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5-12 20:4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为主轴,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创造力为目标的一种新型实验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不同于一般知识课教学,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又没有规定的内容,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凭借各学科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通过图形、游戏、故事、等智慧活动,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训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训练、直觉思维、分析思维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无拘无束地想象,无边无际地思考,再独特、新颖的思维活动中,相互启发、激励、碰撞。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思维的层次

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要把握好训练的层次,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首先引发学生的思维进入状态。如进行指操训练、短时遐想、脑筋急转弯、故事引入等,目的是启动思维的闸门,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引导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积极参与主体训练。其次是主体训练。这一环节要根据训练任务,选定某一教材,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创设情镜将训练内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凭借内容展开想象,围绕问题展开思维、讨论、争议,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起来,促使他们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创造思维的连锁反映,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第三是总结提示,启智明理。在主体训练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概括思维技法,揭示认知规律,提示进一步思考的新角度,引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和愿望。第四是思考操作。这是一项弹性训练,可以放在课内也可放在课外,主要是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再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个训练层次是完整的、有序的、也是可调控的。整个训练在诱导启发、积极思维、多向交流、求新求异的氛围中进行,这是训练程序的层次。如果从训练内容上讲层次,那就必须把握好创造性思维最本质最重要的三个特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和思维的独特性。这三个特性是有层次的:流畅是基础,变通是关键,独特是本质。训练应当从流畅入手,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围绕课题迅速开阔思路,要想的快,想的多。在流畅的基础上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变通,即思维换向,向多角度、多类别发展,惟其如此,才会突破定势的束缚,产生更好更多的思维产品。最后,还要及时的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独特性反映,这种反映是创造性的真正本质。这“三性”的发展,反映了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如采用“篮子的用途”训练学生的思维,经过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会说出篮子所有用途,如搬运东西、盛东西、在水里捞东西、当鸟窝、燃火取暖、当装饰品、当鸟笼、卖钱、„„,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篮子”常用用途的概念,出现奇特的想法,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出现多思路、多答案、多角度的思维。由于思维的变通,使篮子的用途不断发生变化,将事物的功能进行转化,产生新颖、独特的观念或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训练的最高层次。

二、注意训练的难易度

思维的难易度是指学生的思维应逐步由流畅、灵活、独特进入到

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更深刻、更有创造性。如对同一个问题,能转换思维角度,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冲破思维束缚,发掘新奇思路,在新颖的构思和大胆的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勇于标新立异;思考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纵向、横向深入的探索,对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提炼,然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总之,学生的思维要能够跳出“一般化”的圆圈,为了提出不同于“一般化”的答案而进行更紧张的心理活动。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这种态度和意愿来自好奇和自信。好奇是创新的最突出特征,也是一个人富有创造力的重要特点之一。有好奇心就会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兴趣,有兴趣就会有质疑、有探究,有探究就会有想象、有“假如”,因而也就会有创新、有创造。培养创新意识,不但要珍惜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大胆质疑、猜想,敢于冒险、挑战,引导学生多思善思,好问敢问,对自己的创造性充满信心,并不断提高创新的勇气和胆魄。其次,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发现意识即问题意识。发现是产生问题的摇篮,发现的起点是提出问题,这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提供情境巧设疑难引导他们围绕着一定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探究。可以运用“发散法”奇思妙想,运用“比较法”发现异同,运用“归谬法”发现矛盾,运用“发现法”求异求佳,运用“情境法”引发联想,运用“尝试法”进行假设、猜想。还要注意恰

当地处理教材,给学生创设发现的条件,引导他们善于发现,主动寻觅捕捉发现,分析发现、利用发现。这样,学生深入发现问题的意识便会增强。科学史告诉我们往往一个偶然的发现,导致了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发现孕育着创新、创造。学生的发现意识需要我们倍加保护。由于学生的发现之光,往往是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隐约闪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体验发现,体验成功的乐趣。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从引发学生的创新愿望开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点点滴滴的熏陶、训练和培养。创新精神实质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应该让学生大胆的猜想、猜测,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又发现。如我们曾经实际这样一个问题:有一段公路是交通事故高发区,怎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回答的结果是:增加警察、设置障碍、不减速罚款等,到一定程度又出现了路面铺设沙市、设置空中障碍、图画路面。这时学生的思维开阔、新奇、独特、深刻。通过这种训练,激励学生敢于法发表自己意见的胆量、意识和信心。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愿望、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三、结合内容、适当选材

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观察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极大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1)要有趣味性。(2)要选取接近世纪的材料,要又时间性。

(3)要又综合性。综合各科的知识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4)要又创造新性。这样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能创造性解决问题。

