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文阅读和写作(一)
议论文阅读和写作
(一)议论文阅读和写作
2004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共11分)
生活中需要思索
⑴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⑵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义,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18.(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文段⑵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论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0(3分)为什么说“青年更需要思索”?(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答)
参考答案:
19爱迪生因思索制成电灯泡,造福人类。
20。
21.略
第二篇:初中生议论文写作专题一.
专题一议论文第一讲 难点知重识点梳理 【训练目的】 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议论文的基本要求。2 学会议论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写作方法 【写作指导】
一、什么叫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 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
二、议论的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 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 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②开篇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③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④结尾 如《过秦论》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 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 削弱说服力量。
③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 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 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④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 :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 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 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 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
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 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 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 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 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 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 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等等。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 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 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 意 议 论 文 中 的 “ 但 ”“ 但 是 ” 等 转 折 连 词 的 作 用 , 俗 语 有 “‘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 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 , 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注意要善于 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 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 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语句表达。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 ,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 于 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 名。
【写作导引】
一、审题
今年四川成都的中考作文试题 , 是一道很有特色、很有诗意的命题作文。不 仅在题干中出现了富有诗意的导语 , 引导考生明白“拐角”的内涵 , 启迪考生的 写作智慧 , 而且在写作命题中 , 明确指定以“走过那一个拐角”这个颇有诗意的 题目来写 , 给考生以具体的写作方向。仔细审视这个命题 , 很显然 , 写作重心应该 突出“拐角”,同时还要注意考虑前面的修饰语“走过”、“一个”,意思是要 在文中表现出已
经走过了那一个拐角。这个“拐角”该如何理解呢 ? 当然不是浅 层次的路途中的转弯处 , 而应是比喻性的说法 , 即生命中遭遇的转折点 , 比如曲 折、坎坷、挫折、困难、转变等。由此可知 , 命题者是想通过这次写作检验 , 进 一步培养考生战胜逆境、学会坚强的良好心理品质 , 真正做到了语文学习与实际 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以上诸方面来看 , 命题者具有相当高的命题水准 , 命题意图 可谓用心良苦。
二、立意
1.从经历曲折这一角度立意。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 ,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 经历这样那样的曲曲折折 , 然后悟出一点人生经验教训 , 尽量把自己的人生装点 得更加精彩。
2.从战胜坎坷这一角度立意。人们总是渴望能朝着自己的目标一往无前 , 然 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 坎坷往往会像拦路虎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勇敢地战胜坎 坷 , 乃是一种智慧人生。
