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人的生活秀
影评人的生活秀
继《泰囧》主创邀请多位影评人探讨“泰囧现象”之后,凤凰网、搜狐娱乐也跟风而上,以论坛的形式召集影评人进行《一代宗师》辩论会。
从电影公映之前看片“试吃”写文章“导读”,到与主创面对面座谈、辩论。在岁末年初商业片最火爆的季节里,一向隐身在媒体背后的影评人突然间也火了一把。
与国外的专业影评人不同,中国的影评人向来低调、沉默,甚至没有形成一批专靠写评论谋生的职业影评人队伍。稿费回报率低和职业地位的尴尬,使影评人时不时陷入收钱当枪手的舆论当中,让其本来就窘迫的群体显得更加暧昧。
事实上,在西方的电影工业体系里,影评作为重要一环,通过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不遗余力地推动着电影水平的提高。早期的影评人,不仅写影评,还直接参与电影创作。1958年—1962年间,法国一共出现了97部处女作。仅是中国影视《电影手册》五大影评人就拍了32部电影。这些电影全部实景拍摄,片中主人公是巴黎街头最前卫的年轻人,他们反体制,挑战权威,在庄严的卢浮宫里赛跑,对男女关系无所顾忌……这就是后来影响深远的“新浪潮”。
在中国,影评人也曾有过辉煌。随着80年代电影创作繁荣时代的到来,电影评论队伍也成长和壮大起来。北京和全国各地相继成立电影评论学会,对新时期影片、电影美学、电影语言和创作中的问题展开评论和探讨。随着电影热的退烧,影评人也淡出了观众的视线,一度成为电影新闻的点缀或混豆瓣的小圈子。
随着微博、网络水军等现象的出现,作为观影圈中的“意见领袖”,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走向前台,为电影发声。围绕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待遇、社会地位、行业认可等问题同样引起关注,凭借“喜欢”的余力,他们如何抵挡生活,在浮燥的电影和观众面前,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继续写下去?
当影评遇上生活
柏小莲,女,80年生人,2005年于《南方周末》做文化记者。柏小莲说,“我在文字的表达上直觉很好,对于事件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淡于人事交道的消耗,喜欢看书看电影养猫,“和人直接打交道的事情,反倒做不来”。
因为有正职工作,最开始的评论都是利用碎片时间写。柏小莲说,她的评论生涯始于2011年,起初为四到五家杂志与报纸写电影与娱乐专栏,同时给某著名门户网站写应急性的评论。因为有爱看书看电影的底子,渐渐写出了一些口碑,“两年下来,累计写的稿件字数也有10万字”。
因为当记者受报道语言的限制,一些日常的采访稿件,自身观点无法在稿件中得以体现。2012年底,柏小莲选择辞职,专业写影评娱评。
对于辞职写评论,柏小莲称想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虽然没有正职,但是目前的生活状态是自己想要的,有很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不用出差工作,想一想这些,她说这很值得。
为了补充每天的写稿与阅览量,观影成了她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像《007 Skyfall》这种在2012年全球公映的影片,还有2013年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只在香港公映的,我都会自费过去看。”
与大多数写作者不同,柏小莲不喜欢熬夜,早睡早起,她自嘲“健康的生活习惯能保持精力,这样能多写几年”。
“也有不得已的时候”柏小莲说,有时为了工作,什么烂片都要看,甚至被逼着反复去看恐怖片。”为了写电视剧专栏,她每天最少要看一集以上的电视剧,有时候为了写一些新剧,英剧、美剧,没有字幕也要硬着头皮“裸看”。
裸看多是看情节、结构,意思能理出七八分。看多了渐渐对套路,某个领域的生字就比
较熟,例如犯罪剧,年代剧,语速比较快的像《神探夏洛克》稍难一点。这样的裸看积累多了,有时也颇丰乐趣,常常看完某个剧等一两天字幕出来重新对照,很有成就感。一条影评的诞生
与大多数标新立异,制造概念的影评不同,柏小莲喜欢新电影或者话题类评论,语言轻松活泼。“通常报社与网站编辑会提前与我沟通,需要什么样的稿子,要注意几点事项。带着这种要求去看,目的性稍强。”柏小莲说。
她向记者介绍了在香港上映的3D影片《一路向西》的影评写作过程。
当时因为日本导演北野武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明确地表示“3D技术只适合拍三级片”。紧接着情色电影《一路向西》在香港公映。一位媒体的编辑便让她去香港看这部电影,并结合北野武说过的这句话,写一个影评。
