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思想 落实责任 扎实工作 圆满完成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统一思想 落实责任 扎实工作 圆满完成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
任务
发布日期:[08-07-29 10:31:09] 点击次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张茅
(2008年6月30日)
同志们:
刚才,海涛同志所讲的关于“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意见和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广电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工作,为“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实现了预期目标,做出了应有贡献。
“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国已通电行政村、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解决了上亿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问题,其现实意义深刻,历史影响长远。实践证明,村村通工程一举多得,对推动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工程实施后,一些地区的农民群众把电视机形象比喻成了解党和国家政策、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学习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的学校;在广大边疆地区,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繁荣发展。
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响应和积极支持,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项工程直接进村入户,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是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最急需、最受欢迎的几件大事之一。因此,长春同志明确指出,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要采取超强措施、超常手段,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都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放在公共文化建设的首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列关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中,无一例外地将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之一。另据我们了解,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将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列为“十一五”期间要为农民群众必须办的几件实事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更加增强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集中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来,继续努力,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攻坚战。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200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对“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
知》明确提出,“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要在巩固前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延伸,到2010年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力争使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点的农民群众能够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8套以上电视节目、收听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4套广播节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在各地上报方案和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基础上,200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印发了《“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为实现到2010年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完成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任务,为此共需投入建设资金108亿元。
规划提出的108亿元的总投资是按平均每村30户、每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价格500元、每村需投资15000元测算得出的。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每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可控制在400元以下,考虑到此前部分群众自购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备通过模拟转数字后已投入使用,平均每村需待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实际户数也将少于30户。因此,不少村的投资规模可控制在12000元以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所需资金由省市两级政府负责筹措。因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在地方。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地方要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目前,“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分解到各地,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一五”需完成的建设任务重,需筹措的建设资金多,面临压力比较大。根据我们了解,尽管受到前期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失败的不利影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省市已经根据年度建设任务在2007、2008年度安排落实了相应的建设资金。因此,我们相信,只要各地真正重视这项工作,真正本着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就完全有办法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为落实责任,确保建设资金得到落实,经研究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电总局拟与有建设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考虑到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县和西部地区,中央政府给予每村5000元一次性补助。中央政府每村补助5000元是按当时每村需投资15000万元的三分之一测算的,尽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村所需投资可控制在12000元以内,在当前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承诺的给中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和西部地区每村5000元的补助标准仍然不变。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年度共安排34亿元投资用于“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2007和2008两年已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14亿元。广电总局积极鼓励、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设备生产,这为将来引入竞争机制、统一组织招标、确保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尽可能地降低设备造价打下了好的基础。
关于是否向农民收取一定费用问题,原则上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如果地方财力确有困难,也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报省级物价部门批准,收费标准必须控制在每户100元以内。
同志们,各级财政资金都是人民的血汗钱,我们必须格外珍惜,管好用好。对国家下达的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建设资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省级财政建立专户进行管理,不得下拨,更不能被挪作他用。