3.从遭受挫折这一角度立意。在学习中、工作中 , 也许你失败过、伤心过、后悔过 , 都因事情的发展进程一度受挫。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 , 找到新的前进方 向 , 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从遇到困难这一角度立意。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 关键是我们自己对待苦难 的态度。什么样的困难让你刻骨铭心 ? 什么样的困难反而为你的人生增添了亮 色 ? 回顾、思索、沉淀 , 努力赢取一个精彩的人生。
5.从成长阶段这一角度立意。一个人的成长 , 总是要经历某些阶段的。其中 的每一个阶段 , 都可以看作是人生成长过程的一个拐角。如何把握好某一个重要 的拐角 , 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意义重大的。
6.从转变航向这一角度立意。通向成功彼岸的捷径在哪里 ? 俗话说:“条条 大路通罗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 , 懂得变通策略 , 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 , 不乏是一种智者作为。
【满分作文一】 走过那一个拐角 ◎成都一考生
拐角如黑夜中的一盏路灯 , 照亮了我们前方的道路;拐角如蓝天上的一轮红 日 , 温暖了我们彻凉的心扉;拐角如音乐家手中的一把吉他 , 丰富了我们枯燥的生 活„„
人生在世 , 有谁没有遇到过拐角 ? 但又有哪些人走过了那些拐角 ? 无难处的人 少之甚少 , 走过艰难拐角的人亦少之甚少。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业 , 然而却因替李 陵辩护被关进了大牢。他受过宫刑后甚至想过去死 , 但他想到 , 史上多少名人不 也是经过暴风雨之后 , 才见到彩虹的吗 ? 他凭着坚毅在牢中生存了下来 , 他用自己 的血泪浇灌出了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 他就是史学家、文学家司马 迁!我为他所惊愕。是什么让这个曾经动过死亡念头的人完成了巨著 ? 是他心中 的信念 :走过那一个拐角 , 拐角的后面便是成功!司马迁饱受宫刑却坚持写作的精神令人钦佩。传闻周文王被关羑里书写了 《周易》 , 他的沉着令我们惊叹;史载屈原遭放逐写出了《离骚》 , 他的毅力令我 们敬仰;相传左丘明失明完成了《国语》 , 他的坚韧令我们敬服„„若要成功 , 有 谁可以不经历风雨 ? 也许曾经的我不是一个敢于战胜挫折的人 , 但那件事后我懂得了有拼搏才会 有成功。刚上初中时学习生活并不紧张 , 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舞蹈培训班 , 为的 是磨炼自己的意志。可是不久 , 我感觉训练太辛苦了!我有了放弃的想法 , 完全忘 记了自己参加这个班的目的。就在我迷茫时 , 内心有一个声音唤醒了我:“别放 弃 , 拐角后面便是成功之门!走过那一个拐角便是成功!”我坚持了下来 , 击败了 挫折 , 也学到了一些自己从未学到过的知识。
那个声音一直在呼唤着我 , 让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轻言放弃。经过了一次又一 次的考验 , 我更加坚信“走过那一个拐角便是成功”这句话了。是呀!人生旅途 中有数不清的拐角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勇敢地转过那一个拐角 , 就会发现挫折 只是一时的 , 只要坚持努力 , 成功终会属于自己。
如今的你是否已经走过了那一个拐角 ? 让我们走过拐角 , 捕捉到和煦的春风;让我们走过拐角 , 倒映出清纯的笑容;让我们走过拐角 , 展现出多姿的生活;让我
们走过拐角 , 绽放出灿烂的花季„ 【评点】
主旨明朗 材料翔实 在这位考生的眼里,“拐角”是挫折,“拐角”是客观 存在的 , 关键是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它、战胜它。为了表现这一主题 , 考生详述 了司马迁坚持写《史记》、自己坚持参加舞蹈培训两个事例 , 概述了周文王、屈 原、左丘明等名人的事例 , 材料翔实 , 张弛有度。
激情飞扬 语言活泼 面对人生路上的“拐角”,作者是乐观的、自信的、坚定的。考生不仅从历代名人身上得到启迪 , 还联系自身实际来表达对待“拐 角”的态度 , 激情洋溢 , 感情充沛 , 为文章平添了不少魅力。或排比 , 或设问 , 或沉 思 , 或感叹 , 或长句 , 或短句 , 多种多样的行文风格 , 使得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 流转
如珠 课堂练习
以“点亮希望之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 ,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 于 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 名
点亮希望之灯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希望不灭!希望在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
——题记
夜的微凉氤氲着盛宴的芬芳,破晓的曙光蕴含着生的希望
穿越千年的沧桑,见证亘古不变的真理:诚然,生需点亮希望之灯!点亮希望之灯,绽放生之夏花。
是谁在缺月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 似飞鸿踏雪”?是谁不为“蝇头微利 ”“蜗角虚名”的触动,只愿“沧海寄余 生 “? 是谁叹“竹仗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你——苏子。是你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漩涡的 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是你坚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点亮希望之灯,将痛苦 失意洒入滚滚东流。是你被贬徐州,亲率军民筑堤堵水;谪海南,你穿越雾 瘴,走过酷暑,仍不懈传播中原文化.......谪再远,你依旧安之若素。苏轼你 点亮了希望之灯,跳动了生之脉搏,绽放了生之夏花!点亮希望之灯,担尽古今的中国愁。
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谁“心事浩渺连广 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是谁“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你——鲁迅。是你毅然弃医从文,立志弃医从文来唤起民众。是 你嫉恶如仇,不畏强权。是你控诉礼教,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是 你为了水深火热中的国民呼唤光明,上下求索。是你为立国必先立人而笔耕不 辍——《狂人日记》 《药》 《阿 Q 正传》 《祝福》......是你积劳成疾,鞠躬尽 瘁。是你,鲁迅“伟大的民族魂”你一肩担尽“古今的中国愁”,你是 ” 中国的 脊梁 “。
点亮希望之灯,炫耀历史舞台。
是谁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是谁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 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是谁说“人生之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 屡起”?是谁被黑格尔光荣的称为“骑在马背上的 " 灵魂”?
