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人康复指导计划
残疾人康复指导计划
残疾是指造成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身体上和/或精神上的功能缺陷,包括程度不同的肢体残缺,感知觉障碍,内脏器官功能不全,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智能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为Impairment(残损),Disability(残疾)、Handicap(残障)三类。
在康复工作中应根据残疾人残疾程度的轻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对策:
1.对于只有组织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缺损,而尚未影响至社会生活功能者,应积极进行临床治疗和康复功能训练,以防止功能障碍的出现或发展。
2.对有个体生活能力障碍,但尚未影响至社会生活功能者,应进行各方面的康复治疗、教育和训练,发展其代偿能力,或以器具辅助补偿能力的不足。
3.对有严重残疾,以致造成社会生活能力障碍者,除进行康复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层次上调整和改变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以利于残疾人重返社会。
采取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物理疗法(PT):包括物理治疗、体育疗法、运动疗法。
2.作业疗法(OT):包括功能训练、心理治疗、职业训练及日常生活训练方面的作业疗法,目的使患者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的环境
3.心理治疗:对心理,精神,情绪和行为有异常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心理调整或治疗。
4.康复护理:如体位处理、心理支持、辅助器械的使用指导等,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继发性残疾。
5.康复工程:利用矫形器、假肢及辅助器械等以补偿生活能力和感官的缺陷。
6.职业疗法:就业前职业咨询,职业前训练。7.传统康复疗法—利用传统中医针炙、按摩、推拿等疗法,促进康复。
现代医学新模式认为除生物学因素外,心理、精神、情绪和社会因素都可致病,因此在预防疾病时,不能忽视控制社会和心理的因素;不仅要重视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引起的疾症,也要重视功能的恢复,因此在治疗上不仅要消除临床症状,而且要预防和恢复功能上的缺损,不仅要使用对抗生物学因素的方法,而且要使用调整和矫治心理、精神情绪和社会因素的方法。以健康的新概念和医学的新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可以指导康复治疗的三大原则,即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皇姑区中医院
平安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二篇:残疾人康复计划
2014年五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为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密切联系残疾人,切实为残疾人服务,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使残疾人享受党和政府规定的有关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扶残助残康复工作,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下例康复工作计划:
一、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基本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二、对各类残疾人提供相应社区康复服务:
1.为社区中患偏瘫、截瘫、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订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调整训练计划。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精神病患者,动员亲属及时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诊断治疗;对康复期的患者,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监护随访病人,要求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按需服药。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残疾人亲友要理解和关心残疾人。
3.为视力障碍者服务,对需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转介有关医疗机构实施手术复明,对低视力的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服务的康复机构接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4.结合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新发现的疑似聋儿,及时转介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对治疗后无法恢复的聋儿,应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助听器验配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对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市康复中心进行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
三、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中,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四、设立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点,免费提供残疾人辅助用品用具的信息、转介、使用指导及监护人培训等服务;有偿租赁康复训练器材和用品用具。
五、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开展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补碘宣传;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五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年1月10日
第三篇:残疾人康复指导站调查报告
关于鹿城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相关的的研究,利用周末业余时间进行了此次的调查,主要涉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情况,以及当前康复指导站的运行情况,调查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3日—10月14日
调查地点:温州市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调查范围:鹿城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鹿城区残疾人
一、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积极意义
为了健全残疾人康复体系,畅通康复渠道,方便基层残疾人进行康复恢复训练,鹿城区在乡镇(街道)一级,依托乡镇(街道)卫生院成立了康复指导站。指导站以掌握了解辖区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规范完整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建立康复服务记录档案,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康复的覆盖面,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鹿城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主要情况
我区现有注册残疾人10582人,已建立乡镇(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22个,社区(村)残疾人康复服务站93个,全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2011年全年共为残疾人康复训练共4090多人。各乡、镇(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是经区卫生局等机关批准,依托乡镇(街道)卫生院的康复室,业务上接受区残联的指导和监督。
(一)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主要职责
1、全面掌握了解辖区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每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情况。规范完整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服务记录档案。
2、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以下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
3、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健康教育范围。为辖区残疾人及其亲属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和康复知识读物,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4、帮助指导残疾人对康复健身器材和其它辅助用品的使用和训练,尽快使残疾掌握训练要领,并能持之以恒,使功能训练早出成效。
