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毛主席诗词有感论文一篇
读毛主席诗词有感论文一篇
——浅析毛泽东心理素质的形成及特征
飞青田
(云南教育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092)
摘 要:毛泽东是20 世纪中华民族历史上闪耀着灿烂光辉的伟人;探究毛泽东心理素质的形成和特征,使我们能更多更好的了解毛泽东;毛泽东心理素质之形成,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上大自然的壮美深邃铸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志;主观上,自生修炼形成了超然一切的非凡心态。通过对毛泽东心理素质的探讨,以缅怀不朽之伟人。
关键词:毛泽东;心理素质;特征
一个民族的伟人就是这个名族的脊梁。毛泽东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不会忘掉毛泽东。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史册里,毛泽东的光辉永远不会黯淡;不论是爱戴他的,还是反对他的人,対此都深信不疑。他是一位巨人,由于他的出现,改写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他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极其深刻而长远。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永远值得崇敬,他的丰功伟绩永不会淹没在时光的流逝中。他以其坚如磐石的意志和超群的智慧领导着中国共产党,将外忧内患、支离破碎、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从黑暗中拯救出来,从而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俗话说:天塌下来有长汉顶着。在20世纪,毛泽东这个长汉,为中华民族撑起了腰杆,为世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撑起了一片蓝蓝的天。“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试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究一代伟人毛泽东以代表深深的怀念。
一、毛泽东心理素质的形成毛泽东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和谐有机结合,是其自身禀赋和大自然熏陶的结合,是当时的政治、历史、社会、背景下,在家庭、老师、同志、战友的影响下经过革命洪流的洗礼,相互作用、相互砥砺而最终形成的。
1、客观环境陶冶对毛泽东的影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乡,这里地势雄伟,闪灵水秀,风光明媚,可谓是“山川资俊秀,时势造英雄”,他的心理素质源于湖南韶山湘水:高岭给他以崇高于坚强,湘水给他以豪爽与奔放;出湖南人粗犷强悍和我行我素永不服输的民性之外,《水浒》给他以反叛精神,《三国演义》给他以智慧谋略,中国的秦始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外国的拿破仑、华盛顿、彼得大帝、林肯〃〃〃〃〃〃一代英雄豪杰都唤起他改造中国的勃勃雄心。同时“严父慈母”的双亲“逆向”性格的家庭环境组合,对他早年心理结构的生成影响很大,从父亲身上懂得了反压迫的必要,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关爱弱者的精神,从而形成拯救敢的冲动---这种刚性与柔性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他心理结构的主要支柱。毛泽东之所以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是因为他的品性、气质、智慧、才华、抱负无不得益于韶山的风水陶冶,风土人性的启迪。“蹲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17岁的《咏蛙诗》反映了毛泽东我舍其谁的雄心壮志。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大大丰富了毛泽东的智慧,9岁时毛泽东就阅读了四书
五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经》、,《礼记》、《春秋》、《尚书》、《周易》这些被认为是儒家学说经典。在毛泽东的血液里,渗透着传统的基因,毛泽东的生性里包含着很强烈的古代的勇士和智者两方面的品质,所以他既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也有一呼百应、惊天动地的豪义气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为毛泽东提供了一展雄才的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之后,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抱着必胜的信念,从1921年参加以大起就成了一个职业革命家,并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独秀、翟秋白、李立
三、向忠发、王明都曾扮演过领袖的角色,但他们谁都没有雄才伟略,导致中国革命几乎半途而废。在那种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毅然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并于1927年9月9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这一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突破,这种独创精神,独特的心智,从《西江月》井冈山词中反映了出来: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想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以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在革命时期没有人比毛泽东更懂得中国;他不仅锤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更能透视群众的心理需求,从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他悟出一个真理,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也就是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他善于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人们所关注的、热心追求的某种目标,以此产生感召力、吸引力和约束力,使群众自觉地聚集在这种精神旗臶下并为之奋斗。童年、少年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私塾的学习,使毛泽东产生了离经叛道和崇拜英雄豪杰的情感心理,这为他以后成为职业革命家奠定了基础。“满城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反映了毛泽东王者气象和恢弘大度的心理态势。
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从1921年7月建党,经历了14年的曲折历程。到1935年遵义会议才开始确立,而到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和1942年延安整风以后,才成为全党信服的最高领袖。纵观毛泽东取得党、国家、军队领袖地位前后几十年不平凡的革命实践,可以看出,毛泽东的领袖地位的确立,是在中国革命洪流中诞生的,是经过党内外无数斗争才获得,也是因为毛泽东始终如一坚持真理而取得的。1932年毛泽东被排斥时,徐特立写下一首很具感情的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非同泽柳新 弱,偶受春风即折腰。”这首诗说明毛泽东的成功历经种种磨难才赢得全党的拥护。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革命实践造就毛泽东的深邃的心理素质!
