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逐快乐的误区--肖磊冰
追逐快乐的误区--肖磊冰
曾几何时,“没意思”成了在莫比乌斯带——永不到尽头的欲望——上跑到麻木的国人的口头禅之一。可是生活真的没意思、不快乐吗?
蔡澜早早就看到了踏入莫比乌斯带的香港人所面对的压力和不快乐。这个被金庸称为真正潇洒的人的香港才子曾经感叹:“这个世界很无趣,我们自己要有趣。”他自己,一生都在用发现快乐、享受快乐的心态生活着。他在自己那本堪称享受快乐教程的《活,该快乐着》中,将快乐分解成了生活中俯拾皆是的小事。他和友人在日本的千叶旅游,夜深突然兴之所至想寻些东西下酒,却一无所获,最后两人终于找到一条咸萝卜干,还没有刀子切开。在友人的幽叹声中,蔡澜潇洒地用啤酒瓶盖切开萝卜干分食就酒,居然也颇为尽兴。“在庙街档口喝酒的外国水手,掌上点一点盐,也能下酒,其乐融融。家父友人黄先生,没钱的时候用一把冬菜,泡了开水干上两杯,比山珍海味更要好。”他是最能享受这种简单快乐并且玩出知识和品位的人。
钱钟书也看穿了人们追求快乐的本质:“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一直追逐,正是人对于快乐的最大误解。在追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陷入极端,为了追逐而焦虑、困惑,忘了追逐的目的是快乐。当追逐的目标达成时,过程中的辛苦让人们很难真正开怀去享受。其实学会享受追逐过程中产生的快乐,让追逐过程更加轻松愉快,那么你也就不会被路途上的艰辛折磨到麻木与无趣。
杨丽萍推广她的舞剧时,请一位她在云南民间“发掘”的舞者表演,看似简单的打鼓被那个普通话还说不太利落的害羞男子演绎出了令人震撼的力量之美。小伙子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很享受每一次训练、表演的时光,那时只需要专注于打鼓,能让他享受最简单的快乐。生活在繁华纷乱都市中的我们,有多久没有享受过最简单的快乐了?
享受快乐真的很简单:专注、单
一、直接„„当你吹开蒙在灵魂外的拘谨、束缚、压力等尘垢后,快乐便俯拾皆是,也个个精彩。正如美国黑人女诗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的诗所咏叹的:“即使是微末的片刻,也要细细品尝。时光稍纵即逝啊!是沙砾也好,是金子也罢。毕竟那片刻,再也不会以同样的面目,再度显现。”
别再让生命中那各样的快乐轻易从你的身边溜走了!
第二篇:你快乐吗--肖磊冰范文
你快乐吗--肖磊冰
当你在川流熙攘的喧闹大街上举目四顾,到处皆是行色匆匆、神情麻木的行人;当你在钢筋水泥丛林的格子间里抬起头,周围都是机械地重复每一天的、和你一样的职员;当你在难得的假期中外出旅行,归来后发现除了购物、照片外收获的只有疲惫;当你在诸如春节、奥运、为自己的某项成功庆祝的时候,发现自己很难淋漓尽致地欢呼、享受„„你需要问问自己,你快乐吗?
