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行知学生会2011年上学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2 02:1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华行知学生会2011年上学年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华行知学生会2011年上学年工作计划》。

第一篇:东华行知学生会2011年上学年工作计划

东华行知学生会2011年上学年工作计划

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我们学生会将本着为同学服务的原则,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学生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在同学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与爱的学习氛围,为使学校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使全校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努力工作。

一. 指导思想: 学生会成员将本着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身锻炼、自我教育为宗旨,以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作用,引导广大同学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关心、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为努力开创学生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

二. 工作目标:认真开展我院学生工作,推进我院风、院文

化建设,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把我院建设成平安、和谐的校园而努力。

三. 工作要求:

(一)培养主人翁意识,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 :

校学生会将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宗旨,以维护学

生权益为依托,坚持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通过合理的途径,及时了解和反映同学们的愿望和要求,帮助同学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同学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校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把“自我服务”这一宗旨落到实处,使同学们能够

安心地在校学习、生活。

(二)加强校风、学风、文明礼仪的建设

德育是学校首要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同学们的自身要求。因此我们学生会要大力进行宣传、文明礼仪、拓展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深度、创造学习氛围活动,积极主动开展校内、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老师、同学的沟通。

1. 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深刻了解学校建设和教学动态,从而更好的为同学服务。

2. 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做到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目标一致性,干部之间的友好性,工作态度的原则性,以及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同等性与和睦性等。

(三)开展文体活动,展示自我风采

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文体活动和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来陶冶广大学生的情操,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从而展示学生会自我风采从同学们中挖掘人才,培养人才,锻炼学生技能,提高学生能力。

(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职能

完善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生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做好本职的工作,不断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使学生会各项工作的实施及特色活动的开展更加扎实有效,并进一步完善检评工作制度。

(五)加强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拥有一支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条

件。我们要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校学生会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大对各级学生会干部的考核力度。为此校学生会将按照动态考核(日常工作表现,学习态度等,)进行考核,考核不及格者将其劝退学生会;另外,我们还要对学生会干部平时的言行及工作严格要求,使学生会能够切实为同学们服务。同时,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总结各部门工作得失,从而使各部长的工作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最终建立一只具有高能力,高效率的学生干部队伍。

(四)中心工作:

1.“享受幸福后仰”拔河友谊赛(体育部)(3月上旬)

2.“学雷锋,见行动,校园温馨的三月风”活动(女工部)(3月下旬)

3.“我为革命烈士鲜花”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生活卫生部)(4月上旬)

4.“学习交流会”活动(学习部)(4月下旬)

5.“建党90周年”手抄报征集活动(文艺部)(5月上旬)

6.感恩系列活动(黑板报 班会开展)(秘书部)(5月上旬)

7.“羽毛球友谊赛”(体育、保卫部)(5月下旬)

8.“辛亥革命”为主题知识竞赛(生活卫生部)(6月份)

我们学生会应当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全心全意为学

校服务”的宗旨,朝着“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继续努力。架起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不断努力学习,争取校学生会在本期工作中更上新的台阶。

东华理工行知学生会

2011-3-1

第二篇:学生座位知与行

关于学生座位排列的思考

一、座位排列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已由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进入到教学层面的探索,更加重视新课程应该怎样做。但是,一些教师依然因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座位布局是影剧院式、秧田式的教室里,进行着新课程的教学。一些班级教室前几排的学生,学习好,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多,老师也提问的多。而教室的后排、两边或前后两角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看客”,很少有主动回答和提问题的,老师也较少关注他们,导致这些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调查得知,教师在座位排列时刻意安排,是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班级教学组形成和不当的座位排列,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教学。基于此,我们期望通过对学生座位排列的实验、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一些较为科学的、合理的,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座位排列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前期探索总结

我们对本校及周边学校班主任对座位排列进行过长期的、多样的试验、探索。先后试行过按大、小个排、按成绩排、酌情排、自由组合法、互补法等。

我们对自己的试验探索做了认真的总结,又对本地及外地一些学校的排座位法做了调查,整理出目前部分学校班级的排座法,其基本排法如下:

