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业绩才是硬道理》读书心得
读 书 心 得
中学部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月里,我泛读了《业绩才是硬道理》。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月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结合自身情况总结的读书心得。
在平时工作中,面对的大部分是家长和学生。他们的疑问很明确:学生现在情况和目标有一定差距,来澳美,能否缩短差距或者如何实现目标。而我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家长展现澳美,让家长知道我们能够帮助他们。这就是推销自己,首先得学会推销自己,得到家长和学生认可,才能进一步介绍澳美。学生家长对澳美认可了,报名了,也就是我在提升业绩。那么如何推销自己,提升业绩呢?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告诉朋友哪一家餐厅很有特色,哪一家小吃店口味很好又经济实惠,哪一家服装店正在做促销大打折扣,哪一家咖啡厅的气氛很好,服务态度又令人满意,你会主动告诉别人或是在他人有需要的时候提出意见来,并不是因为你可以从中获取到利益,而是真的单纯的提供意见,单纯的把你的感受说出来,也就是因为这份单纯所以才会拥有无私分享的力量。这就是口碑的魅力。不过好的事物会获得分享,坏的事物也一样会获得分享而且分享得更快更远,所以我们在家长和学生身上所做的一切都好比是一颗种子,种好的因可以得好的果,种坏的因就会得坏的果,如果我们忽略了这样的力量不善待家长和学生,那么我们迟早会在家长和学生的语言当中吃大亏。
有几种方法可以创建良好的口碑,多做一些贴心的小事。客户的需求中有一样需求叫做“感受”,这在接待过程中很难去捉摸,但是在成交的过程中又相当具有决定性,如果可以创建家长或学生良好的感受,对所推课程的感受对学校的感受,尤其是对你的感受,那么这些感受便会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出力量,所以要成交并不难,先把每一次家长或学生与你接触时的感受营造好,让这些好的感受变成你成交时的小天使!
1.记住学生的姓名,并且要在第二次见面时热情地喊出来,因为在你立即反应的态度中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有被尊重的感觉。
2.记住家长和学生所说过的话,不管内容与你的业务有无关系,并且把那些话变成你与他之间共同的话题,他们的学校,家庭,家长职业,兴趣,包括他所饲养的小狗,因为他所关心的,你也关心,他所有兴趣的,你也有兴趣,先成为他的知音,自然而然你就容易成为他成交的对象了!
3.当他的免费秘书,在谈话中记下他的重要行程,并且提醒他,如果某个家长下一个星期要去北京出差,提早一天祝他一路顺风,生意顺利!你的细心会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感动。
4.生日时的祝福,如果有机会能够记录到学生的生日,那更是令人开心的一件事,你不止可以送上祝福,超越一般冰冷的关系成为他的好朋友。
5.留意学生的小动作,如喜欢喝什么饮料,在适当时候让他知道你清楚他的习惯,让他知道你真的关心他。
6.善用手机的短信,让你的问候随时呆在学生家长的身边,一个月十条短信,一年十
二条短信,总共的花费是十二元,十二元可以购买到家长很好的感受这是多么便宜的做法呀!让这些贴心的感受常常围绕着你的客户,因为当他越来越喜欢这些感受,他就会越来越依赖你,你跟别人不同,他喜欢跟你沟通!
