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电影人物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电影人物
----------《大山深处的保尔》观后感 昨天下午,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片名叫《大山深处的保尔》,我怀着激动、紧张、崇敬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我被影片中张学成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性格深深地打动了。
“大山深处,漫天飞扬的黄沙、曲折泥泞的山路、简陋的教室,双腿残疾的山村教师张学成拄着双拐往返在十里羊肠小道上”,这就是电影对张老师根植于山区教书育人简单而深刻的工作写照,但他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可贵的责任心,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张老师以惊人的毅力,硬是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确实让人敬佩。
春去秋来,寒暑易节,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张老师的汗水流淌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十几年的时间里,从张学成老师手上走出大山的学生已经上百,这其中不乏有在北京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然而,在 “桃李满天下”的背后,是张学成默默坚持和承受的、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付出:开学第一天,张学成老师为了救墩娃的命而掉下十几米深的深沟,最终摔成双腿残废而毫无怨言„„大爱无疆,电影场景多么感人至深,令人震撼。
“为了能让失学的孩子重返学校,张学成苦口婆心;为了不让孩子们的课本被雨水淋湿,张老师被突然坍塌的教室压在下面„„”一个个电影画面刻画着张老师对山区教育事业和孩子们的无私的热爱,直到累倒在讲台前。这一刻,我才真正地明白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喻意,才深刻地理解了“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的蜡烛精神。
我的心情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而起伏跌宕,令我欣慰的是,张学成老师扎根山区、矢志支教的感人事迹为他换来了人生最高荣誉: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前往北京接受表彰。
第二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高兴的事,给我带来了愉快和欢乐,也有很多挫
折和教训,给我不少教育和启迪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
一天,出差三个月的爸爸回来了。我和哥哥高兴地跳起来,奶奶看见自己的儿子回来笑得嘴都合不拢,妈妈笑眯眯的,我知道她心里不知有多么开心。中午,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有红红的龙虾,有酸甜排骨,还有金色的玉米炒青豆……我们边吃边说,不知有多么开心。
我大口大口的吃着自己喜欢的菜,哥哥却坐在那里,好像没有口味,爸爸妈妈不停往哥哥碗里夹菜,哥哥又把菜夹回去。爸爸叹了一口气说:“你们太幸福了,我们小时候连饭也吃不饱。”听了爸爸的话,我愣住了。爸爸接着说:“我们上小学,放学后帮着家里干农活,放牛、拔草、砍柴……暑假,寒假,都要到田地干活,那活,那活又累又脏,非常辛苦。
爸爸高兴地说:“我17岁那年听同村的朋友说,到深圳能找到工作。我就来到深圳,那时候身上才带了70元钱,我整天骑着自行车到处奔波。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中华公司有装修的工作,我连饭也没吃,骑上车,飞快地向中华公司驶去……
我看了爸爸,他的脸上笑得更加灿烂了,“我接下了中华公司的工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转变……”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向爸爸学习,珍惜今天的生活。”我和哥哥使劲地点了点头,机灵的哥哥大声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来报答爸爸。”不爱说话的我,默默地想:“爸爸一辈子太辛苦了。”我一定不辜负他的期望。爸爸给我们讲过去的事,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我永远也忘不了。
第三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定稿)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缘结实了许多位尽职尽责的老师,虽然她只教了我一年,但是她却给我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印象。
她中等个子,那葡萄般晶莹的眼睛充满智慧,闪烁着亲切的光芒。那张嘴巴更是厉害,上课时滔滔不绝、旁征博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上课时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记得上《葡萄沟》那课时,他有声有色的示范朗读,大家都听得入迷了,当时眼前仿佛是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记得上阅读课《黄山奇石》时,他拓展延伸,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黄山上奇石的名称和来历。
她,常说作文就是生活。我们一个个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她就天天给我们“送米”——每天午读时给我们读两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作文供我们“做饭”,让我们在一串串笑声中喜欢上了作文,也让我们懂得了生活就是写作的素材。
她,见缝插针地教我们人生美德。“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是她的口头禅,在每时每刻思想的渗透中,是我们慢慢懂得了“言必行,行必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用那温柔的语言抚平了我们浮躁不安的心。
她,责任心特别强,有“麻烦班主任之称”,平常有些同学作业不认真,乱作一通,他就“麻烦”他们重做;有些同学的字迹潦草,她就“麻烦”他们练字„„最令我感动地是她批改完我的作文后,写满了对我的作文的肯定和修改意见,这又该“麻烦”老师付出多少心血啊!
