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2:0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意志形态》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第一篇:《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有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第一章《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整部书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各种内容。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确,任何历史阶段都无法掩盖它给当下个人所带来的真实境遇。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每个人都是不能忽视的存在,不管是伟大的英雄还是普通的人民,只要他存在着,就一定为历史的创造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会提出诸如“人类的历史不是英雄的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伟人”的观点。

然而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历史的呢?文章为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另外,通过两个“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关系:“一个是精神生产活动,一个是人类的繁殖”,我们可以全面的认识到,应该把社会活动看作是三个方面。从人类的祖先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并且至今发挥着作用。人类历史缺少了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寸步难行,但是总有一种意志力图以第一个前提的基础性打压本该齐头并进的其他活动。正是这种妄图以整体的人压制个体的人的意志,企图以封建思想摧残平等自由的精神!所以为了粉碎这种封建思想,广大群众必然联合起来,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民主国家。这个过程坎坷重重,一轮又一轮的阶级斗争在历史舞台不断重演。“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在这里,国家代表的不是单个利益,也不是全体利益,而是共同利益。但共同利益同样存在弊端。共同利益是彼此牵制而相互妥协的表现形式,相当于国家就是“强迫”的代名词,在这种“强迫”中应该容许妥协的各方在适度的范围内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提示我们要从对“主体性”的探讨转向对“主体间性”的研究,透过“主体间性”的特征才能更准确地分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意识形态的特征和本质。

而这种渗透在共产主义精神里的“主体间性”,来源于与他人共在的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在历史发展的每时每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社会、历史的发展虽然冷酷无情,但是它塑造了缔造完美社会形态的战士。历史走到今天,已经把人类带向一个非此即彼的极端境地,要么人类以自身持久的努力把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毁灭,要么整个世界翻天地覆,人类走进一片全新的天地,这个全新的天地就是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所有清楚地看到了这样一条道路的人,都将对“共产主义”的现实性有一份理论的信心。

第二篇: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20121141116王铎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看当下社会分工问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共同撰写的第二部著作,也是对《神圣家族》中所初步阐述的唯物史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被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全书分两卷来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一卷主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哲学,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麦克斯·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通过对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分析,宣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尽管是中文系的学生,但很惭愧,对哲学类著作接触不多,以至于读起来有陌生感,难以行进。而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著作作为我党理论发展完善的基础,也的确不甚了解。粗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没有整体的感悟,在各种导读浅析文本的帮助下,对其中部分观点论断---社会分工理论,有些许看法。

第一章第一卷,费尔巴哈章节中提到社会分工理论。“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从分工的历史发展和分工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区分了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分工发展阶段不同,所有制的形式也就不同。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这个阶段分工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产生的分工进一步扩大。第二种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时的分工已经比较发达,出现了无知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第三种是封建的或等级所有制。在封建制度下,等级结构表现突出,但并没有什么大的社会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使农业分工受阻,手工业分工也是很少,商业上有一些分工。第四种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大机器生产使得分工最为广泛。社会分工是阶级形成的基础。那么既然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必然需要消灭分工。《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到“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照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直接指明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而且包括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分工。

社会分工必然会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消灭,但当下中国社会分工所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基本矛盾似乎更具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态势。从部落所有制到资本主义所有制,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大踏步的前进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晰与多样化。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农抑商,使农业作为主体,但其分工并不明显,至近代鸦片战争以后,工农商业都得到发展,并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分工也随之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得以发展壮大,尽管不具有西方社会发展变革的规律,但仍具有较为相似的社会分工结构。我们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促成了当下格局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分工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结果,但同时无法否认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当下的分工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是不完善的。可是当下分工结构暴露的问题又是不可不逾越的鸿沟,突出表现是收入差距,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知识型从业者高于体力型劳动者,与此同时,同一行业的地域差异也能够造成收入的差距。合理的差距存在是正常现象,抑或有利于社会发展,但当下差距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负面效应使社会分工问题也将得如履薄冰。正如前文所言,社会分工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但是一旦社会分工偏离轨道,出现问题,畸形发展,那么社会发展能否稳步前行,仍有疑问。

