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时间:2019-05-12 20: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一、总特征:日趋理性化、科学化;由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到向苏俄(苏联)学习(革命→建设),再到走自己的路(革命→建设);由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由照搬别国模式,到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1、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发展):向西方学习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主要涉及西方近代宗教、科技、艺术)

2、向苏俄(苏联)学习: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十月革命、中共初期的城市斗争革命道路、建国初期的建设道路(大多照搬苏联模式)。

3、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后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演进概况

(一)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救国(自救)思想

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战前思想界死气沉沉;民族、统治危机加深,经世致用思想重新提倡;鸦片战争的震动。

(2)概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设译馆译夷书,如《各国律例》、《四洲志》);学习西方(仿制西方战船;主张建设近代海军)。魏源据《四洲志》等成《海国图志》(西方史地),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姚莹《康輶纪行》注重研究西藏,并建议清朝提防英国侵略西藏。徐继畬《瀛环志略》介绍世界各国史地。

(3)特点(评价):有鲜明时代变化印记,核心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器物);有浓厚封建纲常色彩;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牢笼,面对现实,注目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基本未实践。

(4)特点的原因:当时对东西方差距认识有限;属地主阶级,出发点是维护中国封建“天朝”体制。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中体西用)主张

(1)背景目的: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有实力,且得列强赏识慈禧暂时支持;总理衙门的建立、推动;中外出现暂时“和好”局面;为了解决内忧(为主)外患。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代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实践:办近代(机器生产之意)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分洋商之利)、海防、教育(办新式学堂、留学教育,以培养洋务实用人才)。

(5)败因: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舍本逐末(根本);缺乏健全有力领导核心;列强为难;顽固派破坏。

(6)评价:进步:指导了洋务运动,促成了中国国防(军事、海防)、经济、教育近代化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一些实用人才;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分化出早期维新派;促进了西学传播。

局限:目的具有反动性;舍本逐末,结局注定失败。

(二)农民阶级的救国救民思想

1、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理论

(1)目的:发动群众,推翻清朝,建立平等平均的人间天国(实质为绝对

平均的封建小农社会)。

(2)特点: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等平均主义相结合(把农民要求平等平均的愿望,通过宗教理论形式表达出来)。

(3)内容:一神论;平等论;灭清论。

(4)评价:对劳动人民产生巨大号召力,调动其革命积极性;不科学,是其失败原因之一。

2、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平等平均思想

(1)背景:定都天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2)内容:废封土均分并占有土地;均分产品(圣库制,留足口粮余归圣库);人人平等。

(3)目标:建四有二无社会。

(4)评价: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革命性(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愿望);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违背历史潮流);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特别是产品,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安定环境)。

(5)根源;农民小生产者地位决定其阶级局限性。

3、洪仁玕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1)背景:天国正遇危机,急需振兴(目的);洪仁玕个人特殊经历。

(2)内容: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来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以法治国、听取舆论、投票选举官吏,未涉及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保险业;文教上办新式学校、医院、慈善机构,除旧习,奖发明;外交上与外国平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3)评价:特点、地位(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近代化纲领);革命性(发展资本主义);空想性(超越现实条件;未反映农民愿望;无安定环境)。

4、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洋教遍布山东,官府袒教抑民;德国强占胶州湾。

(2)评价:爱国性(触及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只反映一对矛盾);利发动群众、争取官军反帝)。落后性(将中国与清朝混淆,对清有幻想,主观上不反清反封,易放松对清警惕;笼统排外——排斥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感性认识,不科学,是其失败原因之一。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救亡图存)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2)代表;王韬、郑观应。

(3)条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传播;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使洋务派分化。

(4)内容;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后来被资产阶级立宪派发展为实业救国);文化上,办近代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评价:反映资阶愿望,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基;未成完整理论体系,未实践。

2、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早期维新思想奠基,西方启蒙、进化论思想传入传播。

(2)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给孔子披上西装”;“跪着造反”。

(3)特点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中国受传统影响深刻,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为减少改革阻力;康有为自身特点。

(4)著作、报刊、组织、学堂:康《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变法通议》;北京《中外纪闻》(《万国公报》)、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北京强学会、保国会;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

(5)内容:目的上,救亡图存,摆脱民族危机(未明提反帝),独立富强;政治上,废封建专制,兴民权,行君主立宪(百日维新未涉及此内容);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上,增强军力;文教上,学习传播西学。(与早期维新思想大致相似)

注:在文教上,百日维新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习中西学科;废八股试策论;开经济特科;准设译书局、报馆、学会;派人留学、游历。(1905年废科举制)

(6)评价:具有进步性、爱国性;推动了戊戌变法;促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思想启蒙。

3、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

(1)背景:清朝完全成为列强工具,两大矛盾趋于合流并进一步激化;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播。

(2)内容:孙中山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启蒙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分别阐发为民族、民权(核心)、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

(3)评价;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资阶、人民要求;指导了辛亥革命,推动了革命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局限(未明提反帝;将灭帝制等于灭封制;土地纲领不彻底),注定失败。

4、大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1)条件:孙中山对革命屡败教训的总结;中共、共产国际对孙的帮助。

