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办事处##庄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办事处##庄村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将经验材料总结如下:###办事处##庄村是###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是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村。现在的###庄村是2007年11月在全市村级区划调整中由原来的##、##、##三个村合并而来的。全村在册可耕地面积近2000亩,煤矿塌陷地面积3100余亩,水面1200余亩。全村村民1066户,总人口4692人。近年来,我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区农业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实际,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并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使得工农业经济及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为高岳办事处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树立了鲜活的样板。
一、确立主导产业,工业反哺农业。
##庄村是典型的塌陷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去年以来,村两委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因地制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从新制订了以发展酿酒工业和现代农业为主的总体规划,一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村,以工哺农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300余万元,盘活闲置10多年的###酒厂,成功开发了6个“###”、“###”系列新产品,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获利润380余万元,解决100余个劳动力就业。一工业经济为支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投资120万元,挖精养鱼塘150亩,复垦土地500亩。投资20万元,鼓励和扶持30多个农户发展规模养禽及奶牛,年向社会提供禽、蛋、奶450吨,肉禽50000余只。利用塌陷水域资源,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北京金绿公司发展养鹅,实施种植、畜牧、水产生态链式养殖,不仅产生较高的经济、生态效益,且示范带动本地农户发展畜牧生产水产养殖业,快速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计划于2010年5月份在北外 1
环路路北建设完成“农家乐”等一系列休闲设施。成立蔬菜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合作社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农民利用率和产出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09年下半年对厂内闲置厂房进行改造,建设了农民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农民就业培训基地,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劳务输出,今年有组织向长三角和珠三交地区输出农民工1200多人,仅此一项,年创收800多万元。
二、发展农民文化,崇尚精神文明。
###庄村是“千村百镇全民建设示范村”建设了农民体育活动场所2处,配置了篮球架(6对)乒乓球桌(4台)等户外文体设施,健身器材。全村适龄儿童入托、入学率达100%,并完成规定学业的年限。利用开放式村部建设农家书屋80平米,藏书3000余册,报纸,杂志20余种。建设远程电教室130平方米,被列为市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村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建设了村级卫生室,健全了管理制度。医疗过程符合卫生操作规范,规范购药渠道,严禁使用假冒伪劣药品。数字电视入户率,电话覆盖率90%以上。成立党员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婚丧新风尚,建成村骨灰堂一座,实行骨灰集中存放。新生人口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比率达到100%。
根据建设需要,我们请区城建局规划、市水利设计院设计,完成村庄建设规划:民房建设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全部按照欧式两层楼房设计,美观实用,近两年来无违规建房现象发生。按根据形势发展和上级要求,我村于2008年8月份投资96万元进行了开放式村部建设。请市区专业部门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通过招标选定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建设。按照“拆除一座墙”、“建好六个室”、“打造五个中心”、“设立四个栏”的目标要求,通过近6个月时间,建设占地4500平方米,主楼建筑800平方米,高三层,共三十间的寓公共服务、文体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村部。开放式村部建成使用后,每天到村部办事和参与文体活动的村民络绎不绝,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更是促进了我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近年来,我们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各种形式,筹集500多万元建设资金,巩固和加强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去年来,全村共投入130多万元,建设和改造村道硬底化路面9600多米,到目前为止,新村村内主干道水泥路面硬化率达100%。自筹资金对##庄、##庄等村内下水道疏通改造并加盖了水泥盖板9000余米。对新村(含学校运动场)水泥路肩维护、绿化及环境治理,建立村内2立方米的垃圾池20个,村外1500平方米的垃圾、柴草中转站1处。建立垃圾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配备专职保洁员,做到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实现区域集中处理。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建造180米深水井一口,利用国家项目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管道,解决了全村4600多人安全饮水问题。村重视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以##庄、##楼基本农田为主开展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几年来共修渠挖沟8000余米,打井40余眼,修建桥涵30多座,使水患逐年减少。太阳能、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用户普及率达90%以上。有净化系统的卫生间和各种封闭式厕所的用户达95%以上。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力推进了我村的文化、体育、卫生、科普、民政、广电、电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高岳办事处任庄村率先开展并完成“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有效地改善村中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力地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建设新农村。我村历来重视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工作,早在二000年,村委就对全村的发展作总体规划,对违章建筑和影响村容村貌的破旧房屋进行了清理拆除,并按照村民意愿统一规划建设了任庄新村。第一期规划建设80幢布局合理、式样美观有两层的新式住宅小洋楼。到去年止,第一期新村规划建设已基本完成。新村建成后,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富有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任庄新村,各地不断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去年以来,在省、市农业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按照村民的意愿,对新农村的发展重新进行规划。在第一期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第二期计划周庄再规划建设100幢楼房的现代化住宅区,周围还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广
