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快递行业混乱进来一直成为行业人士讨论的话题,对于其具体的解决办法也迟迟未能很好的统一,跨越KYE记者采访了相关法律人士、管理学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1、杜鹏(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律师)
观点:新规的实施,为消费者维权增加砝码
杜鹏向跨越航空快递KYE记者表示,新规对快递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有规范性要求,明晰了原来法规中的模糊地带,将为消费者维权增加砝码.对野蛮分拣,新法规的“三万元罚款”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它为职能部门执法提供了具体依据.2、郭新宝(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观点:快递企业应加强自律,规范经营
郭新宝向跨越KYE记者表示“快递企业应加强自律,规范经营.”新规对快递企业提出多方面规范和约束,企业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重塑自身良好形象.快递企业应贯彻新规精神,明确自身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将新规转化为企业内部规范.快递企业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行业要求规范操作,提高服务质量,重视客户投诉“野蛮.分拣、泄露用户信息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因快递从业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郭新宝表示,快递企业在完善服务体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服务终端快递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加强从业者职业技能培训.3、刘玉来(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管理学博士)
观点:在新规指导下,职能部门应建立多方监管机制
刘玉来向跨越KYE记者表示“新规赋予了职能部门更加明晰的职权,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方监管机制.建立完善顺畅的投诉受理渠道,充分利用媒体进行监督,将淘汰机制引入快递行业监管体系.如:建立行业投诉数据库,若某家快递企业达到一定的投诉率,可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篇: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 民营快递的产生与现状
快递也称“速递”,(这里主要指民营私营和个体),是运输的一种形式。(运输是物流的一个功能或者说是一个供应链。)
快递也不同于运输中的“快运”。快递的物品相对于快运来说较小,一般在100克—20千克之间,且品种多,并均为门到门的服务;快运的物品一般较重且成批量。相对时间性来说,快递的时间性最强。快递基本上与邮政上的EMS相似。但主要是商务快递。
民营快递是个新生的行业,它大概产生在邓小平南巡之后(1992年)。快递业的产生打破了邮政EMS一揽天下格局。它与邮政EMS打了一个“观念差”、“时间差”、“机遇差”。它的产生有八个条件:
A.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B. 运输渠道及运输载体的发达: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业的迅猛发展 C. 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如进出口量逐年增加; D. 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如江、浙、沪、广东; E. 国家邮政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F. 外贸运作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 G. 时间价值的体现; H. 通讯业的迅猛发展。
但是,民营快递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竞争则给民营快递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从快递服务的对象看,90%以下是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像三资企业、货代公司、船务公司、集装箱公司、进出口公司、海关、商检、旅游公司等。居民个人以个人行为使用快递较少。因此,民营快递主要业务是商务快递。从快递的内容看,主要是报关手续、核销单、退税单、手册、发票、汇票和其它单据、证件、各种样品、药品、急用零部件等。
从运输的附加值上看,快递是所有运输中价格最高的形式。如一般货运上海至北京的价格一般在0.60—0.80元/KG,而快递则为10—25元/KG,相差十多倍。它的附加值一是来自限时服务;二是门到门的服务。行业利润在40%—70%(毛利),主要利润的来源是劳动力及交通工具的短途配送。
从地域上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快递业也发达,它与经济发达相“连动”,特别集中在江、浙、沪及北京、广东等沿海或内陆经济发达地区。
民营快递的特点(与EMS相比较)是:对包装的要求不严格,随叫随到,价格灵活,取送件时间灵活等。
快递又有国际快递(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内快递(城际间),市内快递(同一城市内)之分。就上海而言,从事市内快递的公司占90%左右,从事国内快递和国际快递的公司在10%左右。
从运输投递的工具上看,有自备汽车、租车、摩托车、自行车、托火车、托长途汽车、飞机等。
从公司规模上看,小到2—3人,大到几百人至上千人(城际间网络)。从社会地位上看,民营快递的社会形象欠佳。这是由于:
一、人员素质较低;
二、是服务不规范;
三、是举止不文明。许多写字楼挂出这样的牌子:快递不得入内;有的写字楼让快递从后门进。避免快递从前门进影响单位的形象。
从信誉上看,EMS的安全性较高,投递的速度较慢,民营快递则相反。从成本费用上看,EMS的成本费用较高,民营快递的成本费用较低。民营快递自从诞生起,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1988年以来每年以120%-160%的速度递增。今年中国即将加入WTO,市场更加开放,进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了强劲的势头。这对快递业形成规模发展并进一步降低成本提供了发展的良机。据估算,目前国内民营快递的从业人员在30万左右。在从业人员中,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下岗工人,有待业人员。他们为国家的外贸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中国的外贸将受到巨大的影响。按照邮政目前的经营机制运作,邮政根本无法替代民营快递。否则,民营快递也不会产生。
然而,中国加入WTO也会对民营快递产生一定的影响。像国外的快递UPS、DHL、TNT、FEDEX等已参与了中国市场的竟争,但由于他们的运营成本较高和邮政法规的限制,只是在国际件上有优势,在国内快递上预计二至三年内不会对中国的民营快递构成竞争态势。与此同时,国家也会加快“三金”工程的步伐(金桥—经济信息网;金关—外贸;EDI电子数据交换条形码;电子货币IC卡)。与“三金”工程相关的还有智能大厦、多媒体、POS电子收款机。“三金”工程大约在2004年可以普及。它的普及大概按现在可比性将降低快递业务量5%左右。但相对于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增长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从宏观上看,目前的状况是:市内快递处于供大于求,像上海、广东、北京等城市同城快递竞争激烈;而城际间的快递供求不平衡,趋于过剩,竞争的焦点是连锁城市的多少和投递速度及服务水平的规范上;国际快递供求平衡,竞争的焦点是速度与价格。
从微观上看,目前的状况是过度竞争,一些快递公司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淡薄。由于这个行业利润较大,投资较小,见效快,相对于其它行业,操作上技术含量不高,只需实务经验,市场需求又大,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市场。另外,国内快递公司普遍存在着唯“钱”是图,急功近利或经营上的短期行为;操作不规范、交通工具落后、通讯工具简单以及没有系统的管理“软件 ”等现象。因此投错件,发错件,损坏件,丢件,不能按时投递,服务态度差,快件中经常有危险品,包装简陋和快递公司间的相互报复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快递公司月丢件率高达2%-5%。
二、制约民营快递发展的因素
1. 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哈佛商学院的企业经济学教授迈克· 波特研究认为,影响企业赢利的水平有五种力量:(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权力;(3)顾客讨价还价的权力;(4)替代产品的威胁;(5)行业内部竞争的特点。如果这五种力量都大,那么这行业赢利的潜力就小。在这五种力量中,行业内部竞争特点是最关键的。如行业内部是恶性竞争,那么其它四种力量必然向恶性的方向转化。
民营快递行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从良性竞争到过 度竞争到进入恶性竞争;从暴利时期到平均利润时期到进入微利时期;从导入期到成长期至尚未进入成熟期即出现衰退迹象,只有短短十年的时间,这是否应当引起业内人士的反思?
