你要不要吃面啊?”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嗯!可是,我没有带钱。”老板听了大笑:“哈哈,没关系,今天就算我请客吧!
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下来。不一会儿,面来了,她吃得津津有味,并说:“老板,你人真好!”
老板说:“哦?怎么说?”女孩回答:“我们素不相识,你却对我那么好,不像我妈,根本不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真气人!”
老板又笑了:“哈哈,小姑娘,我不过才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么你妈妈帮你煮了二十几年的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
听老板这么一讲,女孩顿时如大梦初醒,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顾不得吃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飞奔回家。
才到家门前的巷口,女孩远远地看到妈妈,正焦急地在门口四处张望,她的心立刻揪在一起!女孩感觉有一千遍一万遍的对不起想对妈妈说。但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妈妈已迎上前来:“哎呀!你一整天跑去哪里了啊?急死我了!快进家把手洗一洗,吃晚饭了。”
这天晚上,这个女孩才深刻体会到妈妈对她的爱。
当太阳一直都在,人就忘了它给的光亮;当亲人一直都在,人就会忘了他们给的温暖。一个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人反而不会去感恩,因为他认为,白天已经够亮了,太阳是多余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太阳和月亮哪个更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已有的,认为他们是理所当然,对于自己没有的,又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仿佛这个世界欠我们很多。
其实,感恩也可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正如有些人听说,要感激那些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那些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丰富了你的经验;感激那些轻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感激使你成熟的人,感恩周围的一切。
拥有感恩的心,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更需要我们去爱。草木旺盛地生长,为的是报答春晖之恩;鸟儿拼命觅食,为的是报答哺育之恩;禾苗茁壮地成长,为的是报答溪水的滋润之恩;孩子努力学习,为的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常怀感恩之心,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无愧于心,潇洒坦然!
学会感恩吧!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不是吗?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感激月亮,更要感激太阳!
点评:这篇文章的亮点是:紧扣原材料,且联系自己偶然的切身经历有感而发,写作的侧重点把握精准;其次,巧妙的使用作文点睛术,在叙述切身经历的基础上适当抒情,有利于激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感染力强。精辟的议论,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总之,文章不失为夹叙夹议的美文。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忽然,他听到呼救声,一个孩子落水了。他不加思索,跳入水中,孩子得救了。
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几天后,贵族一家带着厚礼登门致谢,农民拒绝了厚礼。
老贵族敬佩农民的善良,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是他多年来的心愿。
农民很快乐,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那名贵族公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他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命题解码】
今年海南省中考作文,依然延续了多年来一直采用的“二选一”命题形式。作文一是一则“感恩、善良”类的材料作文,作文二是一篇科技想象类的扩写作文。两个题目都十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便于考生表达自我个性,袒露真实心迹,展示独特体验,让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同时,题目充满了强烈的人文情怀,让考生朝着真善美前行,保持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总之,这是很人性化的一种作文命题思路。
【写作思路】
作文一,由于是供材料作文,若写成议论文,可采用供材料议论文的标准结构:引——议——联——结。
引:开篇概括引用所给的材料。
议:即根据材料归纳出论点,如“要懂得感恩”“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等等。联:即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如可举盲人点灯笼、将军救士兵的故事加以论证。结:即总结全文,再次点题,照应题目。【审题误区】
作文一文字材料作文,在审题上几乎没有障碍,考生围绕“感恩”或“善良”的主题来写均可。若写成议论文,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要联系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析感恩的美德,辩善良的高尚,不可就事论事,谨防总是围绕别人的观点打转。
█ 优秀作文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农民与贵族,一个缘于善良,一个出于报恩,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援手。他们是快乐的,因为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们更是无比幸福的,因为他们的善举,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播下了善种。
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只是出于简单的、帮助别人的目的才去做一件事,但最终这件事却会令自己受益。
有这样两则故事:有个盲人在夜晚行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无独有偶,在一次战斗中,将军看到远处飞来一枚炸弹,在大家都卧倒的时候,可旁边还有个小战士在那傻傻地站着,于是将军奋不顾身地扑向那个小战士。一声巨响之后,他们俩人身上都积满了尘土,幸运的是,俩人都毫发无损。将军站起来回头一看,不禁惊呆了:原来自己刚才站立的地方已经成了一个大大的弹坑。
我家住农村,到了夏秋时节,会有很多毒蛇出没。于是一户住在路边的人家就把自家的电灯拉出来,挂在屋檐下,为夜行人照路。一天晚上,屋子主人外出,当他踏出门槛时,清楚地看到一条毒蛇就盘在他的必经之路。于是我常想,倘若屋子的主人没有一颗善良之心,不把电灯挂出来,那晚他一定会被蛇咬着。
人生在世,命运多舛(【命运多舛】发音:mìng yùn duō chuǎn;意思: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舛】发音:chuǎn;意思:违背。希望对你有帮助。),难免会遇到种种不幸,倘若人人都像这位盲人、将军和农夫一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既给别人带来方便与关爱,又给自己的人生驿站带来快乐与幸福,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充满光明和温暧。
万千大道理,其实一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得分点解读:
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全篇采用“引——议——联——结”的结构(这是标准的供材料议论文结构),开篇概括引用材料,接着提出论点“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中间联系实际,引用盲人、将军和农夫的故事加以论证,结尾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再次点题,并照应题目,简单有力地收束全文。统观全篇,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思路清晰,首尾圆融,开阖自如。
故事引人,夹叙夹议。文中讲述了盲人、将军和农夫的故事,材料新颖,吸引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彰显了作者丰富的素材积累。如果只着眼于讲述故事,我们当然也能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考生能由此及彼,善于叙议结合。如倒数第二段,在讲述了盲人、将军和农夫的故事之后做了精彩的议论,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深度。
感恩一抹花香
清晨,几声鸟鸣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一缕阳光从窗帘缝中偷偷钻进来,调皮地拨开我朦胧的睡眼。我知道天空已经放晴了。
推开一扇窗,我看见了一片蔚蓝,几朵雪白的云朵在天空中悠闲地飘过。我呼吸着大自然所给予的新鲜空气,偶尔一缕略带凉意的清风,夹杂着一抹淡淡的花香,拂过脸庞,感觉无比惬意。这花香从哪里飘来?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翠绿中,这儿一抹红,那儿一簇白,原来是三角梅和玉兰花开得正旺呢!若非这雨后一抹花香,我竟没发现窗外已绽放这么绚烂的花朵。
感谢这一抹花香,让我领略了淡淡花香后的美丽。
生活中,处处都弥漫着花香。每天早晨起床,爸爸妈妈总是早早的把早餐做好,那美味的早餐,就像是一抹花香;走在上学路上,清洁工老人那被晨曦拉得长长的背影,就像是一抹花香;公交车上,售票员阿姨那甜甜的微笑,也似一抹花香;学校里,老师的认真指导,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不也似一抹花香吗? 所以,心存感恩吧!小草心存对阳光雨露的感恩,一岁一枯荣之后又萌发新绿;雄鹰心存对蓝天白云的感恩,在清寒玉宇中展翅高飞;溪水心存对巍峨高山的感恩,从山涧低吟飞泻;泥土心存对广袤大地的感恩,在田野里散发沁人的芬芳。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生命的伟大,感恩生活的美好;感恩父母的悉心呵护,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同学的热心帮助„„我们感恩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一切恩泽。
推开一扇窗,让一抹花香飘进来。心存感恩,这一抹花香,将会变成一片花海中弥漫的花香,随风飘散,无所不在。
得分点解读:
凤头摇曳,意境优美。文章开篇用生动的描写和真切的感受,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晨美丽的画面:雨过天晴,阳光普照,鸟语花香。情景相融,引人入胜,具有画面美和中心美的双层特点,这既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好了渲染铺垫,又能牢牢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开篇造势的本领。
语言流畅,富有文采。文章语句华美流畅,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增添文采,整散句式灵动自然,彰显出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字功底。特别是文章中间列举出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种种“感恩”的典型现象,组成排比,突出了“感恩”的主题,使语言如珍珠美玉,既有闪亮的文采,又有丰厚的内涵。
第三篇:这就是我 写作指导
总第01--02 课时
作文:《这就是我》
一、写作目标:
1、明确自我介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2、努力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自己的个性;
3、行文结构紧凑,用语自然。
教学重点:
1、理解“自我介绍”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2、能够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自己的个性;
教学难点:通过典型事例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来。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探究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
1、导入:
今天,是我们走进初中以来的第一节作文课。我感觉,同学们对我很陌生,我对同学们也不是很熟悉。
大家,用什么好办法可以尽快地让我们彼此熟识呢
2、教师设疑:如果我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会向我介绍你的哪些情况呢?