是你——拿破仑。是你戎马倥偬,九死一生,掀起最猛烈的狂澜,响 彻欧洲的英雄。是你在土伦战役中初露锋芒而一举成名而后屡战屡胜而却溃败
滑铁卢。是你为历史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曾记否,点亮希望之灯,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 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犹相信—— 点亮希望之灯,生命将如夏花般更加芬芳!点亮希望之灯,中国将更加国富民强!点亮希望之灯,历史将更加迷人!然则何不点亮希望之灯呢? 家庭作业 1
第三篇:初中生议论文写作专题一
专题一议论文第一讲 难点知重识点梳理
【训练目的】
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议论文的基本要求。2 学会议论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写作方法 【写作指导】
一、什么叫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
二、议论的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②开篇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③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④结尾 如《过秦论》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③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④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等等。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意议论文中的“但”“但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语句表达。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导引】
一、审题
今年四川成都的中考作文试题,是一道很有特色、很有诗意的命题作文。不仅在题干中出现了富有诗意的导语,引导考生明白“拐角”的内涵,启迪考生的写作智慧,而且在写作命题中,明确指定以“走过那一个拐角”这个颇有诗意的题目来写,给考生以具体的写作方向。仔细审视这个命题,很显然,写作重心应该突出“拐角”,同时还要注意考虑前面的修饰语“走过”、“一个”,意思是要在文中表现出已经走过了那一个拐角。这个“拐角”该如何理解呢?当然不是浅层次的路途中的转弯处,而应是比喻性的说法,即生命中遭遇的转折点,比如曲折、坎坷、挫折、困难、转变等。由此可知,命题者是想通过这次写作检验,进一步培养考生战胜逆境、学会坚强的良好心理品质,真正做到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以上诸方面来看,命题者具有相当高的命题水准,命题意图可谓用心良苦。
二、立意
1.从经历曲折这一角度立意。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曲曲折折,然后悟出一点人生经验教训,尽量把自己的人生装点得更加精彩。
2.从战胜坎坷这一角度立意。人们总是渴望能朝着自己的目标一往无前,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坎坷往往会像拦路虎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勇敢地战胜坎坷,乃是一种智慧人生。
3.从遭受挫折这一角度立意。在学习中、工作中,也许你失败过、伤心过、后悔过,都因事情的发展进程一度受挫。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找到新的前进方向,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从遇到困难这一角度立意。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自己对待苦难的态度。什么样的困难让你刻骨铭心?什么样的困难反而为你的人生增添了亮色?回顾、思索、沉淀,努力赢取一个精彩的人生。
5.从成长阶段这一角度立意。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某些阶段的。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作是人生成长过程的一个拐角。如何把握好某一个重要的拐角,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意义重大的。
6.从转变航向这一角度立意。通向成功彼岸的捷径在哪里?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懂得变通策略,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不乏是一种智者作为。
【满分作文一】
◎成都一考生
走过那一个拐角
拐角如黑夜中的一盏路灯,照亮了我们前方的道路;拐角如蓝天上的一轮红日,温暖了我们彻凉的心扉;拐角如音乐家手中的一把吉他,丰富了我们枯燥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谁没有遇到过拐角?但又有哪些人走过了那些拐角?无难处的人少之甚少,走过艰难拐角的人亦少之甚少。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业,然而却因替李陵辩护被关进了大牢。他受过宫刑后甚至想过去死,但他想到,史上多少名人不也是经过暴风雨之后,才见到彩虹的吗?他凭着坚毅在牢中生存了下来,他用自己的血泪浇灌出了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他就是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我为他所惊愕。是什么让这个曾经动过死亡念头的人完成了巨著?是他心中的信念:走过那一个拐角,拐角的后面便是成功!
司马迁饱受宫刑却坚持写作的精神令人钦佩。传闻周文王被关羑里书写了《周易》,他的沉着令我们惊叹;史载屈原遭放逐写出了《离骚》,他的毅力令我们敬仰;相传左丘明失明完成了《国语》,他的坚韧令我们敬服„„若要成功,有谁可以不经历风雨?
