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察形象是指以警察的内在形象为基础
“警察形象是指以警察的内在形象为基础,通过各种职能活动表现出来,并为公众主观感知的总体印象”。警察形象代表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是关乎公安事业名誉和声望的生命线。因此,加强警察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
第二篇:以监狱事业为已任 视监狱警察素质为根本
以监狱事业为已任 视警察素质为根本
——记邱大胜同志在开展“执法大培训 岗位大练兵”活动中的先进事迹
今年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以来,结合《贵州省监狱人民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黔狱党发[2010]10号)的文件精神,为活动有效深入开展,立足强化基层一线警察的整体素质,力求在活动中取得一定成效。作为复转军人,同时又是监管分监区政治指导员,理应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于是他勇挑重担,担负训练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监狱“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领导小组和监区领导的指导下,顺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活动中邱大胜同志始终与监区支部保持高度一致,时时处处以党员的身份出现,很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训练热情丝毫不减,一心扑在学习、训练和工作上,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言传身教,加班加点,认真做好学习、训练上的每一项工作,经常带病坚持组织训练,从不埋怨,从不牢骚,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团结同志,努力协调和开展好“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邱大胜同志数月如一日,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为活动的深入开展作出努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提高认识,牢记宗旨,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1、肩负的使命,增强自身的政治责任。
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监狱人民警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临严峻的监管形势和压力,将责无旁贷。作为监狱人民警察,他们必将担起更重的担子和责任。为此监狱人民警察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较强的政治责任作保证,所以要牢记监狱事业宗旨,才能肩负使命,不辱使命。
2、正视监管形势,树立“练为战”的思想。
目前,监狱监管设施不断老化,而配套的技防设施又不能及时补给,人防又存在缺陷的情况下,首先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正视监管形势面对的威胁,找准当前干警思想麻痹,安全意识差,自身保护意识弱等,势必要借此次大练兵的机会,下大力度训练和提高自身的技防能力,做到了“能挡一面,能一招致敌”。
3、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针对实际努力提高执法能力。
…
二、以“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为平台,视监管场所为“战场”,练就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1、拟定计划,大力宣传,采用方法灵活多样。…
2、立足基层,循序渐进,讲求实效抓训练。…
3、强基固本,真抓实干,设想安全隐患搞演练。
…
三、正确处理工训矛盾,把学习和训练内容与基层业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基层一线业务水平
1、合理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工作和训练的节点。做到工作训练两不误。…
2、抓学习,打基础,抓训练,促业务。…
今年在开展《非正常死亡工作问题》和《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等活动以来,在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和标准高。大事小事压得缓不气来,千头百绪,但是,作为监管分监区政治指导员邱大胜同志从不怠慢,任劳任怨,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曾经战斗在高原边防的一名老兵,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耐性出色完成上级和监区交给的训练任务。
〃二监区 邱大胜〃
第三篇:公安民警以案为鉴警察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公安警察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以来,参加了全局组织的多次警示教育片的观看,对于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在这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观看结束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人民的公仆,要作到廉洁从政,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就必须经常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
一、要端正执法观念,做到执法为公。对于腐败分子而言,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称霸”的“法宝”。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权力因何而生,又应为谁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为了小单位的利益随意执法,置国家利益不顾,而肥了自己。权力的异化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从自身来看,职务犯罪有一共同点,即虽然犯罪人级别不尽相同,但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是其共性。而不正常乃至畸形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他们堕落的“源动力”。当一个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 求享乐,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成为权力的寄生虫。人格的失衡和品德的低下,助长了其贪婪自私和鲜廉寡耻,以至恶招损术层出不穷,搜刮民脂民膏,坑害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二、要胸怀大志,追求高远。警示片所展示的有些警察官不大权利不小,充当黑社会的保护伞,所行之事则是肆意敛财、钻营投机。殷鉴不远,不可不察。我以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公务人员务必经常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经济浪潮中自觉拒绝庸俗、远离浮躁、淡漠物欲、胸怀大志,追求高远,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办事决策为群众着想,不为金钱左右,不为人情所困,做到“立警为公、从警为民”,为构建和谐、创建平安,打击和消灭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黑恶势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三、要防微杜渐、警钟常鸣。如昏警、庸警、恶警之辈,凡腐化堕落之人,刚开始小贪小贿时,总是心存侥幸,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贪得无厌,必将造成理智的决堤和人性的泯灭。每一位人民警察都要彻底丢弃某种侥幸之心,坚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是做了违法乱纪的事,不管手段有多精,后台有多高,都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都必定会葬送自己的前程乃至性命。故此,我们更应以他人覆辙告诫自己,防微杜渐、警钟常鸣,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以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立足于岗位,立足于社会。
四、要加强公安队伍制度建设,建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中共中央颁布的党内“两个条例”是非常及时的,是遏制腐败,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法规。同时把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保证官员手中的权力为民所用。席卷全国的“审计风暴”是中央领导反腐败的又一重大举措。总之,我们党要采取各种措施,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增加对违纪违法警察处置的透明度。使我们的人民警察真正做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第四篇:浅谈建设以警察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警察文化
文章标题:浅谈建设以警察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警察文化
