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 咨询心理学

时间:2019-05-12 20:1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 咨询心理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 咨询心理学》。

第一篇: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 咨询心理学

合肥九久夕阳红职业培训学校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心理咨询基本概念

二、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特点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六节性心理咨询

第二篇:心理咨询师三级咨询心理学考试资料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1在咨询心理学形成之前,高尔顿、卡尔特、比奈-西蒙的开创性工作,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前提学术条件。

2第一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的解决,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属于韦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3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属于APA咨询心理学的三个贡献。4作为最初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心理测验的研究及个体差异的研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5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里不适应者,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

6关于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定义:心理咨询师是应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应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7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指的是:咨询关系是“求”与“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8采纳各种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采纳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属于狭义的心理咨询感念。

9教材中推荐的心理治疗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治疗包含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行为问题进行矫治,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问题进行矫治的的过程。

10中国临床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求助者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的技术和和手段,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

11操作的方式相同,使用的方法一致,操作的规范相同不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同点。12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不同,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心理治疗是问题矫治。13善于利用个人经验去推理,善于把握整体观念不符合心理咨询的唯物主义观点。14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具有整体观念,透过关系把握本质等普遍联系的观点。

15咨询师需要遵循的心身一体的观点:心里和生理是相互作用;心里和生理互为因果;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生理欠佳体验为心里不适。

16咨询师职责限制的内涵涉及,职业职责不是无限的,任务限于心理问题本身等内容。

17咨询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咨询目标应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咨询师咨询目标限制的内涵。

18考察个人史原因,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对于求助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内容。

19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中立性态度,指的是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

20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用“理解”一词表达中立性态度的意义在于: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理解”即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理解”一词是中立性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21对求助者负责,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转诊的做法,符合心理咨询师“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素质要求。

22对心理咨询师“自我平衡能力”的素质要求,其内涵包括:有能力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对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

23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的贡献在于,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采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24关于综合快速疗法,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

25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社会认可,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属于目前中国心理咨询业具备的特点。

26评估心理咨询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应包括,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该职业的管理、服务体系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操作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等方面的评价。

27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能容包括:过失心理学,性学三论,梦,精神症通论。

28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结构,遵循快乐的原则,要求好无约束地寻求快感,属于本我的特征。29弗洛伊德学说认为,自我的概念意味着,按照现实原则而起作用的人格结构,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

30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意味着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教育的影响。31精神分析动力观点,力比多不是个体唯一的心理动力,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成为心里动力。

32精神分析适应观点,个体常常不惜改变本我能量的存在或表达的模式,以求得到变相满足,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精神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正常人也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

33自我防御机制,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源于自我承受本能的欲望压力和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是为了调整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34压制、力比多不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形式。

35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范围:引导个体认识心理发育停滞在某一阶段;引导求助者认识滞留的心理和行为与现在阶段不相同;认识领悟疗法又称为中国精神分析疗法。

36刺激-反应模式的理论观点:可以用公式R=f(S)来表示;不必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过程。37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关于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B=f(S、P、H、T、A);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中间变量。

38、B=f(S.A)的公式,其中R为反应,S为中间变量,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不属于斯金纳行为主义理论的贡献。39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模仿学习理论,人类可替代学习的观点。

40关于可替代学习的概念,人类不可预见行为的结果,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替代学习属于经典行为主义理论观点。41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系统脱敏发;自我管理技术;厌恶疗法。

42用客观的操作性术语描述治疗过程,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特点。

43关于认识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差别:认识心理学认为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重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内部加工过程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认识心理学认为应该探索内部加工过程。

44关于认识活动的整个流程,中间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认识可激活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45关于人本主义,立场或观点与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把实验心理学排除在外。

46人性心理学认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符合人性的概念。47关于人性心理学,主要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由郭念锋首次提出。

48心理咨询过程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意识到内外世界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才能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49心理咨询过程应该,帮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让求助者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帮助求助者意识到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认识。

50心理咨询过程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生存的真实意义仅仅是此时、此地,对于生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永远面对,才能帮助人们面对现实。

51心理咨询过程应该让求助者认识到,不同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保持理性,才能有条不紊,接纳七情六欲,才有生活质量,才能帮助人们恰当应对现实。

52心理咨询过程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发展新的有效行为,把握建立合理模式的最佳时机。53摄入性谈话与记录,观察与记录,实验室记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属于心理咨询中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54心理咨询中所需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的状况,心理冲突的性质与强烈程度,家族健康史。55关于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的分析过程,排序就是按时间将所有资料排序,将与症状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

56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教师的错误对待,家长的一好百好的观念是少年期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

57由于社会交往减少而产生的孤独感,心理需要多数比较现实,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离开工作岗位而生活单调。58结婚动机,恋爱过度情绪化,角色适应,心理相容是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主要因素。

59人类性的生物因素的概念,指的是人类的性有遗传性,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生物因素是人类性活动的基础的特点。60人类性之功能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能满足人的生殖需要,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61性道德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通过性道德对性行为实行软控制,通过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压力,以约束不良性行为,引导社会人群在性行为方面,更加人性化、文明化。

62性道德标准的双重性表现在,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的脱节,对男女的性行为道德评判不一致。63性行为应在婚姻内进行,性行为应是双方爱情的表达,符合现代性道德严肃性的内涵。64现代平等性道德的内涵包括,性交过程双方自愿,性交中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65少年期的性道德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道德基础教育,提倡男女有别,尊重女性。

66越过性道德范畴触犯法律时给以惩治,对当事人进行性法律教育和咨询,说明性侵犯的违法性质,属于少年期的性法律咨询的主要内容。

67少年期的性心理知识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强成人的性知识,改进成人的性教育状况,帮助少年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关系。68在性的方面已无能为力,一滴精液相当与四十滴血,老年无性,属于老年性生活认识偏差的主要表现。69认识偏差,兴趣下降,人际关系问题,对衰老的恐惧是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70性动机偏离的主要类型包括,泄欲动机,生育动机和交易动机,享乐动机。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

1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坐姿随意、服饰入时、表情热情、密切注视着求助者;坐姿随意、服饰入时、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求助者;坐姿端正、服饰入时、表情热情、视线不离开求助者;

2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您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说吧、您能否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您找我究竟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3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描述是: 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按照对方的要求解决问题

4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员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5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避免紧张情绪、避免使用方言、严守保密原则

6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7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问、一般应该使用开放式的提问 8在摄入性谈话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不随便打断谈话

9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控制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

10对谈话的理解正确的是: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去、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11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对其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留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

12对谈话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的谈话

13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内容缺乏理解、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14谈话中不恰当的提问的表现形式不包括:间接性询问、开放式询问

15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对的做法是: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 16使用心理测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同意即可施测 17一般资料的整理包话求助者的: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工作记录

18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围产期母亲的身体状况、家庭教养的方式如何、婚姻是否受到过挫折、目前对既往事件的评价 19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 20验证临床资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补充提问、测验资料、亲友资料

21整理归纳临床资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的情况;求助者人际、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条件;他人对求助者印象和治疗情况的评价;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

22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可能是:过分随意的交谈可能形成暗示;咨询师的倾向性可能形成暗示;收集资料者也是后来的决定者;不能依情况灵活做出交谈计划

23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正确的是:临床医生从来访者是否有病的角度看问题;行为主义者从学习和认知障碍角度看问题;生态学者从生长环境失去平衡的角度看问题;非专业观察者常从自然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24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见容应该包括: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情况;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对以往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25对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该因素随着形式的改变,其本身性质也改变、它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

26对判断病与非病的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背离一条原则者不能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背离两条原则者才能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背离三条原则者才能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

27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的异常,说明自知力丧失;求助者能认识自己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说明自知力完整;求助者能认识问题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知力完整

28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对方承诺以求得信任;咨询师不包揽一切,但可以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应该妥善解决

29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行为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

30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是: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31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任何单项测定均应该有可以比较的常模、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32对心理诊断目标的理解不对的是:与一般的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寻求人类总体或某一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 33与心理诊断概念不符合的是:内延方面分为广义各狭义两种、不应限制在临床心理学范围内

34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问题内容尚未泛化;咨询效果一般较好;反应强度不太剧烈;人格没有明显异常 35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是否经历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内心的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心身及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础

36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如实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要按共同商订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

37对释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太常用的技巧

38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强迫对方停止谈话、直接建议转换话题

39对引导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经由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 40谈话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谈话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41对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可减少双方共同探索的主动性、可产生不准确信息而延误确诊 42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对方自我探索过多、谈话内容过于具体

43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可把思维障碍的症状加以讨论、能够改变求助者的个性和态度

44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不正确的是:为深入了解对方应多做心理测验;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特殊情况下可打破操作规定实施测验;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给出诊断

45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不包括: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咨询师从凭借经验可以对初期资料做定性分析;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46对求医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救治愿望;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

47对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人的行为只要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则必然正常;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48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观环境相一致;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49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标准之

一、正常人群与异常人群的标准之一。

50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

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

1、对咨询关系的重要影响主要来自咨询师、求助者等方面。

2、正确的咨询态度的五种要素中包括:尊重、热情、积极关注、共情。

3、正确的咨询态度强调对求助者的尊重,尊重的含义是:对求助者价值观的接纳;对求助者现状的关注;对其内心体验的关心。

4、尊重求助者的意义在于: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可以是求助者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可以唤起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求助者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5、尊重求助者,意味着对求助者充分的信任、一视同仁、以礼相待。

6、“完整地接纳”的含义是与持不同价值观的求助者平等交流、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极面。

7、尊重与真诚的关系是:尊重以真诚为基础;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8、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四种常见看法中包括:深信求助者有足够的内在潜力去面对挑战;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是能力有限,需要外界帮助;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琐事,但是无法独立地做出重大抉择;认为人的自然倾向是消极堕落的。

9、热情与尊重相比,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热情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热情要体现在咨询全过程。