场、公厕、垃圾池等公共设施。整个规划详细、具体,建筑布局合理,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对新农村科学有序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四、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建设共同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我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我们利用村中的宣传橱窗、文化活动中心、文体广场,文化墙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大力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抓党建促发展的长效机制,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开展“三级连创”,注重后被干部选拔培养,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发挥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有力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推进经济长足发展。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三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组织,完善制度,摸底核查,张榜公示,建立台帐,实施规范管理。经核查,全村共有资产折款6519530元,资源折款1450000元。三资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村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了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达到了“事务公开、民主理财、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工作要求。
我村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使村中社会大局稳定,文明新风处处荡漾,村民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能友好、和谐相处。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安徽省生态环保村”,“第三届市级文明村”等光荣称号,成为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办事处###庄村
###年###月###日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汇报
北 港 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汇报
一、着眼全局,谋划思路促发展
北港镇现有36个行政村,其中26个村没有集体收入,与我区其他镇相比,我镇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差、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按照“稳定、发展、提高”的六字方针,制定“生态立镇、特色富镇、科教兴镇、工业强镇、依法治镇”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两区”、“两山”、“两万亩”和“五个基地”,即进一步完善姚周寨工业小区和河东工业小区 “两区”,开发包装寺尔山、六罗山“两山”旅游资源,实现万亩花生种植带和万亩核桃种植带“两个万亩”,壮大河东奶牛基地、南王庄核桃基地、大旺庄蔬菜基地、西连峪爱宕梨基地和刘峪酒葡萄基地等五个种、养殖基地,使园区工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近郊生态旅游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科技新型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继续完善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营造稳定、和谐、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环境,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一)观念为先,培育开拓创新、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超前的思想是基础。虽然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和困难,但我们也有很多潜在优势。我镇紧邻城市中心区,并有着近60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发展城郊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城市扩张,我镇基础设施条件在不远的将来会彻底改变,这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大笔可用资金,而且会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招商水平。今年初,我镇根据“十五”期间的发展成果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区委提出的打造“北方滨海名区”的宏伟蓝图,高标准、高起点地制订《北港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及实施方案》,同时,组织村干部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外出参观考察,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涵。农村群众的保守、畏难的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变,也使干部群众的思想、热情凝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上,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
(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三个产业均衡发展的镇域经济新格局
夯实第一产业,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使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科技新型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基础。一是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重点,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五个种、养殖基地为龙头,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先进的科技改造农业,用新型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发挥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二是继续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种植。发挥万亩花生种植带和万亩核桃种植带的辐射效应,使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种植规 模化再上新台阶,提高农民收入。三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为途径,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以扩大农民的非农收入为富民重点,着力实施“三大致富工程”,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较往年有大幅提高。