留意工作中的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第二篇:业绩才是硬道理(读后感)
《业绩才是硬道理》读后感
《业绩才是硬道理》这本书很早以前在图书馆涉猎过,但那只是草草而过,缺乏细致的阅读和系统性的思考,只记得这本书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通俗易懂,今天再次拿起这本书,虽不能说温故而知新,但细细读来,发现确实能够整合自己比较分散凌乱的销售思维,从而可以去思考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这本书帮助作为销售管理者的我们解决三个问题,分别为:“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如何做才有效”,所以实用型非常的高,我们日常工作中碰到的任何问题都离不开它们。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模块讲述的就是作为一个销售管理者首先得明白自己的定位,通俗点就是明白自己的企业运营过程充当的角色是什么,这样才能把握好工作的方向,为接下去的工作奠定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项销售工作失败也就是没有取得理想业绩的时候,很多销售管理者会抱怨,抱怨的原因无非是政策不利、市场恶意竞争、公司支持力度过小、团队部分人员等这些问题,殊不知最大的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这些行为都是在为失败找借口而不是为失败找原因,这就丧失了自身的人格魅力,杨宗华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老板和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就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好,让它产生价值的人!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当面对挫折或者失败的时候,应该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你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激励?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管控?说到这里,就上升到到工作的态度上了,有责任感的管理者一般是先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法,再寻求外部支援的。如今,公司处在前期的创业期,很多工作和制度都没有明确的定型,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
其次,第二个问题:我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就是要求管理者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做到成本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著名的定律,叫“马特莱定律”(Pareto principle),又称“二八定律”。其中的“二八管理定律”: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二八定律指出: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衡关系。它为这种不平衡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标准: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起因;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这就说明我们需要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力量在重点的工作上,同时适当照顾略显次要的工作。目前公司的一切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我们应该看清所处的阶段,针对性的投入自己的精力,做到工作的进程与公司的进程同步。
最后,第三个问题:我如何做才有效?杨宗华老师说过:你真正找到一帮有天赋的人,管理就不需要那么费劲,你只需要做一些基本的培训,这帮人就会天天为你卖力气。这或许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吧,通常团队是由各种个性的成员组成,作为管理者,不仅仅需要了解他们,更需要根据团队的特点和工作的内容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分工,给每个成员一个合适的舞台,这就是涉及到团队建设的问题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具备以下这些条件:团队成员之间能够顺畅沟通和谐相处、工作可以给成员带来物质利益和成就感、团队领导者能够掌握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并做有效领导、所处的行业是朝阳行业、非常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积累。
薄薄的一本书很快就翻完,里面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去回顾和吸取,公司组织我们看书并不仅仅在于学习里面的销售技能那么简单,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告诉我们要有一颗不断学习的心,人生之路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得以提高的,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进展顺利,公司业务节节攀升!
第三篇:优秀才是硬道理读书心得
深院无人柳自垂
——读《优秀才是硬道理》有感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时来到一个单位的很多同事,开始时大家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水平也比较接近。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有的人就超越别人,在各方面出类拔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地位不断升高,职业技能越来越强,被同事信任,被领导赏识,职业发展前途一片锦绣。而有的人水平没有进步,整日得过且过,不停抱怨,没有幸福感,长此以往,个人事业停滞不前,没有发展。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优秀才是硬道理》一书中有这样的话:“职业生活存在周期性的情况,从而形成抱怨、枯竭、腻烦以及拖拉、设限等种种怪圈。要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良性发展,就应该时刻警醒,不要走入诸如此类的职场怪圈。”正是这些怪圈,导致了职业发展失败的出现。面对这样的怪圈,陷进去是极其危险的,而逃避也不是办法,只有敢于面对怪圈,走出怪圈才是上策,可如何才能走出去呢?关键就要看:一个人能不能做到严于律己。
我国古人在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时候非常重视“慎独”。所谓的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没有别人的情况下,独自培养道德品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和诚恳。其实这种古人提倡的“慎独”就是严于律己。
我们和他人相处的时候,由于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诸如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威慑等,很多事情会按照正常的规律的去做。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做的都是几乎相同的事情,如学习、工作、娱乐、休闲„„人们会体现出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诸如努力学习、乐于助人、勤奋工作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看出差异。然而当人们远离人群和喧嚣之后,面对无人监视的独处空间,或者无人相识的陌生场所,一个人还能不能保持那些优良的道德品质就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挑战了。