1.按大小个排。分两类。①入学时,男女按大小个分两列,然后一男一女,小个在前大个在后,从第一排排向后。个别学生稍作调整,大多固定不变,直到期末。②入学时按大小个排,以后每周纵排或者横排整体朝一个方向移动一个座位,视力差和个别优生稍作调动。

2.按成绩排。入学时按成绩名次从前排向后。以后每次考后,按成绩重新排座。分为4类。①平等排。按成绩名次,从前排向后,第一名者在第一排一端的第本位,依次为第二名、第三名。。。②自选位。从第一名开始,自选好座位。③定优位。考试成绩在前6名或前10名者,可坐在前二、三、四排。第一名坐于第三排的下中,余者,依次坐在第一名的左、右、前、后。④优生组。把前4名或前8名的学生编成一组,固定坐在二三排。以后不管怎样调,优生组不动。

3.酌情排。老师凭与学生的关系、感情和看学生的表现,随意调,随时调。

4.“一条龙”排法。①入学时按大小个排,以后按龙首向龙尾的方向移动。②设纵排依次为A、B、C、D、E、F、G、H,第周AB、CD、EF、GH排的学生由龙首向龙尾移动一位,每四周,AC与EF、CD与GH纵横整体互换。

5.自由组合法。入学时按大小个排,以后随着大家相互了解和加深,以有利于学习和没有干扰的原则,可重新组合。两人同桌,四人一组,抽签决定初排时的位置,以后左右或前后调动。

6.优化组合法。按学生成绩,将好、中、差搭配,编成4人或8人一组的板块,每周移动一个板块。

7.编号分组法。老师随机将学生进行初次分组,通常是两人一组,也可将学生按①到⑧的顺序编号,同号为一组,编者按成若干人为一组的若干组。其模式可依据教学内容,教法的不同来决定变动。

8.互补法。在学生自愿和教师的调节下,把学科成绩好和偏差的学生编者按为同桌和同组。

(二)调查与评价

1.问卷调查

为了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座位排列的总体特征和对一些排座法做出较为公正的评价,以及了解一些班级现在实际使用哪些排座法,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某校所有的班主任和部分学生。班主任是座位排列的主导者,对排列座位深感其难;学生是座位的主人,更有亲身体会,怎么个排法,坐在哪儿好,他们心里最清楚。

问卷上的排法,基本上能代表该校座位排列的总体特征。

样本总量为287,样本分布为班主任75人,学生212人。

2.问卷结果。从统计表上看,学生对一条龙法、自由组合法和优化组合法的支持率较高,按大小个排、按成绩排、酌情排的支持率较低。班主任对优化组合法、互补法的支持率最高,次为按大、小个排、酌情法和按成绩排。从合比情况看,支持率较高的排座法是优化组合法,、一条龙排法和自由组合法。但在“实际使用该法”里,真正使用比率最高的是按成绩排法,其次为按大小个排法、酌情法和优化组合法。合比率和正在使用该法的比率悬殊很大,说明前者只是反映了师生的一种意愿,后者则是反映了诸种排法使用的真实情况。

3.理由与简析

在200份问卷中,师生共填注了1200余条意见,摘要如下:

①大小个排法。教师:固定不变,可能影响视力。学生:对大个不公平,大个长期在后,影响视力和学习;老师到后边少,思想放松,学习退步;小个子在前,不学习还乱,浪费好座位;每周纵排或横排移动,可调整视角;前排大个挡眼;多把优生调到前面。

②按成绩排。老师:最公平,升学不就是凭成绩?凭本事,考到哪坐到哪,优生坐中间,可带动学习;差生在后,太乱,干扰教学。学生:公平,能激励自己努力;不公平,考不到前,就一直在后?坐到后排,老师一般不大管,学习有困难,得不到帮助,成绩更下滑。每次考试后排座,都是一次打击;视力差,一直在后,眼睛更坏;在后边放纵自己吧!