看完之后,她回家查证一些资料,比如3D技术的发展、香港曾上映的《肉蒲团》,以及与这部影片之间的关系与来龙去脉。这些工作虽然程序化一点,但是属于目的性较强的一种。
有时柏小莲也会有一些自己看了觉得好的片子想写,比如她去香港看《007 Skyfall》,因为喜欢,回来后她主动向编辑“报题”,认为可以配合《007 Skyfall》全球公映的新闻出一篇稿。柏小莲认为,这是她供稿的另一种形式,这种自发的写作跟其他稿件没太大差别。“先了解总体范围需要多少字,然后确定观点,一篇文章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要讲什么内容。再细化一点,就是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关键字。”柏小莲说,她的一篇影评基本按照这个思路写下来。
因为需要给网络媒体提供专栏,柏小莲经常需要“快速反应”。通常上午去香港看片。像《一路向西》,从她所在的深圳湾出发,到香港市中心,花费1到1个半小时,下午看完影片五六点钟返回,到家8点。查资料、构思、行文,晚上11点交稿。遇上春晚、香港金
像奖这种节日晚会或凌晨转播节目,熬夜迅速出稿也是必须的。
与柏小莲的经历相似,很久不再给媒体供稿的前影评人张小北表示,以前为媒体写影评,基本是到了截稿前一个小时的时间坐下来,直接完稿。
柏小莲供稿的主要是平面媒体和网络两种。为两种媒体写稿,形式也大不一样。“平媒的读者年龄层次较大,写评论最好有事件叙述,而不是开篇就砸观点,语言表达要稳重。而给网络媒体供稿就需要轻松活泼,尽量使用短句。” 她觉得最舒服的写作,是跟编辑充分交流。“因为好编辑一句话就能让我茅塞顿开,迅速找到思路方向越写越嗨,成稿也会出乎意料的好”。
由于从事过记者行业,柏小莲认为写影评不仅要随时补充营养,紧跟热点,还要心存善意。“我自己有时候过于毒舌,每次都拜托编辑多提供一些更圆通更温厚的角度和方式给我,每次写作基本保持着对不同人的人生尽量给予善意的理解。”
影评人≠枪手
在中国内地,除去影评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社会回报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外,影评人在电影产业链上,于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也很少有一席之地。
有时影评与电影的联系也完全脱节,有时是影评人觉得电影创作者不专业,而拍电影的也觉得影评人坐井观天。至于影评人引导大众观影趣味一说,则更是妄谈。
影评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被称为全国为数甚少的全职影评人木卫二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从电影产业来说,影评就像商场的导购一样,起到介绍影片的作用。包括好莱坞的影评也是这种模式,他们通常会花一半篇幅给观众介绍电影的故事,某部电影是否好看,哪里值得一看。
另一种影评则是完全抛开票房外界的眼光等等,只针对电影本身,偏重批评。“两种影评的类型,跟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相关联”。
显然,国内影评与这两条基准线,要么对各种影片历史细节过度解读而偏离太远,要么以道德的名义“指向正确而流于俗套”。
令中国内地影评人身份尴尬的另一原因,则是红包影评现象,柏小莲介绍:“之前有说影评人有月入6万的传闻,有没有夸张我不清楚。但是一个片子在上映之前,电影的宣传方的确会拉一个影评人的单子,然后一个个去谈。比如有对稿量字数的要求,按稿量付钱。”虽然她自己从不写软文,但是却对这种选择表示理解。
木卫二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有需求就有动力。内地对票房的讨论是从《英雄》开始,在这些年才比较火,而影评热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本身整个环境收入水平太低,那么肯定会有一批人来接这种活,拿文字养活自己,这也是来钱最快的一种方式。”
