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积极陪伴者!(小编推荐)
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积极陪伴者!
宝宝是怎样学习的?哪些活动能促进他的大脑发育?对宝宝的学习,父母能做什么?
一、了解宝宝的学习方式
1.与父母互动——“发球与回球”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就像是打网球——发球和回球。这种一来一回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对小孩说你好吗?孩子就会看着你,对你微笑,你就知道他是有反应的。父母要多做与孩子有互动的游戏。
2.与环境互动
宝宝也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学习,也就是孩子在这个环境中,通过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来学习,所以,我们尽可能积极地邀请孩子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家里,我会把非常贵重的物品,比如花瓶,放到一个特别高的他够不着的地方,或者把一本我很想读的杂志放在柜子。我做的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尽情地、安全地探索。我确保孩子活动范围内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让他挪动,让他触摸,我可以尽量减少对他说“不”。这样,孩子才能与环境尽可能地接触。
3.体验和经历
我们和孩子日常所做的一切活动——去图书馆、去公园玩、坐公交车等等,都在增长孩子的体验和经历。小孩经历得越多,他的词汇量也增长得越快。
4.陪着孩子玩!玩!玩!
儿童应该去玩。而作为大人,我们应该陪他们一起玩。在儿童玩耍中,家长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陪伴者。事实上儿童正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我们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去识字、学数学。但是他们在认字之前,必须要有一些基础,就像你在编一个网的时候,你需要有交织点去支持这个网。孩子在能够阅读之前,需要有大量的词汇和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基础。
学习好的秘密
1.宝宝的学习,是通过动手去理解关系与意义
有些人觉得,教数字就是教1、2、3,其实,学习是理解关系,而不仅仅是记住数字、字母这样的符号,孩子一定要去经历它、触摸它。你看着宝宝好像是在玩,把玩具挪过来挪过去,事实上,当他在操控这些玩具、挪动这些玩具的时候,是在发展他的数字概念。他们只有在通过自己体验,自己做的过程中来学到这些。
2.越好奇,学得越多
如果一个孩子不热爱学习、没有学习动机,就学不好。孩子对什么越好奇,在这件事上就会学得越多、越好。家长自己也有好奇心,为孩子做好奇的榜样,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这样他们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3.玩耍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学习
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可能误认为,智力上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因而比较重视单纯的智力训练和知识学习。其实儿童在身体、情绪、社会性和智力四个方面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通过大量的体验和玩耍,孩子们才能在这四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4.小提示
鼓励孩子好奇心的应答方式孩子是从来不错的。他们总会以他们的“术语”来向你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从一个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方式去想他们的说法与做法,就会觉得他不对。比如,孩子指着一只蝴蝶说:“妈妈你看那是一只鸟。”通常,家长会以两种方式来回答:“不是,那是一只蝴蝶。”“是的,那是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的,但是我们管它叫蝴蝶。”第二种回答一方面承认:这个是能够飞的,鸟儿也是能飞的;同时告诉孩子,这个飞的动物是“蝴蝶”。这个回答能让孩子的知识得到扩展,帮助孩子建立“会飞的”和“蝴蝶”之间的联系,这个时候他的感觉肯定会好得多。
陪伴孩子学习的8个诀窍
1.为孩子读书
2.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3.给孩子良好的营养
4.回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信任他生活的环境
5.建立温暖的亲子关系
6.鼓励孩子表达
7.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建立生活规律,学会遵守规矩
8.参与学校教育
9、小提示:为什么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不好?
看电视是单向的活动,不存在打网球那样的一个发球、回球的过程,不存在互动。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确实对学习有害。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长时间看电视的孩子,并不比经常有互动活动的孩子发展得更好。其实,孩子们三四个小时坐在那里听和看,他们并没有在玩。而且,没有互动,也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文/李亚芳
孩子的成长是绝大部分家长心里最为关注的事情了,因为孩子对于家长来说,意味着一个希望的诞生梦想的成长。
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孩子的成长往往又让家长们绞尽脑汁。然而到孩子越大越让父母亲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煞费苦心培养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很叛逆?
