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庆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发展效果比预想的更好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冬春夏三季连旱的影响,在逆境中培育积极因素,在实干中彰显特色优势,全市步入了产业开发加快、经济转型加速、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的新阶段,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八个增长、三个控制、六个突破、两个推进”。
“八个增长”是:完成生产总值302.2亿元,增长15.2%,高于全国、全省7.2和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7亿元,增长15.6%,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3.5亿元,增长58.5%,高于全省18.5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增长25.5%,高于全省7.5个百分点。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44.7亿元,增长33.3%,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小口径收入达到22.6亿元,增长29.7%,高于全省9.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89.02亿元,增长29.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130元,增长12%,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815元,增长18%,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三个控制”是:人口自然增长率5.97‰、城镇登记失业率3.9%、万元GDp能耗降低5.3%,均控制在省上下达指标之内。
工作取得的“六个突破、两个推进”是:
一是项目工作取得新突破。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机遇,形成了上争、内聚、外引一起上,争取、建设、管理一齐抓的项目工作格局,一些事关发展全局、人民群众期盼多年的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是项目开工最多、投资最大、建设最快的一年。新开工项目124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增长37%。实施扩大内需项目554个,总投资26亿元。
二是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陇东油田产能建设、庆阳石化搬迁改造快速推进。生产原油313.26万吨,增长7.4%;原油加工123.8万吨,增长7.6%。核桃峪、刘园子煤矿建设进展顺利,新庄、马福川煤矿完成三通一平,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煤田普查、详查、精查取得重要进展。积极实施“中小企业解困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6项政策措施,地方工业产销快速回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是“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农民增收“十大行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了“一增三转变”的良好态势。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总产量达到110.86万吨,创历史新高。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明显,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51.5万亩,是上年的2.8倍,接近全省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转变。新种紫花苜蓿105.7万亩,肉牛饲养量82.3万头,肉绒羊饲养量292万只,新栽苹果30.8万亩,种植瓜菜149万亩,其中设施瓜菜5.6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向集约化、组织化转变。4户企业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无公害产地16处、无公害农产品16个,庆阳苹果等3个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新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2个。新农村建设向抓点带面、纵深推进转变。试点项目完成投资7.2亿元,试点村主导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109个,5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老促会扶贫到户绒山羊养殖项目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创出了新路。全面推行“一册明、一折统”,落实各项惠农资金5.7亿元。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西长凤高速公路、宁长二级公路宫河至长庆桥段、西平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机场改扩建工程已经动工。投资近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770公里,是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最大、里程最多的一年。扬黄人饮续建、巴家咀电力提灌更新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10.5万人的安全饮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庆阳市城市规划修编、2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31个小城镇、242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和“一城十镇百村”工程扎实推进。城镇建设完成投资31.2亿元,增长24.7%,是投入最多、市容镇貌变化最为明显的一年。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受益262户。市区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8个,28条骨干道路新建续建和公共管沟配套、城区备用水源工程等市政项目顺利推进。各县县城、重点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8.1%。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完成造林20.5万亩,封山育林11.8万亩,新修梯田21.8万亩,流域治理461平方公里。
五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成功探索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种模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市、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校财局管”改革进一步扩大,4个县实现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地方金融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89.6亿元,增长31.3%。院地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达成协议,在环县筹建甘肃水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与省内13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3项。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引进南京雨润、重庆阿尔康、天津天士力、山东东阿阿胶、陕西丽彩集团等大企业在我市投资,与中国铝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达成投资开发意向。实施5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56个,完成投资66亿元,增长64%。“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全面落实,补贴资金702万元,住房、汽车、通讯等消费快速增长。外贸出口企业在逆境中发展,预计完成出口供货值8亿元,增长8%。
六是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成立了庆阳职教集团,组建了庆阳理工中专,撤并学校160所,建成寄宿制学校51所。科技工作得到加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市财政列支科技专项1000万元,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庆阳农科院筹建工作开始启动。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控制甲型H1N1流感成效明显,城乡居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建成使用。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了技术帮扶关系。文化事业全面进步,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第七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成立了周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南梁红色文化3个研究会,建成农家书屋891个,一批文艺作品和优秀剧目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红色旅游建设年”活动富有成效,成功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纪念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等一系列活动,南梁革命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等8处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序推进,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6.9%和88.7%。省十二运筹备工作顺利进行,体育馆和体育场完成主体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成绩,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建立了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军警民联防机制,深入开展市、县(区)、乡(镇)领导信访接待、干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解决信访问题1273件,办结率94.3%;调处矛盾纠纷7712件,调处成功率95.2%。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安消防、森林武警、企业消防力量协同作战的消防联动战勤机制初步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全面加强,开发整理复垦土地8.4万亩,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审计、物价、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宗教、老龄、残疾人、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和全民创业促进就业行动,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扶持培育432名农村复转军人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城镇复转军人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历年积存问题有效解决。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3.4万人,创收36.7亿元。城镇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为民办实事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中省补助9.7亿元、市县投资5.3亿元。省政府确定的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建设、沼气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减免学费等12件实事落实到位。市上确定的5件实事,其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参合农民筹资标准、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等4件全部完成,改造陇东学院旧校区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实施了71所中小学校、44所乡镇卫生院、281所村卫生所和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妥善安排。