当人们在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影评环境而呼吁时,作为《第十放映室》编导的张小北称不需要呼吁,“影评本身就是电影工业产业体系中的一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本来就处于发展初期。一个产业体系,每人挣多少钱,由这个工业体系决定。这是电影产业的资源调配问题”。但他认为,枪手不是影评人。“一个好的影评人,要懂电影史,对基本的电影艺术、技术方面要掌握,还得有比较好的文字跟口头表达能力。要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张小北介绍,他的朋友圈子,一般看片量不下于3000-5000部,“不是真正的喜欢和研究者根本做不到”。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达的电影工业社会,影评人是一份可以终身从事的工作,并且在媒体行业中备受尊重,这在中国难以想象。在中国,全职从事影评写作维持个人生存,十分困难。
在写专栏方面收入并非如意的柏小莲与木卫二都表示,目前国内的这种稿酬大大赶不上物价水平,职业氛围也不足以给人安全感。
木卫二自己全职写影评,虽然自己的最低标准是千字五百以上,但对国内的稿酬水平始
终不太满意,“不可能依靠这个挣钱”。
柏小莲也试图约固定专栏以求稳定,但是总体她认为自己是快乐的。“我把写作视为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就快乐。为了写作而去读书补充营养也一样,那是一种积累的快乐。”
影评环境虽然不济,影评人们似乎并不介意。木卫二称,“早几十年,电影人是通过写影评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对爱电影的人来说,这很重要”。
这种快乐,更像一种生活方式,有时来自专门喜好他们影评文风的读者。木卫二称,去年,他对滥片的批评比较粗暴,但是也有自己固定的读者,有时他们会在微博上表达一下喜爱,以前有网友也写信给他。
而作为一个影评人,他自己更欣赏素材充足,能旁征博引的文章,“作者有时虽然比普通观众看得更多,但未必要用专业术语,未必用比较娱乐的文风,在嬉笑怒骂之中又富有专业素养,加之好的文笔基础就十分完美了”。
柏小莲欣赏的影评,“不光是不依靠商业机构,也不能屈从大众,我比较欣赏那些在《失恋33天》和《泰囧》大热的时候提出一些中肯批评意见的影评人”。
在影评人看来,生活与电影之间,他们宁可以真我面对外界,给自己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这种空间,有时是一本书、一部好片、一个同道。有时这些小小空间,能最终连成一片,形成自己另一层意义的生活。
如木卫二所说,有时写评论的乐趣,并不是写作本身,而是一个人能否一直保持对电影的兴趣。这种兴趣,有时会因为常年看国产电影而味口败坏,“你得通过其他途径把它找回来,比如当你回去看一部老电影、国外一部经典影片时,对电影的热情又回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写评论保持长久的劲头。”
第二篇:影评人的生活秀
影评人的生活秀
继《泰囧》主创邀请多位影评人探讨“泰囧现象”之后,凤凰网、搜狐娱乐也跟风而上,以论坛的形式召集影评人进行《一代宗师》辩论会。
从电影公映之前看片“试吃”写文章“导读”,到与主创面对面座谈、辩论。在岁末年初商业片最火爆的季节里,一向隐身在媒体背后的影评人突然间也火了一把。
与国外的专业影评人不同,中国的影评人向来低调、沉默,甚至没有形成一批专靠写评论谋生的职业影评人队伍。稿费回报率低和职业地位的尴尬,使影评人时不时陷入收钱当枪手的舆论当中,让其本来就窘迫的群体显得更加暧昧。
事实上,在西方的电影工业体系里,影评作为重要一环,通过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不遗余力地推动着电影水平的提高。
早期的影评人,不仅写影评,还直接参与电影创作。1958年—1962年间,法国一共出现了97部处女作。仅是中国影视《电影手册》五大影评人就拍了32部电影。这些电影全部实景拍摄,片中主人公是巴黎街头最前卫的年轻人,他们反体制,挑战权威,在庄严的卢浮宫里赛跑,对男女关系无所顾忌……这就是后来影响深远的“新浪潮”。
在中国,影评人也曾有过辉煌。随着80年代电影创作繁荣时代的到来,电影评论队伍也成长和壮大起来。北京和全国各地相继成立电影评论学会,对新时期影片、电影美学、电影语言和创作中的问题展开评论和探讨。随着电影热的退烧,影评人也淡出了观众的视线,一度成为电影新闻的点缀或混豆瓣的小圈子。
随着微博、网络水军等现象的出现,作为观影圈中的“意见领袖”,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走向前台,为电影发声。围绕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待遇、社会地位、行业认可等问题同样引起关注,凭借“喜欢”的余力,他们如何抵挡生活,在浮燥的电影和观众面前,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继续写下去?
