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时间:2019-05-12 21:4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2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答: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全国人大加强立法工作,颁布的法律文献: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22、改革:A:农村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内容: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城市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其内容有哪些?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3、开放:A: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B:确立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为开放城市。C: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

24、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答: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5、时间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982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92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997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6、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具有什么意义?

答: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7、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采取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成就:西藏地区废除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的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28、“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由谁提出的,含义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提出者邓小平。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9、港澳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答: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意义:中国人民洗血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0、中央不同时期分别对台采取了什么政策?

答:新中国成立后武力解放台湾

50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1、两岸关系的发展:

答: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38年的格局状态被打破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九二共识”,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

1993年 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1994年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努

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

程的指导思想。

32、目前,海峡两岸的交往主要是在哪些领域进行?

答:海峡两岸的交往主要是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二篇: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要点

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开国大典: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在北平召开。

(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核心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⑤、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2)地点: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3)内容: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二、西藏和平解放: 1、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3、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①美国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美国哪些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①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鸭绿江边; 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5、司令:彭德怀

6、过程:五战五捷,把美侵略军赶到“三八线”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用身堵枪口,邱少云严守纪律被火吞噬,壮烈牺牲。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

4、意义: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第3课

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概况:从1950年冬起,分期分批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结果:到1952年底,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义?

(1)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共同奋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一五”计划的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我国开展“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简析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条件:①新中国成立,祖国大陆获得统一;②抗美援朝的胜利;③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成就:①1953年底,鞍钢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⑦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⑧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3)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③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艰苦努力;④苏联的帮助。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1954年9月

2、颁布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地点:北京

5、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

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6、农业合作化运动,也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1、起止时间:1954——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

4、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2)时间:1956年

(3)内容:①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①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主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②时间:1958年 ③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3、“左”倾错误泛滥

(1)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4、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取得的成就:(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2)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3)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就和失误?结合史实说明。

(1)成就: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1961年春,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特别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2)失误: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和灾难:

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它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2、起止时间:1966——1976年

3、开始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4、指挥机构: “中央文革小组”

5、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6、过程:对刘少奇、邓小平进行了错误的斗争,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1967年2月前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

粉碎了林彪反革命的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在周恩来、邓小平的主持下,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使全国再度陷入混乱。3、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

4、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5、从三大改造完成后到“文革”结束,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二十年。结合史实说明曲折性的表现,并分析出现曲折的原因。(1)曲折性表现: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发动“文化大革命”。

(2)原因:①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②少数反革命分子的破坏。③苏联的影响。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背景:①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时间:1978年底

4、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目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影响: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3、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4、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时间:从1985年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4、简要概述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概况。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1)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的得到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

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城市: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大中型企业向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认识:改革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从而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咨询中心设计师邓小平: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 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2、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4、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以世纪》。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5)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6、邓小平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

(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2年,党在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5)1997年,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即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共同发展三原则)

2、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共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3、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

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3、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4、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新气象。

第12课

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人物:邓小平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1、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简述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③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④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台湾可以保留军队)。⑤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样?(1)“两岸接触”:①“海峡两会”: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②“九二共识”: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③“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2)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3)事例:A、1991年,海峡两岸青年同登长城,B、1993年10月,北京保利大厦剧场上演台湾艺术家演出的舞剧《薪传》。C、2001年,两岸间贸易额达2300亿美元。

2、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元朝时,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

(6)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7)1949年,国民党退台湾。

(8)1950年,美军第七航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建立起一支现代化军队的?

1、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此后我国陆续研制了多种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海军已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2、空军: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志愿军空军英雄蒋道平)。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

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导弹部队: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型号的导弹。2、197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3、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第15课

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①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外交政策。

3、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原则:承认只有一个中国)(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三、中日建立

1972年,日本着国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1、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时间:2001年10月21日

3、地点:上海

4、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5、内容:①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②通过了《上海共识》。③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6、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五、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三件大事。1、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六、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外交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⑥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⑦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决定,标志着长达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两弹一星”: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

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中国导弹钱之父:钱学森)3、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

