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读后感-范泓霖
同理心与同情心—中医药机构的重要心态
读《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中国中医药报4033期 8版)有感
前些时间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一本书,该书的作者是一个从其他行业转行中医药行业自己开医馆的一位媒体人,书中说到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他的医馆来了一位修佛的云游医生,我就请他题几个字。他题了四个字:笑比哭好。我问他为什么要写这四个字,他说他行医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部分来看病的人都过于关心自己的病,结果越关心越愁眉苦脸。所以他认为人要想把病养好,自己心里得升起一种阳气,认为自己的身体能好、病能好,首先要有心理暗示。我说:“那不就是‘安慰剂效应’吗?”他说:“不是的。对于中医来说,心法、手法是一体的,心物一元。”
看完这个故事,我便开始在自己心头端端正正写上四个大字:笑比哭好。每天来到工作岗位时就把这四个字一笔一划的在心里好好的书写一遍,每一次在药房收处方、发药时就以最轻松自然的言语和最真诚的态度面对每一位患者,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耐心的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渐渐地发现自己想要对患者表述的方法意思清晰了、明确了,自己想要达到的服务效果达到了,每一位患者顾客也都能理解我们了。
昨天有幸在《中国中医药报》读到了《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这篇文章,再联系到最近个人在工作中的这些体会与感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就好像海伦凯勒的《假如我能有三天光明》一样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病人在身患疾病的时候对我们医疗机构所表达出来的强烈诉求:作为一位被病痛所折磨着的患者,更需要我们医疗机构,能够有一种更加温暖、更加认真、更加真诚的氛围来从心理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唤起患者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信心与信任。
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中医药事业的过程中,完完全全的去关注我们所服务的患者,帮助患者顾客们减轻病痛,不断提升在医馆中看病、抓药、治疗的体验感受。这就要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在不断提升自己看病治疗等工作技能的同时,还要用同理心和同情心去面对、去观察、去服务好我们的患者顾客。
同理心(Empathy),就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同理心,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将心比心,这样你就知道对方为什么会那么想,从而更能理解对方的做法,减少误会和冲突。当代中国医
疗卫生行业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医患关系,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来看本应该是和谐有爱的社会关系之一,可是在当今全世界人口占据五分之一的中国,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医疗人才的大量流失,社会观念的歪曲导向,致使在很多地区医疗资源相对非常匮乏,全国医疗人员平均服务覆盖的病患数很大。很多省市级大型医疗机构因为常年人满为患,使得这些医院的医疗人员常年疲于奔命,虽有济世良技,却渐渐心有余而力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断降低,医疗事故时有发生,患者对于白衣天使的信任和耐心不断受到挑战。医患关系又相互信任、相互依赖逐渐转变为相互怀疑、相互伤害。静下来想一想,其实根本的心态问题就在于医患双方都缺乏用同理心来处理纠纷与事故。假如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用一颗同理心来面对、来服务每一位患者,那么就一定能为我们的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充满正能量的医疗环境。因为有了同理心,所以我们才会对自己和患者产生同情心,而同情心的延伸才能产生爱。有了爱,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才能被称之为白衣天使,患者和家属们才能安心将生命交给我们,才会耐心认真的听取我们的建议,才会相信自身的疾患能够通过我们的精心治疗护理而痊愈。
说那么多从哪里开始呢?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每天只需要一开始就做好最最基本的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发自内心最真诚的微笑,这种微笑不是来自于生硬的工作职业培训,它不需要你僵化的露出白花花的八颗牙齿,不需要你在内心里勉强本来不开心的你。只需要你发自内心去相信,自己在用内心最真诚、最温暖的地方去治疗每一位病患。这是一种心法,既疗伤又能增强自身小宇宙的心法,最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在治疗的是你自己,然后你周围的环境也变了,变得温暖、变得安心。
同理心和同情心,21世纪最重要的两个心理学概念,这两个概念也是组成一个人情商的重要因素,它们不仅仅能够应用于社会交往和商业范围内,同时也能被我们这只努力做好中医药事业的队伍所学会,并运用发挥好,以更好的为患者顾客们服务,创造更好的中医药体验感受。
第二篇: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北京协和医院医护人员的胸卡背面,有一行鲜为人知的小字: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这是该院以此为主题、开展换位思考大讨论的成果之一。据院党委书记邓开叔介绍,医院之所以推出换位思考等系列举措,就是要反思、检查医院工作中的不足,增进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感情和爱心,使每一位医护人员树立并强化“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第三篇: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演讲稿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四医院——钟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试想谁能保证不生病,很少有人没有经历过疾病的折磨,作为一名护士,包括我自己也生过病,感受过疾病的痛苦。每当病魔缠身的时候,患者的救护神是值得信赖的医院和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与护士。想想看,病人把生命都托付给了你,这是何等庄严、神圣啊!病人相对于医院来说,他们是弱者,他们需要爱、鼓励和帮助。让我们站在病人的角度,想想假如我是病人,我渴望什么?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首先首先是想得到家人及朋友的关心、支持。选择一家信得过的医院,宽敞的医院充满着和谐与温馨,整洁舒适的环境能驱散我心中对疾病的恐惧。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我希望护士、医生都带着春天般灿烂的微笑,他能融化一座座病魔的冰山,能安抚一个个无助的心灵,能增强我战胜疾病的信心。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希望尽快能看到医术精湛、态度和蔼的好医生,如治疗困难他会给我介绍更好的医生。各种单据开具及检查简单快捷,不要出现无聊的排队等候,更不想看到插队。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当我对医疗服务有疑问时,我希望医务人员耐心地为我解答,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及纠纷。每一次不满意,都是从态度不好、不负责任开始的。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当我疾病需要时医生护士能及时出现,解释和处理我的疾病。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我虽希望疾病能马上好转,但也能理解可能会出现疗效不佳。只要医生护士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也会衷心感激的。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我更希望医院所有人员要坚持以病员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让每位病人有一种家的感觉。
只有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思考,才能更加明白患者需要什么,我们才能针对性的帮助患者什么,医患之间才能更好地沟通。医患一家亲,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更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护士的精心细致的护理,对病人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但她像无声的春雨、甜蜜的甘露滋润着患者如在冬日的心身,让他们能感受春天般气息,上帝让天使带来的关爱。
谢谢大家!
