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赫索格》读后感
没有地址的书信
——读《赫索格》有感
捧起索尔·贝娄的书,是因为最近在着手准备写一篇关于20世纪中西方作品高端人物形象对比的论文,他的作品《赫索格》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为人称道。当时我被索尔·贝娄风趣、幽默、机智的叙事,还有略带刻毒的人物刻画手法吸引住了,也被他笔下那些有“精神分裂症”的知识分子(比如赫索格、洪堡、西特林等)形象吸引住了。
《赫索格》深刻地反映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信仰的失落和对前途的迷惘。赫索格本是尊崇理性主义的大学教授,但到60年代,他突然发现整个世界变得不可理喻。首先是传统家庭关系的崩溃,他最信赖的朋友居然和他的妻子私通,他被迫离婚,还失去了女儿。接着,当他把视野拓展到社会,发现了贫困、犯罪和种族冲突等社会问题,这使他心目中理性化的美国社会变得分崩离析、危机四伏。由此他反思到自己数十年来撰文鼓吹的那一套理想主义的东西毫不中用,一钱不值。他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自闭在屋子里给虚拟中的数不清的古人今人写了许多不寄发的信。赫索格是现代西方文学中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形象。
主人公赫索格是位学识渊博、勤于思考的大学教师,他有一个怪癖——不停地写信,而这些信却从不发出。赫索格所写的信其实是一种“不是为了传递消息而写的优良信件”,它们很好地表现了赫索格的个性。赫索格象征着人类的思考精神,通过思考,赫索格对自我的认识加深,对外在世界也有了新的理解。思考,是赫索格人生的使命所在,也是他存在的价值所在。
赫索格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第一次,他喜新厌旧地抛弃了结发妻子戴西;而第二任妻子马德琳则红杏出墙,将他赶出了家门。更为屈辱的是,马德琳的新欢正是赫索格最为信赖的朋友格斯贝奇。
遭受重创、陷入困境中的赫索格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走亲访友,这既为了倾吐内心的愤懑和懊恼,也为了寻求安慰和对策。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作为听众的朋友或亲戚,要么心不在焉,假意敷衍;要么心怀鬼胎,另有盘算,甚至落井下石,反唇相讥。总之,一番祥林嫂式的诉说后,赫索格悲哀地发现自己陷入了比以往更深的孤独中。
面对面的交流无功而返。于是,他成了“写信狂”。他整天紧张思考忙于写信,甚至讲课时也会突然停下来做笔记,写提要。他对写信已经入了迷。亲戚朋友,报刊杂志,知名人士,认识的,不认识的,活者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都是他写信的对象,但一封信也没有发出去,全部装在他的旅行手提包里。他在想象中将信一一发出去了,于是一边旅行,一边继续不断地写,写着一封封没有地址的书信。
赫索格一生最喜欢的两件事:旅行和写信。其实这不过是一件事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旅行是抵达也是逃亡。写信是交流也是回避。在《赫索格》中,这种旅行成了漫无目标、永无尽头的流浪。就像他那一封封在现实中没有收件人的书信一样。这是一种让人感到非常绝望的旅途。
赫索格正是一个为寻求爱和公义而渴望交流的人,但他无法找到、或者不敢面对交流的对象,他被他的时代所拒绝,或者说他拒绝了他的时代。于是,他在想象中将所有人都当成交流的对象,渴望跟他们亲切交谈,诉说衷肠;但他采取了一种既能够交流,又不在场的形式——写信,而且一封也不寄出去。他独自一人在想象中与收件人一起分享着精神的乐趣。贝娄选择了赫索格这样一位对世上的一切都在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的人类学教授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书信的方式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讲台”;同时书信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意识,这就为读者架好了一台X光机。所以读者在赫索格剖析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的过程中认识了他。
然而,不停的思考和讨论并未能让赫索格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没有让他探寻到人生的意义。一筹莫展的赫索格发出这样的疑问:“思想能把你从生存的梦里唤醒过来吗?也许不可能。”