2005年10月12 日,神州六号,飞行员费俊龙,聂海胜。2008年9月25日,神七飞行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二、籼 型杂交水稻:

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一、863计划: 1、1986年3月,我国四位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为了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2、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3、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①生物技术、②航天技术、③信息技术、④激光技术、⑤自动化技术、⑥能源技术和⑦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⑧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4、863计划的总体目标: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2、国家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的论断。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科教兴国奠基工程: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2、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增加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1、新中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2、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3、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4、“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提出的。

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一、文学的繁荣:

1、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2、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特征,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艺术也发展迅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3、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杨沫的《青春之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曹文轩的儿童作品《草房子》、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老舍的话剧《茶馆》

二、艺术的发展:

1、电视进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片《大决战》、电视连续剧《日出东方》、历史故事片《林则徐》、中国诞生故事片《开国大典》、改革开放片《抉择》、传统文化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2、新中国的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寻技等艺术也很有成就。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1、毛泽东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体育课所列为学校重点课程。2、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

3、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

(1)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1959年4月容国团获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了单打冠军;

(2)从射击运动起,1984年7月29日,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3)1981年11 月,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得冠军;

3、我国成功举办大型运动会:

(1)1990年,我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2001年7月13日,我国申奥成功,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21课

人们社会方式的变化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供应不足,买布要凭票,形成“蓝色的海洋”。改革后服装丰富多彩,成了展示个性的方式。

3、改革前,食物匮乏,营养不足;改革后基本解决吃饭问题,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进入家庭。

4、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到200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人均超过24平方米。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1、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鼓励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2、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在就业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最引人注目的与大多数城镇居民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出了步伐。

3、建国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生活方式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⑴科技: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⑵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等。⑶文学艺术: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现,影视艺术的发展等。

⑷体育: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等。

⑸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变迁,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材料分析题复习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材料分析题复习

一、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

先死,已死身不埋。——摘自《中国历史》 华东师大版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

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

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

而结束。

——摘自《中国历史》 华东师大版

1、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是什么时候?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答:19世纪上半期。清朝的闭关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而鸦片走私却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商人便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答:鸦片输入危害巨大。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

3、概括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答: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

府的腐败无能、综合国力落后、封建制度的落后(或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

主义

不能对抗新兴的先进的资本主义)

二、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

胜利

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抢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

洲。„„

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

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的回忆文

(1)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文中的“夏宫”指的是哪里?

答:英国、法国圆明园

(2)材料二中“订的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这一条约对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答:《马关条约》,它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半殖民

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使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从上述材料的史实中我们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答: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是出路(或我们要刻苦学习、振兴中华等其他类似内容)

三、“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 筐子,等着

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美)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使》

(1)文中提到的“伙伴”和“果园的主人”究竟是指谁?“果子”指什么?

答:“伙伴”指英法侵略者,“果园的主人”指中国清政府。“果子”指列强从清政府手中

非法夺取的各项侵略权益。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答:第二次鸦片战争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

园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答:美国不会维护清政府的利益,他只会以调停为名,要求清政府妥协退让,满足英法的侵略要求。因为美国是英法的帮凶,他也想在中国夺取侵略权益。

四、“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

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

答: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

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

(3)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说说看。答: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是出路。

五、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答:“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策略和方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收复新疆是自卫战争,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

答: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

答: 俄国;后来中国通过军事进逼和外交努力,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政府

收回伊犁地区; 1884年。

六、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

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

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

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曾国藩

(1)你知道材料表述的是什么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为了摆脱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二个。

答: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写出其中二个即可)

(3)场运动的目的有没有达到?请你举例说明此结果。

答:没有(1分),洋务运动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失败,所以洋务运动没有达

到富国强兵的目的。(2分)

(4)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答: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

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5)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答: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七、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

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 答:甲午中日战争

(2)“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答应割让了中国哪些地方给日本?该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马关条约》;(2分)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分)

《马关条约》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八、材料一: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此外尚有缴械、献俘、迁民之说。阅《上海新报》,天下震动,闻举国延诤,都人惶骇。又闻台湾臣民不敢奉诏,思戴本朝。人心之固,斯诚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覆,数百年而得此。

材料二:不变法而割祖宗之疆土,驯至于亡,与变法而光宗庙之威灵,可以太强,孰轻孰

重,孰得孰失,必能辨之者。不揣狂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变之之法,富国为先。„„——均摘自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材料一中,“与日本议和”是指什么历史史实? 答:签订《马关条约》

(2)依据材料二指出挽救民族危亡的办法是什么?答:变法图强

(3)这次“上书”的结果和影响如何?

