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运会志愿者总结
亚运志愿者是我一生的财富
青海大学袁琪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天的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在广州20天志愿服务的每个场景我都历历在目,从出征,服务,最后依依不舍得离开广州。
我服务的场馆是中山大学男子排球馆,我的职务是观众坐席服务员。主要负责观众坐席引导、维持观众秩序、带动观众互动等。
在短短的20天时间里,我服务了22场的排球比赛,每天基本上都是站立5个半小时。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1月21日中国与日本的比赛,当时场上基本座无空席,一位日本的中年男士来的有点晚,我用英语跟他沟通后给他找了一个位置,让他一个人坐在了我服务的109区域,一会儿发现他一直在跟远处的另一女观众打手势,我就主动过去问他需要我帮助不,他说那女的是他妻子。等第一场比赛结束后,我发现他旁边的一位观众走了,我就立即跑到他妻子面前说,“pleases sit there ”,她就跟着我坐到了她丈夫的旁边,过了一会儿那女的走到我面前用中文说了句“谢谢”当时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因为毕竟是一位国外人用中文对我说出的谢谢。
“您好,请出示您的入场券”
“您好,109区请往这边走”
“台阶比较陡,请小心行走”
“您好,洗手间在出口处往右拐”
这样的话每天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但是每次说出后得到观众的认可,我就很高兴。
在很多人眼中,亚运会志愿者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身份,它代表着光环与荣耀,同时也是一场盛会中的“关键人物”。但事实上亲身体验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美好,相反,它是一个枯燥、反复并且考验耐力和毅力的工作,而我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让自己松懈下来。
有的时候会遇到观众的态度不好,但是经过多日的实践,我发现面对观众,多说几句“谢谢您的配合”,他们就会非常合作,即使前一秒还是火冒三丈,在这一刻他们也会听从你的安排与指挥。如果换一下位,我是观众,就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温暖了。当工作人员说“谢谢您的配合”时,观众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在提高,他不是被动的听从指挥,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工作人员合作。这样一来,即使有怨气和不满也不会再向志愿者发泄,毕竟,大家的地位是平等,是合作关系,他们被我们尊重,他们自己也会尊重自己,并乐于与我们合作。
整个亚运会我学会了和人更好的交流,学会了那种不计得失的心态。更激发了我内心那种奉献的精神,所以我也越做越乐意为之服务。奉献之火在心中慢慢点燃。那是一种精神,是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志愿者并不是只在亚运会里,通过亚运会这个平台,更是向社会的一个拓展,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分散,集中,然后再分散,将这种精神一传十,十传百的延续下去。我们的社会整体精神文明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平面上,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学生志愿者在踏入社会之后去影响,去促进这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当今社会比较浮躁,尤其是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一颗静下来的心,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懂得了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
走向成功每一级台阶。
这次志愿者服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是由于西宁市团委为我们制定了正确的方针与理念。这次志愿者服务同时让我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了充实。在精神方面,让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世界,让我的思维得到了扩展,让我的知识得到了充实,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在物质方面,特别是我们的领队齐老师,她和我们年龄很相近,很能理解我们的想法,在志愿服务当中就是我们强大的后勤保障。因为每天要持续站立近6个小时,她会时不时的过来关心关心我,问我累不,有时候就让我休息,她来替我站会。她同时还要负责我们西宁的9名志愿者的协调工作,与上面进行沟通。在服务期外,她又是对于我们的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知道我们西宁的志愿者在饮食上天天吃盒饭不习惯,再加上有一名回族志愿者,她就积极向上面反映,最后我们就拿着饭票在中山大学清真食堂吃饭。这样既满足了回族志愿者,也改善了我们的饮食。在每晚她又引导我们学习次日比赛国的风俗习惯。同时百忙之中的赵书记时刻牵挂着我们,经常在电话中询问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不时嘱托齐老师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照顾好我们,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团组织对我们的关心与照顾。
这次亚运会志愿者服务让我对志愿者服务理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将把它带回青海,带回西宁,带回青海大学,让它绵延不息的传递下去。
亚运会,我还会再来。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千言万语无以表达,下面就让我用一首小词来表述我内心的感受:
学竞江河,登高处,巍巍昆仑满山雪,对酒长歌,人生几何?
