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与政策的建议与心得体会
经过这学期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是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包括我并不是很积极,要么懒散地在教室里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看课外书籍等等。当我试着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这个现象: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在没上这门课之前就预先地认为这门课没意思、没有用,所以上课没劲。可以看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这门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有用之处”没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因此,我认为老师要想上好《形势与政策》课,首先得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讲清楚这门课的“有用之处”,让我们知道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能收获些什么。那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呢?说到底,老师能教给我们什么呢?
按照相关文件的论述,《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的形势,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
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当然是高屋建瓴的概括。但如果老师照抄照搬、机械地讲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肯定很少有同学想听。而换一种思路,从提高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视角探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会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国家和社会的形势与政策连着各行各业,连着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科学分析,理性思考,准确判断,这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之一。“两耳不闻窗外事”,闭目塞听,对世界和国家的形势发展、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一无所知的人决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分析,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辅之以恰当的论证,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能力素质教育与科学方法论教育的有机统一。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老师到底该怎么教,是一个争论比较多的问题。有的主张“讲座式教学法”,采用讲座的形式上课;有的主张引进“案例教学法”,使课程更为生动,有的主张“互动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主张“实践教学法”,更多地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应该说,上述这些主张都是教学实践中的有益和成功的探索,都值得我们根据自身实际学习借鉴。然而,作为课程化教学的“形势与政策”课,仅仅用上述某一种教学法,显然是不够的,“怎么教”必须与“教什么”结合起来。对此,我认为,教学有道、教法
无常,“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所讲授的内容,以具体的事件、政策、社会现象为主,而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很清晰的理论脉络和讲授线索。于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形势与政策》课如果干巴巴地讲事件、政策等实际问题,那就没味道了,似乎也“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传媒了解到正在发生的一切。其实,单纯地罗列时政,本身也不符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初衷,不符合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形势观、政策观及科学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决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因势论理、因事论理、事理结合,把理论阐释与实际问题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彰显《形势与政策》课的魅力。
第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所讲授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需要事理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历史感,将现实问题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因为任何社会现实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如果我们不了解现实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变化过程,就很难对其有全面和较为深入的理解,《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忽视问题的历史与背景传授,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半截子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既要重视时政问题的横向联系,又要重视纵向联
系,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题在当下是什么形态,还要告诉学生在历史上它是什么形态,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
第三,讲授与对话相结合的原则。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现代传媒日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思维敏锐,思想活跃,利用现代传媒获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基于这一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有的甚至非常熟悉,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能搞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必须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讨论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对学生比较片面的观点给予恰当的引导。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有色,充满活力,富有魅力。
第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性特点,基本上都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些社会热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都能够切身感受得到,都可以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不能关起门来搞教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而要把课堂上讲与走出去看结合起来,让我们带着问题到社会上去调查研究,然后把调研心得带回到课堂,实现理论升华。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切身的体会,又可以丰富教学的载体和内容,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及建议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及建议
不知不觉,学习《形势与政策》已经两年了,虽然每学期的课很少,但琐碎之中却尽是精华,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奥运与中国,西藏问题等都深刻揭示了当代我国面临的抉择,问题和不朽记忆。每一次课都是更深一步认清我国现实和国家政策的机会,每一次课都必将提升自己对时事和政策的理解能力。
作为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形势与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分析当代我国形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几次课的接触,对老师渊博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和精准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印象非常深刻。每次上课,伴随着老师激情的演讲,都感觉自己的民族主义在燃烧,对内团结,一致对外的想法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涌上心头。就我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弄清了形势才能更加体会到国家政策的良苦用心,坚信并支持国家的政策才能缓解形势的紧张。当代我国很多人对国家的某些合适的政策心存偏见,往往是由于自己没有对整体形势有良好的把握而失去了独立辩解政策适合与否的能力,只偏信于媒体或者某一个人的宣讲,导致了很多政策不能一致的贯彻下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浪费。同样,有很多人根本就是对国家政策曲解,对政策心存怀疑,这样社会和国际形势能好起来吗?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更真诚地的去了解形势,理解政策,政府和人民间的关系一定会亲切起来,全中国人才能同心协力,共同朝着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前进。
我认为本课非常之有必要,因为我们大学生虽然知识来源面很广,但很少能对某一具体问题做出深刻的揭示,通过此种讲座形式的交流后,极大的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了我们的胸怀视野,提高了社会责任感,而且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如何分析当代形势与政策能力的过程。
对自己而言,虽然平时经常刻意的去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但总感觉理解的缺乏根据或者说只是一种表象,潜意识的认识,上过几次课后,虽然并没有完全摆脱靠媒体本身分析事件的苦恼,但基本上有了怎样去认识,怎样认识以及有怎样的认识这些基本的概念,我想这是最大的收获吧!
