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学科指教育教学中的科目。它是根据一定教育任务及一定年龄阶段和学历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按照教学理论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定科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系[1, 2]。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一方面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科学向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学科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化的象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入开展学科研究,总结学科发展规律,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对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衍生新兴学科,继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科技革命具有重要意义[3]。
近现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园林绿地作为唯一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以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主要阵地的高校在学科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科研院校不断加强办学规模、师资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科研成果数量与日俱增[4]。
园林规划设计学科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内容。其理论的发展,手段的创新,以及项目的建设,推动着该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将风景园林学科领域确定为“传统园林学、城市规划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1]。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园林规划设计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园林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园林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景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园林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研究内容就是以园林规划与设计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所属学科的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术研究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于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自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5]。本文对我国开设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
1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定位与内涵
在《自然科学学科辞典》中,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定义为:研究、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并使之付诸实施的实用性学科[6]。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属于城市建设规划学科的分支,以园林艺术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城市规划、园林植物、园林工程、测量学、园林制图学等课程有直接联系,与艺术、历史、文学有密切联系[7]。本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既要求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象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园林规划设计以保护城市生态平衡、创造舒适优美的 生产、生活环境,美化市容,为人们提供休息、游览 和进行文化活动场所为研究对象随
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作为风景园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领域与范围也不断扩大。
园林规划设计包含观赏树木学、花卉栽培学、土壤学、测量学、建筑学、市政工程学、文学、绘画、美学、生态学、城市环境保护等多种学科内容,是多 学科的边缘性学科。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当前主要研究内容:①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构成上的艺术效果,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由此而涉及到对园 林植物的品种选择、引种驯化、病虫害防治和运用遗传学培育新品种等;②园林绿化用地的地形地貌利用 和改造,包含不同地理条件下的水文地质与相应的工 程技术和自然空间的组合艺术;③现代园林建筑的功 能性质与艺术形式,包含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的 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形式的创造;④园林 规划设计工作的新程序与新手段。
园林规划是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分布、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7]。在工程建设初期,综合考虑工程间的相互关系、平衡和近远期发展、控制远景等原则性问题如某风景区总体规划、某公园总体规划等,主要解决功能分区、导游线组织、景点分级等大问题。园林设计指对组成园林的山形、水系、植物、建筑、基础设施等要素进行的综合设计[8]。
2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发展概况
现代意义上的园林规划设计及其教育在国内只有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科专业体系与行业环境尚不完善。其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成熟。研究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国际趋势的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高级人才,创造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
国内外优秀园林规划设计院校的教学理念、教育目标、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各有特点,同时对国内农林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地理学专业中的景观教育的不同专业背景和教学模式也有不同侧重点,提出了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景观学科的途径和方法。
风景园林学在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即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技术科学。学科领域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规划和大地景物规划。分支学科有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在国外:“大地景观规划”阶段,涵盖了景观评估与规划、基地规划、细部设计以及都市设计等内容,成为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极其综合的学科。学科体系涵盖了规划、设计、研究、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在同一教育层次根据发展方向,又分为不同的学位。
就目前而言, 风景园林的学科基础依然不太明确, 相关的学科门类比较广泛。海外Landscape Architecture研究生教育的体制和我国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学科设置模式。一般来说, 国际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研究生课程分理论型和设计
型。比如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的风景园林硕士学位(MLAI和MLAⅡ)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以选择设计选修或者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12],这也是我国清华大学当前的景观建筑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硕士的培养模式。一些英语国家和地区也称为研究型课程计划和授课型课程计划, 比如香港大学建筑系的Research Programmes(MPhil/PhD)和Taught Master Programmes。当前, 我国的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4个二级学科。此外,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还设置有设计学硕士和设计学博士的2个专业学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已经在我国学科目录中设置多年。而且, 它对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意义像建筑技术科学之于建筑学一级学科一样, 是风景园林领域非常重要的支撑系统。
3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3.1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
该学科主要包括中外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理论(theory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及风景园林评论。随着各种外文原始文献和翻译著作以及出国考察或留学的机会增多, 对西方丰富的传统园林史和现代园林史的系统性的介绍还会持续增多, 而中外园林比较史、现代园林设计思想演变史方面的研究也必然会成为热点。风景园林理论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元理论, 即风景园林存在的意义、风景园林的学科、风景园林的价值观以及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这些都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 是融合历史实践经验和研究者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想象的知识系统, 也是指导风景园林评论的基本理论。多年来, 中国风景园林的传统性、地方性和国际化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盲目自大或全盘西化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两者的衔接必须从基本理论的研究开始。风景园林评论已为学术界所呼唤[3, 10-12]。所谓的评论, 必须是在某一个理论框架或流派的思想下进行的, 评论不应是自我推介。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事业的进展, 每年都有大量的设计项目建成或者设计竞赛发生, 如何建立一套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体系, 提高本学科和行业的设计水准尤为迫切。当风景园林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时候, 过去贵族的艺术将成为平民设计, 如何在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及互动的机制, 也是风景园林评论的一个重要使命。评论还能影响一个学科的思维方式[13], 当前各种设计类论文沦为项目介绍或方案文本, 也是因为绝大多数作者依然没有得到系统的风景园林评论的知识训练。历史、理论和评论是3个紧密联系的领域。
3.2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主要实践研究
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对应理论:景观美学;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
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对应理论:景观生态学;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对应理论:景观行为学。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一样,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这三个层次,其共同的追求仍然是艺术[5]。
按空间位置和尺度划分, 至少包括3个领域: 场地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规划。一般来说, 场地设计的范围和内涵比较明确, 是对一个特定场地的所有景物的布局与设计。现在, 园林设计所处理的对象往往是有特定边界但不一定有围墙围合, 所以成为一种对场地景物统筹的设计[14]。当前, 城市设计也是建筑师或者城市规划师或风景园林师均可单独涉猎的领域。就风景园林师所掌握的知识而言, 其方案一般是“城市景观设计”, 这依然是一种在合理安排空间关系基础上的景象设计。就目前风景园林师的教育知识体系和从业范围而言, 一般是对散点的城市公共设施和连续的建筑界面的具体设计, 而不是一种整体性的城市风貌特色的保护控制和规划引导。就我国目前的用语习惯而言, 大地景观规划与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规划的历史渊源存在差异。尽管当前风景园林界滥用“景观规划”一词, 但是它更适合景观生态学家使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规划则分别是地理学界和国土资源部门以及环境科学界和环境保护部门所常用的。只有大地景观规划才基本上是风景园林学科所专用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是2个重要的规划领域。当前, 城市绿地系统从建成区扩展到规划区、甚至整个市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些拓展也因为所处理的对象的复杂性要求风景园林师和其他学科的工作者密切配合。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人们也日益注意到不仅仅是景点的再设计和游赏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景区容量也不能再简单按游人占有的面积简单核算, 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游客使用和生态恢复的关系、林相改造的问题同样突出。其他的领域, 比如旅游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也将成为空间规划的热点, 如何合理调整风景园林师的知识结构或者制订相应的教学培养计划去应对实践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5-17]。
参考文献
[1] 金昌海主编黄勇张景丽.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A卷 图文版 经济教育[M].延吉市: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5: 350.[2] 谢新观主编.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M].北京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 346.[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 2009-2010[M].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43.[4] 陆支悦.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5] 刘滨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J].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2006.[6] 姜振寰,孙光裕,王新荣等.自然科学学科辞典[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7] 宋会访.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54.[8] 娄娟,常俊丽.园林规划设计[M].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93.[9] 李炜民.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2(10): 50-52.[10] 夏建统编.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M].北京市: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266.[11] 曲薇主编.景观规划设计原理[M].沈阳市:沈阳出版社, 2011: 291.[12]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 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15.[13] 陈蓓.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8(03).[14] 张绮曼编著.2009中国环境设计年鉴[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369-373.[15] 谢占宇主编郝鸥陈伯超.景观规划设计原理[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303.[16] 北京吉典博图公司主编.2012中国建筑表现集成 1 规划设计、景观设计[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320.[17] 娄娟主编常俊丽.园林规划设计[M].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93.
