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惩罚式教育及网瘾的戒除
浅谈惩罚式教育及网瘾的戒除
“惩罚式”教育——当我们面对这个敏感的名称时,或当我们要运用这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分析:
一、明确动机,不能打
首先,明确动机——为什么要惩罚?
很多家长会说,动机有什么好说的?当然为了他好,教育他呗!
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不听话、行为很过分、我太气愤了„„”
请大家反思一下,你“惩罚”他,无论是体罚还是责骂,真的全是为了教育他吗?这里面有没有泄愤的目的?
有?那你为了什么而愤怒?——恨铁不成钢?!
再冷静地想想„„
“不成钢”有时并不是铁的错,甚至这也不是你愤怒的根源。真正让你忿恨的是“我”的损失!
孩子不听话损失的是“我”的利益„„
当你发觉你的对孩子的惩罚是为了泄愤,那么——请终止!
二、背离目的,不能打
打骂孩子,惩罚孩子,其实还得冒一个很大的风险——伤害他们自尊和自信的风险!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强、自立、自信!可是你能指望一个常期处于受压制、被惩罚的孩子能顺利地建立以上人格吗?
所以过度地惩罚孩子,以惩罚为唯一或首要教育方式,这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既然惩罚式的教育方式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目的,那么是否应该被否定?
三、适度惩罚,教育方式之一
那么孩子当真打不得?
不是的!
古人说“棍棒之下出孝子”。古人也不全是不人道的虐待狂。
笔者在长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对于一些孩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惩罚,而且也应该惩罚!就算是体罚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一些孩子可以打,也应该打!但以体罚为极端表现形式的惩罚式教育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1、有取打之由(必须惩罚的原因);
2、不是为了泄愤;
3、如何打(以什么形式惩罚,如何惩罚,如何把握分寸和度);
4、打(惩罚)之后怎么办——教育!——打(惩罚)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不是全部。教育是惩罚的目的和惩罚后的重要环节。别本末倒置了!
把握不好以上几点,其实就是为什么父母的苦心孩子总不能理解,甚至升级到暴力他们还不能服气听教的原因。
四、教育的方法
和平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很多的,但在选择教育方式之前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以什么方式去教育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都是最先要做的!
孩子做错事了!——做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怎么惩罚他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为什么会犯错?我如何才能让他明白他错在哪里,并且令他不再犯错?
其次,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现在的教育和社会背景下。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所谓因材施教!
具体到戒除网瘾的问题,以其直接用惩罚甚至体罚的方式来让孩子遵循我们的标准,不如冷静的分析:
是什么让孩子迷恋网络?——他是否有些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而在网络上更能实现?
网络究竟给了我们的孩子什么?——这些东西我们给不了他们吗?还是我们疏忽了?我们做得不够?也许孩子迷恋网络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
要怎么让孩子回到现实中?——强制牵引和人性引导,孰优孰劣,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
与孩子更多沟通,让他体验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建立生命的目标和信念;帮助他实践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网络毕竟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在面对一个对未来拥有执着信念、对现实怀揣美好憧憬、对自己充满自信和骄傲的孩子来说,网络并不是女巫的苹果,而是仙女的魔杖!