如:姓名、年龄、性别、爱好、理想、性格„„
3、思路导引:
(1)、“这就是我”是口语训练“自我介绍”
我”其实就表达我与他人的不同。因此,应该将习作的重点放在突出个性方面。这样才能使自己凸显出来,而夸大其词。文章内容、所选事例、个性特征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才能如实地向别人展示真正的自我。
(2)、在选材上,既要丰富充实,更要突出重点。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兴趣爱好、思想品质,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加以展现。2课时可是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了解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认识。能力特长、外在特征。我也很想了解(学生可能回答是自我介绍。)“推荐自我”的延伸。“这就是但是,不能为标榜自己兴趣爱好、对于自己最富特点的个性、
第四篇:材料作文指导与点评
材料作文指导与范文点评
【文题展示】
仔细阅读下面的四则名人名言,按要求作文。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赛加纳)我是一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选定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句的含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包含的哲理催生学生理性的思考,其寓意既是生发的材料,也蕴含了阐述的论点。
题目要求“自主确定立意”,比较好的立意是: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名人名言比喻义的理解,故在作文前先对名人名言作字面上的解释,析出寓意,得出论点。四个名人名言可分别归纳出以下寓意:(1)面对漫长而艰辛的人生旅途,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探索。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险阻时,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地乐观地去面对的精神。(2)要坚信自己,勇敢向前,遇到挫折不要放弃,坚持就会有路,有明天。要勇于开拓,自然能开天辟地。你的行为自然会带动其他人,久而久之,自然又多了一条新路。(3)努力、坚持就一定有收获,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坚持就要努力,这样才可以成就梦想;(4)每个人不一定都有充分的天才,但即使没有天赋,没有聪明的头脑,但是只要肯努力,能勤学苦练,总能熟能生巧。
题目没有规定文体,故同学们可以自己选定主体,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如果按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的形式进行具体操作,可以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运用例证法,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可联系现实生活,把自己摆进去,通过记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解释名人名言的作文主旨,这样的作文就要比空洞的口号式作文新颖百倍。运用引证法,可引用名人名言、俗话谚语;至于喻证法,即运用比喻论证阐述,可增添说理的形象感、生动感。
该道材料作文试题“四则名人名言”的材料其实已经提示了可供我们作文的四个方面的落笔角度,但要注意的是,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要确保作文的新颖别致,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有吸引力和征服读者。建议同学们从内容、体式、手法等方面去努力尝试出新。
【佳作选读Ⅰ】
后天的努力
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或更有才干时,许多同学就会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好天赋。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我认为,人的天赋虽然有区别,但天赋的好坏却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同学们都喜欢看NBA,那么我就以NBA中两名运动员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先说说“矮子强盗”博格斯。大家知道,博格斯只有1.60米的身高,这个身高即便是在常人那里也是不高的,以博格斯这样的天赋要进入身高2米都不算高NBA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如果让埋怨自己天赋不如人的同学们来当博格斯,那么他势必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其他人驰骋于NBA赛场了。但博格斯却不是我们的有些同学,他不信自己进不了NBA,在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汗水后,他的球艺突飞猛进,不但进入了NBA,而且还成为了一代球星。
看,后天的努力确实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再说说我们中国球迷都很喜欢的姚明。其实,姚明除了个子高外,他也是缺乏成为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天赋的。首先,姚明小时候因患急性肾炎而注射青霉素过敏造成了左耳失聪,在篮球场上的他只能用一只右耳听话,严重影响他和教练、同伴之间的交流。其次,姚明的两肩狭窄,胯骨却有点宽大,这对于中锋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影响他篮下的抵抗力和转身的灵活性。再次,姚明的臂长短于身高,这让他在争夺篮板球时常常处于劣势。还有,姚明的跟腱短,这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也是个缺憾,因为跟腱短的运动员,没有跟腱长的运动员的弹跳力强,而且奔跑时还容易疲劳。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姚明弥补了天赋不足而一跃成为NBA“第一中锋”的呢?我们说,没有别的捷径,全是靠他后天不懈的努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不要再埋怨父母没有给我们一个好天赋了,快快努力吧!因为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本文作者围绕“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中心论点,以博格斯和姚明缺少篮球运动员的天赋但经过后天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实例对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材料翔实,内容充实。(思路分析)
作者表达上采用“总分总+并列式”的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有文采、准确、通畅。开篇便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强化中心论点和对全文进行总结,思路清晰,论证有力,结构严谨。(技法点津)
事例“同类叠加”,增强说服力。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的时候,所选用的两个论据材料虽然一个是关于外国运动员博格斯的,一个是关于中国运动员姚明的,但它们都属于同类材料,因为它们都有从同一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这样“同类叠加”的用材法,可以让中心论点更具说服力。
【佳作选读Ⅱ】
第一次登上巅峰
我喜欢登山,尤其是迷恋那漫山遍野的五彩缤纷。山野中芬芳的空气,荡漾的绿色,撩人衣袖的清风,突兀险峻的断崖,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绮丽,那样富有诗情画意。在历年的春日里,我都要随爸妈去登山。
我们登山,往往会在半山腰驻足停留,欣赏半山腰的景色……可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缺什么呢?