2、自身内在修养形成毛泽东心理素质
毛泽东叱咤风云的一生,也是勤奋读书,孜孜不倦的一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楷模。他读的书数量多,门类广,内容新,大大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不入旧俗,不就樊篱,开始了他救国救民的人生历程。1910年,他给自己取名为“子任”,决心“以天下为己任”。1913年,毛泽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湖南省立师范学校,学习到1918年,在此期间,伦理学教授杨昌济对他影响最深,以至最终成立杨先生的爱婿。“在青年时代,杨先生对我有很深的影响”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杨昌济那种“欲栽大木柱长天”的理想激发了毛泽东的斗志,锤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就是绝代英雄的真实写照。青年毛泽东对**、对立、斗争和冲突持肯定和赞赏态度,抱羡慕和向往的心情。“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正是他个性酣畅淋漓的表现。
他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怀着朝气蓬勃的创造欲,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逆反传统习惯势力,蔑视既成思维框架,是“天不怕,地不怕,权威不怕”。又可随时调整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其心理定势是一个“真” 字.他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崇高信念出发,经常严格
地解剖自己,不断否定“旧我”,弃旧图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否定自我的心理“变压器”和驱动力,维系着毛泽东强烈自信心的持久活力与生机勃发。热心于体育锻炼,遇见下雨可雨浴,春风吹来可风浴,烈日当空可日光浴。中国的来日需要他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毛泽东注重对书本理论的研究,又特别重视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他反对读死书,主张读活书,认为一个人既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践说话”,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毛泽东的思想行为中,受影响最深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法家、孙子兵法,特别是在这些思想中的古代朴素辩证法。他把马列主义与古代智慧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思想里,一切都是活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和《实践论》等著作里,无处不闪现着古代智慧的踪迹,古代智慧渗透到他的一切思想、言行之中。他用现代语言复活了古代智者的声音,成为一个无往不胜的统帅。正是因为毛泽东汲取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军事成果,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才能在任何危难的境况下稳若泰山、处变不惊。
二、危机关头毛泽东展现的心理素质
1、面对战争(果断决断)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正式开始了毛泽东的军事生涯,面对残酷的战争,不管对手是谁,毛泽东总能毫不畏惧,多变出奇制胜。毛泽东曾经形象地说过:同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那样凶恶的帝国主义作斗争,要学习水泊梁山的武松。酒醉英雄胆,一个人提根哨棍上景阳岗,这是一个胆量、勇气问题。老虎来了,武松先躲过它的一扑一掀一剪,让它的气性先自没了一半,在揪住它的顶花皮,于要害部位以阵猛打,这是一个策略、方法问题。帝国主义总想着中国这块肥肉,我们必须学武松打虎的样子,第一不怕他敢于同他斗,第二策略善于同他斗。真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面对战争厮杀后的凄壮场面,毛泽东更是表现出王者气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935年写下的这首词是毛泽东被撞胸怀的真实反映。
毛泽东的军事成就是最无懈可击的,凡他亲自导演的战略决战或直接指挥的战役战斗,胜利总是与他站在一起。他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得益于他对军事、政治、外交三者复杂关系透彻的了解,得益于他敢于拟定既符合规律又灵活的“度”的策略。相信自己的决断,决断了便超然泰然,决断后最赞不成越俎代庖事必躬亲,这恰是毛泽东的指挥风格和统帅风度!