三、扎实工作,把好事办好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涉及千家万户,范围广,工作量大,既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和欢迎,同时也因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而十分敏感,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要继续和广电部门通力合作。要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列入“十一五”建设重点工程,优先保障建设资金。要加大工作力度,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参与,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加强与广电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努力帮助和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认真做好年度建设方案。各地要按照国家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以县为实施主体,以乡镇为单位整体推进,逐村逐户地调查登记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需求情况,扎实做好年度建设方案。综合考虑现有广播电视盲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差,以及采取直播卫星方式工程建设成本最低、群众收看电视成本最低、易维护、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多、质量好等诸多有利因素,中西部地区“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原则上要求全部采取直播卫星方式。在这点上,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同想法,但是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有利于广电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和引导好广大干部群众做好村村通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依法做好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为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自实施以来,一直采取“见物不见钱”的方式,实行设备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标、省区市统一组织采购、县级广电部门统一组织安装,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中西部省区市所需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将继续全部采取国家统一招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头统一订货的方式进行,有建设任务的东部省区也应参与全国统一招标。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参与设备招标工作,加强监督,坚决杜绝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把到货设备验收关,确保设备质量。
四是认真做好设备入户登记。各地对每个年度采购的设备安装情况,要按照设备编号和入户安装的户主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进行认真登记,建立电子档案。
五是要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各地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广泛宣传有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开本地区村村通工程年度建设方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发展改革和广电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后期管理工作,通过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群众举报或抽查发现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加强稽查审计,对相关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同志们,“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指导思想,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
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工程
自2004年启动“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建设以来,在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和交通运输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村村通”公路建设热潮。“村村通”公路建设工程,成为张家口市公路建设史上建设任务最艰巨、建设周期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最高、政府投入最大的公路建设工程。
张家口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特点,形成了坝上地区“村村通”公路建设里程长,坝下山区“村村通”公路建设难度大的特点。同时,因张家口贫困县区多,给“村村通”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历经7年的不解努力,张家口市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到2010年底,全市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到93%的任务目标。
截止目前,全市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2855个,累计实现通油(水泥)路的行政村3931个,共计建设完成通村油(水泥)路8598.1公里,完成投资17.3亿元(其中:上级补贴资金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9.3亿元)。全市通油(水泥)路率达到93.06%,为确保“村村通”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采取了“六个一点”的资金筹资方法。即:“上级补一点、地方财政配一点、受益单位帮一点、一事一议集一点、动员社会捐一点、群众义务投劳省一点”。特别是2010年,市政府提出了“把村村通公路作为各县区一把手工程,拒绝理由、克服困难,必须圆满完成的要求”,在交通部门的强力督导下,各县区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配套资金到位。2010年,赤城县每公里补
贴工程建设2万元,并由政府统一采购建设用水泥;宣化县财政每公里补贴2万元;沽源县每完成1公里补贴1万元;康保县政府拿出200亩土地,筹集“村村通”配套资金4000万元,并统一施工、统一招投标;塞北管理区财政全额配套“村村通”建设配套资金。从而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村村通”公路的快速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全市人民最受欢迎的重要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张明海 ***
第三篇:“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
“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在调研论证基础上,编制此规划。
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07-2010年。
一、面临的形势
1998年以来,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下简称“村村通”工程)。截止2005年底,国家共投入建设资金34.4亿元,运行维护费0.4亿元,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10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并修复了1.5万个“返盲”行政村“村村通”工程,解决了近1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有效扩大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解决了近1亿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实践证明,“村村通”是各级政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广大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偏远农村还存在广播电视覆盖“盲区”。据统计,全国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民小组,下同)中还有广播电视覆盖“盲村”70多万个,这些“盲村”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
二是一些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少、质量差。早期建设的“村村通”工程,由于受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限制,投入少,起点低,每个行政村的接收点只能收听收看到中央1套广播、1套电视和省1套电视节目,而且入户率低。
三是通过无线方式覆盖的广大农村地区实际覆盖效果滑坡严重。无线覆盖是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方式,但承担中央和省节目对农村地区无线覆盖任务的发射台、转播台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老化、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缺乏,导致广大农村地区中央和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成为薄弱环节。
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发展现状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推进新时期“村村通”工作。
二、目标任务
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强力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本服务水平。