也许曾经的我不是一个敢于战胜挫折的人,但那件事后我懂得了有拼搏才会有成功。刚上初中时学习生活并不紧张,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舞蹈培训班,为的是磨炼自己的意志。可是不久,我感觉训练太辛苦了!我有了放弃的想法,完全忘记了自己参加这个班的目的。就在我迷茫时,内心有一个声音唤醒了我:“别放弃,拐角后面便是成功之门!走过那一个拐角便是成功!”我坚持了下来,击败了挫折,也学到了一些自己从未学到过的知识。
那个声音一直在呼唤着我,让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轻言放弃。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我更加坚信“走过那一个拐角便是成功”这句话了。是呀!人生旅途中有数不清的拐角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勇敢地转过那一个拐角,就会发现挫折只是一时的,只要坚持努力,成功终会属于自己。
如今的你是否已经走过了那一个拐角?让我们走过拐角,捕捉到和煦的春风;让我们走过拐角,倒映出清纯的笑容;让我们走过拐角,展现出多姿的生活;让我们走过拐角,绽放出灿烂的花季„【评点】
主旨明朗 材料翔实 在这位考生的眼里,“拐角”是挫折,“拐角”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它、战胜它。为了表现这一主题,考生详述了司马迁坚持写《史记》、自己坚持参加舞蹈培训两个事例,概述了周文王、屈原、左丘明等名人的事例,材料翔实,张弛有度。
激情飞扬 语言活泼 面对人生路上的“拐角”,作者是乐观的、自信的、坚定的。考生不仅从历代名人身上得到启迪,还联系自身实际来表达对待“拐角”的态度,激情洋溢,感情充沛,为文章平添了不少魅力。或排比,或设问,或沉思,或感叹,或长句,或短句,多种多样的行文风格,使得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流转如珠
课堂练习
以“点亮希望之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点亮希望之灯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希望不灭!希望在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
——题记
夜的微凉氤氲着盛宴的芬芳,破晓的曙光蕴含着生的希望
穿越千年的沧桑,见证亘古不变的真理:诚然,生需点亮希望之灯!
点亮希望之灯,绽放生之夏花。
是谁在缺月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是谁不为“蝇头微利 ”“蜗角虚名”的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是谁叹“竹仗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你——苏子。是你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是你坚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点亮希望之灯,将痛苦失意洒入滚滚东流。是你被贬徐州,亲率军民筑堤堵水;谪海南,你穿越雾瘴,走过酷暑,仍不懈传播中原文化.......谪再远,你依旧安之若素。苏轼你点亮了希望之灯,跳动了生之脉搏,绽放了生之夏花!
点亮希望之灯,担尽古今的中国愁。
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谁“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是谁“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你——鲁迅。是你毅然弃医从文,立志弃医从文来唤起民众。是你嫉恶如仇,不畏强权。是你控诉礼教,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是你为了水深火热中的国民呼唤光明,上下求索。是你为立国必先立人而笔耕不辍——《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是你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是你,鲁迅“伟大的民族魂”你一肩担尽“古今的中国愁”,你是”中国的脊梁“。
点亮希望之灯,炫耀历史舞台。
是谁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是谁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是谁说“人生之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是谁被黑格尔光荣的称为“骑在马背上的"灵魂”?
是你——拿破仑。是你戎马倥偬,九死一生,掀起最猛烈的狂澜,响彻欧洲的英雄。是你在土伦战役中初露锋芒而一举成名而后屡战屡胜而却溃败滑铁卢。是你为历史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记否,点亮希望之灯,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犹相信——
点亮希望之灯,生命将如夏花般更加芬芳!
点亮希望之灯,中国将更加国富民强!
点亮希望之灯,历史将更加迷人!
然则何不点亮希望之灯呢?