那年那月的那一个春日里,我懂了——
那一次,我们登的是华山的西峰。西峰不是最高的,却是最险峻的。我并没有害怕,因为我估计,我们攀登不到巅峰就会停下来的。
果然,在半山腰时,爸妈便决定打道回府。于是,我们转身下山。“年轻人,干什么呀?”一个苍老却依然雄浑有力的男低音在身后响起。我们转过身去——那是一位老者,苍白的胡须略显得有些长了。他虽年老,脸上岁月的划痕中却潜藏着难以估量的活力。
“下山呀,”我们异口同声,“路难走。”
老者笑了:“只要脚下有土地,土地还是硬的,那就是路!路只要有,就能走。我年轻时可是经常走这条路,从来没想过什么下山。年轻人,跟着我,上山吧,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他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定,我们当即改变主意,跟着他向上攀登。
脚下的路很难走,很难走。我们小心翼翼地向前攀爬着。渐渐的,我的腿沉重了,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身上也不知流了多少汗……但是,我们一家人还是登上了巅峰。
看着无比美丽的景色,比半山腰不知要美丽多少倍的景色,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原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原来缺少的是比半山腰更要美丽的巅峰景色呀,更缺少那种通过努力获得巨大成功的喜悦心情呀!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本文记叙了作者如往常一样来登华山的西峰,本打算又会在半山腰驻足停留,在一个老者的鼓励下,作者终于战胜了困难,收获了美丽的风景和勇敢的故事。(思路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无限风光在险峰”及“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的文章旨意,这首先使本文在内容上与众不同起来。其次,在行文上,作者在文章前面巧设了“我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的悬念,这大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本文显得很有艺术性。(技法点津)
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文章内涵。本文表面上看起来写的是“我”登山的经历和感受,并以“登山”过程来组织全文的结构,层次分明,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山”理解为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样,这篇作文的内涵一下子就会深刻起来。而这正是作者在构思本文时的匠心所在。
【佳作选读Ⅲ】
我是一株野草
我是一株生长在石缝间的野草,属于大山。我没有高姿彩装,只用绿色点缀人们的生活。我不会掩饰自己,就像荒漠不去遮掩固执的仙人掌。
倘若停止生长,一切就会荒凉震颤;倘若放弃竞争,生命将显得多么卑微。我对娇艳浮华的玫瑰漠然相对,我一次次舍弃安逸的环境。
我景仰跌宕壮美的瀑布,羡慕盎然斑斓的秋菊,然而,我就是我,一株傲视狂风肆虐,不畏暴雨敲打的野草。我把希望寄托在石缝里,接受生存的严峻考验:种子已被洒落到了天涯,就应创造惊人的奇迹。遇到春风我就歌唱,不会藏起自己的真实;走过酷暑我就开花,枝头绽放纯洁的本色。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我只保持昂首站立的姿势。
在无声中酝酿,在激情中等待。缄默的岩石对我说,学会等待才会明白什么是坚固的柔情。不经意间,畅饮的是澄澈甘洌的山泉,点亮的是平平仄仄的记忆。
逻辑于苍茫里雕塑想念,梦想于回报中包含成熟。肃穆打磨的经典,唯见石块相连的古驿道,莞尔的我看见感激的目光。
我是一株文人墨客笔下的野草,属于历史。用歌声惊醒沉睡的天空,我为落日轻吟。我不承认我的生命来源于恩赐,在所谓的“恩情”后往往隐藏消亡。
我没有竹子的坚韧,没有水仙的清美,我只用不可遏制的勃勃生机渲染失落、震慑傲气。我的梦是昼与夜的交替,成与败的诠释,这是我与大自然的契机。
我仍嫣然,风尘不再沧桑。力量如鸟的清音破土而出,高越阴翳的林梢。花开的过程,注定是一种寂寞的背景。我在付出后被欣赏:蝶形的花瓣是诗人为我所戴的精致王冠。
我厌恶以我为装饰的腐土,坦然面对以我为敌的黄沙。我清楚地知道:我一旦离开这里,沙砾便席卷而来。
让羌笛奏响我的铿锵灵魂,绿意如潮,濡润墨客的呼唤,大地的期望。我用执著与奉献演绎世间真情。
我永远是一株真实的野草,走向亘古,谛听一种博大,定格一方生命晴空。哦!古老的黄土地,我要成为您恢弘宣言中纯粹的节律……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本文内容上选取的角度独特,作者以拟人的口吻,让“一株野草”进行一次心理独白,表现出野草坚韧与顽强的个性。作者想象丰富合理,思维敏锐,抓住野草的美妙之处,并与人类相结合,体会到人类的追求与进取心。(思路分析)
像这样表情达意构思的文章就很是招惹人的眼眸。作者充分调动“一株野草”的思维,让其在围绕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尽情吐露心声,使读者受到深深感染。(技法点津)
诗化的语言,增添音律美。本文诗化的语言值得我们借鉴。在语言方面,文字顺畅如流,十分讲究词语的运用,用词丰富,有深度,在句式上采用了长句和短句相结合,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方式,这让本文在语言上有了极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之朗朗上口,入耳动听。
专题之二:材料作文“人生如……”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是奔腾不息的长河;有人说,人生是华美壮丽的诗篇……有人说,人生是猫儿吃香鱼;有人说,人生是种子长大树……
读了以上的文字后,你认为人生应该是什么呢想一想,然后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将你的所想体现在其中。
【写作指津】
这是一篇让我们感悟“人生是什么”的材料作文试题。对于材料作文试题而言,命题者并没有给我们在审题上设置什么障碍,只要你能够将抽象的“人生”形象具体化,一般而言,我们作文的主旨就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用选定的表达方式告诉读者为什么“人生”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之间有相似之处的问题了。如以“人生如戏”为主旨写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人生”和“戏”都有“一开始就得持续下去”“努力表现就有回报”“离不开他人及环境”“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方面去诠释“人生”和“戏”的相似之外。又如以“人生如水”为主旨写一篇作文,我们可以先找到“人生”和“水”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人生如水,前进的路可能上艰难险阻如叠嶂,人只有敢于跋涉,勇往直前,才能在一路的跋涉中找到生活的真谛;人生如水,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生活添加的调味,调味品很多,但要慎重选择;人生如水,要像白开水那样平平淡淡、还是像烫开水那样轰轰烈烈,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人生如水,苦闷时,它是苦涩的泪水;欢快时,它是叮咚的泉水;平淡的生活像平静的湖水,但偶尔它也会泛起涟漪;„„根据材料和立意提示,作文中必须出现“水”“人生”这样的字眼,无论怎么立意也应该体现出“人生”与“水”的关系。切记不要忽略了“水”而大谈人生,或者不写“人生如水”,而写“人生如茶”,“人生如酒”。这些都算离题作文。
另外,在诠释“人生”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相似之处时,要尽可能地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像比喻、类比等,这样的作文也才有新意。
【佳作选读Ⅰ】
人生如进大染缸
我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某单位办公室门口摆了一个大鱼缸,缸里游着十几条来自热带的杂交鱼。那鱼三寸来长,大头红背,很漂亮。两年过去了,那几条鱼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三寸来长,大头红背,很漂亮。忽一日,鱼缸被单位头头的小儿子不小心打破了,十几条漂亮的小鱼儿可怜巴巴地躺在水泥地板上等死。喜欢小鱼儿的人们在找到新的鱼缸之前,暂时将十几条小鱼儿放进了院子当中的喷水池。两个月后,人们抬了一个新的鱼缸回来。蓄上水,人们便跑到喷水池捞鱼,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那十几条热带杂交鱼,竟然都由原来的三寸来长疯长到了一尺来长……
这个故事中的鱼儿,之所以能在两个月后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一尺来长,就是因为它们有了比原来生存的大鱼缸更广阔的生存环境——喷水池。如果没有了喷水池,要想让鱼儿长大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见,环境对鱼儿成长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啊!
