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型经济分析思考(5篇)

时间:2019-05-12 19: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分析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陆开放型经济分析思考》。

第一篇:内陆开放型经济分析思考

摘要: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的**,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者,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任,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发展开放型经济,既有内陆地理区位的局限,更有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优势。只要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找准自身定位,依托西部腹地市场,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和资

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路。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世界经济格局当中。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处于比较高的发展水平,但对于广大的内陆地区来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金融危机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内需不足、外需下降、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给我们带来严峻考验,我国的开放型经济面临着重大转折。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本出路在扩大开放,最大动力也在扩大开放。在新的形势下,全球资本寻求安全性和收益性较高的投资场所更为迫切,必须把握**吸引外资的良好机遇,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2008年7月,中共**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了《扩大开放的决定》,***书记提出要“汇集资源、扩大开放,将**建设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西部的开放高地”的要求。如何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统筹好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使**成为全国开放程度较高、发展活力较强、富有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是当前**市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开放型经济、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界定及主要特征

(一)定义。

对于特定的经济体而言,其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属于“开放型”或“封闭型”,主要差异在于外部经济联系、交换及影响的密切程度。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型经济,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程度较深入,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跨国界流动较为自由,自身经济体制与外部经济体制融合度较高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和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境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型经济与传统意义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外向型经济体系以出口导向为主,更多地表述为在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和利用上;而开放型经济是以降低制度壁垒(如国家之间的经济制度、贸易保护、关税壁垒;地区之间的行政性分割、税费差异等)和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度为主,表现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放和充分利用上。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奠定了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雏形。

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其特点在于,内陆地区区位的差异,必将导致与近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内陆地区远离出海口,在资源与市场的选择、物流方式等方面应当具备自身鲜明的特点,不应简单复制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

(二)开放型经济的主要衡量标准

1.外贸依存度。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把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2.外商直接投资比率。该指标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用于衡量国际投资的开放程度。

3.综合指标。如果要从总体上衡量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则可以根据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比率等量化指标,并结合其经济制度的开放性、人才流动的自由度等来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上述指标的重要性决定其权数,计算它们的加权平均数,来综合衡量特定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该比率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其值越高,开放程度越高。

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迫切性

2007年,胡锦涛主席为**未来发展定向导航,提出了“314”总体部署:即要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但是要实现“314”发展目标,**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地区增长极效应不够突出。增长极具有“极化”和“扩散”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快速聚集,扩散效应就是生产要素向周边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要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增长极,必须具备较大的经济规模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但从经济总量上

第二篇:《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全文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

前 言

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为积极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努力扩大向西开放,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境。规划期为2012-2020年。第一章 开放基础 第一节 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宁夏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对外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与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节 开放优势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风俗习惯相近,宗教信仰相同,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民间交往频繁,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形成了深厚的传统友谊。近两年国家在宁夏连续举办的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中阿经贸论坛),在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交流合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重要位置,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与中东中亚交通联系中具有区位优势。宁夏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和新能源开发示范区;引黄灌溉便利,农业优势突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是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其投资市场、消费市场都在拓展,为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宁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良好社会基础。第三节 机遇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宁夏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国内外经济深刻调整,为宁夏发挥优势,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为推进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契机;国务院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门部署,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宁夏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呼包银榆、陕甘宁等重点经济区加快发展,为宁夏优化要素配置,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同时,宁夏对外开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地处内陆,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总量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外运输通道不畅;开放意识不强,外向型人才缺乏;发展环境亟待改善,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第四节 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扩大向西开放,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增长的重大举措。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搭建向西开放的平台,全面加强我国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新路径,在空间上形成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战略格局;有利于发挥双方互补优势,拓展我国外需市场新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资源型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民生改善,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引领,以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夯实对外开放基础为支撑,着力推进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着力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开放的保障能力;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发展的协调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完善区域开放格局探索新路径。第二节 战略定位

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充分发挥中阿经贸论坛平台作用,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先行先试,实行灵活的开放政策,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的合作方式,全面推进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构建西部地区更加开放的经贸合作区域。

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依托宁东国家级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在深化区域能源开发合作、推进宁东一鄂尔多斯一榆林能源化工“金三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境外投资、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中东、中亚等地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建设国家大型综合能源化工生产基地,以及能源化工、新能源开发区域性研发创新平台。

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发挥回族自治区独特优势,制定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标准,促进国家标准的形成,促进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打造我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认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展示交易和集散中心,形成我国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

