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三
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各种方法篇
三、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的问题 1.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升本和对口生直接填报平行志愿,要考虑在高校选择的顺序上保持一定的梯度。其它批次(艺术类除外)的平行志愿是第二志愿,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起作用,所以考生应该把估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报对象,并注意在选择院校顺序上有一定梯度。
2.平行志愿投档,分数容易扎堆,专业也容易扎堆,如果专业不服从调剂,就容易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只有征集志愿的机会,如果高校计划都已完成,那连征集志愿的机会也没有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每个高校志愿可选5个专业,考生应将专业志愿适当分散,拉开档次,合理搭配,保持一定的梯度。同时,建议考生尽可能5个专业志愿都填,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3.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志愿填报,填报时间截止前可以进行不超过两次的修改,考生志愿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截止后将无法更改。网上填报志愿后,县(市、区)招办将依据考生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交考生签字,考生签字确认后,录取时不得放弃志愿;未经考生书面签字确认的志愿,将不作为投档依据。对口生、专升本志愿和各批次的征集志愿,网上保存后不再签字确认,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作为投档依据。
4.注意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
(1)第一次填报:6月25日8:00—6月28日18:00,填报提前批本专科、艺术与体育类本专科、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批和专升本志愿;书面签字确认时间(专升本不签):6月30日—7月2日。
(2)第二次填报:6月30日8:00—7月4日18:00,填报本科一批、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和对口生志愿;书面签字确认时间(对口生不签):
7月6日—7月7日。
(3)第三次填报:7月6日8:00—7月10日18:00,填报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书面签字确认时间:7月12日—7月13日。
以上只是我给教你报考志愿的方法,至于具体院校的选择,就看你努力选择了,最终的决定权在于你自己。祝愿高考成功、人生幸福!报考的整个过程以及最重要的事项大致就是这些,关键部分是:
校和各专业都要服从调剂。
第二篇: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河南省招办10招教你填报志愿
三种志愿模式要理清
今年,我省志愿模式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完全“平行志愿”,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升本及对口招生院校。
第二种,是“顺序志愿”加“平行志愿”,如本科三批、高职高专一批、高职高专二批及提前录取除艺术之外的其他院校等。
第三种,是完全“顺序志愿”,如提前录取的艺术院校。
“不同志愿模式投档录取规则不同,对考生填报志愿的影响很大。”杨智磊说,考生必须了解和掌握。
保存后的志愿就算数
今年省招办简化了网上填报志愿的步骤,取消了提交键,只有保存一个键,只要保存后的志愿都有效。杨智磊提醒考生,网上志愿填报模拟系统今日已开通,考生一定要提前练习,以免犯技术性错误。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志愿填报,填报时间截止前可修改(最多两次),考生志愿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截止后就无法再改了。
网上填报志愿后,县(市、区)招办将依据考生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交考生签字。考生签字确认后,录取时不得放弃志愿;未经考生书面签字确认的志愿,省招办不作为投档依据。对口生、专升本志愿和各批次的征集志愿,网上保存后不再签字确认,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作为投档依据。
提前批艺术院校:第一志愿尤其重要
对于提前录取的艺术院校来说,由于“顺序志愿”强调考生志愿的顺序性,因此,考生第一志愿的选择就特别重要,第一志愿投档时,各校同时阅档并决定录取与否。第一志愿录取满额的院校,后续志愿就不再投档了。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依次投后续志愿档案补充。在“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除慎重选报第一志愿之外,选报第二志愿学校时也需要注意,必须与第一志愿学校拉开较大的距离,这样第二志愿才可能发挥作用。一本二本:要“冲一冲 稳一稳 保一保”
今年,对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对口生和专升本来说,实行的是完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考生要“冲一冲 稳一稳 保一保”。平行志愿对高分考生特别有利,填报志愿时只要对自己的成绩定位准确,并注意拉开志愿学校的档次,就可以选报比较心仪的大学。平行志愿就是按高考成绩对考生排序,逐分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只要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也就是说,考生不会因为未被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院校录取,而失去被排列在第2-6院校录取的机会。