答:结果失败,但却轰动了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九、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

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独秀文存》 请问:⑴此文首先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

答:《新青年》或《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

⑵“德”、“赛”两先生实际指什么?此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

答:是指民主与科学;陈独秀

⑶此运动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

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发起冲击。

十、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艰难中起步。

①中国近代化历程先后主要经历了哪四次重大运动?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②这四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举一位)

答:李鸿章、张之洞等;康有为、梁启超等;孙中山、黄兴等;陈独秀、李大钊等 ③这四次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答: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民主与科学

④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解放(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⑤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或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

历史诊断:下面是有关辛亥革命的一段文字,请找出4处错误并改正。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宜昌发动起义。起义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12年为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

答、宜昌——武昌;大总统——临时大总统;人民共和国——民国;1912年——1911年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选择题卷

姓名:总分:

1、确立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八大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宪法》

3、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4、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5、一首歌中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6、1950年10月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总司令是:A.毛泽东B.朱 德C.彭德怀D.林 彪

7、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严守纪律被火活活吞没的英雄是: A.刘胡兰B.董存瑞C.黄继光D.邱少云

8、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9、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

A.《土地法案》B.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 13、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消失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16、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相符的:

A.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78年,取名援朝C.生于1945年,取名红兵D.生于1834年,取名振邦

17、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获得解放的是:A.渡江战役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结束

18、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全权代表是:

A.**喇嘛B.**额尔德尼.确吉坚赞C.阿沛.阿旺晋美D.凯墨.索安旺堆

20、“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来这段话是针对哪一件事件而发表的:

A.美国发动侵朝战争B.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C.美国发动侵越战争D.英国侵略印度

21、有一座烈士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顾全整个战局,视纪律重于生命而勇于献身的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你认为

这座纪念馆可能是为了纪念:A.黄继光B.董存瑞C.邱少云D.罗盛教

22、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下列人物中的:

A.林彪B.刘伯承C.邓小平D.彭德怀

23、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是在:A.1949年底B.1950年底C.1952年初D.1952年底

24、彻底摧毁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A.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后B.中华民国成立后C.清朝统治被推翻后D.土地改革完成后

25、新中国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说明了: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6、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A.争取西藏和平解放B.进行抗美援朝C.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工业化建设

27、“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重工业B.运输业C.轻工业D.农业和商业

28、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经过努力,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一标志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中共八大的召开

29、对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A.1954年制定的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定D.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30、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无计划盲目垦荒B.人口数量急剧增长C.“大跃进”时期的毁林炼钢D.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31、“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D.“大跃进”时浮夸风

3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

A.反对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内走资派B.激发人民斗争热情

C.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D.提高群众斗争水平,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

3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使经济得到短暂回升C.毛泽东批评江青的错误行为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34、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用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你认为这个场景应发生于:A.建国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文革”时期D.“大跃进”时期

35、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西藏和平解放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36、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7、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A.30年B.40年C.50年D.60年

3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南京B.北京C.重庆D.北平

39、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0、美国出兵侵略朝鲜所打的旗号是:A.多国部队B.联合国军C.美国军队D.美英盟军

4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刘伯承D.彭德怀

4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

43、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D.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

44、抗美援朝的目的有:①抗击美国侵略者②保家卫国③支援朝鲜人民④保卫和平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5、全国进行土地改革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46、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改革开放B.民主集中制C.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7、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8、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沿海城市C.经济特区D.农村地区 5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了:

A.分田到户,由农民自己耕种的制度B.组织生产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生产队责任制

5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大包干”

52、一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游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不包括的是:A.汕头B.深圳C.珠海D.厦门

5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54、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55、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两个凡是”的思想C.社会主义制度D.四项基本原则