当影评遇上生活
柏小莲,女,80年生人,2005年于《南方周末》做文化记者。柏小莲说,“我在文字的表达上直觉很好,对于事件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淡于人事交道的消耗,喜欢看书看电影养猫,“和人直接打交道的事情,反倒做不来”。
因为有正职工作,最开始的评论都是利用碎片时间写。柏小莲说,她的评论生涯始于2011年,起初为四到五家杂志与报纸写电影与娱乐专栏,同时给某著名门户网站写应急性的评论。因为有爱看书看电影的底子,渐渐写出了一些口碑,“两年下来,累计写的稿件字数也有10万字”。
因为当记者受报道语言的限制,一些日常的采访稿件,自身观点无法在稿件中得以体现。2012年底,柏小莲选择辞职,专业写影评娱评。
对于辞职写评论,柏小莲称想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虽然没有正职,但是目前的生活状态是自己想要的,有很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不用出差工作,想一想这些,她说这很值得。
为了补充每天的写稿与阅览量,观影成了她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像《007 Skyfall》这种在2012年全球公映的影片,还有2013年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只在香港公映的,我都会自费过去看。”
与大多数写作者不同,柏小莲不喜欢熬夜,早睡早起,她自嘲“健康的生活习惯能保持精力,这样能多写几年”。
“也有不得已的时候”柏小莲说,有时为了工作,什么烂片都要看,甚至被逼着反复去看恐怖片。”为了写电视剧专栏,她每天最少要看一集以上的电视剧,有时候为了写一些新剧,英剧、美剧,没有字幕也要硬着头皮“裸看”。
裸看多是看情节、结构,意思能理出七八分。看多了渐渐对套路,某个领域的生字就比较熟,例如犯罪剧,年代剧,语速比较快的像《神探夏洛克》稍难一点。这样的裸看积累多了,有时也颇丰乐趣,常常看完某个剧等一两天字幕出来重新对照,很有成就感。
一条影评的诞生
与大多数标新立异,制造概念的影评不同,柏小莲喜欢新电影或者话题类评论,语言轻松活泼。“通常报社与网站编辑会提前与我沟通,需要什么样的稿子,要注意几点事项。带着这种要求去看,目的性稍强。”柏小莲说。
她向记者介绍了在香港上映的3D影片《一路向西》的影评写作过程。
当时因为日本导演北野武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明确地表示“3D技术只适合拍三级片”。紧接着情色电影《一路向西》在香港公映。一位媒体的编辑便让她去香港看这部电影,并结合北野武说过的这句话,写一个影评。
看完之后,她回家查证一些资料,比如3D技术的发展、香港曾上映的《肉蒲团》,以及与这部影片之间的关系与来龙去脉。这些工作虽然程序化一点,但是属于目的性较强的一种。
有时柏小莲也会有一些自己看了觉得好的片子想写,比如她去香港看《007 Skyfall》,因为喜欢,回来后她主动向编辑“报题”,认为可以配合《007 Skyfall》全球公映的新闻出一篇稿。柏小莲认为,这是她供稿的另一种形式,这种自发的写作跟其他稿件没太大差别。
“先了解总体范围需要多少字,然后确定观点,一篇文章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要讲什么内容。再细化一点,就是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关键字。”柏小莲说,她的一篇影评基本按照这个思路写下来。
因为需要给网络媒体提供专栏,柏小莲经常需要“快速反应”。通常上午去香港看片。像《一路向西》,从她所在的深圳湾出发,到香港市中心,花费1到1个半小时,下午看完影片五六点钟返回,到家8点。查资料、构思、行文,晚上11点交稿。遇上春晚、香港金像奖这种节日晚会或凌晨转播节目,熬夜迅速出稿也是必须的。
与柏小莲的经历相似,很久不再给媒体供稿的前影评人张小北表示,以前为媒体写影评,基本是到了截稿前一个小时的时间坐下来,直接完稿。
柏小莲供稿的主要是平面媒体和网络两种。为两种媒体写稿,形式也大不一样。“平媒的读者年龄层次较大,写评论最好有事件叙述,而不是开篇就砸观点,语言表达要稳重。而给网络媒体供稿就需要轻松活泼,尽量使用短句。” 她觉得最舒服的写作,是跟编辑充分交流。“因为好编辑一句话就能让我茅塞顿开,迅速找到思路方向越写越嗨,成稿也会出乎意料的好”。
由于从事过记者行业,柏小莲认为写影评不仅要随时补充营养,紧跟热点,还要心存善意。“我自己有时候过于毒舌,每次都拜托编辑多提供一些更圆通更温厚的角度和方式给我,每次写作基本保持着对不同人的人生尽量给予善意的理解。”
