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建筑的探究与实践
绿色建筑的探究与实践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设计
作者: 张津奕 刘军 刘祖玲 曹宇
作者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收稿日期:2010-11-1
5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是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自主开发的建筑项目,借“开发、设计、运营使用及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优势,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积累了大量生态技术的数据和经验,并以此检验所使用的各项生态技术、设备在建筑中的实际运行效果,以达到生态建筑的“可推广、可借鉴、可示范、可复制”的目的。项目在设计之初就以国家绿色建筑两星级为设计目标,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的各项条文规定,并于2009年12月10日获得建设部审查通过的国家绿色建筑两星级标准。
科技档案楼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263m2,可用地面积1263 m2,建筑基底面积809.49 m2,总建筑面积4585 m2,地上6层,建筑总高度23.85m。其中:一层为展厅及科技档案库;二层为绿色建筑机电技术研发中心及绿色建筑数据展示中心;三~六层均为机电设计所办公室。
1建筑设计
1)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项目基地范围相当局促,原址为三层旧有库房。北侧与文体中心相距仅6m之遥,与南侧围墙相距4m,围墙之外是华北院自建宿舍,总高约18m。绿色建筑要求的“节地”原则成为我们首先要遵守的原则:不利的设计条件迫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协调与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最终选择与原有文体中心贴建的设计方案。新建筑与原文体中心贴建至少带来三大好处:首先,新老建筑整合为一体,建筑内外空间更易达到和谐统一;其次,贴建使得新建筑北移,让出更多的室外可用地面积,更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节地”原则;再次,建筑的北移为建筑争取了更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也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节能”原则。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这样既减少由于场地平整所带来建设投资的增加,减少施工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建设造成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
2)体形系数的控制
体型系数是控制建筑能耗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北方建筑。体型系数越小,对节约采暖能耗越有利,但是体型系数过小有可能制约平面功能的布置,造成进深过大,影响建
筑自然通风,采光,变向的增加了建筑通风、照明能耗的增加。在设计方案中我们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反复推敲,最终抛弃了复杂及标新立异的几何形体,选择了简单规则的形体,最大限度的控制体形系数。
3)屋顶设计
屋面做法选用80mm厚挤塑聚苯板,在保温层上做150mm厚的佛甲草种植屋面,屋面传热系数达到了0.42W/(m2•K),远远低于现行节能标准的0.55W/(m2•K)。屋顶绿化面积为568 m2,占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为80.9%。佛甲草种植屋面属半自动半人工养护的屋顶绿化系统,其保温性能的优越性在我们设置的屋面楼板温度监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一方面佛甲草对于生存环境要求较低,养护成本低廉,另一方面饱水状态下的荷重仅为150kg/m2,减轻了建筑结构的荷载,有利于节省建筑造价。
4)建筑外墙设计
维护结构采用砂加气砌块保温墙,局部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砂加气砌块保温墙这种新材料不仅具有传统墙体材料的基本功能,更具有节能、轻质、防火、隔音、环保、施工便捷、节省投资等诸多优点。同时其主要原料来自于平板玻璃生产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硅矿尾矿砂,利用硅尾矿砂元素含量较高的特点,变废为宝,进行掺加再生产。硅矿尾矿用量占整个砂加气原材料用量的30%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强度,使产品质量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要求。科技档案楼的外墙主要为200~350mm厚砂加气砌块保温墙,局部贴50mm厚挤塑保温板和窗口部位30mm厚胶粉聚苯保温浆料。整个建筑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仅为0.39W/(m2•K),远低于现行节能标准的0.60W/(m2•K)。
5)建筑外窗设计
较小的窗墙比有利于冬季节能,而通透的表皮则利于夏季自然风的流通以及自然光的采集。如何合理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方案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因此,在立面设计上反复比对,根据天津地区的全年主导风向及冬夏两季的主导风向,在不同朝向的外墙形成不同的窗墙比系数(南向:0.32;东向:0.25;西向:0.29;北向:0.11),均衡了各个考量因素,实现了建筑功能、建筑立面与建筑节能的兼得。外窗的材料为PA断桥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平均传热系数达到了2.0W/(m2•K)。
6)建筑外遮阳设计
外遮阳对于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降低空调负荷具有很大作用。建筑东向设置固定外遮阳百叶,西向采用机翼型电动智能外遮阳百叶,可根据太阳入射角度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节。
7)绿植系统的设计
项目采用综合绿化方案,除屋面种植之外还包括垂直及室外绿化的设置。建筑首层设基槽(利用传统花坛)种植爬墙植物,夏天可以遮挡太阳辐射,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
景观设计采用复层绿化,优化乔、灌木的种植位置及灵活搭配,选择乡土植物作为主要绿化物种,主要以乔灌木为主,适当种植宿根花卉及草坪。
8)节能电梯的选用
所选用的蝶式马达(无齿轮)电梯比较传统有齿轮电梯节能达40%以上;噪声方面,普通有齿曳引机的电机转速在1500转/分左右,而蝶式马达电机最高转速只有95转/分,取消了齿轮减速箱,因此环境噪音降低,且不再使用润滑油,使得即节省每年的换油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8)装修一体化设计:
本项目的内、外装修设计做到和土建设计、机电设备设计、施工同步且匹配,避免了在装修施工阶段对已有建筑构件的打凿、穿孔、拆改。既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建筑垃圾、装修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以及装修施工的工作量。结构设计
1)消能减震支撑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设置23品消能减震支撑。该消能减震支撑为我院自主研发,现已获得国家两项专利认证。消能减震支撑一方面可以减少地震对于建筑的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以及楼板钢筋含量,从而来达到节材的目的。
2)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的采用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尽可能的减小建筑结构中梁柱截面尺寸,并且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同时采用高强度钢,以达到减少用钢量的目的,故本工程受力钢筋均采用HRB400高强度钢,比HRB335钢节省用钢量20%。
3给排水设计
1)节水型洁具的选用
洁具选用节水型水龙头和节水型坐便器,比同类产品节水25%。同时还选用了无水型小便器,普通节水型小便器一次用水量3L,按办公人数计算小便器一天用水量为1m3,一年耗水量为300m3,而感应式小便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又易造成感应器损坏,无水型小便器的采用可以减少维修量,只需每年更换一次排水部分的薄膜套即可。
2)太阳能热水系统
天津地区属于二类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太阳能是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档案楼共有14个洗手盆冬季需提供热水,由于洗手盆分层设置比较分散,如果每两个手盆下设小型电热水器则需设7个电热水器,且每个热水器冬季需24小时运行,很不利于节能,因此考虑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板,屋顶水箱间内设置太阳能热水箱及热水循环泵。本项目选用的是专利真空管,克服了普通真空管真空度
低,保温性能差的缺点,同时价格适中,并且发射比降低50%,集热器内胆于其他部分实现无焊连接,密封性好。
经计算,14个洗手盆一天热水量为1m3,太阳能集热板面积为21m2,整个太阳能热水系统投资5万元左右,使用年限为15年,而如果使用电热水器,初期投资为3500元,按每年运行180天考虑,每天8小时运行,年耗电量1万度左右,全年运行费为7600元,可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6年即可收回成本,并符合节能的要求。
3)非传统水源利用
根据项目占地面积小、可回收利用的污废水量少的特点,如单独设置中水处理系统,则投资大、不经济。考虑项目所在的气象台路附近有中水处理厂,可以方便地从其引用市政中水,且天津市建委明确规定,建筑室内冲厕级室外绿化用水必须采用中水,为此,项目由气象台路引入一根DN150市政中水管,供建筑的冲厕、庭院绿化用水及洗车之用。
4)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对于非传统水源的雨水利用因降雨量小,可回收雨水量少,因此本项目设计收集屋面雨水,对建筑的屋面雨水进行有组织的收集,有组织的排入附近绿地。通过管网末端的渗井排入地下,可灌溉绿地及补充地下水,从而节约绿化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
5)高效的灌溉方式
本项目绿化用水采用滴灌的方式,由中水管道引入供水,在绿地内设置阀门井,沿绿地敷设滴灌管,通过滴灌浇洒绿地,即可达到节水的目的,又可避免中水在空气的弥散。
4暖通设计
由于采暖空调能耗在建筑总体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在建筑节能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项目在改善维护结构性能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能够提高暖通系统能效、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技术,其中包括:利用浅层地能的地源热泵系统、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1.系统的冷热源介绍:经过技术比较,确定了利用浅层地能的地源热泵系统。由于空调末端采用了温湿度分控技术,夏季提高供水温度,冬季降低供水温度,可以提高冷机的COP值。通过对地源热泵的地源侧吸、放热量平衡计算,夏季增设了一台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作为补充冷源。
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的夏季电制冷冬季市政热网加换热的能源供给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①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因深度在15m以下的土壤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土壤与空气温差一般为17℃,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同时充分利用了土壤“夏储冬用”的特性。
②地源热泵系统比传统的直接燃烧一次能源的制冷供热系统运行效率高。
③地源热泵系统自身无污染物排放,真正的实现了节能减排。
④节省建筑空间,省去了锅炉房、冷却塔占用的建筑面积,产生附加经济效益,并改善了环境外部形象。
2.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末端系统:本工程采用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末端系统,包括具有热回收功能的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全热回收型风冷式双温新风机组,干式风机盘管与毛细管辐射两种干式末端。
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优势
①空调系统中,冷水水温由常规的7/12℃提高到17/20℃,制冷机制冷COP提高了约10%~15%。
②辐射空调末端与独立新风输送系统,使得维持室内冷热的任务与空气清新的任务分开,温湿度解耦控制相对于关联性很强的温湿度耦合控制湿度解耦控制相对于关联性很强的耦合控制,更容易保证室内的温湿度控制精度,使室内实现更好的热舒适环境。
③无论是溶液调湿新风机组还是风冷式双温新风机组都具有全热回收的功能。以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为例,其内置溶液全热回收装置,可高效回收排风能量,全热回收效率大于60%,有效减少新风处理能耗,而且机组内新、排风风道独立,不存在交叉污染。
④毛细管辐射干末端,因为其水系统温差只能做到3℃左右,故水输送能耗较高,但由于水传递能量的密度大于空气,而且末端利用长波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机理进行能量交换,与全空气系统或风机盘管系统相比,减少了风机输送能耗,因此本系统的综合输送能耗较常规系统减少10%~15%。
⑤健康舒适,新风机组独立运行,即可满足对新风的降温、除湿、加热和加湿的处理,又 可有效去除细菌和可吸入颗粒物,净化空气,避免了送风的二次污染,而且除湿过程完全取消潮湿表面,杜绝霉菌滋生,保证室内人员健康舒适。空调末端采用毛细管辐射系统辐射供冷、供暖方式彻底解决了人员“既怕吹冷风、又怕吹热风”的问题,而且无噪音。毛细管辐射末端装置,使得室内热环境更自然、均匀、舒适。5电气设计
电气专业在节电与对用电设备的节能控制方面作了深入细化的设计,设置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合理选用节能光源并对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控制,充分利用太阳能,为绿色建筑的实践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收到可喜的效果。同时,建筑物内设置的建筑物综合信息展示系统,简单明了的展示了本建筑物所采取的节能措施,系统内所采集的楼内各系统综合数据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1)节能灯具与节能光源的选用。在灯具选择上,选用为无眩光高效格栅灯具,灯具效率达到70%,该灯具采用OLC反射器,确保全方位持久亮度控制,格栅片提供有
效的眩光控制,把舒适和节能有效的结合了起来。此外该灯具光源为T5三基色荧光灯,,比传统灯具减少了25%的能量消耗。
2)光导照明系统。本工程在6层卫生间前厅设置光导照明装置,将室外的自然光线均匀漫射到室内每一个角落。本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诸多优点。
3)照明控制系统。在照明控制方面,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及敞开式办公室进行集中控制。对敞开式办公室,我们设置红外传感器与照度传感器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红外传感器探测室内人员情况,照度传感器探测办公室内工作照度,在不满足工作照度且办公室内有人的情况下,灯具点燃;否则,灯具熄灭。这样充分把设计人性化与节能要求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4)电能管理系统。本工程办公室内照明及插座分别采用不同干线供电并进行分层计量,既能满足各部门成本结算的要求也能综合统计电能使用情况,便于日后的管理。所有计量电表均为数字多功能仪表,可将数据远传至变电站电能管理系统,对电能情况进行综合统计,便于管理部门针对用电使用情况作出有效的节能调整方案,使用电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并实现节能效果。