当然,积极肯定《形势与政策》取得的成绩外,自己也有些小小的建议。首先是老师的立足点问题,全校教授本课程的老师非常少,每位老师身上的负担非常重,因此责任就显得很大,想想几乎要跟全校的学生上课,真是既恐惧又兴奋,如果能做出精品的课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给学生的影响将会有多大?其次就是除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外,我希望老师能准备一些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话题,关注学生切身利益的主题,如当前民族企业的现状,当今中国纯粹的国产品牌还有哪些,民族主义的利与弊,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就业,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何去何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等主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老师的特殊地位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指导他们做真正的对民族有利的选择,这样也许功效会更大,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学生的政治感悟会改善很多。最后就是每次课前可以试着让学生去搜集,分析关于某话题的资料,我想这必定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呢,非常感谢《形势与政策》的老师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课程,望老师们推出更具启发性,对民族国家发展更有益的精品讲座。谢谢你们了!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的建议与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受
这学期,我学习了穆向明老师讲的《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中
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客观、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思想。因此,我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应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包括我并不是很积极,要么干脆不来,要么懒散地在教室里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看课外书籍等等。当我试着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这个现象: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在没上这门课之前就预先地认为这门课没意思、没有用,所以上课没劲。可以看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这门
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有用之处”没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因此,我认为老师要想上好这门重要课程,首先得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讲清楚这门课的“有用之处”,让我们知道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能收获些什么。那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呢?说到底,老师能教给我们什么呢?
按照相关文件的论述,《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的形势,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当然是高屋建瓴的概括。但如果老师照抄照搬、机械地讲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肯定很少有同学想听。而换一种思路,从提高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视角探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会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国家和社会的形势与政策连着各行各业,连着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科学分析,理性思考,准确判断,这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之一。“两耳不闻窗外事”,闭目塞听,对世界和国家的形势发展、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一无所知的人决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分析,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辅之以恰当的论证,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能力素质教育与科学方法论教育的有机统一。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老师到底该怎么教,是一个争论比较多的问题。有的主张“讲座式教学法”,采用讲座的形式上课;有的主张引进“案例教学法”,使课程更为生动,有的主张“互动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主张“实践教学法”,更多地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应该说,上述这些主张都是教学实践中的有益和成功的探索,都值得我们根据自身实际学习借鉴。然而,作为课程化教学的“形势与政策”课,仅仅用上述某一种教学法,显然是不够的,“怎么教”必须与“教什么”结合起来。对此,我认为,教学有道、教法无常,“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所讲授的内容,以具体的事件、政策、社会现象为主,而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很清晰的理论脉络和讲授线索。于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形势与政策》课如果干巴巴地讲事件、政策等实际问题,那就没味道了,似乎也“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传媒了解到正在发生的一切。其实,单纯地罗列时政,本身也不符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初衷,不符合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形势观、政策观及科学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决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因势论理、因事论理、事理结合,把理论阐释与实际问题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彰显《形势与政策》课的魅力。
其次,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所讲授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需要事理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历史感,将现实问题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因为任何社会现实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如果我们不了解现实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变化过程,就很难对其有全面和较为深入的理解,《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忽视问题的历史与背景传授,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半截子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既要重视时政问题的横向联系,又要重视纵向联系,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题在当下是什么形态,还要告诉学生在历史上它是什么形态,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
再者,讲授与对话相结合的原则。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现代传媒日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思维敏锐,思想活跃,利用现代传媒获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基于这一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有的甚至非常熟悉,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能搞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必须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讨论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对学生比较片面的观点给予恰当的引导。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有色,充满活力,富有魅力。
最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性特点,基本上都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些社会热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都能够切身感受得到,都可以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不能关起门来搞教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而要把课堂上讲与走出去看结合起来,让我们带着问题到社会上去调查研究,然后把调研心得带回到课堂,实现理论升华。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切身的体会,又可以丰富教学的载体和内容,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的效果。
最终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学校开设的这门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不断地向前迈进,不断提高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心得及建议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世界,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不能做到“识时务者”,一心只知道埋头苦读,不关心国内外形势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狭隘的目光所束缚,禁锢,最终留于平庸。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环境制约着一个当代大学生成功的机率,试想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度,发展与进步必然受到其影响,个人寻求更大发展的机会也必然会减少。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认识与把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充分了解决定政策的形势,准确判断政策如何改变未来的形势,逆者社会的大形势而为,可以想象失败是最终必然的结果。因此只有准确灵活的掌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接着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目标,制定最终可行的发展方案与计划,并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自我的发展并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理想,大发展。
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有很多的阻碍,因为其他国家会眼红,中国威胁论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外界却把中国比喻为“救世主”。中国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对外国的威胁,中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当代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蓬勃发展的重任,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有,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学校开设形式与政策课是我的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不仅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还培养了我的能力与责任感,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经过对
