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论证决议书
(学位申请人姓名)的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论文题目)
(请简要说明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选题(很好地/较好地/基本/未能)解决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有明确的/有较好的/有一定的/没有)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阅读文献(广泛/充分/满足要求/少),分析与综述能力(强/较强/一般/差),(全面了解/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主攻方向(明确/基本明确/不明确)。
论文操作难度(大/较大/一般/低),工作量(饱满/满足要求/不足),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先进/较先进/一般/落后)。实验设计思路(合理/比较合理/一般/不合理)、结构(正确/不正确),依据(详实/可靠/基本可靠/不可靠),方法(先进/较先进/一般/落后);预期结论(新颖、先进/较新颖、先进/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新颖性、先进性较差)、预期实用性(强/较强/一般/较差),(有重大的/较好的/一定的/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大/有较重要的/一定的/没有)创新。
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条理(清晰/较清晰/一般),层次(分明/一般/混乱),文笔(流畅/一般/较差),(符合科技写作规范/不符合规范之处较多)。
开题报告设计不足之处:
(请务必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开题论证过程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能较流利地/不能)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表达能力(强/较强/一般/较差),(能够准确流利地/基本答出/不能正确)回答提出的问题。
综合整个开题论证过程,开题论证委员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认为***同学(通过开题/重新开题),建议直接通过开题/修改后通过开题/修改题目、内容后再次开题/更换题目、内容后再次开题。
说明:此决议书仅作参考,请根据开题论证专家组意见进行适当修改。(请开题秘书提前就每个同学的开题决议形成一个草稿)
第二篇:开题论证汇报材料
区开题论证汇报材料
王静
一、题目
本课题的名称为:《在绘本阅读中开展生命体验教育的行动研究》。选择此课题的原因为:
1. 利用绘本资源,挖掘绘本价值
在前期的课题《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实施阶段,我园积累了近3000本图画书,形成了资源库.大部分教师对于图画书的认识停留在幼儿读物上,定位于早期阅读的方法习惯和兴趣的养成,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结合相关理论对绘本资源做了深入剖析,发现其实图画书的世界蕴含了许多生命价值观,可以使幼儿有更多的角度看待世界,体验生命的真义。
关于图画书中的生命价值,前期已有台湾学者做出研究,认为其中包括四个方面的价值:自我价值的认知;人际价值的认知;环境价值的认知;生命价值的认知。
2.践行体验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所倡导的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已经深入人心,教学过程不应由教育者单方面控制,而应该成为师生互动合作研究的学习过程。
我们所面对的年幼儿童存在着“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体验到的才是最深刻的、最鲜活的”认识规律,银幼提出:“敬畏生命、呵护天性,激发潜能”的核心理念,而体验教育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体验把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这样,主体原有静态的知识经验才能被激活,才能产生广泛的联系和新的意义。作为教育者应该帮助儿童创造更为丰富、更为符合儿童天性的生活。
二、研究基础
2010年,我园的区级课题《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顺利结题。在此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大力优化园所文化环境,丰富幼儿精神生活,全面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并以此为载体影响和带动家长参与读书活动,努力为幼儿打造一个阅读生态环境.1.前一课题研究的后期,我园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图画书的教育价值直至“用活教材”。在用好教材中,教师共同研读图画书、把握教材核心价值,力求做到精心组织读者与文本作者展开互动式对话,对于“用活教材”四个字,我园教师将图画书阅读与礼仪教育相结合、图画书阅读与体验活动相结合、图画书阅读与主题课程相结合、图画书在多个领域学科中运用,力求将图画书这一优秀教材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2.三年来,我们整理出幼儿阶段阅读教学设计百余篇,制作和搜集教学课件200余个,目前,银幼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银幼呵护文化的大背景下,园所制定引领性课题《“胚芽使命”驱动下幼儿园呵护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图画书中的生命教育价值,分析得出后期将对“读书会、图书馆、读书节”三项活动传承、创新;对前期积累的拓展性课程目标体系和教学设计传承、改革;加强个案分析,为课程评价积累更多的实践资料,从幼儿需求出发优化活动设计;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生命体验活动。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使幼儿体验自然与生存,体验群体与服务,体验轻松与快乐,体验真情与道德、培养幼儿尊重、爱惜、欣赏、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2.促进教师呵护行为的形成。
3.初步建立园本化生命体验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内容、评价)。
四、研究内容
1.生命体验教育相关文献资料的理论研究。
2.整体规划园所各年龄段幼儿生命体验教育目标体系,选取适合生命体验教育的绘本素材,初步建立幼儿生命体验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3.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体验活动与各类活动(学科教育、阅读月专项活动、团队活动)渗透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多角度对国内外绘本阅读、体验教育、生命教育等展开研究,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借鉴已有成果或者经验教训,深化课题研究核心概念认识,寻找课题研究新的增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
2.经验总结法:主要对前期实践的研究成果和问题进行总结、提炼;寻求问题形成的原因、教师的困惑以及解决策略的方法,组织教师对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制定研究方案和步骤。
3.行动研究法:深入分析绘本资源,饯行体验性教育方式,既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幼儿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使幼儿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六、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课题选题方面
将图画书与生命体验相结合,在学前阶段开展,本身就有一定的创新。2.研究内容方面
虽然研究生命教育的专家学者很多,上海也已出台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但是对于学前儿童的生命体验活动未有显著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输理本园绘本中可供生命体验教育的课程资源,并编写出详细地实施方案,是对现有研究的突破与丰富。
七、预期成果
(一)文本成果
1.研究报告:《阅读绘本,体验生命,润泽人生》 2.编写《以绘本阅读为载体的生命体验活动案例集锦》 3.分析报告《生命体验教育研究材料分析报告》 4.适合各年龄段生命体验活动的绘本书目 5.生命体验教育发展性评价指标文本资料
(二)实践成果
(1)日常主题活动中体验性教学活动的现场展示;(2)反映幼儿、教师成长的其他材料、作品等。
第三篇:开题论证报告
编号:sh2013grkt100
泗洪县教育科学2013年个人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班化”优势分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张
荣
所在单位: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
申报日期:
2013年11月2日
结题日期:
2013年12月