(2)内容:明提反帝(联俄);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联共);节制资本(扶助农工)。实际上确立了三大政策。

(3)性质:四个革命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意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因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指导、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发展。

5、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实业救国主张

(1)背景:民资发展,资阶壮大,信心增强;民族危机仍重;辛革扫除一些障碍,提高资阶地位,激发爱国心;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影响。

(2)代表:张謇。

(3)评价:爱国性,利增强民族自尊自信;促进民资发展;空想性。

6、资产阶级激进派(激进民主主义者)的前期新文化运动

(1)背景:政治上,袁世凯黑暗统治,列强侵华加剧;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第一卷称《青年杂志》,后迁到北京)。

(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4)主要阵地、活动基地:《新青年》,北大。

(5)内容:提倡民主、科学(“两位先生”,指导思想、口号)、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旧道德、旧文学。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的精神;新道德、新文学,指资产阶级道德、文学;旧道德、旧文学,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儒家传统道德、封建文学。

(6)评价: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斗争);进步(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大解人们思想;弘扬民主、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自然科学发展、文化普及繁荣;为五四运动爆发奠基。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偏激;仅限于知识分子中(或文化领域),未与当时政治斗争、群众斗争相结合);

(四)无产阶级(中共)的救国救民、富国强国思想

1、马克思主义(中共的指导思想)的传入传播

(1)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号召以俄为师,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随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照搬马克思主义

如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实为城市斗争道路)。

3、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初步结合(1)1922年中共二大较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性质、动力),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国家)。

总结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教训,认识到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要进行武装斗争。

(2)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局限(未提出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1927年八七会议(纠右倾;总方针是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秋收起义;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局限(滋生左倾;仍走城市斗争道路)。

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运用

(1)原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

(2)主要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形成过程与运用: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背景: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决定放弃夺取长沙计划,改向井冈山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扩大;毛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内容:国情决定一条革命道路;一个前提(中共领导);三个结合(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意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中共走向成就的里程碑;指导了

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运用:井冈山等根据地、红军的建立发展;土地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开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5年1月,遵义会议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妥善解决自己问题(纠正军事、组织上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军事主张),标志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长征的胜利和陕北等根据地的建立、巩固。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暂时放弃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和巩固。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对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共的斗争策略;根据地的三三制原则,双减双交土地政策。

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大生产运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主张,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再度运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解放区的土改;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战术;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

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总任务,两个务必和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论人民民主专政》;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经济恢复发展措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及三大改造;《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的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上的自我批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统一战线政策;民族政策、制度;外交战略;武力统一祖国战略;民主法制建设等。

(4)意义;指导中国革命取胜,建立了新中国;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建设的巨大成就。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原因: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建设实际)相结合,总结建国来特别是文革的经济教训,并借鉴他国经济教训,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2)主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体有:根据国情走自己特色的社义道路;社义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市场经济体制);社义的本质(根本任务);社义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社义发展的外部条件(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社建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民主法制);社建战略步骤(三步走部署;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战略);社义领导、依靠力量(中共、工农知识分子);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民族工作、国防工作、教科文卫工作等。

(3)意义: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使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6、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涉及党的建设。

三、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演进的启示

1、要与时俱进,积极汲取外国先进的思想理念,但不能照搬,要结合国情进行创新。

2、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国情相结合。

3、对传统、外来思想文化,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和发展;扬弃)。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的生平及政治思想

(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武汉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2003研;天津师大2006研)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务通,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张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幻灯片3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所谓“中学”,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基础,应当放在首位。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害”

(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

所谓“西学”,张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西艺”和西史等方面,其具体内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

l

评价:

l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l

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政治上的反动性显而

l

易见。但其打开了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变为现

l

实,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

l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l2、使教育领域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l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4、中体西用思想固守中学为体,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2、重视教育,兴办学堂,培养人才

张之洞认为“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

(张之洞,刘坤一:《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59页)。他考察西方各国强盛的原因,也得出结论:“西国之强,强以学校”。

3、改书院为学堂,推行新学制,废科举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清廷,提出改经心、两湖书院为学堂。书院改为学堂后,除经史外,增加了许多“西学”课程,涉及天文、地理、测量、化学、博物学、算学、格致、制造等门类。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这是他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大贡献。

对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张之洞也功不可没。张之洞也认识到:“科举文字,每多剽窃;学堂功课,务在实修。科举止凭一日之短长,学堂必尽累年之研究;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学堂虽好,然“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学堂不兴,“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60-63页)。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的生平及哲学思想

蔡元培(1868—1940),自幼聪颖好读书,17岁中秀才,18—20岁曾在家乡做过塾师,其间博览群书,并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后连中举人、进士。1892年,以新科进士身份,参加朝考,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授职翰林院编修。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对清政府深感失望,遂辞官回归故里从事教育。1901年蔡元培到上海,应聘为南洋公学之特班总教习,宣传革新,提倡民权,鼓励学生自由读书。1902年4月,与章太炎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教育会,被推为会长。190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07年,蔡元培赴德,先在柏林学习德语,次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研究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蔡元培应国内电召回国。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被孙中山委任为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1912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独裁专制,辞去了教育总长职务,并于同年9月赴德留学,1913年9月,又前往法国从事学术研究,考察法国教育。1915年6月,与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在法国创办勤工俭学会。1916年底,蔡元培回国,于次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担任了国民政府委员及常务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监察院院长等职务。1928年8月,辞去其他各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逝世。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