默默无语志愿路,无私奉献广亚会。回首望,志愿路漫漫。
谈亚运,说志愿,不求报,傲中华,扬国威,登祁连远望亚运健儿, 百九九金压群雄。
青海湖畔笑吟吟,友爱互助并奉献,看未来,志愿同健儿共进步!
第二篇:亚运会志愿者总结
亚运志愿者总结
----亚运志愿者是我一生的财富
袁琪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天的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在广州11天志愿服务的每个场景我都历历在目,从出征,到服务,最后依依不舍得离开广州。我服务的场馆是中山大学体育馆的男子排球,我的职务是观众坐席服务员。主要负责观众坐席引导、维持观众秩序、带动观众互动等。
在短短的11天时间里,我服务了22场的排球比赛,每天基本上都是站立5个半小时。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1月22日中国队与日本的比赛,当时场上基本上是座无空席,一位日本的中年男士来的有点晚,我用英语跟他沟通后给他找了一个位置,让他一个人坐在了我服务的109区域,我一会儿发现他一直在跟远处的另一女观众打手势,我就主动过去问他需要我帮助不,他说那女的是他妻子。等第一场比赛结束后,我发现他旁边的一位观众走了,我就立即跑到他妻子面前说,“pleases seat there ”,她就跟着我坐到了她丈夫的旁边,过了一会儿那女的走到我面前用中文说了句“谢谢”当时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因为毕竟是一位国外人用中文对我说出的谢谢。
“您好,请出示您的入场票”
“您好,109区请往这边走”
“台阶比较陡,请小心行走”
“您好,洗手间在出口处往右拐”
这样的话每天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但是每次说出后得到观众的认可,我就很高兴了。
在很多人眼中,亚运会志愿者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身份,它代表着光环和荣耀,同时也是一场盛会中的“关键人物”。但事实上亲身体验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美好,相反,它是一个枯燥、反复并且考验耐力和毅力的工作,而我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让自己松懈下来。
有的时候会遇到观众的态度不好,但是经过多日的实践,我发现面对观众,多说几句“谢谢您的配合”,他们就会非常合作,即使前一秒还是火冒三丈,在这一刻他们也会听从你的安排与指挥。如果换一下位,我是观众,就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温暖了。当工作人员说“谢谢您的配合”时,观众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在提高,他不是被动的听从指挥,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工作人员合作。这样一来,即使有怨气和不满也不会再向志愿者发泄,毕竟,大家的地位是平等,是合作关系,他们被我们尊重,他们自己的也会尊重自己,并乐于与我们合作。
在亚运会志愿服务当中,另一个让我难忘与感动的就是
我们的领队齐老师,她和我们年龄很相近,很能理解我们的想法,在志愿服务当中就是我们的强大的后勤保障,因为毕竟要持续站立5个半小时,她会时不时的过来关心关心我,问我累不,有时候就让我休息,她来替我站会。她同时还要负责我们西宁的9名志愿者的协调工作,与上面进行沟通。在服务期外,她又是对于我们的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知道我们西宁的志愿者在饮食上天天吃盒饭不习惯,再加上有一名回族志愿者,她就积极向上面反映,最后我们就拿着饭票在中山大学清真食堂吃饭.这样既满足了回族志愿者,也改善了我们的饮食。在每天晚上她又引导我们学习次日比赛国的风俗习惯.我们都称她为齐老师,但我感觉她更像是一位姐姐。
整个亚运会我学会了和人更好的交流,学会了那种不计得失的心态。更激发了我内心那种奉献的精神,所以我也越做越乐意为之服务。奉献之火在心中慢慢点燃。那是一种精神,是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志愿者并不是只在亚运会里,通过亚运会这个平台,更是向社会的一个拓展,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分散,集中,然后再分散,将这种精神一传十,十传百的延续下去。我们的社会整体精神文明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平面上,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学生志愿者在踏入社会之后去影响,去促进这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回顾短短的20天广州亚运服务,我感觉我突然长大了许多,这20天让我学到了在学校里永远都学不到的知识,不论从做人,礼仪等的各个方面,它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我会继续将志愿者的精神发扬光大。
亚运会,我还会再来。
第三篇:亚运会志愿者培训总结
对于能成为一名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我一直觉得很荣幸。虽然繁琐的资料收集工作几乎让我抓狂,我对志愿者这份工作的热情依旧不减。
