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2)

时间:2019-05-12 21:4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2)》。

第一篇: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2)

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2)

41、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为什么必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也就是说党内的事情一经多数人通过或同意,就要按多数人的意见去办。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定,除必要时可以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活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产生各种不同的看法,有时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意见,这是正常的,但在作出决定时只能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如果没有少数服从多数这条原则,各种意见众说纷坛,许多问题就无法决定,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党组织也就不可能成为有战斗力的统一整体。

42、在党的生活中怎样正确对待少数人的不同意见?

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不一定全是错误的意见,其中往往有合理的和正确的成份。党的组织要认真考虑这些意见,借以补充和发展正确的意见,使问题讨论得更深入,处理得更慎重和完满。同时还应该看到,在通常的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但有时也可能是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所以我们一方面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求有不同意见的党员在实际行动中无条件地执行党的决议;另一方面允许这些党员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有权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有利于保障党内的民主生活。如果真理最后被证明在少数人方面,那么党的组织就要勇敢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接受少数人的正确意见。

正确对待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对于我们认识真理、服从真理和改进工作大有好处,可以使我们减少或者避免错误。如果少数人的意见确实错了,也要善于做说服工作,使他们心说诚服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服从党组织的正确决定,从而真正保证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少数同志,只要他们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组织决定,党组织就不仅要耐心地听取和充分地考虑他们的意见,还应该同他们搞好团结,不能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更不能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打击报复。要善于团结与自已有不同意见的、甚至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同志一道工作。

43、怎样处理执行决议与保留意见的关系?

(1)保留意见必须以无条件执行党的决议为前提,决议一经形成,党员不能因有不同意见而不执行。

(2)保留意见必须有个范围。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和坚决执行党章。对于党章规定的党的性质、纲领、路线、宗旨、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等一些根本问题是不允许持保留意见态度的。至于在平时工作中的不同意见,或在贯彻党的决议、指示的具体措施上的不同看法,是允许保留的。

(3)保留意见必须严肃慎重。党的会议讨论问题在未形成决议前,党员应该明确地讲出自己的意见,并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当党的决议形成后,在行动上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如对决议有不同意见,应反复认真地研究,并据以审查自己的意见。经过研究仍觉得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可以保留,并向党的组织提出自己的保留意见。但同时还要在执行决议中,继续审查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

44、怎样正确处理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关系?

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的规定,“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也就是说,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行使它们的职权,支持下级组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不要干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下级组织如认为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上一级组织报告。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45、为什么党的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党的组织原则决定的。我们党的组织是通过各级组织间的一定联系来体现和维护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就是维护党的组织的统一。下级组织如果不服从上级组织,就等于脱离党组织领导,否认自己是党的一部分。如果这成为全党的现象,那党就失去了组织上的统—。虽然下级组织和上级组织的意见,都是党员意见的集中反映,但上级组织所集中、所反映的党员的意见的范围,比下级组织更大。而且上级机关通常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比较全面,掌握着全局。因此,判断、处理和决定问题也比下级组织有更大的准确性。有时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不完全有利于下级组织,但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这是有利于党的整体的,因此也必须服从上级。

46、怎样正确处理上级党委领导成员和下级党委的工作关系?

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上级党委领导成员有权检查下级党委的工作和参加下级党委的会议。上级党委领导成员到下级党委检查指导工作或参加会议,可以发表指导工作的个人意见,但不得要求下级党委必须执行自己的意见;凡代表党委发表的指示或讲话,应经党委讨论,下级党委必须执行。上级党委领导成员在下级党委担任领导职务的,仍须服从下级党委。下级党委应接受上级党委领导 成员对工作的检查监督,尊重上级党委领导成员对工作所提出的批评和建议。

47、上级党委工作机构和下级党委是什么关系?

党的委员会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组织、宣传等工作机构。工作机构是党委主管某方面工作的党委工作机构,都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他们和下级党委之间不是领导关系。因此,党委工作机构不能直接向下级党委发指示,有关重要问题的意见需要向下贯彻时,必须经党委同意,以党委名义或采取党委批转的方式才能下达。党委职能部门,可以检查了解下级党委党组执行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有关指示、决定的情况,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上下级党委的工作机构之间不是领导关系,只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上级党委工作机构可以对下级党委同一工作机构执行党的有关政策、决议的情况,进行行政指导,经党委授权,也可以提出带有决定性或指示性的意见。下级党委工作机构应主动地取得上级党委同一工作机构在业务上的具体帮助和指导。

48、党组与党的委员会有什么区别?