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光并产生电能(即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到需要用电时再从蓄电池中取电。
天津属于暖温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5℃;通过国家气象局最近10年的日照统计数据得到,天津的年均日射量为4.073kWh/m2、年日照时间为2778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3%。因此,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够起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6建筑物综合信息展示系统
建筑二层展示中心设有一套建筑综合信息展示系统,对建筑的十二个系统进行展示,对其中的七个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缘热泵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气象检测及室外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维护结构系统)进行检测。通过在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建筑物墙体、屋面等各部位设置传感器及探测装置、在室外设置小型气象站、选用带通讯功能的计量装置等多种方式,把建筑物室内外的环境情况、建筑物内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建筑物的综合能耗情况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生动具体的视频、图片、表格等方式展示本建筑物的能耗情况,并与同类建筑做出比较。一方面,将本建筑物的所有应用到的节能技术及设备以简单易了解的方式展示给参观者,起到教育,宣传及普及绿色建筑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将所采集数据分类分项分时存于统一的数据库中,通过展示系统平台数据分析研发的功能,对现行的规范理论数据,经验数据进一步校核,为我院广大设计人员对绿色生态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最真实可靠的依据。
第二篇: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听课证编号: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姓名:注册单位:身份证号:培训单位: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引 言
提起绿色,映入我们脑海中的是吴承恩笔下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还有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参天巨树、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和各种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奇幻花园的动植物„„
绿色在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漫步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耳边仿佛传递给自己的只是城市无尽的喧嚣和莫名的浮躁,此起彼伏的鸣笛和刹车的声音充斥着眼前的世界,远方还有数根参天的烟囱在肆无忌惮的吞吐着烟雾。蓝天白云对于我们就是一种奢侈,青山绿水更是要到人工雕琢过的景区才可以看到。自然在慢慢离我们远去。这难道就是我们孜孜追求的进步?这难道就是我们向往的工业文明?这难道就是我们花费几代人心血换来的高新世界?这一切好像是剥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带给我们的只是物质的初步满足,可我们似乎失去的更多。历 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40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会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这一切标志了绿色建筑的兴起。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内涵。主要包含三点:
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它具有节能、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优点,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赖以调节室内环境的原始手段。自然通风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太阳能利用
现阶段的太阳能建筑设计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即现代生活中常见到的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不采用其他辅助能源、完全依靠太阳能采暖,是依靠建筑围护结构本身来完成吸热、蓄热、放热功能的采暖系统。此类太阳房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较大的热阻,室内要有足够的热重质材料,以保持房屋有足够的蓄热性能。在冬季,被动式太阳房日间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并存储太阳能,夜间围护结构放出存储的热量满足部分室内需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在冬季的采暖负荷,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从形式上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径流收集后,根据用户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后供用户使用;雨水间接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强化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一般讲,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恰恰是在这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工作最难推动,最难取得成效。但是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绿色建筑作为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有个较为突出的案例。作为绿色建筑经典的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际机场的一座新办公楼比标准建筑节水43%。这座办公楼每年能够节水687000公升。大楼内部安装了数台节水装置和12座无水座便器。办公楼的三层都会安装这样的节水座便器。他们没有蓄水池,不用冲水。专门的下水管将排泄物吸走,防止气味散发。其他节水装置还包括自动出水的龙头、双水流的洗池和受到控制的淋浴喷头等。
对我们国家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任务迫切,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而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到2010年我国只有20种资源能够自给,而到2020年就只有6种资源能够自给,其余大量要依靠进口。也就是说,我国国土内的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后代的需求,甚至许多资源都满足不了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界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总之,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认识日益完善,绿色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较迅速,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做出了成绩。据报载,上海市崇明岛陈家镇的“生态示范楼”通过捕风、追光、集雨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这栋三层办公楼的综合建筑节能大于7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于50%,运行过程中基本上能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这说明,发展绿色建筑,增加建筑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通过较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可以明显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和绿色设计两方面发展。
一、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但是,伴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这些材料也将被广泛应用起来。
2、环保型建材要求节约资源。有些材料一旦制造出来,其生命周期几乎是无尽的,如以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黏土砖,只要其质量未被破坏,几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必然蚕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尽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固体垃圾,这样才符合绿
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二、绿色设计
1、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2、进行节能设计和使用清洁能源。概括起来,未来建筑的绿色设计将体现在以下几点:a.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
b.建筑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风向,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c.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
d.尽可能地使用自然采光。
e.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筑物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一是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前景十分广阔。然而,截至2010年11月底,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仅85个,在既有建筑中所占比重极低。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二是发展绿色建筑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比工业投入少。此外,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三是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几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实行分户供热计量,在温暖气候区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注重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以及改进发展中国家炊事炉灶等,均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设备、太阳能热水装置、节能型家用电器和能源管理体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推行绿色建筑。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巧妙利用通风、浅层地热能实现冬暖夏凉的特征。南方的一些园林建筑,更是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中国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里,是共生的: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正厅外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所以,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结 语
目前,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及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绿色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手法。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建筑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切合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需求。
2014年4月17日
第三篇: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
【摘要】:表述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区别。阐述了传统施工和绿色施工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绿色施工在我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出了如何推进绿色施工的措施。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施工
节能
环保
节水
工程技术的创新
应用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een building and gree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wo party.Analysis of the green construction encountered in the promo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difficulties, how to promote green construction measures are given.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Keyword:Green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saving Innov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消耗,其中又以建筑业消耗为首。近年来,以环保绿色为原则,在尽量少耗能的情况下使资源利用达到高效化,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1.1 绿色施工:
