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心得
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心得
作者:一名参加过两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者
科学知识的创新充满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记载着人类发明、创造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人类思索与奋斗的成功经验。它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传承人类的聪明与机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总之,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是我们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尤其数学知识中丰富的有关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大量的智力因素,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们培养自己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我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根据。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户。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上会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青少年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把自己铸造成才。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内容形成和创造活动开展的基础。创新意识的形成可给自己思维、行为、精神产生潜在的良好刺激,激发自己对“事物”的思考、怀疑和探索。在学习中我们的创造意识一旦形成,我们就会体现主动的想去创新的欲望和自觉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和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培养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问题的敏感性;让自己对创造意义的价值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此来激发自己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兴趣,产生创新意识。
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勇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索,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注重实践,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相结合,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关心身边的科技事业。
二.好奇心和兴趣
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运转着,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这些疑问激发着他的探索欲望。后来,经过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提出问题,说明在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正
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许多科学家对旧知识的扬弃,对谬误的否定,无不自怀疑开始的。伽利略则始于对亚里士多德“物体依本身的轻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结论的怀疑,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怀疑是发自内在的创造潜能,它激发人们去钻研,去探索。对课本我们不要总认为是专家教授们写的,不可能有误?专家教授们专业知识渊博精深,我们是应该认真地学习。但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有些知识现在适用,将来不一定适用。再说,现在的知识不一定没有缺陷和疏漏。老师不是万能的,任何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不能说全部都是绝对准确的。对待我们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我们应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应大胆地怀疑。这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好奇心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科学上最重大的原始创新大都是由好奇心推动的。众所周知,核物理学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放射性的发现,就是因为年轻的居里夫人被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选择了探索贝克勒尔射线的秘密作为论文课题。她花了整整四年时间,在一个破旧的棚房中坚忍不拔地重复着繁重而又枯燥的工作,终于找到了新元素镭和钋。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创造方法与策略的推动力。实验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因此,有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三.“不人云亦云”
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九,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边是当代创新恬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课调错畏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超越传统,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质疑对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学者黄宗羲指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马克思则提出要怀疑一切。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样问问题。
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在学习和动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量变思维与质变思维的训练予以获得和发展。
许多科学家指出,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是思维最活跃的时代,青少年时代疑问最多,想象力最丰富,最容易提出问题。因此,中学时代的每个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创新能力潜能。
创造思维是思维活动的一种高级思维形态,它是思维个体在能接纳和容忍不同意见的意识环境下,结合敏捷、变通、独创和流畅等思维特性去展现思考的一种过程。它是对事物产生分歧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考,并同时赋予它独特性的意义。
创造活动是创造思维表现和运做的场所,是提供给创作者观察、研究、表达、操作的“舞台”。学生的创造能力从总体上来讲是创造思维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成功体现。只有创造思维和创造活动结合才能检验创造思维的纬度和信度,才能体现创造思维的价值。换过来说,学生创造能力形成的前提必须是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从创造活动中优化创新思维,质跃自我创造思维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根本。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重心在于创新思维(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其显著特点就是敢于对那些被认为完美无缺的权威定论提出质疑。可以说,创新思维发端于疑问。疑问的产生,表明思维者关注了事物间的差异,意在暴露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提出疑问,然后再对问题进行追根究底式的探究,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五.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体现在知识应用或操作技术方面就是创新技能。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注重创新技能的训练。不少外国学者对中国学生的评价是:学习刻苦,基础知识掌握牢实,但创新精神不足,动手能力较差。这说明我们应当在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实践能力是一种把知识、思想运用到实际活动中的一种能力,其实质是对知识、思想的运用能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环节中,实践能力培养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杨宁老师在《历史地实践地透视美国教育》一文中提到:“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字,他们强调学生学习与实际结合,强调学生自己动手,积极探索,主动发现,注意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操作化和情景化。正是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实验,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把创造能力的培养切实纳人实验教学的目标系统之中,同时,还必须探索适合各门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培养方法。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我们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
固的知识基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勤动脑、勤动手,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奠定基础。
第二篇:作为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四思想品德“科教兴国战略”部分练习题
一、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奖科学家?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奖科学家,有利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实施科教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2、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靠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重奖科学家是实施人才强国的需要。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活力„„重奖科学家是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4、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为优秀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5、是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
6、重奖科学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提高国际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开型人才?