家庭作业
第四篇: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学习论证的基本模式
(一)[要点归纳]
1、基本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2、基本要求:论点: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3、基本写法
(1)开头:用某种现象、某个事例、某句名言、某个(几个)比喻等自然地引出观点。
观点:观点正确、鲜明、切合题意。可单独成段,可附在开头的后面。
(2)论证:用各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道理论证:讲清楚观点正确的理由,可正反两方面讲道理。
举例论证:用正面或反面的事例证明观点的正确。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引用名言证明观点正确。
(3)(联系现实分析):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以后,对符合或不符合观点的现象进行评析。
(4)结尾:总结、呼吁、倡导、号召等。
四个部分中,灵魂是“观点”,“开头”是为了引出“观点”,使观点的提出十分自然,它可以是观点针对的现象,可以是文章的一个精彩的论据,当然,有时候没有“开头”,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观点。“论证”,顾名思义,是为证明观点而存在。“结尾”使文章更完整。
论证的基本模式
议论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一、并列式结构
模式1:论据并列 模式2:论点并列
(一)读范文
携自省上路
当浮华喧嚣浸染了纯洁的心灵,当都市的身影倒映在玻璃墙上,当摇滚乐队代替了田园诗行,当人造的烟草香水淹没了田野的芬芳,我们在茫然中迷失了自己,却忘记了还有一盏灯可以把路照亮,那就是自省。携自省上路,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
自省是映照内心的灯光,有了它,才能照彻层层迷雾。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便有人问:“为何不去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谁的梨呢?”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好一个“我心有主”!人在乱世,烽烟四起,纲坏礼崩,唯有许衡“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事混浊而我独清”,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准则,不为世俗所扰,这份本真熠熠生辉,这种操守千古流芳。自省是心灵的天平,有了它,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西施因为心口痛而皱着眉头在乡里走来走去,同村的东施见了觉得很美也皱着眉头走来走去。一时间,乡里的人吓得闭门不出。东施效颦,为人所笑,是因为她照错了镜子,殊不知只有自省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的,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的。反观央视的主持人张越,她不是所谓的“美女”主持,但凭借非凡的气质、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和饱满的生命力,常常语惊四座,博得观众的喝彩。设想,如果居里夫人和莎士比亚换一下位置,恐怕历史上就同时失去了一位科学家和一位文学巨匠。世间本没有废品,废品都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唯有自省才能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成为熠熠生辉的“宝贝”。
自省是成功的基石,有了它,才能盖起稳固的大厦。
人非生而知之,犯错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在加拿大科技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专家学者左手的无名指上,佩戴着一枚式样相同的戒指,他们都是加拿大工学院的学生,这枚戒指叫“耻辱戒指”。加拿大政府曾将一座大桥的设计工作交给一名该校的毕业生,但由于计算不精确,桥梁完工后不久就倒塌了。为了牢记这个惨痛的教训,该校不惜重金买下整座桥梁的钢材并加工成了一枚枚戒指,每个毕业生都要领取一枚这样的“耻辱之戒”。这枚戒指戴在手上,更戴在心上,正是这枚戒指,使该校时时反省自己的错误,牢牢记住惨痛的教训,避免重犯,从而走向了成功。
我们走在人生这条路上,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自己照自己的镜子才能发现最真实的自己。喧嚣过后终将平静,不变的是自己的本真;携自省上路,倾听自己的心跳,远方露出了笑容般的曙光。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戊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戊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 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二)定模式
(三)选角度:一篇议论文一般会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从不同的侧面展开。
(四)切分论点:
例:以话题“完美”为例,进行论点切分。
1、“是什么”:“完美”有“完备美好,没有缺点”的含义。分论点示例:(1)完美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品格。
(2)完美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
(3)完美是一种不断探索的方向。
2、“为什么”:“完美”有什么作用,对个人、社会有怎样的影响。分论点示例:(1)完美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我们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2)完美是一道希望,引领我们不断超越狭隘的自我。
(3)完美是一种力量,给人类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3、“怎么样”:怎样才能做到完美。分论点示例:(1)追求完美,需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目标。
(2)追求完美,需要“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长途跋涉。
(3)追求完美,需要“衣沾不足惜,但使无愿违”的不畏艰苦。注意:
二、对照式结构
(一)、读范文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 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古往今来,知道感恩的值多少?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二)定模式
注意:
三、牛刀小试
以“宽容”为话题拟一份议论文提纲。
四、学以致用
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写作能力研究