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依托现有各类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集聚,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建设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全面展开,经贸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到2020年,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经贸文化合作迈上新台阶,在国家向西开放总体战略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第三章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第一节 开发开放核心区

开发开放核心区是指宁夏沿黄经济区,主要包括银川、石嘴山两市和吴忠、中卫两市的部分地区,要逐步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区域人口集聚区。加快银川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推进沿黄城市带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培育、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和完善符合国际化发展需要的综合服务体系,使其能够在面向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开放和服务周边资源富集区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人口集聚度,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

第二节 开发开放辐射区

开发开放辐射区是指宁夏中南部地区,要坚持以开发开放促进区域发展,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的方针,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推动宁夏中南部贫困片区跨越式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核心区和辐射区要广泛开展基础设施、特色农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互动合作和项目对接,实现互利双赢,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合作增长点。

第三节 特色农业示范区

特色农业示范区是指宁夏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区。北部引黄灌区重点发展粮食、枸杞、畜产品、水产品、特色林果、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农业;中部干旱带重点发展滩羊和硒砂瓜、红枣、设施蔬菜等抗早性强的特色农产品;南部黄土丘陵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小杂粮、草食畜牧业。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以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清真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构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第四节 生态屏障区

生态屏障区是指宁夏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认真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以六盘山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屏障、贺兰山防风防沙生态屏障以及中部防沙治沙带和宁夏平原绿洲生态带为骨架的“两屏两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把抓好防沙治沙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加大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提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构筑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章 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第一节 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探索建立和完善高级别的中阿多边交流协商机制和互动合作机制,促进双方高层交往。鼓励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搭建双边国际合作平台,建立有利于政府、民间、企业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更名为中阿博览会,不断拓展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设中阿商务综合门户网站,为经贸合作交流提供权威的资讯。拓宽渠道,深化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产业合作,创造条件,将宁夏作为中阿合作论坛机制下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的举办地。深化区域合作,实现与周边省区联动发展,形成产业合理分工、配套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调保护、生产要素合理集聚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强东西合作,以现有开发区为载体,有序发展以资源深加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

第二节 完善大通关机制

加快完善银川空运口岸、惠农口岸后续监管区基础设施,优化通关作业流程,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服务功能和货物吞吐能力。加快地方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网上报关、电子支付、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等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促进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完善企业信用管理服务体系,实施分类通关,适时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第三节 营造承接产业转移体制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文明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按国家有关规定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建设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重点承接技术成熟、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加工制造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以及具备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积极推进与东中部省(市)、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共建产业园区。

第四节 推进重点领域开放合作

充分利用各种合作平台,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经济合作,提高开放水平和层次。积极推进与中亚等地区能源合作,探索建立国际能源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加工转化和战略储备基地。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试验区企业联合国内大型企业和有关单位到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进行油气、矿产等开发和工程承包合作。积极探索与中亚等地区开展能源易货贸易试点,推进新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加强科技教育领域合作,扩大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合作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逐步扩大互派访问学者、留学生规模,加大政府奖学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在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防沙治沙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行旅行社直接对接,推进信息交流和市场共享,简化游客出入境手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文化旅游合作。推进在银行、保险、证券、期货、股权投资等领域的国际国内合作。支持有关研究机构加强对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支持其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合作,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深化交流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第五章 建立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开放合作机制 第一节 建立完善产业结构升级引导机制

积极探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办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有利于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机制。集约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精品高端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单一煤电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型,加快发展新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支持资源深加工转化项目优先在试验区布局,探索资源节约和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强化节能降耗工作,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从源头上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生产研发机构落户试验区。

第二节 建立完善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发展机制

加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开放合作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能源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采取直接投资、并购、参股等方式,从事资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能源集团,实现能源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鼓励有条件有资质的能源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能源贸易,拓展贸易渠道,优化贸易布局,扩大贸易规模,规避贸易风险,提升国际能源贸易水平。根据全国能源发展规划布局,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及区域环境容量等因素,科学确定煤炭、火电、煤化工产能。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高水平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重点建设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有序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及煤基多联产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加强火电脱硫、脱硝技术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外送电通道和智能电网建设。

第三节 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机制

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创新项目合作方式、扶持企业改革等措施,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机制。重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大型风电基地,加快发展风机制造及配套产业。推进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产业链建设,研发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形成风能、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及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材料研发生产中心和国内重要的镁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铍铜材料生产基地,以及碳基材料基地。加快发展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煤机装备、汽车装备及零部件、铁路牵引变压器、精密轴承、智能化成套输配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依托宁东基地丙烯等原料优势,大力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等新型材料。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生物发酵、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剂产品。

