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中小学2009年度德育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2009年度中小学德育工作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德育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开创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工作回顾
2009年以来,在市教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委系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始终坚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为重点”的工作思路不动摇,狠抓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德育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1.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成立了由县教工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县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德育研究室,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门机构的职能,发挥行政和科研部门的合力作用,运用科研成果指导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践。各校成立并完善了校长亲自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政治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德育工作体系。
2.完善德育工作管理。先后制定了《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贯彻文秘杂烩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县2005-2010年德育工作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保证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德育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1.加强学习培训。举办专职书记、副书记、中小学德育干部培训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对中小学德育干部进行培训;举办骨干教师学习班、继续教育班、心理健康辅导班、班主任培训班等,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教师培训,广大干部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强化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通过征集师德格言、师德征文、教师形象设计大赛、教师才艺大赛及争创“师德先进集体”、“师德先进个人”等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县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每年评选表彰“师德先进集体”和“师德先进个人”,建立起了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明显提升,为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德育课程建设有所突破
一是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改进中小学德育课教学方法,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制定并落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具体措施与要求,促使各学科教师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做到全员育人。三是充分挖掘乡土德育资源。部分学校、教师根据本地实际,编写出了一些德育校本教材,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四是注重德育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科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德育水平,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德育工作经验。
(四)德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
一是广泛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从2005年起,分年度实施“情系奥运,做文明中小学生”、“做家庭文明小使者”、“做文明公民”、“做有修养的中国人”系列主题教育。开展了“讲我身边的礼仪故事”、“动画作品征集”、“情系奥运,做文明中小学生”主题教育案例征集、“做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征文评比等活动,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大大提高。
二是创造性地开展唱响北京“新童谣”活动。制定了《县教委唱响北京“新童谣”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学唱“新童谣”、诵读“新童谣”活动。在诵读的基础上,将“传唱新童谣”活动融入学生喜欢的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游戏中,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部分学校还结合实际创编出了许多形式新颖、内容健康的新童谣。如:太师屯镇东庄禾小学把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在课间跳绳活动中加入新童谣的传唱,童谣内容全部由教师和学生创编,朗朗上口,健康活泼,充满情趣,仅跳绳文化童谣就达一百多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创建了别具特色的跳绳文化。2005年5月28日,市教委在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召开了“新童谣在校园普及观摩研讨会”。今年,我县出版了《新童谣》,为进一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本好教材。
三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进
第二篇:岳阳市中小学德育调研工作报告
岳阳市中小学德育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德育工作现状,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德育工作科学发展。市教育局组成五个工作组对全市德育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本组主要调研汨罗、平江县和云溪区,共参观了高中4所,职高2所,初中4所,小学2所,主要通过听取教育局、学校汇报、查阅有关资料,现场考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方法进行,掌握了县区学校德育开展的一些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德育理念及时更新,德育方向明确。
汨罗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目标区分度不明晰,目标过于理想化,导致目标的导向功能不强的现状,适时适度降低德育重心和标准,从“培养完人”这一误区中理性地提出了“培养正常人、平常人”的育人工作新理念。云溪区教育局早就鲜明提出“成材先成人”的德育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并狠抓落实。平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其内容包括德育目标体系,德育内容体系,德育活动体系,德育工作体系,德育评价体系五大方面,使该县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2、加强组织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初步形成。
从检查情况看,各县市区对德育工作都比较重视,云溪区成立了以区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今年5月,区政协组成专门班子对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与师生座谈15场次,并提出了指导意见。各县区教育局均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选派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德育专干,汨罗专门成立中小学德育工作办公室,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各学校均有校长或副校长主抓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班主任—学科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部分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全员育人的德育网络已经形成。
3、重视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大多数学校形成了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德育处负责协调安排,班主任具体实施,任课教师补充配合的校内德育工作体制。“德育首位”意识较强,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汨罗罗城学校校长湛勇同志上任伊始,就亲自抓德育,并向全校老师郑重承诺只要是德育投入,不管多与少,大与小,一律优先。汨罗李家塅中学三界校长均是从德育主任提拔,其德育标准体系,德育监管体系,德育评估体系,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云溪重点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研究制度,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建立了班主任评选激励机制。文桥中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平江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重视班主任的配备和培训,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较大。