第二篇: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
1.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称为(C)。A.队植 B.列植 C.对植 D.群植
2.被列入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的点状结构,常是城市优秀公共建筑展示场所的为(A)。
A.绿地广场 B.道路绿地 C.带状绿地 D.交通绿地 3.花台的最高高度不宜超过(B)。
A.1.5米 B.1米 C.0.8米 D.1.2米 4.公园竖向设计时,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于(B)。A.2.5% B.0.5% C. 2% D.1%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B)。A.45% B.30% C. 40% D.35% 6.公园绿地的种类分别是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和(D)。A.历史名园 B.居住区公园 C.小区游园 D.综合公园 7.设在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以阻挡来自生产区大气中的粉尘、飘尘或有害气体,减弱噪音等的林带,称为(A)。
A.卫生防护林 B.交通防护林 C.水土保持林 D.隔离林 8.按草坪组成成分有单一草坪、混合草坪和(B)。
A.混合草坪 B.缀花草坪 C.观赏草坪 D.自然式草坪 9.长三角地区用作行道树种的是(B)。A.榕树 B.香樟 C.大王椰子 D.菠萝蜜
10.人行道很难种植乔、灌木,只能考虑进行垂直绿化的宽度一般为(A)A.2.5m B.2.0m C.1.5m D.1m 11.根据公园的活动和内容,应进行功能分区布置,下列选项中按功能分区是(B)。
A.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安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文化娱乐区 B.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体育活动区 C.功能区、景区、保护区
D.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 12.局部拓展的空间区域成为广场的雏形时期是(C)。A.古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巴洛克 13.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在一定地段内,花木种植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而是疏落有秩地布置,从不同的角度望去有不同的景致,生动而活泼。这种绿地种植形式是(C)。
A.排列式种植 B.集团式种植 C.自然式种植 D.花坛式种植
14.集农业研究开发、农产品生产示范、农技培训推广、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类型是(A)。
A.多元综合型 B.科技示范型 C.高效生产型 D.休闲度假型 15.公园中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C)。A.2米 B.3米 C.4米 D.5米
16.城市道路绿化应乔、灌、地被有机结合,并以(A)。
A.乔木为主 B.灌木为主 C.地被为主 D.草坪为主 17.由多个花坛按一定的对称关系近距离组合而成的不可分割的花卉景观构图整体称为(C)。A.花坛群 B.连续花坛 C.组合花坛 D.整体花坛 18.园林中常用的规则式植物种植有行植和(C)。
A.丛植 B.孤植 C.对植 D.群植 19.园林景观路的绿地率不得小于(C)。A.45% B.30% C. 40% D.35% 20.铁路、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带,用以消除噪音、灰尘及废气的污染,称为(A)。A.防风林 B.水土保持林 C.交通防护林 D.卫生隔离林 21.为保证公园内游园安全,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C)。A.1.5m B.1.0m C.0.7m D.0.5m 22.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D)。A.6种 B.5种 C.4种 D.3种 23.园林中高篱的设计宽度一般为(B)。
A.50cm以下 B.60-120cm C.120-150cm D.150cm以上 24.园林中一般公园园路的路网密度宜在(B)。
A.100-280m/hm B.200-380m/hm C.300-480m/hm D.400-580m/hm 25.公园的景区规划时用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在平面图将各个特色景观区域大致范围表示出来的分区类型为(D)。
A.混合分区 B.功能分区 C.生态分区 D.景色分区
222
226.在江苏地区可用作常绿树种的是(C)。
A.银杏 B.榉树 C.杜英 D.栾树
27.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A)。
A.通透式配置 B.密植式配置 C.规则式配置 D.自然式配置
28.以下是以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来进行分类的是(C)。A.规整形广场 B.自由形广场 C.文化广场 D.立体型广场 29.关于居住区绿地设计描述正确的是(B)。
A.设计中应过分强调绿化和环境艺术的视觉美化作用 B.不要以环境艺术小品和广场铺地代替绿化 C.以草坪为主的植物艺术配置。D.随意引入外地树种求新求异。
30.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农产品综合生产经营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能,观光农业类型是(C)。
A.多元综合型 B.科技示范型 C.高效生产型 D.休闲度假型 31.宽度在1米以上,长度比宽度达3倍以上的长形花坛,称为(A)。
A.带状花坛 B.条状花坛 C.花坛群 D.连续花坛 32.下列那种树种在园林中常用作花篱的(C)。A.罗汉松 B.海桐 C.珍珠梅 D.龙柏 33.下列树种季相变化最丰富的是(B)。
A.油松 B.银杏 C.棕榈 D.海桐
34.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B)。A.3米 B.5米 C.6米 D.8米 35.下面关于公园中绿化树种选择正确的是(A)。
A.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苗为主,适当密植。B.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外来树种为主。C.公园绿化植物不需要考虑公园的特殊要求。D.在低洼积水地段可不选用耐水湿的植物。36.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可种植花灌木、草皮、绿篱和矮的整形常绿树的最低宽度是(B)。A.3米 B.4.5米 C.6米 D.8米
37.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中认为广场中社会环境中的最佳尺度是(A)。A.25米 B.50米 C.100米 D.200米 38.防风林带的最佳结构形式为(C)。
A.透风林带 B.密植林带 C.半透风林带 D.不透风林带 39.居住区绿地四大基本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D)。A.游憩功能 B.景观功能 C.空间功能 D.生态功能 40.居住区绿化的基础,占居住区总绿地面积的50%左右的是(D)。A.居住区公园 B.居住小区公园 C.居住区组团绿地 D.居住区宅间绿地
41.应设置防尘净化绿地,栽植树冠庞大的树种,减少空气中含尘量的车间类型是(D)。A.化工车间 B.粉尘车间 C.噪声车间 D.精密仪器车间
42.公园中游步道跨过水面浅水区时可采用石头汀步,其步距适宜宽度为(C)。A.30-40cm B.40-50cm C.60-70cm D.80-90cm 43.高度在150cm以下,120cm以上,人们视线还可以通过,但其高度一般人已经不能跳越而过,这种绿篱称为(B)。
A.绿墙 B.高绿篱 C.绿篱 D.矮绿篱 44.园林绿地中运用最多的疏林设计形式是(C)。
A.疏林广场 B.疏林花地 C.疏林草地 D.疏林花境 45.山地公园园路应做防滑处理的纵坡坡度应小于(D)。A.5%
B.8%
C.10% D.12% 46.花坛按其表现形式分,可分为独立花坛、模纹花坛和(A)。
A.混合花坛 B.组群花坛 C.专类花坛 D.连续花坛 47.国内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交通岛直径一般为(A)。
A.40~60米 B.50~70米 C.40~70米 D.50~60米 48.《公园设计规范》规定,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D)。A. 2米 B.1.2米 C. 1.0米 D.1.5米
49.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一般乔木间距(D)。A.1-3米 B.3-5米 C.2-6米 D.3-8米 50.下列那种树种在园林中常用作刺篱的(C)。A.罗汉松 B.珍珠梅 C.枸骨 D.龙柏
51.在分车带上种植单行或双行丛生灌木或慢生常绿树,起到绿色隔墙作用的冠幅株距应小于(B)。
A.1倍 B.5倍 C.8倍 D.10倍
52.公园设计中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路面范围内,乔、灌木枝下净高不得低于(C)。A.0.5米 B.1米 C.2.2米 D.4米
53.大、中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城市各用地分区之间的常规中速交通道路是(C)。A.高速干道 B.快速干道 C.交通干道 D.区干道
54.现代城市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的开放空间是(B)。A.城市公园 B.城市广场 C.城市道路 D.居住区
55.广场围合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是属于下列那种情形(B)。A.四面围合的广场 B.三面围合的广场 C.二面围合的广场 D.仅一面围合的广场 56.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是属于以下那种(B)。A.排列式种植 B.集团式种植 C.自然式种植 D.花坛式种植 57.下列关于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A.园林植物是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构成材料。B.居住区绿地应以硬质铺装场地为主。
C.居住区绿地不可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进行社交。D.居住区绿地在地震、火灾都时侯,没有疏散人流和隐蔽避难的作用
58.不易受行人、车辆的影响,环境安静,平面多呈规划几何形的组团绿地是(A)。A.庭院式组团绿地 B.林阴道式组团绿地 C.山墙间组团绿地 D.临街组团绿地 59.下列那种植物可以用在居住区建筑物入口处两侧绿地(C)。A.凤尾兰 B.丝兰 C.珊瑚树 D.枸骨球