2.面对灾难(自强不息)
面对国家灾难,毛泽东有决心有能力有气魄拯救我们的民族,拯救我们的国家。他决不容忍中国人民受到他国的左右和欺凌,决不容忍中国领土和主权受到他国的侵犯,决不容忍任何反动政权对国人的野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泽东的这种个性心里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所以再他领导的28年中,没有任何帝国主义敢于对中国人轻举妄动。他太爱这个民族,太爱生活在这个苦难土地上的民众,他号召天下的民众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做历史的主人,自己做社会的主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在几千年历史上是首创,是把自己的胸怀大志传播给这个饱经忧患的民族,树立必胜的信念。
毛泽东认为在灾难面前,要相信群众,依靠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那么任何困难都会克服,任何人也不能打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打倒。他一贯从精神上号召民众,有的是远见卓识,有的是高明的统御艺术,他能把党的中心任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的号召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巨大的感染力,让人民产生无往不胜的力量。在毛泽东思想影响下成长的一代代英雄人物:雷锋、王杰、欧阳海、陈永贵〃〃〃〃〃〃始终成为人民的楷模,经得起任何时代的检验,任何人的挑剔,时间越久越完美无暇。
3、面对挑战(当仁不让)
1925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里写到“粪土当年万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36年《雪》中写到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充分体现了他那种强烈的斗争意志和君临天下的非凡气度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气。当然,他由于站在民族的根基上,最终也是世界的。我们必须强调毛泽东的“与人斗”不是狭义的斗争,还包括着团结、宽容和爱护。
从陈独秀算起,毛泽东受过大大小小的处分达11次,他的正确意见往往被否决。那是痛苦的,但他能以戳穿天宇的意志在任何逆境里泰然处之,忍辱负重,耐心等待机会,最终成为胜利者。在重庆和谈期间,毛泽东深入虎穴,仍然谈笑风生尽显英雄本色,毛泽东让蒋介石纳闷,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也让历史上众多鸿门宴黯然失色。是毛泽东让蒋介石知道了人民大众的力量,也是毛泽东让美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的力量。毛泽东从不屈服于挑战,这就是毛泽东。
三、毛泽东心理素质的特征
1.超乎寻常的意志力
毛泽东说国药成为拯世济民的人,就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话浸透他真个生命历程,顽强修炼,健全了超乎寻常的意志力。他发明了几种独特的锻炼方法:日光浴、风浴、霜浴、冷水浴。将生命遁入自然,吸自然之精气,让生命生生不息。以强身来强心,磨练超人意志。
有这样一个故事。1976年1月1日,尼克松总统的爱婿戴维来到中南海接受离去时只有几个月的毛泽东的接见。一个女护士给毛泽东服药:一杯黑色的水和几粒药片。女护士将要片放进他嘴里,再将杯子送到嘴边,他押了一口,极痛苦,第二口,微微一动,中药溢出到胸前。他苦笑“我自己喝”。他抓住杯子,手抖得厉害。稳住,再举起杯,晃动厉害,稳住,再举起〃〃〃〃〃〃他脸白了,还未放弃。要知道端杯的力气是用颓然的生命换来的,他以为是一大杯信念。“一个真正的战士!”戴维暗道。
是的,毛泽东是一个战士,一个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戴维发出由衷的感叹和敬意。
2.处变不惊的自制力
重庆和谈,周恩来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毛泽东坦然一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毛泽东既然敢来重庆,就已经把个人生命臵之度外了。再说,我相信他们也不敢把我怎么样,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嘛。”这是毛泽东处变不惊,有着非凡的自制力的一贯风格。
历时多次展示这一风格。当秋收起义失败,军队何去何从时,当时最高领导的毛泽东提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给在场的指挥员大吃一惊。可这才是开始,他还要到崇山峻岭中当“红色山大王”更是举座皆惊。在他人眼里,中央委员毛泽东不仅临阵退缩,还想当逃兵。然而毛泽东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把道理讲得生动精当,深入浅出。这是一种天生的威慑力,非凡的威慑力。
3.灾难来临的承受力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建国已经有10多年了,国家还有困难,毛泽东还没专门吃饭的饭厅,每次都是卫士用食盒把饭提到卧室或办公室吃。李纳回家和毛泽东在卧室吃饭,“爸爸,我的定量不够吃。菜少,全是盐水煮的,油水还不够大师傅沾光呢,上课肚子老是咕噜咕噜叫。”毛泽东轻声细语地说:“困难是暂时的,要和全国人民共度难关,要带头,做宣传,形势一定会好转,要相信共产党〃〃〃〃〃〃大师傅掌勺我也管不了”。李纳笑了,开始在父亲面前狼吞虎咽,把桌上饭菜都吃完了,还不够饱,就孩子气的问旁边的卫士:“叔叔,还有汤吗?把这盘子涮涮,别浪费。”卫士猛的扭开脸,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毛泽东的女儿啊!