③酌情法。老师:可能有偏心;乱的学生不调不行,反正他不学,去后边乱吧!学生:太不公平、不合理;老师凭关系、感情、太随意,有时用来惩罚学生;越调越乱,问题更多。

④一条龙法。老师:太麻烦;学生有机会坐到任一座位,视力可调整,有机会和多数学生同桌,可能更多的交往;不利于集体合作学习。学生:平等,有机会坐到好位置了,和好学生坐到一块儿;视力能调整,大个在前行影响;分散了差生,干扰少了。

⑤自由组合法。老师:有助于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意识,自由空间太大不易控制。学生:心里舒畅,能互相促进;都是差生的组,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不易解决;差生在一块儿更乱。

⑥编号分组法。老师:随意性大,不能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会影响好学生,照顾不到好学生;不情愿的坐在了一块儿,会产生矛盾,影响学习。

⑦优化组合法。老师:有利于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有利于小组集体竞争;发挥以优带差、以优辅差的作用。学生:可能优帮差,成绩提高很快,更有信心学习;差生乱的也少了。

⑧互补法。老师:优势互补,有利于整体提升。学生:可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和不学和到一块儿,都学不好。

师生们所写理由,有些缺乏理性认识,有些未经实践,缺乏了解。但对于新感知的排法,其评价理由是真实可信的,也是公正的;评价也较全面,主要在学习、心理、身体(主要是视力)、人际关系、效果等到方面。

三、研究结论及分析

1.排法的认定。各种排法都有利弊,不能绝对的整体划一。从支持率和评价上看,师生们较满意的排座法是“优化组合法”、“一条龙法”和“自由组合法”。这三种排法较具科学性、合理性,能较好的适应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支持率较低,反对意见较多的是“酌情法”和“按成绩排法”。这两种排法是造成教学和班级工作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了对新课程教学制约很大。

2.对排法理由的剖析。各班实际排法和师生对排法的支持相差很大。既然师生有共同的心愿,排列者又为何不采用呢?我们再次访谈了在教学一线的班主任、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情况,剖析出某些排法不能得以应用的背景及其深层原因。

①保苗的措施。不少班主任、教师,用排座法来实现保“苗子”,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早已很高,新课程教学又全面展开,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坚挺。目前,升学主要还是以分数来定取,不少学校教师的评优、评模、奖金分配、职称晋升等,仍然按班级的升觉情况、学生成绩来评定。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强压力,学校对教师的硬指标,一些教师为名利所驱使,少数深长为其子女游说,齐逼班主任做出“保苗”措施:让优生占据“黄金地带”叫差生留守“边远后方”。

②无奈的选择。许多班主任、科任教师,尤其是任教普通班、差班的老师,都深感教育差生费力而又伤心。一个差生,教师为其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大大超过十个甚至百个优生。而教育结果,绝少有在半学期、一学期直至毕业能跃进年级前列,更别说升入重点学校了。这就如让竞走运动员一下成为短跑冠军,短期效应不会出现。如果把花在差生身上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对优生的培养,则优生会更加优秀,教师会获得更多名利。所以,一些教师使用按成绩排、酌情排、按大小个排适当调的做法,实为无奈之选择。

③认识不到位。一些教师对座位排列的科学性、合理性认识不足。学生座位与其学习、生活、心理成长有很大关系。某一座位上的学生装与其同桌、周边同学及授课教师,有机地构建了该生的学习条件、生活的空间,如对教师讲演、板书的接受,教师对其扫视辅导等关注,与同学交流帮助影响等。苏·考尔提什科夫说“上课效果和课上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室内学生座位排列的如何。”因此,教师排列座位,要能注意学生的学习、思想、个性特点、身体条件、教室空间、学科内容、教法学法、教师的动态等方面。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对此还缺乏研究,更少考虑去改变。

四、关于座位排列的思考

如何排列座位?问卷中一位班主任这样写道:“很难找到一个好法”。排座位的确让班主任为难、教师烦心、学生敏感、家长有意见。但这并非就是无可适从。只要我们抱着正确的指导思想去认真研究、总结,好办法总会有的。

1.重视座位排列对课堂教学的诸多影响。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只有通过一定有效的途径才能得到落实。较好的排列学生座位,课堂教学可以顺利开展,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让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均一享受学习条件。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关注优生,也要关爱差生、善待差生。排座位要多一些人文思想,不要划类别,分等级,那些“保苗子”、“甩包袱”的做法,只能给差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一位家长不无生气地说:“一些学生本来学习就差,又

一直坐在后边,看不见,听不清,他能不更差吗?”