党组与党的委员会的主要区别是:(1)党的委员会是由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党组则是由党的委员会决定,它的成员、书记、副书记都是由党的委员会指定。(2)党的委员会可以直接接收或批准接收党员,党组却不能。(3)党的委员会可以决定或批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党组一般不能直接决定或批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4)党的委员会可以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而党组一般不能召开这些会议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49、党章对党组的任务是怎样规定的?怎样正确理解和完成党组的任务?

党章规定:“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党组的任务,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决定的。这是因为,我们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但是,党不可能也不应该包办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工作,代替它们行使职能。党要加强对这些非党组织的领导,只能通过这些组织的领导机关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及其成立的党组,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党组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把握其精神实质,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2)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本部门本单位的全局,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3)支持和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职权,不包办代替。(4)善于同本部门本单位的非党领导干部合作共事,充分尊重他们,保证他们有职有权开展工作,热情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要做好党内外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6)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7)经常向上级党的委员会请示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上级党的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

50、怎样理解党章中关于“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 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这一规定”?

把握这一规定,应当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党组只能由党的委员会批准成立。哪些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成立党组,哪些不成立党组,应当由党委决定。第二,只有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决定在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并不是必须和只能成立党组,而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条件确定。例如,有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不足三人,就不具备成立党组的起码条件;又如某些人民团体和经济组织、文化组织,任务比较单一,只需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而不必成立党组,等等。

51、允许党员“保留意见”同党员“坚持错误”有什么区别?

允许党员“保审意见”同党员“坚持错误”,是有原则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允许党员对党的决议、政策和党的工作,在党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

党章规定:“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可见,党员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声明保留自己的意见是允许的。符合党的组织原则。但是,保留意见必须以无条件执行党组织的决议为前提。如果实践证明自己的意见是不对的,就应该放弃,不能借口“保留意见”,明知不对还固执己见,甚至坚持错误意见。对此,党组织应当给予批评帮助。

“坚持错误”,是指党员在思想认识上有错误或违反了党的纪律,经党的组织和同志们的批评、教育、帮助,仍不承认和不改正错误,甚至继续犯错误的行为。这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党组织对于犯了错误而坚持错误不改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的纪律处分。

52、没有支委会的党支部怎样实行整体领导?

支部党员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支部委员会,是支部的领导机关。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支部的日常工作。根据这一精神,不论是否设有支部委员会,支部的重大问题,如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在不设支委会的支部选书记和副书记),接收新党员,决定对犯错误党员的处分等,都应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在没有设立支委会的支部,这样做就是实现了集体领导;在这样的支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书记、副书记要按照支部党员大会的决定,负责主持支部的日常工作。如有个别问题不宜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讨论,可由正、副书记提出意见,报上级党组织决定。

53、党组织讨论问题时,双方尾数接近,争论不下,意见统一不了怎么办?

党的任何组织讨论决定问题,都必须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人的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做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54、为什么在党内提倡称同志,不称职衔?

在党内提倡称同志,不称职衔,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提出要大家互称同志,改变以职务相称的旧习惯。为此,党中央于1965年12月专门就这个问题发出了通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一次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主张,要求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称职衔。

党内只有上下级组织,没有上下级党员,党员之间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在党内互称同志,有利于发扬民主,密切党员与党组织、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党员、党员与党员、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促进党内外的团结,造成一种平等相待、亲密无间、生动活泼的良好风气;有利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近年来,在党内称同志的优良传统被一些同志淡忘了,有的言必称长,有的领导干部别人不称他的职衔他就感到不舒服,就不高兴。所以有必要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树立新的风尚。

第二篇: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2)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2)

66、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矗它的基本任务是: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

(3)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4)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5)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6)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吸收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7)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8)教育党员和群众遵纪守法,坚决同各种犯罪分子和犯罪活动作斗争。

67、党的基层组织可分为哪些类别?