第四节 建立完善特色优势农业集约发展机制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宁夏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加大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优质粮食、枸杞、酿酒葡萄、乳制品、清真牛羊肉、马铃薯,水产品、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和加工基地。加强与国内外在现代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的开发技术交流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开发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五节 建立完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联动发展机制

建立完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在试验区设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认证、设计、质检中心,推动与阿拉伯国家相互承认认证结果,引领全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向标准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支持产品研发、市场开拓、清真认证、品牌培育和技术改造等,鼓励大型企业发展,培育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联盟。支持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园区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来试验区投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研发中心,研究开发穆斯林生产生活商品,逐步形成清真肉食品、清真乳制品、清真休闲食品和穆斯林生活用品等系列产品。推动清真饮食文化传播,完善清真食品市场,提高清真饮食市场化水平。办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国际展销会,建设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综合交易中心。

第六节 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

加快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创新机制,拓展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大幅提升物流规模和运行效率。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密切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联系,将试验区建设成为连接中东中亚地区和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新亚欧大陆桥重要的物流中转基地。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支持现有企业信息化改造。支持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商会等商务服务机构。加快国际穆斯林商贸城建设,培育形成国际穆斯林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改革,鼓励外资金融机构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村镇银行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壮大担保公司,完善金融服务和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开放的支持保障作用。

第七节 建立完善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机制

加强中阿文化旅游合作,充分利用宁夏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星级酒店,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巩固扩大国内市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打造黄河文化游、大漠湖泊湿地生态游、水洞沟史前文化游、西夏王陵历史探秘游、回乡民族风情游、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游等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建设水洞沟藏兵洞、回乡文化园、穆斯林城、华夏河图园等旅游景区,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六章 提高对外开放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重点建设银川至西安铁路、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复线、宝中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中卫至定边段和银川至定边段复线,规划研究银川至北京、新疆及中东部地区新建铁路通道,强化宁夏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和人员交往。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尽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加快实施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提升中卫、固原支线机场服务功能,推进石嘴山通勤机场建设。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货运航空公司,并开通银川始发的国际货运航线。支持开通银川至迪拜、多哈、开罗、吉隆坡等一批国际客运航班,将银川机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国际机场。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以供定需”的原则,按照“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节流”的分区治水思路,形成科学配置、城乡统筹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北部引黄灌区以节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防洪和灌排工程体系,建设节水型灌区;中部干早带以调水、节水和雨水集蓄为重点,加强灌区泵站节水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现黄河水、当地雨洪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南部山区以水资源开发保护为重点,着力解决好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库坝窖池联调工程体系和库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抓紧兴建一批事关长远的重点水利工程,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全面消除工程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黄河宁夏段治理,加快实施清水河、苦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做好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及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初始水权制度,完善水市场交易和水价形成机制,提高节水型社会示范效益。第三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突出抓好防沙治沙工作,重点加强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和贺兰山东麓防风防沙生态屏障建设,推动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淤地坝建设等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强化河流、湖泊湿地管理与保护。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巩固禁牧封育成果。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干扰。加强城市、重点镇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创建生态文明村镇、社区。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六盘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深化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环保项目。加大水污染防治、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提高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第四节 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加强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行业(专业)信息平台、市(县)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程,推进电子政务、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社会民生信息化、无线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

第五节 宁夏沿黄城市带建设

加强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石嘴山、中卫为两翼的沿黄城市带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沿黄城市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阿博览会、中国回商大会等重要交流平台,重点建设银川中央商务区、综合保税区、石嘴山陆港经济区、中卫综合物流园区、永宁文化旅游及健康休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好国际健康城。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园、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纺织园、太阳山开发区为依托,推动各类产业向园区集中。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推进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纺织、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西部地区重要产业集聚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创新符合城市带发展需求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加快城市道路、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供气、园林绿化、环卫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集中居住区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第六节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引导各种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重点突破一批产业发展亟需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各类科技园区建设,着力增强园区自主创新及示范带动能力,提升园区的对外科技合作水平。第七节 吸引培养国际化人才