影评人≠枪手
在中国内地,除去影评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社会回报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外,影评人在电影产业链上,于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也很少有一席之地。
有时影评与电影的联系也完全脱节,有时是影评人觉得电影创作者不专业,而拍电影的也觉得影评人坐井观天。至于影评人引导大众观影趣味一说,则更是妄谈。
影评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被称为全国为数甚少的全职影评人木卫二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从电影产业来说,影评就像商场的导购一样,起到介绍影片的作用。包括好莱坞的影评也是这种模式,他们通常会花一半篇幅给观众介绍电影的故事,某部电影是否好看,哪里值得一看。
另一种影评则是完全抛开票房外界的眼光等等,只针对电影本身,偏重批评。“两种影评的类型,跟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相关联”。
显然,国内影评与这两条基准线,要么对各种影片历史细节过度解读而偏离太远,要么以道德的名义“指向正确而流于俗套”。
令中国内地影评人身份尴尬的另一原因,则是红包影评现象,柏小莲介绍:“之前有说影评人有月入6万的传闻,有没有夸张我不清楚。但是一个片子在上映之前,电影的宣传方的确会拉一个影评人的单子,然后一个个去谈。比如有对稿量字数的要求,按稿量付钱。”虽然她自己从不写软文,但是却对这种选择表示理解。
木卫二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有需求就有动力。内地对票房的讨论是从《英雄》开始,在这些年才比较火,而影评热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本身整个环境收入水平太低,那么肯定会有一批人来接这种活,拿文字养活自己,这也是来钱最快的一种方式。”
当人们在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影评环境而呼吁时,作为《第十放映室》编导的张小北称不需要呼吁,“影评本身就是电影工业产业体系中的一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本来就处于发展初期。一个产业体系,每人挣多少钱,由这个工业体系决定。这是电影产业的资源调配问题”。
但他认为,枪手不是影评人。“一个好的影评人,要懂电影史,对基本的电影艺术、技术方面要掌握,还得有比较好的文字跟口头表达能力。要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张小北介绍,他的朋友圈子,一般看片量不下于3000-5000部,“不是真正的喜欢和研究者根本做不到”。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达的电影工业社会,影评人是一份可以终身从事的工作,并且在媒体行业中备受尊重,这在中国难以想象。在中国,全职从事影评写作维持个人生存,十分困难。
在写专栏方面收入并非如意的柏小莲与木卫二都表示,目前国内的这种稿酬大大赶不上物价水平,职业氛围也不足以给人安全感。
木卫二自己全职写影评,虽然自己的最低标准是千字五百以上,但对国内的稿酬水平始终不太满意,“不可能依靠这个挣钱”。
柏小莲也试图约固定专栏以求稳定,但是总体她认为自己是快乐的。“我把写作视为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就快乐。为了写作而去读书补充营养也一样,那是一种积累的快乐。”
影评环境虽然不济,影评人们似乎并不介意。木卫二称,“早几十年,电影人是通过写影评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对爱电影的人来说,这很重要”。
这种快乐,更像一种生活方式,有时来自专门喜好他们影评文风的读者。木卫二称,去年,他对滥片的批评比较粗暴,但是也有自己固定的读者,有时他们会在微博上表达一下喜爱,以前有网友也写信给他。
而作为一个影评人,他自己更欣赏素材充足,能旁征博引的文章,“作者有时虽然比普通观众看得更多,但未必要用专业术语,未必用比较娱乐的文风,在嬉笑怒骂之中又富有专业素养,加之好的文笔基础就十分完美了”。