2005年,原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旨在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1.2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并不是说建筑物是绿色的,它指的是在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内,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新材料,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空间,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共存。1.3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二者的区别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是不同的概念,其中绿色建筑不一定通过绿色施工才能实现,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也未必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全寿命周期,而绿色施工的着重点在施工阶段。在建筑评定上也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定,而缺乏对绿色施工的评定。绿色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应该达到绿色施工,而并不只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施工阶段是浪费资源、使用能源、产生建筑垃圾等最多的一个环节,这些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后期很难进行弥补,也偏离了最初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而另一个方面,如果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不是绿色建筑,那么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增加建筑的维护费用,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二、绿色施工在我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联系和区别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联系是绿色施工是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传统施工进行材料和技术以及其他方面上的创新与提升。同时二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传统施工来说,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以及成本是最重要的控制目标,而绿色施工在继承传统施工目标的基础上,还把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以及回收利用作为了控制目标,强调高效利用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达到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最小、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保护的一种施工模式。显然,相比较于传统施工,绿色施工更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2 绿色施工在我国的发展实施现状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绿色施工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遇到很多制约因素,存在着深度、广度严重不足,施工过程中不够规范化、理论多、实践少等等一系列情况,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在工程建筑中绿色施工推广过慢,有待进一步地规范与完善。
2.3 绿色施工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1 绿色施工的成本问题:
施工方的首要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期完成项目,推进绿色施工一般都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绿色施工与施工承包方在短期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明显不一致,这将导致绿色施工难以推进。
2.3.2 相关的行政监督机关在管理制度上缺失,激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还没有系统科学的制度对绿色施工给以促进、评价和管理,即目前政府、建设方、施工方没有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便捷的促使绿色施工落实到位的政策、法规体系,有些建筑企业虽有绿色施工的想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只能望而却步。
2.3.3 当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还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不够深入,采用的还是针对安全、质量和工期这三大目标的传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缺乏综合“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工艺标准及量化指标,针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装和装饰工程等环节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3.4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较低
工业化是实现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建筑是目前国际住宅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住宅工业化建设效率是传统住宅建设的3~4倍,同时更可以大大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减少污染,降低噪声,保证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持续有效地推行。中国绿色工业化建筑还远远不够,而未来5年内中国还将面临大面积的新增住宅,故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实际应用的程度很低,这也阻碍了我国绿色施工推进的步伐。
三、推进绿色施工的相关措施
3.1 增强全社会对绿色施工的认识
首先,加强绿色施工在社会当中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广度,使公众对绿色施工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加强各建设部门对绿色施工的重视度,增强在施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其次,建立示范性绿色施工单位或者企业的评价机制。最后,还要加强公众的监督与参与。3.2 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由于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存在暴利,使得现在的开发商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对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认识相对薄弱,其宗旨是利益的最大化,所建造出来的房屋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利益就已经满足,不重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所带来的内涵价值,反而可能以为会增加工程成本。其实推行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不仅能够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日后生命周期内的维护费用。因此,建设绿色建筑和推行绿色施工应该确定在立项之前,尤其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应明确建设绿色建筑和采用绿色施工,具体实施方案交付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出方案进行设计和建设,做出周密、全面的准备和安排。3.3
进一步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3.1 降低绿色施工技术成本 3.3.2 签订绿色施工管理协议
3.3.3 做好扬尘的控制工作,减小污染 3.3.4 防止土壤流失,控制施工用地 3.3.5 较少污水的排放,防止水污染 3.4 加大绿色施工的奖励制度
目前颁发给施工单位的奖项有“鲁班奖”、“詹天佑奖”等,但是尚未设置绿色施工奖等鼓励措施来推广绿色施工,而且“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评选也不包括绿色施工。这些奖项已经给很多企业做了“活广告”,间接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排行,而很少有企业因为绿色施工方面做得突出而显著提升了竞争力和知名度。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和建设单位予以重视和鼓励,例如设置奖项等鼓励措施来推动绿色施工,采取这些实质性的鼓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5 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倡导实施绿色施工
在设计阶段就应提倡采用绿色施工,使绿色施工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因为施工阶段是规划和设计的实施阶段,在进行设计时就应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采用节材和节能的方案,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绿色施工难以推广的问题。
四、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节能与能源利用:其主要包括大型施工机械的节能、中小型施工机械与现场照明的节能以及生活与办公区域的节能3部分。4.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其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用水效率以及对其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3节材与材料利用:其主要包括降低材料的损耗、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对施工余料及废弃材料的利用。4.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其主要包括对施工场地及周边的土地保护以及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4.5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光污染控制、噪声控制、扬尘控制、污水排放、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以及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五、结语 绿色施工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施工涉及多个行业和多种专业,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需要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及社会各界具备绿色施工意识并积极参与,还要采用税收调节、提高绿色施工含金量等激励机制,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及配套理论的创新研究,加强施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尽管我国已经倡导发展绿色施工,但是在施工现场往往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加大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力度,使工程项目尽快向绿色建筑靠拢,使工程项目在初步设计时就具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并向最终目标——绿色建筑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绿色施工导则》【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2007 2.韩海平陈方宇 胡其志等 《浅谈如何推进绿色施工》 【j】 江西建材(施工技术)154—79 3.郭守成 《略谈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4.杨展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运用》 【j】 江西建材 工程管理 154-290
第四篇:BIM与绿色建筑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早已是炙手可热的词汇。近年来,各种被动节能、低碳、零碳建筑鳞次栉比,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也层出不穷。无论如何,在讨论继续之前,我们得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绿色建筑。
(意大利建筑师 Renzo Piano设计的加州科学馆)获取绿色建筑的定义,最容易的方法,到wikipedia获取:
Green Building, also known as green construction or sustainable building, is the practice of creating structures and using processes that are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and resource-efficient throughout a building’s life-cycle: from siting to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renovation, and deconstruction.This practice expands and complements the classical building design concerns of economy, utility, durability, and comfort.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绿色建筑 和 可持续建筑 是一回事。
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在建造和使用流程上对环境负责(保护)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建筑的生命周期是指:选址、场地改造、建筑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翻新和拆除。可见,绿色冠于建筑,意在把绿色生命赋予建筑,使建筑和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你希望了解更详细的关于绿色建筑的详细组成和评价标准,LEED作为目前世界上具有最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成为绿色建筑师的必修课,有机会Leo将在今后的博文中做单独的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业界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虽然LEED中针对各评分点提供一些明确的措施标准,但是针对具体项目、地域特征等因素,仍需要有非常多的创新方法
来达到更好的可持续效果。
绿色建筑等于节能建筑吗?