4、常规管理不断强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平江为整体推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指导和督促学校德育工作,每年年初下发当年德育工作任务和要求,对当年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专题活动分学段进行部署,同时坚持半年评估和年终验收相结合,学期中都不定期组织调研和督查,及时掌握学校德育工作动态。汨罗所有学校均制定了明确的德育工作计划,绝大多数学校能坚持三个评价,即“教 师职业道德评价,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班级目标管理评价”。天井中学各类方案齐全,且考评到位,特别是其班级目标管理尝试采用周评价制,措施硬,有新意,值得研究。火天中学强化班级目标管理,班级日志记载全,管理卓有成效。云溪区加强了班主任常规管理,制定了《班主任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讲评、年奖励的过程管理和终结性评价。
5、充分利用各类活动载体,德育内容丰富多彩。
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绝大多数学校开展了正常的有意义的德育活动。汨罗全市性的学雷锋和清明节主题活动,市三中、四中的特色教育拓展性活动,市一中的校园绅士、淑女评选,百名孝星评选,大众中学的“感恩教育”,桃林中学的“网络文明”活动,火天中学的“捐一瓶水”活动,红花中心小学的评“三星”活动等,反映出这些学校工作积极主动,有创意,富有教育意义。云溪以主题教育润物无声。陆城中学充分发挥劳动基地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朴素感情;云溪小学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寻访民间艺人、啄木鸟行动、拍摄家乡变化“等各种形式的主题队会活动。6月5日,组织了“创建环保模范区—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美术书画作品比赛,增强了学生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平江德育活动强调针对性、实效性,平江二中的“校园之星“、南江镇中学的”十佳道德标兵“、向家中学的“十星评比”活动有制度,有材料,有公示,有表彰。
6、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潜移默化功能。
汨罗市校园文化建设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川山坪中心小学、长乐中心小学、市三中、市四中等学校在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教育教学需要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采取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和专业化制作,使校园充满时代气息和书香氛围。平江着力抓学校校园文化布局、宣传窗、广播站、校报校刊建设。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了校报校刊评选活动,使校报校刊逐步得到普及,成为该县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线。维夏中学《老河沟畔》校报、小荷文学社曾荣获全国校园文学社团百面旗、全国校园文学社团优秀编辑奖、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称号。南江桥中学《芳草报》荣获省语文协会、省中小学作文协会等单位颁发的优秀校报校刊奖。云溪区育局着力改善校园环境,实施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工程、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全区合格学校建设工程、班班通、校校通工程五大工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建立了30多个德育长廊和读书文化长廊,做到月月有育人主题,期期有新鲜看点,努力建设一个学生“时时受教育,处处被感染”的育人环境。
7、注重德育阵地(基地)教育,育德途径进一步拓宽。许多学校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一切德育资源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汨罗市教育局将任弼时纪念馆、屈子祠、八景墓、营田白骨塔等定为学校永久的德育学习基地。汨罗市一中重视环境育人,修建屈原雕像,张贴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标语、对联,专栏等,主办《德育通讯》反映德育动态,报到好人好事,形成健康舆论,在全市属首屈一指。汨罗二中着手建设青少年素质教育拓展基地,拓宽德育渠道。云溪一中开设立心语屋和心理辅导室,在校园网开通了《心灵有约》博客,广播站开辟了“心灵之桥”栏目,创办了《一路阳光》心理辅导专刊。心理辅导老师近一年来解答学生咨询200多例,并成功转化了10多例心理障碍学生,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心理事故隐患。平江县一些学校借“将军之乡”的优势,致力于探索挖掘本土德 育资源,一中充分利用平江起义旧址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维夏、伍市、浯口、等学校组织了祭扫烈士墓活动,维夏中学的“将军故里找故事”活动,创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8、推进德育科研,确保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汨罗将科研和管理视为教育腾飞的双翼,以校为本的德育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一是各校德育处都设立了专管德育科研的副主任,二是德育科研绩效都纳入了老师的年终目标管理评价,三是德育科研活动已经制度化,常态化。该市养成教育经验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市一中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发展性德育评价”课题被省教科院推荐参加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评审项目。云溪区坚持班主任工作研究制度。不断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常规工作,又不断在常规工作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每一学期或一学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汇报会或经验交流会。不定期召开区班主任工作研究年会。
9、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平江针对本县留守儿童多的特殊情况,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第一手基本信息。各学校都制定了留守儿童关爱教育计划,不少学校开展了校与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手拉手”等关爱教育活动。平江三中注重留守学生节假日生活与活动安排,关注特困留守学生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浯口镇中心学校、南江镇中心小学组织了校与校之间的手拉手活动、余坪乡党政牵头,成效显著;昌江中学组织了手拉手、致留守儿童公开信、留守儿童家访、组织留守儿童参观、读书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启明中学开展留守儿童“鸿雁传情话感恩”活动;柘庄中学组织了“同享一片蓝天,爱心关注成长”演唱会;向家中学由班主任组织留守儿童和代理家长联欢活动;维夏中学为留守儿童建立移动家校通信平台,校长带头,全体教师参与开展一帮一活动,对留守儿童实行五个优先“优先扶贫助困、优先沟通交流、优先批辅、优先参与活动、优先表彰”,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存在问题
1、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仍不平衡。
就调研情况的综合分析,我市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仍不平衡。汨罗德育工作开展较好,从理念到体系,从领导重视到队伍建设,从活动体验到科研提升已形成系统,但其他两区尚未从整体上思考德育工作。从学段看,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突出,初中、高中学校的重视程度稍差,特别是临近中考、高考的年级,相对德育工作的难度更大。
2、德育重视程度需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学区德育专干仅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管结果,更不用说知道规划,有些学校校长不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更谈不上指导。个别学校德育处力量不强,德育主任兼课达三、四科之多,对德育常规管理带来一定影响。部分班主任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有待加强。目前的考评机制苍白无力,无法有效刺激德育进一步提升。
3、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于提升。
德育落实的关键在于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但当前这支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知识匮乏,多数教师还只凭经验干工作,缺少科 学的教育方法与技巧,难以实现由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转变;二是缺乏创新的实践与能力。德育活动疲于应付,积极性不高,创新性开展活动并不多,严重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心育教师缺乏。