3.不为名利所动。尽管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大,我们不能唯名利而工作。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差生,老师能为了名利而甘愿舍弃自己的孩子吗?

4.学习、借鉴和实践。许多走在改革前列的学校、教师,为我们探究出了成功的路子,如魏书生创设的“自由组合”排法,江苏省扬思中学“先学后教”中的排法。四川省宜兴县实验小学的“马蹄形”排法还有广西师大教科所彭豪教师所写的ESFA教学模式中的“编组法”等,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广泛地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吸收其精髓,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为建立自己的教学作理论和实践准备,座位排列就能从“无模”进入“有模”,最终进入自己的“自由王国”。

第三篇:行知学校秋季教学工作计划

行知学校秋季教学工作计划

2009——2010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局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追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和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更新观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学生服务,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为西张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细化“六认真”要求,巩固既有成效,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2.加强教研(备课)组建设,开展富有实效的各科教研活动。

3.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以各级培训班为平台,搭建师徒结对之桥,动员青年教师年内申报市骨干教师评选,大力促进青年教师又快又好地发展。

4.组织辅导好学生比赛,组织作文、写字、英语读写、电脑绘画、电脑打字、足球、田径、冬季三项、篮球比赛等活动,并力争在市级比赛中获更高奖项。

5.抓好教学质量的监控环节,注重分年级的专项调研和监测工作,切实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抽测各年级的语数英三科优秀率、及格率超市平均水平,进入全市前15名。

6.完善学校校园网络,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7.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加强校本培训,夯实教科工作基础。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不断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石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论,通过学习探讨、上课实践等形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特点,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落实在每一堂课中,努力把课改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鼓励青年教师认真阅读各类专业杂志,注重学习积累,组织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二)细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等现象,教导处加强随堂检查。

2.进一步细化规范教学“六认真”工作

根据教育局的通知精神,对教师的教学常规作了新的规定,本学年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新课改背景下的“七认真”考核标准,促进全体教师更有效地做好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考核、课外活动、总结等教学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强平时检查、督促与考核的力度,对提优补差工作进行及时抽查;将紧密结合学生代表座谈会、家长评议、教师互评和教学成果展示等活动,力争更正确、公正、公平地评价考核每一位教师。

(1)备课要提前一周,集体精心备好每一课,不得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本学期侧重检查教师备课的个性化(每位教师的教案中要有自己的思考以及修改意见),未满十年的新教师要手写备课。要提高教学随笔的质量,内容应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内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要求写一些实在的得与失。教导处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之后资料作为个人业务档案。

(2)关注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堂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

(3)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和创新性。作业格式统一按照本学期初发下的具体要求,各年级各学科老师要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质量。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要加强面批的次数。

(4)课外辅导要紧紧围绕提优转差这一总目标,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辅导的计划要有可操作性,辅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班都要建立学困生档案,对学困生的辅导务必做到耐心和细致,帮助学生选择和构建适合他本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5)建立完善的调控体系,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化。深入研究探索并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在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关注好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

程,发挥学生的作品、作业、经历和活动记录等的评价功能。充分挖掘“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激励功能,综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评、其他社会成员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6)建立随堂听课活动与“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相结合的听课活动制度。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活动,并将充分发挥学校网站论坛的功效,督促教师踊跃参加到教育教学的研讨中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本学期,学校还将加大随堂课听课的力度,班子成员按照期初的分工,不定期地听课,并且坚持有听必评的原则,及时与任课老师交换意见。本学期规定,分管领导听课50节,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听课25节,任课教师听课20节,教导处将进行不定期抽查。

为了更好的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学校设立了“突出贡献奖”,对那些在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将予以重奖。但同时,学校也对全体教师提出三个要求:一要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清晰地认识所传授知识的体系和脉络。二要上好每一节课,规范教学环节,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三要写好三种类型的文章:教后感、教学随想、研究性论文。这三个要求,既是提倡,也是硬性的要求,学校将会加强检查督促的力度,使之变成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使每一位教师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有效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师资水平

