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快乐作文
论 快 乐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快乐的真谛。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曾试图界定快乐的含义然而纷繁的复杂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快乐观,人们都把快乐之树种在了各自的心田上。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不知足常乐:不论是明智通达是与民同乐,还是极端自私的独自行乐。说到底,快乐卸了妆无非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那么快乐是否仅仅是物质享受呢?当然不是。快乐不是吃喝玩乐的简单拼凑,也不是个人私敛的浅边满足,财富永远者有时并不快乐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法与快乐画上等号。因此,单纯的物质享受不是真正的快乐。于是人们把快乐的天平倾向了精神享受这一边。但仔细想来精神享受也存在缺陷,有时甚至显得苍白无力。精神舒畅者心中荡漾着快乐,但“穷欢喜”“苦作乐”毕竟缺少物质的“轰响”。
我常常看到给人带来无限快乐的音乐大师生活中却是痛苦。辛劳的科学工作者在获得成功后偶尔看到镜子里两鬓斑白的自己心中也往往掠过一丝酸楚。我还常看到一些劳模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心里高兴。固然他们苦中作乐,变忍受为享乐的的生活态度无不显示出他们惊人的毅力和高贵的品质,但同时也难看出他们的快乐高寒“克己”的意识。严格的说的,这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应该的物质也精神的和谐统一。纯物质与纯精神的享受都已能作为快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将二者融为一体才是完美的快乐。精神与物质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激活快乐的精神细胞:保持精神发愉悦,才能有信心和精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你也许觉得要想获得完全的快乐实在不容易,但是物质与精神并非鱼和熊掌,你完全有可能兼得,关键要靠自己去创造与追求。昨日的创造是今日的快乐的基础,今日的奋斗将是明日快乐源泉。只要你奋斗不息,勇于创造,快乐的安琪儿将永远伴随着你。
第二篇:论快乐教案
一、导入
钱钟书曾说:“假如人生是一本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了好多空间。”这一方面显示了钱钟书的谦虚,另一方面也点明了这本散文集的内涵。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1941年出版,总共只有10篇散文,不到3万字来谈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他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而这一切他都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之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轻者令人绽然,重者令人喷饭,笑过之后又让人们沉思良久,咀嚼回味再三,每有会意,无不拍手击节。钱钟书散文风格是博杂、幽默而深邃。
《写在人生的边上》不仅内容,而且表现手法也非常博杂,举凡嬉笑、讥讽、幽默、夸张、拟人、引经据典、类比取譬、小说笔法等各种手法都会被他熟练而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显示了惊人的博学和才力。而作为一位智者,他的思想和洞见又是那样的深邃,这使得他的幽默和调侃超越了自身的限度,而且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成为人生之书。
《论快乐》是《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钱钟书的文章,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阅读,仔仔细细地把玩,方能领悟到其中的妙处。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政论性亦很强的随笔。思路奔放开阔,文意层层见深。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
二、阅读鉴赏
思考: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快乐,请概括每段内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简要说明所运用的方法。
明确:
(1)从多种民族语言、心理和文化的角度论说快乐的飘瞥难留。列举法语、汉语、德语以及《西游记》《酉阳杂俎》《广异记》等例子,反复论证,更有说服力。
(2)“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幽默又带有讽刺。
(3)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幽默,富有讽刺意味。
(4)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因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用了大量的事例,反复论证,更有说服力。语言幽默而带讽刺。
(5)指出“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思考:依据以上分析归纳的结果,试梳理本文的结构。
明确:
1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
2人生虽然痛苦,但是并不悲观。
3一切快乐享受,都取决于精神。
4发现乐由心造,是文化的进步。
小结:
本文思路开阔(所举事例包括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令人目不暇接),文章层层见深(由词语的解释到论断的生发再到观点的延伸,文意不断地向更深层推进)。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对快乐的种种理解。
思考: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反复举例、一再强调“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上世纪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必胜论”、中国“必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论快乐》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言,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
思考:揣摩语言、品味语言。
1、下列比喻有何含义?作者借此分别表明了什么观点?