很多人不能做到,于是很多阻碍人发展的现象就会产生,人就会陷入怪圈之中。今天的工作明天做,这就陷入了拖拉的怪圈;有了不满你就喊,这就陷入了抱怨的怪圈;不想做就是不想做,这就陷入了抵触工作的怪圈„„一个个怪圈就像一个个陷阱,吞噬了年轻的朝气,吞噬了奋进的拼搏,吞噬了向上的昂扬,吞噬了未来的前程。那些能够严于律己的人,他们跳出了怪圈,事业也走上了发展的坦途。主动工作、按时完成计划的人,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不去抱怨工作,努力为工作找解决办法的人,充满工作智慧,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毫不气馁,敢于挑战自己的人,工作充满生气,永远带着战胜一切的勇气,克服事业路上的一道道坎坷,走着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有一句话说的好:“任何人的区别就在于,他在八点到十点之间做什么?”就是告诉人们,严于律己的重要作用。
作为教师,严于律己更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是世之示范,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如果不能严于律己,如何培养出品质高尚、学业有成的学生呢?记得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人诱惑孟子说:“你在没人的时候,做一点懒惰的事情不会有人知道的。”孟子严肃的回答:“十支手指在头顶,煌煌青天在上,怎们能说没人知道呢?自己做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败露在天下人面前的。”孟子的话如警钟般回响在耳边,它告诉每一个人,更告诉每一个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我们的专业才能发展,我们的道德才能高尚,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国家栋梁,我们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深 院 无 人 柳 自 垂
——读《 优秀才是硬道理》有感
学校:交道中学
学科:语文
姓名:马 文 辉
时间:2011-3-7
第四篇:《胜任才是硬道理》读书心得
《胜任才是硬道理》读书心得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看了一本书《胜任才是硬道理》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概括了五个主题:
一、不找借口找方法,胜任才是硬道理。
二、功劳重于苦劳,结果重于过程。
三、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口袋。
四、“适”者生存,“试”者成功。
五、终身受雇力,铸造金饭碗。
每段里面都有故事和案例,我就说说第四段“适”者生存,“试”者成功。有一小段付出越多,机会越多里面有个故事,是有两个乡下人,一起来到一座**市,都选择了卖菜,都在一个市场上,菜摊还挨着。可是几年以后,同样是卖菜的,一个卖成了蔬菜批发商,另一个只好回到了乡下。是什么决定了成与败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那他们每天怎么卖菜呢?
每天卖菜时,成功的卖菜人都要拿出一点点时间把黄菜叶子和烂根去掉,把菜弄得水灵灵的;失败的卖菜人却从来不理会这一点,他认为卖菜怎么可能会没有黄叶子烂菜根呢!每天卖菜时,成功的卖菜人总是把菜摊收拾的规规矩矩,把菜摆的整整齐齐,让人看着就舒服,失败的卖菜人就不一样了把菜往地上一摊,爱怎样就怎样!成功的卖菜人都会多卖半小时,努力把菜卖出去,失败的卖菜人就无所谓了,今天卖不动,还可以明天再卖,就这样一个留在城里,一个只好回了乡下。由卖菜的故事想到工作中其实也离不开精益求精做事的态度和方式。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没有人阻挡“你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发展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第五篇:《出业绩才是硬道理》读后感
《出业绩才是硬道理》读后感
《出业绩才是硬道理》,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一样,我们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准则就是业绩。无论是在知名企业还是在私人小公司,我们都应该以做出最好的业绩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凭再高、再努力,如果没有业绩,一切都将是空话。对于我们每一位职场的员工来说,除了做个业绩突出的员工,我们没有别的途径能让老板青睐自己,因为业绩最能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价值。业绩提高,你的“能力指数”和个人信任度才能大幅上涨,你才能在职场中生存下来。正如联想的原掌门人柳传志所说的一样:“我不会用言语去回应质疑,我只用具体的业绩赢取信任。”在企业中,业绩才是一切,没有业绩,其它发展都无从说起。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面临的是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只有保持良好的业绩才能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我们常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良好的业绩是企业考核员工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老板挑选人才的首要条件。在一个企业中,能够创造出高业绩的员工无疑是人们崇拜和尊敬的对象,因为他们为企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所以,对于我们身处的职场来说,强调的就是“结果为导向,业绩为根本”的做事原则。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应该精通它!”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它强调的是工作专业性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你不一定什么工作都会做,但是你必须精通一件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可以比其他人做的出色,这就是一个员工的专业化素质。现在,所有的工作都趋向于精确化、细分化,这需要一个员工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做行业或者企业中的专业性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名从业者,如果想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努力提升我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化精兵。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让工作成为一种专业,只有专业才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在认同工作专业性的同时,我认为创新也是工作中密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打破传统的工作套路,遇到问题时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和方向来寻求解决的方法,这样才会发现事情很容易解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养成不断创新的习惯,制造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并寻找新的制高点。
阅读了《出业绩才是硬道理》这本书后,我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态度有了更好、更深的认识。相信只要“努力工作,不折腾”,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一定会取得更加令人羡慕的成就!
蔡敏
2012-9-26