柏小莲欣赏的影评,“不光是不依靠商业机构,也不能屈从大众,我比较欣赏那些在《失恋33天》和《泰囧》大热的时候提出一些中肯批评意见的影评人”。
在影评人看来,生活与电影之间,他们宁可以真我面对外界,给自己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这种空间,有时是一本书、一部好片、一个同道。有时这些小小空间,能最终连成一片,形成自己另一层意义的生活。
如木卫二所说,有时写评论的乐趣,并不是写作本身,而是一个人能否一直保持对电影的兴趣。这种兴趣,有时会因为常年看国产电影而味口败坏,“你得通过其他途径把它找回来,比如当你回去看一部老电影、国外一部经典影片时,对电影的热情又回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写评论保持长久的劲头。”
第三篇:DIY生活秀策划书(模版)
元旦游艺宫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介绍
1.活动时间:2012年12月27日
2.活动地点:J2教学楼
3.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二、活动主题:DIY生活秀
三、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彩纸,一次性筷子,不织布,橡皮泥,气球,彩花,剪刀,海报。
(2)工作人员安排
现场主持1名,裁判2名,现场工作人员5名,场内音乐播放人员1名。总共10名人员。
三、活动意义
小小的折纸承载了童年的快乐回忆,元旦将至,让我们一起折对纸鹤来装饰新一年的梦想。这个活动带大家回味小时候的快乐时光,锻炼大家自己的动手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四、活动安排
(1)首先教室的布置,讲桌椅围成1圈,成长方形。在教室里装扮气球与彩带。在每个桌子上放上彩纸,一次性筷子,不织布,橡皮泥,剪刀。
(2)让同学们利用彩纸,一次性筷子制作千纸鹤,风车,爱心,玫
瑰花。
(3)将喜欢做橡皮泥的同学分为一组,制作橡皮泥。
(4)将会制作不织布的同学分为一组自己亲手制作小挂件。
备注:橡皮泥和不织布同学们要出成本费用购买,活动后可以自己带回。
五、活动比赛环节
(1)活动开始30分钟后将会折千纸鹤的同学分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千纸鹤,哪位同学最先折好将会有奖品作为奖励
(2)将会玩橡皮泥的同学分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捏成饺子,谁捏的多获胜,将会有奖品作为奖励。
(3)寻宝活动:讲折千纸鹤获得1 2 3等奖的同学们和做橡皮泥获得1 2 3等奖的同学们分到一组,将给他们的奖品藏起来,让他们自己去寻找。
六、活动经费预算
1:宣传海报30元
2:场地布置50元
3:彩纸200元。
4:奖品100元。
总共计380元。
活动策划人:柳俊
活动工作人员:11电子商务班全体学生
第四篇:创意生活秀1
“创意生活秀”活动策划
一、活动引言:
用心创造生活,用智慧充实生活,用行动低碳生活,让我们生活中创造更多奇迹!
二、活动宗旨:
解放思想、团结进取、开拓创新。
三、活动主题:
低碳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四、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将由主办部门提供部分材料,参赛人员也可以自带材料。参赛人员以小组的形式,即兴设计一件或一件以上的手工艺品。例:服饰、小饰品、环保工具、速成画等。与此同时会场周边还有好玩又精彩的游戏等着你。
五、活动对象:软件学院全体同学
六、活动地点:图书馆602室
七、活动时间:2012年4月19日晚7:00-8:30
八、活动机构:
组长:管涛
执行组长:宾珍林
组员:舒杰、唐文玲、龚鹏、胡力、曾煜璐、唐吉。
九、活动安排:
1、本次以团队为单位,大一2组,团学1组,每组不得少于4人;
2、活动前我们将到各班进行宣传,活动结束绘制海报进行总结;(活动过程中我们将会有专人进行摄影,活动后我们将把照片展示出来。)
3、活动将提供有限的材料:废报纸、彩朔纸、剪刀、矿泉水瓶、胶水、双面胶、大头钉、回形针等。
4、活动小插曲——游戏环节,我们将准备两到三个游戏:
(1)大力士之战——两人掰手腕;
(2)你画我猜——a方看提示将看到的内容画出来给b方猜;
(3)神奇魔法圈——套礼品(在一定的距离外用一个环状物套我们准备的物品)。
5、向电商1002班借用音响设备,使得现场气氛更加的浓烈。