一次,他竟然对生命本身产生了困惑和怀疑,不明白人究竟为何物。他苦思冥想找不到答案,左冲右突找不到出路,终于陷入了长久的迷茫和苦闷中。他的思想发生了混乱,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认识周围的现实,怎样来对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弄不清自己的生命到底在哪里,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人,也即发生了所谓“自我本质的危机 ”。他曾痛苦地大声疾呼:“我感谢上苍给予我一个人的生命,可是这生命在哪儿呀?!作为我生存惟一借口的人的生命在哪儿呀?!”他照着镜子自问:“我的天哪!这个生物是什么?这东西认为自己是个人。
可究竟是什么?这并不是人,但是它渴望做个人。像一场烦扰不休的梦,一团凝聚不散的烟雾,一种愿望。”
既然思考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用行动来改变处境吧。遗憾的是,赫索格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通病,长于思考,却不善行动,甚至可以说,赫索格一行动,上帝就发笑。你看,为了让妻子马德琳在乡居生活中不感到孤寂,他邀请好友格斯贝奇一家和他们共住,没想到引狼入室,妻子和好友暗中偷欢,自己则被扫地出门;他找律师争取对女儿的监护权,律师却站在马德琳的一面,劝他放弃监护权。
作者由此向我们指出:作为学者,赫索格思考时如同君王,天马行空,自由往返;行动时却像小丑,左支右绌,捉襟见肘。
虽然赫索格的思考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但其思考的价值不容忽视。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的思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思考让赫索格内心一直保持着清醒的状态。赫索格通过写信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变成文字,这些文字既可以提醒自己也可以警醒他人,如他所说“迫使马德琳和格斯贝奇有点良心”。杨绛曾说:“良心出自人的本性,除非自欺欺人,良心是压不灭的。”那些堕落的、疯狂的胡作非为者,并非没有良心,他们的良心不过是暂时沉睡了。思考的作用就是不断摇醒它。思考者当然也会做错事甚至做坏事,但只要不放弃思考,自责和忏悔总会袭上心头,这样,就不会麻木不仁,就不致丧失人性。
其次,思考也使赫索格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弱点。妻子另有所爱让赫索格痛心疾首,然而他本人不也常常做出伤害妻子的事吗?爱上马德琳后,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结发妻子戴西;虽然深爱马德琳,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国外旅游时寻花问柳;他根本不想娶花店店主雷蒙娜,却一再去她那里寻求慰藉;他还和日本女人园子藕断丝连。对赫索格来说,不停的思考,也是不停的自我解剖!
再其次,思考也使赫索格洞悉了民主社会中的一些怪诞之处,比如,现代民主制度使犯罪行为减少,却使个人罪恶增加;又如,陪审员们会因为赫索格头上的白发就让他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尽管赫索格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的这些思考却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思考是一柄利剑,它既能挑开厚重的帷幕,触及世界的核心,也能穿越沉重的肉身,探测人性的深度。
对赫索格而言,其特长是思考,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思考。显然,思考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使命所在,也是存在的价值所在。
我很喜欢索尔贝娄的这种处理方式,让赫索格背负着整个现代文明,背负着整个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在家庭与社会之间周旋,在冷酷与热爱之间徘徊,在黑与白之间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思考,最终他回归自然,在虚无中走向宁静。但是这种宁静却不是一种厌世之后的消极悲观,而是积极处世的平和心态,在了然于心洞察一切之后的释然与平静。这是最重要的!
