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文
二年级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文
小学生进入二年级后,由一年级单纯的写一句话开始逐渐过渡到写几句话的小作文了,有的孩子写的多一点,好一点,有的不会写,觉得没话说,于是,家长和孩子都苦恼,导致孩子怕写和不会写作文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但孩子的脑海里没有积累足够的知识,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应该是原因之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写好作文,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阅读量,让孩子积累大量的知识和词汇,这是写好作文必不可缺的一步。但是普遍家长反应,学生没有兴趣或者根本坐不住去读完一本书。好动是我们低年级小朋友的天性,关于这点有很多其他的渠道,比如:由您讲一个故事给他听,或者要求学生讲故事给您听。而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反复阅读,也就是说,一本书读完之后,过一段时间要把这本书再重新读一遍,按照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一般是先快后慢,所以呢,第二次阅读同样的书就可以加深孩子对书的记忆力,这样一本书相当于获得了两本书的知识量。
二、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写话训练。
具体要做到:
1、字迹
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字迹的端正,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写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清晰的字迹肯定能为写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写之前要先思考。
对于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做:
每次孩子拿到老师给的题目之后,都让他自己先说,根据题目,看要求写什么,然后呢,会有几种写法,在正式的确定到底要用哪种思路写之前,不让他动笔,只是让他说。这样的好处是:让他把精力放在去想:我到底该怎样写?有几种写法?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写,可能顺着这个思路写几句,他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写不下去,如果重新写的话,手又累心又烦,但是如果一开始只是说作文那就不一样:他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想,可以有五六种创意,当然前提是不能跑题,他想到了一种,然后就顺着这个思路说下去,说着说着,他自己觉得不好,又换另一个思路,也许这个不错,越往下说越觉得不错,这样的话,比较完整的清晰的框架出来后,再让他动笔。在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家长切记不要干扰孩子的思路,因为孩子总能给你一些出乎意料的想法。
3、写完后要再读
低年级的小朋友写作业时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那么作文写完后也必须多读几遍,这时学生可以发现自己不小心漏写的字,甚至是错别字,语句不通的地方。
第二篇:二年级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文
二年级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文
小学生进入二年级后,由一年级单纯的写一句话开始逐渐过渡到写几句话的小作文了,有的孩子写的多一点,好一点,有的不会写,觉得没话说,于是,家长和孩子都苦恼,我认为导致孩子怕写和不会写作文的原因是孩子的头脑里没有积累够足够的知识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认为要写好作文,家长应该在这几方面多努力:
一、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让孩子积累大量的知识和词汇,这是写好作文必不可缺的一步。
这里,关于如何给孩子读书,我想说一下:
1.选书方面: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经典好书。
2.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至少半个小时左右,多于1个小时最好。寒暑假可以时间更长一点。
3.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反复阅读。也就是说,一本书读完之后,过一段时间要把这本书再重新读一遍,按照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一般是先快后慢,所以呢,第二次阅读同样的书就可以加深孩子对书的记忆力,这样一本书相当于获得了两本书的知识量。
二、家长给孩子适当的讲一下写作的技巧。