①“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
比喻“快乐是忍受痛苦的希望”,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②“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比喻“心情不快乐时难以体会美好的东西”,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快乐属于精神。
2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①人生虽痛苦,但它始终使人抱着快乐的希望;
②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3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①为了阐发“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观点;
②寓庄于谐,以幽默启发读者深思。
4、作者为什么认为“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从此痛苦不再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战胜了物质。
5、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分别是什么?
①“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现实生活中,尽管有很多不如意,甚或是痛苦,但人终究抱有快乐的希望,故虽痛苦却不悲观。
②“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快乐自精神来决定(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因而肉体的痛苦由于内在精神的作用变得并不可怕了,于是,人可以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乐来。
③“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因为“快乐”是短暂的,所以“永远”与“快乐”是矛盾的,就好像“四方”和“圆形”、“静止”和“动作”是矛盾的一样。
④“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
我们现在受苦,是为了换取将来的快乐。
6、“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它”指“快乐”,人类努力奋斗的历史就是人类渴望和不断追求快乐的历史。
7、“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精神状态不好,再好的物质刺激也不能使人快乐。
8、“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指出正邪两种人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得到的快乐是相同的。
总结:
我们要辩证地对待生活,我们既要拥有对快乐的希望,但又不能为了快活而快活。日子都是平凡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我们只有充实地生活着,那才叫真正的快乐。
第三篇:论快乐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快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快乐读后感1钱老的书中总是透露着幽默和睿智。需要用心来细细地品味文章的深层次的涵义了。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直白,它需要细细品味,像酒一样,越品越感受到它的真实。同时也能体会到智慧的深邃。《论快乐》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智慧的文章。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再说“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快乐。而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掩卷沉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面对的、经历的、回想的大多数是拼搏时的艰辛,失败时的痛苦。而成功时的快乐则是奋斗过后的一个界碑,那只能是一瞬间的感受,进步的人在快乐瞬间过后,便会越过这个界碑,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将会面对艰辛和痛苦。而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快乐”,但那也会是短暂。
钱老在文章的末尾写到,“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得玩笑。”“矛盾”这个概念小而理解就是对不相容的事物的一种描述,大而解释则又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哲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它能将不管多大的问题给简而化之,用一个概念就概括了,但同时又神圣得让人不敢去触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都处在矛盾之中,哲学也不例外。那与快乐相矛盾的事物是什么呢?痛苦、绝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来概括,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谁能给出快乐的具体概念呢?“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他反对将“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并且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由此就递进得到了“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这样一个论断。这与钱老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
再想想我们,物质上的富裕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
仔细想想,恐怕是物质上的富足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那么这些是谁的责任呢?是社会,还是我们自己呢?都有。