所以,对于同一组平行志愿,几个院校志愿之间应该有梯度,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高校填报在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位置,最靠后的位置要考虑填报“保底”的院校。
三本与高职院校 二志愿要考虑 今年,三本、高职高专一批、二批及提前录取除艺术之外的其他院校,实行的都是“顺序志愿”加“平行志愿”的模式。对这些院校来说,第一志愿同样比较关键。
杨智磊分析说,由于考生志愿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不均衡性,一些院校报考人数过多,势必造成第一志愿考生落选,而有些院校报考人数较少,第一志愿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第二志愿就会发挥作用。对这些批次来说,第二志愿是平行志愿,4个平行志愿此时是平行投档,但都属于第二志愿。在报考时,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报对象,并注意拉开档次。兴趣、爱好、特长要放第一位
杨智磊建议考生,选报升学志愿,必须把兴趣、爱好、特长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
知分报志愿的“利”在于考生知道成绩后,没有了估分的烦恼,填报志愿时心里“亮堂”、“有数”,选择志愿时不会偏离自己的成绩。不过,也有弊端,就是易扎堆报考,导致志愿不均衡。
为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了解全体考生的成绩状况,省招办在公布分数线时还将公布分数段统计情况,让考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对招生学校和专业合理分层定位,考生要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评价标准,参考近几年学校在我省招生的报考情况及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情况,还可参考有关评价机构对高校与专业的综合排名。考生填报志愿首先要了解招生政策和规定,另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类别招生规定。
读懂志愿设置 注意院校和专业填报顺序
志愿设置有三大构件,即院校志愿、专业志愿、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志愿”是在录取中决定投档指向和安排学习专业的:“院校志愿”决定投档指向,是供招生管理部门使用的;“专业志愿”和“专业调剂”是让招生院校看的,是学校录取考生安排其学习专业时使用的。
其次,院校与专业都有顺序要求。就院校志愿来说,顺序志愿很明确用“1”、“2”等序号标示出来了。即便是平行志愿,1-6也要注意其顺序性,在一定条件下也是起顺序作用的。就专业志愿来说,每个院校志愿后面可以填报1-5个专业志愿。录取安排学习专业时,是按考生专业志愿的前后顺序安排的。
“当然,学校安排专业也有其规则,如志愿优先原则、分数优先原则以及分数级差原则等,不论哪种原则,里边都还有一个专业志愿顺序的问题。”杨智磊说,考生在选择和填报志愿时,无论学校还是专业,都必须注意其顺序的安排,一般应当把最心仪的放在靠前位置,并拉开档次,保持梯度。让志愿表完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志愿表的完整性与充分性,一是各批次志愿都要填,尤其是考生成绩达到或者接近某批次分数线时,必须填报;二是院校志愿尽量填满,不要空着不填;三是专业志愿也尽量填满;四是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一定要填上,同意不同意调剂专业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不要疏忽或者忘记。
建议考生尽可能5个专业志愿都填,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在每批次录取过程中,对按考生志愿全部投档之后生源不足的院校,要面向社会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考生要把握住每次机会。录取结束后,分数较低、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的考生,可以关注9月新生报到入学后的专科层次的补录工作。补录,一般在9月下旬进行。
考虑身体条件,回避受限专业 考生报考时,要结合自身条件选报专业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受限,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建议考生不要填报。高考体检表中对考生报考受限专业都有明确结论,考生要注意回避受限专业,不要盲目填报因身体条件高校不予录取和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因身体原因被高校复查清退的学生每年都有。对此,杨智磊建议大家切不可粗心大意,更不可在体检方面弄虚作假。
家庭困难可考虑报考军校或国防生等 如今,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使招生收费也呈现较大差别,填报志愿时还要综合考虑收费标准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如果能上军校,则是解决经济困难的最好办法。即使不能上军校,普通高校的国防生也是不错的选择。”杨智磊说,此外,考生还可以考虑免费师范生和其他收费较低的师范类院校和专业。
第三篇:高考填报志愿方法
填志愿的几个建议
1. 根据自己的省排名,结合去年、前年排名情况选定五类(每类3—5各学校)学校 注意:(1).不要只用去年排名,要结合08、09、10三年排名而定,避免“撞车”现象(大部分考生只参考去年排名,就会出现人数过多的现象。)
(2).何为五类?一共有五个志愿,五个志愿要有梯度。要“2冲2符1保”,1.2志愿可以冲一下,3.4志愿要基本符合排名,5志愿要降低。如果要保险点,就”1冲2符2保“,道理一样。
(3).填志愿要打框架。切忌一填一查,这样不科学,又慢又乱,先在草稿纸上打好,再填。
