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
1、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
闻一多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有两类,一是在国外创作的,主要表现思念祖国的游子之情,这类作品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红烛》,主要有《忆菊》、《太阳吟》、《孤雁》等,也包括回国后写的《洗移歌》;二是回国后创作的,由于看不惯黑暗现状而产生的由失望而愤慨的情绪,这类作品多收入他的第二部(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死水》,主要有《发现》、《一句话》、《静夜》、《荒村》、《死水》等。
2、《潘先生在难中》作为叶绍钧小说代表作有何特点、潘先生的形象?
《潘先生在难中》作为叶绍钧小说代表作的特点是:从创作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作者的特长,《潘先生在难中》写的就是小学的一位校长;从反映人生的角度上看,作者擅长写灰色人生的,《潘先生在难中》写得就是一个人卑微的灰蒙蒙的人生的,;从创作风格上看,《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作者批判旧事物时的特点,即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从创作方法上看,作者坚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用人物言行表现其思想。这些特点是《潘先生在难中》这篇作品的特点,也是叶绍钧小说的一般特点。
形象:潘先生是小学校长,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观,个人利益和一个小家庭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灵,平时苟且偷安,战乱中又能随遇而安,整个生命是灰蒙蒙的。
3、鲁迅的散文创作?
在30年代的散文中,杂文的成绩最为显著,其中,鲁迅是杂文写作的佼佼者,1927年后,被他赞为“匕首”、“投枪”(因为它迅速、及时、锋利的特点)的杂文,成了他创作的主项。主要的作品集有:《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前期)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
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这些杂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就,第一,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史,从《热风》到《且介亭杂文末编》涉及了许多具体的事实,是认识旧中国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二,与他的小说一样画出了中国国民的灵魂,而且比小说的批判更尖锐,更直接;第三,在杂文中直接表示出对现实和历史的见解,包含着他丰富的社会经验,是他留给后人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第四,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极鲜明的议论主人公形象,体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性格。
鲁迅杂文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先秦诸子的雄辩力量;
二、魏晋散文的泼辣锋芒;
三、六朝笔记的简约精练;
四、韩愈政论的谨严明晰;
五、柳宗元寓言的精当比喻;
六、唐末小品的愤激;
七、明末小品的讽刺攻击。
4、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及其划分的理由?
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
从1917年到1920年为新文学的发生期,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B.从1921年到1927年为新文学的发展第一期,1921年,新文学初期最重要的三部作品:现代第一部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为现代文学进入了发展期;C.从1928年到1937年7月为新文学的发展第二期,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民党实行文化专制,“五四”时期开创 的自由局面宣告结束,而1928年到出现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期的开始;D.从1937年7月到1949年为新文学的发展第三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文艺界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抗日文艺运动。
5、《沉沦》主人公形象和作品意义
《沉沦》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
作品意义: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反封建意义,是对封建禁欲主义的反叛,对封建文学禁区的突破,对个性解放要求的表现;二是爱国主义的意义,表现了五四青年感时忧国的情绪,也表现了青年留学生受民族歧视而得不到爱情的抗议。
6、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及《子夜》的主要情节和吴荪甫形象
发展变化:在1927年至1928间,茅盾创作了他的处女作《蚀》三部曲,并曾引起论争。受这场论争的影响,茅盾的小说创作面貌有了较明显的改变。1929年,他写了长篇《虹》(未完成),努力表现梅女士对于革命的追求。作家主观上想给自己的人物指明出路,并借此改变《蚀》的暗淡色彩。但轻视了人物的性格逻辑,人物思想的转变、发展都有明显的突变痕迹。接着,茅盾又写了《路》和《三人行》,这两个中篇从篇目到内容,从主题到形式,都是典型的具有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初期左翼作品。在不断的失败中,茅盾终于得到了教训,在1932年前后,他的创作进入成熟期,产生了长篇《子夜》和短篇《林家铺子》、《春蚕》等优秀的作品。
《子夜》的主要情节:描写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失败,揭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吴荪甫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的民族资本家,他希望通过实业来振兴民族工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是他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最终失败。吴荪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失败就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失败。
