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专业学习指南试题50[本站推荐]
计算机专业指南试题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10%
1.本专业中统设必修课和部分统设课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包
括、、、或。
2.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鉴定符合要求,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
3.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安排了
4.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教学平台、教学服务、、面授辅导、、师资培训。
二、个人专业学习计划(要适合自己,25%)
三、对所听或上网学习的技术讲座的心得体会(要有结合个人工作和兴趣的认识,35%)
四、小组讨论报告(小组活动,讨论的情况,对问题的认识和想法。30%)
答案:
一、填空题:
1.文字教材、CAI课件、IP课件、网络课程。
2.76、教育部
3.必修课、选修课。
4.远程辅导、网络答疑二、三、四
根据个人情况回答。
第二篇:数控专业学习指南试题
《数控专业学习指南》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工程序及机床本体。
2.CNC系统中常用的插补方法中,脉冲插补法适用于以_________电机作为驱动元件的数据系统;数字增量插补法(数据采样插补法)一般用于_________和_________电机作为驱动元件的数控系统。
3.直流主轴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可分为两部分:_________控制部分和_________控制部分。
4.进给伺服系统若仅采用比例型位置控制,跟随误差是_________完全消除的。
5.目前应用的插补算法分为两类,一类为__________,另一类为__________.6.FMC代表__________________,FMS代表__________________,CIMS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6分)
1.数控机床有不同的运动形式,需要考虑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关系及坐标系方向,编写程序时,采用()的原则编写程序。
A.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移动B.工件固定不动,刀具移动
C.分析机床运动关系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定D.由机床说明书说明
2.()是无法用准备功能字G来规定或指定的。
A.主轴旋转方向B.直线插补
C.刀具补偿D.增量尺寸
3.在确定数控机床坐标系时,首先要指定的是()
A.X轴B.Y轴C.Z轴
D.回转运动的轴
4.根据加工零件图样选定的编制零件程序的原点是()
A 机床原点B编程原点C加工原点D刀具原点
5.下列刀具中,()的刀位点是刀头底面的中心。
A.车刀B.镗刀C.立铣刀D.球头铣刀
6.滚珠丝杠副的设计计算和验算,一般不包括()方面。
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抗振性
7.光栅利用(),使得它能测得比栅距还小的位移量。
A.莫尔条纹的作用B.数显表
C.细分技术D.高分辨指示光栅
8.当交流伺服电机正在旋转时,如果控制信号消失,则电机将会()。
A.以原转速继续转动B.转速逐渐加大
C.转速逐渐减小D.立即停止转动
9.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是以()为直接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
A.机械运动速度B.机械位移
C.切削力D.机械运动精度
10.脉冲比较伺服系统中,可逆计数器的作用是()。
A.计算位置指令脉冲个数
B.计算位置反馈脉冲个数
C.计算位置指令脉冲个数与位置反馈脉冲个数之差
D.计算位置指令脉冲个数与位置反馈脉冲个数之和
11.数控机床坐标轴的重复定位误差应为各测点重复定位误差中的()。
A.平均值B.最大值
C.最大绝对值D.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12.()主要用于经济型数控机床的进给驱动。
A.步进电机B.直流伺服电机
C.交流伺服电机D.直流进给伺服电机
三、简答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1.什么叫逐点比较插补法,一个插补循环包括哪几个节拍?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有哪些?它们分别适用什么场合?