蔡元培在民国元年,就任教育总长时,就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目标。为了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他提出了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教育方针,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他对上述五育作了详尽的论述

2、“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原则

民国元年7月,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开会词中指出,“封建旧教育以成人之自存成见强加于儿童,不顾儿童自身的特点,阻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民国之新教育,则立于儿童之地位,按照儿童的兴趣和特点,使儿童自然地自由地发展.民国七年(1918年),他又作了《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的演说,指出:教育要深知“儿童心身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进而提出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

在担任北大校长时,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因此,提出了对于学说,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4、教育独立的主张

早在1922年,他就提倡“教育独立”,主张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使教育保有独立的资格,不受各派政党和各派教会的影响。他认为,若把教育权交给政党,在两党更迭的时候,教育方针也要跟着改变;若把教育权交给教会,宗教是保守的,宗教教义和规定会限制科学的发展。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超然于党派和教会之外。

作为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异常丰富,以上所谈的四点,并不能涵盖其全部。例如,他对平民教育的重视和提倡,对读书做官发财的封建旧习的批判,以及成立大学评议会和教授会以民主治校的思想等等,同样都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闪光点。总之,蔡元培教育思想的许多方面,不但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陶行知(1891-1946年),1906年入耶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读书,在这里,陶行知接受了西方文化科学的教育。1908年进入杭州“广济医学堂”,半年后,因不满学校歧视不信教的学生而愤然退学。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由于信奉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而改名陶知行。1914年秋,他赴美留学,开始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获政治学硕士学位,此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和孟禄,研究教育,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年秋,他在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凭”后,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

回国后,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担任教育学教员,后为教授。次年又担任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1921年9月,南高师并入东南大学,他继续担任教育科主任。同年冬,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陶行知担任了该社的主任干事,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积极地提倡和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师范学校。1930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政府下令查封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也受到通缉而被迫逃亡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国内,在上海发起“科学下嫁”运动。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了“山海工学团”。他认为“工学团”是中华民族的救命圈,主张“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1933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普及教育促成会”,并在1934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半月刊,阐述其生活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的主张。

1938年夏,陶行知回到国内,10月到重庆,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出席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同年12月,“生活教育社”在桂林正式成立。1939年7月,他又在重庆创办了蜚声中外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战士和专业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陶行知又适时提倡“民主教育”运动,批评国民党推行封建法西斯教育,提出“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四大教育方针。1946年7月25日,因脑溢血而与世长辞,年仅55岁。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

普及民众教育,是陶行知一生中都在孜孜以求的理想。早在1914年南京求学期间,陶行知就在其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强调指出,“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就是要给程度实有不足的众庶,“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国家之主人翁之资格焉”。在《平民教育概论》中,他认为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在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的东西,能够为我们今天普及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一、他非常关注女子教育和老人教育问题,并想出了用“小先生制”的办法来解决。

其二、陶行知非常重视向劳动人民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其三、陶行知非常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

此外,陶行知将普及教育与控制人口增长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有意义的。

2、关于师范教育改造的思想

其一、关于师范教育改造必要性的认识。师范教育在陶行知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师范教育实乃“国家所托命”,它“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他说“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

其二、关于师范教育改造方向的认识。

陶行知就在一次关于师范教育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师范多设在城市,因之乡村受益少。因乡下学生入师范后,都不愿在乡下做事而愿在城市做事”,而“中国的农民占85%,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因此,他认为,应当将好多师范学校设在小镇上(陶行知:《对于师范教育的意见》)。

1926年1月,他发表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一文,指出:“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里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新教育评论》1卷6期1926年1月)。

其三、关于艺友制师范教育。

陶行知认为,现行师范教育将学理和实习分为二事,“简直是以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所出人才和普通中学没有什么分别,也由于感觉各行各业

实行艺徒制之实效,于是提出了艺友制师范教育的方式。他指出,艺是艺术或手艺,友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教师的生活或职业也是一种艺术或手艺,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从师或访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他认为“凡学校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便可招收艺友”(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

3、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其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是生活的影子(《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页、715页)。“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7页、638页)。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人为地造了一道高墙,以至于“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学校与社会隔绝;改良主义的教育固然已经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的,提出了“学校社会化”、“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把社会的东西,诸如公安局、卫生局等,拣选几样,缩小一下,请到学校里来,但这样的学校不过象是一个大鸟笼,鸟笼再大,即使再塞一些树枝,它也决不是鸟世界,同样,学校即使是包罗万象,它与社会依旧是隔膜的(《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532,594,246页)。在他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247页)。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第126页)。“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转引自黄书光著《中国教育哲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卷第403页)。

陶行知

“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

一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裹头布”的层层的包缠中解放出来;