(1)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

在本地区处于领导核心地位,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2)国有企业中的党的基层组织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支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等。

(3)高等学校中的党组织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4)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

处于保证监督地位,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5)人民解放军连队中的基层党组织

处于领导地位,是军队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基础和保证。

68、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如何确定?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联合组成党支部。其中,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党支部,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100名或5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临时单位、临时机构、短期~等,经批准,可以成立党的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临时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委员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69、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1)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2)必须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并进行革新和创造,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

(3)必须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弘扬正气,反对歪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

(4)必须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又要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

70、怎样贯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首先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指导方针的精神实质,坚持用指导方针指导工作,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其次是要采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针,针对本地区不同类型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措施。三是要常抓不懈,讲求实效。

71、党的基层委员会可否设立党委常委?

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不设党委常委,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由于党员人数多,工作范围宽,有些单位驻地又比较分散,为了便于工作,加强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委批准,可以设

立。

72、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是怎样规定的?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四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为便于各级党组织执行以上规定,中央组织部对不同类型的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作了具体规定,并已报经中央批准实施,主要是:

(1)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所党的委员会、地(市、州、盟)级和地(市、州、盟)级以上机关党的委员会执行四年任期,其他党的基层委员会执行三年任期。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村党支部委员会执行三年任期,其他党的支部委员会执行两年任期。

(2)需作出更具体的规定或需变通执行第一条规定的,分别由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铁路、民航系统由铁道部党组、民航局党委提出意见,报中央组织部审定。

73、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1)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7名的党支部),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2)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3)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

(4)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5)基层委员会一般不设常务委员会。少数大型厂矿企业、规模大的高等院校等单位,党员人数比较多,为便于开展工作,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常务委员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15—21人,常务委员5—7人。

74、党的基层委员会在坚持集体领导中应注意什么?

党的基层委员会必须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坚持集体领导,并不是降低和否定个人的作用,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要明确地规定每个成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不要事无巨细统统拿到党委会上讨论。党委集体作出的决定,每个党委委员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地贯彻执行。在执行中,除有新的重大问题必须提交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外,对具体工作问题,党委成员要大胆负责地进行处理,认真完成自己所分担的工作任务。在党委会工作中,党委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的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不应借口集体领导而降低或否定党委书记的重要作用。

75、党的基层委员会在讨论决定问题时必须执行什么原则?

党的基层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党委会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以便作出决议,采取行动时,大家的意见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才能及时作出决定,统一大家的行动。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以后,必须拥护和执行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在这个前提下,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允许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以便由以后的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正确。但是,少数人如果借口自己的意见正确而不服从多数人通过的决议,则是不能允许的。党章规定:“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实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以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认真执行这个规定,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76、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应坚持的标准是什么?

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应坚持以下标准:

(1)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和全面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2)要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形成领导班子合理的群体结构。富有朝气和活力,指挥决策能力强。

(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领导成员之间团结,凝聚力强,能充分发挥集体优势,起核心领导作用。

(4)视野开阔,信息灵通,从实际出发,富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工作效率高,政绩显著。

(5)作风正派,联系群众,廉洁奉公,有群众威望,有强大的号召力。

第三篇: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2)

立。

72、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是怎样规定的?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四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为便于各级党组织执行以上规定,中央组织部对不同类型的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作了具体规定,并已报经中央批准实施,主要是:

(1)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所党的委员会、地(市、州、盟)级和地(市、州、盟)级以上机关党的委员会执行四年任期,其他党的基层委员会执行三年任期。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村党支部委员会执行三年任期,其他党的支部委员会执行两年任期。

(2)需作出更具体的规定或需变通执行第一条规定的,分别由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铁路、民航系统由铁道部党组、民航局党委提出意见,报中央组织部审定。

73、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1)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7名的党支部),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2)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3)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

(4)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5)基层委员会一般不设常务委员会。少数大型厂矿企业、规模大的高等院校等单位,党员人数比较多,为便于开展工作,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常务委员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15—21人,常务委员5—7人。

74、党的基层委员会在坚持集体领导中应注意什么?

党的基层委员会必须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坚持集体领导,并不是降低和否定个人的作用,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要明确地规定每个成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不要事无巨细统统拿到党委会上讨论。党委集体作出的决定,每个党委委员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地贯彻执行。在执行中,除有新的重大问题必须提交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外,对具体工作问题,党委成员要大胆负责地进行处理,认真完成自己所分担的工作任务。在党委会工作中,党委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的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不应借口集体领导而降低或否定党委书记的重要作用。

75、党的基层委员会在讨论决定问题时必须执行什么原则?