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我也曾读过这么一个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山林里,人们发现了两个披头散发赤身裸体跟狼生活在一起的女孩。人们解救了她们,并给大约3岁的女孩取名阿玛拉,给大约8岁的女孩取名卡玛拉,希望她们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人们发现:她们一不肯穿衣服,二不吃熟食,三不肯睡床,四不会拿物,五不会说话,六不会出汗,简直就没有一点人的影子……
这个故事中的那两个女孩阿玛拉和卡玛拉,之所以在她们身上看不到一点人的影子,就是因为她们从小便失去了正常人生活必需的环境。可见,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确实是极其巨大的。
这样看来,环境就像是个大染缸,而我们的人生就如进那大染缸,你进到什么颜色的缸里,你的人生就会呈现什么色彩!所以我奉劝各位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请一定努力跳进一个能让你人生充满诱人光彩的大染缸!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本文的作者用一个较为新颖观点,将“人生“形象化为”进大染缸”,然后用一个关于动物的事例和一个关于人的事例来阐明观点。(思路分析)
本文思路清晰明了:标题亮出观点之后,正文先用“鱼儿疯长”,再用“狼孩无人样”的事例分别从正面到反面对之进行充分论证,辩证客观,结尾得出结论并照应标题结束全文。清晰的思路,也让本文结尾显得很是严谨起来。(技法点津)
事实论据叙述简明扼要。议论文是为了讲道理的,因而,凡是文中涉及的事件(事实论据),在叙述时就不必像记叙文那样要求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只要能大致反映事件的脉络就行了。本文涉及“鱼儿疯长”,再用“狼孩无人样”两个事件,作者就是用了极为概括的语言对之进行叙述的。这一写法不至于冲淡议论文重在说理的目的,很是适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佳作选读Ⅱ】
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这场戏就拉开了序幕,然后,时间任由你这个主角在自己的舞台上消磨。
人生如戏。只要它拉开了序幕,就不管你是否有所准备。你可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演上一出毫无意义的闹剧,也可以浓墨重彩、有板有眼地上演一出震撼人心的好剧。
人生如戏。懂得这出戏一生只演一回的人必定会额外地善待演出,孰不见,为了一句简短的台词,他们都会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因为他们知道,观众不是他们自己,评判演出效果的尺子装在别人的心里,只有愚蠢透顶的人才会自己评判自己。
人生如戏。吃透这出戏本质的人善于勇敢地面对这出没有脚本的演出,他们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而在大风大浪面前,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气馁。只有没有勇气的“杞人”才会在“忧天”中中断自己的演出。
人生如戏。悟出这出戏深意的人明白戏的演出要靠灯光、道具、音响,要靠演员与演员的配合,因而他们总会倍加珍惜这舞台上的所有东西。他们清楚,自己的演出是否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还要看这舞台的环境。这样的角色也必然会得到这舞台环境的尊重。只有自以为是的傻子,才会蔑视周围的一切,而这种人,也势必会被周围的一切所蔑视。
人生如戏。了解这出戏的人也深知,不是所有的好角色在演出的同时就能红极一时,因而他们总能耐得住没有观众没有掌声的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努力再努力,拼搏拼搏再拼搏,终能在数年后被人们尊称“名角”。只有那些庸俗肤浅、急功近利的人,才会在没有成功和鲜花的空气中窒息。
人生如戏。但你却不能将人生当做演戏,也不能将演出当做人生。总之,愿你在谢幕的时候,能无愧于此生这场唯一的演出。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本文作者将抽象的“人生”比做“戏”,然后对“人生”与“戏”之间的相似之处展开细致的描述,层层深入,说理严谨。(思路分析)
文章分层次从“主角”“拉开序幕”“演出”等多个方面细致分析“人生”与“戏”的相似之处,如“努力演出就有回报”“离不开他人及环境”“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而结尾一段为相异之处,这样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极其形象、深刻的认识,给我们任何过好自己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启迪意义。(技法点津)
每段首句点题,呼应主题。本文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全文七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首句均为“人生如戏”。作者在每一段都展示了作者的对戏剧人生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提炼了主题,留给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可谓是构思巧妙、见解新颖而独到。这样的写法又使得本文段落之间很有整齐感和建筑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佳作选读Ⅲ】
人生是踏实的脚印
孩子:
你好!
你的来信爸爸收到了。首先爸爸为你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感到骄傲。真想每次来信都能听到你进步的消息。
这封信,爸爸主要想和你交流一下想法——
你在来信中说,自从你数学竞赛获奖后,你的“自信心”大增,你甚至“想着自己现在就已是一名杰出的数学家”,“好像已经在以一名杰出的数学家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了。孩子,不是爸爸有意损伤你的“自信心”,而是你的这种想法确实让我担心!
我担心的是,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你一定会好高骛远、骄傲自满起来,最终,你只能得到一枚一败涂地的恶果。
因为爸爸觉得,人生不是高喊的口号,而是踏实的脚印。
“杰出的数学家”不是说做就可以做了的,是要付出毕生心血的。因而,孩子,不要有飘飘然的空想,更加勤奋努力地钻研吧。因为空想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画饼”是不可能“充饥”的,“海市蜃楼”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一个人只有先将双脚踏在实实在在的土地之上,才有可能通过不断的努力,从较低的起点到达理想的高地。
生活,最青睐脚踏实地的人:爱迪生脚踏实地,由一名被迫退学的“不可雕也”的“朽木”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司马迁脚踏实地,走遍祖国河山广搜资料文献,写出了被鲁迅先生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神七”宇航员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出色完成了祖国交给他们的使命。
以上几个成功人士的故事,难道不能给你带来深刻启迪?