1、我们青少年应努力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学习生活中,转变学习方式, 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2、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3、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4、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想像力,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发展求异思维,让创新思维闪光。
5、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
6、敢于和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7、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三篇:浅析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浅析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让学生了解科技,知道创新,具有创新思想。更要从创新教育思想、构建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几方面进行富有实效的实践努力。我校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概念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二、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知识经济最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和未来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知识的激增,需要新一代学会学习,需要新一代革新创造;振兴中华,需要新一代开拓前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它对于我国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三、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情趣和教学是休戚相关的,心情愉快、心平气和、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能强化智力活动;相反,心情烦躁、情绪压抑、心理反感等消极情绪则抑制智力活动。所以,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许多学生不愿学,关键是他们对他没有兴趣。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稚气未脱、活泼好动、听觉灵敏、模仿力强、反应快,鉴于这些特点,结合我校特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运用图片、实物,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人在思维的时侯都是用语言来进行的,对于学生来说,在没有掌握该知识的时候,非直观性情景的学习思维过程总是以其视觉来进行的,即间接思维,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具体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第一信号系统。为了让学生概括词语的条件刺激形成的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系统协同活动进行思维,又不受其原有知识的干扰,可变抽象为直观,可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创设情境。
如我校门前就采用实物模型,代表我校特色——火箭;及在展示栏、走廊内都可以见到关于火箭的场景图片。这些实物模型和图片对学生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避繁就简的作用。看着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就想置身于那激烈的运动场。由于图片以火箭的放飞先后为序,学生就更容易在观看中中产生新的联想。在图片上还有介绍火箭的背景知识,这不仅使学生了解火箭,也补上了头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知识,从而通过知识比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实物等创造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环境中。
实物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接受和领悟的快。如在教室内,老师首先拿出一个火箭模型介绍他的组装原理,待同学听完后,再把模型藏起来,又问有关它的知识。再请同学回答,效果会很明显。通过这种实物和问答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训练,学生会很快掌握它的原理。之后,让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好的学习工具,再与自己所看的模型对号入座,通过这种活动,大多数同学对它的原理掌握的很好,紧接着趁热打铁,用准备好的教具组织游戏来进一步巩固新知识。通过实物,使学生在语言、实物、情景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音像,发挥多种感官功能,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心理测试表明,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90%以上。所以在学校采用音像视听电教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火箭的认识。只有感兴趣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迁移,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是创新思维的营养。
(四)、让学生制作模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要用到的物品,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为了便于以后保存,对用品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它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研究。此外做模型,也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达到学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知识时代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创新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操练变化成竞赛组装;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这样学生更会开动脑筋,效果更佳。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观察它、探究它。也就是说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六)、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坚定其创新的自信心。
能否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发展,自信心是创新的立脚点,没有坚定的自信心,创新思维能力再强,也很难作出创新。高尔基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只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时,才会采取相应的态度去争取,从而作出创新。,教师营造民主开放、宽松平等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调动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通过评价,师生之间,产生心灵世界的强烈共鸣,产生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产生对学生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七)、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
教师如果没有创造能力或者创新精神缺少,而又不懂如何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那么,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因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校要优化教师队伍。通过优化教师队伍,选择好学科带头人,使那些能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该学科的某一或几个领域中有突出成就,而又能掌握整个学科发展方向,从而一个带动几个、十几个人向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才发展。
教师要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一定程度地独立作出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
负责;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合适工具去猎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去实现知识创新,发挥创造意识。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教学策略,只要我们在教学上不断创新,给学生一个创新自学的空间,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就能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
【参考文献】:
1、尹亮亮.浅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
2、郭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师[J].教育探索,2006(3)
3、周志平,尹丽娟,王升,曹雪梅,陈兰新.科研、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2)