2.选定学校后,再选专业。(根据你今年名次去查该名次去年分数,但要注意总人数变化)专业要结合前几年专业分,结算你今年分数在10,09,08年的成绩。例如今年二类431-571,而去年是459-595,那么今年分数再加上24-28分大致就是去年成绩,再参考去年某学校的各专业分,依次填入。(08.09可网上去查)。填报后,随时关注网上信息,和你填的学校网站信息。(有必要时打电话查询)
3.特别提醒的几个点
(1).平行志愿利于选学校,而不利于选专业。各志愿专业服从一栏,只能填服从,否则有退档的可能(退档是指退出整个第二批,不是退出某志愿,退档后你只能等待征求和降分志愿了)。是否服从走读,一般不服从(走读是指不住在学校,即通学生)
(2).如上面所讲,那平行志愿如何兼顾专业,尽可能不被调配,三种方案:
第一种,选择专业数目少的学校,有些学校专业种类少,那些专业你都能接受。特别是“冲”的志愿,可考虑选择
第二种,尽可能选择人数多的专业(特别是新增专业),或是大类(是指大二再分专业的类别),关注专业近几年招生人数的变化,人数比去年招的多,分数自然会下降。第三种,在前两种方案不通情况下,你只能降低学校要求,而提高专业安全性。
(3).你要有心里准备,那就是你填的学校,而那个学校的计划中任一专业有可能是你的专业。你要接受(不得不接受),因为那就是平行志愿的弊端,相信“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
(4).考虑了很久,该不该要给你们写这样一个意见,“填志愿是人生又一次高考,好好填报,考虑的越多越好
(5).以上意见纯属个人意见,仅作参考,同学们尽可能多听其他信息。
第四篇: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还重要吗?调查结果表明,专业的重要性事远高于学校的。所以在优先考虑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后,再根据自己估计的分数选择相匹配的学校。为什么专业重要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一个人的职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他所学的专业有着直接的关系。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第二,从长辈的经历来看:当我们去追问我们的父母,去追问我们的老师,去追问已经“过来”的人时,有多少人在抱怨当初选错了专业,入错了行。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工作,职业仅仅成了谋生的手段。他们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感觉不到对工作的需要。没有激情、没有目标,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事业本是人生的一大支柱,如果这一支柱坍塌了,人生是多么的灰暗。
第三,从我国发展趋势来看:现在,“一锤定终生”的计划时代已经过去。高等院校逐步扩大招生,而且也取消了年龄限制,各类民办大学,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自考、电大、网络院校等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可以说,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路已经很宽广,而且终生教育已成为我国一项国策提了出来。第四,从人的成材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材是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陪伴人的一生。因此我们应该超越学校的概念,选择我们终生喜爱的专业。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第五篇:2018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技巧
2018年三招教你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志愿填报说大也大,比如涉及生涯规划的问题,2000多所高校,林林总总120多个专业,但说小也小,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没有太大选择余地,也比较简单。”
第一招学校优先原则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
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专科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
随着大学招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分层严重的同时,大学在出口把关不严,看出身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目前,全国招收700多万大学生,每年毕业700多万,淘汰率很低,没有办法,只能看入口了,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学生层次区别不大说事,那时的人如果能上专科学校,放到现在至少都是985了。
其实看出身是世界通则,不止中国,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说,暗地里也会在意这一点。哈佛本科的申请录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硕士层面,平均下来就超过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要更加重视。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的是,在录取时的一本二本等等划分,是最坑人的,千万不要在意这个东西。一本二本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社会上的学校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而决定的一个东西。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去报,最后那块牌子最重要。听说北大医学部护理专业在一些地区是二本招生,为什么不去先拿一个北大的招牌?