60.具有农林景观和乡村风情特色,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观光农业类型是(D)。A.多元综合型 B.科技示范型 C.高效生产型 D.休闲度假型 61.动物园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必须大于(A)。A.70% B.60% C.50% D.40% 62.以优美又富有特色的农林牧业为基础资源,以强化游览观光功能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农牧活动的观光农业类型是(A)。A.游览观光型 B.科技示范型 C.高效生产型 D.休闲度假型 63.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在于(C)。A.1m B.0.8m C.0.5m D.04m 64.下列那种植物可以用在防火绿地规划的(C)。A.桉树 B.杉木 C.夹竹桃 D.油松
65.下列关于工业企业绿地植物种类选择描述正确的是(A)。A.依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选择植物
B.各类工厂排出的污染物质和污染程度的不影响植物选择 C.不需依照管理要求选择树种 D.可不确定骨干、基调树种 66.园林中植篱中篱设计高度为(B)。
A.50cm以下 B.50-120cm C.120-150cm D.150cm以上 67.居住区公园一般服务半径为(B)。
A.100-200m B.80-100m C.200-300m D.300-400m 68.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装饰性极强,材料选择可以是花、草,也可是可修剪的木本树木,可以构成各种图案。是属于以下那种(D)。A.排列式种植 B.集团式种植 C.自然式种植 D.花坛式种植 69.广场的空间令人感到舒适亲切的尺度是(C)。A.1-2m B.10m C.20m D.30m 70.铁路绿地设计中不能种乔木,可种植草坪和矮小的灌木转弯处内径为(B)。A.100m B.150m C.200m D.250m 71.公路绿地设计时,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以防影响桥涵(D)。A.8m B.7m C.6m D.5m 72.下列关于城市道路人行道绿化带描述正确的是(C)。
A.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称为侧分绿化带。B.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乔木和灌木的行数不是由绿带宽度决定的。
C.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木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以保持树木生长需要的营养面积。D.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只能为规则式形式。73.孤植是指(A)。
A.单株树木栽植的配植方式 B.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
C.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 D.由多株树木成丛、成群的配植方式 74.关于选择行道树正确的是(A)。A.耐修剪,不易萌发根蘖 B.尽量选用外来树种
C.可以选择落下有臭味或影响街道卫生的种毛、浆果等树种 D.树木对土壤的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即可。75.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有规则式、自然式、(B)。A.生态式 B.混合式 C.乡土式 D.人工式
76.用数量较多的乔灌木或加上地被植物配植,形成一个整体,称为(C)。A.行植 B.林植 C.群植 D.丛植 77.公园的出入口一般分为主入口、次要入口和(D)。
A.车行入口 B.应急入口 C.特殊入口 D.专门入口 78.我国有关园林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等植物种植面积必须占(C)。A.大于60% B.大于65% C.大于75% D.大于70% 79.在园林绿地中作为局部空间构图的一个主景而独立设置于各种场地之中的花坛是(D)。A.沉床花坛 B.带状花坛 C.组合花坛 D.独立花坛
80.下面关于公园儿童活动区中绿化树种选择正确的是(C)。A.不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荫浓的乔木来绿化。B.活动区四周应栽植疏植的乔灌木。C.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D.活动场地中要适当密植大乔木,供夏季遮阳。
81.根据城市街道的景观特征把城市道路分为城市交通性街道、城市生活性街道、城市其它步行空间和(C)。A.高速干道 B.交通干道 C.城市步行商业街道 D.快速干道
82.下列关于城市道路分车带绿地描述正确的是(C)。A.分车带的宽度,只依行车道的性质而定。B.分车带的种植要以落叶乔木为主。
C.分车带绿地起到分隔组织交通与保障安全的作用。D.分车绿带的种植是封闭式种植。83.下列那种植物可用在居住绿地中(C)。A.丝兰 B.夹竹桃 C.碧桃 D.构骨
84.将广场空间最大限度上与城市道路体系连成一体的时期是(D)。A.古罗马广场 B.中世纪广场 C.文艺复兴广场 D.巴洛克广场
85.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者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或遮挡,或作背景。是属于以下那种(A)。
A.排列式种植 B.集团式种植 C.自然式种植 D.花坛式种植 86.下列关于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描述正确的是(C)。A.冠幅小,枝叶稀 B.具浅根性 C.耐瘠薄土壤
D.不耐修剪,抗病虫害与污染。
87.下列关于居住区道路绿化描述正确的是(B)。
A.居住区主干道或居住小区干道,其道路和绿化带的空间、尺度与城市一般街道不相似。B.行人交通是居住区干道主要功能,在道路交叉口及转弯处应根据安全视距进行绿化布置。
C.一般居住小区干道和组团道路两侧不配植行道树。D.树种选择方面,对绿化植物的要求比城市道路严格。88.下列关于工厂防护林带描述正确的是(A)。
A.工厂防护林带的设置,要根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排放形式及污染源的位置、高度等因素而定。
B.林带的设置方向不需依据常年盛行风向、风频、风速而定。
C.防护林带防护效果大小不是主要取决于林带的宽度、配植的形式,而是与树种和造林类型有关。
D.林带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二类:稀疏林带、密集林带。
89.以农业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能,属于观光农业类型的(B)。A.多元综合型 B.科技示范型 C.高效生产型 D.休闲度假型 90.下列那些树种属于花叶同放的是(D)。
A.日本樱花 B.白玉兰 C.广玉兰 D.日本晚樱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2分)
1.花境——是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结合观叶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
2.带状公园——城市中具有相当宽度的(8km以上)有一定服务设施的带状公共绿地,特别是设在临海、沿江、湖滨或有河流穿越市区的河流沿岸地带。
3.安全视距——行道树设计时要考虑交叉路口的行车安全,在道路转弯处要留出一定的距离,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不致发生撞车的距离称为安全视距。4.居住小区公园——又称居住小区级公园或居住小区小游园,是为居住小区居民就近服务的居住区公共绿地,在用地性质上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公共绿地。
5.植物造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作用。
6.观光农业——亦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形成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
7.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8.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四条,规划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
9.防风林带——是防止风沙灾害、保护工厂生产和职工生活环境的林带,它与卫生防护林带在设置位置和宽度上有所不同。
10.植物造景的生态性——即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作用。
1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节日)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它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12.对植——指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
13.树列——也称列植式,是指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
14.道路绿地率——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15.单位附属绿地——指城市中分散附属于各单位公共建筑庭园,以改善和美化人工建筑环境为主要功能,不对公众开放的绿地。16.公园绿地——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观赏、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常居首要地位
17.两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
18.树丛——指由多株(通常两株到十几株不等)树木做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
19.城市广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20.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21.孤植——指乔木或灌木的孤立种植类型,是中国园林中广为采用的一种自然式种植形式,突出树木的个体美。
22.专用道路——城市交通规划考虑特殊要求的公共汽车专用道路、自行车专用道路,城市绿地系统中和商业集中地区的步行林荫路等。
23.花坛式种植——即图案式种植,是一种规则式种植形式,装饰性较强,材料可以是花、草,也可以是能够修剪的木本植物,可以构成各种图案。
24.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成三条,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
三、简答题(每小题 7分,共28分)1.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性质明确,目标恰当。明确公园项目的性质和主要特点,制定适当的设计和建设
目标,为城市居民创造方便的娱乐条件和优美舒适的户外休憩环境。
(2)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继承和创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收国外现代园林先进经验和科学理念,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园林。