论快乐读后感2《论快乐》是每周一读中第五单元:道德与伦理中的一篇文章,作者钱钟书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记得师范初涉《围城》的时候,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位睿智的老人,工作以后又将它认真细致地重读了一遍,加之年龄的增长,就愈加能从他的幽默洒脱的文笔中领略他的个人魅力。
《论快乐》也是这样一篇充满他智慧的小短文,广博深湛,俯仰拾掇,字字珠玑。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欢娱嫌夜短”;再说“ 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快乐。而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主旨。
快乐是什么?这个不知问和被问过多少遍的问题如今仍反复出现在我们面前。有人从字面上直译快乐,就是很快的,值得我们高兴的事,的确是这样。在很多场合上我们会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发出诚挚的祝福,祝他们快乐,而且是很贪婪的希望他们每天都快乐,但现在看来,也许这真的只是一种愿望,快乐是一种奢侈品:“‘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也终于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毫不怜惜地把‘快乐’这个词大方的送出去。钱老有他的解释,我也有我自己的理解。当然他总能给我带来许多新的启迪,并使我受用终身。虽然他在文章中也没有给快乐下明确的定义,但是他说了这么一句,“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他反对将“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并且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由此就递进得到了“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这样一个论断。正如他所说属于精神的,快乐其实是一种心理感受。要不要快乐由你自己决定。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一种气魄。有人说,快乐有时就像在天上飞的风筝一样,虽然有时你看不见它,但线在你手中,它不会飞远,只要你愿意,快乐就会随时围绕着你,直到永远。拥有了一颗快乐的心,你就知道,快乐是无处不在的。有人说痛苦。其实痛苦和快乐原来是一对孪生兄弟,不同的只是在于你的选择。就好像冬天和夏天一样,如果你选择夏天,认为夏天会给你带来快乐,然而冬天定会来临,它并不会给你带来不幸和痛苦,只是你选择了夏天而拒绝了冬天,所以才有不幸和痛苦的产生。其实,不管是夏天或冬天,对你来讲都没关系,不同的只是你的感受。
快乐,每个人都经历过,(读书笔记)只是那种感觉太短暂,有时候会让我们忘记在那段时间里的我们,只因为她短暂,让我们还来不及享受,只有回味的权利。也是因为短暂让我们觉得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会有很多人抱怨上帝眷顾自己,因为自己不快乐。其实快乐和机遇是一样的,在每一个人的手里握着,只是有的人把握得住,所以他们觉得很快乐,而有的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总是埋怨别人的不是,老师给自己制造苦恼殊不知,快乐已经和他丢弃的时间一样溜走了。
对于我们这代80后,对快乐的感受一定和钱老所在的年代大不相同。当我终于理解父母的指责源于他们的爱时,我会快乐;当得知自己暗恋了好久的心上人同样也暗恋我的时候,我会快乐;当和朋友通宵聊天喝酒狂欢的时候,我会快乐;当找工作处处碰壁突然有人告诉我“你被录取”的时候,我会快乐;当上网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帖子或博客点击率大增的时候
我会快乐……其实快乐很简单,就在于你会不会满足。人家说,知足者长乐。
在我眼里,快乐真的是很容易很简单的,和朋友在一块聊天,和家人一起吃饭,一直存在的就是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哪怕得到别人的称赞也会觉得很快乐。由此看来快乐是很容易得到的,所以在我的快乐观里,快乐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你有积极的生活态度,遇到不幸的事不要一味的去想,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去获取人生的真谛。
一个人的快乐与否大部分决定于自己,只有少部分在别人手中,所以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把握好自己手中的那一份让自己快乐的活着,这样不仅会使自己快乐,在你操纵自己手中的这份权力的同时,你也把别人在你手中掌握的快乐给散发了出来,自然而然,他们也会由被动为主动的去操纵去参与快乐。
快乐是简单又不简单的东西,其主动权在每个人的手中,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去寻求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论快乐读后感3钱老的书中总是透露着幽默和睿智。记得高中时捧着《围城》,几个同学看的时候笑得抱成一团。《论快乐》是钱老《写在人生边上》小集。中的一篇文章,我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想到的跟以往是大不相同的。因此,现在再重读这篇文章时,感觉也是跟原来不同的,绝不是原来单纯地觉得好笑。现在则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章的深层次的涵义了。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直白,它需要细细品味,像酒一样,越品越感受到它的真实。同时也能体会到智慧的深邃。《论快乐》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智慧的文章。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欢娱嫌夜短”;再说“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快乐。而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主旨。
掩卷沉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面对的、经历的、回想的大多数是拼搏时的艰辛,失败时的痛苦。而成功时的快乐则是奋斗过后的一个界碑,那只能是一瞬间的感受,进步的人在快乐瞬间过后,便会越过这个界碑,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将会面对艰辛和痛苦。而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快乐”,但那也会是短暂的瞬间,因为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筛。把落伍的给清理出去。这个时候,他还能快乐吗?