加强教育、人才等领域合作,密切技术和管理人员往来,为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适应向西开放的要求,加强阿语人才的培养,抓好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同心阿语学校等建设,支持民办阿语教育机构发展,将试验区建设成为阿语人才重要培训基地。支持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支持国内外高校在试验区与宁夏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支持试验区高校增设涉外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加强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国内外培养防沙治沙专业人才。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传统医药、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区级重点医院,把银川建成面向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中心。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制定人才向试验区流动的优惠政策。支持试验区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宁夏“百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从国内外引进经贸、金融、法律、文化、语言等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支持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建设,支持鼓励留学回国人员到试验区创新创业。第七章 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第一节 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规划,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和扶贫对象整体脱贫工作。切实落实支持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向困难地区倾斜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中南部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发挥沿黄经济区对中南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中南部地区加快发展,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电解铝、盐化工、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规划建设固原煤电铝一体化产业基地和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引进国内外慈善机构和投资企业,办好一批福利企业园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与阿拉伯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有序开展劳务合作,拓展国际劳务市场。大力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做好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深化闽宁东西扶贫协作,完善对口帮扶的制度和措施,实施一批对口帮扶项目。探索实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积极与阿拉伯国家开展扶贫开发合作。

第二节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宁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是信仰伊斯兰教群众比较集中的地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十分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使回汉各族一家亲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大培养宗教界爱国人士工作力度,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宗教场所,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建设。加强对朝觐事务的管理。加强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能力建设。第三节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高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为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深化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注重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畅通公众诉求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防范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宁夏”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第八章 政策支持 第一节 财税政策

加大对试验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中央财政继续对试验区贫困地区扶贫贷款进行贴息,继续对符合条件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贷款给予贴息。第二节 金融政策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政策法规、针对区域金融特点推动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落户试验区,鼓励宁夏企业参与国家金融创新试点业务。在试验区探索构建防沙治沙和退耕还林草土地贷款抵押方式。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

第三节 土地政策

支持试验区规范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适当增加试验区建设用地指标。完善土地交易制度,开展建设用地审批改革试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序推进旧城、旧村改造。支持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鼓励建设项目充分利用未利用地。第四节 其他政策

国家对试验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加大对铁路、公路、民航和水利等项目中央投资力度。支持宁夏组建股份制航空公司。将银川列为第五航权试点区域。积极研究便利试验区各类人员出入境措施。

第九章 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切实做好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宣传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效凝聚民心民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民推进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试验区发展的指导,抓紧制定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严格按照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分期分批进行落实,有序推进试验区建设发展。

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加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第三篇: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当前各地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措施,从经济发达地区所走过的路程看,发展开放型经济都是必经之途。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地方经济,也必须走这条路,而且要根据地方实际,汲取他人经验走好这条路。我想用一句话概括,这就是打开大门搞建设,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不断推进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想法。

一、观念上要大更新。

要树立“无外不快”、“市外就是外”的观念。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靠国家投入,太少;靠原始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利用域外、境外资金,最好。招商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最重要、最现实、最有效的捷径。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应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做到“内商外商一齐招,内资外资一齐引”。增强“引智引技”的观念。引进国外智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一切文明成果,加快自己的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加快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即“硬件”的引进,更要注重人的智力即“软件”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让他们的知识、科技、人才优势为我所用。

要确立“走出去”的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经济发展走上新阶段的显著标志,又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走出去就是充分利用地方优势,主要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区域外,利用外地的资源、资金发展生产,以带动本地的生产。

二、开放要形成大的格局

要坚持市、县、乡、村层层开放,不断拓展开放的空间。继续坚持市、县党政一把手对开放型经济工作负总责,几大家领导齐抓共管,对全市、全县开放引进中的大项目、大客户建立项目责任制。乡镇村也要把开放引进作为搞活本地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和农业开发的大事来抓。

坚持工、农、贸、文、科、教各行业全面开放,不断拓展开放的领域。要从根本上改变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中政府和传统外经贸企业唱主角的状况,引导各个行业、各种所有制成份的企业共同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外经贸管理部门主动协调服务、各行各业全面参与的大开放格局。当前,特别要通过吸纳各方投资,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产业。

要坚持内外开放结合、外引内联并举,不断拓展开放的途径。在对外开放方面,把重点放在周边发达地区,充分发挥本市的地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其经济合作与竞争,进而辐射到其他发达地区,甚至港澳、亚太地区,不断拓宽国际市场。同时要在省内外、市内外、县内外通过合股、合作大力引进和吸收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不断拓宽国内市场。突出环境的大改善