1.各教研组制订好工作计划,确定研究专题,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好学习相关理论文章、说课、评课等交流活动,组长将每次活动资料收集记录完备,及时交教导处,教研组长每次做好出勤记录。

2.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教导处为新教师分别安排指导老师,要求师傅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课外辅导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以期缩短青年教师的上岗适应期。

3.组织教师要上好“一课三议、三课一评”课。学期初由教导处分工负责,根据各教研组长上报的内容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由组长负责组织评议、研讨,课后有反馈,每位听课老师要及时做好听课记录,写好评价意见,并在论坛上踊跃发言,营造浓郁的教学研讨氛围。

4.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将继续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优化,变一课二备为一课三备,即主备人“一备”,备课组集体“二备”,形成“母案”,任课教师再结合自己班级学情“三备”,对“母案”或增或删或调整,在调整意见栏写上修改的理由以及取得的效果等,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最后再附上每位老师的教后小记。班子成员必须蹲点到每个备课组,参与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并且要对每次活动进行评价。

5.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行家来校作讲座,“名师引路”。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借班上课、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活动,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

6.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支持青年教师进行高一层次学历进修,不断提升我校教师学历比例和知识结构的层次,组织好普通话、信息技术等多项培训工作。

(四)加强体卫工作、安全工作和环境教育工作的管理,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以条例精神加强体卫工作的设施建设,配备专职人员,认真上好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和环境专题教育,重点抓学校的安全工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贯彻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五)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本学期中,要充分利用艺术教育的软硬设施,加强艺术教育,开足上好艺术教育学科,结合兴趣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切实加强本科目的教学研究。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督促教师用好教材的学具,指导学生开展好手工制作等活动,想方设法开展专题性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吃苦而耐劳、勇于实践、热爱劳动的品质。

(七)提高教室电教设备的使用率,搞好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实验室工作。教导处要经常检查各个教室电教设备的使用和记载,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在优化课堂教学上的优势;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自然教师要按照有关工作条例切实开展实验教学,作好各项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规范实验室工作。

(八)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营造书香校园。

切实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教导处和少先队要组织开展好读书活动,通过征文、古诗文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营造书香校园。

(九)发挥本校对家长联系作用。

1.定期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传达上级会议指示精神,提供有关教学工作信息。

2.加强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指导,重点检查执行课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活动表等的落实,并向学校领导通报检查情况,要求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努力帮助绿丰小学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3.按照县教育局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学期中精心安排好语、数、外科目的调查考试,提高教学质量。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常规训练、学籍电子化管理。

2.教导处、教研组制定计划及学科计划。

3.新课标修订稿培训、贯彻六认真六有效具体措施,迎省质量监测。

4.校本培训。

5.开展第12届推普周系列活动。

6.启动师徒结对子工作。

7.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

8.教学常规抽查。

十月份

1.五年内语数英青年教师培训。

2.各科公开观摩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解题能力比赛。

4.高段语质量调测。

5.教学常规抽查。

6.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级“名师引路”活动。

7.参加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十一月份

1.骨干教师展示课。

2.数学计算能力调测。

3.中语阅读能力调测。

4.组织参加市级教学观摩活动。

5.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

6.上岗五年英语教师评优课。

7.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

8.小学心理活动优质课评比。

9.中小学生科技模型比赛。

十二月份

1.数学口算比赛、英语百词默写比赛。

2.小学二年级学生铅笔字比赛。

3.第四届阅读之星评选。

4.市中小学生冬季三项比赛。

5.县优质课评比活动。

6.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

7.开展对行知学校帮教活动(送教下乡、学科调测)。一月份

1.期末调测及质量汇总分析。

2.条线总结交流、评优。

3.教师期末业务考核。

4.各类资料归档。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第四篇:陶行知

“课堂中心”。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根据这一思想,他宣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的理论,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他主张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搬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小社会”。(2)主张“学生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杜威说:“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说:“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场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3)主张“从做中学”,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学生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感受新知。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的知识。