钱老在文章的末尾写到,“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得玩笑。”“矛盾”这个概念小而理解就是对不相容的事物的一种描述,大而解释则又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哲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它能将不管多大的问题给简而化之,用一个概念就概括了,但同时又神圣得让人不敢去触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都处在矛盾之中,哲学也不例外。那与快乐相矛盾的事物是什么呢?痛苦、绝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来概括,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谁能给出快乐的具体概念呢?钱老在文章中也没有给快乐下定义,但是他说了这么一句,“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他反对将“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并且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由此就递进得到了“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这样一个论断。这与钱老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旧中国,内忧外患,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而像钱老这样的知识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空有一身的才能却不能得到施展。在当时,钱老等一大批的知识分。高举民主救国的旗帜,传播先进的文化,用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救国的斗争中去,虽然生活上境遇很差,但他们是乐观的,在斗争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此时的他们一定是快乐的。
再想想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物质上的富裕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因为在大学生中流行着“郁闷“这样一个字眼。我想,接受着高等教育,生活上无忧无虑的天之骄。们;未来国家、民族的栋梁们,理应是这片土地上最富有激情、最富有活力的群体,何苦要天天发出“郁闷”这个听起来不快乐的词语呢?
仔细想想,恐怕是物质上的`富足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那么这些是谁的责任呢?是社会,是家长,还是我们自己呢?都有。社会的大气候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家长望。成龙的心态会让我们这些度过了高考独木桥的大学生有种优越感。但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上了大学后没有了父母在身边,没有了中学时老师的管教,学业的轻松让我们不禁觉得飘飘然。有同学沉迷于花前月下,有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同学沉迷于吃喝玩乐。虽然这些都是少数,但他们却让其余的多数在心态上发生了变化。他们会认为,“他们活得多潇洒,多快乐,我们这样可真是郁闷。”但是想想,他们那是真正的快乐吗?真的是永久的快乐吗?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西方有句谚语“智慧是快乐的源泉”。要想拥有快乐,我们就要先拥有智慧。应该时刻保持刻苦努力地学习,书本中的知识被你掌握了就是智慧。智慧是快乐的源泉,要最终感受到快乐就要去用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你也会遇到痛苦,但那是得到快乐的必经之路,因为寻找快乐,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事物是矛盾而统一的,在奋斗中慢慢地体会寻找快乐的激情,为了快乐,让我们去奋斗吧!
论快乐读后感4《论快乐》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文中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复阐述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文章不仅文采斐然,议论也深入浅出,活泼灵动,通篇蕴含着浓郁的幽默与睿智。而且这种幽默并不是那种没有半点营养的滑稽,作者可以说是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文章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让人笑过之后又让人沉思良久,再三咀嚼回味……
在我看来,快乐实在是个是个平凡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它,享受它的权利,我们也确实都在追求它,享受它。千百年来,中国的骚人墨客尽是咏些离愁别绪,怀才不遇的东西,愣是没让“快乐”染上些文人的雅气。但钱钟书却在快乐前加一个论字后,好像将本是通俗的东西文学化了,就像是一首打油诗经大师之手后立马变成了古体诗,顿时让人觉得深刻了不少。作者站在人生的边上谈论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人生天地,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启迪。