“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任务是,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建设成果,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逐步消灭盲区,增加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建立健全“村村通”的长效机制,构建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目标是,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使现有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点的农民群众能够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8套以上电视节目,收听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4套广播节目(即“8+4”标准);同时通过加强无线覆盖,使80%以上的农村人口能够用电视机、收音机直接收看收听到包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第七套节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在内的4套以上无线电视节目和4套以上无线广播节目,广大农村群众收听收看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三、建设内容及资金估算
(一)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工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测算,全国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村”总数为716,663个,其中西部地区488,083个,中部地区192,342个,东部地区有36,291个(详见附表一)。
总投资测算。以采用共用卫星天线方式、平均每村以30户测算,每村约需1.5万元,完成上述建设任务共需投资107.5亿元,其中西部地区73.2亿元,中部地区28.9亿元,东部地区5.4亿元。
投资安排。对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中央政府补助34亿元(约占1/3),其余由地方政府负责筹措;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所需建设资金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筹措。
为充分利用我国拟将发射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资源,在符合直播卫星电视节目地面平台整体建设规划、保证技术设备设施衔接、不搞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先行启动直播卫星“村村通”公共服务节目部分平台建设。此平台建成后,可为“村村通”用户免费提供47套中央和各省级卫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直播卫星“村村通”部分平台建设需投资6700万元,该工程由中央政府负责组织建设,资金来源为中央政府安排3500万元,其余由中央电视台和有关省市分摊。平台建成后,每年运行维护费由中央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二)加强农村地区无线覆盖工程
全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总体方案包括2745座调频、电视发射台,287座中波发射台。共涉及4054部电视发射机,1727部调频发射机,291部中波发射机。其中:需新增、更新改造的电视发射机3497部(其中转播中一电视节目发射机1610部,转播中七电视节目发射机1887部),调频发射机1224部,中波发射机37部;仅需安排运行维护补助资金的电视发射机557部,调频发射机503部,中波发射机254部。另外,各省(区、市)“十一五”需要更新改造及运行维护转播当地广播电视节目的电视发射机3777部,调频发射机5760部。
按分级负担原则,中央对全国县及县以上转播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的大中功率无线发射设备的更新改造和运行经费给予一定补助。地方各级政府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机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及运行维护经费。为确保2008年6月提前实现“十一五”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目标,中央财政2006-2007年共安排30亿元,专项用于中央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成后,中央财政每年还将安排一定的运行维护经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领导。各地要成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同志负责,广电、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各级政府的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确保“村村通”工作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顺利推进。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对20户以上盲村要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特点的技术手段实现“村村通”。中部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应主要考虑利用老百姓负担最小、最受欢迎又易于维护的 “村锅”的方式进行覆盖。在东部和中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如群众愿意、距干线光缆较近的地区,可以考虑有线光缆联网方式进行建设。
要从广大农村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地现有无线发射台站的作用,通过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增加转播节目套数、加强运行维护,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
(三)加大投入,政策扶持
继续加大对“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除中央政府安排的补助资金外,省市两级政府负责解决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并切实落实修复“返盲”设施资金;省、市(地)、县(市)级政府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机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资金。
中央政府对新疆、内蒙古、宁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村村通”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补助给予适当补助。
加大对“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国家给予建设、经营县(含)以下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单位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政策扶持。对用于覆盖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发射台、转播台和监测台的用电,执行国家规定的非普工业类电价标准,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在国家广播电视机构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鼓励国有、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县级以下(不含县级)新建有线电视分配网和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向农民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本村的广播电视设施建设。
(四)健全机制,保证长效
加强乡镇广播电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面向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管理体系,保障“村村通”的健康发展。理顺县乡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县对乡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农村广播电视管理维护机构日常经费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
加强已有的县、乡镇两级维护中心或维护站的管理,配备专门的广播电视管理人员,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也可委托社会广播电视维修机构代为维护,带动和促进“村村通”运行维护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村村通”工程的管理,保证按规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防止违规接收境外节目。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巩固成果,充分发挥已完成“村村通”工程作用,防止“返盲”滑坡。
(五)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年限为2007年—2010年,以县为单位组织建设。对底数可信、方案可行、资金落实的县优先安排补助投资,先行建设,以县为单位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农村地区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年限为2006年—2010年,以省为单位组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下达各省区,由各省区统一组织政府采购,统一组织实施、验收。