二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家长、保育员、教师应当允许小孩有动手的机会,不要动手就打手心,那样会摧残儿童的创造力,说不定就把中国的“爱迪生”给枪毙了;

三要解放儿童的嘴,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因为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只有得到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四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要让儿童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接触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象这样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学校和家长不要把儿童的时间排的太紧,要把儿童从赶月考、赶学期考、赶会考、赶毕业考等众多的赶考中解放出来,多留一些时间让儿童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

四、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一)黄炎培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黄炎培(1878—1965年),号楚南,后改号韧之、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黄炎培出生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充任督抚幕僚,长年在外,幼年由母亲教他念书认字,后入南汇县外祖父家的家塾读书,深受儒家“泛爱众而亲仁”、“亲亲而仁民”思想的影响。20岁时任塾师。1899年,应松江府试,以第一名考取秀才。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师从特班总教习蔡元培,深受其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在南洋公学期间,曾于1902年秋应江南乡试,考中举人。1903年,南洋公学**后,返回故里,创办了川沙县第一所新式学堂,即川沙小学堂。教学之余,他经常以演讲的形式,痛陈国家民族的危机,揭露清廷的腐败。因此,1903年6月23日,被南汇知县以“革命党”的罪名抓捕入狱,后逃到日本。

1914年2月,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黄炎培辞去江苏教育司长职务。此后,以江苏省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上海《申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先后赴安徽、江西、浙江、山东、河北等省考察教育。1915年4月,参加农商部游美实业团,在美国考察职业教育。之后,他又到日本、菲律宾等地考察,更加坚定了提倡职业教育的决心。1916年9月,主持成立了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5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任办事部主任。“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12月,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被推为召集人,积极为国内和平民主奔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等职。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1917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在发布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上述思想得到了明确体现:“夫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方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需也;一方又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当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1918年5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际,他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作了归纳: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二十年代后,他又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政治思想的跃进,他又把职业教育的目标同社会改造的任务联系起来,例如,1939年5月,他在一次会上说:“职业教育的目的何在呢?”往远处说,是在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确切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要使社会上没有无业者,也没有不乐业者,职业教育,本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的任务,才算是真正完成”。

2、对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认识

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科学化,在他看来,社会化和科学化是职业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办学方针。

所谓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用黄炎培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教育宜以经济为中心”,“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黄炎培

《断肠集》)。1925年以后,他又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指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须同时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他说:职业教育机关“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

所谓科学化,就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他把办理职业教育的工作归纳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物质方面,如农业、工业、商业、家事等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编写、教学训练原则的确定、实习设施的配置等,都力求因地因时制宜,经过试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一类是人事方面,采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的自身建设。黄炎培试图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指出要“因职业的各各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各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

(黄炎培:《我来整理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3、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认真总结了清末以来开办实业学堂的经验教训,指出所谓实业学堂或学校的功课设置,其重理论而轻实习,“所谓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

(黄炎培等:《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从而导致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

(黄炎培:《河车记》)。并认为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为此,他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4、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

黄炎培非常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真义。

黄炎培所说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其基本内容是“敬业乐群”。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对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

(潘文安:《最近之中华职业学校》,转引自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8页)。黄炎培反复告诫青年学生:“诸君须知,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无论受教育至若何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彼不务应用而专读书,无有是处”,“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

(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中华职业学校还将“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校训。后来将“敬业乐群”具体化,内容有:认识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助合作精神;养成对所从事职业之乐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和政治思想的转变,黄炎培不断地赋予职业道德教育以新的内容。1933年,在中华职业学校成立十五周年纪念会上,他号召学生:“人人须勉为一个复兴国家的新公民,人格好,体格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国家社会效用”

(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办》),所谓“人格好”,他解释为:“须有高尚纯洁之人格,须有博爱互助之精神,须有侠义勇敢之气概,须有刻苦耐劳之习惯。而更须以坚强贞固的节操战胜千难百险的环境。……将吾整个生命,完全献给我国家民族生存工作上”(黄炎培《吾人在非常时期将以何者为最大贡献乎》)。

思考题:

1、评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3、试比较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

第三篇: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基础知识整合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 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五)儒学发展变异——明清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异端”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政治上:提倡“趋时更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继承宋明理学,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和行为。

特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六)儒学遭受打击: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思想领域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天平天国虽然在开始时把西方宗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却把儒学经典贬斥为“妖”,扫荡封建传统文化,否定原有的封建道德秩序。辛亥革命后,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七)儒学重新泛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废除资产阶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利用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的浓厚残余,在社会上掀起反动的尊孔复古逆流,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专制统治的护身符。

(八)儒学统治地位动摇——新文化运动前期

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武器,提出在中国实现“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等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特点:前期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继续,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文化反封建文化的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前期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倾向。

(九)儒学统治地位彻底动摇:——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无可挑战地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长期和马克思主义意见不一的儒学继续逐渐遭遇厄运,受到更为猛烈、更有组织的批判。“文革”时期,更是开展“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等闹剧,对儒学文化进行全民规模的、彻底性地破坏,也最终将反传统文化的运动推向了历史的顶点,儒学思想在我国影响进一步减弱。

