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尝试利用预习学案导学的课堂模式语文
尝试利用预习学案导学的课堂模式
“预习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预习方案。是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将充分地发挥预习学案的三种作用
1、课前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预先消化了将要学的内容,暂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及自学时发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思考,留在课堂学习,让课堂40分钟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
2、把课堂学习内容提前呈现,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课堂成为一个生生、师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知识、新能力的过程。
3、教师预先得到学生的预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策略,主动、灵活地处理教材,及时修正教案,做到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将学案导学的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编制学案 教给学法→结合学案 课前预习→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解难释疑→达标训练 补偿矫正 →巩固总结 反思领悟。
(1)编制学案教给学法
编制学案要依据教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来设计,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编制,同时能通过学案的预习,能渗透学法的引导。如: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情节复杂,虽然故事感人,但学生对这种骨肉分离的经历少之又少,怎样通过学案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文章条理,初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附《地震中的父与子》学案
1、大自然并不是每时每刻造福着人类,地震常常威胁着他们,带给了人类痛苦的灾难。请你查找有关地震的资料。(设计目的:在对地震的深刻认识中,感受地震灾难之巨大,为在灾难中顽强求生,舍命救援的人产生敬佩之情,更为接下来在地震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感人故事做好铺垫,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2、借助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一读:读通课文,二读试着读出感情。想一想,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目的:在个体自读中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本文重点描写了父亲和儿子两个人物角色,认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主要描写父亲的,哪些自然段是主要描写儿子的?(设计目的:理清故事的顺序;在头脑中初步构成父亲、儿子两个板面。)
4、文中的12自然段写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些描写中你想到了什么?(设计目的:帮助学生抓住父亲最具感染力和辐射力的画面进行个体的感悟。)
5、你喜欢阿曼达吗?请说说原因。(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体会阿曼达坚忍不拔等待的形象。)
借助这样的学案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无论何种层次的学生,都将对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认识。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就能在课堂教学中以12自然段的第1、2句内容为文眼,辐射全文,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从三个情感层去感悟和震撼,去聚焦父爱如山的父亲形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对父亲挖掘时间长去感受父亲的累,从父亲的累中去感受父亲对孩子的爱。第二个情感层是抓住有人阻挡到不再阻挡,父亲仍然义无返顾地挖的内容更深层次地去感受父爱,感受父亲对孩子的责任,感受父亲信念的执着。第三个情感层是抓住父亲的外貌描写,去感受父亲血泪的情,沉甸甸的爱。最后把父亲和儿子两个板面融合,让两种形象在创造奇迹之后汇合,自然地以“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的评价中,提炼中心:是一种不被征服的精神,是一种爱的力量,才使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成为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2)结合学案 课前预习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 “学案导学”教学模
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2)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约5—8分钟。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预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注意点】
①要真正让后进生演练,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等。
③教师要及时概括学生中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
(3)精讲点拨 解难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时间】约20—25分钟
【目的】
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
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预习中不能掌握的地方,即学生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
②明确教的方式。师生互动,注意课堂生成.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免学生走弯路。
(4)达标训练 补偿矫正
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
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时间】不少于5-8分钟。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①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
②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②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③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一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5)巩固总结 反思领悟
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提示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篇:利用学案导学
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本文从学案导学的含义、特点、必须遵循的原则等几个方面,阐明了学案导学的利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案导学
到过永威的人都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永威人教学致胜的法宝,是永威中学腾飞的翅膀,是永威经验和永威奇迹的精髓所在。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作了很好的回答。“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了困难,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教师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最后当堂训练还是自主学习。
自从学校提出向永威学校学习,学习他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施学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教改举措以来,我带领理化生组全体教师精心制定了学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并于本学期初,尝试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学案导学”已尝试实践了两个月,通过我们的教研和实践,我对“学案导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初步形成方案,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在课堂外能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逐步学会学习,以达到终身学习的效果。
“学案导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本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变教师的“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三,增加了教学活动的实践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要求。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学案导学”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现结合我的教学来谈谈
“学案导学”中也应注重情感因素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案导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增加了教学活动的实践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要求。学案教学,可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学”的活动,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好方法,它顺应了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学案教学特别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首先,要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控。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最后、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学案导学”应注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 第二特点,变教师的“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能够处理听到、看到的信息,然后才能交流,在此过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课时,设计成一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合理分组,明确任务。各组选取组长,组长领取任务。 本课内容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 酸雨怎样形成的?