实施“创业”致富工程,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的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在全镇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具有雄厚资本实力、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农民企业家;实施“转业”致富工程,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通过组织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培育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本领、现代风貌的新型农民,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安得住、能致富,今年上半年,已举办培训班14期,累计培训农民超过1000人次;实施“产业”致富工程,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格局,打造一大批绿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提高收入,目前,姚周寨村的“老油翁”牌食用油已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木砟峪村的绒山羊产业、东西连峪村的爱宕梨种植业都在我市以至华北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大力推进第二产业,继续坚持走工业化之路,把工业兴镇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方略和调整结构的第一突破口。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要素,降低投资成本,促进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努力把我镇建成全区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重点抓好三个支撑:一是项目支撑。抢抓东北亚资本向 环渤海经济圈转移的机遇,加大对韩国、日本、俄罗斯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推介招商。加快引进开发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牵动力强、回报率高的大项目,拉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在建项目4 个,总投资53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500万元;储备项目2个,预计投资3.5亿元。二是园区支撑。按照提升规划水平、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提升综合功能、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要求,加速完善“两区”的硬件、软件水平。以“两区”为依托,全力做大做优以机械、玻璃加工、建筑材料等骨干项目,至7月份,姚周寨工业小区已落户工业项目52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外资项目3个。三是骨干企业支撑。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力争5年内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超过2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家。
培育第三产业,发展城郊旅游,提高第三产业在镇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按照海港区旅游开发“北部向山上发展、南部向海上延伸”的战略方向,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寺尔山、六罗山旅游风景区,谋划发展面向京津沈等大城市中高端消费者并服务本地城市居民的度假旅游项目,带动农业、林业、服务业等各个方面产业的进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与社会基础。去年冬季建成的紫云山滑雪场已经成为全市人民冬季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其带动效应已然显现,陈庄村围绕滑雪场开发的“农家饭”、“乡间游”等附带项目已经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和谐为基,打造村容整洁、稳定祥和、文明向上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始终坚持“稳定、发展、提高”三不误,一方面,确保一方平安稳定。不断强化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镇级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三级稳定工作保障体系,专门成立稳定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三级排调网络,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保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注重重大节日、暑期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我镇无一例到市以上机关上访的现象。另一方面,以创建文明生态村和“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年为契机,在区领导和区直各局的关心支持下,包括镇村在内共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党的阵地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其中投资113万元,新建两室4个;投资65.4万元新建10个村的文化广场;投资332.8万元修路18300延长米,修桥10座。目前,有6个村达到市级示范村标准,14个村达到市级普及村标准。目前,还有5个村没有两室,15个生态文明村没达标,计划用两年时间,使其达到市级文明生态村普及标准。
(四)以人为本,完善高效运作、民主公开的农村组织建设新机制
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新当选两委干部培训,帮助做好新老班子交替工作,理顺各方面关系。针对换届后有2/3以上的村干部是新当选,大部分文化素质低、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等情况,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北港镇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强化三项措施推进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 农村干部档案。把村书记、村主任作为一级干部,纳入镇干部管理序列,由镇党委为其建立一套组织人事、工资、考核档案,作为其任免、使用依据。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年初,由镇党委统一制订、下达农村班子的考核目标和记分标准,年终进行考核。对当年完成任务考核为优秀的村干部,兑现奖励工资,对完不成任务考核为不合格的村干部,除不享受奖励工资外,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给予免职。三是加强任期督导。对现任干部实行定期培训,定期考察、定期考核制度,及时掌握农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农村干部健康成长。对离任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凡发现问题经查实的,一律按章处理。
三、狠抓落实,四项措施保发展