毛泽东就是这样,在灾难来临时,总表现宽大无私的精神,以身垂范,带领人民群众共
度难关。他堪称中国共产人的楷模,30多年的水月流逝了,许多所谓的“巨人”、“伟人”、“设计师”,从肉体到精神都已灰飞烟灭,惟有毛泽东,全世界正直的人都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爱戴之情。
4.面对生死的自然力
在毛泽东看来,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那时经常发生不可避免的事,就像中国人看宇宙自然一样,他有生有死,运行不已,没有死就没有生,自然的一切只有在走向死亡后才能获得新生。关键在于死本身的意义:为什么而死,为谁而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只有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生命才有意义。他对生死从来都是从容坦荡。在他的一生中,死神多次拉拽过他,他泰然自若,一次次战胜了死亡。1975年他曾和基辛格幽默一次:“我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我已经收到上帝的请帖。”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或似乎是注定了死亡,他显示惊人的冷静和沉着,展示了普通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表现的行为。英雄的死像太阳的西落,依然放出万道光芒,毛泽东就是这样的英雄。对于战友、战士之死,对于亲人的离去,他的内心是极度悲哀的。不过他的悲哀是催人奋进的号角。视死犹生,沿前人未尽的路途奋斗,才能真正的安慰死者。
5.超凡脱俗的魅力
毛泽东是伟大的,千千万万的人崇拜他,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包揽宇宙,吞吐四海之心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大公无私之精神,为万众生活之垂范。他的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让人注意,让人动容。毛泽东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他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是一种流芳百代的精神,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以往历史任何一位功名显赫和叱诧风云的人物在毛泽东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他的敌人也害怕这一点,重庆和谈期间,毛泽东拜访陈立夫。客人走后,陈立夫陷入沉思之中,说实话,对于共产党领袖的胸怀、度量、才华以及高风亮节,陈立夫佩服至深,这是他劝说毛泽东放弃共产主义,信仰三民主义的想法逐渐淡化。相反,有些方面他几乎被毛泽东给说服了,所以,他显得十分被动。在毛泽东来访之前,他曾有了理论上的准备,并准备好好和毛泽东展开一场辩论,没想到,自己的理论竟不堪一击,甚至都没来得及把自己的理论全盘托出,就被完全驳倒了。陈立夫想了一夜,陈立夫找到陈果夫,把毛泽东、周恩来的谈话一五一十说了一遍。陈果夫在病床上认真听着,等陈立夫说完,他无可奈何地说:“这真是我怕见到毛泽东的一个主要原因。
结束语
由于具备了上述心理素质,毛泽东一生战胜了一切敌人,不管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的,他的才能是超人的的而且是多方面的,他是一位卓越的共和国缔造者和领导者,同时又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伟大的诗人、见解独到的哲学家,还是一位透析他人心理的的大师。他有过追求和挫折,有过欢笑和悲伤,有过悲壮与苍凉,有着毕生关心人民疾苦、寻求强国富民道路的名族伟人的神思风采和内心情怀,他随时会激荡中国人民的心灵,直到千秋万代。本文浅析毛泽东的心理素质,只不过是沧海之滴水之举。最后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结束本文:《诉衷情》“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东流?”此悲壮苍凉之情,落于天地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一九六五年重上井冈山》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7-12、《向往毛泽东》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4-83、《回首从兹去》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3-9-84、《谁主沉浮》 内蒙古出版社 2002-1-9 5《毛泽东与姓名艺术》人民出版社 2011-2 6《毛泽东的珠峰》银河出版社 2005-1-7
第二篇:读毛主席诗词有感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二八年秋,在井冈山黄洋界挥笔写下的雄伟壮丽的诗词。气势澎湃,豪情激荡,字字句句,铿锵有力,读着它信心十足,干劲倍增。
这首诗词我从小就经常在耳边回旋,常挂在嘴边背诵。为它谱写的歌曲我们也曾经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唱在嘴里、甜在心里。