第四篇:青少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青少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青少年成长的内在需要。因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继承者,不仅要学会学习激增的知识,还要学会革新创造、开拓前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发展,才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担。因此,有意识的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十分必要。
第五篇: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我来支招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要靠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那么作为未来建设者的教师如何面对历史的挑战?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的抉择、时代的课题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毫无疑问,21世纪将是一个更高速度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各自的战略,努力塑造各自在21世纪的形象。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革命,教育更应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
二、培养科学意识,训练思维方式(一)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
我们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其目的不在于制作出几件科技作品,不在于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名次,而在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度和综合化发展对未来建设者的要求、是现代化社会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它是从小养成的,不断发展的。(二)培养科学意识
1.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科技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极好途径。科技活动非常清晰地反映出物质和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青少年会从实践活动中懂得:物质是世界的本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同时,会从活动实践中懂得事物是有客观规律的,按规律办才能成功。教师在引导青少年认识世界本质的同时进行无神论教育,分析各种迷信及宗教的本质,认清无神论在社会发展中积极意义,这些对于形成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
在科技活动中,联系科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联系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联系现代化建设对科技人才的需要等对青少年进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教育是很有说服力的。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的观念
结合科技活动,让青少年感受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认识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他们关注科技新成就,关心 21世纪中国的发展,明确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自学性和积极性。
3.科学的兴趣和理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青少年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而“兴趣—志趣—志向—理想”是许多有作为的科技人员成长的轨迹,但是这种理想不仅仅是专业理想、职业理想的教育,也包括人生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4.现代意识
现代意识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是现代意识产生的基础。关于人的现代意识与现代素质,国际上研究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求变化,敢于创新与改革;重知识,尽可能地取知识;守时,准时,时间观念强;工作讲效率;讲民主,思路开阔,大脑开放;有自信,讲信用,对自己承担的责任负责;相互了解,尊重
他人与自尊,善于与人合作;计划性强,办事讲程序等。教师要重视在现代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现代意识,造就现代人。(三)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思维秩序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角度。我们要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的思维方式。1.开发人脑的整体功能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网络分别以不同方式反映事物,左脑用逻辑思维、线性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在显意识功能上;右脑用形象思维,面向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在潜意识功能上。人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其中右脑功能和脑的整体功能开发尤为不足,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原来由人来进行的大量记忆性,技能性和事务性的工作,都将日益为计算机所代替,而计算机尚不能代替的那些思维能力则需开发。有的科学家提出了“右脑革命”的口号,倡导要着眼于大脑潜能的开发,注意在继续发掘左脑功能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人脑的整体功能开发上,即不但着眼于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要特别重视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青少年正处于人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脑潜能的开发。实践证明:科技活动对于开发青少年脑的整体功能有着特殊作用。2.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或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和辐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又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3.培养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现代科技革命孕育出了新的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①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系统思考。现代科学革命要求人们将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以系统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②定性化和定量化相统一的精确思考。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真正的精确思考问题的方式乃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恰当地结合起来,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定性分析;③现实分析与未来预测相统一的价值的思考。发明创造活动是与现代科技革命相适应的,它会帮助青少年逐步确立以上新的思维方式。
三、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1.传统科技活动的继承与创新
长期以来,青少年科技活动在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早已形成了传统,在新形势下,我们仍开展这些活动,并不断赋予其新内容。如“三模一电”(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及无线电)活动,这些传统的科技活动,对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素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天,我们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不断引进新的内容,如现代航空、航海知识、现代车辆设计特点,以及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介绍等。2.具有时代特色活动的开展
同时,也应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如电脑培训可以促进青少年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3.基础科学的学习与研究
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是开展发明创造活动的目的之一。青少年所学各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教师应适当引导青少年,使他们能够发现并运用这些知识点,为发明创造活动服务。
开展发明创造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个人的科技活动,社团的科技活动等具体形式;又可以是访问、考察、撰写调查报告;发明、创造、写小论文;观察、实验、搞对比;为展览、搞竞赛;开展“科技月”、“科技周”活动等等。
总之,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要考社会、家长、学校齐努力,相信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做合格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