作为广州亚运会这样一场亚洲的体育盛会的志愿者,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远远达不到标准。所以当学院的亚运志愿者工作小组组织和安排培训课程时,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虽然在这段培训的时间里,我自己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但是我还是很乐意抽出时间来参加亚运志愿者的知识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已经较为系统的了到相关知识,如广州这个城市的历史、岭南文化、交际礼仪、亚洲各国概况、亚运会的由来和发展历程等。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审视自己过往的言行,其中不少是不符合礼仪之处的,只是自己基本上都不曾察觉或者是未加以重视。虽然我自己个人平时对这些知识也有或多的或少的了解,但是往往是系那个当零散的。我想如果没有这些课程知识的培训,恐怕在服务的过程中就会闹不少的笑话了。我认为作为志愿者空有一腔热情是不够,还需要有相关的服务技能,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志愿者不仅能够向外宾提供优质的服务,还有能够向外宾展示我国的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这是我的美好愿望,至于能够实现则是有待我们的所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了。
另外,我想对此次亚运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提一点意见。我想要说的是这次的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因为出现太多次的意外事故了。当然,我知道电脑故障不可避免。但是工作组至少在发生了一次意外事故之后就该在下一次做好防范和临时应急的准备工作,而不是让同样的事故连续发生。如果做不到,至少换个教室,换台电脑总是可以的吧,不要让设备主宰我们的培训进程。
第四篇:亚运会志愿者个人总结
首先,志愿者的服务精神是崇高的,志愿者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服务精神的有力执行者。而能够成为广工亚运场馆团队观众服务业务口运行支持小组的一员,能够亲身去体会志愿者服务所需的坚持、忍耐与真诚,能够与绿豆芽、团队的老师一起努力,为同一个“一起来,更精彩”的目标而奋斗,我想,这份经历,弥足珍贵。
对于自身工作的完成情况— —做好本职工作:成立运行支持宣传小组,进行团队的内部文化建设,譬如,通过各个子业务口联络员收集心情分享和工作日志;处理图片,出版《观服日志》;定时共享资料,整理“观服小册子”的内容;同时用相机拍下每一张笑脸,每一张工作情景,每一份属于战友之间的感动与关怀。此外,协助运行支持内部签到签退、送水送饭、物资的搬运、发放与交接、整理办公室资料,还协助老师进行人员的调配等工作。正如观服团队的理念“传递微笑,收获微笑”那样,我们有付出就有收获。
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的运行工作中,不免磕磕碰碰,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①物资的整理、统计与发放不够细致;②部分志愿者出现松散的作风,战友难以安排好休息时间;③工作效率有时候不高,上传下达的信息不全;④微笑之星等信息采集表发放不及时;⑤相片采集分类、整理不够细致;⑥出现问题时,反馈不及时,未能够及时共享资料;⑦临时安排工作时,人员调配不到位;⑧激励物资发放不全;等等。总的来说,一个团队的建设总是伴随着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的开会讨论,问题的文字汇总,都是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步骤。
对于工作的建议— —①继续在团队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自由发言、踊跃讨论、生活化强、工作则认真严肃对待落实到责任人的氛围,提供一个畅所欲言、自由分享工作心情心得的空间;②加强各个子业务口之间的交流互动,老师可以分享更多场馆各大业务口的信息,提高志愿者的信息度;③及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加大对专业技能的考验,提高志愿者的思考能力,可以选出志愿者领袖安排时间带动大家学习和进步;④观服办公室多备用几台工作电脑给志愿者用,以便更好处理信息;⑤利用其他闲置的办公室,减少观服办公室拥堵的现象;⑥美化工作环境,定时清洗办公室,多配用拖车,提高搬运效率;⑦注重团队激励、物资激励,可以组建一支小表演队,志愿者休息时表演节目,提高士气等等。
个人心得体会— —通过这十几天的亚运会赛事,深深地体会到了“实干是最大的收获”、“真诚服务观众时的微笑是我们志愿者最好的名片”、“日久见真情”。观服这个“大家庭”,充满了许许多多温馨与笑意、坚持与上进,无论是坚守岗位身姿挺拔的“微笑使者”,无论是观服老师们的亲切关怀,都汇聚成特别的“观服故事”。
每天见面的问好加强了我对观服团队“亲切”的理解;每天的“上岗”加深了我对“团队合作”、“真诚服务”精神的认识;每天的总结小会培养了我“作好个人工作部署笔记”、“工作总结和心得分享”的意识;每天的用餐和休息时的游戏娱乐,享受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工作经历分享;吉祥物表演、中国女手的夺冠的情景也都历历在目… …总的来说,每天所接触的人与事,都考验与提高了我的个人工作、交际能力,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感谢观服运行支持绿豆芽的精彩分享,为我们的那份情谊干杯,一起为梦想给力!
