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 [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9:5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 》。

第一篇:〈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

今天我终于将一本厚厚的《德意志另一行泪》认真地逐章逐页逐段逐行逐句地阅读完了,〈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从方方那里获悉到这一本书后,次日便在当当网上订了,第三天便送到了我手里。大都市这一点是内陆省份无法企及的。

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书中的一行行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翔实的照片所震撼。更有甚者是作者对大量的事实陈述后又有理性分析,使每一个阅读过此书的人都能够掩卷长思。

二战的爆发与一战的战败及战败后德国的可怕的绝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这里有一段被访者谈话摘录“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全国性饥饿,1933年后的经济振兴我都亲身感受到了,“二战”前夕的德国人,包括我,都很振奋、自豪和齐心。专制给德国带来了经济奇迹,让德国在和英法民主的竞争中占了上风,老百姓看见了魏玛共和国实行的民主体制没有成功,也看见了纳粹党执政后所推行的独裁体制在经济上的成就。他们没有理由去讨厌和抵制专制。《我的奋斗》有多少老百姓读过?我没有,我认识的中间人也没有什么人读过。民众看重的是实际利益,信任的是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人。在这种心态下参军,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要不德国军队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读后感《〈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讽刺吗?"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重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达到了100%。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我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

这种想法是朴素的,是反映了一般的民众思想的。至今很多人还在假设着——“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及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版图等一系列计划之后,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出现。”

“一战”留给德国的是累累伤痕,积贫积弱。可谓是丧权辱国,当然这个恶果是自找的。反思一战的战胜国也确实太不厚道了,《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损失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50%的钢铁基地,但在另一方面又规定了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总共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并以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26%的出口收入来予以兑现。向一个国库已被战争掏空,资源被强制缩小的国家索取如此巨大的赔款,这无疑是在把它逼向绝路。这不仅不可能催生民主与和平,而且一定会孕育出欧洲新的动荡和灾难。因为这种极端的压榨只能种下德国复仇的祸根。这种不厚道带给自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灾难,在二战中大片的欧州沦为焦土。“二战”中欧州共死亡4000万人,320多万德国军人死亡,210多万德国平民死于空袭,1100多万德国男子成为战俘,200多万德国妇女遭到强奸,德国的161个城市和850个村镇遭受了毁灭性轰炸,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丧失了一切主权,1200多万东部地区的德国人和境外德意志族人在战后被迫放弃世代家产,被驱赶到胜利者留给德国的那块缩小了四分之一的土地上。

(未完待续)

第二篇:《德意志另外一行泪》优秀读后感

今天我终于将一本厚厚的《德意志另一行泪》认真地逐章逐页逐段逐行逐句地阅读完了。从方方那里获悉到这一本书后,次日便在当当网上订了,第三天便送到了我手里。大都市这一点是内陆省份无法企及的。

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书中的一行行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翔实的照片所震撼。更有甚者是作者对大量的事实陈述后又有理性分析,使每一个阅读过此书的人都能够掩卷长思。

二战的爆发与一战的战败及战败后德国的可怕的绝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这里有一段被访者谈话摘录“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全国性饥饿,1933年后的经济振兴我都亲身感受到了,“二战”前夕的德国人,包括我,都很振奋、自豪和齐心。专制给德国带来了经济奇迹,让德国在和英法民主的竞争中占了上风,老百姓看见了魏玛共和国实行的民主体制没有成功,也看见了纳粹党执政后所推行的独裁体制在经济上的成就。他们没有理由去讨厌和抵制专制。《我的奋斗》有多少老百姓读过?我没有,我认识的中间人也没有什么人读过。民众看重的是实际利益,信任的是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人。在这种心态下参军,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要不德国军队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讽刺吗?"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重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达到了100%。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我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

这种想法是朴素的,是反映了一般的民众思想的。至今很多人还在假设着——“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及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版图等一系列计划之后,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出现。”

“一战”留给德国的是累累伤痕,积贫积弱。可谓是丧权辱国,当然这个恶果是自找的。反思一战的战胜国也确实太不厚道了,《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损失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50%的钢铁基地,但在另一方面又规定了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总共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并以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26%的出口收入来予以兑现。向一个国库已被战争掏空,资源被强制缩小的国家索取如此巨大的赔款,这无疑是在把它逼向绝路。这不仅不可能催生民主与和平,而且一定会孕育出欧洲新的动荡和灾难。因为这种极端的压榨只能种下德国复仇的祸根。这种不厚道带给自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灾难,在二战中大片的欧州沦为焦土。“二战”中欧州共死亡4000万人,320多万德国军人死亡,210多万德国平民死于空袭,1100多万德国男子成为战俘,200多万德国妇女遭到强暴,德国的161个城市和850个村镇遭受了毁灭性轰炸,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丧失了一切主权,1200多万东部地区的德国人和境外德意志族人在战后被迫放弃世代家产,被驱赶到胜利者留给德国的那块缩小了四分之一的土地上。


第三篇:《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优秀读后感

德国,一个二战战败国,一个被列入“黑名单”内的法西斯侵略国,放在世人眼前的只有一系列的贬义词,而它的真相真的是这些吗?一位德国留学生为了揭开德国的真面目,竟以采访二战德国老兵的形式,以最客观的角度告诉了世人真正的德国,花费多年的精力写下了这本难得可贵的书。二战的爆发与一战的战败及战败后德国的可怕的绝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这里有一段被访者谈话摘录“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全国性饥饿,1933年后的经济振兴我都亲身感受到了,“二战”前夕的德国人,包括我,都很振奋、自豪和齐心。