四、营造气氛,人人参与

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是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中差生,都能够身心愉悦的、无拘无束的进入积极思维状态,要鼓励竞争促进人人参与。因为积极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折旧要求要面对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热情。适度的兴奋和紧张可以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促使积极思考。大部分学生争强好胜、可望表现自己的心态,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引入竞争机制,提供竞争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另外教师还要运用适度评价,激励人人参与。起作用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不但可以社中等水平学生产生惊奇感“我也会创造”,还可以促使水平较高的学生项高深层次思考,去寻求更新其巧妙的方法。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不同层次的赞赏和鼓励。继而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中认识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

创造性思维训练时探求位置的思维活动课。只要我们在创造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技能和创造个性,保护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兴趣、想象和求知欲,营造创造气息。

第二篇:面试应注意哪些问题

面试应注意哪些问题

求职面试早已成为毕业生开启职业大门不可或缺的钥匙,能否熟练掌握和使用好这把钥匙,对毕业生能否 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影响极大。那么毕业生求职面试到底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非语言交流 一谈面试,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怎样去对付用人单位的提问,如何巧妙的应答对方,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接受面试往往是第一次用人单位的主考官司见面,所谓“未闻其声,先见其人”。因此,首先进入主考 官视野的必然是你的仪表。这属于非语言交流。仪表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应聘者个人的修养,在主考官的 眼里,它还代表公司未来的形象。因此仪表往往会左右主考官对你的整体评价。一般说来,衣着不整、蓬头垢面,会被认为是邋遢窝囊,过于超前的服装,也会被认为不可依赖。总体来说,仪表应该给人以整洁、大方、朝气蓬勃的感觉。另外,面试的非语言交流方面还要注意回答问题的声音(包括语调、速度、音 量高低)、体态、面部表情、手势以及眼神等。

二、“听”、“说”得法

“听”话是否得法同样能在主考官的印象中打上深刻的烙印。善于倾听首先需要的是耐心,对对方提起的任何话题都不能心不在焉或表现出不而烦,更不能轻易打断或中途插话,除非是交谈需要的时候。其次要细心,时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善于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再次要专心,能抓住对方谈话的要点和实质。如果对方所谈之事本身不明确,你可以用委婉诚恳的语言指出,这样既能弄清问题的要点和实质,又能给对方以专心致志的好印象。“说”同样有一定的学问。初次参加面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如羞怯心理,因此不如先坦率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有点紧张,或“对不起,我缺乏经验,请您愿谅”。这对推荐自己不仅没有什么消极影响,而且由于自己的坦诚,将很容易获得对方理解。这是良好交谈的第一步。其次,在应试交谈过程中,应巧妙地引导话题,随时把对方的谈话内容从无关的事引回到你所关心的问题上来。介绍自己须用客观的语言,碰到对自己不利的问题,把回答的内容扯到远离有损自己的形象的范围;要么表示弥补缺憾的决心。

三、谦虚谨慎

面试和面谈的区别之一就是对方往往是多人,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求职者切不可息以为是,不懂装懂,讲话要留有余地。有过这样的实例:一位报考办公室秘书工作的中文系毕业生,在参加面试时开始都很顺利,可是当主考官请他谈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他便信口开河,自称自己对经济学很感兴趣,很有研究,在谈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等名词时,他不知道考官中就有公司的总经济师、总会计师、他们问这位大学生什么是宏观经济、什么是微观经济时,他无以作答,一时语塞。结果影响了面试成绩。另外在参加“集体式、讨论式”面度时,要正确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随意攻击他人,以抬高自己,因为这样只能损害自己的形象。

四、机智应变

当求职者一人面对众多考官时,心理压力很大,面试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求职者是否机智果断,随机应变。首先,进入考场时要注意分析面试类型,如果是“主导式”面试,你就应当把目标集中投向主考官,认真礼貌地回答问题,如果是“答辩式”,你则把目光投向提问者,切不可只关注甲方而冷落乙方。其次要避免尴尬场面,在回答问题时常遇到这些情况:未听清问题便回答,听清了问题自己一时不能作答。回答时出现错误或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能使你处于尴尬的境地。避免尴尬的技巧是:对未听清的问题可以请求对方再复一下或解释一下;一时回答不出可以请主考官提下一个问题,然后回过头来考虑成熟再回答;遇到偶然出现的错误也不必因耿耿于怀而打乱后面的思路。