比如,如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插叙,倒叙,如何点题,如何过渡等等,这些知识可以简单的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顺便给孩子讲讲,没必要特意去买一本作文指导大全之类的,因为给孩子讲得太多,他不仅记不住,而且会烦。
三、加强孩子发散性思维训练:
所谓发散性思维,简言之,就是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或者方向来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做法是:
每次孩子拿到老师给的题目之后,都让她自己先说,根据题目,看要求写什么,然后呢,会有几种写法,在正式的确定到底要用哪种思路写之前,不让她动笔,只是让她说。这样的好处是:让她把精力放在去想:我到底该怎样写?有几种写法?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写,可能顺着这个思路写几句,她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写不下去,如果重新写的话,手又累心又烦,但是如果一开始只是说作文那就不一样:她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想,可以有五六种创意,当然前提是不能跑题,她想到了一种,然后就顺着这个思路说下去,说着说着,她自己觉得不好,又换另一个思路,也许这个不错,越往下说越觉得不错,这样的话,比较完整的清晰的框架出来后我才让她动笔打草稿,这个草稿除了要改一下错别字或者标点等小问题,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往作文本上抄了。在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家长切记不要干扰孩子的思路,因为孩子
总能给你一些出乎意料的想法,很多次,看到题目,我觉得应该这样写,但我不说出来,我让孩子自己说她的想法,我想也许她的一个想法会跟我的重合,但往往是有很多时候,她想出来的我没有想到。
所以说,除了聆听,这个时候家长最好给孩子充分的想像空间和时间,当然,这样很费时间,一篇小作文往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会对创意和素材如何取舍。
以上就是对自己孩子写作文的一点想法和做法,难免有些片面,因为要写好作文,有很多因素,但是任何时候如果缺少了阅读的积累,那是绝不可能写好作文的,因此,我建议有些家长,与其把钱花在给孩子报作文辅导班或者购买大量的优秀作文书上,不如用它来多买那些经典的,能给孩子无穷想象力和童年带来乐趣的书,用书来充实孩子,即使孩子的作文没有提高,但是他们也会从这些书中受益很多。
第三篇: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写作文
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写作文(日记)
一、作文(表达)是终身需要 不论做什么,会表达的总是占优势。其实不论干的是哪一行,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作文(日记)是语文的重镇
刚才说的是从长远看,从眼前看,作文也是迫在眉睫的难点,考试卷面上最低30%,最高100%。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就做过只考一篇作文的事,几年前北京一所重点学校内招实验班,他们的初一新生是从将近8000个考生中选的,敢报考这学校的孩子本身就有很足以自信功底,从这么自信的8000孩子中才考出的400人,实验班又从这400人中抽80人,考什么?都不好考,数学、英语、语文知识这些东西已经被这些孩子玩得滚瓜烂熟了,就只考一篇作文。现在,重庆、福建等地也张扬高考只考一篇作文。
三、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这话大家都信,但觉得不好操作,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记流水账,要么雷同。其实很简单,定一个小范围,比如“晚餐时的对话”、“上学路上听到的”等,保证既有内容可写,又不容易雷同。
四、作文(日记)就是用笔说话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如有的人打起电话来能滔滔不绝,就是写不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把自己吓怕了。这些孩子一见到作文题,一铺开稿纸,就开始吓唬自己了:不得了,我要写作文了!作文可是我一直头疼的!老师说作文要讲究怎么开头、结尾,怎么选材、立意„„有这么重的负担,当然难写。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不妨换一种想法:我不是在写什么作文,我是要对朋友说话。我要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事),这事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我要告诉他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或者遇上了一个好老师(写人),这朋友(或老师)长得如何,有些什么与别人不同的,有哪些兴趣爱好,性格如何。我要告诉他我到什么地方旅游回来了(写景),那地方在哪儿,那里都有些什么景致,有些什么好玩的。我要告诉他我买了一样新东西,告诉他我学会干什么了,告诉他我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但是很不幸,这位朋友听力很差,我只好写给他看——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让他知道你想告诉他什么,就是作文了。