“小班化”优势分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入的实践之中,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但我们通过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班化虽然学额少,但同样存在层次差异及个体差异。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
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承认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中,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因此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3、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抓两头带中间,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小班化人数少,有利于单独指导的特点,教师更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提出理论基础
1.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率先实施“小班化教学”,作为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一大举措,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加以保障。随后,北美、西欧等国家也相继采用了“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了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
班化教育实验研究,随后,北京、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此项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2.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推进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小班化教育能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与我们目前所实践的新课程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将进一步诠释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使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全面,让每一个学生得生动主动地发展成了可能。
3.小班化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最佳出路。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镇务工,自然造成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的现象。农村小学学龄数相继减少,人口数较少的村完小呈现出生源不足趋势。尽管各乡镇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对部分村完小进行撤拼。但是,一些村完小距乡镇中心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撤拼的条件尚不成熟。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小班化教学已是农村广大学校的最佳出路。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为了了解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有以下特点 :
1、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运动基础、活动能力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2、倡导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或改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3、现研究领域中对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有一定高度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用以指导下本课题的研究。
预计在 “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四、课题的界说:
1、“小班化”指班级学生学额相对较少,但小班化教学不仅指班级学生人数相对减少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有效课堂”指有能通过教师营造的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是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唤起他们参与激情和表现欲望的课堂。
3、“分层教学”是指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根据学生差异,将学生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进行的教学。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分层策略及教学互动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现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选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六、可行性分析
1、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的研究是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全新尝试,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2、随着入学高峰的回落,学生生源明显减少。各班学生人数已自然接近小班规模,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前提。
3、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发展,科研气氛浓厚,拥有大批青年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七、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对象: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视角,坚持以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课堂教学中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以“有效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探寻一条促进学
生不同层次发展的有效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经过参与及实践改变或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
2、研究内容:
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采取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归因研究(调查报告)。
②、分层教学策略: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
教学分层,精心设计环节;作业分层,巩固学生兴趣; 辅导分层,培养创新能力。
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后学生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研究。
3、研究活动方式:
本课题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在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阶段研究总结,积累阶段性研究资料,撰写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4、研究方法:
(1)访谈法。通过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本人和家庭、亲属等情况的谈话了解,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2)对比法。对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运用适当测试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
(3)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学生、对照班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态度、心理等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掌握其情感、态度、心理等思想动态。