八是“六型”政府建设有效推进。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六型”政府建设,政风行风明显转变。聘请知名专家研究编制重大规划、论证重点项目、开展专题辅导,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人士和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参与重要决策,决策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86件,政协委员提案219件。全力打造“环境最佳、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社会最文明”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四最四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行政执法评议制和限时办结制,落实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政务公开、价格听证等制度,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一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效益之好前所未有,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前所未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国家农业部和省上先后在我市召开了旱作农业、沼气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工培训、基础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经典诵读、农家书屋建设、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暨信访、人民调解、武警部队正规化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地方病防治等14个现场会。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考验中,积累了在复杂情况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主要是牢牢把握了“五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把扩内需、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把抓开发、促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始终坚持把创机制、增活力作为强大动力,始终坚持把重民生、办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抓落实、干到位作为根本要求,全市上下保持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和谐、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老同志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庆官兵,向中央、省属驻庆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庆阳发展的组织和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发展层面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县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迫切;个别项目运行程序不规范,工程质量不高;地方工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依然缓慢,产业链条短,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交通堵塞、广告杂乱无章和如厕难、停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铺张浪费现象仍有发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个别地方发展环境还不宽松,项目建设落地难、成本高、进度慢;食品药品安全、居家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文化娱乐市场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从政府建设看,个别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少数干部缺乏全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工作不勤、为政不廉。从基层工作看,个别乡村“三乱”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惠农政策宣传落实不够到位,农村社会治安仍有待加强。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
2010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承上启下、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基础的一年。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回暖上升,发展环境正在好转;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措施更加明确;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资;习近平副主席在去年视察我市时,对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得到国家部委和省上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国家已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还将出台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我市的重大项目有望获得更多的支持;由我市倡议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已经国家发改委同意进入规划编制阶段,《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启动实施,对我市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省十二次老区建设会议把我市定位为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上实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市作为重要“一翼”,在全省发展布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后金融危机影响仍在继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安排,我国承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家淘汰高耗能产业力度加大,明确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对能源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低碳行动试点,倡导绿色发展;兰新铁路二线建设将使新疆煤炭大举东进,成品煤供应格局将可能发生不利于我市煤炭资源开发的调整和变化。这些,无疑给以石油、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不干就会丧失机遇,慢干也会错失良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只争朝夕,埋头快干,扎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紧盯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围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突出工业强市、产业富民两大战略,着力破解交通、水资源、生态、人才四大“瓶颈”制约,深度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努力开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新局面。
奋斗目标是:坚持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目标相结合,确保完成11项约束性指标,努力实现7项预期性目标。
11项约束性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7%,城镇新增就业2.45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提高到85%、90%、96%、90%和95%,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GDp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计划之内。
7项预期性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城镇化率提高1.5-2个百分点。
确定上述目标,一是基于我市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二是基于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三是基于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四是基于良好发展势头带来的发展信心和动力,五是基于民生至上理念的重塑。
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工作必须把中央和省上的部署与我市实际相结合,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抓落实、干到位工作机制系统化。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和“创新突破年”活动,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努力实现“七个提升”。
一、推进项目工作大突破,着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坚持把项目作为集聚生产要素、拉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认真落实“精心谋划一批、论证储备一批、积极争取一批、招商引资一批、认真实施一批”的工作措施,以项目工作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围绕发展抓规划。加强与国家、省上规划的衔接,把项目作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基础条件改善和民生保障,超前谋划、积极研究论证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省上的“十二五”规划盘子。全面完成市级“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配合编制《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发展规划》,做好我市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市《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围绕政策抓争取。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抓住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和竞争性强的立项特点,突出我市资源富集区、生态敏感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等区域特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跑上去、争回来,沉下去、干起来”,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诚实恳切的态度,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和政策扶持,对接一批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长远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使中央、省上的政策更多地转化成我市的现实生产力。
围绕建设抓管理。坚持大、中、小项目齐抓,经济、社会、生态项目并重,突出抓好石油、煤炭等优势资源开发和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认真落实“五个一”责任制和月调度、季分析制度,严格执行投资概算审核审批制、项目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审计验收制、质量终身制和法人责任追究制,加大质量监管力度,规范项目运作机制,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严管理的项目工作新格局。
围绕优势抓招商。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等大型企业招大项目、引大资金,围绕延长产业链上核心项目。积极引进煤制气、煤化工和煤层气开发大企业入驻,力争引进康师傅、汇源果汁等大型民营企业落户我市,全力落实雨润、东阿阿胶、天士力共建中医药保健食品循环经济示范园。把招商引资建设商贸物流中心作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来抓,加快建设以建筑建材、品牌服装、小商品、安全放心食品为重点的综合批发市场,以香包城为标志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以雨润农产品为特色的批发配送中心,以机械和配件为主的大型汽配城和农机销售中心,实现加快发展与扩大就业“双赢”。
二、突出优势资源大开发,着力提升工业强市水平
围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4456”思路,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划、大集团引领、大园区承载,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全力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和谐典范、模范油区”创建活动,坚定不移地落实“一站式服务”措施,支持油田加大低渗透油田开发力度,加快老油区挖潜改造,推动新油区科学开发,力争原油产量突破400万吨。支持庆化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加快建设,争取实现原油全部就地加工转化。实施“气化庆阳”项目,争取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庆阳支线工程,实现送气到市区,解决好生产生活用气问题。力争完成庆城、合水、华池油气伴生气回收利用项目前期工作,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全力推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按照“煤电化材运”一体化开发思路,加快正宁核桃峪1200万吨、宁县新庄800万吨、环县马福川500万吨煤矿建设,完成华能环县毛家川煤矿、省电投宁中煤矿、中电投甜水堡煤矿、中铝罗川煤矿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力争环县刘园子煤矿形成生产能力。加快合水西、罗川东北和沙井子西南煤田地质勘查。编制全市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先期开展庆城、宁县煤层气开发利用地质勘探,全面开展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前期工作和招商引资。完成正宁、环县两个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西峰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全力推动地方工业发展。按照工业入区、产业集中、要素集聚的思路,多渠道、多形式新上工业项目,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集中资金和力量,加快16个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长庆桥——泾川煤电化循环经济区、中铝罗川“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区规划、基础建设等前期工作,使其成为能源化工基地的支撑点和发动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坚定不移地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提质增效。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做好创业板上市融资前期工作。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论证太阳能利用、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