这是初识者最常见的问题,也是不少人争论不休的问题。然而,Leo个人的理解是,从绿色建筑的概念,两者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两点:
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对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控制, 而节能建筑仅仅着眼于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
除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之外,绿色建筑还关注建筑对环境的全面影响。
因此可见,从概念上说,绿色建筑相比节能建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更大的外延,也意味着,对建筑从设计到使用的全部阶段,有着更高的要求。
绿色建筑与BIM BIM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重新整合了建筑设计的流程,其所涉及的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LM),又恰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和影响对象。绿色建筑遇到同样如火如荼的BIM,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与传统的流程相比,BIM为绿色设计带来了哪些便利: 真实的BIM数据和丰富的构件信息给各种绿色建筑分析软件以强大的数据支持,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包括Revit在内的绝大多数BIM相关软件都具备将其模型数据导出为各种分析软件专用的GBXML格式。
BIM的某些特性(如参数化、构件库等)使建筑设计及后续流程针对上述分析的结果,有非常及时和高效的反馈。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跨学科,跨阶段的综合性设计过程,而BIM 模型则正好顺应此需求,实现了单一数据平台上各个工种的协调设计和数据集中。同时结合Navisworks等软件加入4D信息,使跨阶段的管理和设计完全参与到信息模型中来。
BIM的实施,能将建筑各项物理信息分析从设计后期显著提前,有助于建筑师在方案、甚至概念设计阶段进行绿色建筑相关的决策。(这一点将在后面的博文中详细展开)可以说,当我们拥有一个信息含量足够丰富的建筑信息模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于它作任何我们需要的分析。一个信息完整的BIM模型中就包含了绝大部分建筑性能分析所需的数据。
从流程上来说,简而言之就是:用BIM软件将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相关分析的数据导出为gbXML文件,然后使用专业的模拟、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最后再导入BIM软件进行数据整合或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设计决策。
总之,结合BIM进行绿色设计已经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的系统性方案,也让绿色建筑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首先:我们使用revit的目的是什么?
1、用revit建模生成的平立剖完全对得起来,不像用cad画的平立剖,图面质量受人的因素影响很大,对建筑和CAD绘图理解不深的设计师画的平立剖可能有很多地方不交圈。当然这建立在精确建模的基础上。
2、用revit可以导出各建筑部件的三维尺寸,和体积数据。为概预算提供资料。资料的准确程度同建模的精确成正比。第二、某设计院的实践成果考察:我在看了那个revit模型后,并同设计师进行了电话沟通,我发现revit建的模型十分简略。没有栏杆、屋面等细节构造。甚至无法生成方案深度的平立剖。(该设计项目栏杆等节点设计十分精细复杂。)我问其设计师是怎莫向其他专业提条件的。他说是导到cad里面又画了一个月左右的CAD才提的条件。并且在导入到cad后便放弃了revit的使用。
结论:从目前他们设计院revit的试用深度和广度情况来看,远远无法达到我们使用revit的两个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做出revit能使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结论。但是有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来
1、做为一个普通的设计师要熟练掌握revit目前十分困难,主要是国内没有很好的技术支持,没有大量的设计师使用,无法相互交流。画到细部以后便感觉到无法下手。
2、学习revit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为年轻建筑师还有很多专业上的知识需要学习,一般没有年轻建筑师愿意把精力放在学习一个困难而复杂的新软件上。
3、我们的目的二因需要建筑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精确建出每一个建筑构件才能实现。在降低概预算专业工作量的同时成倍的增加了建筑师的工作。而一套施工图只需表达平立剖和通用节点大样及可。这是在中国目前的建筑行业现状不相符的,因为我们经常需要一个月出一套施工图。建筑师可能根本无法接受。
4、因为revit其它专业的版本AUTOdesk公司还处在开发阶段。因此在施工图阶段REVIT图同其它专业的配合将变得十分不方便和原始,即导出 CAD图并进行整理后再提条件。这一环节在施工图的各专业配合中是致命的,将使revit的理论优势损失殆尽。而当前在cad里利用诸如外部引用等协同作业的手段已使各专业的配合变得十分密切和方便,受到各专业设计师的支持和使用。
5、有人认为revit应该可以用在方案推敲上。但revit的设计的设计初衷是针对施工图深度和工程量计算的。这一要求将导致在revit每画一个构件都将需要把细节画的的十分清楚在能成功,让人感觉方案做起来像画施工图。而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用cad画平立剖方案时自然会将考虑细部,而无需都画出来。这样用revit做方案将变成一个十分累人的事,在cad里画一两根线的事在revit里面将变成一个复杂的三维建模过程。这也不符合我们从整体到细部的设计习惯。这在方案设计阶段会造成大量的无用工作量。这在做方案招标的过程中工作量将变得更无法想象。我问了几个方案室的同事。他们到很乐意用一个叫三 skechup的三维方案设计软件来推敲方案。
6、但revit的思路和理论却十分先进,代表着设计软件的发展方向。从autocadde发展历程来看.revit有望在5到10年内成为成熟的设计软件,并逐渐成为设计软件的主流。建议继续对revit保持关注。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建筑永远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而不是功能强大的软件设计出来的。如果 revit的易操作性、和各专业revit的配套性没有解决好。revit在设计软件的地位将不会有很大的突破。非常赞成上述观点!!AUTODESK公司的REVIT发展策略似乎是:自己只搭一个框架,希望其他人帮忙完善细化!不得不承认REVIT的设计思想是非常超前的!完美实现它的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家设计院的一帮设计师无法实现!设计师注重的是一个项目里的特定专业的整体把握,期望设计师把一扇门板上的锁体厚度是几个毫米都把握准确是不可能的,以往常规是设计师找来一家锁厂的产品样本在一款锁图片上画勾即可.而REVIT要求设计师要把锁的三维形状在门板上表达出来.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门锁之类的模型由谁来做?也就是REVIT高度依赖的“族”由谁来完成?要由设计院的设计师们来做肯定会把他们累死,且不一定做的好,由闲下来的预算师们来做更不可能.其实这是一个信息应用生态的变革问题:增加产品的三维模型来丰富完善“文字+图片“模式在产品信息应用生态里由"文字+图片"变成"文字+图片+三维模型",这时设计师们就不会苦恼了,REVIT之类软件也就大面积普及了!REVIT设计思路的影响意义深远,自从看了"BIM+BLM"之后,我就坚信它必定会引发一场革命!其实在装修设计领域早就不是稀罕事了,象圆方\象中望把家具厂的桌椅板凳做成完整系列的三维模型,设计方案时想用谁点来查入,不合适立马换掉,自动生成的工程量清单不禁有数量,还有价格,还有联系电话!哈哈!作预算的要失业了!这是比较早的看法,现在的 Revit 9 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请看看我给“Revit能做什么”帖子的回复,可以解答您的疑问!