陶行知师从于杜威,但决不照搬仪型杜威,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1919年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杜威来华访问和讲学,在他的学生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的大力宣传下,极大的推动了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而掀起了一些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的热潮,陶行知便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实践,陶行知深感处处碰壁,进而觉悟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要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理论;同时,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他认识到不应该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应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还将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成“陶行知”,以字示志,也表明自己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不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翻版,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一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教育观,“社会即学校”是领域论,“教学做合一”则是方法论、是核心。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

var cpro_psid =“u2572954”;var cpro_pswidth =966;var cpro_psheight =120;

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又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前有人说,礼(即行为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 陶行知说:“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样的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即学校”并不是把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等同起来,而是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学习内容来源于社会,培养对象服务于社会,到社会中去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陶行知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反对派的“学校消亡论”等责难。其实这一观点是承“生活即教育”而来的,是要办大众教育。实际上陶行知并没有把无边的社会当学校。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哪一个不是有目的,有制度,有教材,有校舍。③“社会即学校”阐述的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这一提法实际上就是注重实践。他在办学中一向主张学校既不能培养“人上人”的剥削者,又不能培养“人下人”的奴隶,而只能培养“人中人”,使每个人受到教育后,都能“做工、求知、管政治”,做国家的主人。因此,陶行知在办教育中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他创办的一系列学校里,要求学生手脑并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④。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以“做”为中心,“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实学。”倡导学用结合的又一例证是,晓庄学校图书馆的名字叫“书呆子莫来馆”。陶校长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陶行知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出了很大贡献。

陶行知与杜威都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去研究教育现象的,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却包含着迥然不同的内容,陶行知曾经郑重声明道:我的生活教育是真的,杜威的生活教育是假的,“拿生活教育来说„„可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主张是‘生活既教育’。我„„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杜威宣称,他讲的教育是“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教育”,认为“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是“有联系的”他的“新教育哲学信奉某种经验的实验的哲学”,他的“进步教育急迫的需要一种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

四、生活教育理论的重大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一基本理论的理解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董宝良、周洪宇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学说》对过去学术界的种种误解和曲解作了深入辨析,他们认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既不是把教育和生活划等号,把教育原始化、低级化,也不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翻版”。它的实质是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共通性,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这种解说显然更符合陶行知的原意。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说,也是一种社会改革学说。它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胡国枢阐述了它的“三全”功能:一是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二是促进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三是建立“合理的人生”,实现人类的最后解放,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全面教育”。章开沅、唐文权指出它在当前至少在三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一是中国教育改革必须顺应世界潮流;二是教育必须深深地切入社会生活;三是必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2)救国思想和人民思想始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最底部的积淀层。就其教育救国思想而论,郭齐家、熊贤君认为,其形成与他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是相一致的。他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救国论”者,在于他并非认为只有教育才可以救国,而是借教育为一方阵地来从事救亡图存的事业;就其人民教育思想而论,日本的斋藤秋男和美国的蔡崇平认为,陶行知整个人生哲学表现了人民性,是一种“人民教育家”与“大众诗人”共存的人格特征,代表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认识人民大众并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时代主流。(3)陶行知的教育革新理论和教育立国、依法治教的思想,对于我们推动当代的教育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阎广芬、阎国华提出,陶行知教育革新的三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因时变革、不断进取,遵守育规律、重视科学的原则,是宝贵的教育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金林祥、张伟认为,陶行知从教育立国的观点出发,强调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同时又主张教育必须依靠法律予以保证,依法治教。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社会主义教育是一脉相传的,所以有着普遍的惜鉴价值。(4)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进步的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有现实价值。如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认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蕴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它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家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唐迅认为,陶行知创造的、立基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是2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运动的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面向世界、走向新世纪的未来教育的蓝图。

五、结语

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揭示了现代化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对我们今天教育现代化仍有借鉴意义的真知灼见。陶行知揭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就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异和向前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出路和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为中国现代化构建了全民族共有、共治、共享的教育系统工程。因此,中国现代化呼唤现代陶行知。我们学习借鉴陶行知,促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以改革为动力,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的改革,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 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反映了其对生活和教育关系问题的认识, 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的“课程回归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为此,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努力挖掘“生活教育”的功能, 使幼儿健康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教育