要加大依法给予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一是切实“降门槛”。从整顿地价、电价、运价、通讯价格、手续费用等方面入手,下决心清理整顿现有的价格和收费政策,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标准过高的一律降下来,重复收取的一律合并。二是大胆“拆篱笆”。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打破门户之见,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打破主辅界限,实行双向政策,敢于拿出一批国有企业的优质资产出售转让,敢于拿出优势企业、优质产品与外商合资,进行嫁接改造,盘活存量,加快搞活步伐。在鼓励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方面,要进一步放宽政策,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业外,经营领域、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全面放开,彻底放开。三是彻底治“三乱”。对那些顶风而上、继续搞“三乱”,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在开发区、工业小区、大型市场等一些企业和业户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尽可能实行“统一收费,内部分流”的方式,把对企业和业户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

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以道路、交通、通讯为重点,强化市政设施;以供水、供气、供电为重点,完善配套设施;以发展金融商贸业、信息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的带动功能和品位。大力实施“洁、美、净、绿”工程,实现城区沿路沿线的整体绿化美化亮化;抓紧重要地区、主要路段、重要道口的景观设计和改造,建设一批展示城市新风貌、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标志性景点,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少审批、多服务,高效率、法制化”的思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政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新路子。推行“投资前、建设中、投产后”的三段式服务体系,在项目的引进过程中,从洽谈、论证、审批、土地征用、开工建设到员工招用、设备入关、开工运营、市场营销,乃至投各个环节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要依法行政。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服务工作,依法及时处理涉及企业的经济、民事、行政纠纷,对干扰破坏企业正常经营、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惩。

第四篇:开放型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开放型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东港镇人民政府

(2007年2月28日)

今年以来,东港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精神,加紧部署今年对外开放的各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做到主题明确、任务明晰、要求明了,为总体工作的顺利推进打开良好开局。

一、外资利用进展顺利。今年一季度,全镇预计到位外资250万美元。其中香港独资日通电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80万美元,预计到位90万美元;香港合资洲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8万美元,预计到位100万美元;香港合作瑞翎(无锡)金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8万美元,预计到位60万美元。无锡祥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中方公司的组建,3月份将着手组建中美合资企业。无锡神力齿轮同日本日产公司、无锡中捷减震器公司同瑞典公司都有进一步的合资合作意向,企业产品加快走向国际市场。

二、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有12个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其中外资企业有昊辰塑业、日通电动科技、瑞翎金属和洲翔重工4家,内资企业有常丰机械、远大丝绸、伟加利纺织、永华食品等8家。在此基础上,艾可隆新型墙体、明丰电器、红豆标房和瑞燕针织等4个项目正在筹建过程中。

三、大力推进招商引资。2007年,我镇将紧紧围绕协议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100万美元的总体工作目标,多渠道、多方面、多形式等引入外资,力争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全年开放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注重招商队伍能力建设。继续以工业园区为住阵地,按照“充实一批、聘用一批、培训一批”总体指导方针,将重点从内部整合和外部充实两个层面来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招商引资激励制度的实施,促使招商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二是突破 “以企引外” 瓶颈制约。下阶段,我镇将抓住全镇内外现有重点企业、外资出口企业以及投资发展意向明确的企业,给予积极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促使其在对外合作,产业发展等领域有更大作为。鼓励红豆、晶石等重点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业投资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配合市区两级重点抓好红豆国际广场和锡山科技创业中心的推进和启动工作。三是注重内外并举。结合全镇的产业发展规划,认真组织温州、上海、苏州、深圳等地的招商洽谈会,加强招商攻势,广泛的捕捉信息,力争在引进重大内资项目上有所突破。全面提升全镇电子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板块的发展水平。通过技术应用、技术改造、外资嫁接等途径,加快改造我镇传统的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五篇:运用“一国自贸区”模式抢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学习与思考

第15期(总第15期)

2010年11月11日

运用“一国自贸区”模式 抢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一、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自由贸易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自由贸易区是以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为依据,定义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而广义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主权经济体根据WTO 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的制度安排。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本文所述的观点是以狭义自由贸易区(简称:“一国自贸区”)为根据。

二、世界各国自贸区的来由与发展

世界第一个“一国自贸区”,是1923年成立的乌拉圭自贸区。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贸易法,并于1936年在纽约设立1号对外贸易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一国自贸 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美国的对外贸易区遍及全国,统计到1994年底,达到199个,且相当一部分都深处内陆。世界各国发展自贸区的历史证明,自贸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助动器。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自贸区都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利益。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2005年以来,在2平方公里的自贸区内每年创造了100多亿美元贸易额,是仅次香港的世界第二大自贸区;在美国,对外贸易区进出口货物总值从1979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000多亿美元,同时提供了近30万个就业机会。