曾经读到过这么一段话:“死亡才是真正的永恒。人类千方百计地追求永生,一旦真正达到永生便会发现,这永生不过是物质的长存,精神却无法一成不变地存在。”生命如此,快乐亦如斯。钱钟书开篇另辟蹊径,从法语、汉语、德语的精微之处分析入手,提出“快乐”的“快”说明“乐”不能持久,“快”意味着人生一切乐事都短暂难留,“欢娱嫌夜短”啊。在生活中,人们也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快乐的时光特别容易过去。“永远快乐”是古往今来人们一直的期待和祝福。
但钱钟书的《论快乐》却告诉我们:“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因为苦难和荒诞才是人生的本质——“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 有快乐就意味着有快乐过后的冷清,寂寞;有了繁华也就意味着有繁华过后的凄凉。于是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没有了永恒,能永恒的惟有痛苦,犹如作者说:“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能使你尝到什么叫永生的滋味。”
不过,钱钟书接着又告诉我们:人生虽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因为“精神是一切快乐的依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他觉得:快乐是一种心境,拥有了快乐的心境,就拥有了永久的快乐。在文中钱钟书举了穆勒对“快乐”的说法,从对立面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作比较。” 即把快乐分为肉体而和精神两种来谈,而钱钟书则反对这一种说法,他认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
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但如果精神不痛快,“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东西,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惟有精神上的愉快才能使人真正得到快乐,如果精神上不愉快,那么再美味的食物也食之无味,在漂亮的花朵也熟视无睹。所以说“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了一步”,也就是说人懂得了怎样使自己快乐,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于是便懂得自得其乐。佛家亦有云:“快乐即在你心中”,故快乐是精神上的,是人的一种心态。
接着钱钟书又用了一系列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他说,世人懂得了快乐是一种心态后,于是便有人从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如苏东坡就 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还有诺凡利斯、罗登巴煦、白洛柯斯等人都能把忍受变为享受,这是精神对物质的最大胜利,所以保持快乐的心态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们都希望快乐地活着,但不要指望有这种美事,人只能总是痛苦而偶尔快乐地活着。面对这样的人生,我们只有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态才能把人生过出美好的滋味来。
论快乐读后感5像快乐这一司空见惯的感情,在钱钟书的笔下也能博古通今,左右逢源。他类征连引、纵横比照,在贯通古今中外之间,挟春秋之笔意、诗话之征言、老吏之判笔、老叟之睿智,移情于谈艺,泄愤于讲史,抒怀于论世,对古今中外之世道、人心、文化,进行了一次总挖掘,升天入地,追古索今,既有神仙之乐,又有鬼魅之痛,既有暂得之快,又有永逝之苦。在文明人的生活中,既有身体的困倦,更有精神的痛苦。但“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如果“有人能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补偿”,那么“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尽管这也许是自欺欺人,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与洒脱。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离骚》、《史记》、《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巨著,还有其他人的丰功伟绩又何尝不是痛苦者的凄然一笑,痛苦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呢?
轻轻松松而有意思地活着,不要指望有这种美事,人只能痛苦而有意思地活着。只要是人绝少有愿意无意思地活着,这就注定了痛苦的人生,犹如田震在《执着》中所唱:“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漂泊”。我想,漂泊可以是暂时的,但痛苦却是一辈子。人生是痛苦的,只有意思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正视眼前的困难,并克服它,而有意思地活着!
《论快乐》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澈阐发,其高深之处吾恐难以尽解。但其对我还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非常值得吾辈细细品味!
论快乐读后感620xx年01月15日 读完《论快乐》这篇文章,让我对快乐这个平时看来很普遍的名词又多了一份认识。