我接触过好几个青少年问题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亲通常都会这么跟我说:“请你帮帮我的孩子吧,他再这么继续下去他这一辈子都完了”。原来他们的孩子成长到青少年的时候,出现了网瘾、逃学甚至是打架斗殴等等不良行为,这引起了家长们更大的担忧。
估计很多家长到这个时候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孩子越大越叛逆了,我也问起过这些来寻求帮助的家长们:“你们觉得这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你们教育上出了问题”?基本上家长们都会抱有这样的观念:“是孩子变了,长大了翅膀硬了,我们管不到他了”,他们很难承认自己的教育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都会帮他们反思一下孩子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在孩子3到7岁时候的这个年龄阶段,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是非常需要爸爸妈妈陪伴的,同时这也是父母亲培养孩子品性最为关键的时期。
有很多父母亲都会说:“我们是在陪伴孩子啊,给他买了他想要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我们也只是要他听话就好,他那个时候还算听话,为什么现在就听不进我们半句话了呢”。“你们给他买了他想要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那你们陪他玩吗”?我继续问到,这个时候家长们就有点无言以对了,他们会认为孩子都三岁多了,可以自己到一边去玩,而且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抽不出时间。如果家长们有这样的观点,我会告诉他们:“是的,可能你们是很忙没时间,那你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时间去担忧孩子的将来呢”?
我想说的是在孩子3到7岁这个年龄阶段,如果你没意识到孩子的品性培养。以为用几个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就能换回来他一生的优秀,这未免也太不切实际了吧,而往往换回来更多的是对父母亲的怀疑或怨恨了。
因为,即便是孩子想要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堆满了整间屋子,绝对填补不了内心的空缺。这个空缺就是爸爸妈妈陪伴的空缺,如若不然在孩子的心里很可能会认为“家,就是吃饭睡觉的地方,爸爸妈妈就是给我买东西的人”。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想法,那他长大以后,他的叛逆就不是偶然交到几个坏的朋友才变坏的,而是他对父母亲的怀疑和怨恨到这个时候发泄出来了。
所以,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潜在的问题:问题确实是在孩子身上,但根源却是在父母亲的教育上。他们错误的以为用孩子喜欢的物品去激励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确,是可以用孩子喜欢的物品换回来孩子一时的“听话”,但孩子长大以后呢?只要孩子喜欢的东西都能满足孩子吗?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就开始反对我所说的了。他们会说:“我的孩子在3到7岁这个阶段,我并没有给他买过什么他想要的,而且从小我们就教育他,我们也相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什么他长大了还是这么不争气呢”。抱有这种观念的家长们,或许他们的确注重了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但他们注重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吗?
这些家长们把教育孩子模式化了,也就是说对孩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反而限制了孩子心灵上的成长,因为孩子在这个时间段最想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也不是什么从小就接触奥数、舞蹈或者钢琴等等技能。如果孩子从小就被这些技能占据了他的童年,那么长大之后他对父母亲甚至是自己都会有怨恨的。
相信很多人也看到过这样的新闻,有位女孩出国留学并且拿到了博士学位的那天,她自杀了,她在遗书上触目惊心地写了这么一句话:“妈妈,你从小就教我学习,现在我的任务为你完成了,我不再需要这个世界了”。
这说明什么?孩子在3到7岁这个年龄阶段,只是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尽量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玩你们认为非常无聊的游戏吧,孩子并不是需要什么玩具、零食或者衣服,也不需要什么奥数、舞蹈甚至钢琴。不要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要知道人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只要不让孩子跑错方向就很好了。