当前频发的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实际上都可以归因与心理不健康有关,汨罗市一中采用心理健康测试软件对全校师生测试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育人先育心显得尤为重要。调研中发现,我市心育研究员队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多是校医、团队干部、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的全面了解,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5、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问题严重。
随着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据调查,平江、汨罗两县的乡镇中小学均存在不少留守儿童,而有些班级可达学生总数的1/3强。学校反映,在日常工作中发生问题最多的往往也是这些特殊学生群体,因此,对这类学生群体的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6、德育科研氛围不浓,意识不强。
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注重活动的开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但开展德育方面的研究不多,德育工作凭经验行事为主,德育科研尚未形成共识,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还存在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开展德育研究的意识都没有。形式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德育工作更要与时俱进,常抓常新。
三、建议对策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抓德育既是抓质量,德育更能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的意识,自觉做好德育工作。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争取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小环境”。
2、进一步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不断优化教育大环境。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家长家教知识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家校沟通与合作。一要积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办好家长学校与家长建立定期联系访谈制度,给家长当好参谋,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倡导开展“德育进将社区(乡村)”、教师家访等活动,将德育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形成合力。二要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针对德育校际交流不多,社会重视不够的现状,建议县市区召开经验交流会,全市召开德育工作会,营造全社会重视德育工作的“大环境”。
3、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检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德育活动开展有形式主义倾向,同样开展主题教育,有的学校没有认真落实,认真总结反思,效果不明显。要求教师上门家访,部分学校仅有“要求”,缺乏具体措施。同样抓学生安全教育,只有汨罗市二中的法制安全教育从管理制度、方案、计划、专题教育材料、家庭社会联系卡、责任状到总结形成专集,真正体现人文关怀。部分学校德育管理还停留在以管代教、以管代导的阶段。要充分认识到管教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 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活动,力戒形式主义,既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更要狠抓措施落实。
4、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实施基础。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力量。各校要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实行班主任工作导师制,对班主任校本培训,或重视不够,或缺乏实效。全市性班主任经验交流会,2006年召开过一次,但后面一直没有召开过,建议每年或两年一次召开一次全市性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集思广益,交流经验,共同促进提高。建议借鉴北京试经验成立德育指导中心,加大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力度和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力度,壮大德育队伍。
5、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心理咨询室,订阅相关的办刊书报,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板报。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供思想和人力的保证。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开展心理教育个案研究等。注意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提高教师的心理问题的预防意识和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6、进一步加强德育科学研究,增强德育发展后劲。
借鉴上海市德育成功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科研引领。倡导德育工作者从日常德育教育中发现、挖掘德育素材并开展相关研究。德育科研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也可以实实在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研究:德育理念研究,学科德育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德育队伍建设研究。用科研引领我市德育工作持续性发展。
7、进一步系统思考德育工作,构建德育整体工程。
建议规划起草《岳阳市思想道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岳阳市德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从整体上构建德育系统工程。建议学习上海经验,该地区将德育整体工程建设分六大块:中小学学科德育工程,德育实践工程,人生指导工程,网上德育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德育研究工程。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对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应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三篇:德育工作报告
德育工作报告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针对中职生的思想特点,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其思想现状具体表现为:厌学心理严重,由于中职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入学后听不懂课,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无心继续求学白控能力差,烦躁、易冲动,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往往因一时控制不了自己而做出一些鲁莽、无知甚至违法的事;对就业信心不足,不少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疑问和困惑。因此中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却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德育工作的教育。目前我国产业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机械加工、电子产品、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稳步增长,这为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各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追求学生的就业安置效果,尤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把专业技术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校把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摆在了首位,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发展变化。二是学校德育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德育工作是一项带有整体性、全面性的教育工作,很难在短期看到效果。目前学校受评审机制和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把学生就业安置作为硬件,凡是利于学生技能教育、就业安置等方面的机构人员、经费、队伍建设均比较齐全,而涉及德育方面的人员配置、设施、经费很少,多数学校在德育制度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工作思路不清,制度不完善,活动不规范,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三是部分教师法制观淡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长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家长的工作或家庭中的不幸、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等因素,给学生提供了不良榜样和示范作用,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目前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有害的产品在市场上流行,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利主义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些中职生,尤其是中职生经常出入娱乐性网吧,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出现了狭义、偏见、嫉妒、暴躁、孤独、抑郁、固执、攻击等不良个性的心理特征,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一部分中职生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诈或偷盗,做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二)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恰当。