第三篇:物业管理专业学习指南
物业管理专业学习指南
一、专业性质
物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新专业,我校物业管理专科专业于2007年批准招生,学制三年,毕业获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物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物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工商管理的惯例和规则,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三、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毕业时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初步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2.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独立进行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公关协调和沟通能力。掌握现代物业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有较强的从事物业策划、管理和信息化的能力。
3.懂得自我保健,养成自我锻炼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
4.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能经得起挫折,具有很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6.能够比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7.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电子商务和物业管理工作。
另外,本专业学生还可自愿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国家其他部委举办的物业管理员、助理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四、主要专业课程
1.《管理学》: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2.《经济学原理》: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和原理解释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3.《组织行为学》: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较科学合理地围绕企业目标和运行环境,对组织内成员的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进行比较系统的诊断和分析,以便为不断提高企业运作的组织绩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管理定量分析》: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了解并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并能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5.《人力资源管理》: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思想。
6.《物业财务管理基础》: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税收和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7.《物业管理实务》: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运作,初步能用物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8.《物业管理法》: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涉及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9.《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10.《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业设备设施的基础知识,能正确理解设备设施使用、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11.《建筑概论》: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房屋构造,掌握阅读房屋工程图和房屋维修管理的基本方法。
12.《社区服务与管理》: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区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
13.《物业环境管理》: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业环境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物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商务物业管理》: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务物业管理的类型、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掌握各种商务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
15.《物业营销》: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业营销的基本知识、营销策略和基本方法。
五、就业趋势与方向
根据新浪网的统计,07年十大就业率最高专业中,物业管理居首,就业率超过了金融专业、软件开发等许多热门专业。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到岗实习一段时间后,都能签约。物业管理从80年代末才进入中国,在深圳、上海等沿海城市兴起,在我国发展迅猛,而且空间广阔。然而,目前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构成却不尽合理:高学历者比例过低,年轻人比例过低。这也恰恰是刚毕业大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其他行业相比,年青的毕业生在物业管理领域中会得到更多的青睐和重视。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工作岗位群,从事各种置业工作、房产营销与策划工作及相关岗位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岗位可以划分为:
1.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居住物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住宅小区、单体住宅楼、公寓、别墅、度假村等;)
2.饭店、商厦、写字楼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商业物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综合楼、写字楼、商业中心、酒店、康乐场所等;)
3.企事业单位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工业物业和其他用途物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工业厂房和仓库、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学校等;)
4.房地产经营、管理与销售方面的相关服务工作;
5.与上述业务和管理相关的置业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相关岗位;
六、阅读书目
1.【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管理学》(第九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
2.【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美】彼得.德鲁克著,《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1989年。
5.【美】彼得.德鲁克著,《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6.李维安主编,《企业战略管理案例点评》,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7.【美】D.A.雷恩著,《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8.中国企协当代管理思想研究会编,《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
9.陈德中编著,《学习型组织——第5项修炼简明教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
10.【美】菲利浦.L.胡萨克尔著,《管理技能实战训练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11.【美】PRICE WATERHOUSE公司编,刘中晏,张建军等译,《21世纪CEO的经营理念》,华夏出版社,1998年。
12.华牧编著,《经典管理寓言全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
13.王毅捷主编,《管理学案例100》,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上册、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G.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16.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17.周志宏,《物业管理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
18.鲁捷主编,《物业管理案例分析与技巧训练》,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19.张尚国著,《物业公司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
20.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培训中心编,《物业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1.李薇薇、苏宝炜著,《物业管理客户服务金典》,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22.余源鹏,《物业工程管理实操一本通:物业管理接管验收与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23.韩朝、陈凯著,《物业管理企业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决策资源集团房地产研究中心编,《物业管理赢利套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七、学习建议
本专业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还需大量阅读其他物业管理专业经典教材以及与物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管理类、经济类、房地产类书籍和案例,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另外,还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第四篇:建筑学专业学习指南
建筑学新生专业学习指南
多年以来,建筑学院的新同学们普遍地要经历一个“困惑”的阶段,对建筑学(尤其是建筑设计)如何去学习、为何去学习感到困惑。而困惑之后,或者因无奈而颓废,或者放弃思考,或者转向其他,当然也有的能够在挣扎之后豁然开朗。可惜据我所知,最后一类结果,在本科的阶段能达到的实属少数。
解除困惑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去广泛的获得知识。这也是本文主旨。
一、简介
1.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适用对象
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学专业学习在入门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概况,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指导。主要适用建筑学专业本科一~三年级同学参考,一般的,四年级以上就应该能独立进行学习了。学科上主要偏向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关于城市的内容暂不列入,一来不是本人专业,二来也不是三年级以前特别需要的。
2.详细到书目
一般的,大学本科的教学应该以传授方法、引导方向和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为主要目标,大量具体的知识需要学生自行学习,这是和各位中小学教育主要的不同。不能进行有效的自学对于大学学习将是致命的。这当然需要教师给出一个系统框架的指导。自学主要依靠阅读书籍(现场实践学习虽然同等重要,但由于总体教学制度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只好暂且搁置),所以对于学生的指导应该详细到书目,这也是本文力图达到的精度。当然更好的是对于这些书目的基本内容给予说明和评价,但是限于精力原因尚难以做到。这篇文章里只推荐基本中的基本,以免新手犯晕。出于负责,这些书一般都是我比较熟悉的书籍(偶尔间杂一些可靠的师友推荐但是没看过的书)。随着个人阅读的增加,我可能会逐步更新这些书目。