10、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热情可以体现在: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耐心倾听求助者叙述;咨询时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11、咨询师的真诚,体现在:以“真正的我”出现;真实可信地置身于咨询关系之中;不把咨询过程看成例行公事。

12、真诚在咨询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被接纳、被信任;可以使求助者感到安全。

13、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的是: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当实事求是;表达真诚应当适度。

14、“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理解正确的是:表达真诚并非有啥说啥;表达真诚要对求助者有利;表达真诚可以采用非语言行为。

15、共情的同义词是:同理心、通情达理、神入、同感心。

16、共情的三个具体含义是指: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咨询师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对方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咨询师要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17、共情在咨询活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材料;可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可以促使求助者自我表达;可以促使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18、缺乏共情容易造成的咨询后果是:求助者感到失望;求助者停止自我探索。

19、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的注意事项是:咨询师应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咨询师应检验自己是否达到共情;表达共情要考虑对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0、积极关注的操作性定义是:关注求助者言语的积极面;关注求助者行为的积极面。

21、积极关注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关注求助者的基本认识;本身具有咨询效果。

22、积极关注的注意事项是:避免对求助者过分乐观;避免对其过分消极;应建立在求助者的客观实际之上;贯穿咨询全过程。

23、收集求助者资料时围绕的七个问题中包括:who、what、why、how。

24、选择与求助者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文化特征。

25、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往往是最困扰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6、选择优先解决的求助者问题时,应当: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27、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具体、可行、可以评估。

28、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激发求助者的潜能;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29、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是: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从具体目标着手,实现终极目标。

30、关于确定咨询目标时的常见错误观念包括:咨询师应当保持完全中立态度;将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将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31、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本主义学派强调求助者自我实现;行为主义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适应不良行为。

32、教材中划分的心理咨询基本阶段包括: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

33、教材中阐述的心理咨询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诊断阶段包括收集信息,做出诊断;诊断阶段包括确立咨询目标;咨询阶段重点在于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34、制定心理咨询方案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咨询双方明确行为目标;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35、心理咨询方案应当包括:咨询的目标、双方的责权利、咨询的设置。

36、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是:向咨询师提供真实资料;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37、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权利是:了解咨询师执业资格;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可以提出转介咨询。

38、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义务是: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尊重咨询师;遵守咨询方案。

39、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责任是: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40、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权利是: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41、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是:向求助者出示营业执照;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遵守和执行咨询方案。

42、心理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一般是: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

43、八种参与性技术中包括:情感反应、内容反应。

44、关于倾听技术,正确的做法是:认真、有兴趣地听;不做价值评判;不仅用耳,更要用心。

45、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或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46、将咨询技巧用于实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感情反应。

47、开放式询问常用的是:什么、如何、为什么。

48、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用“什么”询问事实、资料;用“如何”询问事件过程;用“为什么”探讨原因;用“能不能”促使求助者自我剖析。

49、封闭式询问常常用于:澄清事实;获取重点。

50、封闭式询问常用的是: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

51、鼓励技术中常用的是:嗯、讲下去、还有吗。

52、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引导求助者的谈话朝着一个方向深入;促使会谈继续下去。

53、内容反应技术是指: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把求助者的思想认识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

54、实施内容反应技术时,要注意: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谈话内容;最好引用求助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的词语;尽量以简明的方式反馈求助者的思想。

55、情感反应技术并非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言谈内容反馈;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告诉求助者;咨询师与求助者专门谈论情绪。

56、情感反应技术的实施方法是:将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反馈给求助者;可以与内容反应同时进行。

57、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讲明模糊不清的思想观点;澄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58、实施具体化技术,主要处理以下(问题模糊、过分概括、概念不清)的情况。

59、参与性概括的使用时机是:一次面谈结束前;一个咨询阶段完成时;一般情况下;随时需要时。

60、理解非言语行为要注意: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应把动作群放到某种情境中来了解;应关注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

61、八种影响性技术中包括:面质、解释、情感表达。62、面质技术亦称:质疑、对峙、正视现实。

63、咨询师可以面质的求助者的常见矛盾是: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64、使用面质技术时应注意: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打击。

65、解释技术是:运用理论说明求助者行为背后的原因;运用理论揭示求助者情感反应的实质。

6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释义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出发;解释是从咨询师的参考框出发;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或建议;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做理论上的分析。

67、解释技术的正确做法是:了解情况,把握准确;因人而异;不把解释强加给对方。

68、指导技术的正确做法是:咨询师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种方式行动;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导的内容;不强迫求助者执行。69、不同理论流派的指导方法是:精神分析学派指导求助者通过自由联想寻找问题的根源;行为主义学派指导求助者进行各种行为的训练;完形学派习惯于做角色扮演的指导;理性情绪学派指导求助者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70、情感表达技术与情感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反应是反映求助者叙述中的情感。71、内容表达技术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内容表达是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忠告;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72、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

73、自我开放的主要形式是:咨询师把对求助者的体验感觉告诉求助者;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74、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是概述咨询师自己叙述的内容;后者是概述求助者自己叙述的内容。75、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是:非言语行为可以传达共情态度;可以有独立地意义;可以对言语内容作出修正。76、目光注视的一般规律是:倾听时,注视对方双眼;开始说话时,会将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讲话结束时,会将目光重新回到对方身上。

77、面部表情的一般规律是:害羞会脸红;双眉下垂是沮丧;眼睛斜视是敌对。78、关于身体语言,一般认为:低头表示陈述句的结束;抬头表示问句的结束。79、声音特质的一般规律是:音调提高表示强调;音调提高表示兴奋。

80、咨询双方空间距离的一般特点是:防御性强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大些;寻求依靠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小些。

81、关于阻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行为主义学派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行为矫正的不服从。82、阻抗可能表现在:讲话程度上;讲话内容上;讲话方式上;咨询关系上。83、阻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成长带来某种痛苦;由功能性行为失调引起。84、应付阻抗的要点是:解除戒备心理;正确诊断和分析;诚恳帮助对方。85、沉默现象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包括: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86、出现多话现象,可能:与咨询师有关;与求助者有关。87、移情的两种不同类型是:正移情、负移情。

88、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89、阳性强化法的操作步骤是:明确治疗的靶目标;监控靶行为;设计行为的行为结果;实施强化。90、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里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行为结果。

91、默兹比提出的区分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的五条标准包括: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们保护自已愉快地生活,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地达到目标,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使人因难以达到目标而苦恼;合理的信念使人很快消除情绪冲突,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使情绪困扰很长时间。

92、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的三种领悟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93、在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合理情绪想像技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94、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反黄金规则”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我接受别人,别人必须接受我;我为人人,人人必须为我。

95、合理情绪想像技术的具体步骤是:使求助者在想像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的情境之中;帮助求助者改变不正确的认识,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停止想像,让求助者讲述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对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变,咨询师及时给予强化。

96、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自助表(RET)技术包括:先让求助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从表中列出的十几种常见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要求求助者对B逐一分析,并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最后求助者要填写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97、艾利斯总结的导致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中包括:每个人绝对要获得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不愉快的事是外界因素,无法控制,所以人对于自身的痛苦也无法控制;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在各方面都有所成就。98、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之极。

99、艾利斯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目标是:自我关怀、自我指导、自我接受。

100、合理情绪疗法的局限性在于:假定人生来就有采用不合理思维方式的倾向;对患有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人难以奏效;咨询效果受咨询师个人信念的影响。

101、咨询阶段性小结主要包括: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咨询双方共同讨论的结果。

102、通过追踪研究,咨询结果可能:显著,求助者的问题顺利解决;较好,心理问题基本解决;有一定效果,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效果不明显,问题基本没有解决。

103、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主要包括: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咨询师的评定;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定。

104、对各种心理咨询方法都有效地共同因素是:使求助者摆脱孤独,燃起希望;为求助者提供新的信息作为学习的基础;使求助者产生成功的体验,应用所学的东西。

105、心理咨询案例记录可以分为:每次的案例记录、总结几次咨询情况的记录、咨询终结或中断时的记录。

106、每次咨询记录的内容包括:求助者来访时的特征、咨询中的谈话内容、对咨询对象的总结、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想法。107、咨询阶段性小结的记录要点是:谈话内容的概要及变化、求助者在咨询室内外的变化。108、咨询终结或中断时总结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终结理由和终结时的状态、咨询过程中的变化、求助者的改变、今后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109、适宜的咨询对象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人格正常、内容合适、信任度高、匹配性好。

110、不适宜的咨询对象的类型是:欠缺型、忌讳型。

111、咨询转介的正确做法是:对新咨询师详细介绍情况;对新咨询师提供自己的分析。

第三章

1、关于WAIS-RS,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于农村的人口采用农村式

2、在下列分测试中,属于WAIS-RS言语分测试的是知识,领悟,数字广度

3、WAIS-RS施测得基本步骤为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测验通常都是一次做完,如遇言语障碍或情绪紧张的被试者,不妨先做一两个操作测验

4、在进行WAIS-RS的算术测验时,施测得具体要求是如果3、4题均得0分,便进行1、2题,如果1、2题也失败,便停止此测验

5、在进行WAIS-RS的数字广度测验时,施测的具体要求是顺背数和倒背数两测验分别进行,念出数目的速度均按每一秒钟一个数字,任何一项1试背得正确,便继续进行下一项,如果1试有错误,便进行同项的2试

6、在实施WAIS-RS的图画填充分测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一、二图均告之缺少部分,每图限时20秒

7、在进行WAIS-RS木块图的第一项测试时,第一张卡片不给被试者看,主试者先演示,再让被试者摆图,如果正确,记4分,并给图2,如果失败,主试者做第二次演示,被试者再摆图是正确的做法

8、在WAIS-RS的实施中,算术,木块图测验是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依据的

9、在WAIS-RS实施中,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的分测验包括知识,领悟,词汇