有人从字面上直译快乐,就是很快的,值得我们高兴的事,的确是这样。在很多场合上我们会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发出诚挚的祝福,祝他们快乐,而且是很贪婪的希望他们每天都快乐,但现在看来,也许这真的只是一种愿望,快乐是一种奢侈品:“‘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也终于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毫不怜惜地把‘快乐’这个词大方的送出去。快乐,每个人都经历过,只是那种感觉太短暂,有时候会让我们忘记在那段时间里的我们,只因为她短暂,让我们还来不及享受,只有回味的权利。也是因为短暂让我们觉得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会有很多人抱怨上帝眷顾自己,因为自己不快乐。其实快乐和机遇是一样的,在每一个人的手里握着,只是有的人把握得住,所以他们觉得很快乐,而有的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总是埋怨别人的不是,老师给自己制造苦恼殊不知,快乐已经和他丢弃的时间一样溜走了。
再者,快乐在不同人的眼里也是不一样的,对名利看中的人在自己得到更高的权利时,会觉得这是快乐的时刻;对成绩看中的人而言对自己取得高分就是一种满足,一种快乐;对于唯利是图的人来说,哪怕得到一丁点好处也会沾沾自喜;在无私的人看来,能帮到别人那就是一种幸福。这样看来快乐并不是完全褒义的,有些人的快乐并不能为所有人所接受。
快乐的确是好东西,他会让人们去不断追求,在追到并享受之后,又会去找寻新的快乐,与其说是一种继续不如说是一种弥补,弥补之前未能好好拥有,但是,人们却未发现其实每一个快乐的过程我们都享受了,只是因为太短促,会让我们觉得我们好似没有珍惜,也许这就是快乐存在的意义,他让人们不断拥有又不断追寻,让人们对它变得贪婪,就好像是一种人生目标,当我们实现一个梦想时,会很快乐,但无论什么样的梦想都回过时,所以我们会重新加快脚步,寻求下一个理想,换句话说就是寻找下一个快乐。在我眼里,快乐真的是很容易很简单的,和朋友在一块聊天,和家人一起吃饭,一直存在的就是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哪怕得到别人的称赞也会觉得很快乐。由此看来快乐是很容易得到的,所以在我的快乐观里,快乐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你有积极的生活态度,遇到不幸的事不要一味的去想,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去获取人生的真谛。一个人的快乐与否大部分决定于自己,只有少部分在别人手中,所以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把握好自己手中的那一份让自己快乐的活着,这样不仅会使自己快乐,在你操纵自己手中的这份权力的同时,你也把别人在你手中掌握的快乐给散发了出来,自然而然,他们也会由被动为主动的去操纵去参与快乐。
快乐是简单又不简单的东西,其主动权在每个人的手中,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去寻求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论快乐读后感7很多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发出诚挚的祝福,祝他们快乐,而且是很贪婪的希望他们每天都快乐,永远快乐,但现在看来,也许这真的只是一种愿望,快乐是一种奢侈品:“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终于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毫不怜惜地把‘快乐’这个词大方的送出去。
快乐是易逝的,“欢娱嫌夜短”;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真正的快乐。
掩卷沉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面对的、经历的、回想的大多数是拼搏时的艰辛,失败时的痛苦。而成功时的快乐则是奋斗过后的一个界碑,那只能是一瞬间的感受,进步的人在快乐瞬间过后,便会越过这个界碑,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将会面对艰辛和痛苦。而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快乐”,但那也会是短暂的瞬间,因为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筛子,把落伍的给清理出去。这个时候,他还能快乐吗?
现在在80后90后学生中流行 “郁闷“这样一个字眼。为什么接受了高等教育,未来国家、民族的栋梁,理应是这片土地上最富有激情、最富有活力的群体,何苦要天天发出“郁闷”这个听起来不快乐的词语呢?无非是物质上的欲望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那么这些是谁的责任呢?是社会,是家长,还是我们自己呢?都有。社会的大气候会影响我们的思想,但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当看到有同学沉迷于花前月下,有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同学沉迷于吃喝玩乐。虽然这些都是少数,但他们却让其余的多数在心态上发生了变化。他们会认为,“他们活得多潇洒,多快乐,我们这样可真是郁闷。”但是想想,他们那是真正的快乐吗?真的是永久的快乐吗?
对于学生,什么才应该是真正的快乐?西方有句谚语“智慧是快乐的源泉”。要想拥有快乐,就要先拥有智慧。应该时刻保持刻苦努力地学习,书本中的知识被你掌握了就是智慧。智慧是快乐的源泉,要最终感受到快乐就要去用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你也会遇到痛苦,但那是得到快乐的必经之路,因为寻找快乐,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事物是矛盾而统一的,在奋斗中慢慢地体会寻找快乐的激情,为了快乐,大家去奋斗吧!