天和心理咨询中心 陈泽毅
背景资料:
日前,16岁的广西“网瘾少年”邓某在“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被打死的新闻,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在呼吁严惩这种非法训练机构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对长期以来被许多人默认的“惩罚式”教育进行反思。您认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帮助“网瘾少年”戒“网”最为有效?对待孩子,家长、教育机构应不应采取“惩罚式”教育?请参与下期侃吧讨论。联系电话:88635532邮箱:dsbcfb@163.com,移动用户可发信息到10657020800018,需在内容前加c。
第二篇:戒除网瘾教育教案
戒除网瘾教育教案:教育学生绿色上网
103赵宇虹
初中学生不让他们上网是不可能的,但他们玩起来往往忘乎所以,怎么教育他们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上网时间呢?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如我们在人民网上找到《狼群出没的互联网》文章,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及别的国家由于青少年上互联网而发生的犯罪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 IAD。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中学生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小学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热,使中学生性意识与性冲动出现,即出现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使中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就势必导致了他们容易受网上信息的干扰。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中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有79.4%的中学生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上网引导。当今社会,中学生家长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学生便用上网来消磨时间。学校作为中学生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是中学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环。但是有的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忽视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回避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导致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四、社会原因
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中学生好奇心,专搞不正当竞争。同时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还不够和谐一致,“三证”不全的网吧还大量存在。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脑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重的,有消极影响更有积极影响,关键在于广大心理卫生工作者、学校、家庭、社会如何进一步发挥电脑网络积极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这是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根据调查的数据和结果来就如何正确引导和防治上网带来的弊端,提出如下建议:
消除弊端的建议
一、中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在上网之前,最好能拟个小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先写下来,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学生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五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应该进入的网吧。总之,中学生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二、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一定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目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上网,可以提供两代人交往探讨的话题,共同上网,查找信息、评论是非这就是一个实施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有超前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争取成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强对孩子上网监管,更是每个家长责无旁贷的事情,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助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三、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及网络自护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各学校的法制校长和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中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并组织专题讨论。同时要用邓小平理论教
育和引导广大中学生,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园网吧,提供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四、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目前,形形色色的网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缺少点击率。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中学生心理特点,思想情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队伍,建设一批能吸引中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网站,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中学生、凝聚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中学生就一定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起来。
五、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犯罪就成为网络发展的伴生物。网络犯罪蔓延迅速,涉及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颗毒瘤。我国在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法规,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网络的健康发展。我们的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网吧的管理与查处力度,坚决取缔违规操作的“黑”吧,并对有营业执照的网吧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加强网络“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的软件的开发。要建立网络监察机制,成立网络监察安全部门,招募网上警察,加大打击力度,以对付日益猖獗的网上犯罪。
研究结论: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篇:戒除网瘾教育教案2
戒除网瘾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意识到过量上网的危害,怎么让学生健康上网 教学重点:怎么让学生健康上网 教学难点:怎么让学生健康上网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今年电信日的主题是“保障儿童网上安全”。据国际电联统计,全球超过15亿上网人口中,儿童及青少年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3岁—4岁的儿童上网比例为 20%,5岁—8岁的为38%,9岁—11岁的为76%,而12岁—14岁的上网比例已为89%。统计数据还显示,全球每年有1/5的上网儿童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对象,或受其影响成为牺牲品。那同学们探讨一下上网有哪些危害呢?
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回答
由于青少年的思想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太强,容易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此时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多给予思想方面的疏导,教育他们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用自制和毅力去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蚀,使网络成为促进学习、查阅各种有益资源的助手和工具,让其健康上网。面对如此严峻的青少年、儿童网上安全形势,如何保障他们健康上网?请同学们讨论5分钟后回答。生答,答案各异。