总之,孩子啊,爸爸认为,你现在还远远不是一名“杰出的数学家”,所以,请你千万不要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了,多一些,再多一些脚踏实地的行动吧!
祝 不断进步!
爸爸
×年×月×日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本文设置了“爸爸”给“孩子”回信的情境,用一位爸爸的口吻论证了“人生是踏实的脚印”的观点,观点明确集中,材料丰富,语言机智。(思路分析)
这篇作文在论证“人生是踏实的脚印”观点时,先用“一个人只有先将双脚踏在实实在在的土地之上,才有可能通过不断的努力,从较低的起点到达理想的高地”进行道理论证,再用“爱迪生、司马迁、宇航员等几个成功人士的故事”进行事实论证。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论证方式,使得本文有了很强的说服力。(技法点津)
书信体式形式新颖。本文的构思很巧妙,这主要表现在,作者为了完美地表情达意,别出心裁地设置了“爸爸”给“孩子”回信的情境,这样,本文在论述“人生是踏实的脚印”观点时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这无疑增强了本文论证观点的针对性。而书信体式又使本文的外在形式上较之一般作文新颖别致了起来。
专题之三:材料作文“自然里的诗情画意”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登临高山,你会心潮起伏;面朝大海,你会心静如水。在那里,一片小小的花瓣,会让我们看到世界的色彩;一粒小小的尘埃,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卑微。无论是名山大川的风景,还是河畔田间的花草,无论是季节里的春夏秋冬,还是自然里风花雪月,均有让我们写不完的题材。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写作指津】
放眼望去,处处皆是风景,但并非所有的景物都能让你有话可说。因此,写作前先得细细挑选,力争让所写的景观有与众不同之处。那么我们应如何来写好大自然中的景物呢?
1.世间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描写自然景观的时候要注意抓住它的特点。首先要想一想,准备突出它哪一个特点,然后紧紧围绕这一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相关景物,写出景物的亮点,独特之处,独有风采,让人看了印象深刻,不会与别处的景物混淆。这样笔力集中,便能把重点之处写得细致,写得丰满。如同样写山,衡山应突出它的秀丽,泰山应体现它的雄奇,黄山则要抓住它的奇绝;同样写水,黄河谣突出它的豪迈,长江应该突出它的秀美,漓江则要突出它的清澈。
2.要按一定的顺序、层次写,不能见什么写什么。写景的顺序有多种,可以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等,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
3.为了写好景物特征,可借助形象感强的词语直接描摹,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突出,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有人说,自然是一首美妙的诗歌,这个比喻非常恰当的。写景状物的时候,若再能巧妙引入诗词,文章会顿然生色。如描写塞外风景,可以引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赞美江南水乡,不妨借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江水绿如蓝”。用这种方法来写景,不仅会让语言变得文采飞扬,还能巧妙地展示你的非凡的才情!
4、写景要渗透作者的情感。景物本身没有感情,但是写景时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寓情于景,景之“神”便是作者的情;没有作者情感的渗透,用再美的手法描写,风景也只是一幅没有生气的呆板的画面。景因情而生动,情依附着景。情景交融,才能使景物有声有色,饱含神韵,才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佳作选读Ⅰ】
岳麓山顶好风光
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岳麓山也。这个双休日,我选择了闹中取静,寻攀青雾环绕的岳麓山。峰峦叠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便是这岳麓山的真实写照。
正值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把山间打扮得分外妖娆。我穿云破雾踏上了山径。“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大概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吧。山路两旁樟杉树成林,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沿着曲折的石阶小路向上,携着一丝绿意,带着几分新鲜。一路上的疲惫也渐渐消散。
隐约间,山中被红色环合,那是映山红在展露这芳颜。微风拂过,山上的映山红花瓣纷纷飘落,好似一只只粉蝶在飞舞。花瓣片片飘落,萦绕古木,浓浓香气,久久不散。说是去登这高峰,还不如说是去寻找那难得的恬静。我轻轻奔跑,想要寻觅鸣鸟的足迹,但树林阴翳。追逐着鸣音,却有种“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的徘徊。我臵身于山林深处,所有的声音与杂念全都消散,我才发现这就是我追寻的宁静之美。
经过左转右折,我终于攀上了岳麓山之顶。在这里耳听松涛流泉,举目四望,但见清荣峻茂,莽莽苍苍,重峦叠嶂,犹如出水芙蓉在碧海蓝天之间明灭可见。极目远眺,滔滔湘江宛如一根银带,牵系着三湘四水的情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时此刻,有一股激情在我体内燃烧。我仿佛看见那高悬“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内曲径通幽;我仿佛看见一位伟人面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河山正发出震世豪言;我仿佛看见历史长河中那些志士名人在引吭高歌……我的心灵真切地体会到一种超越和启迪,一种身为湘江之子的自豪,一种神州子民的幸福,一种问遍苍茫大地的骄傲!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描绘了登上岳麓山时的沿途的风景,并抒发对岳麓山顶的好风光的赞美和为之感到骄傲之情。(思路分析)
从构思上看,文章由远及近,由山下至山顶,既能给人以广阔而大气的整体印象,又能让人感受它细处的精彩。前面的内容,重在突出碧海蓝天下的静美山色;后面的部分,则重在突出满载历史底蕴的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这座名山的独特气质。(技法点津)
语言优美,善用修辞。从语言上看,开篇的文言判断句,切中岳麓山的独特风格;继而展示的风景画面,善用修辞。或用比喻状花朵,或用排比绘山势,或用名言写特点,语言异彩纷呈,山色美不胜收。尤其是收束时对其文化魅力的展示,要排比的形式与诗化的语言带出,美得令人目不暇接。像岳麓山这样的自然与人文景点,处处都充满着历史与文化的底蕴,那些伟人的故事,那些精彩的诗词,正是语言出彩的主要途径,本文显然收到了这种效果。
【佳作选读Ⅱ】
能不忆江南
赞美江南风景的诗词,我最欣赏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每每吟诵,总是心潮起伏。
江南好,无论春夏与秋冬。“江南三月,草长莺飞”,你可以在春日里寻一径绿地,放飞轻灵的纸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坐一叶乌篷轻舟在湖面荡漾,清风拂面甘醇如那陈年的绍兴黄酒;“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任你的思绪在水天一色里飞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南冬日的水墨丹青,只黑白二色就勾勒得淋漓,在养眼的愉悦里是感受不到寒冷的,你就入了那画境里。