② 酸雨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③ 目前酸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
④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
⑤ 现在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
第二阶段:每小组领取任务后,由组长组织分头查阅资料,找时间组内交流,达到共识(以上两阶段均在课前布置,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第三阶段:在上课时,每小组在班内交流汇报本小组的成果,并随时回答其他小组的提出的问题。
三、“学案导学”应注重将“自主学习”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学案导学” 第一个特点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给学生灌输,而轻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课改课堂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的确,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与轻松。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而所得到的知识也将会更牢固。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问题,学生就会在积极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成功和进步,体验化学的魅力。
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先学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通过分析讨论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的使用都参与进来,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自已使用药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参与获取知识的活动,对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和得出结论都有了实际的体验、明晰的要求和思路,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四、“学案导学”应注重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在思考研究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实践——观察——总结”的教学步骤,先由学生在教师不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操作,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同时,在实践中,也必然有部分学生会碰到一些障碍,可让他们合作讨论,也可以让他们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规范操作的全过程。此时此刻,学生们有的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实践操作是否正确;有的则想弄懂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从而使教师的“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原则是学生主动的投入和反思,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理解,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启发学生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在各个不同的程度上了解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掌握新知识的程度,促进部分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操作,我切身感受到“学案”有许多较于“教案”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出发“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导学、助学,为教师施教提供大纲;从学习目标出发,“学案”坚持知能统一,实现学会和会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在课堂上相互讨论,遇到难题时教师加以点拨,从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形成技能。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当然,对于我们使用“学案导学”的实践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困惑。凡事有利就有弊,教学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放开思维,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怕困难和失败,踏实肯干,求真务实,推动“实施学案导学,创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顺利向前发展,为我们化学的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
2012年10月20日袁菊莲
第三篇:日月潭预习导学案
日月潭导学案
【教材研读】
我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再读课文,书写生字。
4、读一读,抄一抄。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水碧绿
树木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
5、基础知识探究
探究点1 查字典,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潭: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环绕:
隐隐约约:
探究点2 再读课文,说说日月潭在哪里?为什么叫日月潭?
探究点3 日月潭的形状如何,分别像什么?
探究点4 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景色如何?
清晨:
中午:
雨中
4、你认为日月潭的风光美吗?抄写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第四篇:浅谈如何设计预习导学案
浅谈如何设计预习导学案
摘要:预习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预习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实施预习导学案的意义 :
通过“学案预习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预习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词:预习导学案;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预习自学。
怎样设计问题才合理实用呢?
1、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2、问题不宜太多,太碎;如:Unit7 The Birthday Party Section A中的对话只需用两个问题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话了:①whatare the children doing?②What happened to Micheal at the party?
3、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4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2、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预习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3.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预习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预习导学案的层次性。预习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我在编写预习导学案时先从较简单的词汇入手,再到围绕知识讲解部份的当堂检测,最后提升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达标检测。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吃透教材是基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预习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目标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二是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我在编写预习导学案时将每课的重难点编成知识讲解部分。如:Unit 5My s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Section A中的知识讲解有:
1、What day is it today?今天星期几?句型What day„?常用来询问星期几,回答用It’s﹢星期。/Today is﹢星期。2 What class are they having?他们在上什么?What class用来询问什么课程,class 与lesson同义。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预习。三是紧扣目标抓落实。预
2习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预习问题和适当的习题。
以上是我对预习导学案的一点理解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22条》,作者:李炳亭;
[2]《外语教育心理学》,作者:贾冠杰;
[3]《中学英语学习策略》,作者:袁昌寰;
[4]《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自主学习的定位、策略与实践,作者:
黄远振。
第五篇:学案导学模式初探
导学案模式初探
学案,简言之,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案的设计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学习目标、自学流程(自学指导、平行训练、合作探究等)、达标测评等几部分,在备课时根据需要可对其进行适量的调整。时间安排上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这样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目标的实现。