如果说在孩子3到7岁是奠定品性最基础的时间段,那么青少年时期就是人生最为关键的阶段。就像我接触过这些被认为有问题的青少年,不论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童年的回忆是比较空白的,因为陪伴他们走过来的童年,只有一些现在一点都不喜欢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要么就是非常枯燥的奥数、舞蹈或者钢琴等等,他们最想依赖的父母呢?居然在他们的回忆里是模糊的。
陪伴孩子是对孩子最好的认可和人品的教育,不论孩子是在童年期还是青少年时期,孩子不能得到父母亲的陪伴,他们的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越是叛逆的孩子,父母亲陪伴他们的时间就越少,也就是和父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越疏远。
你的孩子之所以会这么叛逆,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现在开始,还是都抽出时间陪同孩子尽情的玩耍吧,这不仅仅是拉进亲子关系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人品和道德最有效的途径了。
第三篇:经典诵读陪伴孩子成长(模版)
经典诵读陪伴孩子成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诵读教育是吸收这些文化精髓的关键所在。让孩子体悟经典文化之高远,浸润经典文化之绚烂,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学生进入初中,我们能做的是想方设法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书香氛围,让孩子在书香中汲取营养,在经典诵读中领略和体味“医愚”的良药。我觉得经典诵读至少可以使孩子得到以下裨益。
感性之美。孩子六七岁时背一些小品文和鸿篇巨著的节选部分,如《三字经》、《弟子规》部分、《论语》部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部分、《笠翁对韵》等。限于认知能力,他们不一定能领会经典作品的内涵,但是在熟读之后,慢慢会领会到辞章词句的节律之美,音韵之美,如“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等等,抑扬顿挫,低吟浅唱。还有类似儿歌的,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琅琅上口,能够激发小孩诵读的积极性,同时我们选取一些名人诵读或者舞台表演的影像视频,更能让孩子提高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艺术熏陶为孩子诵读经典入门铺上一级台阶。知性之美。古人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诵读经典不仅使孩子记忆力和理解力得到加强,而且培养了她对书文的浓厚兴趣;诵读经典,还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底蕴,为今后古典文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今孩子不仅有了良好的诵读习惯,而且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能力也大有长进。经典诵读,让孩子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含英咀华,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瑰宝,为孩子登堂入室打开一扇大门。
德行之美。《论语》中有许多涉及读书、做人、处事等内容的精辟论断,孩子从小感受这些经典精神,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让我们教导孩子从小学会宽容人,善待人,让她从小就要有正气,做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三字经》、《弟子规》让我们和孩子要善待长辈、邻居、亲朋好友,要学会尊重他人。经典诵读为孩子开启一方通向天空的窗口。
人性之美。“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女孩子而言,诵读经典,可以培养淑女气质:端庄、文静。最为关键的是,经典精神将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产生很大的影响。自从诵读经典以来,孩子在尊敬父母,对待同学,接待客人,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初中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我们计划坚持不懈地诵读经典作品,让经典文化陪伴孩子成长。希望在诵读和体悟中能够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尽一份力量。
第四篇:陪伴孩子一路成长
陪伴孩子一路成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张老师: 大家下午好!