第四篇: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妇产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鞠躬)
我演讲的题目是: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当这个题目映入眼帘时,我首先想到了我身边的一位医师,以及她在日志里发表的五篇看病记。(稍停顿)不久前她做了一次手术,在术前她把股市和银行的密码都留给了老公,在描述躺在手术台上的感觉时,她用了八个字——“人为刀徂,我为鱼肉!”这就是一位医生转换成病人时的真实感受!(稍停顿)这个时候,如果医生或者护士握着她的手,轻声的说一句“别紧张,我会一直陪着你!”我想,一定可以缓解她的紧张情绪!
所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我希望医生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 ,还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当我看病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体,小心翼翼的讲话,最期望得到您的关怀和理解。您一句安慰与鼓励的话语,哪怕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丝温暖的微笑,一点温馨的指导,也能点燃我对健康的希望,使我在病痛中看到生命的曙光。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我希望医生严谨而认真的看病。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过生病的经历,包括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回想一下自己是什么感觉?我拿这个问题问老公,他脱口而出——当然是希望病快点好喽。那么,病怎么好呢?当然是医生认真的望、闻、问、切之后,准确的对症下药,自然能药到病除。不是每位医生都有华佗的医术,但只要按照诊疗常规,仔细认真的做了,切实为患者想了,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我希望医生不要要求我懂得太多的疾病常识。我只是一个病人,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到医院来寻求帮助的。当我怀着焦虑而又紧张的心情踏入医院时,我希望您能耐心的聆听我的病情,不会因为我的絮絮叨叨而不耐烦;当我急切的想要知道疾病会对我的健康有什么影响时,希望您不要因为平日里见惯了各种疑难杂症而对我的疾病不屑一顾。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我希望医院的看病程序尽量简便,我就不用排长长的队挂号、就诊、付费、取药,更不用拖着病体辗转来回于楼层和楼群之间化验、体检。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可我是一个工作了近八年的护士,我知道我平凡的日常工作有多么重要。每每在做完入院宣教后,我都会给产妇及家属说一句话“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们,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也请告诉我们!”听完这句话,不管当时什么情况,产妇及家属都会露出欣慰笑容。我并不是想说我做的多好,而是每每看到他们无所适从的样子时,心有不忍而已,事实上他们基本上也不会有很多的事麻烦我们,因为这句话让他们感到很安心!
我不是病人,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做到四个字——“换位思考”,很多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那就是换位思考!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时代最强音。而人是和谐社会组成的基本元素,健康则是人的基本权利,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深入研究患者的心理,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我不是一个病人,但我光荣的职业赋予了我崇高的使命,更给了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病人服务的机会。那么,当我们角色转换成一个病人时所渴求,所期待的,所需要的,就是我现在该做的,也是我能做到的!我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第五篇:假如我是病人
假如我是病人
人的一生有几十年的时间,在我们看来似乎很长,但是,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变得极其渺小,渺小的只剩瞬间。生命看似坚强,实则脆弱,或许清晨和家人告别时还是健康完整的一个人,傍晚的时已发生改变……
病人,在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总是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这个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年代,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寄托,总是希望这个社会当中到处都是和谐的景象。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现如今时有发生的医患纠纷,我不禁问我自己,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所希望的医院是什么样的?我又希望面对怎样的医护人员?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看到的是医护人员微笑的脸庞。作为一个病人,由于病痛的折磨和心理上的紧张难免会对自身的健康问题焦虑担忧,因此,我不希望面对紧张的环境使得心理负担更重。如果这时医生们能微笑着告诉我生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果护士微笑着告诉我打针时可能会有点痛。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但是它透漏出的确实医院的人性化的服务,是对患者的关怀和爱护,这会给病痛中的我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坚定信念克服病痛。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医院能够有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当我忍着病痛的折磨来到医院时,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手续,排队挂号、收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等问题,我想我会没有精力和耐心去等待。如果医院能够更多的为病人考虑,简化各方面手续,实现一条龙服务,减少等待和就诊的时间,我会更加的欣慰一些。我知道各个行业都会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医院也不例外,医院有医院的原则,病人有病人的难处,如果我们都互相多为对方考虑一下,或许各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假如我是病人,是一个待产的孕妇,我希望能够获得足够的关怀和支持。我想一个女人一生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做一个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的长大。如果我是一个待产的孕妇,我希望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关心和呵护,即将临盆,心理上难免会产生各种压力,消极的情绪会对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医护人员能够在住院的过程中像家人聊天一样告诉我各项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帮我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而不是面无表情的告诉我该做这个、不该做那个……当我生产之后,一句简单的恭喜、一杯问问的开水都会让我感受到温暖的气息。
我是一名护士,通过换位思考,以病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会对他们的状况更加的感同身受,在精神上和身体上给予更多的关怀,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让那些伤痛的记忆永远的留在过去,让感动萦绕着现在和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