(十)儒学焕发新春——文革结束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思想解放”运动,儒家学说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前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号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儒学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综合拓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基本内容: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庄与道家、孔孟与儒家、墨翟与墨家、韩非子与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及其特点。

道家思想:春秋晚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庄子发展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

墨家思想:战国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制的确立,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另一方面,战争频繁,生灵涂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小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墨子代表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创立墨家学派。墨子这种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是进步的;“兼爱”、“尚贤”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法家思想:战国时期,封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应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实行“法治”,“法不阿贵”。法家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改革起了指导作用,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这种理论被秦王赢政所运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秦统一以后的许多措施就是法家思想的运用。

出现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历史意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批驳又彼此融合,终于初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当时学术文化的繁荣,并对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家争鸣”各派学说,为不同阶级、阶层服务,有的成为诸侯国改革变法、立国发展的理论基石,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前奏。

二、中外历史上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 1、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明末清初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对近代史民主思想兴起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3、洪秀全把西方宗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太平天国后来严厉打击封建儒学。

4、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传统道德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还假托孔子招牌提出变法主张。

5、新文化运动极力批判儒家传统道德,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6、“文革”时期,更是展“批林批孔”、“批周公”等运动,为政治需要全面、彻底地摧残儒学文化。

7、改革开开放后,坚持 “古为今用”方针,对儒学能进行扬弃。

8、新加坡在独立后的国家建设中,重视发挥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对国家的经济腾飞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三、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以德治民”和今天的“以德治国”的异同点

今天的“以德治国”是对历史上的“以德治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具有民本思想,实施时都可以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两者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1、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前者是在封建社会、甚至在近代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基本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为基本内容,形成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

3、代表阶级利益、根本目的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4、儒家的“德治”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治,而今天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一断于法”,强调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况。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和统一,实行严刑峻法,强化阶级压迫和政治统治。西汉初期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统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且济之以道,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如唐朝时,轻徭薄赋,缓和矛盾;中央集权,实行法治;选贤任能,以德治国;开明政策,民族友好;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

----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二、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三 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及其思想

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为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孟轲,《孟子》一书中记载了他的言论和思想。他的政治思想是“仁政”,其内容可归纳为实行“井田制”、尊贤尚能和“省刑罚,薄税敛”三个方面。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这一民本思想,是庶民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把我国古代重民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思想上,他提出了“性善论”。

荀子,有《荀子》32篇传世。他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礼仪道德,同时主张把法制作为礼的补充形式。主张“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他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进取思想。主张“性恶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但强调后天对人的作用,有一定的进步性。

四、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

4、新儒学的影响: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五、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其实,我们常说的宋明理学,在通常的意义上就是指程朱理学。

内容: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③存天理,灭人欲

1、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代表作品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其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无极、太极以及阴阳五行的运转变化等,他认为无极是宇宙的根源,由“无极而太极”,由“太极”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太极”是一种非物质性的精神,亦称为“理”。从此可知,他的学说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学说。由此出发,他把封建的伦理道理以至刑法说成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的法则,是“理”的衍化,所以世俗的人们都要遵守,要主静,要无欲。总之,要安于天命,不做任何非分之想,更不要反抗封建国家。据说,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2、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著作是《正蒙》一书,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德性之知是由修养获得的精神境界,进入这种境界的人就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在社会伦理方面,他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的扩充去“尽性”。他主张温和的社会变革,实行井田制,实现均平,“富者不失其富”,贫者“不失其贫”。

3、程颢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他们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北宋理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著作编成《二程全书》。程颢程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他们认为理是一种本体;它不仅是自然界,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是永恒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天理”那里产生出来的。提出的这一个总括天地万物的理,在当时是有它的实际政治意义的,其要害在于用精神世界来支配物质世界,把自然界道德化。二程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从这一点出发,他们提出了“灭私欲,则天理明”的命题。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正式成为理学的基本范畴,二程关于“理”的思想学说为程朱理学奠定的基础。

4、朱熹:理学的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其学说内容广泛,在理学方面,以“天理论”“心性说”“格物致知”最为著名。“天理论”。继承二程学说,认为“理”是宇宙的本源,而“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心性说”。他认为“性”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所具有的天理,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合于天理的,故也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质”,故有善有恶。他把物欲说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去人欲,存天理”。

“格物致知”。在认识论上,他提出“格物致知”论。格物即接近、接触、了解社会事务和自然之物,穷尽事物中的天理,使物中之理完全被感知、被承认。致知即充分运用自我认识能力,达到承认天理的最终目的。“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致知”的目的在于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其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奠定了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地位。

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历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面临危机,而欧美列强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此外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车酋纪行》和徐继鱥的《瀛环志略》等。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但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上升到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3.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辛亥革命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而以前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儒家思想。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

“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陈独秀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三、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45年的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3.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四篇: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演进方式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演进方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推进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恢复性重构、创造性建设、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话语支撑。

关键词:改革开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演进方式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25-03

马克思主义原理表明,主流意识形态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因此,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反映、适应和服务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具有高度的整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普遍的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推进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恢复性重建、创造性建设、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话语支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恢复性重构