民营快递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的表现是:低层次的无序的亏损的、自杀性的价格战。如从上海到杭州一份快件收费最低2至5元。相互间的报复行为。如偷抢快件、扣件、敲诈或向执法部门举报查扣快件等。
由于民营快递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行业技术含量低,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行业利润较大,容易进入,并且廉价劳动力市场充足。因此,恶性竞争是必然趋势。从目前的情况看,恶性竞争刚刚开始。中国有句老话“大乱才能大治”!也就是说,优胜劣汰、资产重组是民营快递业竞争的必然趋势,规模经济与品牌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民营快递的竞争本质也像许多行业一样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不争的事实
2. 相关法规的制约与邮政的市场化运作趋势的影响
国家邮政是《邮政法》(《邮政法》由原邮电部起草)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还是行业管理者与经营者,还有司法解释权,这是较为典型的垄断行业。由于《邮政法》的司法解释如信函、邮品等词解释的外延较大且广。按照这种解释,民营快递30-60%的业务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民营快递始终在闯“红灯”。因此,经常出现公安或安全部门、工商、邮政联合打击违规的民营快递。最后工商部门总是以“超范围经营、罚款1万元(按规定罚1至10万元)作为处罚结果。但从打击的效果来看,是屡打不死,屡罚不亏。民营快递的生命力特别强。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有人预测近两年将会修改《邮政法》,放宽“经营范围”,但民营快递不规范的操作,同时又抢了邮政部门的“饭碗”。这会令管理层在“市场经济”与“行业管制”之间斗争一番。目前,邮政部门对DHL、TNT、UPS、FEDEX等国际快递“动法”较少,这是由于是中外合资企业,有国务院批文,允许经营国际快件。他们已经开始大举瓜分中国的国际件市场,已对邮政构成了威胁,但还未涉足国内快件市场。因此,邮政对他们是敢怒、敢言不敢“打”,只有“虎威”而没有“虎胆”。
邮政之所以对民营快递进行打击,是他们也感到了民营快递的压力,而不是威胁。他们把对“洋”快递的“怒”在某种程度上也“释放”到了民营快递身上。尽管邮政对普通函件和十二个城市的EMS进行了提速;上海两次对市内快递进行了提速并对机构进行了整和,但运作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接轨,没有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邮政只能依靠垄断的、置后的、不公平的、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邮政法规对民营快递进行打击,而缺乏有效的、公平的、竟争机制与手段。尽管邮政仍是中国的“巨无霸”,但是民营快递对邮政来说,就像蚂蚁啃骨头。然而,民营快递今后最大的竞争对手与威胁则是邮政,即来自今后邮政的市场化运作。
有的比较开放一点城市的邮政部门,如上海,允许民营快递 “尝试”。有的城市邮政部门则采取新的“尝试”。如浙江有的城市邮政部门只允许“申通”、“天天”两家大的快递公司网络经营,并纳入邮政管理体系,其余均视为“非法”。但这两家快递公司必须将营业收入按比例交给邮政部门作为“行管”费。该邮政部门称:如果可行将在浙江省推广。有的城市邮政部门则采取了下达EMS数量完成指标作为“合法”经营的条件。天津、山东制定了快递管理办法,但尚不到位 3. 劳动力等方面成本的增加
(1)国家劳动法规已开始强制性推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这对于民营快递使用廉价劳动力来说,无疑增大了成本。一般来说。快递业属重体力劳动,大多是短期“打工”行为,只重视眼前利益,对个人养老保险制度意识淡薄,只图干1至2年即改行或到别的城市做快递公司的小老板。因此,个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暂时不能成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动力,甚至快递公司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劳动力身上。这部分成本每月每人在100至300元左右。(2)暂住证费、外来劳动力基金、外来用工管理费等以城市大小不等,每月每人大概在50至100元左右。
(3)意外伤害保险,每月每人在8至40元不等。
(4)民营快递一般都包食宿,每月每人在200至400元之间。(5)个人所得税每月每人平均10至40元不等。
(6)近期,汽、柴油价格的向上调整,也增加了运费成本。4. 快件迟到、丢件和意外伤害以及违规罚款带来的经营风险
(1)一般来说,若快件迟到、丢件发生在“月结”的客户身上。那么会面临拒付运费的风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有的客户还采取“诉诸法律或新闻曝光”的形式。
(2)民营快递的从业人员长期在外奔波,意外伤害的概率较高。如未给员工买保险或保险买得较少,若发生意外伤害,企业将面临亏损甚至破产的危险。(3)民营快递根本无法避免接受信函和邮品,一旦遇到检查罚款,一般在万元左右。
(4)危险品、毒品也会使企业面临罚款或人员拘留的风险。
(5)部分城市邮政、电信、运输合同已从今年起纳入法律的监管范围,这将增大企业的赔偿额度。5. 管理水平提升较慢
民营快递的经理层面,实务经验较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较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管理水平高低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当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品牌效应的时候。
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接受培训和管理者的理念成正相关。像丢件率、差错率、成本控制、利润率和服务水平、员工的凝聚力的高低均是管理水平的实际写照。虽然许多企业的经理已经认识到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性、迫切性,但由于理念层面不高,如只重视有形资产,不重视无形资产以及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和唯利是图的驱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主要表现在:
(1)企业膨胀(规模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便出现差错率、丢件率等上升,公司之间的协作不融洽,相互扯皮等现象屡见不鲜。
(2)没有把快递作为一种事业,而当成是赚钱的工具。
(3)在人才价值上,重“人头”工资,轻“价值”工资。在人才使用上,重“使用”,轻“培养”。在经营上重“取件”,轻“派送”。与此同时,民营快递竞争激烈,特别是价格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而在盈亏平衡上下徘徊的企业又不注重引进人才,人才对民营快递也不了解,当然也不会涉足民营快递,而了解民营快递的人才又对技术含量较低的民营快递不感兴趣。因此,在企业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又面临着进行第二次创业。第二次比第一次创业更为艰辛。在这个创业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两个投入:一是人才;二是管理的“软硬”件装备。如计算机、车辆等,否则必然被兼并或者被陶汰出局。
(4)“软硬件”的装备落后
民营快递已经进入规模发展时期,那种由初创时靠劳动力投入和简单工具便赚取暴利的时期已接近尾声。那种仅仅靠自行车投递快件已难以适应市场。即便有汽车和摩托车,如果形成不了规模也难以适应市场。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BP机、对讲机等从近1至2年来还不落后。但也是个规模问题,也就说现在如果再向民营快递投资,从硬件上说,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必须形成规模,企业才会形成规模经济或形成规模发展。那种靠原始交通工具起家的想法已经成为历史。民营快递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正处在更新并走向规模发展时期,但必须要快,不快则死。这是新的经济法则。
从软件上来说,民营快递的CI系统、品牌和管理程序(计算机辅助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培训以及成本管理等还处在初级水平。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普遍存在。那种买得起马不愿配鞍,买得起DVD,配不起DVD光碟,买得起计算机不想投入软件开发,(把计算机当成大马拉小车的高档打字机)现象与理念也普遍存在。
三、民营快递市场发展的潜力(空间/商机)