3.远期改进计划
本指南将会逐步的更新主要是书目方面的细节内容。其实也是我自己阅读、学习的一个总结。并且会逐步增添一些新的项目,这要视本人的学习研究发展而定。同时也计划逐步增加一些实用的内容,比如现代建筑、城市的人物、理论、作品发展的总表,这些在国外都已经有较为成熟全面著作,只是需要做一些整理翻译工作。当然所谓远期,恐怕得且等两年吧。
二、心态上的准备
各位新来到清华建筑学院的同学们,过去都曾是自己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但是在开始学习建筑学这样一门“新鲜”的学科之前,还有必要在认识上做一些准备。
1.应试教育的缺陷和因此产生的障碍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诸位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诸位赖以获得多年荣耀和挤进清华的利器,多数都要失效了。诸位曾经如鱼得水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知识对象多数也将失效,甚至将会成为下一步前进的障碍。因为我国的中学教育,是非常狭小和机械的。虽然具体的知识并不错,但是局限于小圈子的思维将难以适应更大更复杂的新形势。所以当你对新的课程、学习工作方式感到不适应、困难、迷茫的时候,不要先急于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评判和指导自己,甚至希望退回到过去简单愉快的思维中去。因为多数的同学仅仅受过这样一些教育:科学上是简单的18世纪牛顿时代的数理逻辑的训练;哲学上是被严重简单化(或歪曲的)的辩证法;艺术上完全无知或者仅受过一点机械的技能训练;宗教上不但无知而且有错误认识;方法上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在少量固定的知识内容里兜圈子;对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所知极少。这样的相当局限的思想基础对于建筑学这样的综合学科当然是相当不利的,但这也是目前我系教学无法逃避的实际问题。所以明
智的对策是不要固执己见或者轻下断言,而是先尽快广泛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等到自己大概齐对各种问题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开始慢慢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大概1~2年的时间。
当然在此过程中,新生过去的训练也不是没有用。其实有两样关键的东西是需要继续发扬的:一是积极向上的态度,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也是残酷的应试教育带给大家仅有的两样好的东西。当然,各位的中文修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作风,如果有的话,也是应该继续保持的。平时的各种文体爱好,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于建筑学也是很有好处的。
2.建筑专业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建筑学和各位以前的中学学习有所不同的话,最主要的应该是在建筑的人文内容上。作为工程的建筑,各位可以很轻松的以工科的思维去把握;但是作为人文的建筑却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而建筑的人文属性,却恰恰是建筑最核心的、我们的教育中又最缺乏的品质。
具体的说来,方法上主要的是整体思维和经验积累。整体思维是个比较大的话题,下面再说。经验积累的方法是个基本的方法。因为建筑学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法则,关键靠见多识广(基本上,人生主要是见多识广)。所有建筑的问题,都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调查去获得经验。在大量的实例学习中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将会逐渐提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以5年计。(个人以为实际上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这都不算长,只不过中学的教学实在太简单化了,以至于大家对新知识的正常学习周期产生了误解。)
3.耐心的态度
由于建筑学作为工科招生,社会上对于建筑学专业也了解颇少,所以大一新生往往是对建筑学一无所知。没关系,实践表明,新生此方面的不足,包括绘画和艺术素养的缺失,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而心态才是第一重要。
第一是耐心。建筑学的素养提高通常是以十年计的。40岁还可以自称青年建筑师,60岁才算经验丰富,90岁还在干设计的也颇有一些。对于前面18年的基础来说,后面的50年显然更为重要。很幸运,建筑学博大精深而且就业出路宽广,基本上不需要天分和幼年基础的行当也可以干得很好,不像音乐和绘画。如果你不是要和高迪、柯布这样的顶级天才火拼的话,尽可不必着急,安安稳稳的坐下来慢慢的发力。靠自己的耐心学习,持续而愉快的长期学习来赢得美好的专业前途。总的来说即便是比较功利的做法,也不必像中学考试那样每个学期的就能排出个一二三来。当然,虽不必悬梁刺股三天两头突击熬夜x天,但是踏踏实实的努力,而且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长达十年以至五十年的不停止,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在极度浮躁的当代中国,有几人不希望能如超女般一夜成名呢?不过等到你对本系的老教授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绝对不少。不像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条件、成熟的明星机制,能在中国做出成就的老同志们,其惊人的耐心和超长的寿命,有时会令后来者绝望--不过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以及他们被历史耽误的二十年,各位新人还是大有机会的。
关于这方面,读一些传记大有好处。《建筑师梁思成》是首选的好书。另外一些著名的大师传记也都值得一看。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艰辛历程以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对你是否决定这么一条路走到黑大有好处。比如如果你一心希望40岁挣够了钱退休或者18岁成为万众瞩目的超级XX,又或者希望成为与世无争的科学家,那还是尽快改行的好。
4.长远的人生规划。