(一)解放思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一是在党员干部中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认清当前宏观形势给我们发展提供的难得历史机遇,认清经过多年的积累,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量变而质变的关键时期,错失了这个机遇,不仅是对工作的失职,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漠视,更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二是加强在农民群众中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使农民群众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为他们致富、小康提供了机遇,引导农民群众敢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保守思想、既得利益。通过坚持不断地宣传教育,目前,我镇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谋发展、快发展、突破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这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形成了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狠抓《北港镇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的落实,切实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维护村两委班子的团结,统一工作思路,促进农村基层党建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继续实施“素质工程”,加强两委班子培训,行学历教育,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村干部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三是实施“高职低挂”工程,让年轻有为的副科级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班子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激发了村级班子的内在动力。四是以“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和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平台,推动“两室”建设,继续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三培养一提高”的原则,严把党员入口,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为新农村建设事业提供组织保障。
(三)提升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关键,发挥优势,以三个产业的均衡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镇把今年定为新农村建设开局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就确定了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好事、实事。半年来,镇、村两级财政累计筹集、投入近百万元,解决了农民群众关心关注、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不但使我镇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而且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开局年中看到希望,得到了实惠,从而更加坚定了农民群众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四)优化发展软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团结、务实、高效、廉洁”机关。我镇以区优化办明察暗访全区各单位机关效能为 契机,对机关环境、工作人员作风、考勤制度、工作规程等等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并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提出机关工作人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中午休息时间饮酒,不得在村内用餐,不能以任何理由向村干部提出工作之外的要求,切实做到“帮忙不添乱”。这些做法,得到了来镇办事人员、村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是大力弘扬“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树立诚信、务实、服务、廉洁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在农村群众中倡导“工作能力为先、人品道德为重”的理念,引导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三是加大驻村企业和村两委的互动,一方面发挥驻村企业人才、资金、信息优势,为所在村提供发展经济的空间,吸收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村两委在谋划全村工作时,时刻考虑驻村企业的利益,为驻村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从而形成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汇报
倾情而作尽力而为
市侨联驻谷城熊家岗村工作队
根据襄办发[2009]8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9年市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精神,襄樊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派出驻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工作队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度重视帮助制订熊家岗村三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位于谷城县五山镇东南部,东与石花原罗井村,西与何湾村,北与谢湾村社区居委会,南与四棵树接界,全村版图面积528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875亩,山场面积2950亩。全村5个村民小组,在册本村村民520余户2347人,居住在熊岗各企业非农人口约1000余人221户,村干部四人,共有党员39人。2008年全村社会生产总值4210万元,粮食产量158万公斤,茶叶产量8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如何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开展工作,市侨联党组对驻队工作高
度重视,将驻队工作队工作纳入侨联机关的总体部署,列入重要工作议程,侨联主席廖小玲听取工作队的专题汇报,并带领工作队到该村进行调研,全面了解情况,提出指导意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市侨联纪检组长担任该村驻村工作队长,为了使驻队工作取得实效,带队领导和工作队员深入山地、林地,田间地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该村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明确提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农户企业,发展民营经济,服务建设经济园区,美化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加大公益事业投入,争取惠农资金,完善路网建设,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生产等基本目标的制定,并协助该村制订出熊家岗村三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深入调研真心实意办好事做事实。
根据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为落实好这次市委、市政府对工作队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队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市侨联拟定了《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公共建设调研报告》,《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生活环境建设调研报告》,《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经济园区建设可行性调研报告》等三篇可实质性操作的调研课题。
通过对调研课题的准备、实施,本打算做好一件实事,促成两个项目。
1是结合环境整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各
组居民集中点建垃圾池,100口沼气池。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室内卫生、厕所干净,柴草归院,禽兽归圈;
2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村推进”要求,积极努力为该村争取1000亩土地划入谷城县土地平整项目内,力争7月份1300万元国家配套资金的启动;
3是与当地及市民政部门联系,争取接受100人的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搬迁项目。