5、定期研究分析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听取指导医生汇报交流,到残疾人家庭走访征询服务意见。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不断提高康复工作效率
(二)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工作制度
1、在街道(镇)及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协助社区居委会对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详细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底数,建立随报制度,做好转介服务。
3、协助康复指导站技术人员开展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工作,指导康复器材的使用。
4、定期组织残疾人及其亲属参加知识讲座。
5、积极宣传社区康复工作的意义,提高社区居民,特别是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参加意识。
6、建立残疾人基础档案,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7、以人为本,文明服务,热情接待康复训练的残疾人,耐心回答和解答残
疾人提出的相关问题,禁止一切歧视残疾人的言行。
8、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按照康复计划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并做好训练记录。
9、遵章守纪,严谨认真,严格按训练要求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规范训练程序,防止训练中心造成康复对象二次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10、爱护设备,管好器材。康复中心器材实行专人管理,做好设备使用,维修登记。
(三)残疾人指导站康复活动室管理制度
1、康复活动室开放时间,每日上午:8:30-11:00下午:14:00-16:30,活动室实行免费开放,由专人负责管理。
2、自觉爱护公共财物和各种康复设施。
3、残疾人康复训练时,为了安全请在监护的陪同下训练。
4、参加训练的人员要讲究秩序,正确使用康复器材,请勿超负荷使用。
5、在使用康复器材时,请注意器具的完好程度,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6、注意卫生、爱护公物、请勿大声喧哗,服从管理。
7、携带的物品请妥善保管,以免丢失。
(四)康复指导医师工作职责
1、负责筛查康复对象,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2、传授康复训练技术,指导康复员、残疾人及亲属开展康复训练工作。
3、评估康复员工作,评估康复训练效果。
4、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
5、为残疾人制作简易康复训练器具。
6、填写《残疾人康复训练档案》。
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
当前区内已建成的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残联已将其纳入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发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还有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建设;已建成的指导站建设项目参差不齐,服务内容比较简单。
(二)残疾人康复意识不强。
不少残疾人认为康复效果不好,没有用,就不去做康复。康复指导站的最大功能是弥补机构康复不足,更好地就近、就地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效利用康复资源。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避免出现政府出了钱、医生送了服务、残疾人还不满意的情况。
(三)狠抓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服务有场地”
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新辟场地等措施,在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区残联将逐步为每个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备2万余元的康复训练器材,为社区康复服务站配备1万余元不等的康复训练器材。为了使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服务站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制度提高康复站的利用率。在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处处体现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
(四)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在实践中创新、完善康复指导站工作模式康复指导站要从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出发,按照目前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康复的工作模式,使康复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带来
一系列工作的变化和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让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入户;把最能够普及的康复技术传授给残疾人及其家属或亲友,使残疾人康复真正能够紧紧贴近残疾人本人。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康复工作方向,让“就近”更近,让“就便”更便,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向康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五)人员编制不足、专职医生缺乏,强化医生和康复员队伍建设我区目前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主要是依托基层卫生院设立的康复服务机构,其人员编制与卫生院的人员是一致的,即卫生院人员同时也是指导站的人员,兼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工作。目前有很多基层卫生院占编人员仅1个,既要负责卫生院的工作,又要负责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工作,这无疑增加其工作负担,影响工作效率。其次,专职医生缺乏,要加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人才引进,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康复服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方式,提高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为街道和社区配备60名街道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础上,下一步要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知识,兼任基层残疾人康复员或社区康复指导员,充实康复工作力量;通过业务培训,统一考试,做到康复员持证上岗,促进社区康复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考核工作实绩和残疾人评议,建立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
(六)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康复需求调查,形成按需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康复需求方面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在康复的形式、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体现个性化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转介服务等,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保持工作的生命力。
(七)康复经费短缺,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残疾人康复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费支持,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在机构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以康复指导站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载体公有和非公有共存,政府行为、社会运作并举的康复网络。发挥残联社会化工作优势,多方筹集资金。目前,全区极度贫困残疾人1257人,这部分人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康复工作就更排不上位。因此,我们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上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农村卫生制度改革中,探索如何帮助他们加入新农村医疗保险的路子,让他们能和健全人一样享受改革开放的新成果,不让一个残疾人因经济困难而失去康复的机会。
(八)覆盖面仍需进一步扩大。
目前指导站的覆盖范围仅在乡镇(街道)一级,对于一些偏远的乡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为进一步扩大康复服务的覆盖面,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优质快捷的康复服务,需在各村委会(社区)设立残疾人专职联络员,使康复服务工作形成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团)、村委会(社区)三级网络,使康复服务队伍进一步延伸到基层。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开展中,并对法律援助联络员情况进行了登记,以后将对联络员进行规范管理,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总之,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帮