三、促进农业结构大调整,着力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按照“夯基础、调结构、育龙头、强科技、攻难点、抓劳务、促增收、奔小康”的思路,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扎实推进农民增收五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川变白、塬变红、山变绿”的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生猪、全膜玉米、瓜菜、苹果等“七个百万”工程。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和牛羊大县建设,种植紫花苜蓿100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50个,肉牛、肉绒羊、生猪、商品驴饲养量分别达到90万头、300万只、150万头和25万头以上。坚持山、川、塬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山区旱作农业,南部重点种植优质冬小麦,北部着力抓好全膜玉米,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其中全膜玉米211万亩,建设一批“千元田”。大力发展塬区高效农业,把苹果作为“铁杆庄稼”,把果树管护当作自家孩子呵护,实行县(区)、乡(镇)干部果园管护责任制,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收益一片。积极争取董志塬120万亩旱塬有机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立项建设,新栽优质苹果34万亩,建设一批“五千元田”。大力发展川区精细农业,充分利用灌区资源和城郊地理优势,实施“双百十千”示范工程,瓜菜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瓜菜7万亩以上,建成50个乡镇城郊百亩瓜菜生产示范点,转变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促进特色农产品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直接进入超市销售,建设一批“万元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特色产业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521”工程。加快驿马出口创汇、西峰农产品加工、镇原金龙食品加工、宁县和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环县小杂粮加工等5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扶大做强通达果汁、绿鑫草业、兴旺牧业、雨润生猪屠宰、解语花羊绒加工、合水乳业、庆发绿色食品、镇原红杏、环县洋芋淀粉加工、粮油加工等2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新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培育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0个,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塬区整体推进型、川区整流域开发型、山区“145”工程型、城乡统筹发展型四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抓好200个村庄规划编制,加强1个省级试点县,突出市级13个试点乡镇、20个试点村和县级78个示范村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搞好1县(正宁县)1区(西峰区)8镇试点工作,统筹城乡建设、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土地向业主“三个集中”,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市场建设、就业和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强化土地管理,坚决杜绝分散宅基地审批,引导新农村住房适时适度集聚建设。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培训农民28万人(次),输转劳动力46万人(次)。把扶贫攻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目标和措施,继续抓好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实施好95个整村推进和老促会绒山羊养殖扶贫项目,力争4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
四、加快基础设施大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下大气力破解交通滞后、水资源短缺等“瓶颈”制约,以基础设施大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交通建设,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区位边缘型向区域畅通型转变。完成机场4C级改扩建工程,加快宁长二级运煤大通道建设,配合抓好西平铁路、西长凤高速公路建设。力争长青铁路长庆桥至西峰段、西雷高速公路、华池新南二级红色旅游路开工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新修通乡通村油路33条284公里、农村公路1600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和村停靠点110个。开展3条高速公路和2条铁路前期工作,争取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力争完成西(峰)合(水)、西(峰)镇(原)、华(池)太(白)三条二级公路立项和前期工作。
水利建设,坚持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四水齐抓”,蓄、引、提、改、节“五措并举”,实施好扬黄人饮续建、巴家咀泵站更新改造、合水县城和庆城县城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川台区提灌、小型灌区维修改造工程,力争扬黄人饮向庆城延伸供水、市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煤电综合开发配套供水、环县11乡镇人畜饮水、宁县长庆桥“群井汇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马莲河上游水质改造、葫芦河引水项目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科学配置水资源,配合中国水科院编制完成《庆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城镇建设,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卫生、生态、园林绿化、文明和“双拥”模范“五城同创”活动,深入推进“一城十镇百村”工程建设。按照“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宜居环境、高效运作城市”的要求,突出地域性、彰显高品位、体现多样化,改变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和绿化模式。完成市区世纪大道延伸、东环路、西环路等15条道路和中水回用、东湖公园扩建、陇东学院旧校区改建、第二垃圾处理厂建设。开工建设分质供水、排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加快县城路网、集中供热、供排水管网改造,扶持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文明市民,提升文化内涵,加强城市管理,着力解决市区公厕少、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问题。控制出租车总量,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造停靠站点,用3年时间完成公交车辆更新,今年更新100辆。推进西峰区、正宁县城乡户籍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
生态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固塬保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碳汇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百万亩梯田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和“千池百湖”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积极开展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前期工作。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高村庄、荒山、公路沿线、主要河道、城镇和机关单位整体绿化水平,打造生态优市、绿色家园。
环境保护,牢固树立抓环保必须下实手、抓产业必须顾大局的理念,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环评”、“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加强石油开发井场标准化建设、“两废”处置和生态、水源保护,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环保技术改造,完成7个县城垃圾处理厂和环县、庆城、华池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整治乡容村貌,加强农村白色污染治理和残膜回收利用。大力提倡绿色开发和绿色消费,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坚持体制机制大创新,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认真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努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开发、加快发展上创新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调整归集市直单位办公场所,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全方位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艺院团、教育等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搞好地方金融改革试点。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争取开展县(区)扩权试点工作,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规范》。认真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工业集中区发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性问题。
全面加快对外开放。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庆阳,不断拓宽对外合作的领域、范围和层次,进一步提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力。深入实施“引强入庆”战略,加强院地、银地、企地、区域之间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外商外资和技术人才参与我市开发建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黄花菜、白瓜籽、鲜果和杏仁等产品出口,力争创汇7500万美元,出口供货总值达到9.1亿元。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把促进就业、稳定增收、生活保障和调整收入分配作为扩大消费的内生动力,把流通服务、质量监管、售后服务、权益保护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保障,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拓展传统服务业领域,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扩大居民在住房、汽车、通讯、文化、影视、教育、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方面的消费。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层次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抓好市区和县城大型商流市场建设,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
六、推动财政金融大发展,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
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支撑作用,构建基础稳固、职能健全、保障有力、规范高效的财政金融体系。