有个提示:在Revit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建模才能完成,而是要:用建模做大部分的框架结构,用二维的 线 和 详图线、详图构件等去做详图等细部设计。以前是纯粹的二维,现在也不能用纯粹的三维,彻底地抛弃二维。而是要把三维、二维的优势结合起来,而不是走极端。诚如您所说:REVIT的二维能力远不如CAD,详图绘制确实效率不高。但我们已经看到在9.0里已经把标准所的所有详图符号加了进来,可以直接用。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完善。从目前来讲REVIT主要适用于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它的特点在于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到效果图漫游日照分析、甚至到施工图是一个整体,只需在一个软件环境里就可以搞定。不需要学习很多软件,降低了学习成本、维护成本、没有数据交换障碍问题、缩短了设计周期!这是 CAD平面图+MAX+天正 所做不到的。
详细分析如下:1。体量推敲工具问题:现有实心和空心的拉伸、旋转、融合、放样 8 个工具,不多,但足可以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即使您觉的不够,我们还可以把cad(2007三维和MAX比毫不逊色)、sketch up等的三维体量导进来用。2。体量创建与编辑方法一:您可以象MAX一样不考虑尺寸随意创建。好处是更接近设计师的习惯,但和MAX一样这个模型在后面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没有任何用处,都要从零画起。特别是当方案修改以后,后面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图纸不会自动更新。这种重复劳动的工作量我不说您应该深有体会!3。体量创建与编辑方法二:按尺寸精确创建。好处是当我的体量完成后,几个命令就可以把体量面转变成我的墙体、楼板、屋顶、幕墙等构件,这样初步设计的平、立、剖面视图已经自动完成。更重要的是:就象您说的方案阶段的模型反复修改,当我改完模型体量后,只要一个“重做”命令,所有平、立、剖面视图的墙体、楼板、屋顶、幕墙等构件全部自动更新!这是MAX根本无法做到的。因为MAX的定位是效果图、影视动画设计软件,而Revit Building的定位是 建筑设计软件,它的研发人员有60%以上都是注册建筑师。4。依赖“族”问题:Revit 依赖族并不是为了用族来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而是要统计这些构件,比如:门窗统计表、墙体统计表、房间统计表、设备统计表、体量统计表……。我们需要软件自动统计这些构件的所有详细信息,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没日没夜地去一个一个数我的那个50层高的写字楼到底有多少门窗,每种门窗有几个,在几楼!也许您现在花了一个小时做了一个特殊的带参数的门窗族,也许在MAX里只要拽个角就够了,可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在今后所有的项目中,仅仅自动统计这块能给您节约几个、几十个……小时,我不说您也能体会吧!而且当您修改一个时,所有同类型的构件在所有视图里全部自动更新,这又能节约多少时间!5。表现视图:在Revit 里不用渲染就可以模拟项目所在地的日照阴影,只需要设置经纬度、上下午具体时间。而且是静态、动态模拟,并适用于平、立、剖、三维、透视视图。两分钟设置就OK。而且可以创建透视图、漫游,从多角度、静态、动态地随时观察、展示我们的作品。漫游不仅可以渲染成影片,为了节省渲染时间,可以设置成着色、消隐线、线框各种模式。如果您习惯用MAX渲染的话,您还可以把Revit的模型转成.dwg,到MAX 或 CAD2007里渲染。6。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从更广阔的意义来将,每栋建筑都有他的生命周期,在这个周期内我们如何管理他、更好地发挥他的价值?仅仅靠现在的二维平、立、剖够吗?Revit 这种基于实际尺寸、参数化的设计理念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简单的建筑模型、平、立、剖视图、构件统计表……,因为有了这些参数信息,从前期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到后期的物业管理、维修维护,我们可以实现对整个项目的全程跟踪管理。这是其他软件所无法实现的功能。总结:每个工具都有他的特点、长处,不同的研发理念会有不同的操作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习惯、需求。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会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强大。这里的关键不是软件能做什么,而是这种先进的设计理念能带给设计师、设计行业什么!我们中国的设计大师能不能先人一步,去接受这种理念,用先进的设计工具去做点什么!
两点提示:1。建筑专业用Revit Building做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前期,到合适时机将平、立、剖、详图等导出为.dwg文件,用AutoCAD或其他二次开发软件继续做二维细部设计。解决REVIT的二维能力远不如CAD,以及和其他专业协同问题。这也是Revit Building 和 AutoCAD 捆绑销售,统称ARS(建筑业解决方案)的原因。2。新的Revit Structure、Revit Syetem配套专业软件也会马上发布,所有专业的协同都基于Revit平台,更方便。楼上的观点我大面积是赞同的但有以下不明:“有个提示:在Revit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建模才能完成,而是要:用建模做大部分的框架结构,用二维的 线 和 详图线、详图构件等去做详图等细部设计。以前是纯粹的二维,现在也不能用纯粹的三维,彻底地抛弃二维。而是要把三维、二维的优势结合起来,而不是走极端。”如果这样“三维+二维”来表现,与“BIM”的基本原则相违背。“BIM”体现的是“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是虚拟建筑、是虚拟施工。这样才能解决建筑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三维+二维”框架结构用三维,复杂的容易打架扯皮的地方还用二维,与原来的纯二维又有多大的区别?族的作用就是计量方便!这样的话就只用立方体来做“族”岂不更好!“二维部分也只能用个符号来作”族“了!AUTODESK公司其它专业的解决方案若如此,就不大妙了!它就自己动摇了自己先进的设计理念!面对日趋激烈的竞标、设计质量要求、设计费竞争,与即将开放的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力不能再单单视为单位总产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生产力的提升。Autodesk 作为全球建筑设计工具产业的领导者,我们有义务提供这样信息,及最先进技术水平的解决方案,协助我们的用户,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最大的成功。
透过 3D参数化的设计技术,与 DWG的完整设计资源共享,我们开拓建筑史上最好的设计工具Autodesk AutoCAD Revit Series,这个集 AutoCAD与 Revit两个软件于单一包装的产品,标志着崭新技术里程碑产品的问世,对建筑设计的直接影响,是建筑设计工具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真正把具有高生产力的设计建筑的工具,带到建筑师手中。三维参数设计是发展方向
三维参数设计是 Autodesk Revit如何改善设计环境、提高人员作业效率、及快速建立施工图文件的重要特性。我们所举的范例并非 Revit功能的极限,如果您想要进一步了解 Revit,我们建议您自己尝试使用这个系统,或是可以在 Autodesk网站上索取 CD。ARS所提供的 CD包装中包含 Revit教程小手册,这本小手册提供一步步操作引导的自学教程,可以展示 Autodesk Revit的基本功能与效益。
Revit的双向关联确保设计项目中,建筑构件彼此的关系在任何时刻都经由参数设变引擎自动维持一致。双向关联是Revit使您模型在任何时刻都具有一致性的关键机制。
双向关联会在设计过程中自动地加在每个建筑构件、视图、文字注解上。您可以如图1,设想当您变动尺寸的情形。在您修改尺寸的数值时、您同时也修改了与尺寸数字相关联的构件。双向关联是参数设变引擎全时间、自动管理的。这是系统容易使用的哲学;使电脑比较忙碌、而设计人员能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的基本要诀。双向关联在Revit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意思是说,您不需要手动地去更新或是要求系统重新计算视图、注解、图纸、或是任何建筑构件。