五、扬长避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无论是在性格上,专业上都是如此。因此面试时一定要扬长避短。例如性格外向的人往往容易给人留下热情活泼、思维敏捷但不深沉的印象。这类性格的人在面试时要注意克服自己的弱点,讲话的节奏要适当放慢,语言组织得当,要注意给人以博学多才、风多识广的良好印象;性格时,这类性格的人要力争早发言,并就某一重大问题展开论述,以弥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

六、显示潜能

面试的时间通常很短,求职者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才能展示出来,因此要抓住一切时机,巧妙地显示潜能。例如,报考会计职位的求职者可以将正在参加计算机专业的业余学习的情况“漫不经心”地讲出来,可以使对方认为你不仅能熟练掌握会计业务,而且有发展会计业务的潜力;报考秘书工作的求职者可以借主考官的提问,顺手递上去,以显示自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显示潜能要实事求是,简短、自然、巧妙,否则也会弄巧成拙。

第三篇:辞职信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什么是辞职信

辞职信,也叫辞职书或辞呈,是辞职者向原工作单位辞去职务时写的书信。辞职信是辞职者在辞去职务时的一个必要程序。

二、写辞职信应注意哪些问题

1.理由要充分、可信。写辞职书,一定要充分考虑辞职的理由是否充分、可信。因为只有理由充分、可信,才能得到批准。但陈述理由的文字应扼要,不必展开。

2.措辞要委婉、恳切。用委婉、恳切的言词来表明辞职的诚意。

第四篇:教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彭庆梅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教案设计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提出希望引起老师们注意。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重、难点不够突出。本套教材三、四年级的对话教学部分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由于是一个连续的情景,里面除了重点句型外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非重点的新语言。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句型,不要把大块的时间花在非重点语言上。

2.热身活动与教学目标缺乏内在联系。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课的热身环节虽然形式上很丰富,既有歌曲、歌谣,又有TPR活动,但几个活动相互并无联系,也没有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起到铺垫的作用。热身环节的目的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建议这部分的内容应与新课的话题和知识点相呼应。

3.活动设计目标性不强。虽然活动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每个活动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也就是说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根据活动中涉及到的语言技能,可以把活动分成五类:

· 操炼“听”的活动; · 操炼“说”的活动; · 操炼“阅读”的活动; · 操炼“书写”的活动;

· 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技能的综合性活动。

有些活动创意很好,但是与语言点脱离,不能起到巩固、操练新语言的目的。建议教师设计一个活动之后确认它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活动的目标与语言点的学习没有关联,再好的创意也只好忍痛割爱。

4.活动之间缺乏层次性。活动的目标不同,活动的难易程度当然也不一样。上面提到了四种语言技能,实际上,这四种技能之中,听和读涉及到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涉及到语言的输出,很显然,输出的活动应该安排在输入的活动之后,综合性的活动要安排在涉及到单一语言技能的活动的后面进行。理想的活动安排应该是前易后难,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5.学生的参与面窄。对于大班教学而言,设计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动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保证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活动参与面过窄,一个班上的多数学生都是观众,而不是参与者,这样的活动的教学效果肯定是非常有限的。小学英语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 姜 南

一、小学英语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是在探究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实际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操作模式。模式是由理论基础、教学目的、操作程序、实施条件组成的一个体系。

1.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的帮助,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该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目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发现中学,即学生运用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的态度、发现的能力。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从各种特殊事例归纳出一般法则,并用之来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各教学单元及每节课的内容、学生认知发展的现状,做到既明确又要有可操作性。其实施条件包括教学策略,教师所处的角色等。

2.小学英语课堂探究学习的操作程序。

考虑到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和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笔者认为:在课堂探究学习中,以小学英语教材为基本内容,形成“激疑──探究──建构──迁移”的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过程是适宜的。“激疑”是指创设情、境(情景和语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刺激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中心点以整合成课堂教学目标。“探究”是指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调查、资料分析、观察、思考、比较、推理、假设、验证、讨论和交流等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自主中积极探究语言的相关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以确定假设;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事实为论据验证假设,并引导学生不断地对假设加以修正和完善。“建构”主要是指通过归纳、内化(顺应、同化)、反思、评价等方法对语言运用的规律进行总结,用“再次发现”的方式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迁移”是指将形成的认知结构或学习能力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应用到新的情景中,解决新问题或解释新现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科探究教学中可以根据知识侧重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三种活动形式: ·微型探究活动:是指利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开展的短时间的探究活动。

·课时探究活动:是指为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利用完整的课堂教学时间(1-2课时)开展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作业: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拓展学习内容而布置的课外作业。诸如设计“自助餐”式作业,生活型作业,创造型作业,调研型作业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笔者曾布置“找一找身边的英语”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并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通过完成该项作业,学生找到了“BS”,“WC”,“stop, pause, on, off”,“OTC”,“Dove”等表达;在网上收集到母亲节(Mother's Day)、圣诞节(Christmas)等节日的相关知识。