知识分子要有某种担当,尤其是要在日常琐碎承担某种责任。写信是一种方式,认知世界和承担一切的责任。赫索格说“我一直手忙脚乱地在给四面八方的人写信,用更多的言词,也许我希望把一切都变成语言。”赫索格在书中表现得疯疯癫癫,如同走火入魔的堂吉诃德,这是知识分子的宿命。
在现代理性时代,生活的高压让我们不堪重负,濒临危机的我们试图找到合理的生活方式,赫索格采用写信的方式,却让别人以为他是疯子,后来,他的哥哥也准备把他送到医院,接受精神病医生的治疗。
但是,此时的赫索格已经开始好转,已经从马德琳的身体里出来,他彻底地解脱了,而且还找到了存活的价值,那就是享受平静生活,付出爱。
于是,赫索格停止了写信,与世界和解。我觉得整本书就是描写了一场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尤其强烈地体现在知识分子的身上。当研究生活的奥秘,研究活着的价值与生活本身冲突时,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去面对?还好,赫索格成功地走了出来,避免了死亡。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最开始看得云里雾里,但是,拨开云雾,一切都是美丽的。
第二篇:赫茨伯格工作丰富化模型
赫茨伯格工作丰富化模型
工作丰富化指纵向上工作的深化,是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上的改变。通过让员工更加完整、更加有责任心的去进行工作,使员工得到工作本身的激励和成就感。
赫茨伯格工作丰富化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工作丰富化的核心是体现激励因素的作用。在《再谈:你如何激励职工?》一书中,弗莱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认为,实现工作丰富化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员工责任。不仅要增加员工生产的责任,还要增加其控制产品质量,保持生产的计划性、连续性及节奏性的责任,使员工感到自己有责任完成一个完整工作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同时,增加员工责任意味着降低管理控制程度。
(2)赋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自由度,给员工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员工感到工作的成败依靠他的努力和控制,从而认为与其个人职责息息相关时,工作对员工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实现这一良好工作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是给予员工工作自主权。同时工作自主权的大小也是人们选择职业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反馈。将有关员工工作绩效的数据及时地反馈给员工。了解工作绩效是形成工作满足感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很难得到高层次的满足感。反馈可以来自工作本身,来自管理者、同事或顾客等。
(4)考核。报酬与奖励要决定于员工实现工作目标的程度。
(5)培训。要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以满足员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6)成就。通过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决策的自主权,来提高其工作的成就感。
第三篇:读后感(任格) (推荐)
《单翼天使不孤单》读后感(任格)
失去了父爱或是母爱的孩子,被称为“单翼天使”,读后感(任格)。他们表面看起来快快乐乐的,和一般的孩子没什么不一样,但内心里却都有着挥之不去的忧伤。
《单翼天使不孤单》中张小伟这一人物就是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他努力用表面上的快乐来掩饰自己,换回的却往往是同学们的嘲笑与讥讽。他掩饰得很好,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同学发觉出来。就这样,他一直憋在心里,在寂寞与孤独中伴着委屈与泪水度过了多少个春秋……
但在我看来,单翼一样可以很美丽,也一样可以创造奇迹,甚至可以比我们做得更好。因为,你们还有梦。这一个个梦会牵引着你们去追逐它,找寻它。一边的痛楚可以转化为一种力量,带着你飞,在自己的天空中任意地飞,自由地飞。
走自己的道,让别人说去吧,相信自己,我们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寻母记》这个故事。
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收不到妈妈的信,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十三岁的马可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途中,他历尽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凭着马可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的出现使妈妈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被马可对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
从小到大,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爱可以使人绝处逢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又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海洋里!
《长袜子皮皮》读后感
你看,门开了,一位奇特的姑娘走了出来。皮皮的头发颜色像胡萝卜,两条辫子总是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像一个土豆,长满了雀斑。鼻子下面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他自己缝的。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他不得不把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她的袜子很长,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却是黑的。她的鞋要比自己的脚大上一倍,竟是为了以后不用再买鞋……
她力大超人,可以举起一匹马,可以教训凶狠的强盗,还可以轻而易举的把鲨鱼赶跑到远处……说到这里,你也应该知道了吧,这个不寻常的小女孩就是——长袜子皮皮。
皮皮还是个十分能干的人,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所有的一切家务活都由她一个人打理,一切事情都由她自己决定,她会做许多食品,甜饼,椒盐饼,对她来说都不在话下。她尽管是个很有钱的孩子,但她一点儿也不自私,她用很多很多的钱买了许多糖果,大方地分给一个镇的小朋友。她还很喜欢说谎,她认为,说谎是一种乐趣,但撒过谎后,都会主动承认。她很顽皮,自然一点儿也不喜欢上学,对于她来说,生活是应该每天快乐地玩耍,而不是念书。她珍惜友谊又行侠仗义,她总是在弱者受到侵害时伸出援助之手,但惩罚人有讲究分寸,她耍弄小偷并不仇视。她有钱,却不小气,她不惜花钱给朋友买一等票去看马戏。她让小偷弃恶从善,让小偷帮她做事,然后奖励给他一个金币。
皮皮的生活是多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她把一切烦恼看成是游戏,把一切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让我们像皮皮那样,永远都在幸福,快乐的海洋中舞蹈吧!