这个星球上哪个国家的人最快乐?你一定想不到,是南太平洋上一个面积不过1.2平方千米的小国瓦努阿图。在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会进行的快乐地球指数调查中,这个人口不过21万、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美元的小国,在综合了生活满意度、平均寿命和环境承受能力等指标后,在178个国家中排名第一。和他们相比,被世界称之为“土豪”的中国人却并不快乐。在环球盖洛普调查机构的一项调查数据中,中国只有6%的人称自己幸福快乐,排名第125位。而在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怀特推出的世界快乐地图中,瑞士人的快乐时光长达63.9年,美国人为57年,中国人为44.3年。
林语堂曾在《生活的艺术》里骄傲地告诉外国人,中国人其实很容易快乐:“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中国人会因为“温饱黑甜”而感到满足和快乐呢?当我们拥有林语堂那代中国人所不敢想象的生活后,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然丢失了享受快乐的能力。
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物质欲望被撩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人的成就似乎只和所拥有的货币与物品相关。而欲望的疯狂暴涨,让满足成了吊在驴子嘴前的胡萝卜,不管你用多快的速度奔跑,总有一根新的欲望胡萝卜在前面诱惑、撩拨着你的欲望。面对永远不得安息的躁动欲望,人们又怎能不焦躁上火。欲望带来的不仅仅是躁动,还有背负在身上的愈来愈多的压力,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居安思危理念,让中国人即便有了短暂的快乐也很难去尽情地享受。于是形成了一个循环:欲望引发躁动,躁动带来压力,压力让人不快乐,不快乐期待新的欲望能平复,这样一个永远走不到尽头的莫比乌斯带,让疲惫与不快乐成了一种麻木而无奈的常态。
第三篇:肖磊演讲
这个时代至少能够承受你们的理想 来源: 肖磊的日志
6月份,学校就要求我,就大学辩论,为即将入学的11级本科新生做一堂新生教育。这类任务我一向发憷,为了避免自己说出类似“你们在大学要接受的第一个教育就是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教育”之类的话语,我第一反应就是把这个任务推给了常乐。(但我后来意识到,一般来说,虽是一个资深党员,但乐乐同学在公众场合的怨念和杀伤力远大于我)。结果一向大姐作风的乐乐同学完全没有接听团委老师的电话,我遂再次被怨念很重的校会小朋友抓住了。
后来的2个月,一向患有定稿困难症的我(还记得国辩期间,某位长发飘飘的师姐@吴琼常常一脸崩溃对我说,来帮忙做做自由辩吧,别改价值了,一会儿没看住你,你都改了5遍了!!),在莫名其妙的责任心的驱动下,几乎把发言稿改了近10遍。实在太为难洒家了,对刚进大学的新生介绍辩论赛,这个工作其实任何一个大二的小朋友都可以做得比我好。我多想像当年某位长发飘飘的师兄@吕牧栋一样,很淡定地说:“好好读书,别的没什么可说的,说了你们也不可能懂”,然后扬长而去。可是考虑到礼堂没有专门的逃生通道,我还是放弃了这个真实的想法。后来,考虑到太抽象的结论新生听不懂,太具体的技术我自己不会的情况,我打算以在HW时面对客户咨询最熟练的方法“Draw a general picture”,于是发言就变成了一篇近4000字的宏大叙事史料文。
然后,昨天晚上一下飞机,收到校会短信,调整发言时间每人限制在5到7分钟。坑爹啊,洒家的结辩陈词每回删一句洒家都肉痛得上蹿下跳(结果每次都是洒家面壁而立,捂住双眼,一脸悲愤,对面两人遂低头猛删稿@常乐@杨剑涛),这回要让洒家删2000字,小朋友啊你们删了我算了。
遂长吁短叹删改了一晚,洒家上午乐乐呵呵去昌平了。发言时,洒家排第一个,乐乐呵呵说完了。然后,其他本科的发言人登场了。坑爹啊,小朋友们你们不带这样的,在洒家如此守规矩的时候,你们每人都至少说了个20分钟,于是一个上午的礼堂后台始终回荡洒家阵阵“太狠了,厄太保守了啊”的哀嚎。
言归正传,下午洒家看完自己熬夜改的稿后,发现通篇排比,发现洒家又动感情了。罢了罢了,等洒家安顿下来,找个时间,好好写写这些年这些事,也算别让许多劲爆的史料在洒家处失传罢了。
另,我赶脚各院辩论队队长应该请我吃饭,我这么拼命做广告来着。这个时代至少能够承受你们的理想
——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仪式上的致辞 各位同学:
大家好!转眼,这个18岁的夏天已经过去了。大学,这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概念,将从现在起,在你们面前掀起它神秘的面纱。
而今天,据我的研究生毕业,却已不足一年了。大学,这场盛大的电影,我已用心灵与灵魂完成了自己的体验,现在与诸位分享其中关于辩论的记忆和片段,也许对你们,是一次剧透,对于我,却仅仅是一份纪念了。
与辩论结缘是在05年的秋天,那时的昌平远没有现在繁华,一到大风天,我们往往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午后却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时的我,刚刚大一,还沉迷在斯密和休谟的传记中,非常羡慕他们在格拉斯哥和牛津渡过的大学时光,总是憧憬着在古老的图书馆长廊中,在夕阳的余晖下,诵读经典,谈古论今的书卷生活。渴望书卷气息的我,面对着充满乡土气息的昌平,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内心充满了焦虑。很快,我发现了一群看起来更焦虑的人:他们来自一个叫做辩论队的神秘组织,他们总是满面忧虑、苦大仇深,在礼堂、学术报告厅、阶