第三篇:《德意志意思形态》心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心得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年青时期的重要著作。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马恩初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世界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略读了马恩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们关于分工思想的描述。

众所周知,分工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百年管仲的“士农工商”的分工理论。之后,墨子,孟子等也都对分工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与阐释。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色诺芬,柏拉图从社会等级的角度来理解分工,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分工是国家得以产生的基础,只要国家严格贯彻社会分工原则,才能实现国家的正义。色诺芬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分工,已基本接近现代意义的分工。之后,亚当斯密,李嘉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等也分别对社会分工进行了研究。

在《费尔巴哈》章中,“分工”是一个核心词汇,它出现的频率甚至超过了“生产力”、“交往形式”(马恩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最初的表达)等词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下.分工的起源: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要分析分工的起源,首先要弄清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相区别,“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换言之,因为动物之间不存在社会关系,所以也就不存在意识,动物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本能。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本能是一种意识到了本能,或者说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虽然历史地看,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意识的产生很难确定先后顺序;但是,从唯物主义出发,逻辑地看,生活资料的生产先于意识的产生。所以马恩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分工的发展阶段:马恩认为,分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性行为的分工阶段。这是动物也具有的,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第二个阶段,是自然形成的分工阶段。“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如前所说,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而产生的。这里马恩在“自然地”上面加了引号,说明这种分工并非和动物一样,而是伴随着最初的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人们对这种社会交往的意识又是比较淡薄或者受制于客观条件而能动性不够的。这一阶段也可看作是社会分工的萌芽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的分工阶段。与“自然地”形成的分工相对的是社会的分工或有意识的分工。在此阶段,分工不断深化和扩大。分工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类历史的每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都是伴随着分工的扩大和深入的。第一次大的分工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因为,“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这种分工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贡献巨大。马恩在书中只是简短地写了这样一句“分工对科学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也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而且也主要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因为被压迫阶级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这样的工作的。物质劳工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引起了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的对立曾经一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也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度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这导致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城市贵族和农奴,“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生产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是在分工形式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分工的每一个阶段总是对应着相应的财产形式。马恩着重分析了随着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随着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还是非常少的,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凡是用他的工具能够做的一切,他必须都会做”随后就是商人阶层的产生。“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紧接着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在17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阻挡地集中于一个国家——英国。这也造成了原先的生产力难以满足的新的需求。“这种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正是引起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动力,它产生了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而大工业正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的历史阶段。“大工业不仅使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

第四个阶段,是消灭分工阶段。“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这里必须准确地理解马恩所说的“消灭分工”的含义。马恩所说的消灭分工并非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就不再划分为各种不同的部门,人们之间就没有分工协作。他所指的是,人们可以来驾驭分工,也就是不再被分工这种形式所固化,而只能从事一种工作,使人成为受局限的动物。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当将分工与“组织劳动”区别开来。马恩认为实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马恩在这里有一段富有诗意的设想:“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

分工与所有制及国家的关系:马恩认为正是由于分工而产生了私有制。“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子是丈夫的奴隶。”马恩认为,私有制与分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分工的发展还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产生。“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

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而分工所决定的阶级则是国家产生的基础。

分工包含的矛盾:马恩认为,分工是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的一个根源,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消灭分工。“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分工的最终结果或者说引起的最大矛盾是劳动对于人的“异化”。“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分工使每个人都局限于一定的社会活动中,“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

第四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我们要理性看待“分工”这一问题,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

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再举办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由此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无疑是最令国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

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德意志形态》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意志形态》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观点的对了。我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在这本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走好“十二五”开局之年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合著的一部伟大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论文标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姓名:朱松华 院系:经济学院 学号:00925064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新”唯物史观的一部巨著,是马、恩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达,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5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在这本著作中他们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

    德意志论文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点 院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U201114890 姓名:上官赢 摘 要: 提起德国,世人往往思绪多端: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德国独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