一路走来,用心服务,真诚付出,已成为广工亚运志愿者服务生活的一部分,真心地希望我们的志愿者之路越走越宽,能够去铭记这一路所展示的志愿者风采与所流露出来的深厚友谊,亚运会结束了,难说再见,未来的日子我们继续同行。
第五篇:2010广州亚运会通用志愿者培训总结
亚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总结
经过选拔,我很荣幸地成为亚运会志愿者中的一员。当初报名参加志愿者,是满腔的热情所推动,希望自己能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能帮助到别人,为我们国家尽一份小小的力量,从而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而在实际中,我们仅仅凭借一腔热血并无法使我们很好进行服务,尤其是我们参加志愿者服务不久,在各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参加志愿者培训是一种必须。
虽然我参加过广交会志愿者活动,但对于如此盛大的运动盛会,在广交会志愿者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也只是冰山一角,去做好一个志愿者,我还要学会很多。这次的通用培训,志愿者服务的历史及精神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铭记志愿服务的无私与奉献,通用技能的培训让我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人。
但仅仅通过培训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更好的服务亚运会,这便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我们在培训中学到,走近盲人时,在距离2米的时候要发声打招呼,不要不吭声地靠得太近;我们也学到,在志愿服务的时候,由于志愿工作的辛苦以及单调,我们需要自我调控,努力使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在与外国朋友进行交谈的时候,应该注意涉外礼仪禁忌,等等,当我们在进行志愿服务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正确的运用我们所学到的培训知识,更好的服务他人。记忆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遗忘,此时我们学会的涉外礼仪,扶老助残技能等,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也会慢慢的遗忘去,为了更好的服务他人,在亚运会开始前,在志愿服务开始前,我们还应当重新温习所学技能,才能做好志愿工作。
在广交会志愿者服务的时候,我遇到过一些前来询问的人士,而其中的一些问题我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后来有人教会我一个技巧,就是在志愿服务之前,先到咨询处将可能的问题都拿到了答案,这样子在志愿服务的时候就不会手足无措。我想,这便是一个经验的问题,匮乏经验有时便会让我们在突发情况面前无法随机应变。因此,我会多与参加过志愿服务的朋友沟通,了解更多的志愿服务经历,以弥补自己在经验上的不足。
在这次培训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其中一些与残疾人见面沟通的细节,更是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关怀深深地渗入与体育精神之中,其中体现出来的一种高尚却不露声色的对人的尊重,一种最高级的关怀。例如给视障人士(这也是对盲人朋友的一种尊重)引路时,走近楼梯的时候要先告知他有几级台阶;与听障人士交谈的时候不要盯着手语翻译,而是要正视对方,让他感受到你的尊重与理解。这一些细节都需要我们牢记,而最重要的,是将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对他们的尊重倾注其中,这才是志愿者精神最好的体现!
成为志愿者之后,我感到了身上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亚运会志愿者,不仅仅是无私奉献、微笑服务,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亚运志愿者,向世界展示一个南国广州美好的印象。亚组委为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相关培训视频,通过培训,我深刻领会了志愿服务精神的内含;明确了亚运志愿者的使命;初步了解了岭南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怎样做好对外宣传沟通;掌握了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通用礼仪知识;如何应对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总之,抱着每场培训都不可缺课的信念,我学到了许多要成为一名合格亚运志愿者的必备技能。
亚运会志愿者的口号:一起来,更精彩!志愿者,不是穿上一件志愿者字样的衣服就是志愿者;志愿者,不是挂上一个志愿者字样的牌子就是志愿者;志愿者,不是扯起一个志愿者字样的旗帜就是志愿者;志愿者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的,而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我相信在我们亚运会奥组会的众多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周全安排下,我们2010年广州举办的亚运会一定会圆满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