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育故事徐主任(推荐)
我的教育故事之
潜心献教育 丹心报祖国
息县三高徐泽林
作为一名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因为有着对教育事业的不解情结和无限热爱,毕业时我放弃了许多别人认为不错的职业,毅然回到家乡选择了教育,做了一名中学教师。从教20多年来,我先在一所乡镇中学任教,1991年2月调入县城,先后在两所高中---息县一高和息县三高教书,担任了十几年班主任。其间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已融入了我生命的历程。说是我的奋斗轨迹也好,说是我的教育故事也罢,它充盈着我的人生内涵,丰富着我的内心世界,激励着我不断向着下一个更高的目标攀登„„
用爱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
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接触到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尽管我的经济并不宽裕,但是拉这些孩子们一把,能够让他们走出去,就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记得三年前,也就是2006年7月,家住息县路口乡的吴秀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息县三高录取,可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清楚多病的父母、贫寒的家庭使她的学业很难再继续下去。吴秀同学手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哭了,因为她深深地懂得对于家庭贫困的农家孩子来说,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出路的最好方式。获知消息后,我来到了吴秀同学的家,鼓励她继续求学,并答应每月资助她50元钱,不够的大额支出另外再给。我的鼓励和资助使吴秀同学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又一次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追逐梦想的同学们中间。三年来,我一直恪守着自己的诺言,每月准时给吴秀同学拿取一定量的生活费,有时吴秀学费不够,我还用自己的工资给她垫付。2009年高考,吴秀同学以总分524分的好成绩被信阳师范学院录取。教师节前夕,吴秀给我寄来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她说:“徐老师,三年来您就像父亲一样资助着我这个农家学生,您的爱心奉献让我的人生亮起了一抹曙色。我将在师院勤奋学习,争取日后做一名像您一样的好老师„„”
如何引导一个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得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青年时期是人的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的时 1
期,高中生所尝试的恋爱是会影响人生成长和进步的。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式的提醒告诫,也是一种爱心的表现方式。刘强同学是我所带的97届一位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当时他担任我班的班长。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刘强同学曾陷入早恋的泥潭。发现这种苗头后,我及时找到刘强同学谈话,介绍正确的恋爱观、事业观。为了将刘强的心思转移到学习的正确轨道上来,我果断地将他的座位进行了调换,让他远离了那名女生。事后,我又及时跟进,反复谈心,慢慢拨正了刘强同学偏离的人生航向。那年高考,刘强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全国211工程大学----郑州大学。
2008年12月28日夜晚,我在辅导完夜自习返家途中不慎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当时昏迷了过去,幸被息都实验学校三名好心的女老师及时发现,才使我脱离了生命的险境。经医生检查,我被摔成颅底出血,锁骨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医生要求我至少在家休息三个月。考虑到自己带的是毕业班,不能耽误学生们的学业,我还是决定带病重返工作岗位。当病后第15天,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顿时像炸开了锅,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看着眼前的场景,我的眼睛湿润了。作为一名教师能得到这种奖赏,还渴求什么呢?是的,在经济上我可能贫困,在名利上我可能寂寞,在回报上也有可能与付出不成比例,但是我的内心世界却是无比充实和无比富有的。
用诚心,换取同事们的推崇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积累出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如何将教学经验推广普及,如何带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一直是我思考并为之努力奋斗的。
徐智辉原是息县二中(现改为息县综合高中)的一名历史教师,调入一高后,我们有幸成为同事。初中时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中教学的要求,徐智辉老师感到困惑不解,屡屡向我请教。我热心地向徐智辉老师传授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讲解授课的侧重点、要领和方法,并多次观摩他的授课,指出他讲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办法。徐智辉老师进步很快,教学在短时间内即进入角色,教学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2005年他所教的魏冉同学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为息县高考争得了荣誉。2009年5月,在我的指导下,徐智辉老师代表信阳市参加了河南省高中历史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目前,徐智辉老师已成为市级骨干教师,一高历史学科教研组长。曾凡波是2005年全县统一招聘分配进三高的一名年轻教师。他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政教专业,进入高中后改行教历史。作为三高历