(3)地方特色,时代风格。充分调查当地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了解现代都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爱好等地方风土人情等特点,结合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成就,努力表现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
(4)因地制宜,保护利用。尊重土地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特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公园建设场地内的植被、水系、自然地形等现状资源,并对重要景观资源加以保护。
(5)合理布局,满足功能。按照公园的性质和主要功能要求,结合场地现状条件,合理安排各个功能或景色分区,各类景观空间和服务设施有机融为一体,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6)远近结合,便于实施。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便于分期实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2.试论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确定道路绿地率。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高道路绿地率,使城市的绿化风貌与
景观特色更好体现。(2)合理布局道路绿地。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各自情况分类布局。
(3)体现道路景观特色。同一道路的绿化应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有所变化。绿化形式要体现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和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4)选择树种和地被植物。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3.简述广场的空间围合情况。
(1)四面围合的广场。四面围合的广场尺度较小时,封闭性极强,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和领域感。
(2)三面围合的广场。三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
(3)两面围合的广场。两面围合的广场常位于大型建筑和道路转角处,平面形态有“L”形和“T”形等。领域感较弱,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仅一面围合的广场。仅一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性很差,规模较大时可考虑二次组织空间如局部下沉或局部上升。
4.简述观光农业园规划的手法。
(1)艺术表达遵循科技原理,主观造景服从功能实用。
(2)布局有序调控时空变化,动态参与强化视觉愉悦。
(3)心灵满足融进增知益智,结构相融营造人景亲和。
(4)创意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主体色彩体现农林气氛,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5.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
(1)按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心理及活动特点进行划分空间。
(2)创造优良的自然环境,绿化用地占全园用地的50%以上,保持全园绿化覆盖率 在70%以上,并注意通风、日照。
(3)大门设置道路网、雕塑等,要简明、显目,以便幼儿寻找。
(4)建筑等小品设施要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比例尺度小,易为儿童接受。6.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使人类拥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土 地和自然资源。
(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要符合生态科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每一种植物在园林环 境中的作用,维持或创造持久、稳定的的植物群落景观。
(3)因地制宜,适地适物。根据不同的现状和资源条件,设计相应的生境类型,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4)合理布局,满足功能。要从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合理布局,满足相应功能要求。
(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使园林环境在每一个季节都有代表性的或特色景观。
(6)密度适宜,远近结合。合理利用植物与土地资源,节约成本,植物的种植应有适宜的间距和密度。
7.简述城市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我国城市中现有道路可分为一板式、两板式、三板式等,道路绿地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形式。
(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不同方向的车辆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
(2)二板三带式:道路的中央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上、下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同向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混合行驶,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此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 绿带数量较多, 生态效益较显著,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
(3)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 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此种形式虽然占地面积较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化较理想的形式。
(4)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四条,加上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共有五条绿化带。这种道路分割可以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分成上下行,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但用地面积较大。
8.简述城市广场的设计如何突出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方法,通过融合、嵌入、缩微、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城市广场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9.简述动物园的功能分区。
宣传教育部分、科学研究部分、动物展览部分、服务休息部分、经营管理部分、职工生活区。
10.如何突出工业企业的绿地的特点。
(1)用地特点 工业企业一般建造在一些条件较差的边缘地段或填土地面上,很不适合树木
花草的生长。而且地下、地上管线纵横交错,给绿地景观建设带来很大困难。
(2)环境特点 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各种有害于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气体、粉尘、烟尘及其 它有害物质,这些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影响到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3)使用特点 使用者主要是本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工人工间休息时间短,次数少,与城市其它绿地相比,使用效率也不一样。11.简述观光农业园园区选址原则。
(1)符合国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中确定的性质及规模,选择交通方便处。
(2)选择宜作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段,地形起伏变化不是很大的平坦地。
(3)可选择自然风景条件较好及植被丰富的风景区周围的地段,还可在农场、林地或苗圃的
基础上加以改造。(4)可选择利用原有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或现代化农村等地点建设观光农业园,展示 农林古老的历史文化或新农村景观风貌。
(5)选择园址应结合地域的经济技术水平,规划相应的园区,水平条件不同,园区类型也不同,并且要规划用地,留出适当的发展备用地。12.什么是公园绿地?它有那些类型。
公园绿地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观赏、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的优美场 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常居首要地位。
我国公园类型很多,按隶属关系分为市属公园、区属公园、国家公园等;按所处位 置分为市内公园、郊野公园等;按公园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文化休息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等。
13.从城市广场的功能角度,你认为未来的城市广场绿地的发展方向会怎样。
答案要点:强调生态性 特色性 更加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等。
现代城市广场应该是: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当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染加剧,人们对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日益迫切。人们基于城市广场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上的需求,提出绿地广场。由于城市广场的绿地率差别很大,当广场以绿地为主时,能取得较好的景观、生态和游憩的综合效果。因此,当城市广场绿地率达到50%以上时,就具体城市公园的功能而言,城市广场用地属于公园绿地,此城市广场称绿地广场
14.简述林荫路的设计原则。
(1)必须设置游步道。一般8m宽的林阴路内,设一条游步道,在8m以上时,以设两条以上为宜。
(2)车行道与林阴路绿带之间要有浓密的植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绿色屏障相隔,立面上布置外高内低的形式为佳。