首先,从客观上看,中国即将加入WTO,对外贸易将在20至30年内保持快速增长。而近5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刚刚过去的200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4700亿美元,创下了年增长率31.5%的历史记录,我国外贸已跻身世界第八位。外汇储备已达近1600亿美元,居日本之后列世界第二位。一直得益于外贸的民营快递也必然受到“牵动效应”的影响,市场前景看好。
其次,中国经济已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转为相对过剩经济,今后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平均8%至10%,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太容易找到暴利可图的项目,投资的市场风险增大,但投资快递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小。
第三,EMS的市场份额逐年递减。1991年至1994年,EMS营业额每年由35%以上的速度增长,从1995年起,年增长率只有20%,而其市场份额也在以每年4%的速度衰退。而同一时间FEDEX、UPS、DHL、TNT的营业额却保持在20%以上(1999年,DHL的营业额为30亿),民营快递的营业额年增长高达40%至60%。尽管EMS仍是“老大哥”,但市场份额五年内已从97%降至40%。而且继续在走下坡路,难以控制。
第四,民营快递的规模正处在成长期与有序竞争和无序竞争的交融期;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技术装备落后,正是重组、兼并的好时机。
第五,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配送。1999年世界电子商务贸易额980亿美元,中国仅为4198万美元。预计2003年世界电子贸易额为1.24万亿美元,中国大约在40亿美元左右。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配送将有40%至60%由第三方完成。
四、民营快递的发展趋势
1.“品牌先导,规模发展,优胜劣汰,优化重组”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民营快递发展的主旋律。2.“大乱必大治”,管理层决不会对民营快递的以上状况坐视不管不问。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将会有整治方案出台。但不会将民营快递置于死地。因此,民营快递今后的走势将会出现以下特点:
A快速、准确、安全的服务,保持适度的利润率。B快件虽小,价值高。这是快递业的最大特点之一。
快递业赚的是“有钱人的钱”。有钱人对时间价值的认同性,即办事效率已与国际接轨。也就是说只要在“快”字上作文章,“快”的附加值也就会随之增加。只有投递得快,快件才会增值,市场份额也会随之增加。特别是,“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特别是把延伸服务作为快递第二次销售的理念:如快件的安全性包装、代办商务手续等才会赢得市场的认同。那种仅靠低价竞争只能是一时的手段。因为真正决定市场份额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而是快速、准确、安全的投递服务。即价格服务比。若要降价只有通过高技术含量、硬件设施和科学管理要素的合理配置来降低成本才是可行的。民营快递只要做到了“快速、准确、安全”,就会降低差错率。特别采用新版ISO9002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对快递服务进行规范,才是提高信誉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民营快递的利润越高,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就愈多,故利润率必须适度。同时,投递工具如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比例和结构必须合理配置与协调,不参与低价竞争,不向客户提供自身办不到的承诺。客户虽然是上帝,但是权力太大就会降低利润率。实施规范、超前的“软硬件”装备,建立进入民营快递业的障碍。
(1)坚持崇高、创新的服务理念。如:用户不分大小都是上帝;用户永远是正确的;假如我是用户;时间就是命令;快件虽小责任重大;快件第一,时间第一;快件轻于鸿毛,但责任重于泰山;确保物件安全,确保按时投递;并不断地推出新的服务品种。
(2)业务操作及管理标准化、程序化、电脑化。如取送件礼仪语言表达标准;统一的符合法律的委托合同文本;内部财务结算的标准;分拣的程序;投诉的处理标准和赔偿标准;并尽快实现计算机辅助快件查询系统或网上查询系统
(3)用CI对企业进行定位与包装,逐步形成知名品牌。A、理念识别:如时间就是命令;快捷就是竞争;服务、服务再服务等。B、行为识别:如根椐快递的行业特点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管理的软件应标准统一规范,具有企业个性的礼貌表达方式和行为标准等。
C、视觉识别:对包装袋、运单、背包、着装、胸卡进行规范化、实用化、法律化、个性化、新颖化设计等;
(4)以品牌为龙头采取特许加盟连锁的形式,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迅速形成规模发展。
连锁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任何事物只要快,出问题的概率也就愈高。特别是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不能同步协调发展时,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被动局面。目前,民营快递(主要是城际间的快递网络)有三种连锁形式。一种是以一个品牌为主导在各城市设立分公司。其优点便于统一指挥和运作,缺点是,当膨胀过快而管理跟不上时就会出现难以协调和顾此失彼的状况。同时,也要承担由于某个分公司违规经营的直接法律责任。如广东顺风快递的连锁模式。另一种形式是以一个品牌为主导,采取连锁城市以法人资格加入(交纳入网费、风险金、管理费等)。优点是不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缺点是难以指挥、管理和控制与协调,会出现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如天天快递与申通快递的连锁模式。第三种形式是城际间法人或网络间以协议书形式联网。笔者认为:采用特许加盟连锁经营为佳。特别是应以先创品牌再采取连锁扩张的形式为最佳。要创品牌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连锁管理软件。连锁城市网络的大小,是一个快递公司规模发展与品牌大小的重要标志。3.塑造高尚的持续的职业道德规范。
民营快递所发生丢件、盗件、抢件、迟到和快件损坏有80%以上的原因是由于职业道德水准不高造成的。因此,塑造高尚的持续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民营快递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强有力的竞争手段之一。4.建立员工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
民营快递的人员流动性大。除重体力劳动因素外,企业所创造的内部环境也不尽人意。那种只“用人”不“养人” 的理念依然存在。一般来说,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还可以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建立激励机制就是奖罚严明,奖励适度,给员工创造升迁与深造的机遇。同时,员工的工资水平比所在地平均工资略高,企业才有吸引力。5.依法办事规范快件操作的行为。
特别是在邮品与物品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要在运单上向客户说明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履行经营者的告知义务,避免因文件、资料、汇票、报关单、现金等引起的法律诉讼和违规罚款。
6.有偿投递将是城际间快递的改革方向之一。
为什么出现派送范围小、派送慢或者用户自取或者两天投递一次?这是因为免费派送带来的弊端,这一方式是借鉴邮政投递方式而来的,特别是在江浙沪等北方地区的民营快递公司比较普遍。免费派送最大的弊端是分配上的不公平,致使业务员形成重“取件”轻“送件”的观念。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城市发出的快件多,进来的件少,有的城市发出的快件少,进来的多。因此双方计费派送,结算时相互抵扣,多退少补的结算方式有利于民营快递业健康稳步地发展。特别是物品,许多公司均采取少报或漏报的方式让派送一方吃“哑巴”亏。根据统计显示,有近一半以上的投诉是免费派送引起的。当然,实行有偿派送后价格也应合理,应当远近有别。对于不同的地域来说,派送成本也不一样的。另外,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应当将不派送的地方或派送投递的时限告知客户。目前,市内快递与国际快递的价格较为合理,其价格做到了远近有别。而城际间的快递取送价格不规范、不合理。这也是城际间快递深层次问题之一。