6、协办部门主要工作事项:
(1)组织部负责安排参赛人员入座;
(2)纪检部维持活动纪律;
(3)新闻部对活动进行总结,现场记录活动进程;
(4)宣传部提前到场对场地进行布置。(桌椅摆放为3个方阵,音效、投影设备的调试,事前准备制作PPT等。)
十、活动流程:
1、开场由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以及活动规则。
2、参赛人员开始设计,设计时间为30分钟,评选出最先完成的2组,进行投票,角逐一、二名(在此期间主持人会向设计人员采访,同时我们的游戏也将在同一时间开始);
3、参赛人员作品完成后,各组设计人员作简单的介绍(解说词亦为评分标准);
4、将所有设计好了的作品做统一展示,由现场的工作人员参与投票选出最佳及前三位;
5、邀请同学讲讲对此次活动的看法;主持人对本次作总结,并集体合影。
十一、注意事项:
1、各参赛人员注意会场的环境卫生;
2、注意人员的合理安排;
3、参与游戏的均有机会获得我们提供的礼品。
十二、活动意义:
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创新,致力于环保的思想情怀,鼓励同学们在生活形态和生活意识上创新、勇于创造生活。
软件学院宣传部
2012年4月17日
第五篇:影评人当自强
影评人当自强
张成2012-11-30 11:15:17来源:中国艺术报
曾几何时,“情怀”、“接地气”、“诚意之作”等词汇成为电影宣传的高曝光词汇,也成为一些所谓的影评人遣词造句时的习惯性用语。因为被滥用,这些词汇形成了某种清晰的内涵指涉,如文艺片、涉及热门社会话题、小成本电影、展示了创作者的独特视角、没有通约的商业卖点„„相信当这些词汇不能吸引不明就里的观众进入影院之后,影评人定会弃之如敝履。其实,这直观反映了当下影评的困境。
国产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影评人队伍的日益壮大和专业。正如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在全媒体的语境下,专业又能兼顾大众阅读口味的影评,能有效地引导、传递正面积极的电影观念,尤其在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影评、充当影评人的今天,动辄谩骂或过分赞美都只是片方抹黑对手或招徕观众的伎俩,于观众无益,观众呼唤高质量影评和专业的影评人出现。
当下所谓的影评人良莠不齐,有做歇斯底里状沽名钓誉者、有强占学术山头冒充专家者„„这些“跳梁小丑”败坏了影评的品味、标准和观众信任的基石。当然也有不少是对电影热爱备至者。然而影评人们所喜欢使用的“情怀”、“接地气”、“诚意”这些批评语汇其实是不适于电影批评的,毕竟,一个导演再有诚意、情怀,他的作品也未必优秀。观众买票,看的是影片,而不是创作者的动机。而且,这“诚意”、“情怀”的界定标准又是什么?质量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那么,标准的影评人又是什么样呢?在网络上非常有名的影评人maga ? sa曾提及影评人起码得具备三个素养:专业知识,影评人必须要了解电影史和
电影技术常识,有相关门类的艺术素养;写作能力,影评也有专属的文体,作者起码得具备与读者良好沟通的写作能力;良好品味,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品味”二字更是说不清道不明,但优秀的影评人必能鉴别出哪些是值得一书的影片,哪些是应对之惜墨如金的影片。
大浪淘沙,近年来,有些影评人的个人博客单篇点击量经常过万,他们以点带面,评论的声音经常汇合,形成一股力量,去引导观众。这些影评人做的,正是鉴别口味、推荐好片、批判劣片,对电影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更有一些影迷已经习惯阅读他们的文章之后再考虑要不要去影院观看,一种良性的观影文化正在形成。同时,这些影评人术业有专攻,评论领域可以按类型、国籍、年代呈多样化分类。尽管这些影评人在很有情怀地尽着影评人的职责,但他们都更愿称自己为“电影观众”、“电影发烧友”。因为影评人毕竟不是一份职业,鲜有人能靠影评体面地生活;更因为先前不少假冒影评人的宣传人员惹得观众生厌,影评人生怕自己被归为其类;此外,我们的国家级新闻奖项缺少像美国普利策奖那样支持影评的力度。现代电影的崛起,离不开光影的进化,亦离不开影评人的文墨。愿国内影评界早日出现像美国顶级影评人罗杰·伊伯特那样的影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