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考试必过
1.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符合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符合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理念。
符合民族文化传统。
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决策,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3.如何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六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6.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第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7.怎样建设新农村?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篇:毛概小抄必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
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近
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③是适应时代主题的需要。列。为什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式一场新的伟大革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②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③是党实现其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
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
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时候革命领导大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积极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一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
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
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
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
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经
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五种经济:社会主义国营
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
手工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社会主义经济、个体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党在过渡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
化三改”:社会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
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主
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阶段是发
展高级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用
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二,采
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
会主义劳动者。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
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
终达到的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社会主
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
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
义。
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①把发展生产力作为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
本道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
求;②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求,就是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额积极性、主动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性、创造性,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失成败标准。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①保持改革、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②力的其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中程度统一起来。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改革是动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①近代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从半殖民地本封建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多层吃;特点是宽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而不经过资本领域。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原因:①转变对外贸路;②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②坚持“引义初级阶段;③当今世界生产力迅猛发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③切实维展。护国家安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国家”。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毛泽东思想,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④“自力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第二次更生,艰苦创业”。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即使;改革开放是强国以及科学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注:马克思主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党十七大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中国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①是同马克思列宁主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义、毛泽东思想、等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面向未来的,名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②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体现。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大战略思想。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①一切从实际出领。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事求是④在实践中检验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真理和发展真理 面新的更高要求: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内容。一切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个社会公平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础;理论联系实际,是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是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为什么坚持走自己的路?①在思想方法法上体长方式、消费模式。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在基本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③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统一。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 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 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
第三篇:毛概考试
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一个长期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享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实现统一的国家。一个人民备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走向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一个在世界上被人们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和重视的国家。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进入社会主义。列宁批评这种观点是“庸俗生产力论”,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他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列宁还预言,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列宁的远见卓识。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曾经用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的历史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所以邓小平结合中国的情况指出 :“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的位次都明显提高。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的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此后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而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四篇:毛概考试必备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其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近代中国的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如何对资本主义工商花进行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6、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意义。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土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三步走”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9、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10.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我国已经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如何做到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1.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五中全会精神。
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10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10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10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及其主内容?(10分)
2、如何全面理解“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0分)
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02、简述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03、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10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10
l、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10分)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10分)
第五篇:毛概考试
辨析、简答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3、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围绕一个问题,体现了一个精髓,4个方面)
1、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问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3、四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2、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地主阶级这个封建制度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
5、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6、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7、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达起来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8、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
1、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有要求和必然条件
2、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要。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难以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只有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9、具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的内容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0、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简述科教兴国的战略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势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性科技人才
12、“新三步走”战略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互关系: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
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14、对外开放提出的背景依据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引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15、“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的标准
16、市场经济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第二阶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第四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17、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及其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滋自我完善和发展。
19、基层自治体系基本内容
1、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3、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论述
1、科学发展观提出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背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自己的理解)
2、我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自己的理解)
3、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自己的理解)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长期性,联系实际 1第一、、含义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是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长期性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们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历史使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无法逾越的。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实际)
3、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自己的理解)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自己的理解)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自己的理解)
4、创新型国家基础措施目标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5、依法治国的含义及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 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自己理解)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自己理解)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自己理解)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自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