专制给德国带来了经济奇迹,让德国在和英法民主的竞争中占了上风,老百姓看见了魏玛共和国实行的民主体制没有成功,也看见了纳粹党执政后所推行的独裁体制在经济上的成就。他们没有理由去讨厌和抵制专制。(我的奋斗)有多少老百姓读过?我没有,我认识的中间人也没有什么人读过。民众看重的是实际利益,信任的是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人。在这种心态下参军,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要不德国军队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讽刺吗?"1933 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重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达到了100%。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我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这种想法是朴素的,是反映了一般的民众思想的。至今很多人还在假设着——“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及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版图等一系列计划之后,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出现。”“一战”留给德国的是累累伤痕,积贫积弱。可谓是丧权辱国,当然这个恶果是自找的。反思一战的战胜国也确实太不厚道了,(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损失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50%的钢铁基地,但在另一方面又规定了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总共支付1 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并以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26%的出口收入来予以兑现。向一个国库已被战争掏空,资源被强制缩小的国家索取如此巨大的赔款,这无疑是在把它逼向绝路。这不仅不可能催生民主与和平,而且一定会孕育出欧洲新的动荡和灾难。

客观地说,饥饿中的德国是谁给他们提供了面包,谁就可能得到拥护,谁能让德国振兴,谁就能获得被遵从,哪个人能让德国政治上扬眉吐气,谁就能够成为牵着国家的鼻子走向任何一个他想达到的目的地的人。希特勒做到了,于是整个德国这架机器就只好为战争所用,而且无怨无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8000万民众能够视“元首”为圣明,甘心情愿地为其死。就象书中描写的那样“人们经常可以看到30年代的德国民众向希特勒欢呼的场景。这些场景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集体疯狂的印象。随着和历史见证人的接触增多,我逐渐理解了当年的德国为什么会出现那山呼海啸般的激情宣泄了,那是一种由感激、信任与爱戴合成出来的极端崇拜和高度认同,那是一种被压抑14年的民族振兴渴望的释放,那是一种由衰败转向强盛、由屈辱转向骄傲的群体宣言。在这样一种大众氛围下,希特勒把德国引往任何一个方向都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了。” 采访中那些和蔼可亲的老人,谁能够将他们与那些杀人魔鬼联系在一起,战争中600万犹太人被杀,350万苏军战俘死在了战俘营,过去我看过很多这方面的报道,那些无辜的士兵有的被当作了活体研究生生地被一点点地被折磨而死。甚至有的犹太少女活着的时候就在大腿部剌上美丽的纹身然后被生剥下皮肤随后被制成了台灯罩,在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里,那些年幼的孩子与妇女们一批批地被赶进毒气室进行集体宰杀。那场景听起来都觉得毛骨悚然。中国人对于德国战时的军人形象无例外地总是与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前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里面的强悍善战凶煞狰狞的戴着钢盔挎着手提式冲锋枪面无表情惨无人道的被群体固化的“鬼子”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告诉你造成这种给欧洲巨大灾难的责任不应该由这些具体的人去承担。他们亲历这场战争的普通人也一样是战争的受害者,如同中国的文革运动,那些几近疯狂的红卫兵对那些曾给为新中国建立过丰功伟绩的老革命揪斗残害,难道让他们来负责岂不是一个道理。他们那种过激的行为当时都是在一种捍卫一种信仰的驱使下做出的。而他们也是文革的受害者,该学习文化课时被阶级斗争路线充斥了一切,心灵被扭曲,至今我都认为现在还开设的什么政治课程都是被强拉硬扯到尚未开化的年轻人脑子里,意义在何处,信仰什么遵从什么留给青年人一点自由的空间吧,他们有权利选择,不必由国家代替他们做出,其实除了在应试考中会机械般地用一下,别的地方究竟有多少实用功能。当时的德国军人那也是在国家召唤下自愿起来为国家为元首而效忠并觉得是一种荣耀。只有在战争过后,在德国付出惨重代价后才有可能反思这场战争究竟带给普通的德国人是什么。准确地讲是一战后是德国民众利用了希特勒,利用了纳粹党的经济治理国家能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来提升国家的实力。而后德国人以及整个德国更被战争狂人希特勒整体利用,来试图达到成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霸主的目的。

二战中的欧州战场,离我们是那么地遥远,但是一个中国学者却饶有兴趣地不遗余力去挖掘这个史实,试图理清这个头绪,不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他的意义更在于在中国的邻邦中也有一位当年在远东的妄图吞并亚洲军事强国,他在亚洲的横行并不亚于当初欧洲的德国,他带给亚洲人民的灾难后果至今仍没有任何悔意。“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日本人一天不对二战中他给亚洲人民,特别是对中国人民和韩国朝鲜菲律宾等国带来的巨大灾难进行认罪反省,他就不可能真正地站立起来。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代表他的国家双跪在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这个既不在访问安排日程以内,事先也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举动震动了全世界。至今还有人把勃兰特的这一举动称为作秀,但是除了德国总理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元首肯为自己的国家做这样的政治秀呢?世界上公认的一个说辞是:“作为反纳粹斗士的勃兰特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联想到日本政界每年都会为参拜供奉有战争罪犯的“日本神社”而引起亚洲各个曾在二战中受过伤害的国家和人民中引起巨大的不满与抗议。这仅仅用东西方文化来解释德国与日本不同是难以服众的。

第四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我们要理性看待“分工”这一问题,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

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再举办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由此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无疑是最令国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

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 [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 [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观点的对了。我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在这本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走好“十二五”开局之年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合著的一部伟大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

    德意志形态读后感大全

    20121141116王铎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看当下社会分工问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共同撰写的第二部著作,也是对《神圣家族》中所初步......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论文标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姓名:朱松华 院系:经济学院 学号:00925064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

    《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有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第一章《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整部书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新”唯物史观的一部巨著,是马、恩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达,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