教师总结:
从政府方面:第一,有关政府部门要坚决打击和取缔“黑网吧”,进一步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惩罚力度。第二,政府部门继续加大取缔低俗网站的力度,加大打击色情网站和暴力内容网站,同时禁止和严惩搜索引擎网站提供有关色情网站或含有色情和暴力内容的网站的链接,彻底净化网络环境,实现绿色网络文化,营建文明网络。第三,政府部门强制要求学校和网吧电脑必须安装过滤系统,并鼓励和呼吁有未成年人的家长给家庭电脑安装过滤系统,阻止孩子登录不健康网站,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孩子多上一些健康的、有益的优秀网站。
孩子上网打游戏或浏览一些非法网站,大多是觉得精神空虚、无聊,笔者认为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为孩子量身打造一些适合他们自身特长的文体活动,比如弹琴、游泳、踢足球等,把孩子的注意力和喜好吸引到这些健康的活动中来,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摆脱对电脑的依赖,上网的时间少了,也就基本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上网安全问题。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了网络不良信息对孩子的侵害,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但家长也不要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因为网络是不能抗拒的发展方向,要主动迎接这一挑战。网络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上网的人没有正确运用。第一,从学校方面来说,要把文明上网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把网络作为促进自己健康成长、促进自己学习的工具来使用,而不要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第二,从社会方面来说,希望网络管理者、网络游戏厂商和网吧经营者健康办网,开发健康的网络游戏,促使全民健康上网。第三,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监管。
掌握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的必备技能,学生适量接触网络未必全是坏事。学校应开放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管下学习和查找资料,减弱网络在学生眼中的神秘感。要勤开“文明上网,远离低俗”之类的主题班会,多举些反面事例,给学生打“预防针”,鼓励他们举报非法网站。另外,教师还要给陷入网瘾的孩子多些关怀,用远大的理想激励他们进步。
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上网,让广阔而多彩的网络世界给孩子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带来更多成长的收获与快乐。同时,要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正确引导孩子上一些学习教育网站,并引导孩子学会查找一些自己认为有趣的知识。
我们要做的不是禁止孩子上网,而是要引导他们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第一,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做榜样。作为父母首先要杜绝浏览不健康网站,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也不要长时间上网。与孩子约定上网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互相监督,无论是谁违背了当初的约定,都要受惩罚。第二,陪孩子上网,用爱心为孩子导航。尽量不让孩子单独上网,而是陪孩子一起进入一些学习型网站,让孩子知道网络是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娱乐工具。
何杨杰
第四篇:戒除网瘾策划书
“戒除网瘾,健康成长”——高校行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二、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瘾现状。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倾向、轻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比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邀请学校领导和老师就本次调查的结果,从各自的角度剖析问题、提出建议,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目的。
三、活动内容
第一项:“戒除网瘾,健康成长”高校行动启动仪式。启动时间:2010-6-23(星期三)19:00
活动地点:贵州大学北区礼堂
活动对象:全体校学生会成员需准时到会,其他同学自愿,届时严格考勤。同时学院领导及学生科老师将会莅临活动的启动仪式,并给与指导。
第二项:我校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及分析
派学生会成员到贵州大学各个校区发放问卷。
第三项:大家看“网”
此项内容:由学生会邀请学校电视台记者对我院领导、学生科老师、网瘾学生以及其他学生对我校网瘾严重的现象及影响发表其看法,并将采访结果在“心理健康专家讲座”上播放。
第四项:心理健康专家剖析网瘾概念、症状、成因及戒除良方
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里状态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网瘾犯者是由于学习、生活及家庭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所致,他们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而又不能得到及时的释放,于是他们选择了网络。到底网瘾与心理状态有何渊源的关系,到时我们将请到我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来跟我们面对面的交流。
第五项:“戒除网瘾,健康成长”高校行动总结会
这次系列活动结束后,将会举行总结会。届时学生会各支部上交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并由学生代表发表感悟、活动组织代表对这次活动做总结以及学生科老师致总结词。
四、活动宣传
前期宣传:制作两张喷绘、两张宣传展板,两条横幅,四张海报。
后期宣传:通过校园网络、电台、报纸等进行大力宣传。
五、活动人员安排
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及总结会由学生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组织。
六、活动经费预算
喷绘500元,横幅两条100元,两张展板300元,问卷表2000份200元,其他支出400元,共计1500元。
第五篇:戒除网瘾策划书
“戒除网瘾,健康成长”
——政法社工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二、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区青年网瘾现状。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倾向、轻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比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邀请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就本次调查的结果,从各自的角度剖析问题、提出建议,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社区青年网瘾问题的目的。
三、活动内容
第一项:“戒除网瘾,健康成长”政法社工行动启动仪式。
启动时间:2011-6-1(星期三)19:00
活动地点:社区小礼堂
活动对象:全体北京政法职业学院10社会工作班的学生,还有社区的有关人员,其他同学自愿,届时严格考勤。同时社区领导及社区工作人员将会莅临活动的启动仪式,并给与指导。
第二项:社区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及分析
派同学们到各个社区发放问卷。
第三项:大家看“网”
此项内容:由社区工作人员邀请社区电视台记者对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网瘾青年以及其他学生对社区青年网瘾严重的现象及影响发表其看法,并将采访结果在“心理健康专家讲座”上播放。
第四项:心理健康专家剖析网瘾概念、症状、成因及戒除良方
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里状态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网瘾犯者是由于学习、生活及家庭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所致,他们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而又不能得到及时的释放,于是他们选择了网络。到底网瘾与心理状态有何渊源的关系,到时我们将请到我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来跟我们面对面的交流。
第五项:“戒除网瘾,健康成长”社区行动总结会
这次系列活动结束后,将会举行总结会。届时社会工作班的同学上交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并由学生代表发表感悟、活动组织代表对这次活动做总结以及社区工作人员致总结词。
四、活动宣传
前期宣传:制作两张喷绘、两张宣传展板,两条横幅,四张海报。
后期宣传:通过社区网络、电台、报纸等进行大力宣传。
五、活动人员安排
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及总结会由政法10社会工作者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组织。
六、活动经费预算
喷绘500元,横幅两条100元,两张展板300元,问卷表2000份200元,其他支出400元,共计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