史教研组长,我对这名新老师的工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帮助。除向他热心传授历史新课改的有关知识外,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时政热点,引导他运用旁征博引、贯通古今的方法,让尘封的历史事件、沉睡的历史人物生动再现于课堂。我还教他编顺口溜、口诀,帮助学生记住大量琐碎的历史年代、历史事件。曾凡波老师采用我传授的方法,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历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技巧、新方法,提高了历史课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历史课的信心。为此,曾凡波老师的课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也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2008年10月,在息县第一届高中青年教师历史优质课大赛中,曾凡波老师获得一等奖。现在,曾凡波老师已成为三高的一位骨干教师,历史学科备课组长。
在帮助同事们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引导那些富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为他们未来人生的更好发展作好铺垫。代蓝天、马晶莹是很有潜力和进取心的两位青年教师,发现他们有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后,我便鼓励他们参加学历进修,并通过多方渠道为他们借来了考研方面的辅导用书。二人经过努力拼搏终于如愿以偿,代蓝天2006年考取了宁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马晶莹2009年考取了新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由于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全县各种教研会,只要是高中历史学科,无论是教研室领导,还是各高中的同行,他们总是真诚地要让我“讲几句”,说我是这方面的“权威”。这种推崇,我很明白,也更激励了我在历史教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用恒心,攀登学术研究的高峰
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潜心历史学术研究,写了一些有价值、有时代特征的论文。这些教学论文和学术论文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撰写的《浅论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与其经济改革之间的关系》一文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巴以冲突的由来》发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半月谈》2002年第9期,2002年第6期《新华月报》和2002年6月16日《信阳日报》又进行了全文转载;《不止是比较:康熙帝·路易十六·彼得一世》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3期;《巴以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发表在《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从历史沿革和现代国际法中解读台湾定位》发表在《协商论坛》2007年第11期;《祖国统一,大势所趋》被中共信阳市委统战部评为全市2007度统战理论调研成果一等奖;《谈谈共
同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发表在中共信阳市委党校主办的《信阳论坛》2008年第3期。
近些年来,我还多次受邀,在县、市有关部门作学术报告。2009年8月26日,在息县县委组织部、县直工委组织进行的全县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培训会上,我作了《浅谈两岸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专题报告,得到与会人员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9月29日,我又在信阳市社科联、市委党校组织召开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作了《浅谈我国无党派人士的历史发展轨迹》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评为学术报告一等奖。
勤奋的学习,潜心的钻研,为我带来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10多年来,我在相关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历史教学论文、学术论文和时事评论达近百篇,我还受聘担任多家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教学参考书籍的编辑、副主编及主编。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全校老师掀起了钻研学术、潜心教学研究的浓厚氛围,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2006年第7期《协商论坛》刊发文章《责任无处不在》,2008年8月20日《信阳广播电视报》刊发文章《为教育发展垫上一块基石》,2009年4月10日《信阳晚报》刊发文章《他和春天有约》,2009年第7期《人才资源开发》刊发文章《杏坛春秋展风流》,分别对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倾心投入,对学生未来的高度负责,使我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尊重。2003年,我被评为息县政协委员;2007年,又被评为信阳市政协委员。许多学生家长都对我寄予厚望,他们都想把孩子送到我所教的班级,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一位可以信赖的人,是一位能够托付的人。
不宽的四方教室,它是引领学生成长的殿堂;不长的一截粉笔,它阐述着我教书育人的道理。“责任,意味着勇气、坚强、爱和无私。全心全意育人,踏踏实实工作”。这便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以来所秉承的人生格言。
2009年10月8日
第二篇: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徐阳)
尊敬的评委、同事们:下午好!