7.国内国际快件相互代理
国际快递利润大。许多从事市内、国内的快递公司纷纷代理或“卖单”。许多从事国际快件的指定代理为了强化区域优势,纷纷加入国内快递网络从事国内和市内快递。相互代理的本质是降低成本。
8.承诺服务和限时投递服务将成为民营快递的流行时尚。
限时投递服务其实也是承诺服务。这是由于快递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现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时间需求),一个有形产品售后服务的附加值已包含在产品中,而限时服务的附加值则是通过快速约定的时间服务实现的。(价格的制定可采取“加成法”,即成本加利润,但成本应设定在社会平均成本上)。限时投送服务将成为民营快递城际间的一个新品种,或者说开辟了一个新市场,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承诺服务还包括丢件、迟到的赔偿承诺。
综上所述,可以推出以下观点:
A、民营市内(同城)快递须要资源重组,资本重组,构筑市内投递网络 高集中度,形成市内调度中心,创出品牌。
B、民营城际间的快递则须要规范服务,要以快捷、准确和安全服务为宗旨,改革投递内部结算机制;塑造文明形象和个性企业文化,并借助市内快递的优势,增加服务品种;尽快提高快件运行的科技含量;导入CI系统进行包装创出品牌。同时还需要向内地拓展投递连锁网络并多构筑快件运输的航空纽带,形成规模发展并形成具有竟争性的规模。
C、快递行业内的竟争定位是:服务价格比;过度竞争或恶性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
D、民营快递同行的关系定位:宏观上的战略伙伴关系,微观上的优势互补,优胜劣汰;
E、民营快递与邮政的关系定位:在邮政法未修改之前,民营快递仍是被打击与“合作”的对象;民营快递则仍像蚂蚁一样,啃邮政这块“大骨头”。至于今后只是一个市场份额大小的问题。
第三篇:快递行业发展模式[范文模版]
战略选择——中国快递企业未来机遇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刘海明 2012-11-19 11:05:47
我来说两句(9)
【专业分类】经营管理 【文章编号】27-2012-0204
当前国内快递市场纷争不止、圈内快递同仁价格厮杀不断;电商逆袭,携客户资源,自建物流以期从中分一杯羹;除此之外,航空公司也不甘寂寞,东航旗下24小时快递业务也试探性的杀入战局……其实大家在围绕红海厮杀的同时或许忽略了部分潜在蓝海。意欲布局快递市场的国内航空企业,对这一市场也该有更深入一些的认识。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快递行业的现状做一简要回顾,加深大家对国内快递市场的理解;同时对快递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基本判断,并对几个目前被忽略但确实存在巨大商业价值的潜在业务模式做一个概要性的介绍,以期继续抛砖引玉。
一、当前国内快递业基本格局
(一)全网快递企业三级划分
图1-1:全国全网快递企业三级划分
当前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全网快递企业大概20余家,如果按照收入规模对其进行分类的话,第一梯队年收入100亿以上的快递仅有两家顺丰和EMS,第二梯队年收入20亿以上不足100亿的快递企业有“五通一达”、宅急送和天天快递,第三梯队的快递企业主要有达能、全峰、民航快递、UPS和FedEx等,如图1-1所示。
(二)中国快递企业类别划分
国内快递企业按归属性质可以分为三个团体:国资快递,代表性企业为EMS和民航快递;洋快递,代表性企业为刚刚获得国内快递牌照的UPS和FedEx;最后一个团体,同时也是占据中国快递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的民营快递。
民营快递根据运营模式、产业阶段等又可以分为四个帮派:起源于顺德并占据国内快递高端市场的顺丰速运;中国加盟制快递的最大团体,并且占据国内快递市场近半壁江山的桐庐帮(涉及企业见图1-3),代表性的企业有四通一达等;电子商务自建的物流,如京东、凡客和唯品会等的自建物流;还有最后一类,现在正处在被边缘化或被区域化的快递,这个团体中不乏昔日的行业翘楚(如宅急送),也不乏潜在的日后新贵(如全峰和能达),它们现在要么面临转型窘境,要么面临做大规模的压力,不一而足。
图1-2:全国全网快递企业类别划分
图1-3:“桐庐帮”快递企业关系图谱(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与实际情况或有出入)
(三)中国快递企业的模式演变
快递行业关于直营与加盟的模式之争,由来已久,近期业内已经开始达成一个初步的共识,加盟改直营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新近出台的两则邮政法规(如图1-4所示),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很多知名快递企业已经着手转型,但迫于加盟商的压力,直营化进展不是很顺畅,结果衍生出了“大区直营模式+县区加盟模式”的过渡模式。
图1-4:邮政政策加速快递企业直营化进程
虽然当前大家普遍向着直营模式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直营模式就各方面都优于加盟模式,只能说,直营模式更容易满足当下的快递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加盟模式还有其存在的价值。
图1-5:快递企业运营模式演进历程
(四)中国快递企业运输工具选择
图1-6:快递企业运输工具选择
国内快递企业除极少数的几家,如EMS、顺丰和圆通(它们拥有自己可支配的小型全货机),其它快递企业的快件主要依靠陆路卡车和客机腹舱运输,而陆路与航空运输的一个临界点是1000KM,1000KM以内首选卡车,1000KM以外,优先考虑腹舱,其它运输工具集区域市场的搭配情况如图1-6所示。
(五)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五大问题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面临加盟制拓展模式、价格战、邮政新政、家族式管理以及电商话语权五大问题(如图1-7所示),这五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快递企业未来的发展。
图1-7:中国快递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五大问题
二、中国快递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快递市场的发展有这样一个趋势,国内快递“抄”顺丰,而顺丰又在“观摩”国际快递巨头,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顺丰的业务模式反映了国内其它民营快递的未来走势,而国际知名快递巨头的业务模式又部分体现了顺丰的前进方向。
(一)顺丰延价值链上下延伸
顺丰已经开始从单纯的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转型,向上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甚至涉足电商,向下布局便利店,并且试水顺银支付(如图2-1所示),欲打通整个价值链。然而现在看来其电商品牌“顺丰优选”更像是一个布局未来的战略投资,个人猜测其赌的一半是“洞察客户需求”,另一半是“食品安全”(对于其它想跨界电商领域的快递企业而言,或许像当当一样入驻天猫,也是个很好的尝试),而便利店的布局离成功也还有一段距离。
而其它快递公司则结合自身的实力情况,有选择地跟随着。如圆通已经开始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并且布局终端(货物自提点);申通跟着搞了一轮电商(爱买网超),却闪电夭折,而中通和宅急送的电商部门还在酝酿中,对终端的布局也没停歇……
图2-1:顺丰集团产业价值链示意图
(二)UPS的国际化成长之路
UPS以美国国内包裹业务起家,成立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致力于国内市场,奋斗三十年,终于让自己的业务覆盖美国48个州,实现“黄金链接”。此后,随着国内航空政策的放开,UPS恢复国内腹舱业务,到1977年已经可以向美国50个州提供空运服务,到了1981年购买了第一架货机,成立航空公司、IPO,此后,大规模的通过跨国收购的形式进行海外扩张,如果收购TNT的案子能够通过欧盟的审批,那其国际化业务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国内快递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国内快递企业“四步”向前
对照完顺丰和UPS的成长模式后预测:未来几年,国内快递企业的直营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拥有的货机数量会越来越多,而国际化进程也是势不可挡(实质性的国际化也要借助“收购”来完成),并且国内快递市场也会经过几轮的洗牌,最后剩下3-5家继续竞争。