党的基层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党委会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以便作出决议,采取行动时,大家的意见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才能及时作出决定,统一大家的行动。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以后,必须拥护和执行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在这个前提下,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允许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以便由以后的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正确。但是,少数人如果借口自己的意见正确而不服从多数人通过的决议,则是不能允许的。党章规定:“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实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以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认真执行这个规定,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76、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应坚持的标准是什么?

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应坚持以下标准:

(1)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和全面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2)要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形成领导班子合理的群体结构。富有朝气和活力,指挥决策能力强。

(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领导成员之间团结,凝聚力强,能充分发挥集体优势,起核心领导作用。

(4)视野开阔,信息灵通,从实际出发,富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工作效率高,政绩显著。

(5)作风正派,联系群众,廉洁奉公,有群众威望,有强大的号召力。

第四篇: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范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直在大力提倡和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党员的思想空前活跃。特别是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员的权益比过去得到了更多的保障,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进步。我们除了要继续保障党章规定的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外,当前重要的是要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

(1)及时通报党内信息,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重要情况党内先通报,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党内先传达,需作决策的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使广大党员同上级组织、同中央更加息息相通。

(2)实行民主议事,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党组织要创造条件,保障党员及时参加其应参加的各种会议,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党的重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直接涉及基层和群众利益的政策,应尽可能多地征求基层党员的意见。同时,要健全信访制度,使党员对上级组织的意见能及时反映上来,党组织要进行认真研究,合理的应予采纳,并告知提出建议和倡议的党员。对于改进党的工作有重要价值的,党组织应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目前有些农村正在实行的党员民主议事制度,使党员直接参与基层事务的做法和经验,要给予重视,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使普通党员感受到自己是党内生活的主人,从而增强责任心和主动精神。

(3)认真搞好换届选举,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员的选举权,使党章规定应由选举产生的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均由选举产生,不得以委任制代替选举制。对通过任命方式增补的领导成员,要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在各级党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中,应该完善候选人提名办法,候选人名单要经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后确定;完善候选人介绍办法,使选举人更充分、全面地了解候选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4)要善于倾听各种意见,保障党员的申辩、作证和辩护的权利。党组织对党员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对于党员的申辩及其他党员为之作的证明和辩护,有关党组织要认真听取,进一步核实,采纳其合理意见。不予采纳的,要向本人说明不予采纳的理由。党组织要认真处理党员的申诉。对于党员的申诉,应由作出或批准处分、鉴定、审查结论或其他处理的党组织进行复查或复议。上级党组织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或指定有关党组织进行复查或复议,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

(5)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障党员的监督权。领导干部要定期述职、由党员或一定范围的党员干部开展民主评议,提出意见以至质询。党组织对于党员的批评、检举、控告和罢免要求,应及时受理。对于署名的批评人、检举人和控告人,应进行回访或回函并告知处理结果。要保护检举人和控告人。严禁对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歧视、刁难、压制,严禁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不仅强调了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而且还强调要保障各级党组织的民主权利,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原则上讲,凡有关全国性的问题,如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涉及国家主权、外交、国防以及副部级以上干部的任免和提名等重大事项,由中央决定和发布,各级地方党的组织和党的负责人均不得自由发布意见和决定。属于地方党委和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计划,及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省管干部的任免等,由地方按照中央总的精神自行决定,中央要切实保障地方的合法权益,鼓励地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中央及各部门不要过分干预。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必须执行中央和上级组织的决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党的上级组织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的决定,在通常情况下,应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需要下级组织了解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下级组织通报。

32、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报告工作。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33、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应注意什么?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坚决维护中央的领导权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四个服从”,最重要是全党服从中央。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切实保证党中央的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2)党的各级委员会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要防止和克服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

问题的情况发生,又要反对遇事推诿,互相扯皮和无人负责。(3)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领导班子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对决策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凡属党委全委会讨论决定的问题,一定要由全委会决策;凡属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问题,一定要召开常委会决策。

34、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制度,也是最台理、最便利的制度?