【论快乐读后感】相关文章:
1.《论快乐》读后感
2.《论快乐》的读后感
3.读后感论快乐总结
4.论快乐读后感范文
5.论快乐读后感作文
6.论快乐阅读答案
7.美文欣赏:论快乐
8.论快乐的读书心得
9.钱钟书《论快乐(节选)》
第四篇:8 论快乐_教案
广东教育出版社 论快乐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重要句子含义,学习运用比喻手法的作用。3.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高雅格调的快乐观。教学重难点:
1.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2.本文的语言特色(善用比喻)。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锺书。显然,这位外国朋友把钱锺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钱锺书在我国文化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文化奇人写的文章——《论快乐》。
二、作者介绍
钱锺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生于无锡城书香门第“钱绳武堂”,古文家钱基博的长子,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周岁抓阄,抓了一本书,取名“锺书”。19岁考清华,因中英文特优,被破格录取。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后同赴英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41年曾羁居于沦陷的上海,创作颇丰。1949年,清华任教。1953年调中国文学研究所。1969年与杨绛同下到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回京。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作者代表作: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鬼·兽》;长篇小说《围城》。
三、读作者(1)偏才钱锺书。
钱锺书出生诗书世家,自幼受到经史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英文,数学等理科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1933年大学毕业。1935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2)勤奋刻苦的钱锺书。
钱锺书还有读大部头字典的兴趣,时时读得开怀大笑。每读一书,他都要做读书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供自己写作时连类征引。杨绛在1973年为钱锺书整理读书笔记时,有整整五大麻袋之多。
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从1936年留学牛津时起始一直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间很长。人们都说钱锺书先生博学、记性好,不知道他读书多么勤奋刻苦用功,这七万多页的读书心得笔记是最好的见证。
(3)记忆力惊人的钱锺书。
钱锺书记忆力惊人,书读一遍即能成诵,当年在清华大学文学院读书时甚至提出了“横扫清华图书馆”,有人称他记忆为照相式记忆。有一次中文系的一位同学从图书馆回寝室大喊大嚷:“不得了!不得了!”大家惊问怎么回事,原来这位同学是研究唐诗的,他为了考证一个典故,在图书馆中遍寻未获,正巧碰到了钱锺书先生,便上前请教。钱先生笑着对他说,你到那一个架子的那一层,那一本书中便可查出这个典故。这位同学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这个冷僻的典故,因此他大为惊讶。传说有学生将拼凑的论文交给他,他未置评价,只将文章内容出处一一列举出来。
(4)小事糊涂的钱锺书。
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锺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锺书。(参见孔庆茂著《钱锺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5)淡泊名利的钱锺书。
198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以荣誉文学博士的头衔和薪金外另赠4000美元价值的书籍的酬金,特邀钱锺书前往讲学,却被钱先生拒绝了。
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先生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会得到一笔酬金时,他一笑说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广东教育出版社
难道还对钱那么感兴趣吗?”
1990年,导演黄蜀芹想在电视剧《围城》片头加一组钱锺书工作的照片,也遭钱先生拒绝了。钱锺书拒当“东方之子”,也早已成为美谈。
国外曾有人认为,如是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锺书才能当之无愧。而钱锺书则表示:萧伯纳说过,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危害更大。
钱锺书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露脸。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他执意谢绝,在电话中,他对那为女士说:“小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6)博学的钱锺书。
钱锺书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钱锺书是我国英语界公认的权威,当年曾参加翻译定稿《毛泽东诗词》。钱锺书在美国讲学,其英语口才,技惊四座。一位哈佛大学的美国学者说,这样漂亮的英语,算来算去只有哈佛的一位语言学教授英语水平堪同钱媲美。1978年他首次到意大利出席第26届欧洲汉学会,用意大利语作即兴发言,随意援引意大利文学,意大利语言咬音之准,味道之纯,引起了意大利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四、读作品 1.写作背景。
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方面,抗日军民正进一步积聚力量,准备将日本侵略者最终赶出中国;另一方面,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必胜论”,中国“必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论快乐》一文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告,世界上就“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由于抗战,人们的生活遭到了很大的困难。文章强调人的快乐来自于精神,“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这对鼓舞人们克服各种困难也不无益处。
文章通篇引经据典、谈笑自若、大开大阖、触类旁通,又为当时困境中的文人树起了一个楷模;从而在坚持抗战、不忘学业上使人受到种种启发。2.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重要句子含义,学习运用比喻手法的作用。(3)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高雅格调的快乐观。广东教育出版社
3.生字。4.理清思路:
全文围绕“快乐” 有哪些主要论断?这些论断之间有怎样的联系?(1)快与乐的关系。
(2)永远快乐是不能实现的。(3)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4)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决定的。(5)发现快乐由精神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
词语的解释——论断的生发——观点的延伸(不断地向更深层次推进)。5.问题探究:
(1)钱锺书论“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时,运用了“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 ”这样的三个比喻。试比较:这三个比喻在想表达的意义上彼此间各有什么细微不同?但最终又共同想表达什么深层意思?