图2 双向关联表示Revit让您轻易地在设计中保持设计意图。在图2中,请注意两道墙体成为共线的位置,Revit可以”锁住”图形。这个锁住的动作会通知参数设变引擎锁住设计意图,使两道墙始终维持这个共线关系。
对于Revit,低级错误不可能潜藏在设计中。不需要后续的人工除错、寻找、校对。而Revit会保证所有其它的相关数据或是建筑构件都会自动被更新,以反映这个修改,而这一切都是立刻发生的。Revit的集成表格
集成在Revit中的表格,是参数设变引擎如何在项目中提供即时信息的极佳范例。事实上,Revit中的表格只是这个建筑数据库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双向关联性确保您变更视图中某些构件时,表格会同步更正。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当您变动表格中的某个构件时,这个关联性构件在所有相关的项目、视图、立面图、剖面图、及任意其它视图中都会更正。
在图3中,我们可以看见这个例子,客户要求删除图示立面图上的两个窗子;在Revit中,修改工作只需要一个动作。所有要完成修改的动作,只是选取所要删除,或是要变更的构件,执行修改,而参数设变引擎会修正模型中所有的相关数据。
图3 : 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作修改。
图3 上图中,Revit支持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修改设计。上图中显示直接由材料表格中,变更窗的类型与规格。Revit会将这个变更反映在所有适当的模型视图中,就如这张图。由于这样的功能,用户具有最先进智能的设计系统。Revit改进可视化以及竞标文件
Revit产生以及修改竞标文件的速度,不仅快得令人讶异,而且容易。同时它保持与Revit模型环境一致,完全集成在Revit中。制作竞标文件不需要额外的渲染处理程序。图4: Revit包含AccuRender产生高质量渲染
在Revit中,您可以进行光线追踪或是光能计算的渲染、导出或是导入Bitmap或是其它光栅文档格式。Revit也有动画片工具、有计算植物的程序式渲染功能,可以由设置的”季节”决定植物计算的渲染结果。还有完整的范围、分辨率、文档量控制。渲染计算结果可以保存在项目中,或同所有其它视图、图形、表格一般,放在施工图里。计算渲染也可以用任何尺寸或分辨率决定规格,而且,可以用其它格式保存在项目文档之外,做为竞标或是印刷出版之用。Revit也包含Pantone™色彩系统,可以校正打印或绘图导出的结果。6 A0 j" x9 c* { Revit也将从前需要许多不同工具,耗时的工作有效地自动化。例如Revit建立着色平面图表示空间分配、材料使用或其它的空间分类方法。
图5:可以用无限多种分类产生着色平面图
在图5中,设计者以颜色区分建筑中各单位使用的办公室空间。Revit自动地将平面图着色,并更新这个平面图的相关数据。
在图6中,设计者加入新的隔间分类到表格中,Revit会变更其数据,并产生新的颜色以对应这个新分类。这个范例说明空间的用途,并加总表格中的面积,Revit可以对建立任意数目的分类着色图,像是楼层粉刷、或是公用、及私有空间分析等等。图6 : 更新空间使用划分与更新表格一样容易
Revit的参数建筑技术对剖面图变更的处理
剖面图对于参数式建筑模型系统来说是深具威力的说明工具。您可以用剖面工具直接画剖面线,并指出您要往哪个方向表示剖面。只要双击剖面线符号就可以切换剖面方向。当然,您可以随时移动剖面线到任何您指定的位置,Revit会即刻精确地重建剖面图。图7 中您可以看见正在画剖面线,建立剖面。图7: 建立剖面既快又容易。
在图8中,Revit已经在指定位置精确地产生剖面图。您可以在任何时刻建立额外的剖面。或是按需要修改这个剖面。如果剖面已经放在施工图上,也可以直接从施工图上进行修改。Revit所产生的剖面是个动态、关联的参数化模型视图。您可以直接在剖面图中加入门、窗、其它构件,或是修改设计的任何部份。很自然地,Revit会确保在剖面图中做的任何变更都会反映在项目中的所有其它表示。
图8 剖面是参数化的视图,永远与其它文件保持一致。Revit对设计与营造作业程序的改善
Revit将设计与设计文件产生,视为设计团队任务的周期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不断发生反复地设计变更。最后,一连串的动作会以施工图作为结束。基于此认知,Revit被设计成单
一、集成的工具,您可以在这个工具中任意移动您的设计阶段点,在此我们介绍几个您在设计及产生施工图过程中都会面临的工作。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谈论细节、范例也非这些功能的极限。我们只强调一些特性,藉此您可以重新思考您如何使用您的CAD工具。Revit的体量研究功能,使设计初期可以就多种方案设计反复研究,成为可能与便利。就像实际制作模型一般,但却可以保留在此阶段投资的时间与人力,可以将体量转换成施工图文件。后续阶段对模型所做的修改也会反映在最初所产生的体量研究上,让建筑师可以在体量与”壳模型”间随时按需要切换。
图9 Revit的体量模型可以随时修改:
图9中,我们可以看见最初由Revit体量功能所发展的建筑概念,这个模型可以逐步发展成完整的设计,而不丧失最初在体量模型阶段所投资的人力与时间价值。即使是这个最初的阶段,Revit仍能认得体量绘制是由真实世界的元件所组成,这个阶段的模型包含了重要、持续性的特性、包含墙与体积。这些持续的特性对于包括初期的概算评估在内的许多应用来说很重要。
用模型基础建立的体量与概算报告令人印象很深刻,而挑战与困难点,主要还是在随着设计与产生文件的阶段不断发展,保留模型的价值。项目参与人员,与对参数模型设计信息需求复杂程度的都不断增加,这是真正能展现系统能力的试金石。
Revit应用工作集建立设计团队的沟通、协同工作、及协调。工作集让Revit的设计团队成员,可以选择项目中各自负责的部份进行设计。从单
一、集成的参数模型中”提取”出指定的内容进行设计工作,增添、修改然后存回项目中。当存回分享的设计模型时,工作集以双向关联反映所有的变更,在所有设计团队成员间自动维持一致性。Revit让工作集可以按照项目中要完成的工作,选择性地开启。结构工程师可以选择性地只开启有关建筑结构部份的工作集,而无须处理建筑模型的其它部份。相同的,室内装潢设计师可能只要开启目前设计中与他有关的那部份。
图10 工作集让大型设计团队可以对单一参数模型进行协同设计
现在,团队可以用分散式的运算模式,对单一模型的基础环境,进行设计;而同时依赖电脑确保一致性。在图10中,具有选择性开启功能的工作集,可以视为分散式运算的参数模型。在这种运算型态中,整个设计团队可以弹性的从阶段到阶段,或是从程序到程序地进行设计调整,以便轻易地产生项目所需的任何部份。如同Revit始终维持的设计精神,电脑理应做得比人多。现在确定多成员的设计团队可以有一致的设计信息,而同时能维持Revit易于操作的特性。集成模型在整个设计与文件产生过程中会被保存,最后,图11显示这个项目一系列完全集成的施工图纸。
图11 在Revit中施工图可以任何时刻产生或是修改
Revit施工图是标准的“所见即所得”,这表示您可以修改立面、平面等的比例,而无须涉及复杂的图层管理。您甚至可以在施工图纸中的视图上直接变更设计,同时确信Revit会即刻反映这些设计修改给整个模型。各种大样图永远是更新过的、是精确的。因为参数设变引擎会自动维持它们的关联,完全无须您操心。Revit对于特殊几何的支持
Autodesk Revit拥有优异的几何造型能力,建筑师和设计师可以发挥最富想象力的设计。设计师可以用Spline绘制自由曲线,以产生墙、屋顶、楼板、或任何其它构件。先进的墙几何可以产生不等厚度或倾斜墙体,此外飞檐、窗框、以及用任意两个线、弧、Spline 相”对应”而产生幕墙。屋顶可以用3D作为路径,以产生屋檐、封檐底板等等的屋顶设计细节、或是在任何屋顶中加入天窗。分割墙面的功能可以让设计师在模型上任何位置画出不同的外观、设计、色彩等,以便于渲染处理或是作为其它文件之用。
图12 Revit支援最精巧的几何造型之外,还保持可靠的文件记录。这个幕墙产生的内容包括窗框及玻璃是可以被文件记录的。Revit参数建筑模型对外部数据的支援
Autodesk Revit可以将参数建筑模型的数据,导出到支援ODBC的关联式数据库。这种建筑的定量化数字计算机制,与一般分析工具的并用,譬如试算表或传统的成本分析套装软件,都可以让项目经理可靠地评估建筑项目的成本效益、以及材料的使用量等等。用Revit建立的工程量估算信息,有效地解决了从前以dwg为基础计算,那种昂贵、容易出错、每次设计变更后都必须重新计算的人工作业模式所衍生的问题。后续的成本节约、表格自动产生、及错误率降低,都归功于Revit独有从建筑模型自动提供工程量估算信息的能力,而这一切都只要画出模型就可以自动达成。Revit支持其它专业
Revit支持 AutoCAD DWG、DXF及 Microstation DGN文档格式的导入与导出。由于 Revit对于这些文档格式相容的独有的唯一性,它就类似一个’资源交换中心’,让您可以提供最新的设计内容,以及其它图纸给其它专业参考使用。