警察文化是指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在管理人民警察队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警察特点的一种行业文化,它包含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其核心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以及警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警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提高警察整体素质,增强公安队伍凝聚力,改善公安队伍的管理以及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从而出现了思想的多样化,对警察思想也带来了冲击,呈现独立性、复杂性、差异性等特点,而且警察执勤高度分散,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时刻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加强警察文化建设,就必须以警察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为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大力推进警察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武装整个公安队伍,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好公安工作。
一、警察文化建设要以警察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必要性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民警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公安工作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反映的是整个公安队伍应有的职业素质,是人民警察个人进行修养的准绳。民警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自觉性、广泛的示范性等特征。
民警思想道德修养是警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同时又是一种管理观念,即主张用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来调节民警及公安机关的行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人民警察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要求,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安保卫工作的客观需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提高。民警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培养人民警察道德品质,提高整个公安队伍的道德水准,以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和公安保卫工作的需要,所以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种警察文化如果离开了风尚、习惯、道德规范,就可能是一种不成熟、不系统的警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警察文化,一定要重视民警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把民警思想道德修养作为整个警察文化的核心内容,放在核心地位。
警察文化建设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必要性是:
1、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民警内心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助于增强民警履行民警职责和义务的自觉性,民警只有通过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具有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才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行使权力,从而成为称职、合格的人民警察。
2、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并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道德修养是道德要求转化为民警内在品质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道德观念,严格的道
德要求,必要的道德修养,能够促使民警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3、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民警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地位和宗旨,自觉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支持,共创社会的长治久安,从而密切警民关系,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4、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改善公安机关内部关系,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取得意见的一致和工作上的团结协作,消除在某些地方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推动公安工作顺利开展。
5、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可以改善民警处理和调节工作对象及社会其他行业的关系时的态度,避免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有助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6、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民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就能够在公安工作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会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对全社会起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的传递作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例如公安部推出的“五条禁令”在社会上就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其他行业和办事机构纷纷效仿,分别推出了带有各自行业色彩的“×条禁令”,规范了公职人员的行为,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警察文化建设要以警察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紧迫性
警察文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使民警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但我们面对的是一支由170万人组成的庞大的公安队伍,这支队伍的一
部分人在社会转型期无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负面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地在警察文化建设中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警察文化建设的目标将不能实现,所以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部分民警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政治观念淡薄:从总体上看,目前民警中学习理论的风气不是很浓,有不少民警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
识不足,缺乏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甚至一提理论学习就表现出一种反感。有的民警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离自己比较遥远,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民警政治观念、政治纪律淡薄,不讲原则,不讲大局。极少数民警听信和传播谣言,甚至背地里散布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形成不好的社会效果。
2、理想信念动摇:一些民警对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势,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科学分析,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悲观失望,有的民警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暂时存在的问题,对改革开放的政策产生怀疑。
3、宗旨观念淡薄:一些民警淡忘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公仆意识淡化,摆不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对待群众冷、横、硬、推,有些地方公安机关的衙门作风依然存在,有的民警把自己从事的公安工作仅仅看成谋生手段,他们从警的目的就是为了端上公安这个铁饭碗,有的民警对具体工作挑肥拣瘦,怕苦,怕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责任心不强。