在这这绿树成荫、朝气蓬勃的校园内,我显得很渺小也很平凡。既没有绮丽的文采,也没有演讲者的超凡魅力,我的宗旨是贵在参与。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爱,所以爱》。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不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心。当然,在教学生活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些调皮的孩子,有时性急,也许会比较激动地对待,这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虽然这些孩子很淘气,不听话,其实他们也有一颗弱小的心灵,也有着同别人一样,甚至更强烈的自尊心。班内有这样一个学生,上课时总是静不下来,不是跟这个说就是跟那个说,说他又不听,每节课都因为他耽误好长时间。开始我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严厉的批评了他,结果他不但没有悔改,还变本加厉的胡闹。我开始试着观察他,其实他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于是,有一次我突然趁他不注意听课的时候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开始他所答非所问,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这时,他的情绪有点不对头,我赶快说,“我觉得这位同学回答的虽然不正确,但是他的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鼓掌?”于是大家为他鼓起了掌。他也笑了。坐下后,他开始变的安分了许多。我很欣慰。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和他交朋友,下课多和他说几句。上课时也不会忘了他,总会记得多提问他,多用目光关注他。我知道是我们大家真诚的鼓励和赞扬使他发生了改变,渐渐的回到我们中间来。每一位教师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其实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有些差强人意,但他们可能是运动会上的冠军,是劳动中的能手,也许是他主动送生病的同学回家,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我们教师,就应用一颗宽容的慈爱的心,像春风细雨滋润幼苗一般,无私地付出我们的爱,去抚慰孩子稚嫩的心灵。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因为爱,所以爱。我坚信,爱能改变一切,也能让我充满快乐;爱能让我耐心地面对每一个孩子,鼓励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老师们,善存于心,爱在于行!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永远也学不彻底的需要一辈子倾心学习的就是——爱!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第三篇:徐芬的教育故事
找个不举手的发言
徐芬
经常听公开课或是示范课,都能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在课堂即将结束,进入问题讨论环节时,授课教师会说:“现在,我找个不举手的学生来回答。”这一招,我也学会了,但就是这一招,给我带来的震撼却不小。
那是去年,在学校报告厅上《月球之谜》,所有的环节都按照我设计的顺利开展来,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我越上越有激情,最后一个讨论环节结束,我这节课就可以完美收工,就在这个环节里,我让学生对着一轮满月,提出自己的疑问,神秘的月球啊,请你告诉我,为什么——————————————,难道————————————?前面的几个孩子都说得很精彩,这时,我说,我现在要找个不举手的孩子来发言,我的话音刚落,几乎所有举手的孩子都立刻放下了手,那些不举手的孩子个个连忙低头作沉思状,躲开躲去避开我的眼神,我叫上了刘童,他的眼神顿时一阵慌张,但还是很不情愿的站了起来,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还是在同桌的帮助下,解了他的围,也解了我的围,这堂课结束了,老师们的评价也挺好,当时,我的心情也是很好的,可是这件事还没有完。
下课后,就有同学来向我反映,说刘童一直趴在桌上,不肯起来,我当时以为他是不舒服,身体不适,就去找他,让学生带他去医务室,结果不安慰还好,我这一安慰,他还哭了起来,是那种很伤心地哭,我问他,到底怎么了?他说:“觉得自己很差,很没用,因为他一个人影响了整个班级,毁了好好地一堂课!”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我很诧异他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赶紧安慰他,告诉他,没有那么严重的后果,他也没有影响到整个班级,并且还让他的几个要好的同学劝劝他。他才止住了哭泣。
但我自己却没法平静下来,我想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机会,这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吗?我用这样的方式给那些不举手的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也有机会展现自己,这种想法当然是没错的,可是效果呢,却让我很诧异。
这也让我想到,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具体是谁写的,我记不太清了,意思大致如下,课堂发言表面看是举手和不举手的问题,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举手发言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理解,有想法,也喜欢与大家分享,他们回答一般有比较高的质量;另一种是不管什么问题总抢着发言,往往问题一出来就马上举手,回答的质量却没有保证。不举手,情况则更为复杂,有的性格沉静,习惯于默默听记,静静思考,不动声色,有答案有想法也不举手,有的一味追求准确完美,思考不成熟也不会举手,有的是真不会,没有想好怎么回答,只好等待别人回答,还有的是没有参与学习,开了小差,游离于课堂之外,因此,举手不举手不仅仅是会与不会的问题,简单化地处理,搞不好就会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困扰,冲击。
想到这,我想到了刘童,他是那种成绩一般般,但自尊心却很强的孩子,可能他当时没有想好答案,然后在那么多老师的面前,一时紧张不知道如何说起,也深深伤害了自己的自尊,想到这,我在课后找到他,告诉他,课堂上,每位同学都应随时作好发言的准备,对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独立思考,能积极参与与研讨,要大胆地举手,大胆地表达,当然老师的话也不对,不能因为你举手少,就给你戴上一个“不举手”的帽子,让你难堪,老师向你道歉,老师也希望你以后能有所改变。刘童此时很安静,应该是听进去了我的话,应该是在心里默默地下定决心。
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堂上早发现那些一直不举手的孩子,早给予关注,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机会,而不是到临近下课才想起他们,或者是发现了他们,也不要给他们戴上一个“不举手”的帽子,打击他们的自尊心,直接指名让他们发言不就得了?千万别伤害学生的自尊!