10、在WAIS-RS中,适合于量表分及智商结果换算的标准差为3,15

11、按照WAIS-RS的因素分析结果,主要测量言语理解能力的分测验包括知识,领悟

12、按照WAIS-RS的因素分析结果,主要测量知觉组织能力的分测验包括图画填充,图片排列,图形拼凑

13、按照WAIS-RS的因素分析结果,主要测量记忆与注意能力的分测验包括数字符号,数字广度

14、和比内量表相比,韦氏智力量表的主要优点包括可同时提供三个智商分数和多个分测验分数,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在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15、韦氏智力量表的缺点主要包括三个独立本的衔接欠佳,测验的起点偏难,测验程序复杂、费时,分测验项目数量不均衡

16、WAIS-RS的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提问技术、鼓励回答技巧和书写回答格式,记分方法,对结果的解释,计算智商的方法

17、关于联合型瑞文测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每组12张图片,前三单元为彩色图案,后三单元为黑白图案

18、CRT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其中个别施测的适宜人群为幼儿,智力低下者,不能自行书写的老年人

19、关于瑞文测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既可团体施测,有可个别施测,正常三年级以上至65岁以下的被试者可团体施测,当被试者完成第一、第二项任务时,应告之正确选项

20、在施测CRT时,对测验指导语的正确描述是40分钟内交卷,能做多少既做多少

21、关于CRT个别施测时的停止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B三单元不管做对多少都必须做完,C、D、E三单元如连续三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

22、幼儿及弱智者在进行C、D、E三单元时,如果连续三题不通过,则应停止该单元,继续下一单元

23、在CRT的记分系统中,IQ分数,百分等级的结果表示法是正确的

24、瑞文测验的分型主要包括彩色型,标准型,高级型

25、关于瑞文测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瑞文设计,可测查智力水平,属于操作测验

26、关于瑞文测验操作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数<50人,可单独重复指导语

27、在中国比内测验的施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主试者要熟读各题指导语,可以替被试者填简历,连续有五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开始题目应根据被试者的年龄确定

28、关于中国比内测验的记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通过一题记2分,连续4题不通过停止测验,连续10题不通过停止测验 29、1908年版比内-西蒙量表的主要创新点是使测验题目总数增加到59个,首次使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建立了常模 30、关于1916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由推孟(L.Terman)教授主持修订,首次引入智力商数的概念

31、关于1916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首次提出离差智商的概念,将L型和M型合并成L-M型

32、关于1916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由推孟(L.Terman)教授主持修订,采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在1937年版的基础上加以修订

33、《中国比内测验》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将年龄扩大为2岁~18岁,采用离差智商表示测验结果,编制了《中国比内测验简编》

34、关于MMP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共包括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使用时可分卡片式及手册式两种,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可做前399题,包括16个位重复题

35、纵观MMPI的施测历史,不同的测试方式包括卡片式,手册式,人机对话方式,录音带方式

36、不论是MMPI的中国常模还是美国常模,划界分55,65分并不存在

37、MMPI的临床量表包括疑病、抑郁、偏执和精神衰弱、轻躁狂、社会内向等量表

38、MMPI效度量表F得分升高的意思可能是被试者不认真或理解错误,伪装疾病,疾病较重

39、与其他人格量表相比,MMPI的主要优点是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首次将效度量表纳入个性量表

40、在施测MMPI时,如出现被试者轻率从事或不愿意暴露自己,主试者应凭经验弄清情况,详细记录测验时被试者的表现,取得被试的合作

41、在施测MMPI测验时,如被试者遇到不能回答的问题时,主试者可告之可以空下来,不要让空题太多

42、关于MMP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为手册式和卡片式两种,既可以个别施测,也可以团体施测,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采用T分数记分

43、关于16PF测验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包括187个条目,16因素即卡特尔的根源特质

44、在实施16PF测验时,被试者应当记住的是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尽量不选择中性的答案,对于不太容易回答的试题,同样要求被试者做出一种倾向性选择 45、16PF的高分与低分的范围分别为1分~3分,8分~10分

46、对被试者施测16PF,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辅助临床诊断,用于人才选拔

47、关于卡特尔16人格因素测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属于客观化测验,测量的是卡特尔的根源特质,可用于人才选拔

48、按照卡特尔的人格理论,可将人的个性结构分为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素质特质与环境铸模性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与气质特质 49、16PF测验的基本人格因素并不包括适应与焦虑性,怯懦与果断性

50、在实施16PF测验时,需注意的问题是先完成答卷纸上的四个试题,不得改变任一测题规定的语句,尽量不选择中性的答案

51、在下列测验中,采用T分数记分的是MMPI,EPQ

52、艾森克人格结构的基本维度主要包括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

53、关于SCL-9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共有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可以测查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状况,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编制

54、SCL-90主要适用于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了解就诊者或受咨询者的心理卫生问题,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55、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CL-90的总分超过160分,任何一因子超过2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阴性项目数低于47项

56、在下列量表名称中,属于SCL-90因子的是精神病性,强迫症状

57、由于SCL-90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使其在躁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58、在下列症状中,属于SDS量表精神性-情感症状的条目是抑郁心境,哭泣

59、关于抑郁症状的临床分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量表总分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应特别注意要害症状

60、SAS的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分为四级评分,其中包括15个正向评分题,5个反向评分题

61、关于SAS的施测步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根据您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在适当的数字上划“√”表示,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的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62、LES的使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适用于16岁以上的正常人,适用于神经症患者 63、填写LES时,通常要求自评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去判断那些经历过的事件对本人来说是好事或是坏事,影响持续的事件有多久,影响程度如何

64、生活事件量表的主要缺陷与不足在于量表内容只是用于一般人群,对既往某段时间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和评定会受被评定者当时的认知状态和情绪状态的影响,遗忘会导致对事件的严重程度评分过高或过低,对于特殊人群针对性较差

65、在应用生活事件量表时,需要注意的是只记研究所规定的时限内发生的事件,对每项做肯定回答的事件要让受检者说明具体的发生时间,一般应向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如果从知情者那里获得资料,应说明资料来源、知情者和受检者的关系 66、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共有10个条目,可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 67、社会支持量表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总分,对支持的利用度

68、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

69、由肖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等

70、应用应对方式问卷的价值,主要在于它能为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不同专业领域选拔人才提供帮助,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提高和改善人的应付水平提供帮助。

第三篇:心理咨询师考试-理论部分-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和社会需求背景

1.高尔顿1882年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2.卡特尔1890年发表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

3.韦特默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矫正诊所。4.比内与西蒙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5.大卫1907年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6.帕森斯1908年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1.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在美国诞生的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2.韦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在19世纪末提出了“临床心理学”概念;解决儿童行为问题;1907年创办专业刊物。3.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4.1954年由二十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5.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6.心理咨询的目标:不但要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提供服务。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并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1.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2.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不包括药物的使用。3.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4.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除此之外,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5.广义的心理咨询,它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而狭义的心理咨询,主要是指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定义

1.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2.威廉森: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A是咨询师,B是求助者。

3.陈仲庚: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待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的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

4.朱智贤:心理失常有轻度的,有重度的;有属于机能性的,有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范围。

5.赵耕源:心理咨询能增强对心理刺激与冲突导致疾病的防卫能力,减轻已经发生疾病者的心理负担,树立起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从而能预防某些精神病、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工作、学习、生活更美满或促使病者向良好的痊愈方向发展。

6.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种“职业性的活动”,而不是狭义的、单指一种具体操作措施的心理咨询。

三、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无论是诊断还是咨询,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定,不能只凭着个人经验或利用患者对心理学盲目信任去指导患者。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1.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作用。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又可以将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状态不适。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

3.整体性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整体性观点可以使我们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起来。

(三)限制性观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受心理咨询任务的限制。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就是,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时间上的限制:每次50-60分钟,初次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每次咨询时间的限定,并不是绝对刻板,具体情形应由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决定。对每次咨询的时间予以限定,有助于将问题集中处理。一个时段讨论一个或一类问题,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加深刻地考虑问题。两次咨询之间留有间隔,可使求助者有机会充分体验咨询的感受,并在生活实践中,落实咨询中获得的新理念。

3.感情限制:是指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因为双重关系的建立会阻碍咨询的进程,甚至会瓦解咨访关系,不利于求助者的问题解决与个人成长。咨询时要时刻体察自身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确保咨询顺利进行。心理咨询禁止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室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

4.咨询目标限制:咨询目标只能锁定在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上。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也是有限制的。换句话说,对咨询效果的预期,既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必须按实际情况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估。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1.在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2.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同时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改变的能力和资源。

(五)中立性观点: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同时不予以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和观点。中立性的态度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入咨询之中。“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品格: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价值观系统的关键是人生价值感。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二)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

1.咨询师有意愿并且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并通过个人修养或专业的自我体验,力求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在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2.移情,抑或来访者述说的故事触发了咨询师尚未解决的情结,此时,咨询师应及时觉察,并调整状态,不因自身的问题而影响咨询工作。

3.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三)善于容纳他人: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往往要像容器一样包容求助者,承载求助者情绪的张力,容忍求助者不假思索的情绪化的随意表达,同时通过咨询师的过滤和加工,将这些杂乱的倾吐物转化为富含营养的精神食粮返还给求助者,让求助者感到自在、放松、舒适的情境下获得新的领悟,开始对自身的深入思考。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五)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这类评价常常和自我成就感连在一起。

四、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1.20世纪30年代,丁瓒是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关注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1937年与丁祖荫翻译《青年心理学》。2.20世纪50年代中叶,丁瓒与其他人使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3.20世纪60年代中期,心理学再被摧残。到了70年代初,整个心理学在中国销声匿迹。到了80年代,我国的心理学在新形势下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1986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创立了我们第一个心理咨询科室。●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 1.社会化水平2.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

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 5.社会的认可

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 ●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目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学科自身的发展,从业者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尚显不足,尚处在初级起步阶段。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