(3)设置小型儿童游戏场,布置休息坐椅、花坛等建筑小品。
(4)须留有出口。各出入口布置应有特色,作为艺术上的处理,以增强绿化效果。
(5)要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取胜。
(6)宽度较大的林阴路宜采用自然式布置,宽度较小的则以规划式布置为宜。15.简述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1)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2)广场绿地的功能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更好地配合和加强该区功能的实现。(3)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广场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空间体系。
(4)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结合地理区位特征,物种选择应符合植物区系规律,突出地方特色。
(5)结合城市广场环境和广场的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目的,协调好风向、交通、人流等诸多因素。
(6)对城市广场原有大树保留。16.简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1)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特别是在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要形成有利于邻里交往、居民休息娱乐的园林环境,要考虑老年人及儿童少年活动的需要。
(2)充分利用居住区中保留的有利的自然生态因素。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周围的自然生态景观因素,居住区靠山、临水时,规划布局使得居住区内的开放空间系统与周围山水环境取得有机联系,形成居住区环境景观和绿化的特色,丰富居住区开放空间的景观。
(3)根据绿地中市政设计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避免影响居住区的交通视线、建筑物对日照、采光、通风和视线空间的要求。17.简述铁路沿线绿地规划设计要点。
(1)在铁路两侧种植的乔木距铁路外轨不小于10M,灌木不小于6M。
(2)边坡上采用草本或矮灌木护坡,防止雨水冲刷,不能种乔木,以保证行车安全。
(3)铁路通过市区或居民区,可能条件下应当留出较宽的防护林带。
(4)公路与铁路平交时应留出一定量的安全视距,铁路转弯处内径150M内不能种乔木,机 车信号灯处1200M内不能种乔木。
(5)铁路转弯处内径在150m内不能种乔木,可种植草坪和矮小的灌木。(6)在机车信号灯处1200m内不得种乔木,可种小灌木及草本花卉。(5)铁路绿化设计可参考高速公路线形的设计及交叉口的设计。18.简述公园园路布局原则。
综合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内容设置和游人容量大小确定。
布局原则主要包括:
(1)因地制宜 园路要和地形、水体以及植被等自然景观密切配合。
(2)主次分明 按照一定的主次关系分级布局整个公园的道路系统,使各级园路在宽度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3)通达成环 园路一般形成环路,以免游人走回头路。
(4)密度适宜 一般根据功能分区、地形地势等确定适宜的园路布局密度。19.简述工业企业绿地植物种类选择的原则。(1)依各类工厂排出的污染物质和污染程度的不同选择植物。(2)依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选择植物(3)依照管理要求选择树种(4)确定骨干、基调树种
(5)树种配比 工业企业绿地植物种类多样,各类植物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方能发挥 绿地的综合功能效益。树种配比除注意乔木与灌木比外,还要有适当的常绿和落叶比例。
20.简述观光农业的特点。
农业科技含量高,经济回报好。内容具有广博性,活动具有季节性。形式具有地域性,具有较强的参悟性。景观表达艺术性,农林产品绿色性。融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经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高。
21.简述居住区公园规划布局应达到要求。
(1)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域。根据居民各种活动的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等活动场地和设施。
(2)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意境。
(3)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群落在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
22.简述工业企业绿地规划的原则。
(1)纳入总体规划 绿地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决定总规时应给予综合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自成体系 根据企业规模、生产性质、用地条件等,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要考虑企业用地关系,合理布局绿地,形成完整的工厂庭园绿地系统。
(3)以植物景观为主,充分发挥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卫生防护和美化厂容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和效应。
(4)充分利用绿地资源,增加绿地面积,丰富绿地景观内容和绿地空间结构。23.简述观光农业的功能。
(1)经济功能。可扩大农村的经营范围,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2)社会功能 增进都市居民与农民的接触,拓展农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文化教育功能通过观光农业将农业精神文明发扬广大,使城市居民了解农村文化。
(4)生态功能 比一般的农业更强调农业的生态性。(5)健身、休闲、娱乐功能 能为游客提供游憩、疗养空间和休闲场所。24.简述滨河路绿地的规划布置要点。
(1)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在建筑和水体之间设置道路绿带。如水面不宽,对岸又无风景,可布置简单。
(2)若水面宽阔,沿岸景点较多,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游步道、坐椅等园林设施。绿地的设计尽量与水发生关系。
(3)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步道和树木,设计以绿化为主。
(4)水面开阔处可设计成滨河公园,吸引游人在此游憩。
第三篇:园林规划设计
文化广场设计说明
一、概括与现状
1、地理概况
无棣县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最北部,地处沿海,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无棣县版图面积1998平方公里,辖6镇5乡,593个行政村,568个自然村,43万人(2003年),与国家第二大跨世纪工程---神华工程的枢纽黄骅港隔河相望,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素有“冀鲁枢纽”和“齐燕要塞”之称。无棣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兼粮、棉、枣、牧、渔、盐之利,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当前,无棣县经济社会实现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持续发展。
2、场地概况
该场地为一长方形用地,周围分别与博物馆、海洋馆、体育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相邻。广场占地15750平方米。
3、广场现状
广场地处城市道路与博物馆之间,周围分布海洋馆、体育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场,具有集休闲、游憩、娱乐、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含有较多文化内涵为主要建筑特色的较大型的场地,在城市区域开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活动的场所。
二、设计理念
该广场设计坚持“以文化为本”的主导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环境理念,气势磅礴,既突出了广场文化性、休闲性的特点,又体现了“儒风无棣”的文化底蕴和鲜明个性。
三、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文化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地方特色的原则: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精神状态,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也是决定城市品位和城市发展潜力的文化力量。首先,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应该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其次,城市文化广场还应该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所以文化广场内设计了多种适合无棣文化特点与自然风光的元素,真正让市民体会到自己的文化底蕴。
效益兼顾的原则:文化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文化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文化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首先,文化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之一。城市文化广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
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衔接等方面。在进行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还应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所以,在设计这个文化广场的时候,计算成本,符合市民的实际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地资源。