在这里,我想提醒,有几个985学校因为地域原因,比较好上。第一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域的确受限制,不仅在西北,还不在西安,在杨凌镇。但学校是最早的一批985,比后来挤进985的高校其实更有资历。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的985高校分数都比较低,但学校很不错,比如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当时在西北布局的2所综合性大学,后来西北大学撤销下放陕西,他就成了西北唯一综合性重点大学。再比如吉林大学,与此类似。最后想推荐的是一个特别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这个学校在西安,属于前国防科工委,实力强悍,也是最早入选985高校的,论资历在现有的985高校也属于前列,但因为地域影响,影响力下降。
对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非要选好坏,建议注意学校历史,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文化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可优先选择。
第二招地域原则 在哪里上大学非常重要,毫无疑问,北京上海首选,其次建议考虑杭州、南京、广州、天津等东部地区。有两个地方比较特别,一个是重庆,一个是深圳,我觉得需要特别提出。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眼界的问题,见世面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你见的世面有多大,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其次,也没有比他们有更多好学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这是所有高楼大厦解决不了的。
对于北京上海的孩子,给你们一个忠告,此条不适合你们,你们已经见过这种世面了,你们需要其他的,最好离开本地上大学,你的收获会更大,因为你们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离开父母生存,是了解中国,了解更丰富的中国。
麻烦的是,北京上海分数都太高,很多人难以有条件选择,多数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么,我们注意选择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这里面纠结的就是沈阳,原来在东北布局的重要的大学都不在沈阳,比如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在长春,工科重点大学在大连,还有一个重要的工科学校哈工大在哈尔滨。
重庆是原来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现在是直辖市了,有一个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一个有资历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必须考虑深圳了。
第三招专业原则能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可以放弃这一原则;只能上专科的学生,要坚持选喜欢的专业
其实很多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恰恰是最不需要纠结的一个问题。第一,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围,有多少人是学什么就干什么的?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基本是学什么不干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决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对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准备读完研究生再说。如此,更不需要纠结了。研究生再换专业,很多学校与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才,即跨专业的。
第三,你确定你想好了学什么吗?其实对于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没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后就后悔也是正常的。美国大学制度就是考虑到18岁时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想学什么,因此,强调宽口径培养,按大类招生,包括换专业如喝凉水,非常自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正因为此,你更不需要纠结了,读硕士时再说,尤其是专业与学校选择发生矛盾时,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而不是专业。
第四,实在想不清楚时,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学数学。数学是学科之母,未来换专业时更受欢迎,比如经济学,金融,管理等等。8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当然,你想换计算机等工科更没有问题。学数学只是因为你想不清楚才选择,主要是为未来考虑打算,不是让你以此为生,不是让你当第一名,不要发憷。第二,学英语。几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惟独语言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是一个死功夫,没有捷径。但语言又是一个放大器,比如你是开出租车的,如果英语好会怎么样?同时,未来无论出国还是考研,英语都是必须过关的,对于很多学习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语拿下,也是一个不知道学什么时的选择之一。
当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应用型大学,三本或者高职高专,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比如软件工程,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如市场营销之类。这是和那些有更多选择权的学生不同的。
最后总结一下,学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则上就不要纠结专业、地区,尤其是专业,纠结地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让你决然的,是985、211这种层次区别,细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牺牲太多。特别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关注的,但却可以利用的。
三个原则卡下来,其实你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愿下,还有什么难题吗?
大学招办负责人告诉你 报志愿必须注意的10件事儿
源自中国教育报微信
志愿填报10大误区与对策误区1: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没有先后顺序
对策:把平行志愿政策研究透
解析:平行志愿的特点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平行志愿的6所高校在投档中只作为一个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考生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高校。
平行志愿填报高校也有先后顺序,并且平行志愿的投档是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遵循志愿顺序进行的,投档时,电脑从考生第一志愿高校开始检索,如果考生第一志愿高校报“低”了,即便后面还报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高”校,则也只能“优先”被第一志愿的“低”校录取了。
误区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解析: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由此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误区3: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对策: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都要拉开梯度
解析: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
1.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也不是不考虑,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
2.实行非平行志愿地区: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4: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冷热”专业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解析: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和家长客观对待冷门和热门专业,科学、理性选择专业志愿,千万不要跟风选择、随波逐流。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5: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
解析: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6:不服从专业调剂
解析: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7: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对策:警惕“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解析: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8:选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对策:选择专业要扬长避短
解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就拿上边这个考生来说,首先,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其次,这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9: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
解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10: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来报志愿
对策: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解析:在一些咨询会上,不少高校会粘贴出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以供考生和家长查阅参考。本是一个参考系数,不少家长却误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系统根据考生输入的往年高考分数区间,给出高校录取平均分和专业平均分。
考生注意!
填志愿别被这381所虚假大学忽悠了
本名单为2016最新版本 源自上大学网、人民日报 从2013年到2016年共5批虚假大学名单被曝光,一些虚假学校被曝光多次仍换个域名继续存在。这些学校绝大部分仿冒正规高校名称,连学校简介也是抄袭拼凑而来。381所最全名单↓↓转发防止受骗!
填报志愿必备
最全高校各学科排行榜
源自“人民日报”微信公号(rmrbwx)
以下名单信息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制作。这份名单包括七大类,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一起来看看,各个专业哪家强?
未来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