其实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想通了就不那么难了。把写文章当作说话,是从内容来说的,文字还不完全一样。文章是“写话”,但写的不是原来的口语,而是加工过的口语,口语中那些罗嗦的、重复的内容和习惯性的语气词不见了,凭手势、眼神和暗示的意思也要明确表达出来,道理则是一样的。不吓唬自己,“我手写我口”,写起来就轻松了。
五、作文没写的,就先学会观察
观察是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去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在此,我们以《冬天真冷》为例,说说怎么观察就能有写的。用眼睛看。我们没法看见“冷”这种无形无色的东西,但可以看到因为冷而表现出的各种现象。看天空,看地面,看植物,看动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结果各写成一段,就有九段了,每段写上三至五行,不是什么难事。以植物为例,没受过观察训练的人往往一句“树叶都落光了”就写不下去了,这既不真实,又没法往下写。如果把头伸到窗外看看就会发现:大部分树的叶子掉光了,有的树叶枯黄了,但仍然留在树枝上;松树、柏树和万年青等没掉多少叶子,远看还是绿油油的,但近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叶尖泛黄了„„这不仅解决了“没写的”的问题,更解决了“要真实具体”的问题。
用耳朵听。我们能听到许多与“冷”有关的声音,如风雪声、人们的议论声等。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很有内容:“冷死了!”“耳朵冻掉了!”“我都成大冰棍了!”„„选自己觉得精彩的、有特色的记下来,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吗? 用皮肤感触。用手试试自来水、地面、铁栏,自己往手上呵呵气,都可以有明显的感觉把这些感觉记下来,又是别致的一段。应该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种感觉器官”不是说所有的感觉器官都硬派上用途,像写天冷,味觉就不必非写不可。
六、要想写得更好,就要加强表达练习语言的运用很重要。
同样是这么些字,同样是这些对象,有的人写得神采飞扬,有的却写得让人晕晕乎乎的不知道写些什么,这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运用问题。自信阶段,表达训练的目标是写得正确、完整、联贯。首先要考虑写正确。这既说内容反映方面,也说字词的使用方面,所反映的情形要真实。比如说冬天“所有的树叶都落光了”、“所有的人都穿着棉衣”、“人们都躲在家里不出来”是因为用了太绝对的词,所以显得内容不真实;写冬天的北京,偏要扯上“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入冬以前,大雁在北京的马路上、天空中随处可见似的,这也是中范文的毒太深,显得不真实。其次是考虑写完整。这包括句、段、篇的完整:句子成份要齐全;每一段说哪个方面,要说完整;整篇说什么,要说清楚明白。再就是考虑联贯。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联贯才成文章。句子之间的联贯指的是前后联系要紧密,不要东拉西扯;段与段之间要有联系,要有过渡和交代的句子。带孩子做“表达训练操”。不要借助字典词典,每天尝试解释一两种事物并记下来。比如什么是“饭”,要解释到不会让人误会、禁得起“逼问”为止。如“饭是人吃的、用粮食加工成熟的主食”,这就不会与其它东西混淆了。达到正确、完整、联贯后再考虑写得生动、形象,就是如何说得更好,更让人喜欢听、记得住。
另有几点要求:
1、初期不要忙去看、学范文,特别是同龄人写的范文。范文不是不好,而是在自信心都还不足的前提下学范文容易进入误区:首先你不知道那范文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写的,模仿的结果轻者会不伦不类,重者会成笑料。比如“春节刚过,趁着没开学,天一晴,我们就下河捉鱼了”,如果是北方,简直不合情理,但南方就很自然。——咱们中国大得很呢!要学也应该是逐步从经典作品中学语言、学文法。
其次,您只消想想,如果一个孩子要学画画,老师一来就给他展示一幅名画,说它哪好哪好,然后就叫孩子学着画,行吗?
2、务实。从一开始训练就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抒真情,写真文,说真话,做真人。有这么一个典型事例:小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说(写)春天,一个会用“鸟语花香”、“百花争艳”等一些词语,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赏;另一个则说春天来了,爷爷把鸟笼挂到屋外的窗栏上了,奶奶把花盆摆到外面阳台上了,妈妈把他的小自行车从床下拖出来擦干净了„„后者被老师斥为“大白话”,我们却非常欣赏这种真实。
3、求多。初学作文,写得越多越好,因为有写的才有改的,如果刚刚凑够要求的字数,那就很难改好了。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口袋里的钱只够买一支普通的口红,旁边的人告诉你怎么做发型、用什么面膜、怎样怎样„„你办得到吗?但有足够的钱就不一样了,不怎么刻意也能打扮出好形象。
4、在孩子还没能一口气写出几百字之前别不要太较真。不要忙着指责孩子字写错了,或者哪个句子不通,指责孩子不会用词不会修辞。作文有点像盖房子,得先有料,再搭好架,最后才是装修。哪有楼没封顶就忙着装修的?