突出“文化”主题的原则:城市文化广场是相对于政治集会、商业、休闲等功能性比较突出的广场空间而言的,顾名思义,它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文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广场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成为重要的内容。广场文化是在广场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呈现出的文化现象及其本身蕴涵的文化特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孕育的广场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内涵。把握好广场的主题、风格取向,形成广场鲜明的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将直接影响广场的生命力。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文化特色,各种文化的交融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广场的一大亮点。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业,对本地文化和各地外来文化起到了传承、开拓、创新的作用,对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也达到了聚集、交流、引导的目的。文化广场活动,集文化、学习、娱乐、休闲、交际于一体。这种在公众广场进行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人们心灵沟通的一种形式。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四、总体规划构思
广场环境的设计中运用规则简介的矩形其开朗明丽、恬静自然、简洁大方的特色:绿化以烂漫的春景和绚丽的秋韵为主旋律,以浓荫的夏景和翠绿的冬景为基调:以简单、活泼、明了的雕塑和装饰美观,大方的文化长廊反映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广场规划共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心区,为整个广场的重点部分,是整个广场的主题,灵魂所在:东部和西部分别有多处休闲观景区。为中心广场的展开部分。
五、景观构架
该广场采用轴线法。整体为轴对称。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通过轴线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与四周街道相关联,相联系,使该文化广场空间有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构成了卓越的城市空间,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
该广场的环境设计,都与主轴线密切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个空间序列的高潮,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区域的内在联系,使得与前面的建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六、总体布局
空间的多样性设计手法源于现代人们生活活动的多样性。在遵从整体性设计的原则下,进行整体的规划,划分出很多的小型空间,加强了空间的归属感和场所感。在广场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街道和花坛中。
无棣文化广场由中轴“‘无棣文化广场’题刻——五级台阶——中心广场(主题石柱与清澈水池)——花坛(阶梯花坛)”;东轴“儿童活动区——文化长廊——灯柱广场——特色花架——活动区”;西轴“娱乐休闲区——凉亭——旱喷——活动区”共构而成。六根艺术石柱(象征无棣的文化特色)分两侧布置,点缀艺术花钵、艺术灯柱等。整个广场设计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六、局部详细设计
1、入口广场
入口处有大型花坛,上面有石壁,刻有“无棣文化广场”的字样,介绍了这
个富有特色的广场。让市民在进入博物馆的道路上,不会感觉单调。大型的铺装会更加丰富了广场的特点。入口在满足人群的出入的同时,还设有集散广场,便于人流集散。
2、中心广场
由台阶登上该广场最重要的中心广场,有六根大型的艺术石柱竖立在广场上,是整个广场的制高点,也是广场的中心及焦点。大面积的水池模拟海岸线,水池是广场降温的源泉,也能上市民近距离的接触水。大面积的中心广场可以供很多的市民游览,观光,活动。
3、旱喷广场与观景灯柱
旱喷伴随音乐的声调的此起彼伏给人们最大的美感,让这个广场增加生气。喷出的水幕配以灯光,颇具梦幻效果。灯柱广场上无规则的排列的灯柱,形成很强的韵律感。
4、景墙
儒风无棣做为一个雕塑墙,既是一个造景手法,同时也尽可能显示其无棣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棣所有的辉煌成就都可以在这个场景的形式来表现,让步观者一目了然。同时,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体量大,易表现。同时雕塑墙又是中心广场的背景。
5、文化长廊与特色花架
文化广场所不能缺的文化长廊,集中的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特色,这个地方的文化的精髓都会在墙上展示,花架展示了丰富的植物配置,在下面可以休息。
6、绿地区
绿地采用规则式种植与自然式种植相结合的种植方式,规则式树木排列成行,呈放射状发散,自然式模拟自然,乔灌搭配自然合理;绿地中穿插小路,方便游人穿行。
七、专项说明
1、道路系统
广场以入口广场为中心,中心轴线就是最重要的通往博物馆的路,绿地中间的园路是为了游人欣赏风景、体验生态所布置的道路。
2、植物配植
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观叶植物:银杏、合欢、五角枫。银杏叶形独特,秋季变黄,果可入药,是很好的观叶植物。合欢叶形如羽状,合欢同时又是美丽的观花树种。五角枫秋季变红,且叶子为掌状,是很好的观叶植物和观色植物,能达到特殊的效果。
观花植物:丁香,紫薇等,营造丰富的自然景观。
观形植物:栾树,树形美观,树冠比较大,遮荫效果好。
4、照明设施
丰富细腻的照明系统能使广场在暮色里融入温馨暖人的氛围,丰富其色彩构成,达到令人心旷神怡的效果。照明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照明、宅前照明、花园照明、会所照明以及绿化照明等。
在广场内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即满足夜间照明需要,又有装饰效果。各处草坪灯,台阶下藏有灯带。在大树底下设有投射灯,岸边沿水面有霓虹灯、人行道灯、景观灯、草坪灯、大树下照树灯、壁灯等等。
第四篇:园林规划设计(范文模版)
园林规划设计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和、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它体现的是一种宇宙观、一种文化观。
2、美国纽约1873年建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公园——。这也是 最著名的代表作。
3、经建设部批准,2002年9月1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开始实施,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
4、园林建筑的类型有:、、专用建筑。
5、街道绿化的基本处理方法包括:、、。
6、屋顶花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要求。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汉代,所建宫苑以 规模为最大。()
A.阿房宫、建章宫、长乐宫
B.阿房宫、建章宫、兴庆宫
C.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
D.未央宫、大明宫、长乐宫
2、元明清时期的造园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一书就是明代著名的造园专家计成积几十年造园经验而撰写的一本园林学著作。()
A.《江南园林》
B.《营造法式》 C.《说园》 D.《园冶》
3、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 的关系。()
A.植物与环境
B.人与环境 C.水与环境 D.植物与水
4、园林中 的强烈对比,能给游人一强烈的心灵震撼,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效果。()
A.藏与露
B.开敞空间与闭锁空间 C.明与暗 D.远与近
5、造景即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 造作所需要的景观。()A.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
B.地理条件 C.自然条件 D.人为施工
6、地形的主要类型有:。()
A.平地、洼地、山地、丘陵
B.平地、坡地、悬崖、谷地、C.平地、坡地、山地、谷地 D.平地、山地、微地形、丘陵
7、.园路的功能包括:。()
A.组织交通、划分空间、引导浏览、合理构图 B.组织交通、组织分流、引导浏览、构成景观 C.组织交通、划分空间、引导浏览、构成景观 D.组织交通、划分空间、铺装美化、构成景观
8、工厂企业绿化设计的主要依据 包括 三个方面。()
A.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工厂特点
B.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地质情况 C.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工厂特点 D.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工厂特点
9、风景区用地,按其功能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类: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
A.停车场用地
B.休闲用地 C.旅游媒介体用地 D.预留规划用地
10、生态农业园功能之多、元素之多、文化特性之浓决定了必须建立综合性、与生态化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使景区生态得到长期良好的保护。()
A.合理化
B.专业化 C.形象化 D.景观化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城市绿地系统
2、历史名园:
3、调和:
4、园林小品:
5、森林公园: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园林空间的构成需具备三个因素及主要空间种类。
2、简述突出主景的方法。
3、说明叠石应注意的事项。
4、简述总体规划说明书的内容。
5、简要分析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6、简述校园绿化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并绘图分析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2、结合实例分析农业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与 和 三足鼎立,各具异趣。从殷代的台、苑和 开始,中国园林已有 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 ; 。
3、法国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的杰出人物——,正是他开创了法国园林之先河。
4、园林绿地的功能中的社会效益包括:、、、、。