由于中职教育一味追求学生就业率,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与关爱,只注重形式上的管理学生,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认为管理和教育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种手段,加上教育方法上的单一,如惩罚、工作粗心或放任自流,或对待学生不公正,处理问题偏袒等,使部分中职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
(三)主观原因 一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对具体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只有认识了行动的意义,才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正确行为。根据我们对不良行为中职生的调查,往往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道德观念薄弱,缺乏对道德行为的正确判断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不良诱因直接引发的。二是道德意志力薄弱。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薄弱表现在他们不能坚持用正确的道德动机战胜错误的道德动机,被一时错误动机所支配,产生不良道德行为。同时表现在不能始终履行道德义务,常因偶然的诱因而使个人的欲望膨胀,感情冲动,产生不道德行为。三是道德情感狭隘偏私。道德情感是一个人运用~定的道德标准衡量或评价自己行动产生的情绪体验。据调查,品德不良学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他们一般是重感情,讲义气,爱报打不平,但是非观念模糊,缺乏真正的正义感。违反
(四)是不合理的行为习惯。不合理的行为习惯是以不合道德要求的行动方式满足个人欲望,并在多次侥幸得逞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些不合理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常常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采取类似的行动;这种行为习惯的维持和所产生的舒适的情绪体验,又加强了类似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要防微杜渐,阻止不合理习惯的形成。
三、对策
(一)强化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用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理论来武装学生,结合德育课教学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以增强学生的明辨力。一方面要注重用革命传统教育学生。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以及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还要用时代精神感召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形势的需要,责、权、利各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适应形势,以时代精神去感召每一个学生,是职业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雷锋精神,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曾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
(二)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 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职业观和就业观,坚持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择业意识、创业意识。我们的德育课不能停留在原有政治课抽象的说教上,而应该是真正对学生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思想,对他们就业有帮助、创业有促进作用的观念与事例,让学生背。行行出状元的意识,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从而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期间应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生道德观念是道德情感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有些学生的错误言行、不道德行为,往往出自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念或是由于道德的无知所造成的,所以要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他们明辩是非曲直,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把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四)用优良的校风熏陶学生 校风是学校精神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良的校风中要力求“三风”并重。一是严抓干风。抓干风主要是抓各级管理干部,设立明确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干部以身作则,做老师和学生的表率,使学生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实抓教风。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从教师的语言、仪表、工作方法入手,凡要学生做到的,教师不仅要做到,而且层次要高。要组织教师进行师德规范学习,爱岗敬业,使他们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朴素大方的仪表,严谨勤奋的教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使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恒抓学风。要坚持不断地教育学生勤奋学习、热爱专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可以通过增加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减免优秀学生就读费用、聘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体会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业务的信心及追求上进的积极性。
(五)用校园文化活动启迪学生 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根据中职生年龄特点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以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要重点进行诚实守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克服困难等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七)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配合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抓好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
一、二年级以职业意识启蒙、树立职业理想为重点,三、四年级以职业意识强化、职业理想确立、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为重点,在顶岗就业实习前以端正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修正发展目标为重点,引导学生挖掘自身各方面潜力,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懂得珍惜在校生活,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具有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八)维护、发展好学生个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创造条件发展人的个性、特长,以学生发展为本。中职教育应针对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支持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