梯教室,他们在一个个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互相争吵,然后围观的群众还抱以热烈的掌声。更可怕的是,争吵的优胜者,还可以和江平老师的握手并接受物质奖励!看着这一切,我年轻的心很快在风中凌乱了,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他们。从此,大一生活开始紧凑了起来,除了学业之外,我几乎把课余时间,全花在了辩论训练上。每天早上8点,我和队友们准时冲进图书馆,借到学长推荐的书籍,回到封闭的训练教室,以杀气腾腾目光,咬牙切齿地阅读着那些经典。从庄子到叔本华,从尼采到哈耶克,从王阳明到曾国藩,我们以两天一本的速度消灭着图书馆社科类的库存。海量的阅读,然后是海量的概括、反思,海量的即兴演讲、模拟比赛,那时的我们总是如此不知疲绝,如此如饥似渴。毕竟那时,我们在内心深处都怀着一股斗志。那是2005年,法大辩论正处于一个低谷。校队自80年代建队,90年代中兴,2000年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八强,02年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季军后,竟在03年解散了。同年,法大辩论王牌社团,由江平老师亲自命名的“光政辩协”也宣告解散。02年至05年三年,没有正式的校队,没有正式的校外比赛,但还好,法大辩论人没有放弃。没有了校队,我们还有院队,没有了校外比赛,我们还有校内比赛,只要有队伍在,有比赛打,法大人不会让辩论这片旗帜倒下。3年的韬光养晦,反而使得法大各学院辩论文化百花齐放,法学院注重理论,辩风如重剑无锋;国际法学院辩风华丽,陈词时字字珠玑;民商院善以生活阐释逻辑,辩风清新,深入浅出;人文院更深具哲学伦理之优势,价值升华感人至深。法大辩论人,漫步在多样的文化丛林之中,心中总有一个感觉,这丛林背后,分明蕴含着一股熊熊烈焰,一旦冲出藩篱,必将一鸣惊人。
但在这个时期,我却正处于巨大地挫折期。大一一年,我参加了7场比赛,1胜6负,成绩远逊于中国足球队。连续的失利,让我开始反思,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参加辩论?是为了鲜花与镁光灯?是为了幕布拉开,掌声四起?但这些我们可以靠歌唱比赛获得、可以靠篮球比赛获得,为什么一定要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参加辩论比赛呢?我想,是因为我们不甘心。我们不甘心在大学仍然只被灌输,我们不甘心自己20岁了仍然无知而缺乏社会常识,我们不甘心自己在应试教育下注定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我们更不甘心当走入社会时,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我相信这个时期,无数优秀的法大辩手也经历了与我一样的痛苦反思,所以当2006年法大校辩论队时隔4年再次成立之时,年轻的法大辩手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2006年9月,我们一路击败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获得熙言杯京津地区高校辩论赛冠军。那是法大时隔4年首次校外比赛夺冠。我无法忘记那个夜晚,那个金色的塑料奖杯被我们视若珍宝,即使在吃晚饭时,也是人人传递,爱不释手。那疯狂的劲头,几乎让邻座的客人,以为我们在击鼓传花。2个月之后,我们再获五洲杯北京大学生辩论赛冠军。夺冠的那天,我们坐着一辆破旧的小面的,一路颠簸从传媒大学赛场回到昌平。那天晚上下着很大的雪,大家在车里横七竖八,睡倒一片。我记得一位队友@吴琼在朦胧中,说她夺冠最大的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出门打比赛可以坐轿车而不是挤面的。
但谁能想到,就是为了实现这样微小的理想,我们竟开启了一个属于全体法大辩论人的光荣时代:07年8月,全国大专辩论赛季军;07年11月,中国名校大学生邀请赛冠军;08年6月首都高校大学生辩论赛冠军;10年4月,天伦1506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10年10月,全国大专辩论赛亚军。5年来,我们39战,36胜3负。我们不但坐上了轿车,还坐上了火车、坐上了飞机,我们在北京、在上海、在佛山、在香港、在青岛,一次次发出属于法大人的声音。
5年间,我们近乎自虐地将辩论赛加进了极大的信息量,因为我们坚信事实和证据是任何言说的底线,所谓唯价值可辩,不过是无能力挖掘事实的推诿;我们排斥以类比去诠释道理,因为我们根深蒂固地怀疑比喻的力量会混淆事物的本质;我们更不会迁就于电视传媒追求的效果,而去刻意呈现灵机一动或是灵光一线,法律人永远从事实出发,以良知说话。虽然我
们有时的确会因此失利,但那又何妨?不要忘记,电视辩论赛,这只是最低层次的辩论。我们怎么会一辈子拘泥在这种游戏中?我们必将走进法庭、走进社会,以双眼辨别是非,以双手评断善恶,以自己胸中这颗律动的心代表这个社会最后的良心。所以我们所追求的辩论是什么,2007年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夺冠后,我们的教练也是我们的师兄,2000级的赵琪昊师兄写下了他的答案:“辩论于别人或许是生活,轻松惬意,并且高朋满座;而辩论于我,却是理想和某种意义上的事业,步履艰难,并且殚精竭虑。我甚至希望它是改造这个社会的某种途径,为远离无知和麻木,为免于恐惧和匮乏,为自由及平等。”