想对人生有个长远的合理的规划,是从事建筑学所必须的但又是很有难度的。这时候,有个
世家的背景会好太多了。信息就是力量,你看梁启超的儿子们个个成就惊人,少不了老梁先生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和高瞻远瞩。如果你没有这么走运,那就多花些力气吧,多做一些概论性的阅读和调查,努力成为 “世家第一代”。本系的教学因为种种原因,基本上集中在建筑设计上。然而真正到毕业的时候继续设计下去的其实相当有限。没办法,现在简直是干什么都比干设计轻松和来钱。与中学最不同的,大学里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以及以后如何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拿主意了。不幸的是,为自己安排计划拿主意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中学偏偏没有教过。这个恐怖的缺陷将会在4年后推研定专业和5年后研究生选题的时候集中体现。建筑历史、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其实都有各自很专门的基础知识和很不同的就业出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就业热门。早一点搜集相关信息并不费力气,而且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个全面的建筑从业人员也都是有用的。不要等到4年后匆匆拍脑袋,选错方向/选错导师的人简直如过江之鲫。即使选对了路线,早点开始阅读和适应非设计类的专业,也很有帮助。比如相对于本系薄弱的规划教学,如果你以后从事遍地黄金的规划行业,你会发现那些本科就接受规划训练并且师资力量庞大的同济对手相当可怕(且不和国外比)。而早点开始看研究资料会使你研究生选题轻松不少。
三、基础知识
由于考入本系的,一般都是人文素质相当欠缺的理科学生,所以恶补人文知识是逃不掉的。人文知识并不直接帮助你学好建筑学。其实,只是能帮助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普通大学生的水平。它们是底线,不是目标。
不过不必担心,这些知识只要达到普及的水平就可以。这个其实《建筑十书》里就说过。而且大家知道,初次接触到一个新的学科时,因为是全新的内容,对于开拓视野和增长知识都是非常高效率的,兴趣也特别大,学习起来往往事半功倍。这里关键是要在设计课之前抢先学习,越早越好。这些本不是建筑学专门研究的,但是因为中小学教育的残缺,需要通过补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水平,否则这些方面的缺陷会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学生后来的发展。具体的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读书》2006.4月号的大学人文教育的专题。看完也令人绝望:即便是MIT这样的理工大学,其人文社科大要求也是恐怖的。文中说“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相当于我国大学生前两年的主课,而不是仅仅相当于我们目前的通选课。”--没办法,不管发达但人文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原因还是结果,你不能真的以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仅有百年历史并饱经战祸困扰的大学能这么快“国际一流”,这个目标太遥远了……
1.哲学和宗教
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不可能躲开哲学。而中国教育最残缺的一面,也是哲学。但要命的是人不能没有哲学思想--不学哲学就意味着你有的是一团糟或者很原始的哲学思想: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局限,对于仅仅做一个思维健全的起码的人都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对于综合复杂的建筑学的学习。比如最基本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什么是逻辑,什么是形式,什么是科学,还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思考的方法论,基本美学概念,绝大多数学生这些都不知道,更不用提什么混沌、天人合一这些东西方理论了。这样的哲学基础应该说进行基本的大学学习都成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学科的历史学起。如果是前两年,我会首先推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但是好书,而且好看,几乎必读。不过现在有了新出的斯特龙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要更简单更好看,可以放在罗素之前先看。中国方面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是必读。另外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再有一定基础之后读一读罗森堡的《科学哲学》,对做研究写论文有着“基础的基础”的作用。
宗教是中国教育根本没有的项目,却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其实对东方也是)。中国宗教的一
般性的知识看过《中国哲学史》就大概齐了,佛教史可以看南怀瑾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比较轻松。基督教最基本的书目就是《圣经》和《基督教史》,鉴于我们的学习对象主要是西方文明,西方建筑发展又和基督教密不可分,只好啃了它(不过《圣经》在清华图书馆仅有两本,哎哟….)。
2.社会学以及政治法律经济学等。
社会学是个很关键的学科,尤其是要走规划路子的话。对于理解建筑深层问题也很有好处。我看过的书里《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是最好看的一本,《消费社会》也还不错。基本是用到什么看什么,总能有很丰富的收获。可能也是因为国内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欠缺的缘故。象韦伯的《新教伦理和***》或者《经济与社会》就比较艰苦了。社会学是个急迫的领域但是又过于庞杂。一般的,新生看过《西方现代思想史》就差不多了,对于普选民主、社会契约这些可以慢慢的了解起来。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以及乱七八糟的建筑现象也大有好处。
法律、政治还有经济学这些,需要选择性的看一些,否则常识上会有缺陷。我都是零星的看着学着,倒也不必着急。
3.艺术
虽然入学要求美术加试,但是实际无关紧要。事实证明入学前是否学过美术不是关键问题,入学以后一样可以学好。而且最重要的不是绘画技能,而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学好美术对于把握建筑中最难把握的感性因素非常重要。艺术关键是亲历亲为。不拘那一类,至少学一门。因为艺术集中代表了感性思维方式的作用,和整个科学的理性思维互补共鸣。尤其是整体思维和综合感知。艺术其实起步的时候并不难,难在下决心入手。绘画、古典音乐是基础,比较容易入门。直接上摄影、电影这样的综合艺术可能进展反而比较慢。学艺术最好有活人当老师,光自己琢磨恐怕比较难,这也是学艺术的重要难点之一。好在现在媒体发达,要好一些。不必犹豫,谁知道你不是一个艺术天才呢。