1.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2.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其发展势头将保持强劲。

3.完善的和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且将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评估该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有三个:

①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 ②执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

③该职业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业务操作模式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引论》的原版,即“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症通论”的演讲录,由于这三篇作品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或神经症症状,所以又称为“性学三论”。

阿帕波特将精神分析学说大致概括为五个观点:

(一)分区观点:潜意识、意识、前意识。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潜意识对人心理的影响,所以又把它的理论称为“深层心理学”。

(二)结构观点:本我、自我、超我。自我行使适应环境、个体保存的功能。超我较大程度上依附于父母。

(三)动力观点: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是核心学说。弗洛伊德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才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在他晚年,他提出了与自己原来观念相矛盾的假说,即生本能与死本能问题。

(四)发展观点

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取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口欲期(0-1岁左右)2.肛欲期(1-3岁)3.生殖器期(3-5岁)4.潜伏期(5-12岁)5.生殖器(12岁以后)

(五)适应观点

1.焦虑是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2.当自我把焦虑当做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自我防御机制:压抑、投射、替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便渐渐形成了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3.钟友彬提出“中国的精神分析”和“认识——领悟疗法”。实际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如何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它的理论基石是铁定在精神分析上,它认为目前的症状是早年创伤造成“心理发育停滞”的结果,而不是“错误认知结构”造成的结果。所以,实际上它是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又称“钟氏疗法”。

4.“认识——领悟”中的“认识”一词,与“认知”是绝对不同的两种含义。“认”,有“察觉”的意思,近似“自我”、“前意识”的功能;“识”,有“意识到”的意思,近似“超我”、“意识”的功能。

二、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2.桑代克“尝试——错误”定律。3.华生“刺激——反应模式”。

4.新行为主义:托尔曼、斯金纳、班杜拉。

5.托尔曼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B=f(S、P、H、T、A),行为B是环境刺激S、生理内驱力P、遗传H、过去训练的经验T、年龄A等实验变量的函数。6.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

7.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有三个重要概念:“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自我奖赏或批判”、人们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左右。

8.沃尔普,将行为治疗定义为: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9.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10.行为治疗的七个步骤:

①对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注意靶行为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的情境。②对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③靶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④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⑤监测干预计划的实施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⑥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⑦检验阶段。如有靶行为复发,可给予辅助性处理。11.行为治疗技术的六个特点:

①注重形成靶行为的现实的原因、而不是它的历史原因。

②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这种行为可以外显的,也可以内隐的。③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

④用尽量客观的、操作的术语描述治疗程序,以便使治疗过程能够被重复。⑤精心发现靶行为,并认真选择测量行为改变的方法。

⑥对于每一个求助者,咨询师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反射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

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1.认知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2.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他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

3.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首先是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再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至此,构成一个知觉过程。

四、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

1.该理论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

2.罗杰斯:心理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有竞争力的个体身上已存在的能力的释放。这种能力要释放,咨询过程需满足三个条件:和谐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积极关注、咨询师对求助者共情的理解。

3.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利益、价值,强调人的尊严与自由;反对决定论观点、反对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人本主义仍然是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的立场或观点,也依旧停留在实验心理学范围以外。

五、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1.郭念锋1986年首次提出“人性“。

2.生物属性,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3.精神属性,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4.社会属性,个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5.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

6.人性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是人性的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7.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咨询的对象

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问: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精神病人吗? 答:不包括。问:为什么精神病院也有心理科呢?

答:因为精神病人,经过临床治愈后,心理活动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他们已经基本转为心理正常的人,这时,我们能再认定他们是精神病人。所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才具备介入和干预的条件。当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介入才具有真实价值。

二、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总任务: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咨询师在与来访者讨论如何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时,应指出这种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有外控倾向的宿命论者,这样做更有必要。

(二)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三)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感性反应是情绪化的、儿童式的应对方式,如果一个成人遇到不管什么事情都采取情感式的反应,我们便会觉得这个人很幼稚,甚至有心理问题。理性反应是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一个人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这类表现在心理健康人群中表现得最为广泛,它能使人准确地判断形势,完善地形成决策,有效地应对事件。悟性反应是人的理性高度发展后表现出的一种超越感性和理性反应的形式。过去是历史、未来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有意义才是属于你可把握的时空。

(四)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五)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协助求助者唤起自己的依附本能,他们就能自觉地理解他人以及群体对自己的重要性。一个人一旦把自己融入群体之中,一旦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这层关系,那么,这种理解,就可以成为缓解甚至平复人际冲突、恢复人性平静的关键。

(六)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三、心理咨询的分类

 按性质分类:发展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咨询  按规模分类:个体咨询、团体咨询  按时程分类:短程(1-3周内)、中程(1-3个月内)、长期咨询(3个月以上) 按形式分类:门诊、电话、互联网咨询

 按咨询的心理学理论分类: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

四、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一)资料的搜集 1.搜集资料的途径(1)摄入性谈话记录(2)观察记录(3)访谈记录

(4)心理测量、问卷调查

(5)实验室记录(心理、生理)2.资料内容

(1)人口学资料(2)个人成长史

(3)个人健康史(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4)家族健康史(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5)个人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6)对自己家庭及成员的看法

(7)社会交往状况(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里的关系)(8)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状况

(9)自我心理评估(优缺点、习惯、爱好、对社会、家庭、婚姻以及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看法、对个人能力和生存价值的评估)

(10)近期生活中的遭遇(11)求助目的与愿望

(12)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等(13)有无精神症状、自知力如何

(14)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时间、痛苦程度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15)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

(16)与心理问题相应的测量、实验结果

(二)资料的分析 1.排序:按出现时间顺序,将材料排序。

2.筛选:按可能因果关系,将与症状无关的资料剔除。3.比较:确定主症状和派生症状。4.分析:找出问题的主因和诱因。

(三)综合评估

将主诉、临床直接、间接获得资料分析比较,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1.症状定性: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

2.症状区分;将已经定性的症状和在现象上与其相近、性质相似的其他症状做细致的区分,并做出明确判断。3.症状确定: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如有无自知力)。4.症状诊断: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求助者的概况;2.诊断和鉴别诊断;3.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4.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5.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6.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7。确定最终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8.确定预后;9.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对策及措施;10.确定本方案可以修改的允许范围。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一、对3岁以前的婴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由于他们的大脑皮层尚未完善,内抑制力较差,大脑的分化能力不足,所以,儿童受惊吓后,情绪很容易泛化。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成人的制止非但无效,反而增加了恐惧。故建议家长无须注意孩子的多余动作,听其自然,绝对不应该再给精神刺激,一般两三个月后可自愈。

二、4~6岁的儿童已经开始有简单的道德观念,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系统开始萌芽,为此,他们开始关注与自尊和自信相关的信息,在这时,成人的言语或态度,对他们至关重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虽然开始评价自我和他人,但是由于尚未掌握准确的标准,没有足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所以对很多事情的判断,都唯成人的意见是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可以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如果成人在这一阶段由于语言与行为不慎伤害到了孩子,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

三、少年期的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除学前期家庭不良教养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入学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

小学阶段:主要大力强化探究反射、培养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中学阶段:是在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大量吸纳知识。

大学阶段:在中学的基础上,训练自己的思维逻辑,强化自己的判断、推理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特征。

请家教辅导的结果,正好表达了成人对孩子学习能力的不信任,同时也就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心;占用了课外自由活动时间,也就剥夺了他按正常规律在各类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权利;反复转学,乃是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使得孩子经常处于陌生环境之中,其情绪必然经常波动,既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对母亲不太尊敬也可以理解,因为在三岁前做母亲的很少照看他,本应在母亲身上得到的母爱和安全感,未能得到,当然亲情也会随之削弱。

处在反抗期的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不愿盲从,所以在外表上显得孤僻,这是自然的。老师的失误在于过分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目中无人,不服管”这大都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逆反状态,不是不服管,而是成人的管理无能。“自以为是”也是反抗期的心理特征,如果经由正确的引导,它可以发展成为成人期的自信心。少年反抗期的特征极易被人看作缺点,但如果用科学的眼光和怀着一颗爱心对待他们,就能透过现象看到他们可爱的本质,就能理解和引导他们成长。

四、青年时期的心理咨询。18岁的青年步入新的生活领域,为了知识的获取而拼搏,虽然解除了原有的紧张,但是对未来仍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这就是青年人心理问题的特征之一——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中。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等于有严格的思维逻辑和健全的个性。如果在一帆风顺和赞扬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他很可能由骄傲变成自卑,这种青年时期个性稳定性差的特点,往往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根源。

青年学生怕考试的内在原因不完全是爱面子,更重要的是怕考不好无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他们之所以焦虑、紧张,是因为各种原因使学生没把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变成自身的需要。由于自身的求知问题不甚自觉,所以多半是为他人读书,为此,社会需要变成了精神压力而不是心理动力。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变成动力的问题,是所有青年的共同问题,也是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五、中年人的心理咨询。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中年后期,常常表现出对躯体健康的自信心不足,因此而造成了焦虑或抑郁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加上原有的人格特点,往往表现为疑病倾向,这是很多见的。

六、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老年妇女的婚姻悲剧与文化有关,文化的氛围塑造了性格特征,因为在文化的压力下必须扭曲个性、逢迎现实。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如下:

1.健康和依存的需求。2.工作的需求。3.安静的需求。4.尊敬的需求。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一、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1.爱情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这三种需求源于人类的三种基本属性,即人性。侧重于性满足,则用性爱;侧重于依附体验,则用恋爱;侧重于心理上的满足,则用情爱。2.爱情的定义: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3.爱情本身并不遵守理性的逻辑。但是,正确恋爱,不仅要靠感性的认识,还需要理性的思维。