如同词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样,江南美,美在江南水。水光旖旎、垂柳依依的西子湖,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光华灿烂如绿宝石的玄武湖,还有外婆家的小石桥,小石桥下划过的小木船,小木船头的鸬鹚……这一切,都让我魂牵梦绕,让我忘记了大城市里水泥森林的高耸林立,古板,呆滞。
“日出江花红胜火”,你或许看过泰山的日出,也可能观过海上的日出,但你是否注意过江南的日出?江南的日出是温和的,可又是妩媚的。开始时眼前是水雾渺渺的江面,江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淡蓝色,再过一会儿,江面雾气渐收,江水如洗,波明如镜。蔷薇色的朝霞倒映在江水里,从一抹化为一片,然后染红整个江面,再突然有一团火球从江底跳出,它的美丽、动人,让我久久沉醉!是啊,江南的气息是独特的,它更是天真无暇的,没有丝毫的污染,把我们都融入其中。
江南如歌,江南如酒,江南如诗,江南如梦,江南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此时此刻,我的感受就如同《忆江南》最后的那句词一样:“能不忆江南?”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作者用一幅幅的画面,一道道的山水,逐一诠释了《忆江南》的丰富内涵。诗意的画面,浓郁的真情,将江南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思路分析)
本文以一首词为线,思路精彩。写大漠总是离不开黄沙,写高原总是离不开冰雪,江南呢?自然离不开如诗如画的山水。用一首词来贯穿全文,思路可谓妙不可言(技法点津)
借诗写景,意境美好。诗意的画面,浓郁的真情,将江南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经常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精彩的景物诗往往是精彩的山水画,我们结合诗意下笔,用细腻的笔墨再现诗中的画面,一篇佳作也许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佳作选读Ⅲ】
扬州的月亮
扬州,一个人杰地灵、令人神往的地方。在浩瀚而美丽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陶醉。扬州又被人们称为“月亮城”,扬州的月亮美在它的含蓄而不张扬,美在它的自然而不事雕琢。
天气晴朗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扬州城的每一个角落,秀美、柔和、宁静、优雅。夜色斑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静静地享受着这宁静的夜晚。托一壶清新淡雅的香茶,与左邻右舍围桌而坐,谈谈闲话,论论家常。清风为舞,明月相伴,真是无限惬意。
信步于小秦淮河边,或漫步于瘦西湖畔,你随处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的气息和花与树的清香。月光洒在瘦西湖上,给这美丽的人间仙境又增添了几分迷人的风采。透过月色,朦胧的沉醉中似乎听见箫声,令人不禁浮想联翩:那长发飘飘,手执玉箫的美貌女子此刻仿佛就站在二十四桥上和着晚风轻轻地吹奏着。此刻水边的垂柳低低地拂着水面,微风拨弄着湖面。湖水在小桥下堆起一层层涟漪。
月光在湖面闪动着。随意捡起一粒石子丢向湖里,扑通一声,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形,荡漾着向四周扩散。而我的心也如月影一样被均匀地分成了一圈圈,晃着,荡着……等水波渐渐地平静了,那细条儿也聚拢起来,河面上又映出一轮明净的月。据说每到皓月当空之夜,站在瘦西湖边往五亭桥下望去,十五个桥洞,洞洞有月,形成了天上月,水中月,水天一色,众月争辉的绝美景观。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道出了扬州无边的月色。就连大诗人杜牧也因“十年一觉扬州梦”而流连忘返;真可谓是“半湾新月漾银钩,瘦尽春城十二楼”,“明月满扬州”啊。
河岸、细柳、拱桥、天幕,越往上越清晰,一轮淡黄中透出白皙的月儿便是这一切的灵魂。它默默地打量着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把它的万般柔情化做了那丝丝缕缕的缠绵洒向扬州的每个角落。湖水清清,杨柳依依,微风习习,箫声阵阵,与皎洁的月光融为一体。这温馨的气氛笼罩在扬州城上空,弥漫着,升腾着,成了数百数千年的永恒,成了永远流传的家乡月,故乡情。
游过扬州,谁能忘得了这扬州的月亮。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扬州的月亮,描绘它用以涂抹世界之万物,装饰物中之灵魂的银色光芒,它的崇高和美丽,让读者感叹:扬州的月亮好醇,好美!(思路分析)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现代都市,也是一个满含文化底蕴的历史古都。该如何展示这座华夏名城的风采呢?作者想到了月亮。因为文人抒怀总是离不开月亮,而月亮又与这座城市处处相连。这种化大为小、细处取材的方法,令内容新意顿生。作者所描写的月亮也是独具风格的,耐人寻味的。倘若作者找不到月亮这一独特的材料,我们怎能读到如此美不胜收的佳篇?(技法点津)
引用诗词典故。写月亮,总是离不开文人,写文人自然离不开诗词典故,月光营造出的宁静夜晚,秦淮河边荡漾的缕缕箫声,以及诗词引出的无穷诗意,将扬州独特的古韵揭示得淋漓尽致。
第五篇:作文指导与点评
半命题作文“最美不过 ”的指导与点评
题目:
中央电视台有一栏目“最美不过夕阳红”,记录、歌颂的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其实,生活中“最美的”又何止“夕阳红”呢!那少男少女,那美景、美情又哪一样不是最美?请以“最美不过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美”者,漂亮、好看也;“最”者,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也;“最美”者,人绝色,景绝艳,物绝伦,情绝真也;“最美不过”,什么景、人、物、情均不能逾越也。
人最美者,莫过于“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但这只是外态;作为人,内品最为重要。景最美者。莫过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但这只是外像;作为景,内丽最为重要。情最美者,莫过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这只是外表;作为情,内挚最为重要。物最美者,莫过于“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但这只是外貌;作为物,内质最为重要„„写作此题,可直奔主题,将最美者予以展示;亦可采用对比的写法——或以外衬内,或以表衬里。
优秀作文展示:
’
最美不过你那微笑
湖北通山一中高二(3)班 许颖
最美不过你那微笑,如春天微风拂过的温柔,抚慰着自卑的心灵;最美不过你那微笑,像夏日阳光的炫烂,指引着迷途的羔羊;最美不过你那微笑,似秋日金色树叶的金黄,充实着空荡荡的心;最美不过你那微笑,好比冬天雪花纷飞的轻盈,舞出美丽人生。
第一个你,名叫母亲。你用你的无私抚慰着受伤的心灵。有这样一对夫妇,结婚多年未得一子。或许是上天眷顾,让这位高龄妈妈生了一个女儿。这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这些快乐却在母亲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时便化为乌有,转为忧虑。尽管女儿扑闪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朝妈妈笑,但这位母亲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便是女儿只有一只耳朵。母亲是坚强的。她开始让女儿留长发,不时夸赞女儿美丽让她自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女儿天天处于自卑与忧郁之中。看着女儿如此,坚强的母亲带着坚定的目光朝女儿微微一笑:“妈妈会帮你找到耳源,一定!”故事的结果自然是女儿得到了耳源,变得完美。但又有谁知道从此母亲留起了长发,又有谁知道那美丽的微笑背后藏有多少辛酸呢?