4.课堂探究式学习案例

词汇和语法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在词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词汇音、形、义间的联系,总结英语字母和单词的发音规律,通过上下文去理解生词的意义等,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则更适合采取从个别事例(通过观察、模型、检验)到一般语言法则的归纳探究方法。重点可以放在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归纳的过程上。这种“发现”语法的活动,可以将枯燥的语法训练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的规律。

[案例一] 微型探究型

·找出下面一组词的共同点,列出更多的词,并编成一句话。如: take(拿), cake(蛋糕), plate(盘子), make faces(做鬼脸)·

给出一个主题词,让学生写出相关的词汇,编成一个情景完整的故事。如:

[案例二] 课时探究型 语法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教学)

语法教学多数以小对话或主题的形式出现,一般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即通过激疑──探究──建构──迁移等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步骤一:激疑(创设情境、目标导引)(1)歌曲:I'm Sleeping(2)教师出示一组动作图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描述正在做的动作?”

The girl is singing.The boy is studying English.(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和例句。

The girl is standing near the window.What's she doing? She's singing. 步骤二: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例句描绘课文插图中的其他人物。(1)The man is sitting in the chair.What's he doing? He's reading.(2)The woman is sitting at the table. What's she doing? She's writing a letter.(3)The boy is sitting on the floor.What's he doing? He's playing with his toys.

教师提出问题:①这四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何不同?②从这些异、同点,你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或大胆猜想、检验等逐步达成共识。步骤三:建构(成果展示、反思评价)

把上述句子写在黑板上或者通过屏幕显示出来。首先让学生熟读句型,然后看图连贯说出各人物的动作,最后找出句子的共同点并归纳总结。此过程体现了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主的原则。

句子结构:人物+BE+动词的ing形式+地点 stand ── standing(直接加ing)sit ── sitting(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ing)write ── writing(去掉不发音的c后再加)步骤四:迁移(拓展提高,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简单的动作动画,学生尝试运用现在时进行描述。

(2)教师出示动作、人物相对复杂些的图片,学生继续运用现在进行时进行描述。(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即兴描绘课堂情景。

[案例三] 课时研究型语音教学:“ee”(包含多个探究活动)

[目标] 从意义的角度,建立两个单词bee和seen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学习的主题:即“bee”在劳动中可以为植物传授花粉,植物则要靠它们的传粉结出“seed”。先让学生熟识这两词后,对这两种事物分别加以评说,之后总结其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

步骤一: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蜜蜂的视听材料,并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

(1)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bees?(2)Do you know the word “seed”? How many kinds of seeds do you know? 步骤二:激疑

(1)创设情境,导引目标。教师打开电视,学生观看蜜蜂采蜜、筑巢及蜂后生子的录像。这个步骤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成探究“为什么”的好奇心理。

(2)教师设问。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bees?” 步骤三:探究

(1)学生回答上述问题。S1: A bee is yellow.S2: A bee has wings, it can fly. S3: There is a queen.S4: A bee has six feel.教师及时将学生找出的包含“ee”的单词(green, feet等)写在黑板上。

(2)教师出示一些种子,请一名学生取一颗自己认识的种子向其他学生介绍:“This is a sunflower seed.We can cat it.”

...笔者及时提出了另外的问题:“What can we do with all kinds of the seeds?”一名学生总结了这些种子的共性:“We can plant them.”

步骤四:建构

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了一个新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对“ee”的了解,总结出曾经学过的包含这一字母组合的单词,并造句或编成一个小短文。(这是一个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并建构知识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更多的包含“ee”的单词,并学到一种记忆单词的学习策略。)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翻生词表,有的查字典,有的和同学一起轻声讨论,总结出的词汇如下:

bee, feet, queen, sheep, meet, see jeep, feed, geese, need, beef, teeth 接着学生朗读自己的句子或小片段:

S1: The queen doesn't work.The bees work for their queen.S2: On a farm, we can see so many sheep, geese...We can get to the farm by jeep. 步骤五:迁移

课后,笔者布置了如下的课外作业:用一句话来帮助自己记忆字母组合ar和oa的发音(奇异联想法)。

ar: arm, car, park, farmer, garden oa: boat, goat, coat, road, soap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由思考问题或任务开始,经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适当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表达和总结。基本教学策略如下:

1.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适当情境以形成“问题中心”,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使学生乐于进行探究性学习。情境设计的原则有:

① 紧扣教学目标,为学习新知服务;

② 要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易为学生理解,富有童趣。如在教学“The Four Seasons”时,可以这样操作:

① 借助多媒体逐个呈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这种形式视听结合,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① CAI呈现问题:

What season is it now in Hang Zhou?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fall best? 问题难易程度不同,保证每一名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都有可能得到答案。③ 布置“描述每一个季节”和“听四季”两个任务型活动。教师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某个季节,开拓学生的思路。“听四季”通过录音,辨别季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④ 最后,设计小记者采访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交际运用,获得情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在一系列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完成的。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小组讨论要有针对性。

探究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而展开,并随问题的解决而结束。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设计问题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① 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机因素。② 问题难易适度,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或者说问题必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③ 在形式上要更多地设计一些探究类和发散类问题。探究类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回答“为什么”“你猜想会发生什么?”等。发散类,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议论客观事物,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思考性,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如在教学“指路”等内容时,可用多媒体设计“一个男孩在校门口遇到一个拿行李的女孩”的情境。先让学生猜测“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的问题,在得到诸如“Welcome to our school!/ May I know your name? / Can I help you?”等不同答案后,再让学生阅读对话进行对比。然后教师再问:“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Where are they going?”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课后续编对话,使这些探究类和发散类的问题变成学生探究学习的持续动力。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恰当运用转移(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启发(处理不能正确回答的情况)、追问(回答正确但却不充分)、等待(促进学生真正地思考问题)等提问的技巧.

讨论是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所有学生“卷入”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和社交能力。每一次讨论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要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在一堂复习课中,笔者曾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并为各小组命名,如:先锋队,雄鹰队等,以此来引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和愿望。然后,笔者给各小组布置共同的任务目标,即讨论归纳所学名词的复数变化规律。学生先罗列出一系列名词的复数形式,如:books, desks, birds;buses, boxes, watches;potatoes, radios, wolves, knives, factories等,然后学生观察,发现其内在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组内成员相互补充,最后推出小组发言人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参与者随时可以进行补充以形成一种热烈的、合作的、自由交流的气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各小组合作、讨论、归纳中的成功点和闪光点进行表扬,对以后的小组讨论活动提出要求和改进的建议。

3.活动设计要具备有可操作性、拓展性,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通过观察、查找信息、设计调研方案、讨论、搜索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类型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活动的设计必须考虑实践性、探究性、拓展性。例如在教学故事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故事表演内容,让学生体会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在学生表演成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故事进行改编或创作出新故事,记录下来并配上插图。该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做事情(表演、讲故事、收集资料、表达、绘画)来体验语言,使学生在“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4.作业布置要有开放性,应该可以激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性作业强调答案的多样性,获取信息的广泛性,是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完交通工具等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探究性作业 ① 收集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名称; ② 为你自己设计一条假期出游路线,并说出为什么选择这些地点,应选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本作业通过让学生设计出游路线及出行方式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有关的地理知识及常见的交通形式,并用英语表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技能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5.探究途径要多样化──在学科联系中开拓领域去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偏重于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如果能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思、解决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例如:教完“Where's...?”的用法后,笔者给出可供选择的家具及价格和房间的平面图,布置“I am a good designer.”的探究性作业:

① Do a survey.For example: What color do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most? What kind of furniture do your family members need most? ② Decorate your home.(You have only 100 points.③ Design your home.④ Introduce your home.(Use the pattern: There's a...)⑤ Who's the best designer? 这个探究过程涉及到数学、美术等多种知识。首先学生必须通过数据统计选出家庭成员喜欢的颜色和所需家具,然后根据现有的资金,进行预算和统筹,然后通过量、画、剪、贴,科学合理地设计房间的划分、家具的摆放。

6.面向全体学生,关照多样化的学生个性,实行分层探究。

(1)探究性活动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享不同程度的探究成果。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尽量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有事可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功感。

(2)活动设计要有拓展性,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有所发展。教材中的习题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练习题的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蓄”,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个活动:将含有字母a,c,i,o,u的单词按读音归类。围绕这一题,可进行如下设计:

① 读单词:注意其中a,e,i,o,u的读音; ② 摘单词:按读音分别归类;

③ 析单词:如字母a发/el/的单词有什么特点;

④ 对单词:如教师读出一串单词,学生对出与元音字母发音相同的单词;

⑤ 念单词:教师出示学生不曾学过,但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让学生尝试拼读。

这个活动,层次清楚,由浅入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等。7.适时介绍探究性方法,引导学生探索。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必须适时地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其能够逐渐独立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探究式学习方法:

(1)联想、内化。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发散思维和记忆的基础,在语法、特别是词汇的探究学习(理解,记忆)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类联想:,earth → sun, moon, star; 关系联想:

book → storybook, bookmark, booklet, bookstore; air → airport, airplane, by air.对比联想:

big / small;long / tall;right / wrong. 奇异联想:

head, ahead, headmaster, headache低头在前面走,校长头痛。

(2)分析比较。分析是把一个事物分解开来,对其各个要素各个部分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特点和联系。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抽象思维方法。其前提有二:一是英语材料间确有联系才可以进行比较;二是要在同一标准下来比较。

小学英语中涉及许多音、形、义相似的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其音和形上的异同,探究记忆单词的方法。例如,学生通过观察eat,read,sea,speak,teach,tea后,发现它们都含有ea [i:]字母组合。再如,通过分析birthday(生日)→birth(生)+day(日);playground(操场)→play(玩)+ground(地),探究和发现这些构词性的规律有助于记忆单词。又如,在学习语法时,可针对以下两种现象进行比较:

① 语语法本身中相似但不同的语言现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形容词物主 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等)

② 英、汉语言中相关的语法现象和结构规则的异同。

(3)分类归纳。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根据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其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和联系。归纳是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结合起来,以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到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在教学英语可数名词的单复数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以下词组:a book, an apple, one pen, a box, two pear, three boys, many students, some boxes, ten watches, a cat, an orange, eight dresses,然后让学生将它们归类。通过这几个步骤,学生经历了典型例子(观察、认识)──共同特征(分析、对比)──尝试应用规则(检验)──归纳(由感性到理性)的整个探究过程。例如:

A组:a book, an apple, a box, a cat, an orange, one pen B组:two pears, three boys, many students, some boxes, ten watches, eight dresses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归纳出以下结论:

① 这些名词都是可数名词:A组表示数量为一个,是单数;B组表示数量为两个以上,是复数。

② 词的复数一般在单数词尾加“s”,以s,x,ch,sh结尾的词后加“es”。

教师也可以用归纳分类法让学生探究“have / has”和“There is / are...”用法。这种归纳的能力在语法学习(语法规则、惯用法、搭配)中尤为重要。

(4)理解猜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各样来自情境中的提示信息(如: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视觉支持,上下文、信号词等)理解或猜测可能发生什么(或可能说什么)、理解或猜测词义等,然后再检验自己的猜测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比如,在教学表示运动的单词swimming,jogging,running时,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猜测词义。再如,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谈论时间”、“会朋友”等主题情景,让学生根据场景设置和人物的表情、动作,猜一猜主题,人物谈话的内容等。类似的练习既能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又能训练其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模式及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一般模式

实施小学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另一途径是专门的课题研究。即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英语学科的内容、语言功能项目,从学习、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以小组为形式,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专题探究式学习活动。一般来说,小课题研究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呈现问题情境──选题。

呈现问题情境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教材内容,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内容。由于英语学习的特殊性,一般的选题是来自教材(存在着大量的可以拓展成为小课题的素材)或由师生共同提出的,当然有时也可由学生自己讨论选择。

2.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实践活动──分组实践。这个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安排开展实践活动的计划和具体步骤,可能涉及到分组决定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小项目内容、活动形式、观察以及收集处理信息材料、方法、选择总结和交流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拟定时间、分组进行实践等。

3.总结交流

首先,个人在完成分工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小结。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成果、形成小组的小结。最后小组代表向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全班的收获。

4.在情境中评价

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阶段。评价内容主要强调学生课题活动的过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精神。

(二)具体实施步骤

1.确定参与人员: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2.营造研究氛围:为课题组成员组织相关讲座,通过实例介绍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3.选好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实施之初,给学生提供若干类可选择的选题: ① 常生活与英语; ② 单词科学记忆法;

③ 英语常用功能语言(如打电话、购等)的探究; ④ 中英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每一类又可分若干小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研究意向书。在选题时,强调每名学生要在一个时期里确定一个重点;在组织形式上,以小组为单位,自愿组合,分工协作。最后教师分类汇总,明确小组负责人,制定方案,经论证后开始运作。选题是小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4.分组实践:各小组围绕本组的研究主题,通过查阅资料、收看相关节目、上网查寻等多种渠道,逐步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在实践阶段,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做好工作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和成就感,特别是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措施。

5.举行成果交流汇报。各小组完成成果汇报方案,自己选择展出活动成果的形式。

四、成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本实践研究是由课堂渗透式探究学习和小课题研究活动组成的连续体。前者以课堂为舞台,以教材为内容,着重于探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与方法;后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对教材内容做进一步拓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表现在:

1.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取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2.初步培养了小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创新的思维,发展了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逐步养成了合作与共享的习惯。

学会分享和合作是2l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探究性学习正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鼓励帮助、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使他们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并进而把这种精神延拓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4.本实践研究还存在若干问题,需加以改进。比如,有的学生收集的资料内容太杂,材料与课题内容不符,选题过于分散,时间难于掌握等。笔者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围绕教材的某一话题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即将选题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与本单元话题密切联系的小课题,分散在4—8次在课堂内完成。

第五篇:田径训练注意问题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

唐山市古冶区赵各庄第一小学 邮编:063101

____________贺宝合

摘 要:小学期间的田径业训,是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基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生理机能,同时对运动员的营养膳食、赛前调整、卫生管理及自我保护做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素质;生理;培养;调整

在小学阶段,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快速生长期。经常参加田径锻炼,能全面均衡地促进身体各部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的机能逐步提高;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小学业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项特长为主,对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求较高。下面主要就小学田径业训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注意人才的选择

首先在选拔运动员时,学生本身的条件非常重要。在小学,一般在三年级就可以挑选9—10岁左右身体修长,下肢较上肢长,脚弓明显,肺活量,身体形态等综合指标的评价,符合要求,性格开朗活泼,身体协调性好,爆发力强,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快,从小就有争第一,夺冠军的梦想,自幼喜欢体育锻炼,家长爱好且大力支持。能够挑选出合适人才做基础就有了成功的保障。

二、注意器械的握法 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一味发展学生的力量训练,而忽视对器械握法的强调和要求。而器械的握法是由器械的构造特点和投掷的技术决定的。选择最适宜的握法,才能保证投掷时有良好的效果。如:铅球要求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在球的两侧,掌心空出,手腕放松。这里特别注意的是用指根,握球时掌心是空出的。

三、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在投掷教学中,开始阶段不要只强调投掷成绩,也不应只发展学生身体的某些力量,应侧重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对运动员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无论是推铅球还是掷标枪,从小培养正确的投掷姿势,尤为重要。推铅球完整的技术分为握球与持球,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投掷的各部分技术要求,一般刚开始阶段有些学生做得不到位,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去领悟,动作一教就会是极少见的,此时的教练员应多让学生看分解动作的挂图,光盘和录像,加深理解。

四、注意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一旦形成,改正过来就相当困难。因此本着对体育训练严肃,认真的精神,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在纠正错误动作中,教师要做到耐心,细致,不放过每一处疏漏。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发现要及时,处理要及时,否则错误动作一旦养成习惯,就要花大力气进行弥补,既费时,又费力。如:推铅球时肘关节下降;球离肩过早,形成抛球;推球时只用手臂力量,不能充分发挥下肢及腰背肌肉力量;推铅球时臀部后坐;推球时出手角度过低;滑步后停顿等等,此时教师运用比较法教学效果较好,将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动作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学生接受就比较快,也能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容易掌握。

五、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有良好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投掷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艰苦的,既要发展骨骼方面,还要发展肌肉方面;既要发展上肢,还要发展下肢,因此教练员要熟悉人体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制订详细周密的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的,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训练负荷。在训练方法上,不要只发展身体某一部位力量而忽视均衡发展,做到力量,灵敏,速度,柔韧性同步进行,并时时注意学生的疲劳程度,防止因训练过度而造成关节扭伤及肌肉拉伤,不利于少年儿童将来长期的发展。训练中,可安排休息的次数多些,克服运动性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训练中既能集中精力,又不会产生厌练情绪,身体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六、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生在学习投掷技术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如场地的规格、画法、投掷物的重量、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器械出手的角度、空气对器械的阻力等,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项目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使学生有助于对各部分技术要求加深理解。好的运动员无论是对技术要求还是基本理论知识都要掌握,以便在大型比赛中能够灵活运用,创造好的成绩。

七、注意生理机能的发展

在骨骼方面,由于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展阶段,骨质柔软,骨骼短细,软骨骨化过程尚未完成,与成人相比较,骨质含有有机物较多,而无机物较少,儿童的骨弹性和柔性较好,不易骨折,但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能力不如成人,容易在过大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因此,在训练上,跳高运动员在小学中低年级避免杠铃过重的压力,在小学高年级即五六年级可视学生身体发育状况适当使用,但不可过量。在肌肉方面,儿童少年的肌肉发育不完善,肌纤维较细,含水份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都不如成年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人差,在训练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强力量与速度的训练,使生理机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运动量过大会导致成长发育的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变形,甚至出现畸形,因此说拔苗助长的方法决不可取。