站在这里跟各位家长交流孩子的成长经历,感觉非常荣幸,也有些忐忑。我的女儿郎雅迪现在是六年级八班的学生,一至五年级一直是张丽媛老师带班主任。张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也非常有水平的老师,人品好,业务素质高,非常受学生们爱戴,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天,我想重点跟大家交流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强调家长陪伴的重要性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下面先说说阅读。
亲子阅读是引领孩子爱上阅读的有效途径。女儿今年12岁,回头想想,陪孩子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后来看到一张我妈妈怀抱女儿看《婴儿画报》的照片,那时的女儿大概只有半岁多吧。她的识字、数数都是在平时的玩耍中不经意间完成的。走进公园、走在山坡,指认一下标志牌,数数台阶和小栅栏,指认图画书上的汉字,日积月累,孩子看到汉字就有亲切感,喜欢认字,早早建立了数字的概念,识字量也越来越多。平时我给孩子读童话故事多,孩子爸爸读历史故事多。到小学一年级,女儿已经基本能够独立阅读喜欢的书籍了。
循序渐进,为孩子挑选健康有趣的书籍。女儿最早接触的
图书应该就是《婴儿画报》,后来上了幼儿园,曾经在大明湖省图借过一阵图书,给女儿借书的同时,我也经常借育儿书来看。之后订阅杂志多一些,象《幼儿园》、《小百科》、《中国少年儿童》、《我们爱科学》、《数学小灵通》、《智慧数学》等……孩子低年级时很喜欢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和马小跳系列,我从网上买了全套的。也曾经根据她的兴趣买些漫画书,象《我是实验王》、《幻想数学大战》,这类书在大人看来知识点少,画面篇幅大,但是孩子很喜欢,她在漫画中领悟其中的科学知识,偶尔也做做里面的小实验,空闲时间会模仿书里的人物画上一幅,乐在其中,只要完成作业我也不多干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加深,我会请教老师和其他家长,适时更换阅读材料,逐步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现在女儿订阅的杂志主要有《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初中版)、《大科技》、《博物》杂志,《咬文嚼字》等……每一本她都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孩子选书一方面照顾到她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考虑知识面宽一些,文科、理科都包括,希望孩子视野开阔、知识全面。这些书通常放在客厅沙发的一角,使孩子随时都能看到,随时都能拿起来翻阅。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家长耐心的引领。孩子不会生来就对所有的书籍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自己不太擅长的方面更是敬而远之,不屑触碰。这时,家长的耐心陪伴和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英文报》(小学版)是网友向我推荐的一份
彩色英文周报,五年级刚订的时候女儿没有兴趣,报纸来了也不翻。我英文水平不高,单词量还是比孩子多些,有空的时候我就拿英语报仔细看看,不会的单词查字典,看到有趣的地方就讲给孩子听,拉她过来一起看。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一段时间之后,英语报再来的时候,女儿有了主动翻看的兴致,做做上面的游戏,讲讲上面的笑话,虽然做不到全篇阅读,但比之前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因此,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面对孩子不太感兴趣的书,家长不妨自己先读一读,看一看,把其中的亮点讲给孩子,“吊”起TA的胃口,“诱使”孩子一步步深入读下去。
可以从听、说、读等多方面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三国演义》是女儿比较喜欢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说实话,三国原著我没仔细看过,也不感兴趣。女儿大概三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接触到了《三国》连环画,受同学兼好友的影响,女儿初识三国。孩儿爸熟知三国,时常跟孩子在餐桌上讨论故事情节,帮助女儿梳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袁阔城的三国评书、易中天品三国等声像材料,也都为女儿维持三国阅读兴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阅读期间,张丽媛老师经常在班上对女儿进行鼓励,老师的肯定更加坚定了孩子坚持阅读的信心和勇气。女儿喜欢读书,也喜欢听书,日常生活中利用洗涮等零散时间听了不少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文学著作。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对一部作品的喜爱是可以逐步渗透的,可以从儿歌开始,也可以从连
环画开始,或者先从简易版、青少版对作品有个粗略的了解,加上声像材料的帮助,慢慢引导孩子理解作品,直到孩子真正喜欢上它。
阅读使人静心,带给人美好的精神享受。虽然跟孩子阅读兴趣不尽相同,但是有时间我们都爱阅读,阅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书籍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开阔我们的视野,净化我们的心灵,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时间的话,少看一部电视剧,推掉一些应酬,多跟孩子一起阅读吧,你一定会收获多多。
接下来我想说说家长陪伴的重要性。
女儿今年12岁,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初中生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感觉家长的陪伴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让孩子吃好、喝好、学好,更要让孩子玩儿好,只有劳逸结合,孩子才会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带孩子爬山、去公园,让孩子多活动,多跟其他小朋友交往,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孩子大一些,我们会陪孩子一起玩五子棋、扑克牌、积木等益智游戏,我也会为孩子买精美的折纸书,买橡皮泥、磁力棒等益智玩具,让孩子动手动脑,快乐地玩耍。当我们以一个朋友和伙伴的身份经常出现在孩子身边,我想孩子就不会总是沉迷在动画片、电视节目和网络游戏当中了。