每当我读到这首诗词,眼前仿佛闪烁着毛泽东同志当年身背斗笠,脚穿草鞋,带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打游击、反围剿的壮烈景象;仿佛把自己带到了那个杀声阵天,战旗飘飘的动人场面;耳边就仿佛响起了黄洋界的炮声,心头顿时一亮。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发源地。当年,毛泽东同志带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打游击、反围剿,日理万机,情系与民。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住的是茅草房,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和光辉论著,第1 页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为中国革命斗争起到了历史性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天,我们细细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诗篇,倍感亲切和鼓舞;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和干劲,好像毛泽东同志又回到了人间。“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们又怎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之付出的艰辛;怎能忘记九泉下的英烈们;怎能忘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井冈山开辟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场景。
一九六五年五月,时隔三十八年后,毛泽东同志重返井冈山,在井冈山游览视察住了七天,而他回韶山自己的家乡出生地才住了两天。可见毛泽东同志对井冈山有着多么深厚的情谊。
毛泽东同志重返井冈山时,居住在茨坪,登览黄洋界,视察和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状况。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各界群众。毛泽东同志看着井冈山那高接云天、参天万木和那雄奇的山岳,犹记起当时烽火连天,九死一生的昨日情景。别梦依稀,历历在目,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再一次赋词抒感写怀:“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对于历经了千辛万苦的共产党人来说,任何妖魔鬼怪都能战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井冈山的革命活动虽然过去了许久,但毛泽东思想、井冈山精神永照人间,代代相传。没有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井冈山的革命活动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就没有今天这欣欣向荣,雄伟壮观,举世瞩目的中华大地。
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及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世界各国友人纷纷来到井冈山参观、旅游、考察,寻找毛泽东当年走过的足迹。为了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的革命优良传统,党中央在井冈山建立了干部学校。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成为中国革命斗争的里程碑,已成为革命的红色旅游盛地,井冈精神已成了中国人民的传世之宝。中国人民、特别是江西人民以此感到无尚的荣光和骄傲。
当年的井冈山,是个不通公路、不通邮电,无工业、无商业、人口仅百余人的小山村。
1957年以后,井冈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公路、建电站、办企业、努力发展经济。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趋完善的区位优势,制定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并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由经济封闭型向开放型迈进、由贫乏走向繁荣。工业从无到有,形成了造纸、瓷业、硅酸盐、花岗岩、木材加工、竹制品、土特产加工等特色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已由传统型向科技型、开发型、集约型转化;特种养殖、特种水产、三高旅游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建设,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起,井冈山先后建起了20多家合资企业,涉及竹木加工、建材、电子等10多个行业,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技术合作。
旅游业已成为该市目前的经济主体,大致可分为红色、绿色、风情、食宿、餐饮五大类。特别是向中外游客开放以来,这块革命宝地已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理想去处,成了世界人民向往的红色旅游圣地,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
如果毛泽东还活着,看到如今的井冈山,一定会再次赋词抒感写诗。
国家富强了,社会进步了,物资丰富了,生活提高了,并不意味着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传统不要了。任何时候井岗精神都不能丢,这不仅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那些为之献身的英烈们九泉之下所期盼的。
今天我们重提井岗精神,重走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走过的路,用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启迪、鼓励、激发后人尤为重要。
在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我祝我们的祖国:井冈精神大发扬,国运昌盛人安康,繁荣和谐山河壮,五星红旗代代扬!