二、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1.在婚姻中,除了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和道德规范之外,还加进了法律责任、经济关系、家庭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由于增加了许多筹码,所以进入婚姻的男女双方,在心理方面会增加许多压力。当心理准备不足的男女面对突然降临的众多压力时,会深感不安,甚至有痛苦的体验。“婚姻是恋爱的坟墓”,这句话除了表现他们是弱者之外,也客观地反映了某些事实,当然,这样的事实,是由夫妻双方不善处理婚后关系造成的。对于善于处理婚后关系的人来说,婚姻肯定是爱情的延伸。部分青年夫妻的婚姻问题是由双方不善表达夫妻感情而导致的。他们双方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可惜的是,彼此不知对方需要什么。当“付出”不能被对方理解和接受的时候,“付出”的效果等于零。

2.婚姻咨询时,应直接锁定情爱、理解、相互依存这三个要点。3.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应该遵守的原则:

 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是,应当在法学、伦理学之外的心理学范畴工作。 首先判断感情的性质和程度,然后再开展工作。

 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帮助他们分析、梳理心理因素。 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思维方式。4.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  结婚动机

 恋爱过度情绪化  角色适应不良  性格相容问题

三、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1.定义: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2.开展家庭心理咨询的原则: ● 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 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求助者的看法,必须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讨论。● 不要替求助者进行选择,只与他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必须为求助者保密。

● 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单方咨询,不但效果不好,有时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3.亲子关系的内涵有如下三个方面: ◆ 自然的血缘关系。◆ 人伦道德关系。

◆ 法定的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

4.亲子关系的本质属性,乃是亲情、道德和法理浑然一体的关系。在亲子之间的互动中,这三者的关系也是不相同,于是亲子关系便表现出它明显的年龄阶段性质。做父母的如若能真正理解这一客观事实,那么孩子处于婴幼儿期,以亲情为主;孩提时期,便会训导德行;再往后,便会教以法理。

5.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 一是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二是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

★ 三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性有正确的认识。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一、概述 1.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心理、性医学,这五门科学的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性科学,它与性学有区别,不涉及、不研究诸如性文学、性艺术、性技巧、性工具之类的东西。在教育和咨询工作中,首先必须强调的当然是性道德操行和性法律知识。2.人类性科学之中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三大类

◆ 性的生物因素:人类的性行为有遗传特性、是一种有序的生理过程,受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性的心理因素:人类的性行为是个体的性需求、性动机、性态度、性情绪、性经验以及人格特征在性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 性的社会因素:家庭、宗教、人际关系、道德与法律等,都会塑造、调整和影响人类性活动。只有符合性道德和遵守性法律的性行为,才能被社会主流文化认可。

二、人类性的特征

1.性的普遍性:性与人类共同存在,每个人都是性交的产物。试管婴儿只是人类繁衍的特例。

2.功能多样性:满足人类生殖需要,是生儿育女的手段;在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维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在某些人群中,它是为了达到性以外某种目的的手段。3.选择性和排他性:人类以婚姻的方式来保障。

4.责任性:一切有责任能力的个体,要对自己性行为的一切结果负全部责任。

5.文化——社会制约性:在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自己正统的性活动方式和性行为模式。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则有不同的、种类繁多的性活动,这是人类性特征最具有特色的方面。(人类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人类性活动的无季节性、人类女性的性高潮、手在性活动中的参与和运用)

三、性道德的特点

 多样性: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道德评价多种多样。

 一致性:人类的大多数群体,是把人的性行为限制在婚姻范围之内。

 继承性: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总是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风俗一代代保留下来。

 双重性:一是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的区别;二是对男女的性行为道德评价不一致。理想化的性行为控制和期待,提出有利于社会和人群的性行为标准,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做,它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而现实中,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那样进行,人们又有另一种标准,其参照点是怎样更方便自己。性心理咨询的任务应当是努力使人们尽量缩小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性道德具有控制和调节功能。所谓控制,是软控制,相对于法律而言,即非强制性实施,是通过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压力,以达到约束制止不良性行为的目的。

四、现代性道德的特点

 严肃性:性行为在婚姻内进行,是双方爱情的表达。平等性:双方自愿,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 科学性:最低应涵盖以下三点,遵守性医学原则,不将疾病传染给对方;遵守性生理学原则,在对方生理条件不许可时,不应要求对方性交;遵守性心理学原则,性交时不得带有性心理虐待倾向。

五、性态度

性态度由性认知、性情感、性行为倾向三种因素构成。性认知成分最重要。性认知,包括对性规范(性法律、性道德)的认识;对性知识的理解。

性行为倾向是人对性行为的期待、要求和意向,它不是性行为本身,但具有较强的情景性特点,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也受个体心境的制约。

六、性心理咨询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是依据科学及心理学的原则,对人类性行为做出的本质的说明,以便帮助求助者将自己的性行为由“自为”转向“自觉”,从愚昧转向文明;借助于对性行为的科学认识,排除自己的种种性心理障碍,澄清种种性道德的混乱,从而使自己从苦闷、冲突与迷惑中解放出来。

坚持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生理、性医学五位一体结合的原则。

最重要的是坚持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以及性法制教育的统一原则。

七、不同年龄段的性心理咨询

◆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按咨询对象可以分为两类:对有性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咨询,对问题儿童家长进行咨询。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性别认同:就是把个体在生物学上的“性”,心理学上的“性别”和社会学上的“性角色”协调一致。

2.性冲动:儿童也会有某种性的冲动,成人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严加斥责。如要干预,最好采取巧妙的方式,如做游戏、讲故事等,转移其注意力。

3.性好奇:孩子对世间的一切都是好奇的,在回答儿童有关性的问题时,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把人的生育过程与他们所熟悉的动物生育过程作比较,以加深其认识。但不必过分主动地区给孩子讲这些问题,只要做到“有问必答”即可,有关性的具体知识,一般到青春期再讲。

◆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少年很容易犯性错误。12-15岁,是首次犯性错误的高峰期。成人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改进成人的性教育状况,增强成人的性知识,是搞好少年期性咨询和性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主要集中在婚恋和夫妻性生活方面。真正的恋爱,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理性占有主导地位。事实证明,许多性功能障碍、不和谐的夫妻性生活,大多数是由于缺乏性生活方面的知识。

◆更年期、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1.老年的性行为应量力而行、方式多样。

2.老年性生活的活跃程度,与他们在青年、中年时期的性生活有密切关系。3.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如下:

 认知偏差  兴趣下降  性态度老化  对衰老的恐惧  人际关系问题

八、性行为问题的原因 ◆性行为问题的原因

1.生理因素:先天遗传缺陷、后天疾病。2.心理因素:对性的错误认识、不良性经验。

3.社会环境因素: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风俗事件的制约。

◆咨询心理学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

对待一般性行为问题的求助者,咨询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学术理念、处理方式以及临床操作并不完全相同,如对待同性恋者,精神病学已经将其排除在精神病之外,不认为它是异常心理行为和行为,但咨询心理学仍然认为它是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对这类求助者必须予以心理学帮助。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性行为,对于一个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个体来说,是一个完整的“策划”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八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只要有挫折发生,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性心理问题。性角色认知、性欲望产生、性动机形成、性对象选择、性能力发挥、性交操作过程、性交体验、性后果的责任。

对每一类的性行为的严重程度。依据自我体验、行为表现、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如下三种:

1. 性行为失调:它是偶发性的、偏离正常的性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短,所以人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基本是正常的。患者明知道发生此类情绪的原因,并可以自动克制和调整,随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自行缓解。这类性心理偏离有短暂的“同性性倾向”、“恋物倾向”、“异性厌恶倾向”、“偶发阳痿”等。

2. 性行为障碍:由于长期不能自行缓解而使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之中,甚至对性行为怀有恐惧情绪,从而丧失了对性行为的自信心和兴趣,影响夫妻感情及日常工作和生活。

3. 性行为变态:这是一组以人格变态为基础的性行为紊乱,及“性人格变态”,它可以发生在性行为过程的任何环节上。紊乱的环节往往代替了整个性行为过程,患者虽有自知力,但因人格缺陷和意志力薄弱而无法自拔。注意,当我们认定一个人是否有性变态人格时,一定在他的既往史中,找到与当前问题相关的早年经历。因为,人格自身是在漫长的的个体发育和成长中形成的。必须满足以上条件,方可给出诊断。

◆几种常见的性心理问题

(一)性角色问题

构成人类性别认同的基本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基因性别、解剖生理性别,统称人的生物性别,前者起主导作用。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性别的自我认识、外在行为的社会认同,统称人的心理性别,前者起主导作用。在性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按其强度,可分为三类:性角色认同失调(如儿童期性角色定向偏差)、性角色认同障碍(如性心理身份认同障碍)、性角色认同变态(如易性癖)。

对于性角色认同失调,一般是以性别自我认同的内心体验为判别指标。因为这种程度的性角色失调,主要是自我认知失调,并未发展为行为失调。

幼儿在一岁左右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在两岁左右开始使用“我”字,两岁半左右自我意识开始日趋发展,在三岁左右性别意识出现。在性别自我意识出现之前,儿童的性别自我是模糊和未分化的,在这期间,成人的对待,对儿童最终明确性别,起着关键作用。

幼年的不正当教育造成的性角色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体验便不断变化。如果说在童年只是性角色的体验,那么到青春期以后,随着人的社会角色形成和社会对他的性角色要求,这种体验机会就会引起内心冲突,感到焦虑和痛苦,进而形成性心理障碍。

建议患者做染色体检验,看是否异常。

在女性同性恋中,往往主动的一方是性角色障碍,被动的一方是性对象选择障碍;在男性同性恋中,往往被动的一方是性角色障碍,主动的一方是性对象选择障碍。

(二)行动机的偏离

正确的性动机应该是性爱、情爱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而形成的。1.泄欲动机 2.奉献动机 3.生育动机 4.交易性动机 5.享乐动机

6.性别自我肯定动机:通过性行为来显示、证实自己的性别特点和能力。7.认知动机(性好奇)