在亚太地区,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都选择了“一国自贸区”做法。在日本,1987年,日本指定冲绳的那霸地区为特别自贸区,赋予关税法上的减免关税功能,让外国货物进出自由,手续简便。在韩国,2002年11月,韩国国会通过了《关于指定、运营经济自由区的法案》,随即建立了釜山与镇海、阳光湾的经济自由区,政府投入巨资,在这两个区域发展了人口分别为23.5万人和11万人的海湾城市,旨在打造东北亚最大的物流中心。在中国台湾,2005年开始运营的高雄自贸区,是继2004年建成的基隆自贸区后的第二个自贸区,在区内,业主完全自主经营,不必各种审批、查验和押运,且免征货物税和关税,还可从事外币汇兑及外汇交易,也可设立控股公司从事海外投资,大陆地区的商务人员可以区内自由活动,不受限制。

自贸区是由自由港演变过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转口贸易衰退,导致自由港发展缓慢。此时,中国香港选择了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加快了自由港的转型升级,利用香港的自由港政策、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加工业,促使香港从单纯贸易自由港向贸易、加工综合自由港转变,成为世界自由港转型的典型范例,创造了“香港模式”。1983年,韩国宣布把济洲岛建成第二个香港。1989年,泰国在南部五府开辟香港式的自由经济区。菲律宾、马来西亚也按照香港模式建立了“一国自贸区”。

三、邓小平曾提出“再造几个香港”构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是我国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时刻。1988年6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洞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再造几个香港”战略构想。此后,他又再三强调:“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1990年6月,我国在上海外高桥建立了第一个保税区,此后,天津、广州、深圳、大连等沿海城市也设立了保税区。到2010年6月,我国保税体系已发展有三个层次、六种类型的保税形式,各种类型保税功能区共有99个。目前,保税区模式已由沿海发展到了内陆省区,深处内陆的重庆、成都、西安也获准建立综合保税区。

需要指出的是,与目前宣传频率最高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所不同是,如前所述的“一国自贸区”的概念,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开辟面向世界经济的经济特区。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则是两个以上主权经济体谋求区域一体化长远目标进行的制度安排。

四、抢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时不我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沿海发展战略,推动东部高速发展,同时也使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作为西南边陲的广西,尽管在多项优惠政策叠加下,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仍然是一个落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10%左右。在这样的态势下,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和增长来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全国差距,实在是勉为其难。而要获 得超常规的发展,就必须借助自由经济政策这个外力。最近,中央提出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新概念,就是要用创新的思维,非常的政策、非常的措施,多造几个“内陆香港”。因此,广西要用足用好保税体系政策,选择“一国自贸区”模式,争取在10年内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西南香港”,时不我待,已到了关键时刻。4

(陈道远)

下载内陆开放型经济分析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陆开放型经济分析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县开放型经济运行状况工作总结

    全县开放型经济运行状况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开放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外贸:1—6月份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7.1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出口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3.9%,进口6109......

    全县开放型经济运行状况工作总结

    全县开放型经济运行状况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开放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外贸:1—6月份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6109万美元,同比增长60%,......

    开放型经济考试复习资料

    开放型经济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我县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是 、 、 、 产业。答案:A A、电子通讯、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制药、新型建材 B、电子通讯、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制......

    2016开放型经济工作汇报材料(五篇范文)

    2016开放型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开放型经济工作汇报材料东港镇人民政府(2016年2月28日)今年以来,东港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精神,加紧部署今年对外开放的各项任务,进一步......

    开放型经济总结会主持词

    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主持词同志们: 玉兔给力创佳绩,龙腾虎跃续辉煌!2011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值此新春伊始之际,首先向与会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开放型经......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九五”期间,我省在区域经济的划分上,将13个地级市分为“沿江8市”和“苏北5市”。经过几年的努力,纵向比较各县(市)都有较快的发展,横向比较南北经济发展梯度进一步明显,发展差距......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九五”期间,我省在区域经济的划分上,将13个地级市分为“沿江8市”和“苏北5市”。经过几年的努力,纵向比较各县(市)都有较快的发展,横向比较南北经济发展梯度进一步明显,发展差距......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九五”期间,我省在区域经济的划分上,将13个地级市分为“沿江8市”和“苏北5市”。经过几年的努力,纵向比较各县(市)都有较快的发展,横向比较南北经济发展梯度进一步明显,发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