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在思想和性格上都具有两重性:
吴荪甫在思想上的两重性即革命性与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表现为企图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希望振兴民族工业,也曾希望结束军阀内战,并敢于同帝国主义的掮客赵伯韬进行较量,(为了打败赵伯韬,在民族工业发展受挫的情况下,他也把资金投入了金融的买卖,结果遭到惨败);其反动性主要表现为仇视工农革命、仇视共产党,把损失转嫁给工人,拉拢工贼(在工人中间制造矛盾)、利用黄色工会来破坏工人运动,甚至竟动用军警进行镇压(请兵镇压家乡双桥镇的农民暴动)等。
吴荪甫在性格上也表现为两重性:一方面是由魄力和学识所养成的冷静.一方面是由残忍和虚弱所产生的暴躁。比如。他既有发展的宏大计划、又有进行实施的具体方案;对泄漏机密的屠维岳,可以因其才干而破格重用。又如,当他失败后竟干出强奸老妈子的下流勾当;陷入困境时,竟迷信汽车抛锚也不是好兆头。
7、《家》中觉慧、觉新的形象
觉慧形象:
觉慧是一个封建家庭中的少爷,但是封建家庭中腐朽糜烂的生活、绝灭人性的礼教,激发了他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和对民主主义的向往,成为高氏家庭中第一个敢于违抗高老太爷旨意的人,也是最坚决的反叛者。然而,他的反抗虽然很激烈,却由于他没有成熟的思想和彻底的精神,所以,在性格中也包含着出身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新人的弱点,在反抗中常常流露出感伤的情绪。
觉新形象: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
8、《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
祥子是老舍精心创作的人物形象,从头至尾都浸透了作家的一片热忱。他的自食其力的生活愿望,不只是流入城市破产农民的愿望,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并不宏伟,甚至可以说是很卑微的。然而,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愿望,旧北平文化城却总是不允许他实现。这就从事实上告诉人们,当年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合理;祥子身上的种种遭遇和不幸,也就引起了广泛的同情和共鸣。祥子身上的天然的庄稼汉的弱点,固然是他不适应城市生活的原因,也造成了他的不幸;但从本质上看,他的朴实、勤俭、吃苦耐劳、富有同情心等等,总比许多油滑市民的恶习要好很多。当他的人生愿望破灭后,他就自甘屈辱和败坏,成了最可怕的一个“市民”。
9、《雷雨》中的周朴园、繁漪的形象
周朴园形象:
周朴园是作品的主人公,也是作品主要批判的对象。作为剧中的主人公,他在作品中处于重要的中心地位,由他身上引出了作品的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条是他与繁漪的冲突,主要表现他在家庭中的专制;一条是他与鲁大海的矛盾,主要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而这两条线索又是通过侍萍(鲁妈)连结在一起的,这样,虽然剧中人物的活动舞台仅限于周、鲁两家,但仍然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为衬托,而又主要从家庭道德堕落的角度,表现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的崩溃。
周朴园的形象,是通过他与繁漪和侍萍这两个女性的关系来完成的。他与繁漪的关系,主要表现了他的专横、冷酷的性格和封建家长的面目。他强迫繁漪吃药,并不是关心妻子的健康,而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让妻子在子女面前作出一个服从的榜样。而他与侍萍的关系,则主要表现了他的伪善和残忍。因为侍萍曾为他生了周萍和鲁大海两个儿子,在误认为她已死的特定情况下,才表现出一种“眷念”、“忏悔”之情。而一旦发现站在他面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他感到他的名誉、利益受到威胁,便立刻撕下了念经吃素的假面具,露出了资产阶级伪君子的真相。作品以周萍作为周朴园形象的补充,进一步表现了周家在道德上的沦丧。
繁漪形象:
繁漪是作家满怀着激情塑造的一个具有“雷雨”式性格的人物。她有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在周家十八年,过着没有爱情和温暖的日子,她受不了周家的烦闷窒息的生活,又无法冲破家庭的桎梏,只能与周萍保持着母亲不母亲、情人不情人的关系。为子维护这一可怜的关系,对周萍的始乱终弃,她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以强烈的报复作为反抗的手段。繁漪性格对于封建家庭的破坏性就在于此。这就是她的雷雨式的性格:爱像一团火,恨也像一团火。
第二篇: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
1、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
闻一多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有两类,一是在国外创作的,主要表现思念祖国的游子之情,这类作品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红烛》,主要有《忆菊》、《太阳吟》、《孤雁》等,也包括回国后写的《洗移歌》;二是回国后创作的,由于看不惯黑暗现状而产生的由失望而愤慨的情绪,这类作品多收入他的第二部(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死水》,主要有《发现》、《一句话》、《静夜》、《荒村》、《死水》等。
2、《潘先生在难中》作为叶绍钧小说代表作有何特点、潘先生的形象?
《潘先生在难中》作为叶绍钧小说代表作的特点是:从创作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作者的特长,《潘先生在难中》写的就是小学的一位校长;从反映人生的角度上看,作者擅长写灰色人生的,《潘先生在难中》写得就是一个人卑微的灰蒙蒙的人生的,;从创作风格上看,《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作者批判旧事物时的特点,即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从创作方法上看,作者坚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用人物言行表现其思想。这些特点是《潘先生在难中》这篇作品的特点,也是叶绍钧小说的一般特点。
形象:潘先生是小学校长,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观,个人利益和一个小家庭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灵,平时苟且偷安,战乱中又能随遇而安,整个生命是灰蒙蒙的。
3、鲁迅的散文创作?