(三)性对象的偏离 1.同性恋倾向 2.恋物倾向 3.自恋倾向 4.幻想与梦恋

(四)性能力问题 1.阳痿 2.冷阴 3.早泄

4.女性交媾疼痛 5.射精不能

第四篇: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框架答题技巧

基础理论学习指导

基础心理学 是最基础学科,首先扎实完成基础心理学的学习。基础心理学重点掌握心理过程和人格。

发展心理学 对照基础心理学掌握生命全程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社会心理学 按照基础心理学思路掌握个体与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与人格发展规律。

变态心理学 与健康心理学,站在基础心理学的对面,掌握个体的异常心理过程与异常人格特征,以及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一

般问题。

心理测量学 是整个教材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科目,注意把握住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和测量技术使用的流程,根据心理咨询的逻辑,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学习咨询心理学,掌握各流派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

技能学习指导

操作技能课程以心理咨询整体逻辑为依据,掌握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方法

心理诊断技能与变态心理学 与健康心理学对照学习,诊断技能偏向方法,变态与健康偏向内容和判断标准

心理咨询技能与咨询心理学 对照学习,掌握咨询特征、过程和基本咨询方法。

心理测验技能与心理测验学 对照学习,掌握量表的基本属性、功能及使用方法

模拟练习时注意

测算阅读时间 练习快速阅读

测算答案例分析题的时间

测算涂卡时间

练习放松 让紧张的情绪适度放松,在复习中寻找紧张感适中,最有活力的状态,记住它,紧张时就回想起来。

复习教材框架

提问1:基础心理学研究什么?

提问2:知、情、意、行分别指什么?

提问3:心理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提问4:区分正常异常的标准?诊断分类是什么?

提问5:心理测验的编制过程和指标是什么?

提问6:各咨询流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提问7:所谓生理、心理、社会包含什么?

提问8:对求助者问题作出诊断,需要哪些资料?(诊断标准)

提问9:如何寻找症状?有什么分类?

提问10:何时使用何种心理测验?

提问11:ABC理论是指?

二级与三级差异

二级课程内容涵盖三级内容;专栏内容三级不考,二级考;三级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二级注重技术的综合运用与理论的理解。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

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

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三级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

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

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对大家的要求:

把考试当回事!别把考试太当回事!要求的事情要认真做!没有要求的事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暂时把自己调节到“像我一样”中度焦虑和轻躁狂工作状态最佳!

第五篇:国家心理咨询师咨询技能【二级】总结

国家心理咨询师咨询技能【二级】总结

心理咨询技能二级总结

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和团体咨询技能

1.系统脱敏法2.冲击疗法3.厌恶疗法4.模仿法5.生物反馈疗法6.认知行为疗法

7.求助者中心疗法8.远期疗效评估

第一节

个体心理咨询技能

1、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的特点:

1.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2.用放松取代焦虑。

沃尔普脱敏治疗的三个基本工作步骤:

1.学习放松技巧

2.构建焦虑等级

3.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的起源和原理:

1.源于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交互抑制)

2.重复暴露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求助者全身放松对抗,从而使刺激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构建焦虑等级的三个要点: 1.求助者明确引起焦虑的事件和情景

2.求助者把这些时间和情景按焦虑程度焦虑从小到大排出顺序

3.给每个事件指定焦虑分数,0-100 建立理想焦虑等级的三要素

1.成败的关键:每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放松所抵抗的程度 2.等级差要均匀

3.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系统脱敏的三个具体做法

1.放松后从最低级开始,感到焦虑紧张时停止,继续放松 2.同级焦虑要反复进行多次想象和放松 3.每次放松后打分,低于25分进入下级脱敏

使用中的四点注意事项

1.不同的焦虑情景要建立不同的等级表,逐个训练,不能合并设计处理

2.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情景情况而异

3.开始焦虑分值超过50分,表明焦虑等级设计不合理,要细分等级,使每个等级间跨度不要太大 4.如不能用想象和放松方法降低焦虑,应考虑别的方法

2、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是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行为治疗法

分为:现实冲击疗法/想象冲击疗法

基于原理:消退性抑制

冲击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对象

1.适应过度恐惧反应及一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广场恐惧症

2.禁忌症:严重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患、各种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老幼孕弱者

冲击疗法工作程序

筛选确定治疗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实施冲击治疗

做好三项准备工作

1.确定刺激物。要求:求助者最怕的

2.确定治疗场地,可室内,也可室外。要求:只有刺激,无可回避

3.准备应急药品,防治意外(应有医疗经验的人)

实施方法四步骤

1.求助者准备:正常饮食、排空大小便,穿戴宽松,同步心测

2.迅速猛烈地呈现刺激物

3.如无严重情况,继续施加

4.达到极限,情绪逆转,惊恐耗尽

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的区别

1.治疗程序:冲击疗法简洁,不需要刺激定量、等级设计、放松训练

2.原理:冲击疗法采用的消退性抑制,系统脱敏是交互性抑制

3.首放刺激:冲击疗法是最大量,系统脱敏是最小量

注意事项:

1.让求助者充分了解此疗法,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此法。

2.实施过程中,中止治疗是普遍的,咨询师若有求必应则一事无成。但若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劝说无效时,治疗应停止。切不可以协议为凭,一意孤行。3.冲击疗法中止的三个条件

1.求助者坚持退出或家属提出取消,劝说无效 2.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

3.晕厥或休克

3、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原理与特点:

1.应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2.求助者进行某种不适行为同时附加某种刺激

3.该刺激同时产生令求助者产生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 4.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条件联系

5.产生条件反射,中止或放弃原有不适行为

厌恶疗法的操作要求:

确定靶症状要求症状和动作单一具体——主要的、迫切去除的行为;

选择刺激物必须是强烈的;

施加刺激要求体验与行为同步相连

工作程序

1.确定靶子症状

2.选用厌恶刺激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常见的四类厌恶刺激

1.电刺激

2.药物刺激

3.想象刺激

4.其他刺激

内瘾致敏法的三个主要特点

1.运用想象技术

2.用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作为刺激物

3.优点:安全、不会伤害求助者,不拘条件,随时随地可行

三个注意事项

1.厌恶疗法必须严格控制使用

2.双方要签定知情同意书

3.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

4、模仿法

模仿法的理论基础: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行为主义理论

基本操作程序

1.选择合适对象:有适应症,具有模仿能力(经历和心测结果)

2.设计示范行为:针对具体情况,尽可能真实,易难简繁,循序渐进 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模仿法的五种具体方式

1.生活示范

2.象征性示范

3.角色扮演

4.参与示范

5.内隐示范

注意四项

1.年龄是重要因素,更适用于年轻求助者

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表现是治疗关键:感染力和共同性

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适时和恰当

5、生物反馈法 生物反馈法的概念

通过现代电子仪器描记不能意识到的生理功能并转化为可见的信息,帮助求助者了解并学习调节生理机能,促进健康的方法。

最早发现动物内脏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用主观意志控制植物神经:美国—米勒 最早将生物反馈法用于临床—夏皮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三项准备工作 1.设立专门的治疗室

2.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3.讲解反馈方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功效是求助者主动参与治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诊室训练的八项操作规程:

1.时间要求

2.体位要求

3.安放电极

4.测基线值

5.反馈训练

6.复诊指导

7.强化放松

8.疗程安排

家庭训练三项操作要求

1.意念指导语,脱离仪器重复放松体验

2.记录训练日记

3.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

常用的几类生物反馈仪

1.肌电生物反馈仪 2.皮肤电反馈仪 3.皮温生物反馈仪 4.脑电生物反馈仪 5.其他反馈仪

注意事项:

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不是所有接受治疗的求助者都可以获益(以下详细)生物反馈法的五类适应症: 1.各种睡眠障碍

2.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

3.某些心身疾病

4.儿童多动症

5.慢性精神分裂症

生物反馈法三类的禁忌症:

1.各类急性期精神障碍求助者

2.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

3.训练过程出现症状(如头晕、恶心、幻觉等)的求助者

生物反馈法的四个局限性:

1.不是所有接受治疗的求助者都可以获益

2.与普通的医学治疗有主动参与的区别

3.没有治疗作用,也没有干预

4.治疗效果在于求助者对信号的理解

6、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有代表性的主要流派

1.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2.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3.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的四个特点: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

3.改变认知可以达到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针对具体的和结构的目标,短期教育性治疗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七基本步骤: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模仿。

5.纠正核心错误概念:语义分析技术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提问和审查技术的目的和方式

1.目的:引导求助者进行体验和反省,发现思维过程中的不合理成分

2.提问:提出特定问题;指导谈话方向;引发忽略问题;找出思维误区;主动加以改变

3.自我审查:摆明观点;体验反省;觉察忽略;重新评价;走出误区

表层错误观念及其三个纠正技术 即边缘性错误观念,对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1.建议;2.演示;3.模仿。

深层错误观念和语义分析技术四个知识点

即核心错误观念,一写抽象的与自我有关的命题。1.语义技术针对求助者的自我概念

2.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X是X”的“主谓表”结构

3.把主语位置的“我”换成有关的具体事件和行为

4.表语位置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五种具体表现

1.咨询师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

2.求助者产生通常忽视的情绪体验

3.新的体验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4.新体验改变旧的认知观念

5.学会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

认知复习的五种具体做法

1.布置家庭作业

2.提供有关认知疗法的材料提出任务

3.在实际环境中继续检验纠正错误观念

4.继续对深层错误观念进行句子分析

5.继续记录自己的活动和反应,不断评估和反省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矫正认知定势 矫正定势的五种具体程序:

1.引发焦虑情境 2.评价焦虑水平

3.察觉引发的认知 4.重新评价检查

5.体察新的焦虑水平

梅肯鲍姆压力接种训练(SIT)三个模型 1.概念阶段:关注与求助者建立关系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关注教给求助者应对技术应对相应的压力情境