延津一中王立朝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一张语文试卷上,作文的分数往往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作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文的成绩。步入高中,学生作文练习多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写作能力成为了影响和制约高中生作文质量与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众多教师长期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几年来,通过对大量学生习作的阅读批改,总结出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需要从以下几项能力入手。
一、认知分析生活的能力
一篇好的文章,首先需要一个好的构思。写文章最怕文思枯竭,常见有些学生拿起文题后,咬着笔竿,愁眉不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思路闭塞。思路闭塞主要就是因为腹中空虚,缺乏写作材料,面对文题,茫茫然不知所云,即使下了笔,不是泛泛地面面俱到,便是离了主航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有有了话源才能有清流、活水。之所以作文时思路闭塞,归根结蒂是对生活、对社会缺乏认识。如果能多参加一些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老师有目的地经常引导学生去认识一些社会问题,那么,自然会开阔眼界,丰富头脑。学会认识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和条件,有了这个前提和条件,就有了生活素材,诉诸笔端,必然侃侃而谈。
要学会分析生活。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但由于受感性认识的影响,缺乏辨证思维,不善于深入思考,不易发现所收集材料的实质与主流,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写出文章平淡、肤浅。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辨证地分析社会生活问题使之认识正确、认识深刻,从中形成真理性判断,才会写出严密深刻有逻辑性、说服力的议论文。
为了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生活的能力,老师应有意识地结合生活提出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品评。例如:个人修养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腐败问题是不是党风问题?高校招生并轨说明了什么?奥运冠军奖金多了,是不是形象就低了?这样把一些是非曲直杂揉、美丑相间的社会问题,摆到学生面前,以训练其全面辨证地研究剖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思路聪敏,提笔就有话可说。
二、多项思维能力
写作过程也就是思维过程,如果学生思维狭窄、刻板、呆滞,必然写不出好文章,所以议论文写作就在激发学生思维上下功夫,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敏捷性、概括性。走出思维定势,防止思路窘涩,应是议论文写作能力训练的关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往往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固有特征,这就要求我们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角度方式来认识客观事物。加强多项思维的训练,首先要对命题或材料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命题和材料自身就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立体的多侧面结构的,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那么,我们对它就不应仅从共性去思考,也不应从单一方面去搞定向思维。面对命题和材料,以开放性的眼光,采取多方位的思考,使思维向四方辐射,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求索,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写出不同中心的文章来。
总之,只要在作文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写出具有
新意的文章来,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布局谋篇的能力
一篇好的议论文,布局谋篇应放在首位,如果不把要阐述的道理、证明的观点先构思好,安排好,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安排结构不单是技巧问题,而且是思路问题。要构思好文章,必须先理清思路,考虑好以何为主以何为辅;哪些是应该说的哪些是必说的,哪些是不该说的,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应依顺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是层进布局的,还是总分总,或者并列一起。在思索这些问题的同时,不要忘记文章针对什么说的,针对什么人说的。
既然布局谋篇与学生的思路有关,那么在议论文写作指导中必须注意锻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索习惯,懂得思索要有条理,要细致严密。考虑重点非重点、主要次要的比重。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教材的阅读解析,来培养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议论文写作能力结构的硬件,它是作文优劣成败的直接因素,这一能力的提高又非在写作实践中解决不可。
第一,加强阅读,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段落、精彩片段,应反复带领学生咀嚼,体会作者表现思想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分析这些语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感悟语言的表现力。第二,加强基础训练,使语言具有生动性,提高表达能力,首先是提高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相当数量的文字,拥有比较丰富的语汇及比较生动精辟的语句,并由此组成表达一定意义的句子和段落,还能根据议论文语言特点来选择恰当的表现方式及手法。第三、克服惰性心理,提高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语言表现力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多动笔,常言说的好“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强调的是写的益处,多写多练笔,才能使语言灵活多样,不落俗套。第四,善于比较、修改、使语言成熟化。在比较中选择句式,辨析修辞方法,是使语言生动准确的一个妙法。平时选择一些意义相近但有区别的词语进行比较,也是提高语言表现力的方法之一。还应注意文章的修改。文不厌改,不管文学素养多高,都需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语言。
写作能力训练的四个部分,虽然内涵不同,各有特色,但它们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统一的整体,彼此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决不能厚此薄彼,否则皆不利于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