加强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围绕产业抓财源、围绕财源抓财政,突出强工业、活三产,建立多元化、有后劲的财源体系。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各类偷逃税行为,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力争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着力完善财政分配体系、调控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增加对“三农”、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确保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比重有新提高。强化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杜绝预算外支出,严格出国、购车审批,从严控制公务接待,确保行政成本性支出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
强化金融支持保障。健全政府、银行和企业协调沟通制度,拓宽信贷支持领域,破解存贷差持续拉大和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吸引省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兴办村镇银行、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省上审批的4个小额贷款公司组建运营工作,做大扶强市经投公司和县区设立的城投、担保公司,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支持保险业机构开展新险种试点,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保险组织。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七、完善民生保障大体系,着力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民生至上,完善国民教育、科技创新、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防灾减灾、安全防范等七大民生保障体系,扩大民生政策覆盖面,确保人人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
促进教育科技卫生人口事业全面进步。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撤并中小学校及教学点300个,促进由人人上得起学向人人上得好学转变。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入企工程,加快农科院、水科院建设,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争取建设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快市中医院和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等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优抚医院、慈善医院、老年医院、老年公寓“五院合一”项目,改善城乡医疗条件,强化医疗队伍建设,努力解决医疗服务水平低和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扎实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创新提高年”活动,改扩建2个县站和30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免费发放出生缺陷干预药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加快文化旅游广电事业发展。积极开发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推进城市规划展示馆、科技馆、文化馆“三馆合一”项目建设,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扩大农家书屋覆盖面,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继续抓好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加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力做好省十二运筹备工作,5月底前全面完成体育场馆建设和其它场馆维修工程,切实抓好城区“五化”工程和长庆桥至甜水堡精神文明示范线建设,搞好各项配套服务,确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加快市县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信息化及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强化劳动监察,提升社会保障工作水平。采取土地成本价供应、规费全免、政府拿一点、土地出让金和住房公积金筹一点的办法,切实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编制实施城乡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抓好双拥优抚、防灾救灾、社会福利工作,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大力支持群众团体工作,依法保护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坚持市委常委和市长、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乡(镇)书记和乡(镇)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开展化解社会矛盾活动,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施军警民联防群治,推进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认真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涉法涉诉以及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扶持少数民族聚集区加快发展。
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全面完成省上确定的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办好8件实事,即:筹措2200万元,继续为每位参合农民补助10元;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所363个;筹措600万元,建立城乡居民大病救助统筹基金;筹措300万元,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用3年时间筹措资金1000万元,开展扶持培育农村复转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活动;实施乡镇干部创业乐业工程,开展乡镇干部培训提升、生活条件改善、办公设施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扶助活动;支持实施“万元年薪公选村支书”工程;分步实施林场职工棚户区改造工程。
加强和改进政府建设
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必须用科学理念谋划发展,科学方法推动发展,科学制度保障发展,加快建设“六型”政府,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把提高发展凝聚力作为学习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大兴勤奋学习之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邀请专家学者分级分批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把提高开拓创造力作为创新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兴改革创新之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阔思维,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决策、绩效评价、协调配合、监督制衡等新机制,完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把提高工作执行力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力倡导以实为本、以真为要、以干为先的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执行力,全力抓落实,扎实干到位。
把提高行政亲和力作为法治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兴民主法治之风。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监督。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完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把提高发展软实力作为诚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措施,大兴诚实守信之风。开展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市民创建活动。凡是承诺的事项,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牢固树立“你来干、我帮办”的理念,大力营造“四最四低”发展环境,努力使环境优起来、人气旺起来、发展快起来。
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清廉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标准,大兴勤政廉政之风。牢固树立“不勤政就是腐败”、“只要用心、就能干好”、“寻找成功的办法、不找失败的借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事业来干、不当官来做”的理念,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各位代表,我市已站在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促进庆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2014年庆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2月17日在庆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栾克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坚持稳中求进,2013年政府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攻“一区四园、一线八域”主战场,突出“十大工程”主抓手,着力调结构、转方式,破瓶颈、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健向好。面对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挑战压力巨大的特殊形势,深入研究落实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有效措施,全市经济稳健增长,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后劲活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16.5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3亿元,增长18.1%;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053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亿元,达到154.5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突破150亿元,达到154.3亿元,增长18.7%,公共财政收入达到63.7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78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063元,增长18.8%。
(二)首位产业开发加快。通过深入调研和专家论证,能源化工首位产业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元产业链”规划设计、开发路径和转化模式进一步明确,“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发展理念成为全市上下的鲜明共识。石油开发“双千万”工程顺利推进,原油产量659万吨、加工量341万吨,庆阳石化6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拉开了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的序幕。煤炭开发转化工程步伐加快,6个煤炭区块勘查有序推进,刘园子矿井投产试运行,甜水堡、核桃峪、新庄矿井建设进展顺利,正宁电厂一期工程扎实推进,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和100万吨缓释高效肥项目启动实施。天然气、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环县百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富民增收成效显著。种植业、养殖业和区域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膜双垄沟播面积增加,粮食生产在多灾之年保持稳产增产,总产量达到158.9万吨。1县1乡3村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取得实效,特色富民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肉羊、肉鸡等特色养殖规模、标准和效益显著提升。苹果、蔬菜等绿色高效产业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庆阳苹果、庆阳香包、环县皮影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新一轮扶贫攻坚大幕全面拉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进一步拓宽,减少贫困人口14.7万人。农民技能培训工程深入实施,培训农民32.5万人(次)。新增农民合作社976个,建成家庭农场19个,辐射带动农民15.7万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县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汽车、通讯、文化、旅游等消费势头强劲,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富民增收的能力不断增强。