20世纪60~70年代,新中国经过了一场“文革”十年灾难的重创,期间偏离了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应然轨道,消解了社会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忠实信仰与执着追求。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必须率先开展思想领域的解放运动,彻底消除“文革”意识及思维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有效规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意识形态危机。

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毛泽东思想,是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不可回避的首要话题。1977年7月,邓小平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2]只有确保毛泽东思想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严格划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论与毛泽东本人晚年错误之间的界限,才不至于割裂、歪曲和损害毛泽东思想,才能回归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来。“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这一理论定位和全新提法,为冲破“两个凡是”之思想迷障提供了有力的批判武器。要纠正和扭转“两个凡是”的谬误方针,就必须进行“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3]邓小平公开地支持1978年5月刊发在《理论动态》(中央党校内部刊物)上的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加快了拨乱反正的步伐,“逐渐汇成一股解放思想的潮流,对‘两个凡是’的禁区形成了强大冲击,从而加速了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实现。”[4]

重新恢复、确立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性转换找到了着力点。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回击了当时出现的淡化、拒斥、消除、替代主流意识形态等攻击共产党执政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适时地将“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伟大号召,这个号召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思想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保持勃勃生机的前提条件,“事实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底色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只有不懈坚持“解放思想”和切实做到“实事求是”,才能顺利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和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开展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向其他国家学习与借鉴,但学习借鉴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模仿他国经验和照搬他国模式,而是在综合其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吸收,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体内容,成为指导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源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与践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焕发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场域。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创造性建设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环境。从国际环境来看,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导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及其意识形态遭受了严重挫折,“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论断对社会主义持悲观情绪甚至诋毁态度,“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等社会思潮迅速充斥和力图抢占全球意识形态市场,特别是“历史终结论”宣称,“在历史的终结点上,自由民主已经没有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强敌。”[5]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在经济成分、社会阶层、组织形式、文化意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和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复杂、多样和尖锐的矛盾与冲突,考验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挑战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为了有效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起的文化攻势,切实处理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吸取苏共垮台、苏联溃败的历史教训,始终不渝地从“管党治党”角度加强执政党建设。通过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统领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从而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牢记和不负邓小平关于“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政治嘱托,开启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代背景下的党建新征程。党的十五大对党的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强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从思想、组织和作风等三个方面协调推进,以提高党治国理政的水平和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江泽民首次完整地全面地表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执政宗旨及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三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理论命题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物质保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思想引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价值归宿。这三个理论命题的内在联动,破解了长期执政过程中“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密码,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内容。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写入党章和共同纳入指导思想。江泽民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而这种一脉相承就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又一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新要求,展现了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执政党建设为依托,创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理路。

三、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系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国际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为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参与国际政治对话、进行跨国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机遇和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领域进行意识形态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把我国尚处起步阶段的意识形态工作卷入了和世界不同国家意识形态相互竞争、斗争、借鉴的一个新舞台。”[7]裹挟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其行为方式向我国进行强势渗透,旨在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和平演变或整体置换。面对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文化生态及意识形态环境,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紧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建设,以服务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借鉴国外发展的有益经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新要求,逐步构建了系统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2003年4月,胡锦涛在广东视察时提出“全面的发展观”,旨在从全局战略高度来思考发展问题,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003年8月,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开始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完整的明确的表述,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发展的观念、思想及理论,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全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等“三大规律”的认识,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日趋系统化和体系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发展”明确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产生社会思想共识。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全党、全国和全社会有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道德规范,为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价值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课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走向体系化的发展范式。

四、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进入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涉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志士仁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愿景,是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及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鲜明的时代主题。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以“中国梦”来表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展示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自觉和使命担当。

习近平于2013年3月在人大举行闭幕会上,深刻地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还从方向、动力和主体等维度,勾画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继“美国梦”和“欧洲梦”之后,“中国梦”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梦不是他国梦的翻版或复制品,而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锲而不舍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艰辛探索的成功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魅力。

中国梦作为中国主流政治话语受到了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誉。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一个政党或阶级来说具有极端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只有掌握了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一个文化多元、意识形态纷争的时代,在人类还没有超越阶级社会以前,一个阶级如果忽视甚至有意无意地放弃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意味着另一个阶级对它的占有和另一个社会对它的渗透。”[8]为了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和赢取国际竞争优势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领导权。“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容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将相对抽象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更加形象、通俗、朴实、亲切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话语方式表达出来,拉近了普通的人民群众与崇高的共同理想之间的距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清晰、具体及亲和的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产生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社会效应,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凝聚共识和汇聚力量。因此,“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行大众化的话语转换,既有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又有利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项目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全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专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川教函〔2013〕96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2.[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9.[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037.[5](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24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7]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6.[8]李红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确保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J].思想理论教育,2007(1).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真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真题汇总

(2010•海口高二检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修、齐、治、平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人我和谐‛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A、C、D三项分别是天人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B项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国家。材料体现了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简化事情,不用权谋。

(2010•泰安模拟)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为政以德

D.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材料中所悟出的‚道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A、B、C都是体现了民本思想,D项则为君主专制辩护。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材料中‚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是指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它为各代人民所接受,也被统治者所采用。