2.“金融”“地产”成长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真心想把快递业务做大,还是要以快递的名义“圈地”,快递企业布局地产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必要的地 “仓储中心”和“分拨中心”,潜在的致力于解决物流最后100米配送问题的便利店或者社区服务点相关物业的建设。
3.中国快递发展四大潜在衍生模式
咨询和培训:适用于行业标杆企业,培训的内容可以是针对快递员工的标准化服务相关的咨询与培训、营销技能培训、话务中心业务咨询与培训(跨行业)、或者是对社区服务点的第三方员工进行的培训等;
数据业务:仿照国际经验,与百度地图或者类似诺基亚中国的手机厂商合作;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信息,统计其消费偏好,有针对性地投递某些新品的试用装等;
零担运输:尝试跨界零担运输;
移动广告:在快递员的服装,以及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递送车辆上开辟广告面,出售广告位,是广大的快递派送大军成为继“分众传媒”后的又一强大第三方媒介平台。
4.终端逆袭——大客户模式
当前快递企业布局终端的模式大概有三种:
便利店,代表性业务为EMS与7-11间的合作,以及顺丰自建便利店;
社区服务站,代表性的案例有城市100,安杰社区服务站、圆通联合万科办的“物业快递代办点”等
自助提货机,代表性的有京东商城社区自助提货柜,亚马逊7-11储物柜。
前面三种模式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即针对最后100米的配送低效所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其实,快递企业也有化被动为主动的机会,通过内部数据库的分析,对社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细致的分析,将消费时间、货型以及居住地点数据进行某种最有组合,然后集中配送。再有就是尝试与CBD内的商业用户签订“总部合作协议”,针对特定公司员工的快件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既可以是基于时效、也可以基于价格等,将零散的货流汇集起来,化零为整,进而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
第三方物流模式分析
来源:全球分析网物流课题组
浏览量:186
日期:2012-06-27 摘要: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尤其是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健全,起步更是受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成为民营第三方快递公司迅速发展的主要推手。当然,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也尤为重要。
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尤其是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健全,起步更是受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成为民营第三方快递公司迅速发展的主要推手。当然,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也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中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流程主要如下图所示:
图表 1 中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流程示意图
浅谈快递与通信企业合作商业模式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鞋网 更新日期:2013-05-14 15:39:28 浏览:4342 【大
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打印】
【中国鞋网-战略管理】电子商务背景下,商品销售方式和购买方式转变,快递配送已成为重要服务。行业竞争加剧,客户服务需求提高,快递如何拓宽业务范畴,健康生存发展成为研究热点。
董莉[1]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产重组,市场细分,做好目标服务谋求发展。孙先强[2]提出通过业务拓展,人员培训,网络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促进民营快递。蔡雪芳,韩海潮,李辉娥[3]指出3G对移动运营市场格局的影响和战略选择。总体来说,多数文章分别从快递企业和移动通信企业各自资源出发挖掘发展新契机。本文将从线上线下的服务内容入手,发挥两者优势,横向上重视快递服务,侧重物流和商流;纵向侧重信息流,依托移动运营商优势,重视软件等开发,增加客户服务内容,谋求共赢。
构建快递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内涵和框架
快递企业可以选取和移动通信公司联合,双方的商业模式可设计为:“软件+信息应用/服务+终端服务”;“ 软件+信息应用/服务+渠道+终端”。双方的合作契合点和盈利创造点在于上端部分“软件+信息应用/服务”共同开发和“终端”营业网点的共用。
商业模式的达成是建立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快递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赢,互“ 注”共建的模式达到目标。具体的资金互溶,股份投资,应该立足于快递企业其战略地位,发展目标,服务开发类型、规模来确定。
从整条价值链出发,快递企业和移动通信企业实现的价值创造和收入模式主要是四大领域。
如上图,坐标图中数字后的内容代表价值创造点;而字母后则是收入模式。横坐标上,显示快递服务从起点到终点,侧重于物流和商流的服务;纵坐标上,侧重于信息流,网络端重视软件等开发,客户端重视客户体验,增强客户服务的安全性和控制感。但无论是哪个象限,各自的输入和输出时相辅相成的。
围绕价值创造点(如图),作为快递企业,依托通信企业收费模式,分为显性模式和隐形模式(嵌入模式)。
显性模式包括共同利用营业网点以减低双方的网点租金;通过互相利用客户流扩大市场,增加快递业务额;此外,利用通信企业开发支付工具,减少与第三方分成,提高利润率。
隐形模式指通过快递服务的收费项目嵌入到移动通信公司的标准资费模式中。依据移动套餐费用中基本套餐中纯业务和终端捆绑,快递企业支持或合作通信企业开发软件、信息服务/内容、手机终端,拓宽收入来源。在可选套餐模式中,快递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和服务内容创新性地打造线上信息服务/内容,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盈利空间。
为了让客户接受快递企业的服务和收费,快递企业可以借助通信企业的能力,推行捆绑和客户细分两大营销策略。
捆绑策略,涉及隐性收费,需要移动通信企业支持,快递企业应该将其重视程度提升到与其服务开发同等的重视程度上。具体操作可以通过其前期与移动通信的软件开发,快递内容服务作为独立应用置于移动通信的网络商店。此外,可在终端(手机)上安装快递信息服务软件。收费模式通过移动管道用于浏览快递服务的流量来计算;此外,对于快递的长期或是重要用户,则可以通过定制相应的流量套餐来付费——例如按照功能、人群等标准来设定套餐,其中套餐付费按比例移动和快递公司共同分配。
客户细分。快递企业基于移动按照人群细分的金卡、银卡等;或者是全球通、动感地带等,依托现有的客户划分为相应的快递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加入相应客户的套餐中,打造适合自身的收费模式、盈利空间,达到营销目的。
基于市场情况,立足实力较强的快递企业、通信企业发展以及客户的需求,从两大行业的价值链入手,依托互“注”共建合作为基础,从线上与线上的服务内容入手,重点借助移动通信企业现有收费模式获取利润,实现价值链上资源和利润共享和共赢。(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参考文献:
[1] 董丽.我国快递业如何在竞争中谋求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3, 3(2).[2]孙先强.国际快递企业发展对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启示[D].江苏:苏州大学,2011
[3]蔡雪芳,韩海潮,李辉娥.3G运营策略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第四篇:快递业发展现状