4、价值观念错误: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一些民警片面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身在警营,心在“经营”,整天琢磨如何捞钱,有的民警千方百计结交大款,搞权钱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5、法制观念不强:有的民警缺乏依法行政的自觉意识,不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打骂、体罚、虐待犯罪嫌疑人,甚至搞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有的民警滥用公安机关强制措施,非法拘禁、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有的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6、特权思想严重:有些民警头脑中特权思想根深蒂固,常常以管人者自居,耍特权,抖威风,甚至利用职权欺压群众,造成很坏的影响。
7、怀疑公安改革:近几年来,在广大民警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公安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有少数民警对公安改革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心存顾虑,他们不能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出发来考虑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公安工作全局和公安队伍长远建设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公安改革,过多考虑个人利益,患得患失,变得消极被动。有的民警甚至是领导干部怕机构撤并,怕减少领导职数,怕现有的“官位”不保,怕丢了“位子”丢“面子”。有的民警甚至是领导干部怕简政放权,岗位交流,怕自己手中的权力变小。有的民警怕责任承包,约束太多,不想吃苦受累。
8、政治修养不够:有些民警不善于或不注意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判断能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对西方敌对势力宣传的政治多元化和军队警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观念缺乏清醒认识,没有看到他们实际上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取消无产阶级专政,进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险恶用心。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加紧勾结,内外呼应,在“合法”外衣下进行的渗透、颠覆活动等,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对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估计不足,认识不充分,办法不多。
以上存在于一部分民警中的种种问题,充分说明以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如果民警不能真正掌握理论武器,不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就有可能在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和倾向的冲击面前丧失政治判断力,甚至是非不分,好坏不辨,不能自觉地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安机关的贯彻执行。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坚定,也就难以保证在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政治考验面前,能够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其次,民警思想道德修养不足,也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目前民警面临的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非常尖锐复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公安队伍造成巨大冲击和诱惑。不法分子也往往把民警作为腐蚀、拉拢的重点。面对这些考验和诱惑,民警如果没有比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很容易打败仗。目前每年都有些民警因违法违纪受到查处,造成很坏影响。据国家公安部统计,每年受到查处的民警在8000-10000人左右,每年因触犯刑律被逮捕并判刑的民警达到400人左右,每年因严重触犯刑律被判处死刑(含死缓)的民警在20人左右。虽然民警受到查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各种客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应该查找主观原因,他们违法违纪都与自己缺乏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不足有直接关系。再次,民警思想道德修养不足,也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由于民警思想道德修养不足,他们不可能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可能尽职尽责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必将直接影响到目前日益艰巨、繁重的公安工作的完成。所以,必须加强以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警察文化建设。
三、探索基层警察文化建设新思路,建设中国特色警察文化
警察文化的核心是民警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民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民警思想道德修
养,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加强警察文化建设。
1、加强民警素质建设:警察素质包括从事警务工作的警察所应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科技和警务技能、心理素质、纪律作风、身体素质等。要围绕公安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管理漏洞,研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探索和建立预警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营造“教育使其不愿为,法规使其不敢为,机制使其不能为”的管理氛围,建立和完善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要通过大力推进以民警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警察文化建设,使民警从自己做起,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要能够耐得住寂寞,要存有一颗平常心,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作为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根本,把法律作为武器,建立起独立的人格。基层公安机关要坚持因材施教、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原则,通过灌输教育、实践教育等方式,帮助民警正确认识执法工作和现实人生价值的关系。要开展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教育,使民警产生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要开展执法教育,使民警自觉地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执法工作,使民警明确执法者的道德底线。要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民警自觉地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警察思想道德修养是警察文化建设的核心,而警察价值观又是警察思想道德修养的灵魂和核心,公安队伍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和标兵等便是整个公安队伍革命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化身。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体现着警察群体的价值观念,处于警察文化的中心位置,对警察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在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要大力宣传模范、标兵的先进事迹,使其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特色,集中代表警察队伍的时代主流,展示给人们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的警察群体,以此作为广大民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榜样。