八、注意比赛期间的营养膳食调整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维持人体生命和保证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营养则有助于运动员发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并促进运动后体力的迅速恢复。比赛期的营养包括比赛期前,比赛中,比赛后三个阶段。比赛期间的营养安排对运动员比赛时体内的营养状况和机能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赛前十天为训练调整期,营养也应随之调整,赛前进餐以不妨碍肌体内的各种生理应激,有利于体内代谢的进行。具体来讲就是:食物不要太多,以半饱或七成饱为宜,忌吃油腻、粗纤维、辛辣的食物,但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热源质比例一般要求高糖、低脂肪、低蛋白质,一般在赛前2.5----3小时进餐,保持胃内基本排空下进行比赛。由于少年儿童都比较溺爱,家长又会买很多营养品、补品和给一些零用钱,教练员在此时一定要把住吃零食这一关,尤其比赛期间运动员决不能因为乱吃零食在比赛中出现腹内不适感而影响比赛,使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九、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学运动员由于处于少年儿童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掌握好少儿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辅导,为有效进行体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同时学生在体育活动影响下变化和发展规律及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与品质和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特殊要求等。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要传授相关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还要使青少年学生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因此,了解体育训练时所产生的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解决好这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对运动员日后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十、注意学生的运动保健

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进行科学的保健,才能避免运动损伤,在这方面,教练员的责任尤为重要,对正确估算运动能量消耗;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糖、无机盐、水供应比例;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疲劳程度的判断与消除;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多方面为学生进行指导。从小向学生传授运动保健知识,是要学生懂得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基本规律,并掌握一定的保健知识与技能,且能自觉地在训练中运用,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

十一、注意学生的卫生管理

在小学阶段,很多运动员不是在专业体校训练,而一般的学校都疏于对运动员卫生方面的管理,这主要是学校自身条件所限及受家庭卫生环境的影响。但不论是什么原由,都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表整洁,神态端正。在个人卫生方面,运动衣、袜子、鞋要定时清洗,并做到勤刷牙,勤剪头,勤修指甲等,在环境卫生方面,对运动员休息室要做到勤通风,勤清理,勤消毒,避免病菌的滋生与传播,从而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十二、注意对器械的维护与学生的人身安全

在体育锻炼中应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要求,训练前要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上肢的肩、腕关节,下肢的髋、膝、踝关节活动必须充分,以避免在正式训练中出现运动性损伤,同时在投掷场地既要注意运动员自身安全,也更应注意周围其他人员的安全,并派专人做好场地的秩序维持,确保万无一失。训练中的体育器材要做到经常检查与维护。跳高用的海绵垫及托架必须时刻进行检查,托架是否牢固,海面垫表面是否有杂物等,以及学生的着装,饰物(尤其是女生的头饰)也要仔细检查,还有运动员的跳鞋鞋钉是否松动,这些在训练前教师都要进行亲自检查,做到百密无一疏,确保运动员的人身安全。

十三、注意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决不能忽视。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体育教学表现性强、规范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实践性强、交往性强等特性,有针对性的了解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小学田径业训周期长,技术强,淘汰率高,危险系数大,由于学生本身、环境、教练员注意不到等原因,都会及早结束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教练员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把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为己任,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技能和思想品德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对于训练中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亲自检查过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参考文献

[1]吴纪饶等主编.运动生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 [2]运动训练学[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体育保健学[M]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

地址:

姓名:贺宝合

邮编:

电话:

唐山市古冶区赵各庄第一小学

063101 03153542505

下载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

    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通过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

    面试后应注意哪些问题(5篇模版)

    面试后应注意哪些问题面试对于求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许多求职者通常只注意到面试前的准备和面试中的应对,对面试后该做的事情却忽略了。其实,面试后的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往......

    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身为秘书,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与上司关系的处理: 1、秘书地位的特殊性,很多时候会尴尬。因此,要与上司成为朋友,但不能亲密无间,太随便,或是轻视上司,这是根本性的错误;不可涉......

    小孩看电视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孩看电视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有计划地选择节目内容。家长最好事先了解节目内容,选 择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应的节目,如动画片、童话、木偶和儿童电视剧等,并要......

    论文答辩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答辩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实践和观察,我认为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有益的。......

    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文出自.cn/bbs 发自求职分舵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目前,高校使用的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订的,由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签署后生效。它具有一定的广......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应注意哪些问题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应注意哪些问题?相信这个问题,很多患者还不是很了解,做好患者康复期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就请郑州精神病医院专家杨俊国主任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