(2010•莆田高二检测)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解析】选A。本题考查辨析能力。孔子主张的‚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建议以礼人法,以法护法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民性‛有‚善质‛,可见是主张民性本善的,而‚立王以善之‛是‚天意‛,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2010•汕头高二检测)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选A。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汉代儒家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认为,君主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目的是()A.以法治国

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

C.独尊儒术

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解析】选D。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把握本质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是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

(2010•沈阳高二检测)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而采取措施有提倡兴办儒学、重用儒者,②③④都促进了儒学正统地位。

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元朝时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明朝时继承了这一趋势,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0•长春高二检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社会责任心

D.官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问题的能力。朱熹是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儒家倡导积极入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而佛教倡导因果轮回,道教主张无为而治。这是其最大不同之处。

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①佛教

②道教

③墨家

④儒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分别是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对妇女有‚三从‛‚四德‛的要求,‚三从‛是指‚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四德‛指‚妇德(品德)、妇言(辞令)、妇容(仪态)、妇功(手艺)‛。且中国古代对妇女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木头抱着走‛之说,这些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妇女一定要德才兼备

B.妇女地位低下 C.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

D.妇女没有人身自由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事件本质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这些封建思想的‚本质‛,本题的四个选项都能反映题干的意思,但最能体现题干本质的是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这与心学观点相吻合。

(2010•大连模拟)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附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宋明理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工具,其根本出发点就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秩序。

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文学故事中,李贽应该持反对意见的是()A.木兰从军

B.梁祝化蝶

C.‚至圣‛孔子

D.商鞅变法

【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李贽是明朝进步思想家,他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因此明显选择反对‚至圣‛孔子。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由材料‚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可知反对专制独裁。

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A.重视农业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 【解析】选C。本题考查获取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内容看,唐甄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项。

(2010•潍坊高二检测)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心学‚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只注重内心修养,不关注社会实际,‚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出现了危机。王阳明不倡导‚经世致用‛,也没有受西方影响,顾炎武也没有主张摈弃孔孟儒学。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解析】选C。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西周时期的‚封建‛-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故C项符合要求。2011〃淮安模拟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正确的是()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④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A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④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2011〃醴陵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

材料三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家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身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髓》

(3)据材料三,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内容:爱国、自强、好学、诚信。

(3)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影响:丰富了韩国的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第(1)题再现所学回答,第(2)题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第(3)题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得出。

课标文综16.O1[2011〃福建卷]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课标文综16.O1[2011〃福建卷]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题干强调的是德礼、刑罚与政教的关系,德礼是本,刑罚是用,二者缺一不可,故选择D项。其他选项都是强调德礼与刑罚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课标文综12.O1[2011〃广东卷]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课标文综12.O1[2011〃广东卷] C 【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仁政的思想。研读题干材料,大意是:行仁政,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确定了,分配土地,制定俸禄标准也就解决了。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前提是‚经界‛,即解决土地问题,故选择C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徭役赋税、均贫富、民贵君轻的思想,可排除A、B、D三项。

文综37.O1、R1、R3[2011〃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文综37.O1、R1、R3[2011〃全国卷] 【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第(2)问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归纳二人思想的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二人思想的相同点也就容易回答了。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课标文综12.O1[2011〃浙江卷]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课标文综12.O1[2011〃浙江卷] C 【解析】 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①符合题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②不符合题意。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③不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④符合题意。

课标文综37.O1、M2、Q4[2011〃重庆卷] 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恐怖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摘编自韦庆远《明清史续析》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重要岗位。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困扰。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着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

(3)指出材料三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4)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课标文综37.O1、M2、Q4[2011〃重庆卷] 【答案】(1)一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作品遭到扼杀;创新性、试验性作品的作者等遭到‚清洗‛。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体制)。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4)略。

【解析】 本题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化政策及其原因与影响,前三问都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不难归纳出两方面的史实,但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影响。第(2)问特点的归纳要紧密结合材料,逐字逐句归纳才能回答全面。至于其影响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就能回答。第(3)问动机的归纳要全面分析材料,特别是第一段,如能结合‚左‛的思想在文化政策上的反映,归纳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影响的回答要注意材料给的第一个时间(1975年),再结合背景就能做出比较全面的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问题,根据前三个问题的回答,不难找到正确的方向。

课标文综12.O2[2011〃安徽卷]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课标文综12.O2[2011〃安徽卷] B 【解析】 四幅图片中,①是安庆迎江寺,寺庙属于佛教;②是徽州牌坊群,反映儒家‚三从四德‛或‚三纲五常‛的内容;③是涡阳老子庙,属于道家;④是合肥包公祠,彰显包公,体现儒家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精神。本试题属于较易试题。

课标文综14.O2[2011〃北京卷]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课标文综14.O2[2011〃北京卷]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与思想的关系。从材料中分析,文庙从唐代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很明显是统治者利用孔子加强专制统治。B项说法错误,汉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项从材料中难以得出;D项文庙的修建与城市经济发展无关。