3.应用和完成阶段:关注将改变移植到生活中并维持改变

压力管理的应用 矫正和预防

1.应用:愤怒控制、焦虑管理、自信训练、创造性思维、抑郁治疗、处理健康问题

2.治疗:肥胖、多动、孤独、创伤应激和精神分裂患者。

贝克认知疗法理论及其三个概念 1.共同感受

2.自动化思维

3.规则

贝克归纳的七种逻辑错误 1.主观推断

2.选择性概括

3.过度概括

4.个性化

5.夸大和缩小

6.贴标签或贴错标签

7.极端思维 贝克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

1.识别自动性思维

2.识别认知性错误

3.真实性验证

4.去中心化(去注意)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即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不适当的评价,错误的自我概念。

与贝克理论的比较

共同点: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不同点:贝克关心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念;雷米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既他们表现的顺序和方式以及如何发生作用。

“中心——边缘”模型 1.每组群集中的各个错误的观念重要性不同 2.主要的、基本的观念支配着那些次要的观念

3.基本的错误观念不能根除,就无法改变那些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

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

1.关注的是求助者自我语言表达的改变并影响到个体的行为 2.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想、感受、行动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3.认知重组关键的作用

与REBT、贝克一样,假设痛苦的想法通常来源于适应不良的想法。区别是:

1.揭露和辩论不合理想法时更直接更具有对抗性 2.自我指导训练更注意帮助求助者觉察他们的自我谈话 3.治疗过程使求助者更有效的应对所遇到的问题 行为改变的过程及其三个阶段

过程:1.内部语言;2.认知结构与行为的作用3.结果

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的 三个阶段:1.自我观察;2.开始新的内部对话;3.学习新的技能

7、求助者中心疗法 创始人罗杰斯的基本假设

1.人完全可以信赖

2.人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问题

3.无需外力直接干预

4.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工作程序:

1.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

2.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

3.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国内学者的五条求助者中心治疗目标

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协调

3.求助者变得更加信任自己

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

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的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罗杰斯对咨询关系的三个观点:

1.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变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2.不需要其他条件

3.如果这些核心的条件存在一段时间,个体就有建设性的改变

罗杰斯对咨询关系的六个表述:

1.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

2.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时,具有攻击性或处于焦虑中

3.咨询师处于一致的状态或内部整合状态

4.咨询师无条件的接受和关注求助者

5.咨询师表示共情并努力交流

6.咨询师的共情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四个特点:

1.是咨询过程的开始

2.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

3.是咨询的结束

4.最根本的是以咨询关系为导向

求助者中心疗法三种主要咨询技术:

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四项促进技术:关注、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沉默)

2.坦诚交流(艾根的五个坦诚交流观点: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应、一致性、自我的交流)

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接受、尊重、关心、珍视)艾根表达尊重的五种态度及其作用:

1.尊重求助者的人性和发展的潜力;

2.应承与他们一起努力;

3.支持并发展求助者的独特性;

4.相信求助者有自我导向的能力。

5.相信求助者可以改变自己。

佩特森划分的咨询过程的七个阶段及特点:

1.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的阶段,不愿寻求治疗和帮助;

2.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能触及个人感觉,内在僵硬自我开始松动;

3.能够流畅自由表达客观自我的阶段,没有感情投入; 4.能更自由的表达个人情感阶段,自我体验真实,顾虑当前情感,不能完全放开;

5.接受自己的感受阶段,能清楚的认识到自我内部的不协调和矛盾;

6.完全接受过去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自我与情感协调一致;

7.变得自由开放的阶段,对治疗的领悟从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扩大到生活中的其他经验。

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三个基本观点

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3.人是可以信任的

自我理论的三个概念:

1.经验

2.自我概念

3.价值的条件化

心理失调的实质个体经验与自我观念关系:

1.符合个体需要并被感知,纳入到自我概念中;

2.与个体感觉不一致,被忽略;

3.被歪曲和否认,以解决自我概念和个体体验的矛盾。心理治疗的实质:

1.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

2.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个体达到自我和谐的五种表现:

1.对任何经验都比较开放

2.不再歪曲和否认自己的某些经验

3.自我经验与经验协调

4.更信任自己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不信任价值的条件化评价

5.是自己妄称变化的过程,迈向自我实现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注意事项:

1.体现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

2.认为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求助者

3.存在初学者倾向于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的局限

4.掌握本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咨询师 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8.远期疗效评估 工作程序:

社会接纳程度评估;自我接纳程度评估;随访调查

社会接纳程度评估四方面内容:

1.求助者的行为表现.2.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

3.人际交往

4.学习或工作表现

5.与家人相处情况

6.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

社会接纳程度两个评估方法:

1.家属或周围人的观察

2.咨询师本身的审查

自我接纳程度评估两方面内容:

1.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

2.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自我接纳程度评估的两个方法: 1.求助者口头报告

2.量表评估 依靠内在精神表现进行评估的内容:

1.精神结构是否稳定

2.能否适当的处理内心里的欲望与本能

3.能否采用比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处理困难

4.能否对自己的行为做道德与规范上的考虑与节制

随访调查常用的四种回访方式 1.追踪卡;2.通讯;3.面谈;4.电话

影响实施咨询的咨询师做效果评审的因素:

1.无意识的想证实咨询效果

2.对求助者的偏见

3.处于职业竞争的夸大

影响求助者本身评审可靠性的因素:

1.考虑某些现实的利益2.逃避法律上的责任3.获得司法上的好处

客观评价咨询效果的方法:

1.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评估

2.上级咨询师的评审

3.以专业和科学的手段审查求助者的动态变化

第二节、团体心理咨询技能 什么是团体心理咨询?

答:团体心理咨询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而言的。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即由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或求询者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咨询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团体心理咨询也称作团体谘商。

团体咨询的构成: 团体指导者:1—2人

团体成员:3—5人,10几人,几十人 活动次数:几次或十几次

活动方式:交往、讨论、心理游戏、心理剧、角色扮演、启发、鼓励、支持等

团体心理咨询的概念:

1.团体情境

2.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

3.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

团体心理咨询的五个功能表现:

1.成员从他人反馈中获益

2.成员之间的互助

3.提供考验实际行为和尝试新行为的机会

4.鼓励成员做出承诺并用实际行动改善生活

5.满足成员的归属感需要

团体心理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五个共同点:

1.目标相似;2.原则相似;3.技术相似;4.对象相似;5.伦理相同

团体心理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的五点区别: 1.互动程度;2.助人氛围;3.问题类型;4咨询技术;5工作场所

人别适合个人深度情绪问题;团体适合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团体心理咨询的四个特点:

1.影响广泛;

2.效率高;

3.效果易巩固;

4适用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

团体心理咨询的五点局限(不是适合与所有的人)

1.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

2.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

3.有的成员可能会被伤害

4.泄露隐私

5.不称职的领导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团体心理咨询分类:

1.理论:精神分析团体、行为团体、个人中心团体、认知行为团体等;

2.功能:成长性团体、训练性团体、治疗性团体等; 3.对象:儿童团体、青少年团体、大学生团体、成人团体等; 4.美国团体工作专业协会(ASGW):任务/工作团体;辅导/心理教育团体;咨询/人际问题解决团体;心理治疗/人格重建团体。

团体心理咨询目标:

1.针对解决问题的信息和看法

2.要达成的范围和任务 目标的要求: 1.具体

2.明确

3.切实可行

4.可以评估

5.便于观察

6.方向一致 目标的功能:

1.导向作用

2.聚焦作用

3.坚持作用

4.评估作用

团体咨询的六条一般目标

(1)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帮助成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使他们能够对自我有更适当的看法;(2)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学习社交技巧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信任他人;

(3)帮助成员培养责任感,关心而敏锐地察觉特人的感受和需要,更善于理解他人;

(4)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从而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5)增进成员独立自主、自己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

(6)帮助成员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协助他们作出评估,并作出修正和改进。团体咨询的四条过程目标

⑴团体初创期的目标:协助成员互相认识,了解团体的目标和结构,察觉自我的感觉和行为,建立团体的契约以保证团体顺利进行;

⑵团体过渡期的目标:协助成员分享感受和经验,经由团体练习促进成员之间的信任,并觉察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和行为; ⑶团体工作期的目标:协助成员检视自我困扰、焦虑、觉察有效的社会行为,学习问题解决,激发自我的改变与成长。⑷团体结束期的目标:协助成员成员总结已有的积极改变,巩固习得的适应行为,并制定今后的成长计划,将团体中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团体咨询的六条短期目标

⑴以成功的团体经验来改善成员的自我概念;

⑵增进成员的表达能力,提高成员的倾听能力

⑶帮助成员真诚地讨论个人的困难、恐惧和焦虑;

⑷帮助成员接纳自我并发展自我潜能

⑸发展成员关怀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⑹帮助成员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团体咨询的六条长期目标

⑴学习以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⑵提供成员学习社会期望的机会和场所

⑶帮助成员觉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未来和他人的影响

⑷帮助成员在社会上发展自我,但不与社会冲突

⑸帮助成员独立自主,不再依赖团体来帮助其解决问题

鼓励成员在团体内提供最大的贡献。

五种性质的团体的区分和适用

1.是否安排固定程序:结构式团体和非结构式团体; 2.成员特质是否相似:同质团体和异质团体; 3.成员人数是否变化:开放式团体和封闭式团体; 4.是否发展治疗功能:发展性团体和治疗性团体 5.成员是否自愿参加:自愿性团体和非自愿性团体

团体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与任务: 团体咨询的发展过程:

团体心理咨询一般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初创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⑴团体初创阶段的特点与任务:

①团体初创阶段的任务:此阶段成员的心理需求是获得安全感,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协助成员相互间尽快熟悉,彼此了解,澄清目标,订立规范,建立安全和信任的关系。