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实现人的价值,康复一个,解放一家,惠及一片。因此,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发展的观念统揽全局,用务实的观念扎实工作,用创新观念促进发展,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在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第四篇:残疾人康复指导
九水路街道佳家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2012年康复工作继续以《李沧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建设。现就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康复工作原则
2012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要坚持以本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各科室为依托,全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将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融入本服务中心建设之中,坚持建立以辖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辖区残疾人小组为纽带、本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服务残疾人,将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指导辖区残疾小组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完善康复组织
本辖区残疾人康复小组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在社区残协指导下开展工作。康复小组积极配合辖区居委会做好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本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做到“五清”、“五落实”。即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残疾状况、康复状况、基本需求状况清楚;走访、帮扶、培训、安置、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密切同残疾人的联系,协调有关方面帮助解决残疾人康复需求,为残疾人提供具体有效服务。
二、形成服务网络
康复工作形成“三个网络”。即助残志愿者服务网络、残疾人专职联络员网络、本辖区康复网络。建立辖区残疾人志愿者队伍,广泛吸收热心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的辖区公众参加助残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助残志愿者队伍,在辖区残疾人小组的统一组织下,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设立残疾人专职联络员,辖区残疾人专干任专职联络员,加强本卫生服务中心、协会、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及时做好辖区残疾人康复人口入户需求调查表,并一一进行登记,对有康复需求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
三、提供帮扶服务
广泛动员辖区居委会和本卫生服务中心,针对残疾人特点和实际情况,适时安排残疾人参加市、区相关部门组织的康复培训。积极鼓励、支持、协助辖区内个体、企事业单位在辖区内开设康复机构,以辖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发挥辖区残疾人协会作用,发动和组织辖区助残志愿者,在辖区内开展康复。结“帮扶对子”,帮扶措施详实具体,责任到户到人,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帮扶服务。及时做好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并按表里的要求分月进行记录。
四、开展辖区康复
以本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辖区残疾人协会、其他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就近、就地为残疾人提供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的康复服务。本卫生服务中心及时了解、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并建档立卡;组织指导残疾人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训练;普及和宣传康复知识,推广残疾人科普读物,并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健康康复
治疗,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勇敢面对生活。开展残疾预防,建立并实行儿童残疾发生报告制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在辖区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应及时向其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或转介。
第五篇:残疾人康复及生活计划
残疾人康复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加康复经费投入,增强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全面完成2011年的各项康复任务,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思路
2011年康复工作将继续以辅助器具供应与服务、假肢装配、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治工作为重点,切实抓好聋儿语训和脑瘫儿康复训练,抓好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力争让农村残疾人享受到更多的康复服务。积极完成中国残联下达的公益性康复任务指标,全面启动低视力普查及配镜工作,启动麻风畸残防治及手术工作。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广泛团结各界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者,传播康复信息,普及康复知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业务工作培训和统计工作,突出重点,抓出特色,积累经验,努力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1、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与服务工作。以区级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为依托,利用“全国助残日”,下大力抓好残疾人辅助器具捐赠活动。区级应向镇属各社区残疾人所需辅助器具开展捐赠活动。各镇首先要按照区残联要求,建立健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其次在开展辅助器具捐赠活动过程中要侧重于农村残疾人。通过一系列残疾人辅助器具赠送、供应与服务工作,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加强康复训练及社区康复工作。完成区下达的肢体残疾人、脑瘫儿童、0—14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任务。每年要按时完成本地区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扶持社区、站办好残疾人康复点,推广社区康复典型经验,免费配发康复器材。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建立和完善康复服务网络。
3、全面实施白内障手术复明活动。仍然采取分散手术与集中手术相结合的形式,强化白内障定点扶贫复明中心工作。同时,开展白内障手术治疗和眼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健意识。
4、加强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工作。巩固和完善语训部建设,重点加强我镇聋儿语训练工作,培训好聋儿家长。大力宣传耳聋预防和聋儿康复知识,减少耳聋发生。
5、全面启动低视力普查及配镜工作。利用爱眼日,深入社区开展一次低视力普查活动。我镇要全面启动低视力普查及配镜工作,宣传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提高低视力患者自我康复意识,巩固建立定点医院眼科和定点眼镜店,设立低视力康复站,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
6、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一是广泛开展特需人群补碘宣传教育,普及科学补碘知识,提高特需人群自我保健意识,预防智力残
疾的发生。二是积极组织“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碘缺乏病日”等宣传活动,普及残疾预防知识、防止残疾发生。
7、严格做好康复工作统计报表以及业务培训工作。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使用中国残联规定的统计报表。严格按照上级残联的要求,准确填写和按时上报,及时将康复工作任务准确地录入数据库。全年计划组织一次社区康复指导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社区康复工作服务水平。
柳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