第=个你,名叫老师,你用你的睿智为迷途羔羊指明方向。有一个在网络里“沉醉不知归路”的男孩在网吧彻夜来归。钱花完了,肚子也饿了,家也不敢回。“该怎么办呢?”他漫无目的闲逛。当他看到路边有个乞丐时,突发“奇”想。迅速跑回网吧向网管要了根粉笔,回到离乞丐不远的地方跪下,写下诸如“妈妈有病,爸爸残疾,自己需要钱上学”之类的谎言,想借此赚取“外汇”好再回网吧“杀他个片甲不留!”虽然他穿得齐全,但也还是有好心人给钱。看着面前大小不
一、越垒越多的钱币,他暗喜:我可以先去饱餐一顿然后再玩个尽兴。这时有人递上面包,饥饿的他毫不犹豫地拿起就啃。“慢点吃,喝口水。”平缓的语调却让男孩有种“不详”的预感。抬头一看,果然是老师。他的脸唰地一下红了,但老师只是微微一笑便离去了。男孩子顿悟,擦掉地上的字,昂首朝家的方向走去„„
第三个你,名叫朋友。你用你的方式诠释真友情。在朋友为学习苦恼时,你会微笑着告诉他不要放弃;在朋友与父母赌气时,你会微笑着告诉他父母的本意;在朋友沉迷网络时,你会微笑着提醒他什么是真的。总之,是你——朋友,用微笑充实了他那空洞的心。
最后一个你,就是自己。记得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舞出属于自己的蔓丽人生。
微笑吧,最美不过你那微笑。
简评: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见解独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反思。以一组排比句入题,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作者将那浓浓的情思蕴含在平静的叙述中,其用语可谓是和风细雨,清新而自然。
最美不过杨柳依依
湖北通山一中高二(3)班 陈丽娜
在这悠悠岁月之中,在那小桥驿站离人泪洒在这条令人百转愁肠的大道上,萦回缠绵,青柳如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留下的只有那数枝杨柳身边残留着他的气息却总也挥之不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独自伤神,借酒消愁,醒采却不知何年何月、何地、何方。本来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在此时一并迸发出来,将把自己淹没,在黑夜中挣扎着,这时,仿佛抓住了一棵稻草,再度恢复了意识,飘动的杨柳拂过脸庞好似母亲爱的抚摸,又似爱人在诉说绵缠的爱恋,依依不舍充满无限的眷恋与无奈,仿佛还有那一声声叹息。她是在为我午夜喝醉而夜宿郊外而伤神吗?也许在此时只有柳才会为我担心,为我忧愁一一你的美是你的温柔,你的缠绵。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曾经的灞桥何等的繁华,想当年秦始皇赐酒王翦,当年汉刘邦受邦子婴,那场景还历历在目。而令来来往往的人们各自奔向那遥远的地方,送别的人言在耳边响起,而灞桥让早已换了人间。清秋,只有那瑟瑟秋风将那柳絮吹到那个不知名的山谷里,扎根、生长、发芽。而离别的愁绪也像种子一样在心里驻扎。偶尔中过那灞桥,想起那恩怨情仇、国恨家愁,那惆怅、凄凉便从心底蔓延开来,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像撕扯着,又一次模糊了视线,任人潮把自己冲走。只有杨柳见证了这一切,它的繁华、它的萧条,也只有杨柳懂,此时你的美在于聪明伶俐、你的理解。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令我采思,雨雪霏霏”一样令人黯然泪下。走在雨雪纷走的天幕下,右边的位置依然空荡荡的。往日的爱人已离我而去,不知此时他是否会想起那些相识、相知、相恋的日子。还记得在雨中为自己撑伞的情景,还记得当时他把自己冻红的双手放在胸口取暖的画面吗?还是说你身边已站了另一位美貌的女子,还是说有人已经取代了自己的位置呢?树枝上的杨柳亦形单影只,划出一道道孤单的弧线,此时你的美在于你的惹人怜爱,你的略带忧郁的神秘感。
即使时过境迁,古木凋零,杨柳的情意却不会变,它是集温柔、美丽、神秘于一体的精灵,亦记裁了数千年里那凄美动心的爱情故事,最美不过你啊,杨柳依依。
简评:读完本文我才发现“柔”可以如此美,它将我的心融化在了那见证了事态变迁的“杨柳依依”中。文章用真挚的情感将“杨柳依依”串成了一首优美的歌,让人浅浅吟唱着。泪,就这般滴落,说不清是怎么我被感动了。审一个纠结着爱与怨的故事,让人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它的快乐与寂寞,让自己的情感就这样被带动着,走进“杨柳依依”的美丽。
最美不过那颗心
湖北通山一中高二(3)班 陈芳勤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
心有小窗,便不会憋闷,便有亮丽的阳光照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化为酒香。
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年轻时曾是美丽绝伦的姑娘,天资聪慧,才华出众,而她更美丽的是心灵。1841年,已经27岁的她为了支持马克思的事业,毫不犹豫地推迟了婚期;1843年,不顾长兄的阻挠和反对与不名一文的马克思举行了极其简单的婚礼。婚后,马克思被迫害,被逮捕,她都与马克思惠难与共,长期忍受痛苦,协助马克思。在燕妮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她那颗伟大宽广的心,胜过她美貌的那颗心。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而内心美才能经久不衰。
12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损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当丛飞患胃癌晚期时,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2万元钱捎往贫困山区。至今我也没有见过丛飞的样子,但我知道他有颗无私美丽的心,这就足够了。因为这颗心胜过一切。他将全世界包容在他那颗心里。是他对世界苦难的同情心,成就了他的伟大与崇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话题。一个儿子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或许这样一个奖项,这样一个荣誉算不了什么,但就算他不是感动中国人物,他已足够让我们铭记,因为那颗惊天地、泣鬼神的孝心,那颗让我们无比崇敬的美丽心灵。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
这些美丽的心是,像花儿一样永远绽放,永远芬香。
最美不过那颗心。
简评:作者一挥而就,全文酣畅淋漓。燕妮对丈夫的爱,田世国对母亲的爱造就一颗颗美丽的心。那些事迹虽然远去,但那些精神却仍旧熠熠生辉。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带给我们感动,同时也发深思:你有一颗美丽的心吗?