在30年代的散文中,杂文的成绩最为显著,其中,鲁迅是杂文写作的佼佼者,1927年后,被他赞为“匕首”、“投枪”(因为它迅速、及时、锋利的特点)的杂文,成了他创作的主项。主要的作品集有:《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前期)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这些杂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就,第一,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史,从《热风》到《且介亭杂文末编》涉及了许多具体的事实,是认识旧中国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二,与他的小说一样画出了中国国民的灵魂,而且比小说的批判更尖锐,更直接;第三,在杂文中直接表示出对现实和历史的见解,包含着他丰富的社会经验,是他留给后人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第四,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极鲜明的议论主人公形象,体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性格。
鲁迅杂文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先秦诸子的雄辩力量;
二、魏晋散文的泼辣锋芒;
三、六朝笔记的简约精练;
四、韩愈政论的谨严明晰;
五、柳宗元寓言的精当比喻;
六、唐末小品的愤激;
七、明末小品的讽刺攻击。
4、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及其划分的理由? 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
从1917年到1920年为新文学的发生期,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B.从1921年到1927年为新文学的发展第一期,1921年,新文学初期最重要的三部作品:现代第一部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为现代文学进入了发展期;C.从1928年到1937年7月为新文学的发展第二期,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民党实行文化专制,“五四”时期开创 的自由局面宣告结束,而1928年到出现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期的开始;D.从1937年7月到1949年为新文学的发展第三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文艺界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抗日文艺运动。
5、《沉沦》主人公形象和作品意义
《沉沦》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
作品意义: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反封建意义,是对封建禁欲主义的反叛,对封建文学禁区的突破,对个性解放要求的表现;二是爱国主义的意义,表现了五四青年感时忧国的情绪,也表现了青年留学生受民族歧视而得不到爱情的抗议。
6、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及《子夜》的主要情节和吴荪甫形象
发展变化:在1927年至1928间,茅盾创作了他的处女作《蚀》三部曲,并曾引起论争。受这场论争的影响,茅盾的小说创作面貌有了较明显的改变。1929年,他写了长篇《虹》(未完成),努力表现梅女士对于革命的追求。作家主观上想给自己的人物指明出路,并借此改变《蚀》的暗淡色彩。但轻视了人物的性格逻辑,人物思想的转变、发展都有明显的突变痕迹。接着,茅盾又写了《路》和《三人行》,这两个中篇从篇目到内容,从主题到形式,都是典型的具有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初期左翼作品。在不断的失败中,茅盾终于得到了教训,在1932年前后,他的创作进入成熟期,产生了长篇《子夜》和短篇《林家铺子》、《春蚕》等优秀的作品。
《子夜》的主要情节:描写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失败,揭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吴荪甫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的民族资本家,他希望通过实业来振兴民族工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是他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最终失败。吴荪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失败就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失败。
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在思想和性格上都具有两重性:
吴荪甫在思想上的两重性即革命性与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表现为企图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希望振兴民族工业,也曾希望结束军阀内战,并敢于同帝国主义的掮客赵伯韬进行较量,(为了打败赵伯韬,在民族工业发展受挫的情况下,他也把资金投入了金融的买卖,结果遭到惨败);其反动性主要表现为仇视工农革命、仇视共产党,把损失转嫁给工人,拉拢工贼(在工人中间制造矛盾)、利用黄色工会来破坏工人运动,甚至竟动用军警进行镇压(请兵镇压家乡双桥镇的农民暴动)等。
吴荪甫在性格上也表现为两重性:一方面是由魄力和学识所养成的冷静.一方面是由残忍和虚弱所产生的暴躁。比如。他既有发展的宏大计划、又有进行实施的具体方案;对泄漏机密的屠维岳,可以因其才干而破格重用。又如,当他失败后竟干出强奸老妈子的下流勾当;陷入困境时,竟迷信汽车抛锚也不是好兆头。
7、《家》中觉慧、觉新的形象 觉慧形象:
觉慧是一个封建家庭中的少爷,但是封建家庭中腐朽糜烂的生活、绝灭人性的礼教,激发了他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和对民主主义的向往,成为高氏家庭中第一个敢于违抗高老太爷旨意的人,也是最坚决的反叛者。然而,他的反抗虽然很激烈,却由于他没有成熟的思想和彻底的精神,所以,在性格中也包含着出身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新人的弱点,在反抗中常常流露出感伤的情绪。觉新形象: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
8、《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
祥子是老舍精心创作的人物形象,从头至尾都浸透了作家的一片热忱。他的自食其力的生活愿望,不只是流入城市破产农民的愿望,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并不宏伟,甚至可以说是很卑微的。然而,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愿望,旧北平文化城却总是不允许他实现。这就从事实上告诉人们,当年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合理;祥子身上的种种遭遇和不幸,也就引起了广泛的同情和共鸣。祥子身上的天然的庄稼汉的弱点,固然是他不适应城市生活的原因,也造成了他的不幸;但从本质上看,他的朴实、勤俭、吃苦耐劳、富有同情心等等,总比许多油滑市民的恶习要好很多。当他的人生愿望破灭后,他就自甘屈辱和败坏,成了最可怕的一个“市民”。
9、《雷雨》中的周朴园、繁漪的形象 周朴园形象:
周朴园是作品的主人公,也是作品主要批判的对象。作为剧中的主人公,他在作品中处于重要的中心地位,由他身上引出了作品的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条是他与繁漪的冲突,主要表现他在家庭中的专制;一条是他与鲁大海的矛盾,主要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而这两条线索又是通过侍萍(鲁妈)连结在一起的,这样,虽然剧中人物的活动舞台仅限于周、鲁两家,但仍然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为衬托,而又主要从家庭道德堕落的角度,表现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的崩溃。
周朴园的形象,是通过他与繁漪和侍萍这两个女性的关系来完成的。他与繁漪的关系,主要表现了他的专横、冷酷的性格和封建家长的面目。他强迫繁漪吃药,并不是关心妻子的健康,而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让妻子在子女面前作出一个服从的榜样。而他与侍萍的关系,则主要表现了他的伪善和残忍。因为侍萍曾为他生了周萍和鲁大海两个儿子,在误认为她已死的特定情况下,才表现出一种“眷念”、“忏悔”之情。而一旦发现站在他面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他感到他的名誉、利益受到威胁,便立刻撕下了念经吃素的假面具,露出了资产阶级伪君子的真相。作品以周萍作为周朴园形象的补充,进一步表现了周家在道德上的沦丧。繁漪形象:
繁漪是作家满怀着激情塑造的一个具有“雷雨”式性格的人物。她有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在周家十八年,过着没有爱情和温暖的日子,她受不了周家的烦闷窒息的生活,又无法冲破家庭的桎梏,只能与周萍保持着母亲不母亲、情人不情人的关系。为子维护这一可怜的关系,对周萍的始乱终弃,她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以强烈的报复作为反抗的手段。繁漪性格对于封建家庭的破坏性就在于此。这就是她的雷雨式的性格:爱像一团火,恨也像一团火。
第三篇:爱国主义诗歌do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祖国啊,母亲!”
“我爱你,祖国!”
“死后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爱国诗歌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第四篇:爱国主义诗歌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长江的碧波
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 我爱你黄河的波涛 是它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 我爱你长城的雄伟 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我爱你巍峨的黄山 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 我爱你高原的旷达
是它袒露出炎黄子孙的豪放 我爱你蔗林的茂密
是它甜透了亿万人民的心房 祖国,我爱你 是你给了我生命 是你给了我力量 是你给我的渴望插上了 一双飞翔的翅膀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我的祖国,人民勤劳,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东方神韵的精彩,人文风貌的风流,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彩色的中国
轻轻打开地图,我第一眼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草原,金色的是沙漠,蓝蓝的是大海,弯弯的是江河, 在我们祖国的版图上,一片五颜六色,就像盛开的鲜艳花朵,面对这美丽的图画,我们放声歌唱: 我爱您——中国!
第五篇:爱国主义诗歌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呵(音同“啊”)!我是贫穷,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呵!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呵!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1]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的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我是中国人—— 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是中国人—— 在我的国土上,不光有雷电轰击不倒的长白雪山、黄山劲松、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不光把采油转杆钻进 外国人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洲倾听东方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让那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往 我就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2]
它通过那激情洋溢、气吞山河的文字,展现了中国那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伟大的民族精神……骄傲——悠久的历史:我们祖国是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丝绸之路;从四大发明到圆周率、地动仪的发现…….;更有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等一个个光辉的名字,都为我国的历史增添了一份色彩; 骄傲——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祖国也经历过沧海桑田,但她不屈的民族精神却让世人瞩目。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弃医从文、疗救民心……不会忘记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与帝国主义进行的殊死拼搏;更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在洪灾、地震面前的风雨同舟,众志成城……
骄傲——完成了与天相约的梦想:在太空遨游是中华儿女自古以来的梦想,以前,由于国力、经济、科技的落后,飞天梦离我们很遥远,美丽却遥不可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强盛、经济腾飞,给飞天梦插上了坚实的翅膀。1992年我们启动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接着神舟五号又实现飞天梦想,神舟六号进入轨道舱,今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茫茫宇宙中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中国的航天史又翻开了壮丽的篇章。
深深地被诗歌所表现出的磅礴气势和语言魅力所感染。这首诗激情洋溢地列举了中华民族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了华夏史册的昨天和今天,还预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读完诗歌,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