56、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57、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确的理解是: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B.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D.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58、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确定却是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中共十二大上C.中共十三大上D.中共十五大上

59、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0、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61、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 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②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年代

③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④他具有卓越的才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2、针对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扰,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过程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特区姓”社”不姓”资”③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些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A.①②③B.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② 63、下列各选项是邓小平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实行改革开放③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 64、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D.周恩来 65、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是: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66、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规章规定了党的行动指南,他们是:①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邓小平理论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

67、确定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68、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B.我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70、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举行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

72、一首老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胜利B.开国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3、为了整顿课堂纪律,某班召开主题班会。你觉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最适合在这个班会上宣()A.罗盛教B.黄继光C.邱少云D.孔繁森 74、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抗日战争的胜利B.抗美援朝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

75、抗美援朝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A. 中国人民解放军B. 朝鲜人民军C. 中国人民志愿军D. 中朝军队

7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A.邱少云B.黄继光C.罗盛教D.杨根思

77、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 78、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9、右图反映的内容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A.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B.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 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D.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80、2003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A. 一五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81、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投票选举了毛泽东国家主席,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七千人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2、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83、当今的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8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②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初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A BCD.①②③④ 85、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合作化C.手工业合作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86、“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诗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A.抗美援朝时期B.“大跃进”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8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8、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A.王进喜B.邓稼先C.雷锋D.焦裕禄

89、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整风运动时期 90、某学校拟举办一个讲座:主题是“文革往事”。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这个时期的教师做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A. 王老师,1954年B. 张老师,1976年C. 李老师,1982年D. 郑老师,1978年 91、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最后被迫害致死,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和灾害②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一起冤案③这是右倾错误长期发展的结果④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奠定了()A.组织基础B.政治基础C.思想基础D.经济基础 9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9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

9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实现伟大的转折的思想基础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这路线的核心是()A.实事求是B.四项基本原则C.发动和依” 靠群众D.改革开放

96、一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A.上海B.珠海C.深圳D.广州 9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98、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

99、“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下列政策与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的农民生活变迁息息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0、歌曲《走进新时代》中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其中,实行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以下25题留课后再写: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开国大典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祖国大陆统一了!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9.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 D.刘胡兰 1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16、下列不属于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资本主义改造

17.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代表大会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8.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9.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21.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22.“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3.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2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C.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 ADCBC6-10 CDBBA11-15 DBADD16-20 DCCAA21-25 CCADC

1-5 CBBBB6-10 CDCAD11-15 BADCC16-20 ACACA21-25 CDDDC26-30 DACAC31-35 DCDDA 36-40 DDDAB41-45 AABAA46-50 DDCDC51-55 BDBCD56-60 CDCCB61-65 BCCCC66-70 DDBCD 71-75 BBCBC76-80 BBDAA81-85 DDDBA86-90 BAAAA91-95 DCBAA96-100 CDADB

第五篇: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1、筹建新中国(准备工作1949.9):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主席、确定国旗国歌首都纪年法、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国大典1949.10.1):①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②标志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已经过去,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3、西藏解放:1951年5月 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4、巩固新中国的举措:稳定物价、土地改革运动(1950.6-1952年底)、抗美援朝战争(1950.10-1953.7)。

5、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废除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身作主;③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6、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54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3.12中印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成为国际社会中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指导性原则(影响)。

(2)1955.4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影响)。

8、过渡时期(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总路线:1953年,“一化(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施措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建立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克拉玛依油田等),结果是: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9、三大改造:

内 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途 径:走合作化道路走合作化道路加工订货向公私合营过渡

形 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全行业公私合营

结 果:1956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 义: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问 题:在后期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政策):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按建立先后次序)。

11、中共八大:1956.9 北京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当前人民的主要任务(重要成果);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存在问题)。

12、大跃进(1958.5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开始)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一大二公):(产生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严重危害)①形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不良风气;②工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国家人民遇到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13、文化大革命:

开始:1966.5.16 五一六通知结束:1976.10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冤案:刘少奇冤案