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身心受益。我们从不会让孩子空着肚
子去上学,或者在路边摊上吃饭,早饭一定让孩子吃好。晨起叫早的同时,是给女儿播放英语听力的时间,天长日久,对孩子英语听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都有好处。晚上做完作业,我会陪女儿下楼跳绳活动,希望女儿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每天晚上女儿入睡前,我也会小陪一会儿,一起聊聊当天的学习和生活,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周末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带女儿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日常生活中孩子能自己动手完成的事情尽量让她自己去做,让孩子多感受生活,只有多一些体验,孩子写作文和周记的时候才不会感觉素材贫乏枯燥。
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想说的是,别看TA今天还是小不点儿,淘气顽皮,但光阴似箭,很快就会长大成人。所以,珍惜跟孩子一起的时光吧,多陪伴,多倾听,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与孩子牵手一路前行,你会发现,孩子在成长,我们在进步。平凡的日子,因为有孩子的存在,变得那么多姿多彩,幸福美好……
今天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五篇:陪伴孩子一起成长(2018.5)
从小学到初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尊敬的各位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五年级八班邓玮诚的家长。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下孩子的成长教育。借此机会,我想代表家长们对各位老师多年来对孩子们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再过不久,孩子们就要告别小学时代,进入初中学习了,这也可以说是孩子们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在小升初这段时间,哪些关键环节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呢?作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师及班主任,我也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
一、初中的学习特点和各学科的学习要求 1.初中的学习特点
跟小学相比,初中的学习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三多——科目多、内容多、老师多;三大——难度大、作业量大、思维量大;二快——节奏快、速度快。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小学开设的课程以外,初中增加了政治、生物、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一些考试学科,以及形体、劳技、心理、安全等一些非考试学科,而且每门学科的内容都趋向专业化和系统化。中学教材中每一节课安排的信息量较多,重复少,重在讲普遍规律,记忆性、重复性知识减少,理解性知识增多。另外,学科新旧知识联系密切,概念性强,提高了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题目的难度与小学相比也加大了许多。
小学的语文、数学内容较少,每周上8-10节课,中学课本内容增多,几乎增加一倍,但每周只能上5节课,因而教师教学进度必须加快,上课提问学生次数相应减少。在小学阶段,学生放松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努力还能赶得上,而中学有几节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就很容易造成知识上的缺漏,最后可能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掉队。由于初中课程增多,难度加大,故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随着学科的多样化、深刻化,这就特别需要初一新生听从老师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学好课本,还要拓展到课外。另外,还要合理分配各科学习的时间,有计划,有重点。
2.各学科的学习要求
(一)语文 :学习的范围更广、难度更大,侧重于理解和思考。
1.预习:我们小学里老师要求的预习方式,同样适用于初中的语文预习。但有一点,在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字词的掌握。因为,初中语文课上,老师不会在课堂上处理生字词。
2.课堂:老师不仅强调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更侧重于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要从老师的解读中总结方法。比如:环境描写的作用,如何生动形象地介绍人物等。
3.阅读:阅读的篇幅长,理解难度大。
4.作文:作文的要求更高,不仅能完整地记叙一件事。力求把文章写的有意思(不枯燥、愿意读)、有意义(思考、启发、触动)、有新意(表达出新、视角独特)。字数650左右。(二)数学:
1.变化:课时量减少、作业量增加,孩子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反复练习同一类型的题目。
2.反思: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孩子们多反思、多总结易错题,总结思想方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尤其是方程的思想,要求初中的孩子必须熟练地掌握。建立有思维含量的错题本。
3.怎样衔接?(1)进一步加强训练计算能力(每日5题左右);(2)做一些能力提升题,开阔数学思维,克服畏难情绪;
(3)暑假中,可让孩子预习数学第一章,提前尝试做一些错题总结。(三)英语:(初一大部分内容在小学学过,但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一样,可能孩子们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
1.初中开学前,最好能让孩子掌握48个音标以及拼读方法,这样有助于孩子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记忆。