这是他的答案,这也许也是法大全体辩论人的答案。今天,我无法教给你们任何速成的秘诀,我只能给予你们一个基本的建议:也许,你们在未来,很快会学会沉默,学会圆滑,学会现实,但至少请在大学时代留下一点呐喊,一点锋芒,一点理想。至少你曾经呐喊,这决定了你的视野和魄力;至少你曾有锋芒,这决定了你的意志和勇气;至少你曾有理想,这决定了你的良心和底线。这个时代有太多的疼痛,但它至少在扎实地进步;这个时代承受不了太多的变革,但它至少能够承受你们的理想。这或许终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出生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你们,来到了中国法治发展初期的最高法学学府,这里有充满着人文气息的课堂、这里有为民主自由发出的呐喊、这里更有推动中国改革的激情和激情背后的智慧。
你们必将在这里成熟,你们必将在这里完成启蒙,你们也必将从这里出发,去践行自己的理想。最优秀的你们,在最好的年华,来到了最成熟的法大,这样的风云际会,会产生怎样的因缘际遇,一切留给历史的去述说吧!谢谢!肖磊
2011年8月29日于昌平礼堂
另附三张图片怀旧一把,很久没有用05级法学院肖磊这个称谓了
第四篇:肖磊自我鉴定(推荐)
自我鉴定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高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工作质量,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强化管理,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思想素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以下自我鉴定: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动轮驾驶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和思想觉悟。以能力培养为抓手,抓学习,勤工作,强素质,严要求,树形象,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正如培训中所体会到的,电动轮驾驶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积之愈厚,发之愈佳”,没有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求知意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过程,是不可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我有信心以这次培训作为一个良好开端,努力掌握学习进步的方法,提升学习进步的能力和素质,创造良好的个人条件,力求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接受组织的培养和考验。做为一名驾驶员应首重安全,每天上下班都坚持先检查车况,看车辆是否有毛病,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每次都是在确认车辆良好情况下才出车。同时,行驶途中始终坚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做到礼让三先,服从调度指挥,较好防止生产事故出现。其次注重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始终把素质过硬当作合格驾驶员的基本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行车驾驶、电动轮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安全行车奠定坚实思想基础。深入的了解电动轮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驾驭它。
过去的一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一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长的一年。当然,初进岗位,难免经验不足,在业务知识上,与自己本职工作要求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加强。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公司领导的悉心栽培以及各位师傅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往后,我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努力,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探索和适应电动轮驾驶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认认真真的负责、踏踏实实的工作,完成好工厂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总结经验充实自我,反思不足进步自我。信任在重复的总结和反思中,我会不断的完美自我和进步自我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构建和谐车间、和谐企业、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找准自己的定位,尽自己的所能为公司作出贡献,为公司创造真正的财富,同时也为自身谋求一个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肖磊毕业演讲