《夏洛的网》读后感
在暑假里,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夏洛的网》这本书,读后感《读后感(任格)》。主要讲了一只小猪和蜘蛛的故事,激起了我心中无尽的爱和温情。
故事是这样的: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的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观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他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等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在作家的笔下,夏洛用蜘蛛丝织出了一张爱的大网。这充满爱的网不仅挽救了小猪威尔伯的生命,还挽救了一些人快要冷漠的心,让我们找回了无价的爱心。夏洛只是一只小蜘蛛,它没有力量反对人类的行为,但在它的朋友最伤心的时候,夏洛却选择了鼓励与帮助,并没有服从命运的安排,给予小猪威尔伯以温暖、自信。当我读到夏洛用自己的最后力量织出“谦卑”这两个字时,我十分感动;当我看到夏洛与威尔伯永别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当我看到威尔伯全心全意地用爱呵护着夏洛的514个子女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读《时代广场的蟋蟀》有感
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你也许会觉得这本书十分平常。其实这本书很不平常。他讲的是三个动物之间的友谊,到底是谁呢?他们就是:蟋蟀,老鼠,猫。啊!难道猫不会吃老鼠吗?这之间会不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想知道吗?想知道的话就跟我一起看吧!
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乡下的草场,可它却因为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幸运的柴斯特遇到了聪明有可爱的老鼠——塔克,憨厚的猫——亨利,还遇到了他最爱的主人——男孩玛利欧。蟋蟀柴斯特用他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帮助玛利欧一家脱离了困境,自己也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然而功成名就的柴斯特却满心失落,思念起乡下自由自在的安静生活来。在朋友们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大草原。
友谊=忠诚+信任。一个人的一生决定于他的朋友,并决定于他的友谊是否长久。一个人若有了好的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让自己对此反思,假如这份友谊不是长久的,那这个人一定不行;假如友谊是长久的,那这个人一生都会多一面镜子的。友谊带来了一面镜子,可以让你吾日三省吾身,也可以让你三思而后行。友谊一样可以增强团队精神,可以让你更好地跟他人合作。一个厉害的人,他肯定和品德高尚的人有长久的友谊,这也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居。
所以友谊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会带给你无穷的益处。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读后感
“如果正有一个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另一个自己,会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这是儿童文学《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的一句话。读过这句话之后,我很想拥有另一个自己,可是我该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自己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认真的读着书中的每一页。
文中讲了女孩姚果粒发现家中小猫豆沙在窗台上和一只一模一样的流浪猫对视,没想到这种事眨眼间也落在他的头上——一个古怪的摄影叔叔的“不是双胞胎”的摄影计划,让她撞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毫无血缘关系的蓝泰格。两个“形式”相同,“内容”相反的女孩,时而冲突;时而讨厌对方的存在;时而又忍不住好奇,彼此悄悄探究,时而又有神秘的认同感。种种变化让他们的生活起伏不定。异想天开的置换游戏让他们发现了内心的另一面。两个女孩在一种神秘的好奇和烦恼中豁然长大。“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让他们彼此终于拥有了一种奇异的完整感,也揭开了果粒的身世之谜,更让脱线妈妈别丹心和时装女魔头妈妈蓝蔚蓝各自解开了心结。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脑海中跳出来的一个大问号:如果我有很多个呢?有胆小的我,有笨笨的我,有不会唱歌的我,有写字写很丑的我,有爱漂亮的我,有爱跑步的我……那么会不会就有很多个另一个我:有胆大的我,有聪明的我,有唱歌很好听的我,有写字很漂亮的我,有不爱漂亮酷酷的我,有不爱跑步懒懒的我……