2.目前,小学阶段学习英语,以听说为主,因为没有考试压力,并不太重视词汇的拼写。而初中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占分比重高,难度也大,因为这两块题型对词汇量要求大,所以,现在开始,就可以试着让孩子拼读所学的单词,同时,一定要积累词汇。
3.以兴趣为起点,做个有心人,多方法、多渠道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方说,培养孩子听唱英文歌曲的兴趣;有意识的给孩子看一些英文版的动画片;或者引导孩子从一些简单的英文读物开始(如牛津树分级阅读、外研社的阅读联播等),培养英文阅读的习惯;还可以下载一些像英语趣配音等此类的英语学习软件培养孩子说英语的兴趣。
(四)政、史、地、生
1.抓住课堂,“听”是关键。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上划好重点,挤时间做笔记,如果实在跟不上,就只记关键词,课下及时补上。
2.所学知识努力做到天天清,周周清。
3.方法因学科而异。地理、生物主要依靠理解掌握,历史、政治需要背诵,但仅仅背诵是不够的。如,要学好历史,首先头脑里要有清晰的历史线索,然后才是记牢基础知识。这样学习历史就容易了。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迎接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进入了全新的学习时段和领域。这个阶段,心理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那么,作为“小升初”的学生家长,我们该如何迎接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呢?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孩子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体谅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去主动了解身边的新环境,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习惯,让孩子知道自己面对的困难是正常的,而且在此时培养适应能力是最好的契机。告诉孩子,应该努力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你。此时,作为家长,切记不可求全责备,不要总是拿小学成绩或者其他同学的成绩来和孩子目前的成绩频频对比。
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和心理需求
1.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她是无条件的,在他/她无助的时候你一定会给他/他温暖。
2.给孩子信任感。让孩子知道你非常信任他/她、欣赏他/她,在你的心目中他/她是最棒的。
3.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适当地在孩子面前示弱,表示你也需要他/她的帮忙,他/她也是你的依靠。
总之,给孩子多一些民主、尊重,少一些侮辱、呵斥。请记住:关系好,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关系糟,则冲突不断,抵触逆反。
三、家校配合
1、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
优秀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位付出辛苦教育汗水的家长。
原则: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多一些智慧与宽容、少一些唠叨与苛刻。再忙也要顾孩子、再累也要帮孩子。
2、重视品德教育,帮助孩子学做真人 “德”就是根,扎的越深、汲取的养料越多,树干越粗壮强大;“德”就是人的脊椎骨,有了它的支撑,人就会挺拔。
教育孩子爱祖国、爱集体、爱老师、爱父母、讲文明、懂礼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敬畏规则等。
3、重视习惯养成,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家长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反复多次,抓孩子的习惯养成。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培养孩子八个良好习惯和三个意识。
八个良好习惯:预习的习惯、写错题集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大事办不来小事赶快办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制定计划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出考试题的习惯。这八个习惯反复抓、抓反复。
三个意识: 竞争意识、量化意识、效率意识 4.具体的建议:
1.家中在醒目位置张贴一张课程表,督促学生。
2.每天检查作业,落实老师要求,建立错题集,帮孩子整理错题。
3.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但是我们要关注孩子是否看不健康书籍(不良卡通漫画、网络小说、非正式出版社的杂志)。
4.关注手机上网问题。5.注意孩子的交友选择。
最后,下面四句话希望跟各位家长共勉:
第一句话:教育孩子,要以人为本。不管你学了多少先进教育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落实到孩子身上。
第二句话:教育孩子,要蹲下身子。孩子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倾听孩子,不能用大人眼光来看孩子。第三句话: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第四句话: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谁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就越大。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
感谢各位的倾听,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于各位家长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衔接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有所启发。也祝愿各位朋友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愿我们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谢谢大家!
15分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