导出文档提供适当的信息给 AutoCAD或 MicroStation的使用者;Revit中的建筑构件或元件在导出时可以自订,而转成适当的图层标准。绘图相关信息保存在一个关联文档中,您可以将原始DWG文档直接链接到 Revit中,做为参考几何、图库元件、或是一个新项目的起点。除了直接支援 CAD系统的 DWG、DXF、DGN图纸格式之外,任何 CAD系统支援 DWG文档格式都可以与Reivt有效地共用设计资源。
图 13 由 DWG文档格式建立的地形数据
图 13显示 DWG文档可以交互运用在 AutoCAD及 Revit中,在这个例子中,由 DWG的场地数据导入到 Revit中,生成图 14的地表模型。
图14 由DWG文件导入的数据可以直接在Revit中100%集成。结构工程师在Revit中工作;
Revit提供给每位设计团队成员的是他们所要工作的对象,因此对结构工程师来说,结构规划与钢构立面图,都是使用他们熟悉的原有符号表示。而同一个建筑数据库中,建筑师所看的是建筑楼层平面图、与建筑立面图。对结构工程师来说,钢构会以符号标示、示意图来表示,而相同的结构体在建筑师看到的是实际的尺寸,以便他处理他的设计。
在建筑师与结构技师间的模型分享中,承重墙与剪力墙在Revit中是可以辨别的,承重墙可以出现在结构技师的视图中,以便设计规划工作。
图15 这个结构规划平面图、建筑楼层平面、建筑剖面、及结构的等角视图全都来自于完全集成的建筑数据库,所选取的梁(以红色表现)对结构技师或是建筑师都会表现在所有的视图中。建筑场地模型 Revit是第一个集成参数化场地模型能力的建筑设计系统。场地模型可以从现有地表等高线模型链接进Revit,或是在Revit中创建;并与Revit的建筑模型相关联,您也可以直接控制地表模型及等高线显示的控制点,Revit元件如树木置于地表模型时,会自动地置于地表面。同时因为地表模型是项目集成的一部份,任何建筑设计的修改,在产生的剖面图上会自动地反映出地表模型相应的变动。
图16 Revit参数建筑模型与地表场地模型集成,停车格是参数化的构件,置于平面图并表列于双向关联的视图及项目数据库中。
现在设计师可以研究整地的问题、建立真实的剖面、同时进一步缩短施工文档准备时间,停车空间与植物在Revit模型中都是参数化构件,停车格规划在模型中是双向关联,而且可以表列,而植物可以用其学名加以列表。
二维绘图是基础
Revit让建筑设计专家可以从项目起始到完成,以及在建筑物的运作与设计使用年限中,都可以使用单
一、集成的数字模型数据库。它自动地将从前协调设计工具、数据修改与更正、设计文件检查等等的工作负担,从人力转嫁到电脑。让这个工作回归到真正应该由机器负责的本质。ARS产品的问世,解决了上述所有的问题。此外由 Revit生成的各个平,立,剖面,大样图也可以直接交给 AutoCAD做进一步的施工图绘制等工作。
图 17 在 Revit中,由信息化建筑模型与工程图关连成一个整体。这个工程图可以作为后续绘制施工图的基础。
图 18 图示为 Reivt生成的施工图文档,这些 Revit生成的文档可以直接导出到 AutoCAD作任何处理。图 19 相同的Reivt施工图文档导入到 AutoCAD中的情形。
图 19 通过数据集成,所有的设计数据在Reivt和AutoCAD间不仅达到双向完美共享,同时两个环境相互搭配,同时保证了20年设计技术投资与未来的发展。一个集成的软件包% 从铅笔到 AutoCAD?改变的重点不是绘图方式,而是绘图成本竞争力。
AutoCAD融入建筑设计过程 20年后,已经是公认的设计环境事实标准,但 AutoCAD并不是永远的答案,因为
1.AutoCAD只能透过 2维描述设计,加工设计,但不能以数据直接说明设计。更无法具体表现复杂的设计,或是对复杂的设计进行具体数据描述。
2.它只能纪录设计数据,但却不理解数据或自我管理数据。避免绘图的低级错误。
3.它无法自动处理设计过程中发生的设计数据修改,也无法对这些变化,自动作相应的适当处理,以减少设计人员的负担。
而 ARS毫无疑问是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ARS软件提供了用户可以轻易自我适应的发展环境,这个软件包让用户可以自己的过程,保障过去 20年来在 AutoCAD上技术投资的同时,还解决了 AutoCAD软件在担任设计工具上的众多问题,调整设计程序的同时,让可以轻易与未来接轨。
图 21 目前基于 AutoCAD的设计程序,生成的各种设计文档欠缺数据关联,尽管有许多自动绘图工具,但设计生产作业无法进一步提高效益。:
图 22 ARS以数据集成为基础,提供 Revit与 AutoCAD工作分工的完美架构。藉由 Autodesk信息化模型系统的数据操作能力,Revit可以应用于高度灵活的设计,自动化与 DWG完美集成,建立具有数据自我管理能力的设计图纸,而 AutoCAD可以接续这些图纸,作为最佳的施工图工作平台。
结论AutoCAD即便在真正设计的需求上有众多缺点,但仍是 20年来设计院主要的设计工作平台,过去所有的设计,施工图,等等都是基于这个软件环境所发展。也是技术投资的基础。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如今作为全球建筑产业设计工具的领导者,Autodesk公司发展的 Revit是参数式建筑模型系统,让单位设计中人与电脑的工作形态区分合理化,使设计过程中,各项繁琐的工作,能得力于现代化软硬件的技术,协助提高效益。
AutoCAD与 Revit软件提供的一体化与数据的集成,不仅是建筑设计单位寻求设计解决方案的最佳解答,同时也是设计单位面对日竞争趋激烈环境,所必须的最佳工具。
第五篇:绿色建筑与钢结构
绿色建筑与钢结构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全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上个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泰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Arology,Architecture+Ecology)的概念,即绿色建筑前身。绿色建筑现在在国际上仍然缺少一个统一的概念,随着世界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欧美国家提出的“生态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和“可持续建筑”,以及日本提出的“环境共生建筑”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绿色建筑的阐述。对绿色建筑的提法的共同特点是将建筑与环境紧密联系,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和负荷小;能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要求建筑与自然条件相融合。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s)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务院[2013]1号文件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简言之,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四节一环保,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评价体系共由以下六类指标组成: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节地和室外环境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约占我国建筑总面积的2/3)和公共建筑(限于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标准》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个数将评价结果分为一星、两星、三星3个级别。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国家层面激励政策:2012年4月,财政部和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167号文),明确提出了全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财政措施。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务院[2013]1号文件转发),明确提出了全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地方标准: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编制了地方绿色建筑评价相关的标准。例如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通过6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估,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革新设计。LEED评价结果的4个等级:合格认证、银奖认证、金奖认证、铂金认证。