3、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要以“展示警察风采,沟通警民关系,丰富文化内涵”为主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警察文化活动,将警察文化活动推向深入。首先,要在基层公安派出所建立警官俱乐部、图书室、阅览室、警官娱乐活动中心、荣誉室等等。其次,广泛开展“警察与人民”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美术书法和摄影展览等活动,丰富民警业余生活,陶冶民警思想道德情操。再次,应该在广大民警中开展读书活动,可以与管区的图书馆、大专院校联系,在派出所开展图书流动借阅,开展知识讲座,组织征文比赛和知识竞赛,营造良好的知识氛围,提高民警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在紧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以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警察文化建设宣传活动,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上开辟警察宣传阵地,使警察文化建设深入社会,并融入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为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做出贡献。
《浅谈建设以警察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警察文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建设以警察思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警察文化。
第五篇:以青岛啤酒为例探讨组织形象传播的内在机制
摘要:二战以后,整个世界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组织形象逐步成为组织综合实力的体现,直接影响消费。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所有企业组织形象传播的首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充分把握组织形象传播的内在机制。本文以青岛啤酒为例从组织形象传播的五个维度进行了探讨,以期读者对组织形象传播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组织形象组织形象传播组织形象传播内在机制
一:组织形象传播及其内在机制的概念界定
所谓组织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组织所形成的总体印象,是对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福利待遇等要素的综合反映。组织形象传播是指社会组织为塑造良好形象而与其相关公众进行的信息交流行为,它是联系社会组织和相关公众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形象传播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它的组成要素,是说组织形象由谁来传播,传播什么,用什么渠道传播以及向谁传播和最终产生什么效果的问题,了解组织形象传播的内在机制对组织活动的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二:组织形象传播的价值
组织形象传播作为组织形象塑造活动的基本手段和基本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它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好的印象积淀于好的了解与信任;其次,它对于转变公众态度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将逆意公众和中间公众转变为顺意公众,从而提高组织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再次,它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
三:组织形象传播的内在机制
探讨组织形象传播的内在机制是制定良好的组织形象传播策略的基础,对其具有指导作用。这一内在机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下面我们就以青岛啤酒为例逐一探讨这五大要素。
1、组织形象传播者
传播者是组织形象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是起点。从组织来看,它的形象传播者可以是组织主体自身,如青岛啤酒这一企业本身就可以作为自身形象的传播者。与之相关的编辑、记者、演员等职业传播者,以及如电台、出版社等也可以作为组织形象传播者。
由于组织形象信息的差异性,传播目的的差异性和接受者的差异性,组织形象传播者就需要对组织形象信息进行把关,把好关才能针对不同接受者提供不同的组织形象信息,才能提高他们的注意水平,刺激消费动机。能否达到这一目的,传播者的可靠度或权威度、吸引度和真挚度至关重要,在该阶段必须给受众留下专业、公正、高亲和力和权威的印象。我们来看青岛啤酒的组织形象传播者的选择:青啤借助“炫舞激情”nba啦啦队选拔,超女中的李宇春和《非诚勿扰》中的马诺来营造话题人物、话题事件,由公众对人物的关注提升其对事件、对品牌的关注。诸如上面提到的啦啦队、李、马等人本身就作为了青啤组织形象的传播主体。可以说,青啤的国内形象宣传主体还是值得其他行业借鉴的,但是把目光从国内看向国外,这种传播主体的选择还存在欠缺,这是青啤需要向百威啤酒学习的地方。
2、组织形象传播内容
对组织来说,凡是有利于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和其它有助于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信息,都是传播的内容。把握信息内容,掌握好信息传递,是组织形象传播的关键。传播内容的可信性、新颖性、一面说与两面说、情感方式与理性方式,都影响着组织形象的传播。利用内容打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使受众认识深入,从而改变其观念与行为,这才是组织形象传播的目的。
青岛啤酒主张“激情成就梦想”,承诺“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出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利用独特的“先进的工艺流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鲜明的视觉冲击”,成功的把握了消费者的知觉、注意、理解、记忆和接受,成就了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组织形象传播媒介
传播者把所要传播的内容传授给大众,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即媒介,信息内容依赖于媒介而存在。对新闻、实物、人际、视听资料等常见媒介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形象传播的有效性。形象目标、形象塑造的对象、传播内容和经费预算是传播媒介选择的主要依据。
面对现代网络社会,青啤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将“nba啦啦队选拔赛”直观呈现到受众眼球,并用互联网,与天涯、猫扑等时尚论坛展开互动,同时举办诸如学弗兰的“红粉笔计划”、关注女性健康的“粉丝带运动”等慈善活动,用鲜明的慈善标志和口号,深深吸引了受众眼球。这是青啤组织形象传播的又一辉煌战绩。
4、组织形象传播对象
传播对象是组织形象传播的又一主体,他是传播活动的方向和目的。由于传播对象的选择性心理,使他们对信息的选择具有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组织形象传播者要考虑到传播对象对媒介接触习惯的差异,善于运用重复、强调等手法,控制和引导传播内容,精确信息编码,提高传播对象接受理解信息的质量。
青啤的组织形象传播多限于表面,限于传播对象的眼球,还没有达到深深印入他们头脑的目的。因此,青啤的组织形象留给传播对象的印象可能还存在很大的变动性,这是青啤应该认真考虑和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5、组织形象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传播对象引起他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它主要包括相互了解、态度改变、行为表现和关系发展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体现了组织与传播对象之间关系逐步发展的进程。了解传播对象,继而让传播对象了解组织,如此方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组织也才能够达到其传播的目的。
本文以青岛啤酒为例,对组织形象传播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简单探讨,在我国类似于青岛啤酒的企业组织的形象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国外市场的传播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组织形象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应该是这些企业组织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秦启文 *** :《形象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课件),《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m],第三章 第三节 形象传播。
[3]严亚、程雪莲.:《企业形象传播战略的信任导向》[ 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61。
[4]程曼丽 :《国际传播中的企业传播探析》,(《广告研究》,2006年第4期)。
[5]威尔伯.施拉姆 :《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
[6]参考 :程曼丽,《公关传播》,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出版。
[7]张鑫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新论》,湖南新闻科学,200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