5、比例是物与物的相比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 关系。
6、园林小品的类 类型分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A.苑
B.囿
C.圃
D.园
2、韵律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自由韵律”。()
A.严格韵律
B.简单韵律 C.复杂韵律 D.渐变韵律
3、地形在园林中的景观效应和功能包括:地形的形态美、地形的韵律美、地形的意境美、。()
A.地形的变化美
B.地形的曲线美 C.组景和造景作用 D.地形的开阔美
4、中国园林在园路面层设计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铺装的基本要求如下:、装饰性。()
A.民族性
B.寓意性 C.多样性 D.目的性
5、立交桥头绿地设计首先要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使司机有足够的。()
A.安全视距 B.减速距离 C.行车空间 D.观察时间
6、边坡绿化路肩上不宜栽种。()
A.树木 B.花卉 C.绿篱 D.草坪
7、居住区绿地的作用有:营造绿色空间、塑造景观空间、。()
A.创造封闭空间 B.营造形象空间 C.创造交往空间 D.营造运动场地
8、广场是指由建筑物、道路、山水、绿化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阔的。()A.开敞空间
B.封闭空间 C.景观空间 D.公共活动空间
9、有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些有害气体、废水、废渣等,因此在树种选择上除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的乡土树种外,还要注意选择那些对 的或净化能力较强的树种。()
A.环境要求不严 B.有害物质抗性强 C.滞尘力强 D.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强
10、现阶段规划和开发生态农业的功能定位有以下五种类型:多元综合化型、科技示范园、人文景观型、休闲度假型、。()
A.生态旅游型
B.生态景观型 C.环保型 D.经济型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风景林地
2、纪念性园林
3、园林规划设计程序:
4、花坛:
5、风景名胜区: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城市绿地规划基本原则。
2、简述植物在园林中的景观效应和功能。
3、试述园林小品的设计要点。
4、简述城市广场树种选择原则。
5、在屋顶花园上建造建筑物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6、风景区建筑景观规划应符合哪些规定?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分析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结合实例分析在我国生态农业园在其规划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 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纵观我国的园林发展历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不同的时期,即:、、、、、、。
2、中国园林成熟期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如宋徽宗营建的“ ”,山水美秀,林木畅茂,……别出胜景,可称为唐宋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3、园林布局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和。
4、对植是指 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做相互对应,成均衡状态的种植方式。
5、园林建筑的功能有:使用功能 ;造景作用(包括:、、、、);划分空间 ;组织游览路线。
6、机关单位附属绿地规划原则有:与本单位的总体规划同步进行;执行国家和地方有 关标准; ; ; ;远近结合,便于实施和管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该时期的造园活动将所谓“诗情画意”也运用到园林艺术之中,并为隋唐的山水园林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A.商周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宋
D.元明清
2、的台地园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希腊
3、,是指把琐碎杂乱的诸元素,通过艺术处理使其整合,以产生规律化和秩序化效果。()
A.节奏
B.韵律 C.条理 D.反复
4、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蔽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植物,包括。()
A.乔木和灌木
B.草坪和花卉 C.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D.乔木和地被花卉
5、是构成园林景观形式美诸多法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法则。()A.韵律与节奏
B.条理与反复 C.对比与调和 D.变化与统一
6、按绿地的景观特征城市道路分为分为:、田园式、简易式。()
A.密林式、自然式、花园式、滨河式 B.密林式、规则式、花园式、滨河式 C.密林式、自然式、花坛式、滨河式 D.密林式、自然式、花园式、混合式
7、的经典园林布局充分反映出古典主义美学的原则——中轴对称、比例协调、主次分明、尺度适宜、变化统一。()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希腊
8、风景保护分类:生态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 区、发展控制区。()
A.动物保护区 B.自然景观保护区 C.地貌保护区 D.植物保护区
9、防护林因其内部结构不同可分为 种类型。()A.一
B.二 C.三 D.四
10、生态园从景观方面来说,要创作与大自然相协调并具有典型的 效果空间塑造。()
A.自然景观
B.人工景观 C.历史景观 D.生态景观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城市绿地
2、纪念性园林
3、地被植物
4、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5、生态农业园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地形设计的原则。
2、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3、说明立交桥头绿地设计要点.4、简述屋面排水设计具体步骤。
5、说明森林公园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试述生态农业园的生态园中入口、园路、给排水工程规划。
五、论述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举例并绘图分析高速公路绿地规划设计。
2、举例分析生态农业园规划手法。
第五篇:关于要求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和人民对城市自然环境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的提高,各地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我们北京林业大学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有关园林设计方面的专业,无论是招生还是分配,都供不应求。看到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党中央号召我们建设秀美的山川,让人深感欣慰。
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这个学科实际上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在国家权威部门的学科或专业目录中已经不复存在了。在1999年国家调整的专业目录中,工学类一级学科建筑学下面,没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该学科只能算作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个部分,名曰“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同时,在农学类学科中,有下属学科园林学,内含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工程等部分,但没有属于工学类学科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学校招生、分配、各种学术活动、课题申报、国家一级学科和北京市一级学科的申报中,我们不得以只能名不符实地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名义下,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内容,造成了许多误会,也限制了学术活动的开展。对于一个在国际上有着百余年历史、国内有50余年历史的学科,目前却是这样的处境,我们感到痛心,因为它反映了一部分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的损失。让我们概要地看一看国外和国内这个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一、国内外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1、国外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国际现代风景园林的创始人是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他的思想与设计实践将园林从过去的私人领地扩展到城市整体的范围,甚至更加广泛的区域。19世纪中叶,他首先将自己的职业称之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于这一名称,有不同的中文译名,其中风景园林是从1980年代中期后被大多数中国学者认可的名称)。189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成立,1900年,奥姆斯特德的儿子小奥姆斯特德在哈佛大学设立了美国第一个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标志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建立。此后世界上都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名词,作为大学中这一专业、国家的学会、学术刊物的名称的通用名词。现在美国约有70所大学设置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以哈佛大学为例,在学校的设计研究生院中,有建筑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城市规划三个并列的学科(哈佛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还是从风景园林中脱离出来的)。英国1939年成立了风景园林师学会(The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现名为The Landscape Institute)。英国规模最大的风景园林专业设在谢菲尔德大学,大学中有建筑学研究系(Dept.of Architecture Studety)、风景园林系(Dept.of Landscape)和城镇与区域规划系(Dept.of Town and Regional Planning)。德国目前约有8所大学有风景园林专业,名称多为Landschaftsarchitektur。以卡塞尔大学为例,学校中有建筑系(FB Architektur)和城市与风景规划系(FB Stadt-und Landschaftsplanung)。德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名称是BDLA(Bund Deutscher Landschaftsarchitekten)。[!--empirenews.page--] 从中可以看出:首先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本学科在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称,1948年成立的本学科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简称IFLA)进一步确立了这一学科名词。第二,Landscape Architecture 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并列的学科,而不是从属的学科。