这是因为:

(1)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是根本的制度,就在于它根据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要求,规范了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我们党不是众多党员简单的数目字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和矛盾,保持党内生活正常化,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才能使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贯穿于党内各种组织制度之中,制约和规定着其他制度。

(2)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是最合理的制度,在于它实行的是多数原则,按照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的意志、多数人的要求决定问题,因而是公正合理的。讲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讲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不是官僚~主义。这种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的智慧,凝聚全党的力量,因而是科学合理的。

(3)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是最便利的制度,在于它实行的是服从原则,决策中进行充分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决定问题,不允许相互扯皮;决策后组织和个人都要无条件执行,不允许各行其是;领导成员分工负责,分头去办,不允许互相推诿,因而具有简捷、灵活、效率高的特点。

(4)民主集中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制度。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民主集中制有利于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有利于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成功经验,也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沉痛教训。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不好,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这段话简明而深刻地告诉我们,民主集中制对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来说,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制度,而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制度。

35、什么是党委制?实行党委制要注意什么问题?

所谓党委制,即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实行党委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

(1)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凡属重大问题,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任何党委领导成员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党委报告。不允许任何党委领导成员独断专行和把个人凌驾于党委集体之上。

(2)党委领导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党委领导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在党委会里,既要避免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又要防止无人负责、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36、在党的委员会里,党委书记与其他委员是什么关系?

在党的委员会里,党委书记与其他党委委员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党委书记与其他委员一样,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一票。

当然,从书记的职责来说,他好比是党委一班人的“班长”,在准备会议和主持会议,启发委员民主讨论问题,集中大家意见作出明确结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书记同其他委员比较起来,他所担负的责任更大些,担子更重些,要求更高些,对于能否搞好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负有主要责任。

党委的每个委员,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从事党委分配的工作、执行党委的决议中,接受书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经常向书记或党委报告自己的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共同搞好党委会的工作。

不论是书记或者委员,都必须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接受党委集体的领导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书记同委员发生意见分歧,或者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召开党的委员会(包括常委会)进行讨论,交换意见,统一认识,由党委集体作出决定,任何人都不得脱离党委集体而自作主张。书记要支持和帮助其他委员做好工作,主动处理好同委员的关系;每个委员要尊重和支持党委书记的工作,接受书记的监督和指导。书记和委员、委员和委员,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学习,共同维护党委一班人的团结,使党委成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37、为什么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发挥全委会决策作用和监督作用。首先,我们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是本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党组织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成员分布较为广泛。接触面较宽,对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意见、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比较了解,及时召开全委会,充分发挥全体委员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其次,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同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由于其日常工作是由常务委员会主持的,全委会应当经常监督、检查常务委员会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落实党代

表大会决议的情况,审查常委会对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所作的决定。为此,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是适宜的。

38、在党内为什么个人不能决定重大问题?

党章规定,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章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所决定的,也总结了党内政治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任何个人,即使是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而一些人的认识的总和,总会比一个人的认识更全面、更正确。坚持重大问题由党委民主讨论,集体做出决定,有利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正确地决定和处理问题,避免工作指导上发生重大失误,正确地履行党委的领导职责。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每当我们坚持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决定这一原则比较好时,党内的政治生活就比较正常,所做的决策就比较正确,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反之,党内政治生活就不正常,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当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某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由于各种原因,党组织还没有作出决定或者来不及作出决定,可是又必须立即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在这种情况广党组织负责人可以也应该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作出决定,但事后—定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

39、如何理解“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就是说党员对于党组织的决定、指示,必须坚决服从,认真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如果党对党组织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实行这项原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只有把全体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形成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组织,党才有力量。第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组织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从组织就是服从人民的利益。第三,党的组织是集体的力量,经过党组织集体研究做出的决定,一般来说是比较全面、正确的。第四,只有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才能保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全党在政治上的一致,使党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也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胜利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40、按照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办事,工作中出了问题个人承担不承担责任?

共产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组织的决议和上级的决定中,一定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要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地处理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及时向党组织报告,提出意见,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出的问题,如果确实是组织上的责任,一般不要追究个人责任。当然,个人总结经验教训是应当的,也是有益的。担是,如果党员执行党的决议和上级决定不坚决、打折扣,或者持等待、观望态度,因而贻误工作,造成了损失,或者背离组织决议的精神实质,个人另搞一套造成损失的,要追究个人责任。

第五篇: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

党的组织原则30-40

30、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为什么仍然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正确处理和协调中央、地方、部门、单位的利益矛盾,需要民主集中制。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挥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需要民主集中制。决策必须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方法,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需要民主集中制。总之,正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