(4)观察法。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以运用观察法为主,记录其发展的轨迹。
5、研究对象:农村中心校、教学点生数不足25人的班级。
八、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的阶段性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12—2014、2)(1)准备课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2)进行研究理论学习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2—2014、10)(1)制定各项目实施活动计划,全面实施课题方案(2)反思、总结研究过程,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3)收集、整理研究数据与信息,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10—2014、12)
(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2)总结反思研究成果
(3)撰写结题报告,汇编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财力的保障。为保证课题研究的经费,校长专门召开了校委会和课题组成员会,经过分析研究,决定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课题的研究工作。诸如构置理论书籍,研究中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建设以及研究中所需要的其他经费。校长的重视,学校的支持,无疑是课题研究的坚实后盾,这是本课题能如期进入研究实施阶段的前提所在。
(2)理论的保障。接到本课题被确定为“十二五”规划课题后,我也感到压力很大,虽然我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仅是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系统地、深入地理论知识根本没有。面对这一现实,我加强了理论学习,在学习上,提高了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种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课堂成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3)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在小班教育中,教师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第二,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三,分层教学,区别对待。
(4)突显几项工作: a为学生建立个体发展档案; b优化教学设计,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c课堂上能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更大限度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5)增强成果意识。主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撰写论文。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
(6)积极邀请有关专家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第四篇:开题报告论证
开题报告论证
一、共性反馈
优点:能加入课题文献资料综述
不足:
1、研究内容不够明确、具体,仍然循环为意义;
2、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不够具体(应不同于工作计划)
建议:表述为“从……时间到……时间、用……方法、做……事情、由……负责去做
3、成果形式不够具体
二、对策
1、要学会分解题目,分解成小块任务逐一研究;
2、研究的内容要清晰;
3、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尽量具体写;
注意:行动研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导向。
4、课题分工要明确;
5、注意选题,题目重点词要突出;
6、要作具体描述,不要空、大;
7、成果总结不要推到最后三个月。
第五篇:开题论证意见格式及要求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
子课题开题论证意见格式及要求
一、格式与要求
1.标题:《„„》开题论证意见
2.概要:简要介绍课题的级别(国家级课题子课题)、类别(规划课题)、立项(何时何部门立项)、主要内容(即课题界定中的“课题诠释”)。言简意赅,100字左右。
3.优点:鸟瞰课题,归纳出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操作性、问题性等新颖别致的特点。分条陈述,500左右。
4.建议: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的现状与成果、研究的基础与保障等,提出课题修订建议或者实施建议。分条陈述,400字左右。
5.要求:言简意赅,条分缕析,项目完整,分条陈述,优点实在,建议可行。构思可以新颖,但意见必须实在。字数一般控制在1000字以内。
二、参照的案例
《初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研究》开题论证意见
张真老师的《初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研究》2014年12月由南京市汤山中学“教师发展班”立项的校级“个人课题”,课题把“联想”与“互动”两种复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用“联想”奠基“互动”,用“互动”推动“联想”,创造“联想互动复习法”,并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使用、提炼,以提升历史复习的实际效果。
听了课题主持人的开题报告,经过专家组成员的集体讨论,我们形成如下论证意见。《初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研究》是一个较好的研究项目,中国教科院陈如平主任说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需要具备“三性”,即需要性、创新性、操作性。本课题基本符合课题研究三个特征:一是符合需要性特征。本课题切入历史学科教学的需要,切中初中历史中考的需要,切合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要。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本课题研究来源于课堂,来源于问题,符合需要性要求。二是符合创新性特征。课题研究根本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就是创新。本课题把“联想”和“互动”两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联系起来,进行有机整合,并试图创造出“联想互动复习法”,具有创新意义。三是符合操作性特征。课题研究方案的生命在于实践,没有操作性的课题方案只能是死方案。本课题方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探讨和课程评价建构四个方面切入研究,有时间顺序,有逻辑关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课题研究的建议:
一是深入研究关键词。本课题研究的是“联想互动复习法”,关键词是“联想”与“互动”。课题方案中研究就两个词语进行了分析,联想是互动的基础,互动促进联想,等等。但是,要想把“联想”与“互动”有机整合起来,还需要深入研究之间的区别。诸如,“联想”是个体行为,“互动”是集体行为;“联想”需要静态环境,而“互动”需要积极活动;“联想”通常是学生学习,而“互动”则需要教师配合;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厘清“联想”与“活动”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才能促使课题研究深入进行。
二是系统打造“复习法”。本课题是要探索一种与众不同的复习法,就是“联想互动复习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给“联想互动复习法”下一定义,研究机理,整理方式,探讨策略,才能从整体上建构一种学习方法。课题主持人可以从初中历史“综合性”特色出发,采用“联想——互动——联想”的方式,用联想引发互动,用互动推进联想,形成个体与集体结合,主动与互动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的综合性认知的方法。
三是研究成果具体化。研究成果具有导向作用,成果设计越具体,越明确,课题研究就会越深入,成果越显著。研究报告应该是以“联想互动复习法”的建构为主要内容的课题研究报告,这样报告的主题明确具体;研究论文的题目《初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研究》就是课题题目,不像论文题目,应该改为《联想互动:初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方式》。
四是进一步完善方案。“支撑性理论”中需要补充关于联想互动的心理学理论;“研究背景”需要分条阐述,诸如兴趣缺失、零敲碎打、难以应试、影响质量等等;“研究内容”中第二个子课题“联想互动复习法”的资源开发应该放在最后,这样符合逻辑顺序;“研究方法”需要增加简单的方法介绍。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
课题专家组组长:刘永和(签名)
2014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