宇宙天地间将有无数个我,世界上是没有陌生人的,只要我够用心,每个人都有可能跟我心灵相通,我可以和所有的他们交朋友,还可以让所有的他们喜欢我哦。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读后感
当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不禁吃了一惊。我很喜欢猫,但从没有听说过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但我一遍又一遍的读,才明白了这个童话要告诉我们的真谛。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只虎斑猫,他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他已经不太在乎死了。他活着时,受到了一百万个人的宠爱,他没有受宠若惊。死了后,又有一百万个人为它哭过,他一次也没有哭。他的主人很多:国王、水手、小女孩、术师、小偷、老太太……
但最后一次,它离家出走,成为了一只野猫。躺在路上,穿街走巷、欣喜若狂。许多的母猫都想成为它的新娘。虎斑猫骄傲地说,他自己是死了百万次的猫,很了不起。群猫中只有一只白猫看都不看虎斑猫一眼,原来她是美丽的清高猫。虎斑猫呆在她身边,他们俩生了许多小猫,过着幸福的生活。小野猫们长大了,清高猫和虎斑猫老了。终于有一天,白猫躺在虎斑猫身边不动了,她死了。这是任何人看了都会感动、感伤的画面:那只美丽的白猫和恸哭的虎斑猫。当心爱的白猫死去时,它宁愿死去,因为对它来说,没有了爱,再浑浑噩噩地活一百万次又有什么意义呢!虎斑猫搂着死去的白猫嚎啕大哭,不,是绝叫。这只死了一百万次都没有哭过的野猫,终于张开大嘴放声恸哭了!它是在为无法挽留爱人的生命而悲伤。虎斑猫的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下来,他哭了很久很久。最终,他的哭声停止了,他也静静地躺在白猫身边一动不动了。他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我想:虎皮猫一定很喜欢它的一生,他觉得这一生很有意义,已经没有遗憾,白猫再也不可以复生。它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只猫可以替代白猫了,它愿意陪白猫去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所以它陪着白猫死了,猫再也没有活过来。
以前,我是多么害怕死亡,我多么希望人们能活一次又一次啊!读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只要我们珍惜每一天,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的一生也可以像猫一样没有遗憾了。
第四篇:克洛德格读后感
《克洛德格》读后感于振东发表于 2012-01-05 10:14:15如烟往事维克多雨果写于1834年的短篇小说《克洛德格》,主题同写于1862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相似,着力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人的摧残,克洛德格读后感-如烟往事。《克洛德格》梗概是:巴黎一个穷苦的工人,为了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去偷了东西——能给妻子和孩子维持三天的面包和取暖的柴火,而被判了五年的监禁。克洛德格饭量很大,经常吃不饱,同监的人也只能勉强唯持自己,无能为力帮助他。有一天,一个也因偷了点东西被监禁的小青年——阿尔班吃饭时找到他怯懦地说:“自己吃不完,要让给他一半,”克洛德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小青年还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以后每天都这样分……”从此,一个像老人,一个像孩子的人之间的默契友谊形成了,读后感《克洛德格读后感-如烟往事》。这样的时光没有多久就被监狱工场场长狄先生打断了。狄先生出于对克洛德格威望的嫉妒和忿恨有意折腾克洛德——把阿尔班调走了。于是,克洛德围绕‘阿尔班的调走’ 一再向狄先生低声下气地肯求,说尽了魔鬼听了都会感动的好话。但狄先生始终无动于衷。矛盾就这样展开,致一八三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傍晚克洛德跟场长狄先生摊牌:克洛德正视着场长,“请您考虑。今天是十月二十五日,我让您考虑到十一月四日为止。”克洛德在痛苦等待中度过九天。十一月四日到了。克洛德找到一把斧子,在塑像般呆立在那儿的八十一个监犯注视下杀死了场长狄先生。克洛德自戗被抢救过来,后来被砍掉头颅……这篇写于十八世纪的短篇小说内容取材真人真实(据译者),读后感触颇深。联想当前社会一些恶性命案之初,与克洛德跟狄先生始初的纠葛何其雷同!?都是很容易解决的小纠纷,后来竟激化、演变成生死矛盾,为什么!?不能不找找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今天,我们大力强调和谐是对的,但配套举措或方法必须跟上!不然,强调的‘和谐’不亚于一句宣传口号。——我认为。行者C发表于 2012-01-05 17:57:35那些恃强凌弱、不可一世的东西,往往沉醉在滥施淫威的快感中,忘记了人性还有一个不可触碰的底线——生存与尊严。