第三篇: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
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
一篇赞毛泽东诗词的杰作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
高亨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州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该词作者高亨(1900~1986),吉林双阳人,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1926年毕业任教,历任河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大学教授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和古籍校勘考据的专家。完成著作17部,涉及《周易》、《诗经》、《楚辞》、《老子》、《庄子》、《墨子》、《商君书》、文字学、上古神话等多个领域,多具开创之功,成就斐然,论著被毛泽东誉为“高文典策”。1963年12月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了《毛主席诗词》(27首)。山东大学教授高亨读了这本诗集后,写了上面这首《水调歌头》。这首词写出后,很快流传开来,流传中,有人误以为是毛泽东所作。有人当面问毛泽东以求证。毛泽东听后哈哈一笑,说:“词写得不错嘛,有气势,不知谁写的。”查实为高亨所作后,为正视听,1965年《人民日报》以《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为题,重新发表了这首词。查证过程中,高亨给毛泽东写信寄了这首词和他的一些著作。毛泽东写了回信:2013-5-14 23:36 上传下载附件(136.77 KB)
毛泽东给高亨的回信手稿“高亨先生:寄书寄词,还有两信,均已收到,极为感谢。高文典册,我很爱读。肃此。敬送安吉!
毛泽东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八日 ”更可笑的是,文革中,红卫兵又传播了这首词,称这是毛泽东一首未公开发表的词作,甚至说这是毛泽东赞扬林彪的词。但当时因为混乱,以讹传讹,无人加以澄清。这首词好就好在,作者把毛泽东诗词中的语句和毛泽东的胸怀及丰功伟绩有机结合起来,既大气磅礴又恰如其分。其中上阙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以说句句有出处,而又恰到好处,看不到斧凿痕迹,没有高超的古文和诗词功底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作者是怎样把毛泽东诗词中的语句揉到他的词中呢?请看:掌上千秋史,(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胸中百万兵。(百万雄师过大江)眼底六州风雨,(钟山风雨起苍黄)笔下有雷声。(五洲震荡风雷激)
唤醒蛰龙飞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扫灭魔炎魅火,(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挥剑斩长鲸。(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安得倚天抽宝剑)春满人间世,(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换了人间)日照大旗红。(红旗漫卷西风)抒慷慨,(天翻地覆慨而慷)写鏖战,(当年鏖战急)记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上面括号内都是毛泽东诗词的句子,可以看出高亨词的每一句都和毛泽东诗词的语句联系起来了。下阙通过九个字过渡后,与古代著名诗人词人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进行对比,作者认为他们的诗词虽然都很出色,但没有毛泽东诗词这样的气概。最后两句写了毛泽东诗词对社会的鼓舞作用。毛泽东诗词确实不同凡响,高亨通过《水调歌头》写的读后感也气概不凡,匠心独运。
第四篇:品读毛主席诗词有感[范文]
品读毛主席诗词有感
近日,北大纵横35期长春一班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课《品读毛主席诗词》,分享课由陈辉同学亲自讲课。
听陈辉大哥品读毛主席诗词的体会、感受,特别受启发,以往我们学习毛主席诗词基本都是以革命题材为主,特别是红军长征时期的诗词居多。陈辉大哥从励志篇、友情篇、交流篇、亲情篇、兴致篇等对毛主席诗词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并进行了完整介绍,第一次听到这种形式的讲解,受益匪浅。特别是所有的毛主席诗词陈辉大哥都是声情并茂背诵讲解的,太震撼了。陈辉大哥从毛主席十几岁没离开韶山时的一首《七绝咏蛙》开始讲起: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茵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让我们感受到主席青春年少就托物言志、气魄非凡。
在友情篇部分,陈辉大哥总结了主席的几首七律、五律,分别是赠给彭德怀、黄公略、戴安澜、丁玲、罗荣桓几位将军及友人的诗词,不仅体现了主席对党内战友的情谊,也体现了对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敬意,诠释了主席民族主义胸怀。
交流篇部分,陈辉大哥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将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与陆游的进行了比较,将另一首《卜算子》与鲁迅的进行比较,又介绍了和郭沫若、和柳亚子、和周世钊的诗词,这种分析比较的角度真是让我们大家大开眼界。
亲情篇部分,陈辉大哥介绍了主席赠杨开慧及答李淑一的诗词。
兴致篇部分,陈辉大哥介绍了《清平乐 六盘山》、四首七律,分别是占领南京、到韶山、登庐山、纪念屈原。
陈辉大哥还介绍了几首反映主席坚韧执着的诗词《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陈辉大哥又总结了主席诗词中包含人口数字的诗词,从1895年的4亿人口到1950年的5亿人口,由于中华民族倍受列强凌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55年时间才增加了1亿人口,而新中国成立后仅10年到1960年就增加了1亿人口。
今天品读主席诗词,内心澎湃,感慨颇多。毛泽东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更是极具大无畏民族精神的民族英雄。毕生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自主富强,从未考虑过个人安危及家族利益,牺牲了6位亲人,去世后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物质财产,却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从不向人民索取,并要求亲朋戚友不向人民伸手,他毕生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借此机会,让我们再次从历史中重温毛泽东的伟大。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实现民族解放和劳动人民解放的旗手,总是在关键时刻为我们国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带来光明,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这是中国历史永远不能割舍的一段。“四一二”事件后,中国人民的光明就是毛泽东讲的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光明是毛主席说的持久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毛主席发表声明,反对美国的军事援华法案,反对国民党将中国问题的“最后决定权”交给美国,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毛主席又指出来中国人民的光明——踢开国民党“伪国大”,迎接人民的新政协!建立新中国!