31、如何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直在大力提倡和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党员的思想空前活跃。特别是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员的权益比过去得到了更多的保障,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进步。我们除了要继续保障党章规定的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外,当前重要的是要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

(1)及时通报党内信息,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重要情况党内先通报,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党内先传达,需作决策的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使广大党员同上级组织、同中央更加息息相通。

(2)实行民主议事,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党组织要创造条件,保障党员及时参加其应参加的各种会议,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党的重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直接涉及基层和群众利益的政策,应尽可能多地征求基层党员的意见。同时,要健全信访制度,使党员对上级组织的意见能及时反映上来,党组织要进行认真研究,合理的应予采纳,并告知提出建议和倡议的党员。对于改进党的工作有重要价值的,党组织应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目前有些农村正在实行的党员民主议事制度,使党员直接参与基层事务的做法和经验,要给予重视,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使普通党员感受到自己是党内生活的主人,从而增强责任心和主动精神。

(3)认真搞好换届选举,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员的选举权,使党章规定应由选举产生的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均由选举产生,不得以委任制代替选举制。对通过任命方式增补的领导成员,要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在各级党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中,应该完善候选人提名办法,候选人名单要经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后确定;完善候选人介绍办法,使选举人更充分、全面地了解候选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4)要善于倾听各种意见,保障党员的申辩、作证和辩护的权利。党组织对党员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对于党员的申辩及其他党员为之作的证明和辩护,有关党组织要认真听取,进一步核实,采纳其合理意见。不予采纳的,要向本人说明不予采纳的理由。党组织要认真处理党员的申诉。对于党员的申诉,应由作出或批准处分、鉴定、审查结论或其他处理的党组织进行复查或复议。上级党组织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或指定有关党组织进行复查或复议,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

(5)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障党员的监督权。领导干部要定期述职、由党员或一定范围的党员干部开展民主评议,提出意见以至质询。党组织对于党员的批评、检举、控告和罢免要求,应及时受理。对于署名的批评人、检举人和控告人,应进行回访或回函并告知处理结果。要保护检举人和控告人。严禁对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歧视、刁难、压制,严禁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不仅强调了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而且还强调要保障各级党组织的民主权利,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原则上讲,凡有关全国性的问题,如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涉及国家主权、外交、国防以及副部级以上干部的任免和提名等重大事项,由中央决定和发布,各级地方党的组织和党的负责人均不得自由发布意见和决定。属于地方党委和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计划,及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省管干部的任免等,由地方按照中央总的精神自行决定,中央要切实保障地方的合法权益,鼓励地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中央及各部门不要过分干预。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必须执行中央和上级组织的决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党的上级组织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的决定,在通常情况下,应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需要下级组织了解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下级组织通报。

32、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报告工作。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 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33、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应注意什么?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坚决维护中央的领导权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四个服从”,最重要是全党服从中央。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切实保证党中央的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2)党的各级委员会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要防止和克服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情况发生,又要反对遇事推诿,互相扯皮和无人负责。(3)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领导班子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对决策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凡属党委全委会讨论决定的问题,一定要由全委会决策;凡属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问题,一定要召开常委会决策。

34、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制度,也是最台理、最便利的制度?

这是因为:

(1)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是根本的制度,就在于它根据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要求,规范了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我们党不是众多党员简单的数目字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和矛盾,保持党内生活正常化,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才能使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贯穿于党内各种组织制度之中,制约和规定着其他制度。

(2)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是最合理的制度,在于它实行的是多数原则,按照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的意志、多数人的要求决定问题,因而是公正合理的。讲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讲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不是官僚专制主义。这种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的智慧,凝聚全党的力量,因而是科学合理的。

(3)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是最便利的制度,在于它实行的是服从原则,决策中进行充分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决定问题,不允许相互扯皮;决策后组织和个人都要无条件执行,不允许各行其是;领导成员分工负责,分头去办,不允许互相推诿,因而具有简捷、灵活、效率高的特点。

(4)民主集中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制度。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民主集中制有利于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有利于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成功经验,也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沉痛教训。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不好,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这段话简明而深刻地告诉我们,民主集中制对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来说,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制度,而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制度。

35、什么是党委制?实行党委制要注意什么问题?

所谓党委制,即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实行党委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

(1)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凡属重大问题,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任何党委领导成员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党委报告。不允许任何党委领导成员独断专行和把个人凌驾于党委集体之上。

(2)党委领导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党委领导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在党委会里,既要避免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又要防止无人负责、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36、在党的委员会里,党委书记与其他委员是什么关系?