(四)基础条件持续改善。严格落实重点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和盯守办理制,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799个,实现了投资增长与结构优化双突破。庆阳机场新增了北京航线;西平铁路全线贯通,结束了我市境内不通铁路的历史;银西铁路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西雷高速建成通车,甜罗高速列入国家高速路网规划;宁长、西镇、新南3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新修农村公路124条1040公里。修建各类水利工程3532处,解决了26万人的安全饮水困难。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加快,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市区路网、供水供热、排洪排污、公园绿地等工程建设协调推进,7个县城和3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百万亩土地整治、雨洪集蓄生态保塬、宜林荒山苗林产业培育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新修梯田47.3万亩,造林42.4万亩,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7个、生态村26个。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创新乡村道路管理机制,农村交通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33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运行。食品药品、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初步调整理顺。“营改增”工作分类推进。引进商业银行2家,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9家。能源化工集团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运营、当年盈利,交通、水务集团组建运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75个。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中国(庆阳)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战略论坛、2013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暨第24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1.4亿元,增长68.3%,是招商成效最大、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列24件、市列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到位,完成投资39.3亿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进线率较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改造薄弱学校53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3所,为全市395所农村小学建起了小伙房。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水平提高,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130项,实施科技合作项目30个。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35个乡镇医疗服务中心和113个村卫生室建成投用,新农合报销医疗费7亿元,受益群众218万人(次)。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人口控制目标。就业“双导”工程和“百企千岗”创业促就业活动富有成效,招录3145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35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0.5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和13.5%。建成保障性住房5556套,实施农村危房(窑)改造1.56万户。暴洪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平安和谐庆阳创建工程成效良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扎实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食品药品、校园、消防、生产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少数民族乡村发展进一步加快,夏河藏区援建任务落实到位。审计、统计、国防动员、双拥、人防、地震、气象、档案、老龄、残疾人、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七)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认真执行市委的决策部署,“一区四园”建设步伐加快,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一线八域”发展成效明显,“十大工程”建设进展良好。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315件。加强与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实施细则”,制定出台了7项财政管理制度,全市“三公”和会议经费支出下降32.7%。“双联”行动和“效能风暴”行动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少困难。任务完成方面,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所限,谋划的一些重大交通、能源等项目争取审批难度大、周期长,计划开工的银西铁路、甜罗高速和3个水库未能实现预期,原油生产、加工未完成市列计划。经济结构方面,能源化工产业关联度、融合度不强,地方工业弱小;农业种养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能力不强;第三产业增长慢,拉动需求不足,市场消费不旺。群众生活方面,一些贫困乡村道路、饮水、住房、用电等问题还十分突出,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落实方面,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四风”问题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年来的政府工作实践,更加深化了全市上下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富民兴市的共识。我们深深地感到:只有把培育壮大首位产业作为第一抓手,才能实现建设能源新都的战略目标;只有把“3341”项目工程作为第一引擎,才能不断做大总量、调优结构、转变方式;只有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动力,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释放改革“红利”;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任务,才能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加幸福的生活;只有把强化执行作为第一保障,才能把决策变成实践,把目标变成现实。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倾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单位,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庆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创2014年发展新局面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从有利因素看,国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明确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破解基础瓶颈、推动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战略平台进入了国家层面,我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成长型资源城市和天然气后备基地,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市人民思富求变愿望强烈,为富民兴市提供了强劲动力。从面临挑战看,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石油、煤炭等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不可忽视,以能源资源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挑战;传统的能源开发方式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只有把困难问题剖析得更深透一些,把面临的复杂形势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才能化困难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在新的一年里谋求各项工作的更大创新和突破。
按照中央、省上和市委的总体部署,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和风险挑战,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这一核心,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以“一区四园、一线八域”为主战场,以“十大工程”为主抓手,更加注重把握稳增长、调结构的重点问题,更加注重推进转方式、增活力的重点改革,更加注重强化促发展、惠民生的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
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
实现上述目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最关键的就是把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这一核心要求落到实处,做到“稳”有定力、“进”有效果,“改”有秩序、“创”有作为。
稳中求进,就是切实解决好“五个重点问题”。一是预期性目标的合理增速。基于对我国发展大势的把握,基于省上对我市目标定位的衡量,基于对我市发展基础和转型升级要求的考虑,科学把握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平衡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契合点,使各项预期目标增速在合理区间运行,保持“稳”这一前提和基础,突出“进”这一行动和目标。二是约束性指标的严格控制。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遵循发展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确保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控制在省列目标之内,促进发展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三是扶贫与小康的统筹推进。既量力而行,盯住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倒逼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在全面小康建设中不掉队;又尽力而为,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收入增长20%左右。四是政府债务的风险防控。把防控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硬性考核指标,开展政府债务审计清查工作,落实偿债主体责任,积极稳妥地化解政府债务,确保逾期债务偿还率达到10%。五是民生保障的制度设计。按照“普惠制、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的原则,统筹谋划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碎片化”的民生政策系统化;把当前、近期和长远的民生工程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把民生工程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集中财力办大事、解难事,使民生工作常态化。
改革创新,就是按照中央、省上和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正确、稳步、有序、协调推进“六项重点改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认真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接、放、管”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卫生和计划生育、工商、质监等行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努力使行政效率更高、服务效能更好、发展环境更优。二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制定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推动地方企业融入能源开发转化的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农民增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农业人口转移、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体制机制,使农民资产“动”起来、农村产业“活”起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银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深度融合。实施“引行入庆”行动,抓好国开行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发展和规范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改善信用环境,维护金融安全。五是深化资源市场改革。坚持“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争取建立不分所有制、不分城乡、统一开放的生产要素市场准入制度,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资源,把优势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开发优势产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六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争取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治理机制。探索推进环境监测执法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创新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动员市内外个人、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宜林荒山苗林产业开发,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每年造林100万亩,力争七年“再造一个子午岭”。