我个人认为我系的美术教学还是相当成功的。但是对于确实美术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应该认真对待,坚决补上。书目当然还是《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绘画史》,不同的版本问题不大。自从美院来了以后有很多很好的画册看了,这比我们以前强多了。不看美术史,以后去了国外美术馆是要抓瞎的。
4.历史
特别的,历史本身是值得认真读点书的,否则看史的时候会晕。历史在中国是巨无霸学科,恨不得5000年都在搞这个。像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或者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这样的大砖头可能比较难看(不过也物有所值)。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那几本就很轻松愉快了,还有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是必看的。具体历史的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可看性很强。
四、专业路线:
按照秦佑国教授的说法,现在的建筑教育的问题是建筑学/建筑术不分,以致于教育相当的混乱。不管系里教改如何运行,各位自己弄清楚自己以后可以学什么,学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从而考虑自己应该学什么,大有必要。基本上,以后从事实践工作的,不惧怕下工地与民工面对面和能耐心于无比繁琐永远改不完的施工图的,偏重建筑术;搞理论研究或者教学工作的,甘于枯燥艰深的理论探讨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的,偏重建筑学。当然即使目标明确,也不能过于偏废。能全面发展最好。还是那句话,见多识广是建筑学习的关键。
1.建筑设计技能为主的路线.打算毕业出去打拼挣钱养家糊口的,务必重视建筑术.也就是进行建筑设计的实际技能.基本上,包括:
1)全面理解建筑设计任务的社会流程。
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问题--答题”的简单过程。它更多包含服务行业和创造的内容。理解设计任务的关键是对设计任务前因后果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从策划立项到了解业主的意图,理解并能自行编订合理的任务书,了解建筑设计从接任务到提交方案以致于工地监督直到交付使用,这一整套业务流程的必须熟练掌握。其中特别不同于正常教学的是制定任务书。任务书的背后是对整个设计事件的综合把握能力,值得大家从第一个案子开始留意。再说一遍: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针对任务的非此即彼的答题过程,而是一个理解驾驭业主动机和社会环境限制并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价值实现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要花费多年的事件,一般在本科毕业之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一要求。
调研也是一项很重要但是本系教学因为种种困难而比较薄弱的环节。把与设计任务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并整理出来,是一个基本功。调研发现的,总有很多超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影响因素,这是一个完善题目和逐步形成答案的过程。相关的书籍,个人觉得首推凯文林奇的《总体设计》,另外很多介绍具体工程项目的文章也可以参考,核心期刊里有无数这样的文章。
2)快速的发散的丰富的独特的多方案草图构思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要能迅速的发现多种可能性并迅速形成草图方案的能力,而且在草图形成的同时,要已经考虑到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最终形象的特色和基本功能结构的顺畅)。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一是多画图做设计,推敲功能和形象,二是每个设计都深入细致的思考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三是认真研习经典的大师作品。在本科阶段比较实用的是根据设计题目搜集案例。这是建筑师一生都要保持的习惯:在每个设计任务之前搜集和调查同样类型的先例。因为本科的阶段,主要是学习而不是创造。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个搜集和咀嚼经典案例的过程是本科学习的主体,而随后的设计方案基本是以之为基础的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由此我个人以为目前系里教学一上来就是方案设计,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草图构思总的来说是必须用手的,电脑到大脑的距离比手到大脑的距离远太多了。同时构思平面关系和透视效果是必须的。草图构思一定是构思一整个建筑的整体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平面-立面-形象这样的流水线。综合的形象和逻辑同步的思维很重要。
这一能力当然也是要多年培养的,但是比第一条见效更快。参考书首推C•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然后就是各大著名建筑师的经典案例。
3)基本功:娴熟的电脑绘图技巧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什么是建筑学的基本功?过去的建筑教学一直把墨线、水墨渲染、水彩渲染当作基本功。我个人的意见是,这在当时是没错的。因为那时候墨线和渲染确实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工具。至少在我刚入学的几年,针管笔、喷笔都是干私活挣钱的必备利器。我以为基本功就是指针对当时(而不是过去)建筑行业基本设计工具而练习的技能。今天电脑制图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段已经无庸置疑,只是是否在本科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引入可能还有争议。我看来cad和3d软件才是今天的建筑学基本功。当年针管笔的粗细今天变成了Cad的线型和分层,当年水彩渲染的笔法变成了今天3dMax的布光和材质,当年保养疏通针管笔的技术,今天变成了软件安装杀毒破解到技术。工具发展了,基本功的具体内容也变了。同样是手头功夫,容易混淆的是把修养和基本功混为一谈。相对墨线渲染,草图能力手绘透视,我看其实属于艺术修养的内容,不算建筑学应该由美术学习而不是墨线练习来培养。