毛泽东是杰出的军事家、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社会活动家,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生为贫苦劳动人民服务的平民领袖,始终与邪恶做坚决斗争的人民英雄,一生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完整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领袖!
纵观中国历史,南宋灭亡后,中国就一直遭受外来民族欺辱蹂躏。汉唐时代中国是真正的世界大国强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文明起源早、国力雄厚,到了宋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朝代,当时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对于中国而言,宋朝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中国文化在那个时候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文化。汉朝国强、唐朝武胜、宋朝文旺。中国文化在宋朝达到了巅峰,讲信义鄙狡诈、重文明藐野蛮、爱自由而厌樊笼。宋朝的政治制度也非常成体系,皇帝权力很小,诏书必须有皇帝太后宰相和三位辅臣联名才有效,否则也不会出现诸如包公、寇准等一代名相了,从称呼上臣子自称“臣”而不是“奴才”.百姓经常集会议论朝政,学风自由活泼、技术人员备受重用,也是当时其他国家远远不能及的。
华夏文明在最辉煌的时候,却遭遇了史上最残暴最野蛮的侵略,蒙古人用他们几乎全部力量打击南宋政权,蒙古人几个月内铲平俄罗斯、夷平东欧列国,但在江南的华夏文明面前停顿了50年,元军攻打襄阳打了5年,打四川、扬州直到军民皆战死才打下来。崖山战败后,30万宋军将士只有2万人被俘,其余全部战死,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军民,皆自杀殉国。听闻宋灭亡后,浙江10万士子、福建4万纷纷跳海自。这是真正的华夏精神!宋朝灭亡,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崖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300年后,崇祯皇帝吊死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蒙古军队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北方原来4500万人口蒙古军队屠城后不足700万。民族最优秀成分基本丧失,汉人地位最为低下,有幸存活下来的大多是“劣币淘汰良币”法则衍生出来的奴化人群,因此宋以后社会总是充满太多圆滑世故的保命哲学。
此后中华文明再没有振作起来,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明王朝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发展,开始变得保守、统治阶级也更残暴,面多外辱,大多数汉人精神麻木苟且,汉文化已经沾染了胡人的暴戾和专制,丧失了华夏文明中开明和自由的气息,明末,华夏意识渐渐觉醒,学术风范大盛、内阁组党之风流行,然而不幸再次发生,中原爆发了严重的内战,满蒙联军乘机进入中华腹地,中国再一次亡国。
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再一次大规模屠城,一个只会用刀、只会凶暴的蛮族,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文明。他们只喜欢支配奴隶,对文明和发展没有兴趣。满清查禁《天工开物》、禁止前明时期发明的火药、限制民间冶炼钢铁、消灭造船技术。蒙元、满清都是以征战、杀戮征服世界,同时与文明实际隔绝,这种鞑靼文化,是一种依托掠夺的寄生文化,他们只对培育奴隶和愚民感兴趣,对社会进步和自由不感兴趣。因此,满清时期,皇帝以下都是“奴才”,中华文明经过蒙元、满清的两次血洗几乎丧失殆尽。
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崛起,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相继完成,英政府派使团两次来中国,起初目的都是扩大贸易,然而清政府愚昧保守,清朝皇帝傲慢地认为只有自己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是“藩属国”,对来使一律视为“朝贡”或“进贡”,并强行对来使进行礼仪要求,由于礼仪导致的外交纠纷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祸根,英使无果而返后,俄国亦派出使团,结果连北京都没进去。()英国国内武装侵华呼声高涨,扬言必须用武力说话,才能改变清政府的态度。清政府由于礼仪文化导致的外交纠纷,最终酿成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终于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这期间,曾经到过中国的英国人,发现中国只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而被统治阶级毫无尊严可言,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相去甚远,英国人意识到满清本是侵略者,既然中国软弱,满清可以入侵,那他英国武装侵华亦无不妥之处。难怪慈禧为了讨好洋人竟然说出“集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话。因为对于满清来讲,中华本是他们的战利品。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再次饱受战争摧残,倍受列强凌辱、瓜分。大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寻求民族救亡图存之路。孙中山创立了国民党、同盟会,主张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推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但国民党依靠民族资本家的支持,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缺乏民族凝聚力,因此满清灭亡后,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列强势力依然染指中华大地。尤其日本,自明朝灭亡后,认为中国已亡,蔑称中国为“支那”,中国沿海自此倭患不断,终于1931年开始,日本从侵略东北开始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依附美国,考虑自身政权利益大于民族利益,民心所背。