“吃药的方糖 ” ——甜只是表象,苦才是实质。
“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 ——为快乐而作的种种努力只是一种徒劳。“钓钩上的鱼饵 ” ——为快乐所作的努力有可能成为你致命的原因。
文章论述了快乐的诱惑(结果可能是苦的、徒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都使我们甘心情愿付出种种努力,所以人生虽然痛苦,但并不悲观,因为它始终抱着快乐的希望。
(2)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提示:①为了阐发“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观点。②寓庄于谐,以幽默启发读者深思。
(3)作者认为,“把快乐分肉体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为什么? 提示:①没有精神上的愉悦,再好的物质刺激也不会发生作用。②如果精神愉悦,痛苦也可以成为快乐的契机。
(4)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提示:①人生虽痛苦,但它始终使人抱着快乐的希望。②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5)如何理解“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句话?
提示:能看出矛盾的人是富有智慧的人,既然能看出矛盾,就必须解决矛盾,就要为此 广东教育出版社
付出代价。
五、读自己
谈谈你对快乐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篇:《论快乐》的读后感
钱老的书中总是透露着幽默和睿智。记得高中时捧着《围城》,几个同学看的时候笑得抱成一团。《论快乐》是钱老《写在人生边上》小集子中的一篇文章,我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想到的跟以往是大不相同的。因此,现在再重读这篇文章时,感觉也是跟原来不同的,绝不是原来单纯地觉得好笑。现在则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章的深层次的涵义了。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直白,它需要细细品味,像酒一样,越品越感受到它的真实。同时也能体会到智慧的深邃。《论快乐》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智慧的文章。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欢娱嫌夜短”;再说“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快乐。而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主旨。
掩卷沉思,(读书笔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面对的、经历的、回想的大多数是拼搏时的艰辛,失败时的痛苦。而成功时的快乐则是奋斗过后的一个界碑,那只能是一瞬间的感受,进步的人在快乐瞬间过后,便会越过这个界碑,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将会面对艰辛和痛苦。而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快乐”,但那也会是短暂的瞬间,因为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筛子,把落伍的给清理出去。这个时候,他还能快乐吗?
钱老在文章的末尾写到,“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得玩笑。”“矛盾”这个概念小而理解就是对不相容的事物的一种描述,大而解释则又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哲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它能将不管多大的问题给简而化之,用一个概念就概括了,但同时又神圣得让人不敢去触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都处在矛盾之中,哲学也不例外。那与快乐相矛盾的事物是什么呢?痛苦、绝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来概括,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谁能给出快乐的具体概念呢?钱老在文章中也没有给快乐下定义,但是他说了这么一句,“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他反对将“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并且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由此就递进得到了“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这样一个论断。这与钱老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旧中国,内忧外患,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而像钱老这样的知识分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空有一身的才能却不能得到施展。在当时,钱老等一大批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救国的旗帜,传播先进的文化,用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救国的斗争中去,虽然生活上境遇很差,但他们是乐观的,在斗争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此时的他们一定是快乐的。
再想想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物质上的富裕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甚至物质上的富足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西方有句谚语“智慧是快乐的源泉”。要想拥有快乐,我们就要先拥有智慧。应该时刻保持刻苦努力地学习,书本中的知识被你掌握了就是智慧。智慧是快乐的源泉,要最终感受到快乐就要去用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你也会遇到痛苦,但那是得到快乐的必经之路,因为寻找快乐,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事物是矛盾而统一的,在奋斗中慢慢地体会寻找快乐的激情,为了快乐,让我们去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