具体操作上,我的意见是双管齐下,构思草图用手绘,正式成图用电脑。早期认真花几张墨线图当然还是好事,而且不可不画。但是cad制图也一样最好从小抓起。可惜的是据我了解系里能教cad制图的寥寥无几,主要是年纪大些的老师们都没有学过,年轻一点的也多年没有机会亲自上机了。其实手工墨线固然能画的漂亮(如莫宗江先生的图绝对是典范),电脑
绘制的线条图一样能画出云泥之别。这和工具无关。比如我见过我的班主任的cad平立面图,虽然是简单的现代建筑,但是画得简直如入化境。我想如果当年莫先生是学CAd起步的,他的cad文件一样会画成艺术。新手上路,只好看书学或者找别的同学学了。另外良好的操作和存盘习惯也很重要,这里就没法子细讲了。
4)大量经典和时尚作品的资料积累。
没有办法,学建筑就是要见多识广。学建筑尤其要行万里路。一般来说建议是从经典现代主义作品看起,一直看到当下的时尚名作。再往前看,把中西方古典建筑也仔细看看。再有时间了,把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乡土民居再看一看。看建筑的时候,顺便把规划和环境景观也了解了解。关肇邺先生就说自己是从小看画册受的建筑启蒙。初学者看图册难免看不出趣味来,完全正常。经典作品本来就是要反复体会的。但是也不尽然。伟大的艺术就算是投射到纸上也依然有夺人魂魄的能力。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见泰姬玛哈的幻灯片的惊艳,不过看出康的作品的好处来就是数年以后的事情了。
按照一般艺术和文学教育的正常步骤,先花大力气临摹和赏析经典作品是基本的,象咱建筑系这么急功近利上手就要“创作”的其实少见,早就该改革了。系里的赏析类课太少。不过许愗彦教授开的通过模型学习大师作品的课我觉得相当的好。有精力的同学更可以辅助以3D模型来细致体验名作的妙处,可以深入到细部、材质、光线和环境,虽然费时较多,但效果也好,宜量力而行。
说句闲话,我以为早先巴黎美院传统的古典建筑立面制图渲染这样的训练,其实决不如今天看来那么死板。当时渲染的仿古立面,其实正是当时的“当代建筑”,渲染也是当时的主要绘图手段,其训练极为实用,就如同我们现在用软件搭赫尔佐格的作品那么的实际,转手就能拿去挣钱。另一个启发就是,建筑设计训练应该一部分一部分的来,立面、平面、流线什么的都有必要单项逐个学习,整体构思也是个相当独立的训练项目,正如同语文里学习组词造句的训练,整篇文章的写作是很高端的事情,尤其是大部头。在本科就加入数万平米的旅馆设计,我以为实在没有什么价值。复杂的功能设计完全可以在功能组织专项训练里解决,不必搞成整个设计。很多很多大师,也就是能把小住宅设计好了而已。本科阶段做一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的话,我觉得有个几百平米小题目就很好了,比所有建筑类型走马观花的草草设计有价值多了。如今街上那么多大而糙(甚至小也糙)的建筑,多少和这种粗陋的建筑设计教育有关。
第五篇:数控专业学习指南心得体会
数控专业学习指南
————心得体会
老师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工件的视频把我带入数控专业学习指南课程的学习。当时给人的感觉可以用震撼来形容,非常复杂的一个工件只装夹两次就完全加工好了,并且精度、表面粗糙度都很高,这是普通机床无法完成的。这个视频中机床实现了自动换刀,自动装夹工件,自动走刀,机床主轴、工做台都实现了空间联动,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它切削速度高、切削时间短、工序循环时间短、工件产生热量少、刀具寿命高、换刀次数少、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以加工具有复杂型面的工件、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我想这就是数控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好处。
视频给了我门直观认识,老师又从什么是数控技术?数控专业前途如何?数控专业人才层次等方面给了我们详细的讲解。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机床,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数控机床整体水平和拥有量充分展现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标志。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并且使现代制造业产生巨大变革,数控技术及其应用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在各行各业人力成本、竞争压力都在增加,尤其是制造业,要解决此矛盾,就需要提高自动化加工率。工件的自动化加工也是提高效率、减少操作人员的主要手段之一,自动化加工减少了工件的装夹时间,提高机床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效率。自动化加工带来的另一好处是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会受员工情绪波动的影响。因此自动化是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而自动化加工就离不开数控加工,要想进行很好的数控加工就离不开几个关键技术,首先要进行工艺分析与设计,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加工的核心内容;其次要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量的确定,它是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三数控编程技术的掌握,它是数控加工的重要内容。
数控技术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辈出,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蓝领层”面对机器站在一线,能对机器进行维护、操作及简单的故障诊断;其二,“灰领层”不仅能操作,还能精通维护、修理和编程,一般都是工厂里的技术骨干;其
三、“金领层”应该是数控业的佼佼者,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积累了大量经验,知识面广。一般都是工厂里的技术负责人或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上述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数控技术的发展正在朝高精度、高速度、智能化及网络化、高柔性、高可靠性、及复合化方向发展。会有很多知识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就需要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刻苦钻研,才有所收获,这才是学习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社会需要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当今社会不断学习的时代,只有不停的充实自己.才能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