快递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快递业是当今发展较快的产业。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先进的邮递和运输服务方式,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我国,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社会交流、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多元化寄递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快递服务不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还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相结合,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目前,全球背景下的快递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
中国快递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步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近年来,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大量产生。为了解快递业快递服务业发展状况,促进快递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和安徽省邮政管理局于2007年上半年联合开展了全省快递服务业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快递服务业发展较快,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共同发展的格局,企业实力增强,业务范围拓展,经营业绩提高,但与沿海和内陆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总体规模偏小、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缺乏规范等问题,亟待政府和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
一、安徽快递服务业发展现状
1、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04年经济普查显示,全省经营快递业务的法人企业只有7家,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单位名录库、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库,结合省邮政管理局掌握的情况、经过逐个清查、核实后确认,截至2006年底,全省经营快递业务的法人企业有34家,两年时间,快递企业的数量就增长了3.9倍。快递企业的迅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和商务往来日益增长的实物传递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2、经营业绩大幅提高。2006年,快递企业全年实现快递业务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营业利润大幅提高,为1323.8万元,比上年增长66.4%,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1622.1万件,尽管比上年下降8.1%,但是对业务收入增长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国内同城业务量大幅减少,而附加值较高的国内异地、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均有所增加。
3、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从经营快递业务范围看,同时经营国内同城、国内异地、港澳台及国际业务的企业占35.3%;只经营国内同城及异地业务的企业占
5.9%;仅经营国内异地业务的占17.6%;仅经营国际及港澳台业务的企业各占
8.8%,经营国内异地、港澳台及国际业务的企业占14.7%。
4、企业实力逐步增强。快递业快递企业实力逐步增强。2006年,全省快递企业资产总计为6.5亿元,户均资产为1915.6万元;企业拥有营业网点为2299个;企业从业人员增幅较大,年末为2886人,比上年增长47.5%;房屋建筑面积增幅为11.6%,共计4.4万平方米。
5、服务设施快速增加。从企业的运输设备、分拣设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看,快递业快递服务硬件实力明显改善,2006年被调查企业拥有独立分拣场地面积比上年增长32.5%,为1.2万平方米;拥有收件、派送、分拣等用途的汽车数量为509辆,比上年增长36.5%;摩托车220辆,比上年增长39.2%;计算机665台,比上年增长71.0%;手持终端设备166台,比上年增长295.2%。计算机、手持终端设备投入增长迅猛,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
6、服务方式更加先进。快递企业在上门揽收、投递到户、限时送达等服务功能上日趋完善,先进的信息跟踪技术使跟踪查询服务更加及时、方便。在被调查企业中,提供查询服务的快递企业有33家,占97%,其中能提供按环节跟踪查询服务的企业有32家,占97%。只有1家企业未提供查询服务。
二、安徽快递服务业发展特征
(一)经营主体多元化
快递业快递业已经打破了最初的国有邮政快递(EMS)一揽天下的格局,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等多元化主体相互竞争的格局。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在被调查的快递企业中,国有企业占5.9%、有限责任及股份公司占58.8%、私营企业占17.7%、股份合作及联营企业占8.8%、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占5.9%、其他企业占2.9%。调查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快递市场份额在下降,而民营及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见表1),发展速度加快。
1、国有快递企业占主导地位但发展趋缓。中国邮政EMS先后于1980年、1984年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国际业务方面,依赖万国邮联系统和与TNT集团建立合作代理关系,国内业务方面,依靠遍布城乡的投递网络,国家赋予邮政的普遍服务政策(邮政车辆城市内通行无阻、EMS“邮件”等同于真“邮件”享受铁路、民航的优先装运权等)施用于并非完全符合“普遍服务”内容的国内EMS业务,运用有利的行政资源,国有邮政快递EMS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和近乎垄断的高市场份额状态,1995年EMS国内和国际快递市场占有率都达到了97%。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国有邮政快递已不能满足市场增长与时限的需求,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导致国有企业快递市场份额减少。2006年,快递业国有快递企业快递业务量达1305.2万件,比上年下降17.5%,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80.5%,比重比上年下降9.1个百分点;实现快递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 5.4%,占全部快递收入的73.6%,比重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1561人,比上年增长26.8%,占所有从业人员的54.1%,比重比上年下降8.8个百分点。
2、民营和外资企业比重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民营快递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由于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营快递如:申通、圆通等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外资快递企业自1984年4月,美国FedEx登陆中国后,国际快递巨头纷至沓来,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简称UPS)、德国敦豪(简称DHL)、荷兰天地(简称TNT)都与中国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公司(简称中外运)成立了合资企
件,比上年增加13.9%,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为3.2%,尽管业务量相对较少,但是国际快递业务收入不可小觎,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8.9%,为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表2 分经营区域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情况