三、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首位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做大做强能源化工首位产业,在提升能源资源就地消化能力上下功夫,在破解煤、电外送问题上求突破;突出扩大内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调结构、转方式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石油石化千亿元产业链。支持油田企业扩能上产,确保原油产量完成750万吨;加快庆阳石化6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确保加工量完成350万吨。积极开展后续石化项目前期工作,促进石油资源由原料输出型向转化增值型转变。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探井评价试采,抓好日处理90万立方米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完成“气化庆阳”任务。
积极培育煤炭生产转化千亿元产业链。强化投产矿井的生产管理,力争出煤40万吨以上。加快3个在建矿井和正宁电厂一期建设进度,开工建设1个矿井,做好3个矿井、环县电厂和西峰、长庆桥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探索建立地企联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地方自备电厂,吸引现代高载能企业入驻开发。通过煤制肥、煤制气、煤制聚烯烃、煤制油、煤制兰炭等5条路径延长产业链,跟踪推进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和100万吨缓释高效肥项目,支持晋煤、中煤天大能源公司等加快煤转化、煤层气开发、煤机制造项目建设,培育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煤转电为支撑、煤化工为主导、煤冶材为补充的千亿元煤电化产业集群。加快环县百万千瓦风电场建设,启动实施华池10万千瓦风电项目。
加快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着眼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抓好市区10大专业市场建设,加快长庆桥煤炭物流园、西峰空港物流园、上海红星美凯龙大型商业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流通网络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水、电、气、物业等经营服务管理。抢抓国家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区域代理等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家政服务、信息咨询、融资租赁、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加强与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的合作开发,积极探索地方与能源开发企业融合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能源化工集团公司龙头带动作用,主动承接油煤气开发配套服务工程,以资源兴产业,以服务换合作,促进资源开发、企业发展、百姓富裕有机统一。抢抓省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的机遇,以民俗庆阳、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四大品牌”为引领,高层次编制全市大景区规划,多元化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山城堡战役纪念园、陕甘红军纪念园、正宁子午岭人文生态景观带等景区。提升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南梁红色小镇等文化产业聚集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研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不分企业大小、不管市内市外、不论所有制形式,都享受同等待遇和服务。坚持扶持地方民企与引进知名民企相结合,深入推进“民企陇上行”活动,积极培育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新兴产业,提高非公经济的比重。
建设“一区四园”战略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石油石化、煤电化冶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为建设能源新都搭建战略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拓宽筹融资渠道,加快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吸引企业入驻。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准确把握国家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的投资导向,坚持重大基础项目、特色产业项目、民生保障项目齐抓共进,市区、城镇、农村和规划、建设、管理“两个一体化”协调推进,以重大项目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助推转型升级、富民兴市。
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夯实发展基础。严格落实项目工作“五项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围绕提高交通支撑能力,力争银西铁路、甜罗高速和柔太红色旅游路开工,加快西合二级公路建设,确保庆阳机场航站楼建成投用。围绕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坚持“四水齐抓”,开工建设小盘河、葫芦河、巴家咀3处水资源保障工程,做好马莲河水库、甜水堡调蓄水库和环县苦咸水淡化项目前期工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围绕增强电力供给能力,完成3个110千伏和环县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持续完善城乡电网。围绕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加快实施百万亩土地整治、董志塬水土保持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荒漠化防治等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生态市。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抓好重点行业和区域污染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
扩大开放开发,拓宽发展空间平台。积极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咸经济圈,加强与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优质中药材、民俗文化产品和绿色农畜产品等方面的贸易往来。主动承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积极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一批体现庆阳特色的贸易品牌,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和融合力,确保出口创汇增长10%。灵活运用“五个招商”模式,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开展“引强入庆”行动,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持续优化“三心环境”,创新管理,强化服务,把好项目规划、功能、结构、环保和投资“五个关口”,力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按照中央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启动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规模层次、空间布局和开发强度,构建以市区、特色县城、重点小城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创新土地管理、使用机制,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序放开市、县落户限制,促进城镇常住农业人口优先实现市民化。把推进城镇化和育产业、促就业紧密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城镇。在“长环线”选择一批重点城镇开展统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加快市县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基础功能配套建设,实施各类城镇建设项目292项,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改革市区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提升保障能力,方便市民出行。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素质。
五、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我市农村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攻坚难度大。加快扶贫攻坚,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是我市发展的根本大局,是政府的历史使命。坚持以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统揽“三农”工作全局,通过“三年攻坚、一年完善”,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重点打好“两大攻坚战”,突出抓好“一项培训工程”。
打好以交通为牵引的基础设施攻坚战。坚持基础优先取向,以行政村为单元,深入实施农村“公路通畅、用电质量提高、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四大工程,下功夫帮助贫困乡村“换穷貌”。从今年开始,总投入资金40亿元,实施“交通扶贫三年大决战”行动,为635个村新修通村公路6268公里,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加强乡村道路管护,提高通畅能力。在北部山区和南部原边咀梢,实施“一户两场四窖”和小电井工程;在中南部原区、沿河川台区,实施“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提高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自来水入户率。积极推进农网改造,重点解决自然村(组)低电压等供电质量问题,强化集中养殖区、设施农业区电力保障。按照“群众自愿、政府扶持、方便生产、永久定居”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区域,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移民搬迁,建立移民片带,集中改善基础条件,培育后续致富产业,确保搬迁农民近期生活有保障、长远致富有门路。今年重点抓好55个整村推进、7个整乡推进项目建设,确保15万人稳定脱贫。
打好以“五变”为牵引的特色农业攻坚战。秉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理念,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增产增收并举,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水平。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推广双垄沟播面积300万亩以上,种植优质小杂粮10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以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调整种植、养殖、农林布局结构,把肉羊、苹果作为富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把蔬菜、苗木作为脱贫致富的区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北部山区,鼓励群众漫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畜,引导粮农变牧民;在中南部原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引导粮农变果农;在川台地,扶持发展设施蔬菜,引导粮农变菜农;在子午岭林缘区和宜林荒山区,大力发展苗林产业,引导粮农变林农;在城镇和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优势资源开发配套服务业,引导农民变市民。全年新栽苹果10万亩,瓜菜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抓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促进养殖规模化发展,新建养殖场200个,肉牛、肉绒羊、生猪饲养量增速均达到20%以上。以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模式,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为载体,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建办农民合作社100个,新建和改扩建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20户以上,形成“建一个龙头、兴一项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格局。