她,像纯洁的天使不断净化我们的心灵。
她,像香甜的蜂蜜时刻滋润我们的心灵。
她,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新一代的小树苗。
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点亮别人。
她,就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最深刻的老师——翟老师。
新疆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乌鲁木齐市第十六小学五年级:于梦瑶
第四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通用技术课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通用技术课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赣榆高级中学,却有一位不愿轻易给学生答案的老师,他往往是费尽心思将课堂教学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自己找出结论。
在一堂市级公开课上,“用铁丝绕出一个底座,上面顶一个鸡蛋,怎么最稳?”三尺讲台上的刘老师刚说完,底下的学生纷纷动手,摆弄桌上的铁丝和鸡蛋,很快有人举手,一个展示、另一个补充,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七嘴八舌,很快得出关于稳定性的结论。在讲解《结构与稳定性》这堂课时,刘老师先后选用茶几模型稳定性试验、铁丝顶鸡蛋等精彩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原本在其他教室听课的老师,也被吸引到刘老师的上课现场,教室的过道上、讲台两侧,都挤满了来听课的老师。
通用技术课,就是要学生动手,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实例,而刘老师就是凭这点得到了观摩教师和专家们的认可,许多评委把最高分给了他。“刘老师的比赛课,不仅教学目标把握得当,而且教学过程也收放自如,尤其自制教具精彩纷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顾建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刘老师最早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全国通用技术教师指引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自参加工作后,刘老师广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不断自我充电,不仅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还有10多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转行到教通用技术,对刘老师来说,也是“临危受命”。江苏省新课改推出了通用技术课,通用技术成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单调的技术课讲解得生动形象?这着实为难了刘老师一阵,但他很快摸索出一套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办法,运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课堂教学重点。而为了解决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难题,刘老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实验器材替代品,其中不仅有用茶叶罐做底座、用废报纸做灯罩的台灯,还有用废木条钉成的小梯子……。有些教具就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例如铁丝和鸡蛋,但要结合到教学当中,就得基于日常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需要有灵感想出这样、那样的点子。
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喜欢哪个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教的那门课,深谙这个道理的刘老师,更懂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他崇尚让学生轻松学习,私底下,性格开朗的刘老师也与学生没什么距离,成为不少孩子的良师益友。
第五篇: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来着?对了,是扫地的声音。于是,那个人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眼前......“哈哈!又可以买好多呢!”暑假里的一天,我高兴地拿着妈妈给我的几十元钱,向超市奔去。
跑到超市门口,一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清洁工。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汗衫,头戴一顶鸭舌帽,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布裤,外表实在是普通。但不知怎的,我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视线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只见她一只手里拿着把扫帚,另一只手拿着一个长柄戳子,正在专心致志的扫地。她先用扫帚把灰扫成一堆,再把戳子放在灰前面,之后用扫帚将灰扫了进去,最后将里面的灰倒入身旁的灰色垃圾车。接着,又拉着车到下一个地方......这似乎没有什么稀奇,但我,却被深深地感动了----看她的脸上,灰黄的脸上滚动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再看看她身旁的车,已经快要满了----她已经扫了很长时间、很多地方了。
她仍在扫,而且越来越起劲。路边的树上停留的蝉使劲叫的声音,也渐渐被扫地声吞没了。她似乎忘记了一切。此时,在她的眼里只有整洁干净的马路。她目送着每一个行人和车辆,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
这时,来了三个十四五岁的男孩,他们正在吃冰棍。在路边,就是垃圾筒,他们却似乎没有看到一样,随手将冰棍纸丢在地上。那个清洁工看见了,轻轻地摇了摇头,但没说话,悄悄地走了过去,扫掉了冰棍纸,又回到了远处。清洁工又看了那三个男孩一眼。那三个男孩看见了,转眼间,脸红了,低着头从她身边走过......干这行是没有节假日的,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时传祥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有多烂,不管坑底有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因为有了时传祥的辛勤劳动,居民们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因此时传祥也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
清洁工人们为了我们大家的环境,他们不畏劳苦,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他们不求回报,而是换来大家美好的生活环境。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时传祥虽然平凡,可是他的那种精神让我敬佩,牺牲自己,奉献别人。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最高尚的人!
“沙沙沙”的声音又传来了,越穿越响亮,一直传到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