我是法大人
——在中国政法大学200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当黑色的学士服凝重在你我身上时,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都要说一声:“再见了,法大”。
看着我们的伤感,也许长辈们会说,和漫长的人生相比,和生命中一次次不可避免的分别相比,这一刻,不算什么,不必在意。但是我在意,我们在意。因为,我们不知道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会行走到哪,我们只知道这一刻,我们人生中前23年最美好的1460个日夜留在了这里;我们不知道以后还要经历多少分别,我们只知道这一次,我们要和自己习以为常了16年的生活方式说再见了。
我们饮尽杯中的酒,最后一次体味所谓的年少轻狂。我们用力地歌唱,我们知道以后我们的歌声不会再如此的肆意而响亮,我们用力地拥抱,我们知道我们以后很难再用这种力度去拥抱任何一个人,我们疯狂地拍照,甚至四年来第一次抱怨:“法大太大了!我无法把自己烙印在她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样一个温馨道别的时刻,请允许我仍然从感谢开始:
感谢法大,每一所大学的教育都能让人的知识结构有所完善,但法大却绝不不仅提供知识。在这里,我们完成了认识的启蒙:
无论我们追求的是“法治昌明”,“人文精神”或是“商经天下”,我们至少都学会了将书桌与社会相连接,而不是想当然地把强势话语与真实相连接;我们至少学会了保持独立地思考,不偏信,不盲从;我们骄傲地称自己为“法大人”。这个称谓,与专业无关,它代表的是一种特质与精神,一种直视事物本质的特质,一种恪守底线,只向真理低头的精神。
区别于任何一所大学,在同龄人满足于良好的职业和谋生的技能时,我们却都已或多或少地将自己的理想与这片国度上民众的幸福相联系,并愿意为此步履维艰,殚精竭虑。在同龄人因传统教育模式陷入认识困顿之时,在法大自由的氛围中,在法大独立开放精神的浸染下,我们却提前完成了价值观的构造和认识的重塑。面对着这片国度,我们看得更清,爱的更深,想做的也更多。我们深知转型期的中国迈向民主法治的阵痛,深知主流经济学意义上的真正市场经济的概念,深知我们这一代人的浮躁与人文素养的缺位,深知什么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与社会结构。即使我们深知这一切的艰难,却仍在内心默默坚定,因为我们是法大人。如何连我们都无法坚定,那该是多么痛苦的预言啊。不是有一句格言吗?“法官是这个社会最后的良心”。
在对法大这个温暖而自由的城邦表达了谢意之后,我们更要感谢这个城邦中那些具象的人——我们的师长。
你们不仅给与了我们宝贵的知识,更珍贵的是,因为你们,我们开始懂得学习如何在精神层面上理解和获取“人生的幸福”;因为你们,我们时刻保持着认识的清醒和进步的动力,因为你们,我们从不觉得自己孤独和无助。谢谢,我的老师们,法大之大,绝对不在于校门口那20年前的昌平第一高楼,而在于你们,大学里的大师们。
感恩之后,我们更要铭记这四年的每一个片段:我们中的大多数至今还记不住格物楼和致公楼到底是哪两座,因为他们本该有一个更动听的英文名——CD。但这
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份在里面疯狂占座的执着,重要是那段起得比公鸡还早的岁月;在宿舍楼用梅兰竹菊命名后,大四的我们就经常迷路,而不得不向大一的新生问路。但这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楼下我们那狼嚎出的来自远古的呼唤,和楼上我们心爱的女孩们,在我们心里,你们远比梅兰竹菊更美丽。
我们要记住在社团里严肃或者佯装严肃的师兄师姐们和那群活泼或佯装活泼的孩子们;要记住辩论赛场上炫目的镁光灯和赛前痛苦辗转的不眠夜;要记住学术十星,更要记住十星身后的满天星:那是每一位默默付出的老师和每一位参赛者。当然还有我们的爱情,不要忘记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天长地久,如果现实强迫我们默默道别,那么不要管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了,让爱情成为毕业时停留在眼角的第一朵泪花,兄弟们,这一场刻骨铭心的大学之恋,值得我们每个人积蓄了二十年的泪水肆意滂沱。
再见了,我的朋友们,即使我们已经成为了理性和冷静的法律人,但我们没有丢掉我们的真性情,我们身上依旧流淌着的充沛的感情与爱。毕竟,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看明白那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背后,同样蕴含着无声的爱。
我们就要离开了,离开干净和真挚的校园,而走向未知的社会。那里充斥的并不总是阳光、温情、和美的事物,那里同时存在着野性、欲望和挣扎,一如桑德保笔下的《芝加哥》,一如爱默生口中的“化装舞会”。每个人都难免掩饰着自己的真面目,但又在掩饰中暴露了自己。
如何分辨是非,如何防备背叛与贪婪,如何尽可能地理解不同人的想法和感受?如何守护真诚与正义的底线?如何学会在“和谐”中解决矛盾?这些都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新课题。
但这一刻我们心中没有惶恐,拥有只是具象的温情与感激。再见了,法大。让我们再一次温暖地诵读母校的名字,就像四年前我们在这里,在入学仪式上诵读过的那样。让我们再一次重复:“我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我是法大人。”
祝福我们的母校,祝福我们的师长,祝福每一个法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