在党的委员会里,党委书记与其他党委委员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党委书记与其他委员一样,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一票。

当然,从书记的职责来说,他好比是党委一班人的“班长”,在准备会议和主持会议,启发委员民主讨论问题,集中大家意见作出明确结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书记同其他委员比较起来,他所担负的责任更大些,担子更重些,要求更高些,对于能否搞好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负有主要责任。

党委的每个委员,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从事党委分配的工作、执行党委的决议中,接受书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经常向书记或党委报告自己的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共同搞好党委会的工作。

不论是书记或者委员,都必须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接受党委集体的领导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书记同委员发生意见分歧,或者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召开党的委员会(包括常委会)进行讨论,交换意见,统一认识,由党委集体作出决定,任何人都不得脱离党委集体而自作主张。书记要支持和帮助其他委员做好工作,主动处理好同委员的关系;每个委员要尊重和支持党委书记的工作,接受书记的监督和指导。书记和委员、委员和委员,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学习,共同维护党委一班人的团结,使党委成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37、为什么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发挥全委会决策作用和监督作用。首先,我们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是本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党组织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成员分布较为广泛。接触面较宽,对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意见、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比较了解,及时召开全委会,充分发挥全体委员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其次,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同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由于其日常工作是由常务委员会主持的,全委会应当经常监督、检查常务委员会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落实党代表大会决议的情况,审查常委会对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所作的决定。为此,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是适宜的。

38、在党内为什么个人不能决定重大问题?

党章规定,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章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所决定的,也总结了党内政治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任何个人,即使是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而一些人的认识的总和,总会比一个人的认识更全面、更正确。坚持重大问题由党委民主讨论,集体做出决定,有利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正确地决定和处理问题,避免工作指导上发生重大失误,正确地履行党委的领导职责。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每当我们坚持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决定这一原则比较好时,党内的政治生活就比较正常,所做的决策就比较正确,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反之,党内政治生活就不正常,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当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某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由于各种原因,党组织还没有作出决定或者来不及作出决定,可是又必须立即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在这种情况广党组织负责人可以也应该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作出决定,但事后—定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

39、如何理解“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就是说党员对于党组织的决定、指示,必须坚决服从,认真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如果党对党组织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实行这项原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只有把全体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形成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组织,党才有力量。第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组织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从组织就是服从人民的利益。第三,党的组织是集体的力量,经过党组织集体研究做出的决定,一般来说是比较全面、正确的。第四,只有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才能保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全党在政治上的一致,使党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也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胜利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40、按照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办事,工作中出了问题个人承担不承担责任?

共产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组织的决议和上级的决定中,一定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要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地处理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及时向党组织报告,提出意见,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出的问题,如果确实是组织上的责任,一般不要追究个人责任。当然,个人总结经验教训是应当的,也是有益的。担是,如果党员执行党的决议和上级决定不坚决、打折扣,或者持等待、观望态度,因而贻误工作,造成了损失,或者背离组织决议的精神实质,个人另搞一套造成损失的,要追究个人责任。

下载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党建知识问答 2

    农村党建知识问答 1、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主要是指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更具党章规定,农村党的几层组织除必须严格履行党的基......

    党的知识竞赛题2

    党 校 试 题一、填空题: 1. 1988年全国组工会议,在总结建国以来发展党员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十六字工作方针, 2. 发......

    党知识竞赛题库2

    2016《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知识竞赛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70道)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C)、外部环境“四大考验”。 A、商品经济B、内部环境C、市......

    党建知识(党的组织原则)5篇

    表大会决议的情况,审查常委会对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所作的决定。为此,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是适宜的。38、在党内为什么个人不能决定重大问题?党......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3)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3)77、党委领导班子建设要注意什么?要把提高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所谓提高政治素质,就是坚持革命化。进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的干部必须是政治素质好的,他......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1)

    工作的第一线,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依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去贯彻落实,同时,人民群众的各种意愿和要求,也......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7)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7)121、党小组向党支部、党支部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党小组向党支部、党支部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党的路......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5)

    党建知识(党的基层组织5)99、党支部~委员的职责是什么?党支部~委员在党支部委员会集体领导下,在上级党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党支部的~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