最美不过一捧诗意
湖北通山一中高二(10)班 徐冰洁
阳春三月,盛景江南,氤氲水汽,惟有一柔情女子姗姗来迟。江南是诗意荡漾在瑟琶管弦之中的极乐。娇杏蕴露掩春风,她手持鲛帕,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折一枝娇杏儿,淡紫的玉镯顺着荔肤滑下。她嗅了嗅,很清新的味道。微挪纤纤细步,走向短亭,见一古筝置于石桌,弹一曲《拈花一笑三生过》,这是江南春梦的浓浓诗意。
花开花谢,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为何让无数人陪出眼泪儿?不仅是伤花,更是伤情。梦里花开有声吗?有的,花心碎了,我们的心也碎了。事物本是由情而变。男儿未必无情,不然何来“杨柳岸晓风残风”的冷落清秋节,何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情难赋,何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千行泪?只是女儿如水的柔情更有媚态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情景,你懂过么?寂寞唱着歌儿,她在等待丈夫的来信,却只有几抿花瓣滑过脸额,沾了些许泪珠儿。她多想伸出手接住花儿,可花儿已飘向那一浅水中,走了。她一天天地等着他,直到黄花堆积,她已等不到他。“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流泪的花儿,真的是让人心疼。
总说夏天是个令人无梦的季节。黄昏时分,伊在斑驳的花影间淡淡地笑,仿佛已经沧海桑田。其实,“从来春花秋月无常,我只是笑着遗忘。”淡然之景,就如崖边抚琴,没有悲凉凄戚的弦音,轻轻的,偶尔的风移影动,也只掠起微波一瞬。蒲公英的飞翔没有目的,于是自由。纵身于蒲公英的世界,你也有翅膀。跳舞吧!脚满面春风踮起,旋舞,继续,不要
停下。渐渐,渐渐,忘了自己;惠了这个世界;忘了呼吸。你是一只无辜的精灵,这世间的灰尘不能沾上你轻盈的翅膀。不在乎,将世界淡漠。这是怎样的愉悦?灵魂的释放,精神的松驰,这是诗意的世界所能给你的。
世界太繁琐,我将最美的定格,将它放入心里角落。我该怎么生活,我的诗意人生?不论是柔情的江南,流泪的花瓣,还是无梦的淡然,都被那一捧诗意点化脱世。我将这一捧诗意装进高脚杯,却不小心打碎了它,如水晶碎了一地的声音——
“最美不过一捧诗意!”
简评:作者的文字如一帧帧剪影,取景于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叙述着年岁里淡淡的忧伤。诗意如水,才用“捧”,你无法刻意捕捉,散发在举手投足间。
抚琴之人泪满衫,杨花萧萧落满肩,窗影残,笛声寒。烟水浆声里何处是江南?
最美不过夕阳红
湖北通山一中高二(10)班徐杰
晚霞嫣红嫣红,仿佛要溢出红色的琼浆。四周静静的,静得使人升起一缕柔意。这时的天如在梦幻中一般,地也如梦幻中一般,静寂的飘渺柔长又缠绵。我坐在荒草中,抱着双膝,聆听黄昏无声的歌。
仿佛想起了许多许多,白日里那纷繁的课堂,那杂乱的声音,那无端的误会与解释,还有那元缘的愁怨,似乎轻轻地飘在心头。然而又仿佛什么也没有想,只是沉醉在这夕阳之中,如梦一般深醉在这夕阳之中。
心头忽然飘过一首诗:“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声音/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我感到又蒙上了水雾,朦胧中,那晚霞似乎更浓了些,如缕缕轻烟一般。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一个小女孩轻快地跑着,如夕阳中的天使在空中飘飞。我的目光随地飞舞。她停止了歌唱,小心地朝一只白色的蝴蝶走去。她的脸好红好红,不知是晚霞染红她的双颊还是晚霞从她的脸颊飞起。
“哥哥,你一个人在干什么呢?”她笑着问我,很纯真、很温柔。
“我么?坐着玩玩!”
她笑着,又飞走了。
她有几岁?六岁?八岁?我曾也像她这么快乐吗?望着她的背影,我轻轻叹了口气。而今,我十六岁。哦,想到这里,我不禁想笑:“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是的,我只有十六岁,怎么就有这么多的忧郁?我只有十六岁!我跳起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悄悄地转过身,不想打破黄昏的寂静。
夕阳越发淡了,如雾一样,天边抹着一抹淡淡的晚霞。
“也许远方的陌生的星已挂在杆顶/郊外的小站陌生的灯已点起光明/光明重重叠叠。”我微笑着,“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我欢呼着,也飞了起来。
夕阳褪尽,黄昏的星星已点缀在夜空。
简评:全文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尽管是夕阳时分,却依旧能看见能听见愉悦的“歌声”,如雾的夕阳,如仙的女孩,以及忧郁的“我”的伤感,都如这灿烂的夕阳,褪尽后徒留寂静的回声。作者心中的“最美”,莫过于顿悟后褪尽的夕阳!
最美不过父母情
湖北通山一中高二(10)班 石文仲
人世间,到处充满着美的身影:看到路旁一朵
半命题作文“最美不过”的指导与点评
字数:1083 字号:大 中 小
鲜艳的花,你会想到美;擦肩而过一个漂亮女弦,你会想到美;“登临碣石,以观沧海”,你更套想到那波澜壮阔的美。
这些的确很美,但都不是我眼中的最美。
17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俩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你们的牵手中,我蹒珊学步;在你们的教导中,我牙牙学语;在你们的期盼中,我步入学堂;在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渐成长„„
爸爸,我怎能忘记那个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
要过年了,回老家要坐船。那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刚踏上船,一阵凉意就扑面而来。更要命的是,舱内已经坐满了人,我和爸爸只得跟着那些大包小包的行李一起站在舱外狭小的空间里,随着船晃动。
开船前,爸爸把我的围巾拉起来,盖住了我的头。但甲板的风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刺骨,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我,爸爸的手松开了扶手,在船剧烈的晃动中艰难地移动。爸爸走到我的面前,脱下了那一件唯一让他保暖的旧军大表,披在我的肩上,然后背对着我,用他那瘦小的身躯为我遮挡那凛冽的寒风。看着父亲瘦小的身躯,我流泪了。我把头紧靠着他,那股暖流一直流到心里。
妈妈,我怎能忘记您的肯干,您的勤劳,您的辛苦!
您为了我上好一点的中学,初一就将我带到县城,租下房子,陪我读书。
没有显赫的家世,我们必须拼博。为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也为补贴家用,您选择了街头摆摊卖水果。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站在街口寻找母亲,喧闹的人群让我有些眼花。最后我在一个脚蹬三轮旁找到了她,见到她费力地从车上扛起几袋苹果,又一步一个趔趄地走向摊位。凌乱而斑白的头发让我倏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是以牺牲母亲的青春为代价的。她真的老了,我看到她汗流溴背,那个蹒跚的背影绝不亚于朱自清老父亲的背影给他的震撼。而这一切,您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那一刻,我颤抖了。
细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父亲和母亲是那么值得赞美。
爸爸,当您用慈祥、温暖的双手为我披上军大表的那一刻;妈妈,当您用艰难而充满斗志的肩膀扛起那几袋苹果的那一刻,您俩是否听到我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
最美不过父母情!
简评:正如题目“最美不过父母情”,文中的“父母情”最美,也最感人。这一方面得益于朴实语言中含情,另一方面在于文中的细节描写——无论是父亲拉围巾,披大衣,为“我”挡风;还是母亲凌乱、斑白的头发,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