第四篇:徐文静教育故事演讲稿
教育故事
隔河头中学
徐文静
我很荣幸,因为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幸运的是,刚刚踏上三尺讲台就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刚刚涉猎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诸多说不完的故事,让我深深爱上这个无比神圣的教师工作。
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让他们都绚丽的绽放,特别是那些“带刺的花蕾”我们更应多一些关爱和呵护。当了一个月的班主任,我遇到过几个的“小刺头”,在他们身上,发生过许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动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给了我永远的鞭策和启迪。面对个头和我差不多高的四十六个名学生时,心里总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怕我这个矮个子老师吗?常言道“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我必须严厉点,要镇住他们。当时班里有一个出了名的“冷面捣蛋王子”叫刘晓旭,他学习成绩差,他出生在一个单亲的家庭当中性格有些孤僻,经常欺负同学,全班同学都怕他。一次,他又打了班里的同学,我不由分说将他揪到办公室,火冒三丈的我对他进行了一顿狠狠的批评。没想到,他不但不服气,还理直气壮地顶撞我,我忍无可忍打了他一个大耳光。谁知他居然骂骂咧咧地冲出了办公室。当时我被气哭了,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和耻辱。
这件事之后,我对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课再也不听我讲课,经常变着花样给我捣乱。下课后,他更加变本加厉地欺负同学。当时,我对这个孩子既恨之入骨,又无计可施。
可后来的故事却改变了他,更醒悟了我。那次,我打开抽屉拿作业本,发现抽屉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道:“老师,你一定非常非常地讨厌我、恨我吧,但我不讨厌你,因为我知道你恨我这块铁不能成钢,可我讨厌你对我毫不留情的训斥,讨厌你给我的大耳光”。课下,我把这张字条读了很多很多遍,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张字条惊醒了总想给学生“下马威”的我,该是我好好反省的时候了。我决定找这位同学好好的谈一谈。
那天放学,我和这个我一直讨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和颜悦色的谈话。在谈话中,我首先向他道歉,不该用粗暴的话语伤害他,更不该动手打他。对着我改变的新面孔,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点受宠若惊,一改往日那蛮横的样子,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捣乱、欺负同学都是故意的,原因就是对我不满,想对我报复。他很真诚地表示以后不会这样了。还十分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今天的你,相信我也会喜欢以后的你。”最后还问到:“老师,我给你惹了那么多麻烦,你还会喜欢我吗?”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我会把你看成我最好的朋友”。
这件事它时刻提醒我最可恶的孩子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作为一名班主任,应用自己的和颜悦色,用亲切的目光,用慈爱的双手给每一个学生以自尊、自信、关爱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因为有了这个故事,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火热的情怀辛勤工作,以平等、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和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我愿播种下平凡的点滴,收获孩子不平凡的人生!
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大爱无疆,大爱无痕。还有比爱更神奇的法宝吗?我要将爱心化作明灯,为学生照亮通向未来的道路!
第五篇: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稿(徐又改)
在悄无声息中播撒阳光,放飞希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第六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我叫曲艳,我演讲的题目是《在无声中播撒阳光,放飞希望》
说句实在话,在这么多经验丰富的领导、老师面前,来讲述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确实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作为一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我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与学生鱼水相融、鸟林相合、共同成长,却是我最大的收获。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还要从我曾教诲过的一个学生说起。
他叫杨贺宇,家庭条件较好。刚接这个班级的时候,他就开始给了我一个“见面礼”——毫不忌讳的玩弄他的手机,被我批评过后,也只是漫不经心的把手机放进口袋,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为了这事,我曾在全班同学的面对他一顿数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他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但仅仅坚持了两天!又一次因为上课玩手机被英语老师批评,其他学科老师陆续向我反映了同样的问题,我愈发觉得要给班级这个“困难户”开药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和他母亲交谈时了解到,他的父母平时忙于经商而忽视了对他的照顾,只要他想要的,父母都去满足他,他在家里经常用极其粗暴的,激动的语言在顶撞他的母亲,从小到大只要一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以发脾气,闹情绪为发泄途径,而每次也总是以他的胜利为终结。于是,在一次又一次过激行为中他尝到了甜头,而性格却变得古怪了。听到这,我的心为之一震,没想到这个孩子弱小的心灵世界里没有人常来关注,难怪他的内心总是布满了阴云。而我作为班主任,有责任用爱的阳光驱散他心里的阴霾。在以后的家访中我又了解到,杨贺宇其实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只不过身边没有人教诲自己,只能从虚拟的世界中寻求那份心灵的慰藉,家境虽好,但缺少父母那种贴心的关心,更缺少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这样的孩子往往通过“与众不同”的做法,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以此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此时此刻我很自责,后悔自己那天对他批评的严厉,后悔自己当时态度的生硬。我直接找到他的父母,要求他们要配合我共同把孩子的缺点改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还诚恳的向他道了歉,并在课下与他谈心,除此之外,还采取课堂上经常提问他,班级事务经常让他去做,各种活动都让他参与。当年期末考试,就给我拿了语文96数学98的好成绩。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学生都不是一天就长成这样的。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有私自改试卷分数的、有看别人东西好拿来自己用的、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胜枚举,但最终我都是通过润物无声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道”。小学是人生的基础,班主任就是奠基人。15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师生之间就像一个回音场:你用心灵向对方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的回音决不是:“我爱你——”。我们在一个个细节中培养习惯,在一声声教诲中点化思想,在一件件琐事中引领成长。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可 供效仿,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值得宣扬,但我们是在用人格魅力感染教化,用一言一行润物无声,就是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就是这份承载生命的责任,让班主任的肩膀扛起了人生的山;让班主任的爱撑成了一把伞;让班主任的言行树成灯塔,指引前程无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真的该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懂得了爱是教育的真谛。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教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唯有爱,才能播撒阳光,放飞希望。我愿意这份爱永远伴随着我,我也会为这份爱去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