国内同城
国内异地
国际及港澳台
其他
合计 业务量(万件)325.9 1244.9 51.3 1622.1 比上年 增长(%)-47.5 13.3 13.9-8.1 占比重(%)20.1 76.7 3.2 100.0 业务收入(万元)3343.5 26693.4 7210.2 805.2 38052.3 比上年 增长(%)-26.9 15.3 28.2 141.9 13.0 占比重(%)8.8 70.1 18.9 2.1 100.0
(三)中部六省位居中游
快递业快递业经营状况在中部六省(湖北、湖南、山西、江西、河南、安徽)中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服务手段和基础设施也基本处在中等水平,湖北、河南快递业经营状况排在前列。
从经营状况看,安徽快递企业数在中部省份中位于第5位,占中部企业总数的12%;从业人数、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排在第4位、快递营业利润排在第3位。中部地区快递企业数最多,利润最好的是湖北省,快递企业有76家。
从经营条件看,快递业快递企业拥有营业网点较多,位于中部省份第2位;企业所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独立分拣场地面积、汽车、摩托车、计算机和手持终端设备都排在中部省份的第3、4位,经营条件较好的是湖北和河南省。
从发展速度看,2006年与2005年相比,快递业快递业务量增速是下降的,排在第6末位,快递收入增速、营业利润增速分别排在第5、第4位。发展速度较快的是湖北、湖南省,快递收入增幅在20%以上。
从户均指标看,快递业主要指标每户企业平均值最高,户均业务量、户均业务收入、户均营业利润均排在中部省份的第1位。
三、快递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快递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关联,2006年快递业全年生产总值(GDP)居全国第15位,而快递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在此位次左右,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居16位,营业利润居14位,业务量居18位,资产居17位。尽管快递业快递业发展速度加快,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相比江、浙、沪及北京、广东等沿海或内陆经济发达地区,快递业快递服务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总体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偏弱。经济发达的地区快递业也发达,相对而言
快递业快递业尚属起步阶段。一是数量少,快递业快递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1%,只是广东的9%,企业总部在广东有20家,而快递业没有总部企业,只有27家单一公司和7家分支机构。二是实力弱,快递业快递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仅有2家,广东为16家;企业户均资产1915.6万元,是广东的79.4%。三是规模小。快递业企业快递业务量、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5%和1.3%,年户均业务收入为1119.1万,只是广东的57.2%;年户均业务量为47.7万件,是广东的97.1%,但是营业利润较小,只占全国的0.3%,户均营业利润为38.9万元,只是广东的10.3%。
2、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格局差异大。从地域看,快递业快递企业主要分布在17个市中的9个市,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铜陵、黄山、滁州、宿州、宣城,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合肥,为15家;其次是芜湖,为6家;其他市分别为1-3家。从市场格局看,企业户均业务量5万件以上的在合肥、蚌埠、滁州、芜湖,其中同城户均业务量达1万件的在合肥、芜湖;异地业务量达4万件以上的在合肥、蚌埠、滁州、铜陵;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达2万件以上的在合肥、铜陵、芜湖、蚌埠。
3、政府监管难度大,单位变动较频繁。快递行业的监督和管理目前还处于比较松散和无序的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快递服务业长期没有具体的管理部门,造成整个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二是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又多是小企业,决定了快递单位变动极其频繁。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变成了个体户;有的企业改制成公司的下属单位或换人承包;有的经营场地、经营内容发生了变化,企业开与关、搬迁、变更等时有发生。三是一些快递企业消亡或变更业务没有及时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提供的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查无此人。这些因素造成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的困难。
4、服务标准不一,服务水平不高。快递服务业由于服务收费和风险标准不一,当快递过程中出现物品损坏、丢失赔偿等问题时,往往引发纠纷,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企业自身而言主要是服务水平不高。第一是管理不规范,由于缺乏规范的流程管理,邮包在哪个环节丢失都难以查到,这也是快递业的普遍问题。第二是从业人员乱,一些中小快递公司招聘的业务员大都没签劳动合同,也没业务培训,其收入不稳定,由效益情况来决定,有些收递员如果发现货物价值不菲,就干脆私吞掉,然后编造丢货理由,还有些素质差的收递员连人带货一起消失。第三是交通工具和服务技术落后,运输设备简陋、服务设施少容易导致邮包运输出现问题。快递业快递企业服务设施相对落后,营业网点只有广东的一半,独立分拣场地面积、汽车、计算机只占广东的4.2%、8.7%和4.9%。
5、市场竞争无序,安全隐患较大。由于快递行业缺乏统一管理,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快递行业利润较大,投资较小,见效较快,进入门槛较低,众多不规范快递公司租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几个雇员,就能开展快递业务,少数快递公司和个体户唯“钱”是图,急功近利,凭借自身成本低廉的优势,随意压低快递资费,超范围经营,这种短期行为,既造成市场过度竞争,又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投错件、发错件、损坏件、丢件、不能按时投递等现象屡见不鲜,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对策建议
快递服务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快递业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1、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快递发展。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逐步完善快递业务市场准入、审批制度。加快法制建设,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和开放的快递市场,推进依法行政,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
2、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服务安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避免无序竞争,建立健全快递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快递服务,开展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面建立完善的、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3、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自身要提高管理水平,打造全方位、综合性、跨区域的快递服务网络,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行业自律,树立商业诚信,遵守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4、筹建快递协会,扶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虽然民营快递公司规模小,但数量多,快递业民营快递企业数量占全部快递企业数的88.2%,他们以其自身机制灵活特点,在快递业迅猛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大力扶持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筹建快递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间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引导民营快递企业通过合资、参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实现民营快递价值链的提升,不断发展壮大民营快递企业。