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危害:①国家政权严重削弱;②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提高;④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 ⑤社会思想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毒害;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4、建国初的国防科技成就:原子弹(1964.10)、导弹(1966.10)、氢弹(1967.6)、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0.4)、“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15、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成就:①重返联合国(1971.10 26届联大);②中美建立外交关系(1972.2尼克松访华,1979.1.1正式建交);③中日建交;④中国与西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⑤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如坦赞铁路)。

16、创业年代的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的子弟兵雷锋。

17、改革开放:1978.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北京

内容:(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领导核心)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

对内改革:1978年冬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影响: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5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四个经济开放区(环渤海、长三角、闽东南、珠三角)、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8、建国初的科教文体成就:

科技:①1973年,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②八六三计划的实施(发展高新技术的计划);③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战略,举措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文艺:五六十年代:双百方针,《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

七八十年代:二为方针,设立“茅盾文学奖”、实施“五个一工程”。体育: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国争得奥运第一金;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中国夺得51金,奖牌总数100枚,榜列第一。

19、“一国两制”: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用于解决香港(1997.7.1回归)、澳门问题(1999.12.20回归),是“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现代化)表现: 民主法制建设:①制定新宪法82宪法;②制定《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等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

就业机制: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就业观念:告别“铁饭碗”“大锅饭”,实行公平竞争上岗

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制度。

参与国际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

形成新的理论:邓小平理论(1997.9 中共十五大江泽民首次提出来的),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21、人类起源:约500-100万年前非洲大草原南方古猿;人类种族:黄、黑、白三大人种,但并不只这些。

人类的权利:人类原始的早期社会先后经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

22、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北非、尼罗河、金字塔)、古代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古代印度(中亚、印度河和恒河、种姓制度)、古代中国(东亚、黄河和长江、四大发明和万里长城)。

23、雅典的民主政治:形成: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形成的;局限性:仅适用于雅典男性成年公民,众多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评价: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伯里克利评价为“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24、日本大化改新:646年,任用中国归来留学生对政治(废世袭制,建中央集权制)、经济(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度)进行改革;(影响)①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②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繁荣奠定了基础。

25、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其基础是封土制,它将贵族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

26、东罗马(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公元395建立,公元1453年灭亡)的启示:封闭保守导致落后。

27、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忍耐服从,《三藏》)、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忍受苦难、《圣经》)、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麦加城、穆罕默德、顺从、《古兰经》)。

28、文明交流方式:暴力冲撞(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中国历史上匈奴、蒙古等入侵中原)和和平交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张骞出使西疆),都能使文明得到传播、扩展和交融,但暴力冲撞会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29、世界古代文化成就: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文学(希腊《荷马史诗》、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利斯的《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特洛伊妇女》、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中国的诗经及四大名著)、建筑艺术(埃及〈金字塔〉;希腊〈帕台农神庙〉;罗马〈圆形竞技场〉;法国〈巴黎圣母院〉;阿拉伯〈麦加清真寺〉;中国〈曲阜孔庙大成殿〉、〈北京明清紫禁城〉、〈明万里长城〉)。

下载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一、 积累与语言运用 :1、 生词:每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第五、六单元的重点字、词。 2、 古诗:(1)课外古诗词(共十首)名句;(2)课内(第25、30......

    八年级历史复习材料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共同纲领》 ;采用公元纪年;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旗:五星红旗;。 二、19......

    八年级历史复习

    八下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9 。(2)地点:北平。(3)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聂莹莹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共有两种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计50分。试卷针对一至三单元知识出题,没有出现超范围的现象。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期中考试总结 紧张的期中考试结束了,回顾考试,收获颇多: 关于学生:1、必须对学生做好跟踪,狠抓跟踪不放松2、课下多练 关于教:1、备好课,只有备课充分,才能上好课2、把握好课堂,向课......

    八年级复习要点

    转账结果 转账交易成功 交易时间:2012年12月27日 22:06:38 网银流水号:***48304 账号 ***7217 账号 ***044488 户名 张波 付款方 开户行 湖......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要点

    八上期中考试要点1.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贸易......

    学生卷 2014年春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

    2014年春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B、解放军攻占南京C、开国大典D、土地改革 2、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