实施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的技能培训工程。针对农民缺技术、缺信息的问题,整合资源,因需施教,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技术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五型人才”。全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培训村干部、种养大户、合作社管理人员1000人,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和村干部引领发展能力、种养大户带动致富能力、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开拓市场。
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科技兴企、科技富民行动,完善科技项目成果和创新人才奖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知识普及率。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庆化实验学校、长庆中学和青少年课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庆阳七中整体搬迁工程。推进“班班通”信息化工程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筹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深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工建设传媒大厦、大剧院等重点文化工程,推进“三馆一站一屋”免费开放,实施农村电影公共服务等文化惠民工程。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组织参加省十三届运动会,承办好全省第八届民族运动会。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模式和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启动实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加快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建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并投入使用;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进就业行动,完善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和社会组织就业。做好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困难家庭就业帮扶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建成6个创业孵化基地,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
扩大“五项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积极发展民政福利和残疾人、慈善事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机制和办法,构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防线。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年新建保障性住房1.46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1.3万套,力争改造农村危房(窑)1.5万户以上。
深化平安和谐庆阳建设,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让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强化道路交通、消防、校园、产品质量监管。加快建立食品药品检测、监管、统筹、监督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抓好“双拥”共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依法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继续加大民族乡村扶贫攻坚力度。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惠民政策、完成省上确定的10项23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基础上,全力落实16件民生实事。(1)扶持1800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2)为757个农村学校建设小伙房。(3)实施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及D级危房消除加固工程。(4)维修改造253个农村教学点。(5)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农村妇女“两癌”预防普查。(6)为乡镇卫生院培训120名全科医生、60名产科医生。(7)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年龄在50至59岁的农村夫妇,实施奖励扶助。(8)为全市8000名贫困残疾人配置康复器具。(9)扶持12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危房(窑)。(10)新修通村公路1600公里。(11)解决农村17.8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12)在119个行政村开展“乡村舞台”工程建设试点,建办200个行政村民间文化社团。(13)在40个村开展“农家文化集市”建设试点。(14)开工建设市级养老基地。(15)开展城乡集贸市场衡器免费检定、诚信计量集贸市场体系建设。(16)新建、改造100所城乡幼儿园、100个小区蔬菜销售点、100个便民公厕、100个停车场,治理100条城市巷道。
七、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为民”宗旨体现在执政理念上,把“务实”作风贯穿于工作实践中,把“清廉”要求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解放思想,增强创新能力。把解放思想作为凝聚力量、促进创新、推动发展的强大武器,围绕中心聚焦发力,凝聚合力促进发展。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审视发展和谋划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举措,锐意创新,主动作为,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地汇聚加快富民兴市的内生动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组织体系。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强化决策审查、决策监督和决策责任。严格依法办事,促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强化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快综合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改进作风,做到勤政廉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委各项规定,强化监督检查,严格问责问效。带头说实话、办实事,防止急功近利、欺上瞒下;带头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防止推诿扯皮、政令不畅;带头深入实际、掌握实情,防止走马观花、形式主义;带头联系群众、贴近群众,防止高高在上、官僚主义;带头主动作为、激情干事,防止不思进取、享乐主义;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防止铺张浪费、奢靡之风。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教育管理,多打“预防针”,筑牢“防火墙”。整章建制、强化约束,严格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管理、产权变动、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监管和整治。严格审计监督、行政监察,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而努力奋斗!
附注:
1、一区四园:庆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庆桥、驿马、西川3个工业园和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
2、一线八域:长庆桥—南梁—环县扶贫开发、老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线,8个县(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区域。
3、十大工程:石油开发“双千万”工程(原油产量1000万吨、加工量1000万吨)、煤炭开发转化工程、基础瓶颈破解工程、招商引资突破工程、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平安和谐庆阳创建工程、美丽庆阳建设工程、干部能力提升工程。
4、1县1乡3村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以特色规模化种养为产业基础,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基本方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模式,每个县(区)重点抓好1个乡镇、每个乡镇重点抓好3个村,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典型。
5、重点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对实施的重大项目,确定一个领导牵头、组建一个班子推进、制定一个方案实施,层层签订包抓责任书。
6、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环节,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
7、就业“双导”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引导中小型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8、“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9、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0、气化庆阳:从2010年开始,规划利用西气东输二线庆阳支线,建设市区、县城天然气管道和天然气终端利用等项目,保障城市居民燃气、公共服务用气、工业用气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1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60%的行政村和80%的乡镇。
12、市区10大专业市场:在市区建设服装鞋帽小商品、蔬菜瓜果批发、家具家饰、农业生产资料、文化传媒、建材综合、农产品和粮食市场、钢材木材及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市场、陇东汽车城、放心食品城。
13、“3341”项目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即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就是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就是深入实施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就是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力争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14、项目工作“五项制度”:项目进度倒排工期监管制,项目管理单位台账约束制,项目规范定向督查制,项目前期许可工作制,项目备案管理责任制。
15、四水齐抓: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全面利用。
16、五个招商:以优势资源招商,以优惠政策招商,以人文环境招商,以高效服务招商,以良好法制环境招商。
17、三心环境:投资者投资放心、发展舒心、收获开心的发展环境。
18、长环线:长庆桥-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南梁镇。
19、“一户两场四窖”工程:每户建100-120平方米集流场2处、30立方米水窖4眼。
20、“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大于等于10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
21、三馆一站一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
22、五项保险: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
第三篇:庆阳市地下水管理办法
庆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6号
《庆阳市地下水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0月17日庆阳市人民政府三届第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栾克军 2012年11月14日
庆阳市地下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促进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和《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地下水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含地热水和矿泉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利用、节约为本、保护优先的原则,发挥地下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条 市水务局负责全市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1—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义务,对无序开采、浪费及污染地下水资源的行为,有权予以监督和举报。