第五篇:2012年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内容摘要:2012年,由于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和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但是,快递产业增长依然强劲。据快递物流咨询网测算,2012年快递产业业务量呈现40%以上的增长速度,业务量将达到56亿件左右,业务收入将达到1080亿元左右。
快递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网购”快递量比重进一步提高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快运快递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2年,由于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和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但是,快递产业增长依然强劲。据快递物流咨询网测算,2012年快递产业业务量呈现40%以上的增长速度,业务量将达到56亿件左右,业务收入将达到1080亿元左右。其中,“网购”快递业务量占到63%,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这是由于民营快递企业的低价竞争与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助推了“网购”快递的高速发展,让“网购”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双十一”日均最高快件量突破3000万件,创历史日均快件量新高。
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和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快递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邮政法》的决定设立省以下邮政监管机构,三级邮政管理体制建立;邮政业相继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年至2015年)》和《“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快递业;国家邮政局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七个政策措施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快递运单》国家标准和《快递服务与电子信息交换标准化指南》行业标准也正是实施。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民营快递的体量进一步增大
在2012年9月,日均突破200万件的快递企业达到了6家。据快递物流咨询网测算,这6家内资快递企业占到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占到了82%左右,其中前4家占到了63%以上,同比上升了9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民营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84%,同比增长了4个百分点。在国际快递,外资快递企业依然处在主导地位,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占到77%左右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表明民营快递正在崛起,顺丰速运的国际化、圆通速递的包机和申通快递成为中国快件量最大的企业均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此同时,邮政速递物流A股IPO通过审核,它为内资快递企业上市起到了示范与引领作用。
快递企业利润进一步下降,优胜劣汰与兼并
重组进一步加快
据快递物流咨询网测算,2012年内资快递企业平均利润在3%~5%,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左右。由于价格竞争的态势没有改变,用工等成本不断上涨,快递企业“微利化”、利润平均化趋势日趋显着,出现了部分快递企业业务量不足而持续亏损现象,他们不得不面临优胜劣汰或者被兼并重组的挑战。从2012年年初开始,星辰急便重组鑫飞鸿后倒闭;鑫飞鸿被中铁物流兼并,更名为飞豹快递;天天快递被再次被重组;希伊艾斯被红楼集团重组更名为国通快递等案例相继发生,是快递产业进入“十二五”时期最多的一年。竞争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快递企业与电商相互跨界进一步加剧。
2012年电商自快递建物流不断扩张,力促消费者“最后一公里”个性化体验最佳,从而扩大自身在“网购”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像京东、凡客、易讯、苏宁易购、一号店等均有自建快递物流,其市场份额在6%左右。由于他们采取的是用商品销售的利润补贴快递物流,持续的亏损又让他们不得不开放快递物流平台。内资快递企业在“微利化”的情况下向电商平台或电商“跨界”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多数快递企业“跨界”的情况看,效果不明显。总体的情况是“跨界容易越界难”。
航空快件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2012年,顺丰速运自有飞机和包机达到27架;邮政速递物流自有飞机达到17架;圆通速递包机3架;联邦快递包机2架;联合包裹包机2架,较2011年增加了6架。快递企业通过全货机运输部分快件外,主要还是通过客机的“腹舱”运输快件。据快递物流咨询网测算,航空快件占到全部快件量25%以上,航空快件已经占到航空货运量35%左右,是增速最快的一年。航空快递为快递实现800公里以上“次日达”提供了快捷的交通工具,是快递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之一。
外资快递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2012年9月6日,国家邮政局批准美国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和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美国联合包裹)经营国内快递业务。联邦快递首批获准在深圳、广州、杭州、上海、天津、大连、郑州、成都8个城市,联合包裹首批获准在深圳、广州、西安、上海、天津5个城市,分别开展除国内信件外的国内快递业务。这是我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的举措,也是我国国内快递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快递企业规范遇到瓶颈,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凸显
主要表现在: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没有向价值竞争转变,企业的利润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没有跳出“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在“双十一”、“双十二”期间没有快递企业按照价值规律采取“浮动式”定价机制调整市场需求。尽管快递企业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暴仓”现象由2012年出现在集散分拨中心向快递站点转移;快递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恶性危险品引发的事故呈现上升趋势,快递客户的信息出现了“倒卖”现象;特许加盟模式民营快递企业是否向自营模式转变依然存在困惑;“网购”快递与商务快递比例失调;快递车辆技术标准和快递电动三轮车技术标准尚未出台,制约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