三、研究问题有的放矢。襄樊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驻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工作队通过与该村干部群众的多次接触与调研,深刻感受到该村目前存在以下不足:1是公益性建设缺乏维护。谢湾河、杨叉河两条近4500米河流护堤,几条小河灌溉拦堰自完工投入使用再无专人维护,导致恢复使用期又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浪费。2是闲置资产急待合理运用。由于历史原因,该村拥有原军工企业搬迁后遗留大量固定资产;镇村合并后,遗留下的闲置校址一处。如何合理运用好这些资产,将通过我们驻村工作队的《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经济园区建设可行性调研报告》进一步完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目标的实现,将作为市侨联驻村工作队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市**街道**村,位于**市东郊,全村313户,1148口人,耕地面积2090亩。村内有中华第一砖塔——**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塔脚下的**村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重点是开发汾州文湖景区,努
力打造一流的集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渡假村。我们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等方面都加大建设力度,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四星级农村党支部”。
在开发旅游、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行。为此,支部始终把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新一届领导班子、全体党员,深刻领会支部是一面旗,党员是一盏灯的道理,以学习促发展。为了提高觉悟增强素质,组织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参观学习。全体党员、两委干部为集体的公益事业纷纷捐款,王书记带头捐款一万元,并参加义务劳动,每月定时召开党员大会,总结报告支部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研究文湖景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选优秀党员活动,优秀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不合格的给予批评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村委组织的义务劳动大家都积极参加,外出不在的党员,妻替子代,老党员不能出勤的,自
愿出钱用财力来尽自己的义务。这样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党的领导核心得到巩固。大家称在新一届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党员身份亮起来了,先锋形象树起来了,服务百姓干起来了。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随着村委的积极扶持和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热情高涨,全村经济运行健康向上,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XX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38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488元。在农民生活富裕的前提下,村委十分重视农民的精神需求。在XX年9月29日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节,每年召开“元旦”茶话会、“三八”庆祝会、“七一”表彰会、“九.十”座谈会等。XX年底策划了“五好家庭”、“模范村民”评选活动,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每户一块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建立了**村农村网络文化站,方便村民查阅种植、养殖等资料,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放射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为村民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市图书馆及北京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捐赠下,我村图书室现有藏书一千五百余册并有专人管理,方便了农民的学习、参考。XX年初,在省图书馆的协助下,开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配备电脑、投影仪、支架银幕,接收最切合农民实际的资源,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卫生所医务人员认真负责、药品齐全,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农民的好评。另外,面积3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正在筹建中,为日后农民健身提供了场所。
三.开发旅游事业、构建和谐新村
汾州文湖景区地处**市区东侧,总规划面积1744.05亩,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区域。文湖景区交通便利,即将竣工的**路东段直达**村,进而连接城市各主干道、太汾高速公路,新307国道与景区道路接轨。**村内的**塔,是中华第一砖塔,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a
文湖景区分为两大区域:风景区和景区附属服务开发区。
(一)风景区:以古建筑艺术、古文化、山水风光为主题。
(二)附属开发区:以服务景区、完善景区功能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开发区。
b.总体规划项目及主要景观
1.**新村: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新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
2.**塔文湖旅游景区:以**塔、文湖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为**市人民提供一所良好的休憩园区,并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3.**王府:**王府现存于**南大街,由于城市的开发,其位置不适保护,迁建到景区内既保护了文物又增加了景区的文化价值。
4.汾州孔庙:汾州孔庙在**历史文化地位很重要,但已经不存在了,只能按制新建。
5.古汾州八景:将卜山书院、汾水行宫、马跑神泉、烟笼贤阁、雨渍仙碑、彪岭樵歌、文湖渔唱、鹤鸣古洞迁建到景区内。
6.历史文化建筑:新建王文素纪念馆、名人馆、再建三贤故里坊和访贤桥。
7.水系景观和生态景观:恢复城市水系,进行造景。
8.旅游商店:在景观区和附属开发区之间布置了旅游商店、土特产品店和汾州名吃街完善了景区功能。
9.城市服务工程:兴建**市建材市场、家居市场及文体文化活动中心。
10.环保建材工业园区:生产环保型建材,减少环境污染。
11.生态农业园区:重新整理规划后的土地,整合资源,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
c.文湖景区具体开发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
e:
c在**市汾州文湖景区协调领导组的指导下,由**市**农工贸公司自主开发,目前已投资50多万元,硬化道路6.86公里,铺油路1万多平方米,投资46.3万元用于迁坟建陵(迁坟286座),投资28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设施,文湖景区占地1744.05亩,补偿土地费1044万元。迁移国防光缆两千余米,赔偿66208部队材料费15万元。投资10万元在**塔周围安设了四盏射灯,塔内安装了十二生肖,引进城区3号线路两千多米,高标准路灯四十盏。办公楼安上暖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经普及。这些工作为景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XX年5
月12日举行了