首先必须说一下学案与教案的区别:从设计的理念、角度和针对性等方面,学案与教案都有一定的区别。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案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以及学习活动过程。而教案则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方案。教案中主要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的环节,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虽然教案中也有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但表现不够突出,体现不够充分,整体上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此外,学案与教案还有以下两点区别:一是教案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接受知识的“跑道”,而学案为学生提供的则是一种自主发展的“通道”;二是学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包括了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学习环节,而教案则只是体现了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一个学习环节。所以,学案定出的是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而教案定出的是教案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案的设计,是“学案导学”的关键。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要:(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2)要有启发性。(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4)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份好的学案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学案的理念:
“学习目标”,为使教学过程有更准确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将《课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等,这样的目标既准确又具有针对性,学生带着这样的目标去学习,有助于他们对 课本重点、难点的把握和认知。对于学案中学习目标的确定,严格按照课标的标准,既不增加难度,也不对其随意的删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新的教学理念告知我们:因将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学习与思考,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问题是什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明确的、顺利的、高效的进入到自学状态中去呢?用学案导学,关键是“导”,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要求,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限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方法、指明达到什样的程度。教师要在自学指导中明确的告诉学生在多少时间里,采用怎样的有效方法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以及最终需要达到的标准。自学指导中的“导”,是学生进行高速、高效学习的指向标,只有“导”的明白、准确,学生才能顺利的进入自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优秀学案应该达到这种水平:老师不说一句,学生也能够按照要求按部就班学习,并能够检测自己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缺陷,从而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们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传授,这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
“平行训练” 即针对学生自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的节奏,这部分练习以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为主,所选题型以平行性、基础性的练习题为主,侧重双基知识的检测。训练时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确实有困难的可借助课本、小组内学生或老师。此部分的讲评以教师针对个别题的点评为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教师可快速通过。
“合作探究” 它是在学生对学习目标要求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掌握之后,通过平行训练测试的情况下,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具有一定难度,侧重于学生能力考察,适合学生小组合作互助方式解决的题型。
合作探究部分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围绕课程标准和重难点设计,有一定的开放性、层次性、联系性。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学生在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讲评时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观点为主,教师适当时进行引导和点评。
“达标测评” 这是学案的最后一部分,时间设定为10分钟,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检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题型设定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既要有侧重知识掌握的基础性练习,又要有侧重 2 能力方面考察的题型,鼓励教师多设计历年各省市中考中与本节课有关的考题,提前使学生感受中考、面对中考。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
1、课前
将编写打印成册的“学案”分发给学生 , 一般一个章节装订成册为一套“学案”或单张单页地分发给学生,在上课前学生完成某一个“学案”的课前准备,复习旧知与预习感悟;为此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指定的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学案预习新课内容的问题,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就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教材,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就把问题交到学习小组,小组共同学习——交流、探究、归纳。还要求学生尝试完成课内达标题目。小组再把小组的疑难交到科目代表处,科目代表把班级的疑难交到任课老师。
2、上课
(1)、导课:可先有教师引课 ,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说明学习本节课的背景与实际意义以及重要作用。然后将课前统计的疑难问题展示出来,分组讨论探究。
(2)、探究:指定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对结果展开讨论。主要针对问题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展开讨论 , 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或由数学教师启发、引导 , 最终使问题圆满得以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 也是高潮之一 ,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 都来探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讨论 , 最后准确解答。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是求异思维都应给予肯定 ,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精讲与总结:教师根据探究情况,对本节内容进行引导或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 , 并且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或引导,不在多 , 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 , 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 , 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 , 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 突出重点 , 突破难点 , 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
(4)、训练巩固培养能力:“基础与达标”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 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结果,或在课上也可留一点时间让学习小组对完成的情况进行交流 , 然后再推荐一名学生回答结果 , 教师及时给予评判。然后 , 进行能力训练 , 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 , 对疑难问题 , 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
3(5)、课堂小结: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 , 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 , 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 , 回顾学习目标 , 检查目标是否达到 , 还存在哪些问题 , 如何解决 , 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
(6)、布置作业。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一部分基础训练题、能力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等), 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 , 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同时要求学生自学完成下一单元的“学案” , 为下一节上课作充分的准备。
实行学案导学几点建议:
1.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教师乐教、善教,学生活学、会学。促进全体发展,关注个体提高。同时通过多种交流渠道,有效地沟通了师生情感,加深了师生情谊。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