课标文综15.O2[2011〃北京卷]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课标文综15.O2[2011〃北京卷] D 【解析】 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他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强烈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因此他的《明夷待访录》被列为禁书。A项的主张属于二程;B项的主张属于李贽;C项是隋朝儒学家的思想。

课标文综38.O2,I2,C2,F1[2011〃福建卷]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a)、(b)、(c)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

课标文综38.O2,I2,C2,F1[2011〃福建卷] 【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体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今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第(1)问,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理解文言文材料,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材料一的关键句是‚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二的关键句是‚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制的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可从三幅漫画进行概括。‚中国佬‛带有轻视侮辱之意;‚我们在中国应该做什么‛‚中国就要崩溃了‛,反映了他们认为中国软弱可欺。回答成因时要结合图片出现的时间,并从中外两个方面回答。1900年,‚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第(3)问,材料四主要强调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原来满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借款等承认都继续有效,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反帝方面的严重不足,其原因主要从其阶级本身的特点来考虑。第(4)问,关键是理解‚一边倒‛的内涵。‚一边倒‛倒向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所以答出来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史实即可。国内外环境和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课标文综14.O2、Q2[2011〃广东卷]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课标文综14.O2、Q2[2011〃广东卷] A 【解析】 本题考查魏晋时期佛、道、儒三教融合趋势的出现。陶渊明、陆修静、慧远虽不处于同一个年代,体现其虚构性,但他们三人分别代表儒学、道教、佛教,相聚畅谈,乐而忘返,正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合趋势的一种反映,故选择A项。其他选项,皆不符合题意。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诗歌繁荣是在唐朝,绘画以写实为主是在宋代,B、C、D三项均可排除。

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 【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 本题以顾炎武的三段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顾炎武的思想产生原因、基本主张和影响的认识,以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类‚小切口,新角度,多层次,深分析‛为特征的题目,是各省市命制主观题的主流。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设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把握好材料的时代特点。第(1)问,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要结合明朝后期史实概括,可以从君主独裁、宦官专权、官僚腐败等角度回答。第(2)问,材料一强调个人修养问题,材料二强化教化作用;功能从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总结。第(3)问,突出顾炎武是儒家思想家,反对理学,主张恢复孔孟之道的目的。第(4)问,要概括材料回答,学以致用是顾炎武思想最大特点,体现时代责任感的是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标文综26.O2[2011〃课标全国卷]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课标文综26.O2[2011〃课标全国卷] C 【解析】 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了黄宗羲天下为公的思想。A、B、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课标文综27.O2、P2[2011〃山东卷]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课标文综27.O2、P2[2011〃山东卷] 【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解析】 本题以黄宗羲、孟德斯鸠为切入点,考查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出现的新的社会思潮: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欧洲启蒙思想。第(1)问依托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作答,‚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就是黄宗羲对先秦儒学的继承,‚新见‛则是其对先秦儒学的发展。第(2)问包括两小问,解答好第一小问是前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二中的‚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强调不能以‚现代‛事物的尺度去度量‚古代‛事物,体现历史评价、辩证评价的方法。在解答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从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阶级局限性等方面辩证分析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解答第(3)问,紧扣材料三观点——‚传统‛和‚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来说,黄宗羲的思想可以看作‚传统‛,孟德斯鸠的思想可以看作‚交流‛。先分别分析回答二者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具体影响,再回答二者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共同影响。

课标文综3.O2[2011〃天津卷]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课标文综3.O2[2011〃天津卷]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李贽的思想。李贽作为儒学思想家并非完全反对传统儒学,排除A项;B项是材料本身,并非说明的内容;从题干中李贽‚为下下人说‛,说明他发展了传统儒学的内容,故选择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2010•盐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4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儒学演变。第(1)题材料一体现孔子德治思想,材料二体现了经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第(2)题要概括张载的观点进而回答出儒学对塑造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作用;第(3)题首先比较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不同观点,同时结合各自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第(4)题要根据儒学自身发展演变概括原因,即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统治的需要。

答案:(1)为政以德。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分)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2分)(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10分)【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题,针对君主专制的弊端,顾炎武主张分君权,材料信息能体现这一点;第(3)题,从材料信息中提取,概括要点;第(4)题,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又起反作用,依据此原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

(2)方法:分天子之权;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

(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任答两点,得2分)(4)共同:抨击君主专制;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消极:提不出新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

下载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

    近现代史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重点简答) 答:A、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英国与其它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一系列经济、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D ) A. 失业的农民 B.手......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范畴及其讲授内容国内高校教学与国外研究情况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发展历史公元1912 -1949 ,共37 年音乐历史新音乐的发展与传统音乐在新时期......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精选合集)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一.填空题,选择 1 、华彦钧(阿炳)代表作《二泉映月》2 、18世纪中期之后西方音乐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途径:1、通过基督教会的宗教歌咏2、新式军乐队的建立3、新制学......

    中国近现代数学家

    中国现代数学家 1.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 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 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各阶层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直接推动着我国新型学校音乐教育的逐步建立和发展。1.富国强......

    专题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推荐5篇]

    专题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公开课反思

    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儒家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而论述的,课标选取了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汉武帝时期\宋明时期\明清时期,这么几个阶段. 这单元的难点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