对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开发与利用
第六条 开发与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当坚持采补平衡、防止污染、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原则。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以及重大生产建设项目布局等,应当与本区域地下水资源条件相适应,严格控制大量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
第八条 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资源评价确定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总量,向取水单位或个人下达取水计划,并监督检查取水计划的执行情况。
县区遭遇特大干旱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取水总量的,由县(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下水超采区应当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指标,逐步削减开采量直至采补平衡。
第十条 在地下水超采区以外的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新增地下水取水指标或者新建地下水取水工程:
(一)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供水能力能够满足需要的;
(二)可以利用地表水供水的;
(三)没有防止地下水资源污染措施和设施的。
第三章 节约与保护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申请取用地下水的,应当附
—2—
节水设施设计方案。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节水设施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取水。
已建项目未配套建设节水措施的,应当限期按规定进行节水设施的配套建设。
第十二条 取水单位或个人应加强用水管理,减少漏损。年取用地下水资源量在50000立方米以上的取水单位应每2年至少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并及时将水平衡测试结果报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地下水应当分层开采,禁止潜水和承压水以及各层承压水之间混合开采。
第十四条 建设地下工程设施,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造成地下水含水层串通,以及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的,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五条 禁止利用废井、废坑、裂隙等向地下排放废水、污水,倾倒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用污水进行回灌。
报废或者施工未成的深井,深井所属单位、个人或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封填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并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同级环保部门划定地下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臵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场;
(二)堆放、填埋垃圾和有毒有害物质;
(三)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四)有可能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地下水水位、水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地下水资源实行动态监测。
第四章 取水管理
—3—
第十八条 直接取用地下水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并附具建设项目地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获得批准后方可按照取水许可的规定取水。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和免予取水许可的除外。
当申请的许可事项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出具第三人的承诺书或其他文件。
第十九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地下水取水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对取水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不符合取水许可申请条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书面说明理由。
取水申请材料不齐全或材料不符合规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书面通知取水申请人补充或修改材料。
第二十条 凿井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凿井施工资质证书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方可在行政区域内承接与其施工资质等级相符的凿井施工业务。未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凿井施工业务。
第二十一条 取水单位或个人与凿井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凿井施工单位必须向取水许可审批机关提交凿井施工方案和开工申请。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若发现地质、环境不宜凿井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向取水许可审批机关报告,另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未经批准私自开凿的机井,不分配取水指标。
第二十三条 凿井工程完成后,取水单位或个人应向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成井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凿井工程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 地下水取水设施应安装和使用合格的地下水计量设施。新凿机井应同步安装智能水表,已安装普通水表的机井,应更换智能水表。取水单位或个人应保证计量设施完好,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更改。
—4—
第二十五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地下取水机井的管理,每眼机井应当安装智能水表,实行智能卡管理,建立机井档案,完善运行管理纪录,定期进行检查。
第二十六条 取水单位应有专人负责机井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如实纪录地下水取水台账,并按规定报送取水许可审批机关。
第二十七条 取用地下水的单位或个人,应依照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按时足额缴纳地下水资源费。
第二十八条 取水单位或个人超量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就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三)进入生产、经营或者取水场所进行检查;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停止违法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或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地下水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5—
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和五十三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一)不按照规定报送取水情况的;
(二)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三)未安装计量设施的。
第三十三条 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取水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对申请人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补缴应当缴纳的水资源费,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地下水资源费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滞纳部分2‰的滞纳金。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
—6—
第四篇:庆阳市教育局文件
庆阳市教育局文件
庆市教发[2009]139号
关于编辑出版《庆阳名师风采录》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展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名师事迹,展现名师风采,讴歌名师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今年教师节前夕,市上将编辑出版《庆阳名师风采录》一书,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凡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园丁奖,省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奖项之一且目前仍在岗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均可入编。
二、《庆阳名师风采录》编辑体例将以图文结合形式进行编辑。文字内容包括个人简介及工作业绩两部分。
1、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最高学历及所学专业、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2、工作业绩。包括教育教学成就、论文论著、科研成果、受奖情况。
文字要准确简练,字数在500—1000字左右。
图片要求:5寸标准彩色近照1张,5寸工作彩照7张(包括课堂教学、研究备课、批改作业、实践实验、交流讨论、辅导学生、班级管理等反映本人实际情况的照片)。照片必须采用像素较高的数码相机拍摄。
三、《庆阳名师风采录》入编人员个人基础文字材料、照片,均由县(区)、市直学校负责统一报送。对入选人员的个人基础文字材料要进行认真地核对、修订,确保准确无误,照片要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摄制。所有材料统一提交电子版(文字材料用Word格式,照片用jpg格式),文字材料同时提交纸质一式1份,统一封装,务于7月15日前报送市教育局人事科。
四、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要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7月8日前向市教育局人事科上报联系人员名单及电话,确保工作进度。
庆阳市教育局
2009年7月6日
主题词:教育宣传名师风采录通知
庆阳市教育局办公室2009年7月6日印发
(共印25份)
第五篇:甘肃省庆阳市
关于校车安全问题的思考
甘肃省庆阳市“11〃16”特大交通事故造成21人死亡后,不到1个月,江苏丰县又发生了校车重大事故,导致了15名学生遇难。这再度让校车的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为家长的烦心事。而校车的出现让家长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但面对不少没有营运执照以及超载严重等存在的许多安全隐患,以致事故频发。然而,如何彻底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怎样让专业校车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安全保证”?
首先必须做到坚决杜绝不安全因素与不法行为,真正为广大中小学生系上“安全带”,让校车“跑”的更安全。
一是全国所有校车统一车身颜色和外观标识,使人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校车,增强人们特别是机动车驾驶员对校车的敬畏感,在潜移默化中倡导校车优先通行的理念。二是在所有校车车顶上安装长排警示灯。三是雇佣的校车司机应当有5年以上的驾龄,性格稳重,身心健康。四是制定合理的校车接送行程,保障行车路段的路况良好。五是跟车老师在上车之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以及培养其应急处理方法。六是绝对不能超载,无关人员不准乘坐校车。以此最大程度上杜绝校车的安全隐患。
其次政府不一定要把购买、运营等具体事务一揽子包办,可以鼓励企业、学校来办校车,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但是政府也不能
完全不管,要切实做好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统筹等工作。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当给予企业校车、学校适当的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来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
再次解决校车的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如何解决学生们的就近上学问题。
校车事故的问题远非配备多么优良的校车、一部 《校车安全条例》所能解决的。要彻底保护孩子的安全,还须相关部门合理布局城乡农村的学校,坚持孩子就近入学的原则。校车每天都必须在道路上跑,就算车辆的性能再怎么优良,就算驾驶员的素质再怎么高超,就算路况再怎么好,总难免还是会出现道路交通事故的,要杜绝似乎是不可能的。假如绝大多数学生们可以就近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不需要每天坐校车上学,没有了大量的校车需求,就不可能出现大量的校车安全问题,校车的安全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