【正文】:陶行知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最初起源于杜威,但他不是生搬自己所学的知识,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其内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组成,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思潮之一。

一、“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 他曾概括表述何谓“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 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资源、方法等的阐释。(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一种教育观,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而什么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时的教育,是生活教育„..”这些陶行知阐述的教育思想,让我明白了: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包含教育,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要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倡导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说:“我们主张‘社会及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学习内容来源于社会,培养对象服务于社会,到社会中去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这充分发挥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此也可以使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更多、更广、更活。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作为中心。”所谓的“做”就是要在劳力上劳心。劳力是“做”,劳心亦是“做”,自己有所进步收获便是“学”,在做中若对他人有影响即为“教”。因此,“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蕴含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课程回归生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等特点具备重要的指导作用。(1)、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普遍把教育过程演变成空洞、僵化的说教, 把儿童的生活变成教师控制下的“死生活”;或照抄照搬课程, 忽视儿童生活实际的状况。事实上, 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的生活, 幼儿学习的途径亦主要是现实生活的途径。首先, 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其次, 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 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 又是他们想知道和要解决的问题, 都应及时纳入教育内容中来。最后, 教育内容要考虑幼儿与真实生活情境的互动,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感受, 在生活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此时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教育内容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孩子能确切的感受。如:小班活动《影子的形成》,我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带领孩子到操场,先让孩子自己找找看自己的影子,再与影子玩游戏,最后引导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影子呢?有的说:“是因为有太阳,就会影子”,有的说:“我们本来就有的„„”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做实验,通过探究、操作的方式了解影子的形成。(2)、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主张把学校放到社会去办,让学校内外的人与资源沟通起来, 使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这样, 能引导教育对象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丰富生活经验。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来看,他们认识周围客观世界的能力很低, 他们必须通过自己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中班活动——《买菜去》,老师们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从来不会将幼儿带去菜市场体验一番,因此, 幼儿很难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获得相应的经验。老师们已习惯于借助图片、录像、课件等帮助幼儿理解事物, 而却很少会利用现实中的实物。这样有可能会出现——认识虚拟的东西,而在现实中却不认识的现象。老师和大人都忽略了:孩子只有在与环境的接触中, 才能最深刻地感受和积累生活经验。如:为了让孩子认识不同的图形,教师可让孩子找一找教室中与图形形状一样的物品。大自然就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无穷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观察、发现、探究,在大自然中了解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观察技能和积累生活经验。现在幼儿园中都会有许多的区角游戏,这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内容。因此,幼儿教育要立足生活, 向生活回归。(3)、实现教学手段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在施行生活教育时, 教育者处处要使儿童亲自去经历一番, 无论使用的是体力还是脑力, 使用的是我的智识还是别人的经验, 经过一番经历后, 本来是模糊的迹象, 一定能成为亲知灼见了。”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的,所以要实现教育手段的生活化。教师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景, 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 使幼儿获得经验。在实施小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教师设计了整理屋子环节,提供了:衣服、帽子、鞋子、围巾、各种玩具、食品等,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然后要求幼儿把这些东西按照吃的,穿的、玩的进行分类,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幼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2、注重实践,感悟体验

许多数学知识,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更能理解。在大班认识时钟后,教师把钟挂在活动室墙面上,在每个活动的时候,让小朋友看看几点钟,一周下来每个小朋友都非常清楚早操、上课、吃饭、入睡、起床的时间。懂得了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历探究。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与之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还差很远,还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努力地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

[摘要]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针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可以把“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现行的教育中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有以下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行教育没有能将我们周围的生活、周围的社会环境发挥教育的功能,使教育背离基础教育的本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相互补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使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致。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 现实启示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由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和关键是教育的竞争、培养人才的竞争。我国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我国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前半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好像并不存在什么差距,甚至许多方面还占优势,但再进入高一级培养的人才便无任何优势可言了。尤其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下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时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滞后,国民素质提高不快„„原因是什么呢?现行教育与生活脱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脱节。针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是否可以把“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现行的教育中来呢?回答是肯定的。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丰富经验的总结,是对人类几千年的“小众教育”思想与制度的一次全面清理与否定,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说,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有以下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②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获得充实的内容,而且可以使教育对生活真正能发挥伟大的促进作用。