第五篇:穆赫兰道读后感
诡异的噩梦
在老师放过的所有影片中,最让我回味的是《穆赫兰道》,虽然我觉得它的表现手法和盗梦有些相似之处,但又觉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两部电影。《盗梦空间》是梦的层次,最后去到3到4层梦,救第一层就受伤的齐藤。由于电影里面有那首皮亚芙的玫瑰人生插入,很明显的梦层次的过度。而《穆赫兰道》就不一样了。由一开始就女子Rita的车祸失忆开场,之后引发出来的都只是Diane的梦。而或有更多人拿它和《禁闭岛》作比较,同样是精神心理研究范畴的电影,《穆赫兰道》是明确告诉观众前三分之二内容都是梦境,当然第二遍回头看,会发现片头有个在被单上横移的镜头来暗示后边是个梦境,而《禁闭岛》则看到最后,直到男一号说出自己会被带去人道毁灭的名字时,观众仍会纠结于他的真实身份,哪怕是在那个搭档(也是现实中的医生)叫出“泰德”的名字时,观众在情感上或者理智上估计这时都还在纠结迷糊中。从编剧角度来说,更喜爱《穆赫兰道》,因其要更严谨更学术一些,人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折射关系,在影片中被中规中矩的体现,简直就是《梦的解析》电影注解版。《穆赫兰道》主要讲述梦里的她叫Betty,是一个有着演艺天赋的好莱坞新生,去竞选导演Adam的筹备电影。电影的描述可以看出,梦里的竞选,是不公平的,导演Adam被逼选择一个另一个不如她的女人作女主角。故事的线索还有
猜疑在于一开始Rita手上的蓝色盒子。为了寻找钥匙,帮Rita恢复记忆,Rita和Betty根据Rita对一个名叫Diane的女子的少许记忆,来到了一间公寓。在公寓里面发现了一具尸体,正是Diane!梦境里面的Betty和Rita发生了同性关系。醒来,梦境结束,回到现实。现在中的Betty,也就是Diane,是一个好莱坞无名明星,得知Rita也就是Camilla,和现实也是导演的Adam有恋情。精神奔溃的Diane觉得往日的Camilla 已经不再,Camilla 背叛自己了,所以请杀手杀Camilla。杀手给了Diane一个蓝色盒子,告诉她,完事之后打开它。故事发展到最后,Diane 打开了,良心收到谴责,吞枪自杀了。和梦境中的Diane死法一模一样。
能够一遍看懂这部电影的人极少,大部分人都被这部电影转的完全找不到方向。很多时候,这部电影也因晦涩难懂而被许多人束之高阁,闻者有限,然而神作的光辉终究是不会被掩盖的,任何一个悬疑片的推荐榜上,《穆赫兰道》永远是其中的重头。整个《穆赫兰道》可以说就是《梦的解析》的电影版,用电影的影画来注释弗氏的理论。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精神层次由浅入深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
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使用适当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等。人的内心具有一种稽查作用,也就是人的精神会对那些不合理的记忆与欲望进行压抑,让它们停留在潜意识中,让人不再回忆起来,于是我们最容易忘记的事情就是这些,比如我们曾经羞辱过谁,骗过谁,借了谁钱没还等等。但是稽查作用会被削弱,当人处于昏迷、睡眠中时,稽查作用减弱了,于是那些潜在的欲望就会冒出来,混入意识中形成梦。所以,梦是愿望的满足。然而,这种潜在欲望的混入必须经过伪装,否则稽查作用还是会发现,于是梦中的景象也就和现实的欲望不同了。而且越是不被社会认同或者违背价值观的欲望,伪装和扭曲的越厉害。
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并不一定是完全的往事重现而是现在的或是小时候的一件事或一个人经过大脑的加工创造了一个梦境所以我们做梦总有似曾显示的感觉,因为我们确实做过,比如主人公因为仇恨而杀了丽塔,但梦中大脑却略去了丽塔是怎么死的取而代之的是她失忆了,帮助丽塔寻找身份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找到一个出口,影片中的盒子不是别的而是她杀人的真相,最后她打开了盒子想起了被杀的丽塔最后崩溃自杀。
《穆赫兰道》的各种细节部分才是最令人称奇的,其他的细节我暂时还未发现,不过我留意到一个睡袍细节,是睡袍上别着的白色纸条,镜头有一个特写,上面写着:Enjoy yourself,Bitsie,love,auntRuth。表面看起来是Ruth阿姨的签名,实际拆开变成了a untruth.纸条上的也可理解为:享受现在贝蒂,爱,只是一个谎言!林奇有没有把这个作为一个线索呢?
总的来说,《穆赫兰道》评论是极端化的,有人把它认为是最好的电影,而有人则表示不相投,不如《禁闭岛》那样好评如潮。不过我不得不佩服大卫·林奇的想法,作为美国独立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的后现代电影的典型代表,他的电影非常适合我的口味。看似完全没有逻辑性,实则给了你众多细节,却又不解释什么,让你自己猜测,在这种情况下不禁让人深深地陷进去,确实感叹他是不可多得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