②团体初创阶段成员的反应:一方面,成员很想知道团体其他成员的背景、问题;另一方面又会有点恐惧或是焦虑,怕不被人接纳,又怕在他人面前出丑。有些成员常担心自己的言行会不被他人接受而小心翼翼。团体还可能出现一阵沉默,尴尬的气氛。

③初创阶段的活动:较简单且容易让成员互相认识的游戏或活动。

④团体契约或规范的建立:

团体初创期确定的团体规范一般包括:⑴保守秘密、⑵坦率真诚、⑶不与外界接触、⑷免与少数人交流。⑤开始团体的具体操作

⑵团体过渡阶段的特点与任务: ①过渡阶段的任务:

此阶段成员的心理需求是被接纳和有归属感,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建立信任感的环境;处理成员的焦虑与期待、负面情绪和冲突;在接受成员挑战时树立不防卫性的行为榜样;减少成员对领导者的依赖;加强成员的责任感;引导成员直接有效的面质;鼓励成员表达对团体的感情和反应;使团体进步到成员可彼此有效建立成熟关系的阶段。②过渡阶段成员的反映

团体发展的过渡阶段时,团体温表中会出现各种不同形态抗拒心理,团体成员的焦虑程度和自我防卫都很强。此时,成员的矛盾心理普遍,一方面担心自己不被他人接纳,为想求安全而把自己包裹起来,另一方面又想冒险说出自己心中的话而跃跃欲试。

③过渡阶段的活动:增进信任、加强合作的活动。④向工作阶段过渡。

⑶团体工作阶段的特点与任务: ①工作阶段的任务:

协助成员解决问题,领导者不仅要示范,更要善用团体资源,鼓励成员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和行为,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将感悟化为行动,进一步增强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行为。②工作阶段成员的反应:

成员充满了安全感,归属感、互相接纳、互诉衷肠、开放自我、表露出更多的个人资料及其生活中问题,并愿意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即成员彼此谈论自己或别人的心理问题和成长体检,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和指导;

③工作阶段的活动:讲座、讨论、写体会、写日记、行为训练、角色扮演、自我探索、脑力震荡绘画、讲故事、音乐与舞蹈等。

⑷团体结束阶段的特点与任务 ①结束阶段的任务

成员要面对自己的团体经验作出总结,并向团体告别。领导者要给予成员心理支持并协助成员处理离愁,整理归纳在团体中学到的东西,并鼓励他们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②结束阶段成员的反应:由于分离在即,一些成员心中充满离愁别绪,同时想利用最后的机会表露自己希望、害怕的情绪,以及对别人的观感。

③结束阶段的活动:总结会、联谊会、反省会、大团圆等。

确定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和性质 ⑴确定目标的准备工作

①了解需要

②团体目标的考虑

③文献资料收集

④社会文化的考虑

⑵明确团体的不同目标

⑶确定团体的性质:结构式还是非结构式; 开放式还是封闭式; 同质还是异质团体;

小团体还是大团体;

综合考虑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的作用及原则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四个作用:

①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是团体领导者必备能力,②团体心理咨询方案对成员个人的影响:可增进成员的自我表露、自我了解、发展社会技能。③成员互动影响:

④对团体效能的影响:促进团体容易聚焦、促进团体向前发展、正确评估团体现象。团体方案设计九项原则:

①领导者要了解自己的特质、能力、偏好及带领风格 ②领导者要了解自己所要带领团体及其对象的特质与目标 ③领导者必须选择、设计自己熟悉或有把握带领的活动 ④有多个团体领导者,应明确各自的分工

⑤方案设计要实际具体可行,符合团体的目标与性质 ⑥方案内各项活动的设计要有一致性、前后连贯

⑦方案设计应考虑成员特性,如性别、年龄、表达能力、职业背景等特性及因素,成员不同,重点有差异。

⑧方案设计要有弹性及安全性考虑,避免团体过程受阻或对成员造成身心伤害

⑨方案设计时,活动选择的标准应根据成员的需求、团体的目的和预期的结果。

方案设计后,应与督导者、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及同行相互讨论,寻求咨询,适时修正。五项要求

①计划的合理性

②目标的明确性

③操作的可行性

④过程进行的发展性

⑤团体效果的可评价性

团体方案设计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计划的合理性

②目标的明确性

③操作的可行性

④过程进行的发展性

⑤团体效果的可评价性

▲团体心理咨询常用技术: ⑴团体技术及其功能

团体技术及其功能团体领导者为了达到团体目标,发展团体动力,促进团体成员互动,提升学习效率,适时地采取某些方法、态度、策略或手段,都可以视为技术。团体技术的功能是:鼓励成员参与团体;引起成员对团体的兴趣;达成决策以解决问题;刺激思考增加团体的生产力。

⑵美国团体工作专业协会提出的团体领导者应具备的技术 ⑶团体常用技术分类:

①与个别咨询相似的团体心理咨询技巧:倾听、同理心、复述、反映、澄清、支持、解释、询问、面质、自我表露等。②促进团体互动的技巧:阻止、连结、运用眼神、聚焦、引话、切话、观察等。

③团体讨论的技术:脑力激荡法、耳语聚会、菲力蒲六六讨论法、揭示法等

④团体结束技术:轮流发言、结对交谈、领导总结、作业分享、游戏活动等。⑷团体练习的运用。

Ⅰ、运用团体练习的目的:团体练习也叫习作、活动、技术、游戏、经验、实验、结构性团体练习等。团体心理咨询中适当运用练习,可以达到如下目的:①增加团体趣味性和吸引力;②活跃团体气氛,减低成员焦虑,促进成员投入团体;③增进成员觉察能力及体悟;④有助于领导者有效介入与工作。

Ⅱ、团体练习的选择和运用与团体技术密切相关,不能为了练习而练习。

团体练习的十个种类:

A、媒体运用

B、身体表达

C、角色扮演

D、绘画运用

E、纸笔联系

F、未完成句

G、人际沟通

H、行为练习

J、娱乐活动

I、课外作业 安排练习的原则

A、以多样、活泼、有趣、富有创意的练习引发成员参与兴趣加深学习效果

B、练习必须符合成员身心发展特点、成熟度及发展任务与需要

C、练习的安排注意逻辑性、层次性与衔接性,考虑场地条件

D、浅层自我表露安排在初期,深层自我表露安排在后期 E、学习性练习在初期,个人问题的解决安排在团体后期 F、正向反馈放在初期,负向反馈放在后期

H、保持练习的弹性、注意安全性、尊重成员开放程度与身心安全。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内容:

团体性质与名称(结构化程度、学术名称、宣传名称); 团体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活动目标); 领导者(学术背景、带领经验领导者人数); 对象与规模(参加者特征、成员人数); 活动时间(计划总时间、次数、间隔)

团体设计理论依据(理论名称、观点、对团体的影响); 团体活动场所(环境布置、座位排列); 评估方法(评估工具、评估时间、评估内容); 团体过程规划与单元执行计划

其他(招募广告、财务预算、所需设备、完成条件)。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步骤:

①了解服务对象潜在需要;②确定团体的性质、主题与目标;③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与方案;

④完成团体方案设计书;⑤规划团体整体框架及流程;⑥设计招募广告;⑦对团体方案进行讨论或修订。

▲团体心理咨询各阶段设计的重点: ①团体初创阶段的设计重点:

多运用同理、反映、支持、倾听、澄清、增强等技巧之外。从营造温馨气氛开始团体,设计无压力状态下的相互认识活动,澄清成员的期望,拟订团体契约与规范,设计初步的、公开自我的表露。

②团体过渡阶段,以更开放、包容、尊重、温暖等特质与成员互动,运用初始的技术如摘要、解释、联结、设限、保护等技巧,选择增加团体信任感与凝聚力的活动催化团体动力。③团体工作阶段,运用面质、高层次同理心、自我表露、反馈、联结、折中、建议等技巧之外,设计引发深层次的自我表露、引发成员间正向与负向的反馈、探讨个人问题和改变行为的活动。

④团体结束阶段,设计应回到中层、表层自我表露,让成员有机会回顾团体经验,彼此给予与接受反馈,自我评估进步程度与团体的进行状况,处理离愁与未完成事项,互相祝福与增强激励。

⑸团体心理咨询各阶段活动的设计内容:

①热身活动(打破僵局),促进彼此互动,微笑握手、成长三步曲等,一般用时15—20分钟

②“主要活动(核心活动),依团体发展阶段而定活动内容,绘画、讨论、角色扮演等。

③结束活动(结束前5-10分钟),领导者总结,成员分享心得巩固所学,预告下次主题,指定家庭作业等。

(四)注意事项:

⑴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⑵避免照葫芦画瓢

⑶避免不适当的活动

⑷避免活动衔接不当 ⑸接受督导与同行探讨

下载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 咨询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 咨询心理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心理咨询师复习材料12★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一) 意识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里,△波消失、出现类假于清醒状态下的高低幅的脑电波、眼球开始......

    2017心理咨询师总结

    少年宫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本学期心理咨询室积极全面地进行心理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在开学之初本室制定了工作计划,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开学之初的计......

    心理咨询师总结

    1.如何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得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总结

    一、程序:1、是否由现实刺激引起2、内心冲突3、社会功能受影响程度4、是否有器质性病变(1.病程2精神痛苦程度3.社会功能受损成度) 二、强化法过程: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

    2011年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咨询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2011年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咨询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单项选择题(30题) 1.心理咨询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是(4)。 1.网络咨询 2.电话咨询 3.信件咨询 4.门诊咨询 2.行为主义理......

    咨询心理学总结

    一、 1.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观点、咨询过程及咨询技法的学问。 2.心理咨询: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下,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法,对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

    优秀心理咨询师必看心理学培训资料

    优秀心理咨询师必看心理学培训资料! 1黄维仁婚姻辅导课程(亲密之旅课程视频12张高清DVD) 2,西南师范大学精神分析1张DVD 3,孙云晓父母的上岗执照1张DVD 4,与孩子一起成长杨凤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