“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士大夫之所以不承认它,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从大众的立场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③它一方面的意思是教育范围扩大,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成为我们的教育范围,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地方统统肩负起学校的职能,把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来对待。另一方面也是指学校必须与社会沟通,与社会联系。“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④要先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再能讲“学校即社会”。

“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原则的实施。“数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不相谋的过程。”⑤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

第五篇: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融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理念。如今大二的我,可以说是寒窗苦读十余载了。这次的作业题目让我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思考,也许观点略显浅薄和不全面,还望老师给予指导。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先生的道德修养与理想带给中国教育界的思考是无穷的,对于我国现今教育有着巨大启示。陶行知的生平

据课件和网络资料来源,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浚,后改为知行、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二、终身教育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

三、手脑相长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四、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时代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对现今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启示。我们应该吸收其教育理念和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加以改造利用。我国现今的教育制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就中小学生的教育来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深刻研究的。

现如今,就我的个人的教育经历,便可以指出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都说“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其实我觉得也并非那么严重,毕竟这和我国的教育检验制度以及国情是息息相关的。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减负之说。减负减负就是说让孩子的压力别那么大,开心快乐地学习。可是现在的孩子似乎比我小时候更累。小学时我的父母也就让我学学书法和自己感兴趣的舞蹈,近来的孩子的教育却越来越增加了功利的色彩,早到儿童的才艺开发,晚到大学生的出国留学,等等这些都被期望了很高的回报。家长强迫自己的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跳舞,学奥数等等,有的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是用孩子攀比,有的是期望孩子将来能扬名立万,而不是说教会孩子用心去体会艺术,体会生活。出国留学的大学生,高中生们都期望将来月薪过万,父母的投入能够有所回报。客观的说,功利不是坏事,坏的是做事的方式。如果不用心去体会,如何能理解真正的艺术,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如何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时候学到的只是表面的技巧,华丽的技术,而艺术却失去了灵魂,也就不会给人真正的震撼。同样,就算留学学到的是屠龙之技,回来却可能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而无处施展。

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很适合改变当今的教育劣端,逐渐抛弃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它的不同点在于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推行生活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指明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解放。第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老师和家长明确教育目的。学习不是受罪,它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有了这样一种思想,学生才能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人人都爱学习。不要用过高的目标要求学生,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如是说。教育的目的是教学育人,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而不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吃力困难的任务,因此缺乏积极性、自主性。第四,推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让老师和家长赏识学生而且学生也要赏识自己。在这样一种赏识的环境下就会有一种“最后一名也不丢人”的观念,考试的成绩实在不应该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所以应该自我赏识,噢傲视和家长也应该学会赏识学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废除三好学生评选,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更多的是鼓励孩子。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惧怕考试,真正使考试成为一种总结学习的工具。

教育是国家的一件重大事项,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是靠着教育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教育的状况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伟大的民族,但是究竟什么时候能够伟大复兴,就要看我们的教育能否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就一个人才,远比教育创收要来的要紧些。

下载东华行知学生会2011年上学年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华行知学生会2011年上学年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行知

    陶行知“求真”教育思想对小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摘要】:为什么教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出来的人,就是要崇......

    行知作文

    不听话的小黄鸡 张宝文(第二实验小学)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鸡妈妈带着她的九个孩子去大草原上学捉虫。一路上大叔伯伯发出“沙沙”的声音,使劲给她们鼓掌;风姐姐特地来祝愿小鸡们......

    行知名言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

    陶行知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

    陶行知[范文大全]

    教育贡献 陶行知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一......

    东华文武学校工作计划

    东华文武学校工作计划(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

    东华大学实习须 知

    实习须 知 1、实习过程中,严格遵守纪律,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2、学生在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应向实习带队教师或实习单位的......

    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简介 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