5、注意养成几种良好习惯。一是直接用钢笔、圆珠笔、炭素笔写作,从少用直到不用涂改工具,培养下笔的责任感,不要养成随意、有依赖的习惯。二是写作过程中不要一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或问人,这会打断思路,可以先空着或用铅笔注上拼音,到检查的时候再问、再查(字典)。三是不论片断练习还是成文训练,至少在一段文字内不要停下来,要一气呵成,思路才连贯自然。四是边观察分析边积累。平时所做的观察分析训练要积累下来,用一个本儿随时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非常有用。有一位同学专门记她的老师表扬同学的话,后来写“特别会表扬人的老师”就精彩得让人读了还想读。积累观察分析材料不需要成文,只要分分类就行了。可以分明类别,如“爸爸(妈妈)的精彩语言”、“我的新发现”、“XXX的动作”等,这就可以避免混乱。
孙得新2012.3.23
第四篇: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写作文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
大多数孩子写作文是一件难事。这不是孩子的错,所以不要过分责怪孩子。但如何帮孩子克服写作文的难关了,是家长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多看书。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应该养成读名著的习惯,加大孩子文学知识面。有些作品,做家长的要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和写作的背景。
二、多练习。要求孩子坚持写日记,不强求孩子写得多好,但要坚持,并给予鼓励。在写作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当好帮手,但不要当“操手”,也不能甩手,要慢慢脱手。
三、多讲解。对好的文章,家长应该先学习,把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讲给孩子听。模仿写作很重要,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学校教的有限,家长要做必要的补充。
四、多指导。孩子往往在写作上不会写开头。要告诉孩子,文章的开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规定模式,只要符合提要就行。
五、多观察。家长应该带孩子去观察社会、自然和事物,让孩子从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虽然不能事事观察,但要学会让孩子多观察事物,产生联想。
六、多交流。让孩子在学校、网络和社会多交流。看看别人是怎样写作文的,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方法。这样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提高,不要闭关自守,堵塞思路。
七、多鼓励。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在写作上,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一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二不要经常责怪孩子写得不好。要看到孩子的进步,特别是对孩子在作文中的好句子,应当及时表扬,给孩子以信心。叶老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
表达)
从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小学段的孩子们写作文,没有什么低段高段之分,只有句子,段落,篇章的到达层次之分。这么说吧,一个高年段的孩子,如果句子没写好,没写顺,段落肯定写不好;段落写不好,篇章当然也就没人喜欢看。相反,一个低年段的孩子,如果句子写好了,他会自然而然地写好段落,段落写得好,篇章立意的教学自然而然地也可以提前,所以经常有三四年级的孩子,作文比六年级的孩子写得好的现象。
低年级的孩子重在教导,高年级的孩子重在引导。也就是说,低年级的孩子,我们要传送给他很多东西,加强字词、句式等方面的指导和储备;高年级的孩子,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有了一定基础,那么侧重点就在思维的启发,构思立意的技巧,我们的指导重点在思维与选材,不宜指导过细,干涉过多;还有一种孩子,说话干巴,写起来晦涩,这类学生还得回到写话写段方面,加以练习。家长困惑:我的孩子写作文总是句子说不通顺,还有很多错别字,怎么训练?盼盼心语:多读多说,是训练习作的基本方法。
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写好句子。因为我们是用母语写话,所以只要孩子会说话,就能写话,按照常理,写出来应该比说的还要好。
但是,有一些因素妨碍了孩子的表达,比如方言和书面语的不一致,还有一些说话习惯,口头语多用简语,缩略语,书面表达必须用完整的语言;口语表达中,一些表情代替了很多感受,口语表达必须用词语和句子把感受描述下来;还有些孩子,字词的基本功没打好,想写句子,提笔就忘字。这类孩子,我在教学中,是让他们写拼音,拼音也不会写,就画圈。等作文写完了,再鼓励他查字典或翻课本解决,如果圈太多,孩子太累,在补圈的时候就直接告诉他一些
字怎么写。不能牺牲他的写作兴趣,更不能让他一边写东西,一边查字典,因为写作这个过程应该一气呵成,不能让思路像波段一样跳来跳去,不连贯。
理解了这些成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多创造机会练习。
1,口语表达中,多用完整语言。
(1)平时多和孩子做一些正式的问答游戏。
“这东西好玩吗?”孩子肯定只简单地答说“好玩。”这是不完整的答话。我们要启发他答完整,答具体。什么东西好玩,为什么好玩。直到孩子答:“这
个小火车很好玩,它一动起就‘呜呜’叫,有意思。”这个回答才能算正确。
(2)当孩子向你提某个要求时,更是说话练习的好时机。孩子说:“爸爸,我要自行车。”这个干巴巴的要求,一点都不能打动我们。这是个启发他带上感情说话的好机会。“唔,你为什么要自行车?”“你要自行车有什么作用?”“你想要辆什么样的自行车?”“把这些疑问都说来给爸爸听听,爸爸考虑考虑。如果能具体写给爸爸看看,爸爸可能会更明白你的想法。”呵呵,这个时候,孩子肯定是想方设法,使出浑身解数来表达对车的了解和喜爱了。
2,积累语感,重视孩子的朗读。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多诵读一些名句名篇,心中有了基本的语感,说话就不会掉了主语掉了谓语。
我觉得,一些短小的文章,孩子入情入境的朗读,语音语调也要重视。如果一篇文章,读者能把自己融入角色,绘声绘色地朗读,他内心的感悟一定很到位很深刻了。
看故事书,更是帮助孩子积累语感的好途径。现在有很多孩子,一有空就看电视,不太爱看书,这个我是不赞成的。好的电视节目可以丰富孩子的视野,但是对于说话写话,语言表达来说,行诸文字的书本,对孩子的启发肯定更大。当孩子在看故事书时,他要通过文字去想像画面,把画面转化为内心的感受,这个过程,绝对不是电视的直观感受能取代的。