加强资金管理。国家继续对大宗的、统一的设备实行集中招标,其他设备由省区统一组织招标、统一订购。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分别设立专户管理,同时要加强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第四篇:“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将强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8日下午,全省2007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记者从随后我市继续召开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部署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到2010年全面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任务。
据了解,由于我市目前农村广播电视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广播电视覆盖还存在“盲区”,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少、质量差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需要解决485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的广播电视覆盖问题,为此,我市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卫星覆盖小片网为主,有线光纤联网、无线数字微波、无线发射方式为辅的多种技术方式加快实施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同时,我市还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村村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机制,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面向广大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县乡广播电视垂直管理体制,巩固“村村通”成果,确保“村村通”长期通。
副市长邵革军在我市分会场收看收听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随后就进一步切实抓好我市“十一五”期间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社会〔2008〕109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
扎实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
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广电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的《“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预定2008年6月发射,为了保证“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进行“村村通”建设,是由“盲村”地理位置偏远的客观条件决定的,目的是解决听不到看不到的问题。这种方式节目套数多、接收质量好、建设运营维护成本低,并且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安全可靠、便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巩固村村通,确保长期通,是解决“盲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各级发改、广电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措施,把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二、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为集中力量、有利于后期检查、确保建设效果,20户以上“盲村”建设以县(市、旗)为单位组织实施,以乡镇(苏木)为单位集中整片推进,确保安排一个,完成一个,不留遗漏。已经纳入当年“村村通”建设的乡镇(苏木),不得再列入下一建设范围。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建设方案要明确县(市、旗)、乡镇(苏木)、行政村及盲村具体名单和拟配置设备盲村农户数量,要明确工程实施资金来源和使用计划。
各地建设方案由省广电部门负责编制,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核。各地在申报下一国家补助投资计划时,向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提交审核后的建设方案及相关批复文件。建设方案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变更。
三、积极落实建设资金。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地方各级政府是“村村通”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两级政府负责解决。国家补助资金用于支持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受比照西部地区政策县(含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和西部地区。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各地要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有关政策,严禁有关部门和单位借“村村通”建设之名加重农民负担。
四、核实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数量。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中部地区(包括福建省)和西部地区“盲村”所需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由国家统一组织招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招标结果与中标生产厂家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并支付货款。各地应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认真核实和上报本地区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数量。各地上报的设备数量,将作为国家集中招标采购的依据。东部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盲村”所需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是否参加全国统一招标。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必须由具有内销资质的定点生产企业生产并定向提供给经许可的安装单位,产品必须符合工业与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关于卫星接收设施的监管要求。
五、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各地各级发展改革、广电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沟通信息,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省级发展改革、广电部门要及时指导地市(州、盟)、县(市、旗)基层部门工作,充分调动基层部门的积极性。
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必须由经许可的安装单位定向为经允许的境内卫星电视接收用户安装。各级广电部门要做好工程具体实施工作,加强与生产企业的联系、配合,统筹安排好设备安装、调试进度,协调好设备后期维护维修工作。
六、做好宣传工作。各地要做好直播卫星“盲村”建设的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要宣传到村、宣传到户,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国家的政策,切实把好事办好。
七、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各级发展改革、广电部门在“盲村”直播卫星建设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政策法规,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建立本地区“村村通”工作监督管理制度。要对建设方案制定、资金筹集和使用、设备采购和发放、工程验收等各重要环节进行监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本着“稳妥、实效”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设备的发放具体措施,严格按照建设方案确定的县(市、旗)、乡镇(苏木)、行政村及盲村具体名单,由县级广电部门组织设备定向安装。要对安装直播卫星设备农户登记造册,加强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八、国家已下达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和2008年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由于直播卫星推迟到2008年6月发射,2007年和2008年建设任务将一并实施。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6月10日前将本地区需要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数量清单(包括接收天线、卫星接收机、高频头)报广电总局“村村通”办公室,并明确设备发往地点(省或县)。请尚未上报2008年工程建设方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需要调整2007年工程建设方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抓紧核实完善,与设备清单一并上报。联系电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 010-68501636
国家广电总局计划财务司 010-86093185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广电总局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