英国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评估的内容包括:建筑性能;设计建造;运行管理。评价条目包括:管理——总体的政策和规程;健康和舒适——室内和室外环境;能源——能耗和CO2排放;运输——有关场地规划和运输时的CO2排放;水——消耗和渗漏问题;原材料——原料选择及对环境的作用;土地使用——绿地和褐地使用;地区生态——场地的生态价值;污染——(除CO2外的)空气和水污染。BREEAM评价结果的4个等级:合格、良好、优良、优异。德国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DGNB,Dentsche Guetesiegel Nachhalteges Bauen)。日本建筑环境效能综合评估系统(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加拿大绿色建筑挑战计划(GBTool,Green Building Challenge)。绿色建筑关键字
一般建筑对人类环境的不利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建筑材料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原料生产、部品加工—人工建筑材料带来的问题;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传统建筑材料生产耗能大;传统建筑材料生产碳排放大。一般建筑材料对人类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我国2003年的水泥产量为7.4亿吨,而同期世界总产量为16亿吨,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7%,生产消费1吨水泥=石灰石1吨+水0.6吨+沙子2吨——排放CO21吨。2003年我国消耗:石灰石
7.4亿吨、水4.44亿吨、沙子14.8亿吨、排放CO27.4亿吨。
我国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是以对资源的极大消耗、对环境和自然景观、生态的破坏为代价而实现的。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常规施工建设对人类环境的不利影响,土木工程建设带来的问题——浪费资源情况比较严重,我国每年建成房屋的95%以上属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我国钢材利用率仅为65%,而发达国家大多在80%以上。在我国,建筑能耗已接近社会终端总能耗的30%;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比例大约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每年新建工程产生垃圾约4000万吨。使用、拆除过程对人类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用过程带来的问题:耗能大,碳排放大;采暖制冷、生活垃圾破坏自然和谐。拆除过程带来的问题:大量建筑垃圾;大量粉尘污染环境。
土木工程行业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的有所表现:设计求异,建筑能耗高,如有的工程用钢指标高达712公斤/平方米,创造了世界最高耗钢量的记录,并出现了屋顶结构自重达到活荷载10倍以上、占总荷载70%以上的极不正常现象,为其安全性埋下隐患。为了形成建筑师刻意营造的杂乱无规律的外表图像,次结构的构件和节点都将扭曲,受力最大的部位不得不采用昂贵的Q460、厚度达110毫米的厚钢板,增加了制作和安装的难度,延长了工期,其制作和安装的单位造价上升到了一般大型钢结构建筑的一倍以上。工程总造价高昂。还有的工程设计求异,建筑能耗高,建于8度抗震设防区工程,高度为234米的超高层建筑,建筑方案为高空大悬挑的倾覆性不平衡体型,整体前倾且在高空悬臂外伸75米的建筑造型已无法得到抗震合理的结构体系,用钢指标高达296公斤/平方米,总用钢量14万吨,是世界用钢量最大的单体建筑。造成资金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并给主楼的抗震设计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隐患。
规划滞后,大拆大建:城市规划不甚合理,大片的拆建现象比比皆是,官员决策,随意修改城市规划,大拆大建的情况比较突出,很多城市不切实际的兴建大学城、科技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建筑寿命短:建筑寿命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建筑质量本身不过关,其二,城市规划变动频繁,2011年3月,南京太平南路一地铁施工点附近的一排梧桐“修整”后留下树干,树身上喷涂了迁移编号。片面追求政绩工程,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及盲目的旧城改造,导致了环境污染,绿色资源破坏。
绿色建筑关键字就是节能、能源利用;节水、水资源利用;节材、优质材料利用;节地、土地资源利用;室内外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绿色施工;运行信息管理、绿色运行管理;可持续建筑。
绿色建筑的使命
绿色建筑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的长期需要;环境保护符合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实施“四节一环保”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绿色建筑的要求:绿色建筑以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推行绿色建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具体实施。绿色建筑的内涵: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耐久性;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使用过程的节能性;拆除可重复利用。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实施各阶段有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使用阶段、维护阶段等。各阶段实施者: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注册设备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钢结构建筑的优势
有以下几大特点:安全可靠——材质均匀;力学性能清楚;计算及分析规范成熟。抗震性能好——我国70%以上城市在抗震区,地震灾害频发,钢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钢材延性好——能利用钢材塑性变形耗能;钢结构建筑震害少、震害轻。耐久性好——材料性能不因时间长而损伤;正常维护下可以长期使用,不受时间限制。减轻地基受力——钢结构建筑自重较轻,减轻地基受力。增加使用面积、减小建筑总高度——钢材强度大,梁、柱、墙、板等截面小;结构构件轻量化,降低建筑自重。全部工厂制作——质量有保证,部品品质高,安全耐久;节能、节水、环保、减排。安装简单、建设工期短——现场机械化施工,部品工厂化制造,建设工期短。结构和构件轻、运输方便——运输量少、节能,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小。易拆除,部品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等优点。综上所述,钢结构具有轻、快、好、省的优点,目前是绿色建筑最佳的结构形式。
推广绿色建筑的建议
推广绿色建筑存在的瓶颈:经济瓶颈:增加的费用谁买单?建筑收益谁保证?理念瓶颈:增加人力、财力投入有无必要?科技瓶颈:绿色建筑的科技成果缺乏;研究项目资金谁提供?科技成果谁支持?人才瓶颈:缺少具有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发展绿色建筑的建议:发展方向——工业化建造的绿色钢结构建筑,部品制备工厂化;部品和设计标准化;部品制备和现场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BIM)。政府支持——向社会宣传;给技术政策;搭研发平台;改善竞争环境;给开发商、设计和施工单位必要的经济激励高校参与:培养人才;完善技术体系。企业——创自己的绿色品牌;提高技术附加值。行业协会——引导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发展。社会——改变观念;适应绿色(建筑)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