看书看得多了,那三千多个常用汉字,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带着特定的意义重现又重现,孩子的错别字,自然而然就渐渐少起来了,阅读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有提高了。
家长如何指导三年级孩子写作文
小学生一进入三年级,就普遍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从写话到写段,字数有所增加,还有从单纯的写话到一定的描写,语言上也有所提高。
首先,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由于现在的学生家长素质普遍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逐渐提高。
尤其对于作文这一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口成章,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但是很多家长都报着成人眼光看孩子的作文,往往写了再撕,撕了再写,孩子被逼的口咬铅笔头,眼瞪天花板;有的家长看学生不动笔就帮了起来,家长说着,学生记着,这样做对孩子的写作水平又有帮助吗?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家长有这样的愿望,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孩子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要多和孩子交流,教他观察,教他描写,早期必须要指导,否则一旦他感觉无从下手,越写越怕,那就麻烦了。
1,家长要多买一些书,特别要买一套从写人到写事、写景比较全面的作文书,其中最好有好词、好句、好段的汇集,这样便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翻查。订一些好的杂志,图文并茂的杂志信息量大,孩子很喜欢。
2,孩子的作文,时好时坏,有擅长有不擅长,都是正常的。家长不能急,不能和别的孩子攀比,家长的急躁很容易引起孩子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3,喜欢写日记的就让他写日记,不行就周记,再不行就紧跟老师。家长以鼓励为主。写得再差的文章都有一两个好句子,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写作能力是靠培养的。常让他把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多赞扬他顺便提一些建议
4,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教会孩子说话,要让孩子说出话来有条理性,词不达意的语言要及时纠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鼓励、帮助孩子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如朗诵、故事、班级干部竞选等,逐渐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让孩子多接触成语。这里的成语不光是词典上的成语,还包括一些常用语、习惯语、歇后语、名言、警句、谚语等,孩子脑子里词汇丰富了,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6、尽量系统地培养孩子写作,从字、词、句的认知到语言的表达,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到场面、情节的描写,由浅入深,系统地培养孩子写作,这样,孩子的写作能力会渐渐得到提高。
第五篇:论文《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文》
跟家长们聊聊辅导孩子写作文
有不少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语文成绩很优秀,都在九十五分以上。可到了三年级以后就突然掉了下来,家长就认为是换了老师孩子不适应,或是现在的老师不如以前的老师负责任等。
其实大多数孩子语文成绩掉下来的真正原因是:三年级语文由原来单一的基础知识变成了基础知识加阅读写作。而且阅读写作在考试中占的比分接近50%。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语文成绩突然掉了下来。据我们了解这部分学生中绝大部分平时几乎没有什么课外阅读量,语感普遍不是很好。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感呢? 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两个词“一种意识”加“两个坚持”所谓一种意识就是:不需要每天郑重其事的坐下来专门来做这件事,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有这种意识,注意引导和训练就可以了。比如:当孩子呀呀学语的时候家长尽量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当孩子说的不完整的时候,家长笑着说一遍完整的话,让孩子模仿,当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的时候,家长及时的表扬。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说话应该说完整的话。孩子稍大一些,经常带孩子出去玩玩。这里所说的玩不光是带孩子去超市啊,商场啊这些大人感兴趣的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带孩子到孩子的活动场所,如:游乐场、公园、幼儿园、电影院等。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另外有机会增加语言交流的机会。活动结束后,还要积极鼓励孩子把今天活动的过程讲给爷爷奶奶或是小朋友们听,一次来锻炼孩子的语感。如果孩子开始不会说,家长完全可以一句一句的教,再让孩子复述出来,赢得掌声后孩子会对自己信心倍增,小嘴会越来越会说。
这里的两个坚持,一是指坚持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因为扬州方言的有些词汇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如果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只会用扬州话交流,那么他写文章的时候就会出现诸如:“我家妈妈说的„„”“我们等了大白天还没来”等这样的扬州方言词汇。这会是孩子作文中的一大障碍。第二个坚持是:坚持读课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