(九)适度提出行动要求,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果 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道德素质相对较差,他们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行为上经常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但他们又很朴实,经常是自己违犯了纪律,主观上却还没有意识到,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德育工作中,过高的要求会使学生感到做不到而失去进取的勇气,而过低的要求则达不到引导学生进步的目的。因此,德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适度的要求,不断地提出德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他们需要激励,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学生道德思想的不断强化。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教育要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同时,更要使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成为具有创新意识、探索意识的新世纪的技能型人才。
第四篇:2017德育工作报告
2017年南于庄中学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南于庄中学
闫洪涛
2017我校德育常规工作侧重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法制教育。再学生习惯养成方面重点抓住细节依据习惯养成规律21天形成习惯,90天养成习惯。
依据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我校把法制教育定为校本课程。我校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指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形成了以德育处、团支部、各班班主任、各年级思品教师组成的教育体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确保法制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突出地位,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教师工作业绩评价直接挂钩,落实法制教育在班级管理和教职工管理中的地位;使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健全法制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注重更新落实
1、我校自编了法制教材并及时更新内容。例如,《治安处罚条例》升级为《治安处罚法》,我校及时修订了我校的法制校本教材——《文明法治进校园》。并新增了贴合农村中学生实际生活的法律案例和法律小故事,使教材更具有趣味性和时效性。同时加入了中学生社交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便于把学到的相关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习当中。
2、进一步明确法制课教师及法制课课时。规定每个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师兼任本班法制课教师,隔周的周二下午第四节课规定为法制课,并纳入课程表。
3、定期进行听评课和校本教研。规定法制教师要有完整的教学
计划、总结和教案,纳入教师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提高;法制阶段性测试每学在期中和期末安排俩次,进行等级制评分,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且把考核情况纳入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这样既有区分度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不以分数定成败。
多措联动搞宣教,注重教育氛围
从实际出发,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学校宣传栏、广播、班级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出一个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通过日常班务工作渗透法制教育,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法制教育,强化知识育人。按照“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我们十分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的教育渗透作用,思品课堂是传授法律知识的重要场所,强调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让学生懂得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为了知法守法,更重要的在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为了丰富师生的法律知识,开阔师生的视野,学校图书室专门配备了法律图书220册,师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借阅,不断充实师生的法律知识水平。
无锡学习体会
本次无锡学习接触到了南方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比如参观的俩所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南方的吴楚文化要素。张贴设置简单精炼每个教室外墙只有一副国画或者一副书法作品,整体看
上去比较简约而实效。
作报告的各位校长也都是特级教师,这点也体现了无锡教育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学习„„
诸多体会感受最深的是无锡东林中学 叶映峰校长所说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案例。案例是一个小学生给另外一个小学生送东西,结果绊了一下扑倒了另外一个小学生,手里的水杯磕到对方小朋友的嘴上。出现这样的事情老师们往往是重点关注受伤的学生,很少有人去关注出错的这名学生,而叶映峰校长却关注到了这名出错的学生心理上出现的变化,让该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对该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和干预,结果发现该名学生因为此事受到了影响。试想如果没有人关注这名学生,那么这个事件会不会给他的心里埋下隐患呢。中小学生正是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长和发育的阶段。如果我们不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回到学校后我就开始关注此类问题,例如,俩个学生产生了矛盾后,不会只是评判对错而是让双方先从自身找问题,发现自身问题后再来解决当前发生的问题。尽可能的不遗留后遗症。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人年轻的时候。”中小学德育教育正处在人生发展紧要的几步中。所以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以上是我校2017年德育工作回顾和无锡学习的一点体会。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五篇:德育工作报告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尹东玲
德育指导思想: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德育实施措施: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我在数学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德育渗透:
1、通过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认识能力的同时,必将影响学生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最长,对学生影响也就最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1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智育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2、借助教师自身形象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自身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教师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
3、根据学科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是以知识为载体。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数学是应用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教材中许多数学内容缘于生活,又可以服务于生活。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 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深化知识,而且可以丰富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德育实施目的:
1、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实施目标:
1、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2、德育教育是长远工程,细水长流,贵在不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 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四化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等。让学生既为之鼓舞,又为之忧心,进而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3、注意“四点”,增强效果。学科渗透德育应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态度真诚、热情、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切忌主观武断,信口开河、海阔天空,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总之,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
2016 5
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