2、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的园林专业高等教育始于1930年代,当时在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有相关的观赏园艺和造园课程,内容上更接近于园艺学(Horticulture),与国际上也是建立不久的风景园林学科(Landscape Architecture)还不完全相同。
为了中国同学科的发展,也为与国际上同学科的联系和接轨,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是由吴良镛先生、汪菊渊先生提议,梁思成先生支持和教委批准,于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创办的,当时的名称为造园专业。1956年大学院系调整时,此学科调整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改名为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1964年又改名为园林系。该系在1980年后发展为两个专业方向,即园林设计方向与园林植物方向,并逐渐形成了两个学科。1988年正式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Landscape Architecture),与国际上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对应接轨。随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不断发展、完善、壮大,除北京林业大学外,同济大学、苏州城建环保学院、武汉城建学院、重庆建工学院等工科院校;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等农林院校都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
198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建筑学会园林学会,并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建立了通讯联系。1987年园林学会正式向建设部申请,要求参加IFLA组织,1989年底,国家科委正式批准成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它是中国科协的组织部分,属国家一级学会。到1995年,中国风景园林师考试注册制度被纳入建设部工作计划。可以说,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风景园林领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从学科、学科名称、学术刊物、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风景园林师注册制度的酝酿等全方位地开始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进入1990年代,中国的经济的繁荣和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使风景园林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遗憾的是1999年国家调整专业目录,取消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把它归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中的一个研究方向。一些已经具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工科院校不得不停办这一专业,如苏州城建环保学院、武汉城建学院等院校;有些工科院校将原有的师资力量重新组合成立看似相近、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新的专业,如同济大学将风景园林专业改为旅游管理专业,尽管课程设置上还是以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为主,但为了与专业名称相符,不得不开设大量与风景园林无关的课程;一些农林院校成立了城市规划专业,如北京林业大学,尽管这些院校根本没有能力设立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学科,但是为了变相保留风景园林专业,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至少这样,学科和专业的名称还能称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这是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学科名词。目前,1980年代中期后建立起来的完整的风景园林体系,只有学会还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外,其他的一切,包括学科、专业、甚至于整个行业都没有了。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与国际接通的轨道又成脱离状态。[!--empirenews.page--]
二、目前的问题
1、学科内容与名称不符
无论原有的风景园林学科改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或是旅游管理或是其他,内容与名称都严重不符。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为例:北京林业大学原有风景园林本科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点及博士点,1999年后不得不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学科名称并设置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有时直接称作城市规划与设计。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置于与其平行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之下的学科构架,是与社会上学科分工、与国际上的学科体系的实际情况不符的,因此是不科学的。城市规划与园林规划、城市设计与园林设计不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两门学科的概念,两者相关,但绝不是一门学科。
2、具有独特、优秀的中国特色的学科无以与国际同学科接轨
中国园林以独特、优秀的民族传统自立于世界园林之林。自西晋以来,就沿用园林的名称。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需要,于1951年创办的本学科,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培养了数千人才遍布全国各园林单位。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本学科的学生取得了连续三届世界大学生园林设计竞赛的大奖、一届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大奖和一届亚太地区大学生园林设计大奖。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同时,也使国际园林学坛为之一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寄来的世界教育单位和学科的英文资料中将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列在中国同学科第一位,说明本学科在国际同行学科中有突出的影响,与国际上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完全接轨,与国际风景师联合会也有正常的学术联系。而今取消了本学科的原名,将其归属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则无以与国际同学科接轨,一个具有50余年历史、在国际学坛树立了良好影响的学科应该大力发展,而不应该换姓,销声匿迹。
3、影响国家的建设
我国现在的园林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园林发展为园林城市,园林学发展到包涵城市单体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三个层次。我国急需高质量的园林规划与设计人才。如果没有风景园林学科,将出台的国家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园林建设以园林设计为首要环节,应有名副其实的学科名称,以适应我国建设的需要。要建设秀美的山川,就要名正言顺地发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学科。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与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与环境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建议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与国际接轨,也正如同吴良镛先生在 “广义建筑学”和1999年国际建协“北京宪章”中指出的,设计领域要“融合建筑、地景(Landscape Architecture)与城市规划”,使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成为独立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并列的学科。反之,如果学科的地位得不到解决,受到影响的将是中国的整个设计领域,不利于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深望领导切实地考虑这个问题,并作出英明、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