民族危亡时刻,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改变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审时度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代表人民利益,始终坚持民族解放、民族独立。
抗战胜利后,美国和苏联都赞同中国“划江而治”,在国际和国内有不少拥护者,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出,决定国家大事,应该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问题。搞划江而治将后患无穷,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裂,再次统一都要很长时间,人民将付出好多倍代价。美国和苏联虽然立场不同,但在这个问题上都是站在他们各自的利益上给中国施压,表面上看、暂时看,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和平”,而不管这种和平能不能长久。事关举国长远大计,共产党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看的远一点,不受其它国家的影响,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放弃暂时抓长远,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完整统一的新中国!让中国人真正当家作主!
历史证明,毛泽东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放弃暂时抓长远的深刻思想和认识,向太阳一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光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终于建立起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赶走了一切外来侵略者,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第五篇:读《毛主席》有感
读《毛泽东的故事》有感
眼界
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到什么?我很难说清楚,我只知道人与人的眼界是不同的,而这不同的眼界注定了人会有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命运。
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曾说过:我毛泽东干革命,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到解放。这几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许多群众的心。正因为这样,跟随主席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他的眼界,有的并不是自己的荣誉,也不是自己的财富,更不是自己的一个温馨的小家,有的而是中国千千万万被地主、财主压迫的人民,百姓。主席的眼界在当时收到了许多人民的拥戴,正是因为他独特的“发展观”主席身边有的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群众兵。
眼界的不一样决定了各人的人生境界,人生目标也不一样。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着其成就必微。三国的袁术固然有极其深的心机,却只看到了弹丸之利,贸然自尊为帝,是的众叛亲离,天下豪杰群起而攻之。袁术的失败正因为他的眼界只局限于中原,只浮于表面,他没有放眼天下,终究只得惨死。若袁术与主席对比,袁术做的一切一切只为了自己可以称帝,可以统领江山,在万人之上,无人之下,我只能说,他是自私的。然而,主席搞的革命是为了他自己吗?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说:不是!
曾记否,在一次表决会上,主席宣布了“愿留着留,愿走者走”的命令,当时的传令军陈满崽一脸恍惚,原来由于他娘的病重主席没有为难他,只因为主席心中有百姓,他主动安慰陈满崽。并且拿出拿出自己的钱作为他的路费,让他回家照顾母亲。主席的这种宽厚,博大的眼界是又有谁可以比的上的呢?
曾经有那么多的伟人,因为各自的眼界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成就。像马克思,他的眼界大到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历史,所以他看到了社会的规律,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像伽利略,他放眼整个宇宙,他看到了星际运行特点,将物理学推向一条巅峰之路,像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因放眼广至百姓,看到了社会的黑暗,所以才建立了共产党,解放了新中国。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他既不能用于一隅,注目于一脚,也不能自高自大,妄图以一己之力登得九霄以凌云。只有把自己的眼界放在自己的目标上,才能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