《形势与政策》 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
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只有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 良多。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
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 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 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
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特别是讲到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时,着重总结了我国“十五”计划以来 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对“十一五”规划做了分析和展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 道了在过去五年,我国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经济方面,无论是 贸易额,还是生产总值,我国取得的成就都异常喜人,空口无凭,看看教材上的
数据支撑就足以使人信服。在科技方面,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实力节
节攀升,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国的“神舟”号系列飞船,从 2001 年的“神舟” 二号无人飞船,到 2003 年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再到 2005 年的“神舟”六
号载人飞船,表明了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世
界上少有的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以及“神舟”背 后无数的工作人员都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新的
“十一五” 规划不再是 “计划”,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现在正在全方面去除计划经济的残留,全面与市场经济接轨。展望“十一五”,综观国内外发展环境,形势一片大好。在第一讲里,老师还讲 了教材上没有的问题,主要有国民幸福度的问题。最近联合国已经把国民幸福度
确定为衡量国家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可以与 GDP
齐名。在我国,各大城市的
媒体纷纷就国民幸福度展开调查,结果得出我国各地人民普遍幸福感较高,尤其
农民比城市人更觉得幸福。其实我感觉这也和我国 “十五”
以来在各方面取得的 巨大成就有关,国家富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安居乐业了,自然幸福感就 高了。
当讲到当今世界形势十大关系分析时,主要讲解了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后的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一些新的变化。
这段时间概括起来就是旧格局解体走 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或者说是处在由二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过渡时期。学了这节 课后,我感觉世界并不是完全和平的,虽然世界大战不会再次爆发,但小规模局
部的战争也会不停地发生。
虽说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美国的
“世界霸主”
地位不会被撼动。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唯一超级
大国,它认为应该由它来主宰一切国际事务,因此它向全世界推行它的价值观,美国的外交处处凸显单边主义,全然不顾其他国家的想法,并时刻推行它的霸权 主义和强权政治。
这也许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美国以种种借口打击了它认
为邪恶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两个国家,并还一心想除掉朝鲜和伊朗等 “心腹大患”。
美国与我国也有很深的矛盾。1999 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三名杰 出的新闻工作者殉职; 2001 年,美国的飞机驶入中国的领空,我国的飞行员王 伟去拦截,被美国的飞机撞到,坠入海中,以身殉职。在这两件事上,美国找了 很多借口搪塞我们,总说是“意外”
。可是究竟是不是意外,我想明眼人应该能 看个清楚,就更不用说美国对纯属我国内政的台湾问题的粗暴干涉了,它的企图
任何人都应该看得很明白。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国家一定要努力发展高科技,只
有这样才能在当今世界形势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振兴我们的民族。“科教兴国” 战略正是如此。上面的 “神舟”
号飞船成功的事实,已经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 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了祖国的未来,深感责 任重大。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培 养和期望。
只有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 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 找准自己的发 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
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
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 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理想,大发展。
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
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 加剧。
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
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
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
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中国在快速发展的 同时,会有很多的阻碍,因为其他国家会眼红,中国威胁论因此而出,但在金融
危机时期,外界却把中国比喻为“救世主”。中国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存
在对外国的威胁,中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 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 效途径。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 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强
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 强而努力,而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
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理想信念的 激励下,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当代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蓬勃发展的重任,利
用自己的所学所有,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 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 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的世界,当代的社
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不能做到“识时务者”,一心只知道埋头苦读,不关心国内外形 势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狭隘的目光所束缚,禁锢,最终留于平庸。个人的发展
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环境制约着一个当代大学生成功的机率,试想在一个战火
纷飞的国度,发展与进步必然受到其影响,个人寻求更大发展的机会也必然会减 少。
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认识与把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充分了解决定政策的形 势,准确判断政策如何改变未来的形势,逆者社会的大形势而为,可以想象失败
是最终必然的结果。
因此只有准确灵活的掌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接着
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目标,制定最终可行的发展方案与计
划,并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沿着正确的
方向前进,实现自我的发 展并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同时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
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
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 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 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 深。
使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 “识
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
“适时务者为俊杰”。
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
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 , 影响很 具体 , 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 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
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 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 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 “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
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
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 一个成功人士!
而且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
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 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 复兴的全局。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 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 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 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 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学校开设形式与政策课是我的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不仅提高了我 的综合素质,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还培养了我的能力与责任感,认识中国,让
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定了自己的信
念,使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 21 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 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
《形势与政策》 课非常必要。
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
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
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