“汾州文湖景区”奠基仪式。**小学是历史上有名的太极观小学,在“公勇诚朴”的校训下,培育出名扬中外的“冀氏三杰”。近年来村委每年投资3万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2.文湖景区建设情况。文湖占地面积为398.6亩,湖水深度为5.1米,需挖土方107万左右立方米,概算投资1339万元。文湖的防渗工程已投资916万元。到目前为止湖体已竣工,假山已经成型。
3.**路东段全长1260米宽60米。所属**村地段的前期工程居民搬迁工作已开始实施,村西旧砖场圪洞内树木已全部移植。目前**路东段基本路面已经全部硬化。
4.景区绿化面积已完成栽植面积75亩,栽植各种风景树5000多棵。总投资82万元,基本按照今年总体目标完成。
5.**塔广场:设计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一期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广场建设:直径为30米的声控喷泉,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第三产业商业开发区正在筹建中,周边绿化紧相随,到年底全部完成。
6.汾州大戏台:目前主体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已投入130万元。
7.望阳路拓宽全长1380米,宽30
米,需添土方27.6万方,现已基本成型,两旁树苗全部栽植
8.新农村建设今年投资1026.16万元,安置拆迁户156户。置换代建拆迁户到明年7月底交付使用。
通过两委班子的努力,于XX年6月底我村被市委、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四星级农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未来更大的挑战等待我们去面对。我们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35”工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xx的“6.25”讲话精神以及xx大精神,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们两委干部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倍努力、勇于奉献将**新村以及文湖景区建设的更加美好。让**这个孕育在太行、吕梁的明珠一定会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第五篇:2011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唐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就我们唐家岭村新农村建设今年上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望多指导。
唐家岭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30户,1630人,耕地面积2600亩,被县、镇列入新农村建设四星升五星重点建设村。今年以来,在县、镇两级党政组织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村两委会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埋头苦干,发奋进取,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坚持优调产业结构,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兴村富民的根本,配合县上的举措到户项目,组织村干部深入各组,认真分析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比例,完善农民增收台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细化农民增收措施。
一是增加经营性收入。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注重抓好夏粮作物的田间管理,积极发动群众及时进行麦油病虫害防治,保证了全村夏粮的丰产丰收,总产达到13.5万公斤。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加大农业示范园建设力度,在全村做大做强猕
猴桃示范园,食用菌示范园为主的两大基地。上半年,全村新栽猕猴桃600 亩,全村猕猴桃种植达到2000亩。新建香菇大棚20座,每座0.5亩,年产鲜香菇10万公斤,年收入达到45万元,纯收入达到35万元。
二是提高工资性收入。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和技能培训,通过劳务中介和就地消化等多种方式,解决农民务工难问题,大力倡导农民自主创业,上半年实现劳务输出800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00万元以上。
三是保证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小额贷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扶助政策措施,保证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经初步统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完成全年农民计划增收目标任务的60 %以上。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上半年,高标准建成2400㎡村民活动中心并配置了活动器材,村上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计生服务室、调解室等阵地建设,以此为平台,多方拓展兴村富民服务功能。
我村千吨猕猴桃冷库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建设冷库15座,储存量将达到一千吨以上,千吨冷库的修建,解决了猕猴桃鲜果销售的难题,为今后岐山县猕猴桃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极大的提升了该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狠抓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村两委会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重点,抓点示范,对街道集中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先后拆除街道压红线房屋4户,改造粪土街围墙9处,全面清除了农户门前柴草杂物,柴草各组统一管理统一堆放。同时制作新农村建设大型宣传牌10幅,装贴喷塑画180幅,制作灯箱宣传门3个,完善“两栏三牌”,栽植绿化树8500棵,努力营造新农村新气象的舆论氛围。
四、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利用农闲时间,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普知识,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人数1000多人,印发各类学习宣传资料5000份,同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灵活多样地文化体育活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土地政策,使全村村民团结互助,和谐相处,为建设美好新农村群策群力多作贡献。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双公开双承诺】制度,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能力,积极推动升级进档活动的开展,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今后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和巩固提高现有17个个体企业再扩大建设,本村加工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现在的150名提高到200名。
2、做好劳务输出,增加村民收入。计划在全村向外开
展劳务输出650人,年均收入1万元,全村劳务输出总收入达到650万元。同时,使其外出打工者从中学到一技之长,思想得到解放,扩大自主创业能力。
3、配助和建设猕猴桃销售网络。以4个推销大户为基础,成立猕猴桃生产、储藏、推销协会,组织机构,明确人员,依托县猕猴桃中心和县网络中心,使全村的猕猴桃栽植作务、贮藏加工、销售实现一体化经营,使全村猕猴桃生产达到作务规范化,产品质量标准化,销售品牌化。
主要措施:
在我村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村级建设管理机制,以农业基础设施硬件为突破口,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确保我村新农村建设实现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在点上深化,在面上延伸,突出特色,统筹兼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